CN219270845U - 一种用于内窥镜调整的锁紧装置以及一种锁紧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内窥镜调整的锁紧装置以及一种锁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70845U
CN219270845U CN202223224151.4U CN202223224151U CN219270845U CN 219270845 U CN219270845 U CN 219270845U CN 202223224151 U CN202223224151 U CN 202223224151U CN 219270845 U CN219270845 U CN 2192708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shaft
locking device
shaft
support
endosco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22415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鸿雁
马小军
时强强
李晓春
冷德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cro Tech Nan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cro Tech Nan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cro Tech Nan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cro Tech Nan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22415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708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708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708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ndoscop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用于内窥镜调整的锁紧装置,包括第一转轮、第一转轴、以及支撑件、机体,第一转轮连接于第一转轴的第一端,第一转轴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一牵引盘;支撑件设置在锁紧装置的机体内,支撑件主体为支撑框架,第一转轴被支撑框架支撑;通过支撑框架的摆动,带动第一转轴摆动,并使第一转轴由于处于不同的摆动位置而受到特别设置的着力结构的不同程度的挤压,进而使第一转轴获得不同程度的抱紧力,使第一转轴的旋转获得需要的阻尼,第一转轴的旋转用于调整第一牵引丝,从而调整内窥镜在第一维度的观察角度,本申请的锁紧装置可提高操作内窥镜镜头在操作过程中的角度灵活性与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内窥镜调整的锁紧装置以及一种锁紧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内窥镜调整的锁紧装置以及一种锁紧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医疗技术的进步,先进医疗设备的普及,内窥镜设备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日常的医疗手术中。
内窥镜设备作为一种常用的医疗器械,主要组成部分为牵引丝、可弯曲部分、光源以及镜头等。在实际的应用中,内窥镜前端镜头经过微创切口进入人体内部,通常会将内窥镜前端镜头调整到适宜位置后,将内窥镜镜头固定在某个角度,为了便于病变部位的观察,会在内窥镜上装配锁紧结构,通过内窥镜后端的锁紧装置实现可弯曲部分的运动操控,进而实现对内窥镜前端镜头观察角度的调节,直接窥视相关部位的病变情况。内窥镜锁紧装置作为实际手术操作中的重要组件,对于实现病变部位的观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现有的内窥镜锁紧装置中,通常使用锁定手轮实现镜头的调整,由于存在操作过程中内窥镜锁紧装置操纵镜头时稳定性不够、精密度不高、弯曲角度不灵活等问题,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用于内窥镜调整的锁紧装置,以提高操作过程中内窥镜镜头的角度灵活性与稳定性,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内窥镜调整的锁紧装置,以解决现有内窥镜锁紧装置操作稳定性不够、精密度不高、弯曲角度不灵活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锁紧装置。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内窥镜调整的锁紧装置,其包括:第一转轮、第一转轴、支撑件以及机体;
所述第一转轮连接于所述第一转轴的第一端,所述第一转轴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一牵引盘;所述支撑件设置在所述锁紧装置的机体内,支撑件主体为支撑框架,所述第一转轴被所述支撑框架支撑;通过所述支撑框架的摆动,带动所述第一转轴摆动,并使第一转轴由于处于不同的摆动位置而受到特别设置的着力结构的不同程度的挤压,进而使所述第一转轴获得不同程度的抱紧力,使第一转轴的旋转获得需要的阻尼;所述第一转轴的旋转用于调整第一牵引盘,并通过第一牵引盘调整第一牵引丝,从而调整所述内窥镜在第一维度的观察角度。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紧装置还包括支撑驱动件,所述支撑驱动件用于为所述支撑件的摆动提供操控位置,所述支撑件具有与所述第一转轴轴线相交的定位轴,通过所述支撑驱动件能够以所述定位轴为转动轴,操控所述支撑框架的摆动;所述着力结构具体为:所述支撑框架摆动到不同位置时与所述机体之间形成的不同程度的干涉关系,以及,所述支撑框架具有弹性变形特性;所述干涉关系使所述支撑框架在不同的摆动位置受到不同程度的挤压,所述支撑框架发生弹性变形,进而通过所述支撑框架,使所述第一转轴获得不同程度的抱紧力。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框架在垂直于第一转轴的横截面上为C型,所述C型的开口为所述支撑框架提供弹性变形空间。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C型横截面的结合部位设置有增加弹性变形空间的缝隙。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支撑框架上设置有径向伸出的凸出部,所述凸出部的端部与所述支撑驱动件结合,用于传递所述支撑驱动件对所述支撑框架提供的作用力。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驱动件包括滑钮,所述滑钮的操作部设置在所述机体的外表面,其位于所述机体内的部分包括与所述支撑框架的凸出部结合的楔形面,并且所述滑钮能够沿着所述机体上设置的滑钮导轨滑动,在滑动过程中,通过所述楔形面并经过所述支撑框架的凸出部,向所述支撑件传递使所述支撑件旋转的作用力。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轴包括对称设置在所述支撑框架两侧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其提供的轴线与所述第一转轴垂直,所述第一端的端头和第二端的端头均以可旋转的方式枢接于所述机体内设置的支撑位。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框架摆动到不同位置时与所述机体之间形成的不同程度的干涉关系,其中,所述干涉关系通过设置在机体上并位于机体内的干涉面获得;所述干涉面设置在靠所述定位轴的第一端的位置,在上述支撑件旋转到设定角度时,所述干涉面通过位于所述支撑框架一侧的受挤压面向所述支撑框架提供挤压力,从而使所述支撑框架受到挤压;通过对所述干涉面的形位设置,使所述支撑框架摆动到不同位置时,与所述干涉面之间形成所述不同程度的干涉关系。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体与定位轴的第二端结合的位置设置有限位面,所述支撑框架的靠定位轴第二端一侧具有配合所述挤压力的抵靠面。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紧装置还包括:第二转轮、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轮连接于所述第二转轴的第一端,并且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同轴,所述第二转轴套设在所述第一转轴外周面上;所述第二转轴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牵引盘;所述第二转轴同样被所述支撑框架支撑,操控所述支撑框架的摆动时,所述第二转轴、第二牵引盘整体随之摆动;在所述第一转轴获得不同程度的抱紧力的同时,所述第二转轴也通过所述支撑框架获得不同程度的抱紧力,使所述第二转轴的旋转获得需要的阻尼;所述第二转轴的旋转用于调整第二牵引盘,并通过第二牵引盘调整第二牵引丝,从而调整所述内窥镜在第二维度的观察角度,所述第二维度与所述第一维度处于不同的方向维度。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框架包括第一支撑框架、第二支撑框架,所述第一支撑框架用于对所述第一转轴提供不同程度的抱紧力;所述第二支撑框架用于对所述第二转轴提供不同程度的抱紧力。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轴第二端通过所述机体上设置的第一制动孔与所述机体嵌合并获得支撑,所述第一制动孔的尺寸能够使所述第一转轴在其中具有摆动的空间;所述特别设置的着力结构,具体是所述第一制动孔在摆动方向上变化的孔径,该变化的孔径使所述第一转轴在位于第一制动孔的不同的摆动位置受到不同程度的挤压。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制动孔具体是通过切割机体壳体获得的弹性卡孔,所述第一转轴第二端进入所述弹性卡孔会导致所述弹性卡孔被撑开,所述弹性卡孔的反作用力使所述第一转轴受到挤压。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制动孔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机体壳体上的伸缩缝,所述伸缩缝位于所述弹性卡孔的端部位置。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还具有与所述第一转轴轴线垂直相交的定位轴,所述定位轴设置在所述支撑框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机体可旋转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框架整体为C型,所述C型支撑框架设置在所述机体内。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紧装置还包括:第二转轮、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轮连接于所述第二转轴第一端;所述第二转轴靠第二端位置设置有第二牵引盘;所述第二转轴设置在所述第一转轴的外周面上,在所述机体上所述第二转轴第一端与所述机体结合部位,设置有第二制动孔,所述第一转轴、第二转轴通过所述机体上的第二制动孔穿过所述机体壳体;所述第二制动孔与所述第一制动孔一起为所述第一转轴、第二转轴提供支撑;所述支撑件的支撑框架同时为所述第二转轴、第二牵引盘提供浮动支撑;所述第一转轴在摆动的同时,所述第二转轴跟随所述第一转轴摆动;所述第二制动孔具有摆动方向上变化的孔径,该变化的孔径使所述第二转轴在位于第二制动孔的不同的摆动位置受到不同程度的挤压;所述第二牵引盘的旋转用于调整第二牵引丝,从而调整所述内窥镜在第二维度的观察角度,所述第二维度与所述第一维度处于不同的方向维度。
在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锁紧装置,包括:第一转轮、第一转轴、支撑件以及机体;所述第一转轮连接于所述第一转轴的第一端,所述第一转轴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一功能盘;所述支撑件设置在所述锁紧装置的机体内,支撑件主体为支撑框架,所述第一转轴被所述支撑框架支撑;通过所述支撑框架的摆动,带动所述第一转轴摆动,并使第一转轴由于处于不同的摆动位置而受到特别设置的着力结构的不同程度的挤压,进而使所述第一转轴获得不同程度的抱紧力,使第一转轴的旋转获得需要的阻尼;所述第一转轴的旋转用于旋转第一功能盘,并通过第一功能盘旋转实现所需要的调整功能。
本申请提供的用于内窥镜调整的锁紧装置,包括第一转轮、第一转轴、支撑件以及机体;第一转轮连接于第一转轴的第一端,第一转轴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一牵引盘;支撑件设置在锁紧装置的机体内,支撑件主体为支撑框架,第一转轴被支撑框架支撑;通过支撑框架的摆动,带动第一转轴摆动,并使第一转轴由于处于不同的摆动位置而受到特别设置的着力结构的不同程度的挤压,进而使第一转轴获得不同程度的抱紧力,使第一转轴的旋转获得需要的阻尼,从而实现在锁紧装置工作时,内窥镜远端弯曲部在任何角度下的弯曲与固定,最终实现内窥镜操作过程中内窥镜镜头的角度灵活性与稳定性,提高了手术的效率。
在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案之一中,锁紧装置还包括支撑驱动件,支撑驱动件用于为支撑件的摆动提供操控位置,支撑件具有与第一转轴轴线相交的定位轴,通过支撑驱动件能够以定位轴为转动轴,操控支撑框架的摆动;着力结构具体为:支撑框架摆动到不同位置时与机体之间形成的不同程度的干涉关系,以及,支撑框架具有弹性变形特性;干涉关系使支撑框架在不同的摆动位置受到不同程度的挤压,支撑框架发生弹性变形,进而通过支撑框架,使第一转轴获得不同程度的抱紧力。该优选实施方案具有结构简洁、在方便使用者单手操作的同时,满足支撑框架所承受的挤压力连续调整的特点。
在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案之二中,第一转轴第二端通过机体上设置的第一制动孔与机体嵌合并获得支撑,第一制动孔的尺寸能够使第一转轴在其中具有摆动的空间;该方案中特别设置的着力结构,具体是第一制动孔在摆动方向上变化的孔径,该变化的孔径使第一转轴在位于第一制动孔的不同的摆动位置受到不同程度的挤压,第一转轴第二端处于制动孔中不同支撑位置则承受不同的径向压力,从而使第一转轴的旋转获得相应的阻尼;该优选实施方案中的锁紧装置具有锁定与非锁定状态切换的灵活度高,可调整性好的特点。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的以下详细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容易理解。在附图中,将以示例以及非限制性的方式对申请的多个实施例进行说明,其中:
图1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内窥镜调整的锁紧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锁紧装置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锁紧装置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与图3相对应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的锁紧装置的第一牵引盘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的锁紧装置中的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的支撑件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的支撑件对应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1中的锁紧装置中的机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的机体在另一视角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中的锁紧装置中的机体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中的锁紧装置中的支撑驱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中的支撑驱动件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中的锁紧装置的非锁定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用于内窥镜调整的锁紧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图15中的锁紧装置第二端朝向纸面外的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图15中的锁紧装置第一端朝向纸面外的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图15中的锁紧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9为图18中的锁紧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0为图15中的锁紧装置的锁定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21为图15中的锁紧装置中的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2为图21中的支撑件的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第一实施例部分附图标记:
10-锁紧装置;
100-转轮组件;110-第一转轮组件;111-第一转轮;113-第一转轴;115-第一牵引盘;1151-第一牵引盘凹槽;1153-第一牵引丝;1155-第一牵引孔;1157-第一牵引盘中心孔;
130-第二转轮组件;131-第二转轮;133-第二转轴;135-第二牵引盘;1351-第二牵引盘凹槽;
300-支撑件;310-支撑件本体(支撑框架);311-受挤压面;312-凸出部;313-条形缝;314-抵靠面;315-第一支撑框架;316-第二支撑框架;317-开口;330-定位轴;331-定位轴第一端;333-定位轴第二端;
500-支撑驱动件;510-驱动件本体(滑钮);511-楔形面;
700-机体;710-支撑位;711-第一支撑位;713-第二支撑位;730-滑钮导轨;750-干涉面;770-限位面;790-转轴通过孔;
第二实施例部分附图标记:
115’-第一功能盘;135’-第二功能盘;其余参照第一实施例的附图标记。
第三实施例部分附图标记:
210-锁紧装置;
2100-转轮组件;2110-第一转轮组件;2111-第一转轮;2113-第一转轴;2115-第一牵引盘;
2130-第二转轮组件;2131-第二转轮;2133-第二转轴;2135-第二牵引盘;
2300-支撑件;2310-支撑件本体;2311-第一支撑部;2313-第二支撑部;2315-缺口;2330-控制件;2350-定位轴;
2500-机体;2510-第一制动孔;2511-弹性卡孔;2513-U型伸缩缝;2515-支撑孔;2517-孔缝隙;2530-第二制动孔;
第四实施例部分附图标记:
2115’-第一功能盘;2135’-第二功能盘;其余参照第三实施例的附图标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现有通常技术的内窥镜中,通常使用锁定手轮实现内窥镜镜头的调整,在该操作过程中,存在诸多内窥镜锁紧装置操纵镜头时稳定性不够、定位精度不高、弯曲角度不灵活等问题。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内窥镜调整的锁紧装置,包括第一转轮、第一转轴、支撑件以及机体;第一转轮连接于第一转轴的第一端,第一转轴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一牵引盘;支撑件设置在锁紧装置的机体内,支撑件主体为支撑框架,第一转轴被支撑框架支撑;通过支撑框架的摆动,带动第一转轴摆动,并使第一转轴由于处于不同的摆动位置而受到特别设置的着力结构的不同程度的挤压,进而使第一转轴获得不同程度的抱紧力,使第一转轴的旋转获得需要的阻尼;第一转轴的旋转用于调整第一牵引盘,并通过第一牵引盘调整第一牵引丝,从而调整内窥镜在第一维度的观察角度。本申请的锁紧装置通过调整第一转轴的阻尼大小,实现第一牵引盘对于第一牵引丝的收放控制,进而实现牵引丝对内窥镜镜头的角度、位置的调整,有利于内窥镜远端弯曲部在任何角度下的弯曲与固定,最终实现内窥镜操作过程中内窥镜镜头的角度灵活性与稳定性,提高了操作的效率。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几种可选地实现方式进行介绍,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述实现方式仅是示意性的,并非是穷尽式的列举,在这些实现方式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某些特征或者某些示例进行替换、拼接或者组合,这些仍应视为本公开的公开内容。
对于上面描述的本申请的基本方案,以下通过两种可能的具体实现方案进行进一步说明。两种具体的实现方案的核心区别在于,所述着力结构采用了不同的实现方式。第一种具体实现方案包括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第二种具体实现方案包括第三实施例和第四实施例。
下面结合附图1-附图14详细介绍本申请第一实施例。该实施例的优点在于结构简洁、在方便使用者单手操作的同时,能够满足支撑框架所承受的挤压力的连续调整。
如图1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内窥镜调整的锁紧装置10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左侧为锁紧装置10的第一端,即转轮组件100一端;图1右侧为锁紧装置10的第二端;该图中的视角无法显示出支撑驱动件500,因此请结合图2的示意,图2为图1中的锁紧装置10逆时针旋转后,使得支撑驱动件500的部分组件朝向纸面外的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图2所示,锁紧装置10包括如下组件或部件:转轮组件100;支撑件300;支撑驱动件500;机体700。
上述各个部件的布置方式大致可以描述如下:所述转轮组件100位于所述锁紧装置10的第一端(图1左侧),所述支撑件300位于所述锁紧装置10的中间位置(图1中间),所述转轮组件100支撑在所述支撑件300的可弹性变形的支撑框架内,该支撑件300设置在机体700壳体内,并可以实现定轴转动;所述机体700为所述锁紧装置10其他组件提供装配基础,将所述转轮组件100、所述支撑件300、所述支撑驱动件500装配在机体700的壳体上,其中,支撑驱动件500的驱动件本体510(滑钮510)设置在所述机体700壳体的外表面上(参考图2的示意),支撑驱动件500的部分组件与支撑件300的支撑框架结合,从而使用者可以通过滑钮510通过所述支撑驱动件500向所述支撑框架提供相应的作用力,最终使所述锁紧装置10能够被锁紧以及被松开,具体的结构和作用过程见后续介绍。
通过所述支撑驱动件500提供的作用力,能够操控所述支撑件300在机体700的壳体内定轴转动,所述转轮组件100随之转动,支撑件300的支撑框架在机体700内摆动到不同位置时,支撑框架两侧的外表面与机体700的内表面之间形成不同程度的干涉关系,进而所述支撑件300的支撑框架受到来自机体700壳体的挤压,由于支撑件300的支撑框架自身具有弹性变形特性,从而可以对转轮组件100提供不同程度的抱紧力,使得所述转轮组件100的旋转获得需要的阻尼,实现所述锁紧装置10的锁紧或者松开。
本实施例的方案中,着力结构具体是指:支撑件300的支撑框架摆动到不同位置时与机体700之间形成的不同程度的干涉关系,以及,支撑框架具有弹性变形特性。该干涉关系使支撑框架在不同的摆动位置受到不同程度的挤压,支撑框架发生弹性变形,由于该着力结构作为干涉关系和弹性变形特性的功能性限定,因此在该锁紧装置中并未设置对应的部件。
接下来分别详细介绍转轮组件100;支撑件300;支撑驱动件500;机体700。
所述转轮组件100包括:第一转轮组件110;第二转轮组件130。
以下详细介绍各个部件,为了便于理解,请参考图3、图4的示意;图3为图1中的锁紧装置10局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为了便于观察,图3为隐藏机体700后的示意图),图4为与图3相对应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所述转轮组件100包括:第一转轮组件110和第二转轮组件130。所述第一转轮组件110包括:第一转轮111、第一转轴113、第一牵引盘115;所述第二转轮组件130包括:第二转轮131、第二转轴133、第二牵引盘135。
如图3、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轮111连接于所述第一转轴113第一端,作为设置在第一转轴113上的操作把手;所述第一牵引盘115设置在所述第一转轴113的另一端,即所述第一转轴113的第二端(图3右侧);所述第二转轮131连接于所述第二转轴133的第一端,并且所述第二转轴133和所述第一转轴113同轴,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一种最为可能的布置方式,具体是通过第二转轴133套设在所述第一转轴113外周面上实现上述同轴;所述第二牵引盘135设置在所述第二转轴133的靠第二端位置。从图中可以看出,所述第二牵引盘135设置在相对第一牵引盘115的更靠第一端(图3右侧)的位置。此外,所述第一转轮111位于第二转轮131的更靠第一端的位置。当然,所述第一转轴113和所述第二转轴133的同轴布置方式,也完全可以采取其他不同的方式,例如,采用两者从两端相对的布置方式,如果采用此种布置方式,则整个锁紧装置的布局与本实施例有明显区别,但其原理并无本质差别。
为了便于理解,接下来详细介绍转轮组件100中第一牵引盘115的结构。
所述第一牵引盘115包括:第一牵引盘凹槽1151;第一牵引丝1153;第一牵引孔1155;第一牵引盘中心孔1157。
请参考图5的示意,图5为图1中的锁紧装置10的第一牵引盘115的结构示意图;该图中还示出了与所述第一牵引盘115连接的第一转轴113。
以下结合图5详细说明所述第一牵引盘115的具体结构,可同时参考图1、图3、图4。
请参见图5,所述第一牵引盘115上具有固定第一牵引丝1153的位置,通过旋转所述第一牵引盘115,能够调整所述第一牵引丝1153伸出的距离,而所述第一牵引丝1153又可以牵引内窥镜镜头,从而使所述内窥镜在该第一牵引丝1153所控制的第一维度上,处于合适的角度。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牵引盘115为中空盘体结构,所述第一牵引盘凹槽1151位于所述第一牵引盘115外周面上,所述第一牵引丝1153通过所述第一牵引盘凹槽1151进入所述第一牵引盘115内,所述第一牵引盘115的圆周面上设有对称的双向第一牵引孔1155,所述对称的双向第一牵引孔1155用于所述第一牵引丝1153的收入与放出,所述第一牵引盘115的盘中心位置设有所述第一牵引盘中心孔1157,用于与所述第一转轴113嵌合固定,通过该结构将所述第一牵引盘115安装在所述第一转轴113第二端。
第一牵引丝1153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牵引盘115上,并可以没入所述第一牵引盘凹槽1151,通过旋转所述第一牵引盘115能够调整所述第一牵引丝1153的收放,从而调整所述内窥镜在第一维度的观察角度;具体而言,所述第一牵引盘115的旋转,能够控制第一维度的第一牵引丝1153的缠绕收放,从而调整其伸出的距离;作为一种可能的布置方式,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牵引丝1153由两根牵引线组成,并且所述第一维度的观察角度具体为上下方向,所述第一牵引丝1153的两根牵引线分别单独控制所述内窥镜在上下方向的观察角度;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牵引丝的组成及控制维度仅为一种示意,不排除对于该牵引丝其他可能的组成及控制方式。
类似第一牵引盘,所述第二牵引盘135具有类似的结构,其区别是其设置在第二转轴133靠第二端位置。该第二牵引盘135用于固定第二牵引丝,并且第二牵引丝的组成方式与上述第一牵引丝类似,通过旋转所述第二牵引盘135能够调整所述第二牵引丝的收放,从而调整所述内窥镜在第二维度的观察角度,例如,所述内窥镜在左右方向的观察角度;具体而言,所述第二牵引盘135的旋转,能够控制第二维度的第二牵引丝的缠绕收放,从而调整其伸出的距离。
在本申请的锁紧装置10中,上述各牵引丝埋藏在内窥镜的导管中,牵引丝的两个端头分别定位在内窥镜导管的弯曲端和牵引盘端,其一端与牵引盘连接,另一端固定在导管中,一般的,一条牵引丝一端被牵引盘牵引后,当牵引盘进行转动时,由于导管的柔性,通过牵引丝带动导管远端可弯曲部分的转动,进而带动内窥镜镜头端在某个维度(上下,或者左右方向)上转动,使内窥镜镜头能够向某个角度偏转,改变观察视角。
以下介绍所述支撑件300、支撑驱动件500以及机体700;由于三者联系紧密,介绍过程中内容存在相互交叉。
所述支撑件300包括:支撑件本体310;定位轴330。
图6为锁紧装置10中支撑件300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中的支撑件300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中的支撑件对应的俯视结构示意图;以下参考图6、图7、图8的示意进行介绍,也可参考图1。
所述支撑件本体310整体为一支撑框架,该支撑件本体310的支撑框架在受到挤压力时,可产生相应的弹性变形;所述第一转轴113、第二转轴133被所述支撑件本体310的支撑框架支撑;在本实施例中,作为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支撑件本体310环抱在所述第一转轴113、第一牵引盘115、第二转轴133、第二牵引盘135的外周面上(图1中间靠右侧),使得所述第一转轴113、第一牵引盘115、第二转轴133、第二牵引盘135的整体,能够跟随所述支撑件本体310的支撑框架的摆动而进行摆动;当所述支撑件本体310的支撑框架摆动到不同位置时,支撑框架的两侧外表面与所述机体700内表面之间形成不同程度的干涉关系,使得所述支撑件本体310的支撑框架在摆动到的不同位置,受到不同的挤压力,进一步的,通过支撑框架的弹性变形产生的弹性力的作用,对所述第一转轴113、第二转轴133提供不同程度的抱紧力,使得所述第一转轴113、第二转轴133的旋转获得需要的阻尼。这里需要注意,对第一转轴113、第二转轴133的抱紧力,在本实施例中,实际也一并作用在第一牵引盘115、第二牵引盘135上,共同实现阻尼作用;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只直接作用于第一牵引盘115、第二牵引盘135上;或者,也不妨直接作用于第一牵引盘115和第二转轴133上,或,直接作用在第二牵引盘135和第一转轴113上;总之,上述两组作用位置——第一组:第一转轴113、第一牵引盘115,以及第二组:第二转轴133、第二牵引盘135——可以任意配对;但即使是作用在第一牵引盘115或者作用在第二牵引盘135,其抱紧力最终还是通过上述牵引盘作用于转轴,所以,在这里以对所述第一转轴113、第二转轴133提供抱紧力作为描述以上各种情况的统一方式。
所述定位轴330对称设置在所述支撑件本体310的支撑框架外表面,并内嵌于所述机体700的内表面,其与所述第一转轴113的轴线相交;所述定位轴330为所述支撑件本体310支撑框架在所述机体700内的定轴转动提供活动基础。
以下详细介绍支撑件本体310、定位轴330。
所述支撑件本体310包括:受挤压面311;凸出部312;条形缝313;抵靠面314;第一支撑框架315;第二支撑框架316;开口317。
所述定位轴330包括:定位轴第一端331;定位轴第二端333。
图6为锁紧装置10中支撑件300的结构示意图,由于视角关系该图中并未示出支撑件本体310的全部组件;如图6所示,所述支撑件本体310的支撑框架,由框架结构的第一支撑框架315和第二支撑框架316组成,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框架315设置在所述第一转轴113、第一牵引盘115的外周面上,支撑所述第一转轴113和第一牵引盘115;所述第二支撑框架316设置在所述第二转轴133、第二牵引盘135的外周面上,支撑所述第二转轴133和第二牵引盘135;该第一支撑框架315、第二支撑框架316整体在垂直于第一转轴113的横截面上为C型(参考图7中的示意),C型支撑框架的开口317为支撑框架提供弹性变形的空间,并且在C型支撑框架上开口317的相对端,所述第一支撑框架315和第二支撑框架316的结合部位,设置有增加弹性变形特性的条形缝313,上述条形缝313及开口317为所述支撑件本体310的支撑框架结构的弹性变形提供变形空间;在该支撑件本体310的支撑框架上还设置有伸出的凸出部312,所述凸出部312的远端部与所述支撑驱动件500结合,用于接收所述支撑驱动件500对该支撑框架提供的作用力;该支撑框架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机体700内表面接触的受挤压面311(参考图8的示意),以及设置在另一侧的抵靠面314,其中,所述受挤压面311用于在上述支撑框架旋转到设定角度时,所述机体700的内表面一侧挤压支撑框架一侧的受挤压面311,从而使支撑框架受到挤压力;所述抵靠面314用于配合该支撑框架的转动使其旋转到设定角度时产生的上述挤压力由于在受力面的相对端被抵靠而能够充分作用于支撑框架而使其变形。
所述定位轴330由对称设置在支撑框架两侧的定位轴第一端331、定位轴第二端333组成,其提供的轴线与所述第一转轴113垂直,所述定位轴第一端331的端头和定位轴第二端333的端头,均以可旋转的方式枢接于所述机体700内。
在介绍完上述支撑件300的结构后,为了便于理解,接下来介绍机体700。
所述机体700,其名称是从其作为内窥镜的手柄而来,之所以称为手柄,实际是就其在内窥镜的整体结构中是作为手柄而言的,在本申请中相当于提供定位基础的机体,机体700一般设计为可根据装配修理需要拆卸的两个相互扣合的罩体,所述机体700还用于与支撑框架310之间形成不同程度的干涉关系。
所述机体700包括:支撑位710;滑钮导轨730;干涉面750;限位面770;转轴通过孔790。
所述支撑位710包括:第一支撑位711;第二支撑位713。
图9为图1中的锁紧装置中的机体700一侧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9中的机体在另一视角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其中,图9为从内窥镜机体的底部视角观察到的示意图;图10为从内窥镜机体的顶部(球形握柄)一端观察到的示意图;图11为图1中的锁紧装置中的机体700的外部结构示意图;以下参考图9、图10、图11的示意进行介绍,也可参考图1。
如图9所示,所述机体700为中空圆壳体,其内部为所述支撑件本体310的支撑框架提供活动空间,所述机体的内表面设置有支撑位710、干涉面750、限位面770;所述支撑位710由第一支撑位711(图9上方)、第二支撑位713(图9下方)共同组成,所述第一支撑位711与所述第二支撑位713在所述机体700中空圆壳体的内表面上相对设置,用于为所述支撑件300中的第一框架第一支撑框架315、第二支撑框架316提供定位基础;所述干涉面750设置在靠所述定位轴第一端331的位置,所述限位面770设置在与所述定位轴第二端333结合的位置(图10下方);通过所述干涉面750及所述限位面770,在所述支撑件300旋转到设定角度时,所述干涉面750挤压位于所述支撑框架一侧的受挤压面311,所述限位面770对支撑框架另一侧提供抵靠面,从而配合所述干涉面750,使所述支撑件300的支撑框架受到挤压力,并且上述支撑框架旋转至任意角度时,能够与机体700产生自锁,在无外力干预的情况下,支撑框架不会因为自身的弹性与机体700产生滑移。
其中,所述干涉面750具有渐变的异形结构,使其与所述支撑件本体310支撑框架的受挤压面311之间的干涉程度随着旋转角度而变化,从而使该支撑框架在不同的旋转角度承受不同的挤压力。
如图9、图11所示,所述机体700还包括在所述机体700的表面通过切割机体700壳体获得的滑钮导轨730(图11中间)和转轴通过孔790(图9中间);其中,所述滑钮导轨730用于为所述支撑驱动件500中的驱动件本体510(滑钮)限定活动路径,所述转轴通过孔790用于为所述第一转轴113、第二转轴133提供穿过所述机体700一侧并浮动在所述机体700壳体内的基础。
接下来详细介绍支撑驱动件500。
图12为锁紧装置10中的支撑驱动件500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图12中的支撑驱动件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2为与图2中的支撑驱动件500对应的左视图;图13为与图12对应的左视图;以下结合图12及图13对支撑驱动件500进行详细介绍。
所述支撑驱动件500包括:驱动件本体510;楔形面511。
所述驱动件本体510为一滑钮,该滑钮的操作部设置在所述机体700的外表面,其位于所述机体700内的部分包括与上述支撑框架的凸出部312结合的楔形面511,并且该滑钮能够沿着所述机体700上设置的滑钮导轨730滑动,在滑动过程中,通过所述楔形面511的变形,并经过所述支撑框架的凸出部312,向所述支撑件300提供使所述支撑件300旋转的作用力。
以上介绍完锁紧装置10中的各个组件,接下来介绍该锁紧装置10的工作过程。
在内窥镜进行工作时,通过滑动所述驱动件本体510的滑钮,所述驱动件本体510的滑钮上的作用力,借助所述驱动件本体510上楔形面511与所述支撑件本体310上的凸出部312的配合,操控所述支撑件本体310的支撑框架绕所述定位轴330提供的轴线旋转,所述第一转轴113、第一牵引盘115、第二转轴133、第二牵引盘135整体跟随该支撑框架摆动;当支撑件本体310的支撑框架摆动到不同位置时,支撑框架上的受挤压面311与机体700内表面的干涉面之间形成不同程度的干涉关系,支撑框架上的抵靠面314与机体内表面的限位面770保证上述干涉关系的稳定存在,使得上述支撑框架受到挤压;由于该支撑框架上设置有条形缝313及开口317,支撑框架自身具有弹性变形特性;在上述挤压力和支撑框架自身弹性变形特性的双重作用下,支撑框架对所述第一转轴113、第一牵引盘115、第二转轴133、第二牵引盘135整体提供不同程度的抱紧力,使所述第一转轴113、第二转轴133的旋转获得需要的阻尼,所述第一转轴113的旋转用于调整第一牵引丝1153,从而调整内窥镜在第一维度的观察角度;所述第二转轴133的旋转用于调整第二牵引丝,从而调整内窥镜在第二维度的观察角度,所述第二维度与所述第一维度为不同的方向维度。一般的,所述锁紧装置10可具有非锁定时状态和锁定时状态,并可以在两者中间位置提供不同程度的阻尼。
以下重点参考图14,详细介绍所述锁紧装置10的工作过程。图14示出了图1中的锁紧装置10处于非锁定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14为使锁紧装置10的第二端,即支撑件300一端朝向纸面外的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下面参照图14简要介绍锁紧装置10的工作过程,重点是在锁定状态与非锁定状态切换的操作过程。
当需要将内窥镜锁紧装置10进行锁定时,通过将所述滑钮沿所述内窥镜机体700逆时针滑动一定角度(如图14示出由A位置到B位置),通过所述驱动件本体510提供的作用力,在所述楔形面511在该角度上的变形的作用下,使所述支撑件本体310的支撑框架绕所述定位轴330提供的轴线旋转直至达到可旋转的最大限度,在此过程中,支撑框架上的受挤压面311与机体700内表面的干涉面之间接触面积增加,并且,在此过程中,由于干涉面750的尺寸位置的异形设计,使所述干涉面750对支撑框架的挤压不断加大,最终形成最大程度的干涉关系,使得支撑框架在旋转到最大角度时受到最大的挤压力;同时,支撑框架上的抵靠面314与机体内表面的限位面770之间稳定接触,保证上述挤压力的稳定存在;在该最大挤压力的作用下,支撑框架自身由于具有弹性,其框架上的条形缝313和开口317产生最大的压缩变形,进而对第一转轴113、第一牵引盘115、第二转轴133、第二牵引盘135整体提供最大程度的抱紧力,使得第一转轴113、第二转轴133均无法进行转动,第一牵引盘115、第二牵引盘135在所处的旋转位置上被该抱紧力锁定,锁紧装置10进入锁定状态,与上述各牵引盘相关的牵引丝在内窥镜导管内的上下及左右方向牵引长度被固定,即实现内窥镜镜头的角度锁定。当然,如果不需要完全抱紧,则可以通过滑动所述驱动件本体510到A、B之间的合适位置,即可获得所需要的抱紧力,所述第一转轴113、第二转轴115相应获得合适的阻尼。
当需要将内窥镜锁紧装置10进行解锁时,通过将所述滑钮沿所述内窥镜机体700顺时针滑动一定角度(如图14示出由B位置到A位置),通过所述驱动件本体510提供的作用力,操控所述支撑件本体310的支撑框架绕所述定位轴330提供的轴线发生旋转,进而支撑框架上的受挤压面311与机体700内表面的干涉面之间接触面积逐渐减小,最终至无接触面积,即实现解除干涉关系,使得支撑框架受到的挤压力达到最小;由于支撑框架自身具有弹性,其框架上的条形缝313、开口317各自产生的压缩变形逐渐减小至消失,进而对第一转轴113、第一牵引盘115、第二转轴133、第二牵引盘135整体的抱紧力逐渐减小直到消失,锁紧装置10进入上述非锁定状态,所述第一牵引盘115、第二牵引盘135可以随着操作者对第一转轮111和第二转轮131的操作而灵活旋转;与上述牵引盘相关的牵引丝在牵引盘的牵引下,能够灵活的缠绕收放,从而使所述内窥镜镜头的角度得到灵活调整。
上述第一实施例为优选实施例,显然,在其基本原理上也可以存在别的变形。例如,所述转轮组件100包括第一转轮组件,即锁紧装置只能在一个维度上调整内窥镜的角度。当然,还有一些其他可能的变形方式。例如,前面已经提到的第一转轮111和第二转轮131处于相对的位置,而不是如本实施例的处于同一端。
对应于前述第一实施例,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一种锁紧装置;提供该实施例的目的,是将第一实施例的原理推广到其他可能的应用场合,而不是仅仅限于内窥镜。
以下结合图1-图14说明其结构以及工作过程。在该实施例中与上述第一实施例具有相同功能的原件尽量采用相同的命名,以便于理解;但第一实施例与第二实施例尽管存在共同的创新点,但仍然存在显著差异之处,因此,对于本实施例的描述就以本实施例提供的命名为准,不用与第一实施例强行对应。
所述锁紧装置10,通常应用于检测场景,结合实施例一描述过程,所述转轮组件100中的所述第一牵引盘115及第二牵引盘135替换为第一功能盘115’及第二功能盘135’,用于实现对各种可能的调整功能。需要理解的是,所述第一功能盘115’及第二功能盘135’的结构可根据锁紧装置10的功能及应用场景需要进行结构上的调整。本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所述锁紧装置10,包括:第一转轮111、第一转轴113、支撑件300以及机体700;
所述第一转轮111连接于所述第一转轴113的第一端,所述第一转轴113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一功能盘115’;
所述支撑件300设置在所述锁紧装置10的机体700内,支撑件300主体为支撑框架,所述第一转轴113被所述支撑框架支撑;
通过所述支撑框架的摆动,带动所述第一转轴113摆动,并使第一转轴113由于处于不同的摆动位置而受到特别设置的着力结构的不同程度的挤压,进而使所述第一转轴113获得不同程度的抱紧力,使第一转轴113的旋转获得需要的阻尼;
可选的,所述锁紧装置10还包括支撑驱动件500,所述支撑驱动件500用于为所述支撑件300的摆动提供操控位置,所述支撑件300具有与所述第一转轴113轴线相交的定位轴330,通过所述支撑驱动件500能够以所述定位轴330为转动轴,操控所述支撑框架的摆动;所述着力结构具体为:所述支撑框架摆动到不同位置时与所述机体700之间形成的不同程度的干涉关系,以及,所述支撑框架具有弹性变形特性;所述干涉关系使所述支撑框架在不同的摆动位置受到不同程度的挤压,所述支撑框架发生弹性变形,进而通过所述支撑框架使所述第一转轴获得不同程度的抱紧力。
使用上述第二实施例提供的锁紧装置10还可以包括其他必要的结构,例如用于与锁紧装置配合的检测设备、显示设备等。需要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锁紧装置工作过程与实施例一类似,请参考实施例一,本实施例不作过多赘述。
本申请第三实施例提供另一种用于内窥镜调整的锁紧装置。该实施例的优点在于,此实施方案中的锁紧装置具有锁定与非锁定状态切换的灵活度高,可调整性好的特点。
本申请第三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内窥镜调整的锁紧装置,包括:第一转轮、第一转轴、支撑件以及机体;第一转轮连接于第一转轴的第一端,第一转轴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一牵引盘;第一转轴第二端通过机体上设置的第一制动孔与机体嵌合并获得支撑,第一制动孔的尺寸能够使第一转轴在其中具有摆动的空间;支撑件设置在锁紧装置的机体内,支撑件主体为支撑框架,第一转轴被支撑框架支撑;通过支撑框架的摆动,带动第一转轴摆动,并使第一转轴由于处于不同的摆动位置而受到特别设置的着力结构的不同程度的挤压,该特别设置的着力结构,具体是第一制动孔在摆动方向上变化的孔径,该变化的孔径使第一转轴在位于第一制动孔的不同的摆动位置受到不同程度的挤压,进而使第一转轴获得不同程度的抱紧力,第一转轴的旋转获得需要的阻尼;第一转轴的旋转用于旋转第一牵引盘,并通过第一牵引盘调整第一牵引丝,从而调整内窥镜在第一维度的观察角度。
下面结合附图15-附图22详细介绍本申请第三实施例。
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内窥镜调整的锁紧装置210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5左侧为锁紧装置210的第一端,即设置有转轮组件2100一端,图15右侧为锁紧装置210的第二端;所述支撑件2300位于锁紧装置210的中间(图15中间),所述转轮组件2100的部分组件设置在所述支撑件2300的框架结构内;所述机体2500为转轮组件2100及支撑件2300提供定位基础。图16为图15中的锁紧装置210顺时针旋转后,使锁紧装置210的第二端,即转轮组件2100的末端朝向纸面外的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17为图15中的锁紧装置210逆时针旋转后,使锁紧装置210的第一端,即转轮组件2100的首端朝向纸面外的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5所示,锁紧装置210包括如下组件或者部件:转轮组件2100;支撑件2300;机体2500。
上述各个部件的布置方式大致可以描述如下:所述转轮组件2100位于所述锁紧装置210的第一端(图15左侧);所述支撑件2300位于所述锁紧装置210的中间位置(图15中间)并设置在所述机体2500内,所述支撑件2300整体为框架结构,用于浮动支撑所述转轮组件2100;具体的,所述转轮组件2100的部分组件浮动设置在所述支撑件2300的支撑框架内,其转轮组件2100所包含的第一转轴的末端(第二端)嵌合设置在所述机体2500的第一制动孔内,该第一制动孔为特别设置的着力结构;通过操作所述支撑件2300,使得所述支撑件2300的支撑框架转动,进而带动所述支撑件2300支撑框架内的所述转轮组件2100的第一转轴摆动;通过转轮组件2100的第一转轴的摆动,所述转轮组件2100的第一转轴第二端在所述机体2500上第一制动孔中的位置发生变化,由于机体2500上的第一制动孔在摆动方向上具有变化的孔径,能够对转轮组件2100第一转轴在位于第一制动孔的不同的摆动位置受到不同程度的挤压,从而对所述转轮组件2100的旋转提供符合期望的阻尼。
所述机体2500,在本实施例中,实际为所述锁紧装置210的手柄,用于为所述转轮组件2100和所述支撑件2300提供定位基础;之所以称为手柄,实际是就其在内窥镜的整体结构中是作为手柄而言的,其具体结构见后续说明。
接下来介绍转轮组件2100,为了便于理解,请参考图18及图19的示意;图18为锁紧装置210隐藏机体2500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19为图18对应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所述转轮组件2100包括:第一转轮组件2110;第二转轮组件2130。
以下详细介绍各个部件。
所述转轮组件2100包括第一转轮组件2110和第二转轮组件2130;所述第一转轮组件2110包括第一转轮2111、第一转轴2113、第一牵引盘2115;所述第二转轮组件2130包括第二转轮2131、第二转轴2133、第二牵引盘2135。
所述第一转轮2111连接于所述第一转轴2113第一端,作为设置在第一转轴2113上的操作把手;所述第一牵引盘2115设置在所述第一转轴2113的中间(图18中间),所述第一转轴2113穿过所述支撑件2300的框架结构,其末端,即所述第一转轴2113的第二端(图18右侧)嵌合设置在所述机体2500的第一制动孔2510内;该第一制动孔2510作为特别设置的着力结构,具有在摆动方向上变化的孔径,该变化的孔径使第一转轴2113在位于第一制动孔2510的不同的摆动位置受到不同程度的挤压;所述第二转轮2131连接于所述第二转轴2133的第一端,并且所述第二转轴2133和所述第一转轴2113同轴,所述第二转轴2133的第一端嵌合设置在所述机体2500上的第二制动孔2530内;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一种最为可能的布置方式,具体是通过第二转轴2133套设在所述第一转轴2113外周面上实现上述同轴;所述第二牵引盘2135设置在所述第二转轴2133的中间位置(图18中间)。从图中可以看出,所述第二牵引盘2135设置在相对第一牵引盘2115的更靠第一端的位置。此外,所述第一转轮2111位于第二转轮2131的更靠第一端的位置。当然,所述第一转轴2113和所述第二转轴2133的同轴布置方式,也完全可以采取其他不同的方式,例如,采用两者从两端相对的布置方式,如果采用此种布置方式,则整个锁紧装置的布局与本实施例有明显区别,但其原理并无本质差别。
在介绍完上述各转轴、转轮后,接下来介绍牵引盘的结构,由于第二牵引盘2135与第一牵引盘2115具有同样的结构,并且第一牵引盘2115与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中第一牵引盘115的结构和功能相同,因此,本实施例中第一牵引盘2115、第二牵引盘2135的结构请参考第一实施例中第一牵引盘115的描述,本实施例不再赘述。
以下介绍所述支撑件2300以及机体2500;由于两者联系紧密,介绍过程中内容存在相互交叉。
所述支撑件2300包括:支撑件本体2310;第一支撑部2311;第二支撑部2313;缺口2315;控制件2330;定位轴2350。
所述机体2500包括:第一制动孔2510;弹性卡孔2511;U型伸缩缝2513;支撑孔2515;孔缝隙2517;第二制动孔2530。
所述机体2500,也可以称为手柄,这是由于其整体上作为内窥镜的手柄,在本申请中机体2500提供整个锁紧装置210的定位基础。
机体2500一般设计为可根据装配修理需要拆卸的两个相互扣合的罩体,对于本申请的内窥镜锁紧装置210而言,机体2500提供的相关结构主要是第一制动孔2510及第二制动孔253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机体2500为塑料材质中空圆壳体,所述第一制动孔2510位于所述机体2500壳体的表面,所述第一转轴2113第二端嵌合于所述第一制动孔2510,所述第一制动孔2510为异性孔,具有特别的轮廓,一方面支撑所述第一转轴2113,另一方面为第一转轴2113的摆动提供活动空间,并实现对第一转轴2113施加弹性力的效果;具体而言,所述第一制动孔2510作为特别设置的着力结构,具有第一转轴2113摆动方向上变化的孔径,所述第一转轴2113第二端处于第一制动孔2510中不同支撑位置,则由于第一制动孔2510孔径的变化,受到不同程度的挤压,从而承受不同的径向压力,也可以理解为,第一制动孔2510能够径向对所述第一转轴2113施加弹性力;通过上述结构,使所述第一转轴2113的旋转获得相应的阻尼。
在本实施例中,作为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制动孔2510作为着力结构,具体为异性孔,包括图16中示出的弹性卡孔2511和U型的伸缩缝2513(图16左上方),还包括被第一转轴2113遮挡的右侧的支撑孔2515(图16右上方);参考图16中的示意,弹性卡孔2511通过切割机体2500壳体获得,其具有在第一转轴2113摆动方向上变化的孔径,图16中右侧的支撑孔2515被遮挡,未示出,左侧的弹性卡孔2511包括能够容置第一转轴2113的孔主体,以及沿着孔外径的轮廓切割出的孔缝隙2517,通过该切割形式,使第一转轴2113摆动到第一制动孔2510的左半部分(弹性卡孔2511)时,尽管弹性卡孔2511提供的孔径比较小,但会被挤压张开,弹性卡孔2511的弹性变形产生弹性力,使第一转轴2511承受径向压力,相反,位于右侧的支撑孔2515(图16中被遮挡未示出)则有相对大一些的直径,该图16中,支撑孔2515内容置有第一转轴2113的第二端,第一转轴2511摆动到该位置不会承受明显的径向压力,仅仅受到支撑。此外,在弹性卡孔2511摆动方向的左侧端部位置还设置有U型的伸缩缝2513,该伸缩缝2513同样通过切割机体2500壳体获得,可以增加弹性卡孔2511张开的空间;综上,所述第一转轴2113在所述弹性卡孔2511位置,借助其边沿的孔缝隙2517,以及所述伸缩缝2513的伸缩活动,对所述第一转轴2113施加弹性力。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轴2113的第二端嵌合在所述弹性卡孔2311内或支撑在所述支撑孔2515内,所述第一转轴2113第二端处于所述第一制动孔2510中不同位置,所述第一制动孔2510对所述第一转轴2113第二端施加不同的径向压力,从而使所述第一转轴2113的旋转获得相应的阻尼。
所述第二制动孔2530同样位于所述机体2500壳体的表面,与所述第一制动孔2510在所述机体2500壳体表面相对设置;参考图17中的示意,图17为图15中的锁紧装置210逆时针旋转后,使锁紧装置210的第一端,即转轮组件2100的首端朝向纸面外的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为了便于观察,该图中将所述第一转轮2111,第二转轮2131进行隐藏。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制动孔2530的结构与所述第一制动孔2510类似,其区别在于,所述第一转轴2113、第二转轴2133通过所述第二制动孔2530穿入所述机体2500的壳体内部,并且所述第二制动孔2530用于支撑或嵌合所述第二转轴2133的第一端,并为第二转轴2133的摆动提供活动空间;所述第二制动孔2530具有在第二转轴2133摆动方向上变化的孔径(第二转轴2133与第一转轴2113同步摆动),并具有径向对所述第二转轴2133施加的弹性力;所述第二转轴2133第二端处于第二制动孔2530中不同支撑位置,则承受不同的径向压力,从而使所述第二转轴2133的旋转获得相应的阻尼。
图21示出所述支撑件2300的结构图。以下结合图21详细介绍所述支撑件2300,也可参考图15、图22。图22为图21中的支撑件2300的侧视图。
如前所述,所述支撑件2300包括:支撑件本体2310;第一支撑部2311;第二支撑部2313;缺口2315;控制件2330;定位轴2350。
所述支撑件本体2310为框架结构(以下称为支撑框架),以便于将所述第一转轴2113、第二转轴2133、第一牵引盘2115、第二牵引盘2135形成的整体浮动支撑在所述支撑件本体2310的支撑框架内;所述支撑件本体2310的支撑框架一侧连接有控制件2330,所述控制件2330伸出所述机体2500,提供便于操作握持的表面;所述支撑件本体2310支撑框架的另一侧(与所述控制件2330相对的另外一侧),还设置有内嵌于所述机体2500并与所述第一转轴2113轴线相交的定位轴2350,其端头与所述机体2500内的嵌合部位采用可旋转的支撑连接结构;通过转动所述控制件2330,能够操控所述支撑件本体2310的支撑框架转动,并带动所述第一转轴2113、第二转轴2133摆动;通过所述第一转轴2113、第二转轴2133的摆动,所述第一转轴2113第二端在所述第一制动孔2510中的位置发生变化;所述第二转轴2133第一端在所述第二制动孔2530中的位置发生变化。
本实施例中,作为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支撑件本体2310由第一支撑部2311、第二支撑部2313组成;第一转轴2113和第一牵引盘2115形成的整体浮动设置在第一支撑部2311中;第二转轴2133和第二牵引盘2135形成的整体浮动设置在第二支撑部2313中;所述支撑件本体2310为C型支撑框架结构,其C型支撑框架上设置有缺口2315,所述缺口2315与所述U型伸缩缝2513相对设置,为所述第一转轴2113、第二转轴2133、第一牵引盘2115、第二牵引盘2135整体提供摆动活动基础;该C型支撑框架设置在所述机体2500内,其一端设置有控制件2330,所述控制件2330作为所述机体2500上的操作把手,所述支撑件本体2310的C型支撑框架另一端设置有定位轴2350,嵌合在所述机体2500壳体的内表面上,为所述支撑件本体2310提供可转动的活动基础。
在内窥镜工作时,通过转动所述控制件2330,带动所述支撑件本体2310的C型支撑框架转动,处于所述支撑件本体2310支撑框架内的第一转轴2113、第一牵引盘2115、第二转轴2133、第二牵引盘2135整体随之摆动;在所述第一转轴2113、所述第二转轴2133的摆动过程中,第一转轴2113第二端在所述第一制动孔2510中的位置发生变化,第二转轴2133第一端在所述第二制动孔2530中的位置发生变化,所述第一制动孔2510、第二制动孔2530均具有在摆动方向上变化的孔径,并具有径向对各转轴施加的弹性力,各转轴处于第一制动孔2510、第二制动孔2530中不同支撑位置,则承受不同的径向压力,从而使所述第一转轴2113、第二转轴2133的旋转获得相应的阻尼;一般的,所述锁紧装置210可具有非锁定时状态和锁定时状态。
以下重点参考图20,详细介绍所述锁紧装置210的工作过程。
图20示出了图15中的锁紧装置210处于锁定状态时的示意图。图20为图15中的锁紧装置210顺时针旋转后,使锁紧装置210的第二端,即第一制动孔2510一端朝向纸面外的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下面参照图20简要介绍锁紧装置210的工作过程,重点是在锁定状态与非锁定状态切换的操作过程。
当需要将内窥镜锁紧装置210进行锁定时,通过控制件2330旋转一定角度,控制件2330带动所述支撑件本体2310转动,同时带动所述第一转轴2113、第二转轴2133、第一牵引盘2115、第二牵引盘2135整体摆动一定角度;当所述第一转轴2113第二端摆动到孔径比较小的弹性卡孔2511这一端,该端部设置有U型的伸缩缝2513及孔缝隙2517(图20左侧位置),尽管弹性卡孔2511提供的孔径比较小,但会被挤压张开,其张开产生的弹性力,使第一转轴2511承受较大的径向压力,所述第一转轴2113第二端在此难以转动,甚至无法转动;相应的,所述第二转轴2133也同时摆动到第二制动孔2530的弹性卡孔一端,所述第二转轴2133第一端同时承受较大的径向压力,所述第二转轴2133第一端在此位置难以转动或者无法转动;所述第一牵引盘2115、第二牵引盘2135在所处位置上被锁定,锁紧装置210进入锁定状态,与上述牵引盘相关的所述牵引丝在内窥镜导管内的上下及左右方向牵引长度被固定,即实现内窥镜镜头的角度锁定。
当需要将内窥镜锁紧装置210进行解锁时,通过控制件2330旋转一定角度,控制件330带动所述支撑件本体2310转动,同时带动所述第一转轴2113、第二转轴2133、第一牵引盘2115、第二牵引盘2135整体摆动一定角度;当所述第一转轴2113第二端摆动到支撑孔2515一端,该(图20右侧位置)位置的支撑孔2515孔径较大,所述第一转轴2113第二端承受的径向压力很小,仅仅获得支撑,所述第一转轴2113第二端在此能够自由转动;相应的,所述第二转轴2133也同时摆动到第二制动孔2530的支撑孔一端,在该位置处的孔径较大,所述第二转轴2133第一端承受的径向压力很小,所述第二转轴2133第一端也能自由的旋转;在上述位置处,所述第一牵引盘2115、第二牵引盘2135可以随着操作者对第一转轮2111和第二转轮2131的操作而灵活旋转;与上述牵引盘相关的所述牵引丝在所述牵引盘的牵引下,能够灵活的缠绕收放,从而使所述内窥镜镜头的角度得到灵活调整。请参考图20,可以看出第一转轴2113第二端在图20位置时则位于支撑孔2515内,由于第一转轴2113的视线阻挡,无法直接看到该支撑孔2515。
上述第三实施例为优选实施例,显然,在其基本原理上也可以存在别的变形。例如,所述转轮组件2100包括第一转轮组件2110,即锁紧装置210只能在一个维度上调整内窥镜的角度。当然,还有一些其他可能的变形方式。例如,前面已经提到的第一转轮2111和第二转轮2131处于相对的位置,而不是如本实施例的处于同一端。
对应于前述第三实施例,本申请第四实施例提供另一种锁紧装置。
以下结合图15-图22说明其结构以及工作过程。在该实施例中与上述第三实施例具有相同功能的原件尽量采用相同的命名,以便于理解;但第三实施例与第四实施例尽管存在共同的创新点,但仍然存在显著差异之处,因此,对于本实施例的描述就以本实施例提供的命名为准,不用与第三实施例强行对应。
所述锁紧装置210’,通常应用于检测场景,结合实施例三描述过程,所述转轮组件2100中的所述第一牵引盘2115替换为第一功能盘2115’,用于实现对各种可能的调整功能。需要理解的是,所述第一功能盘2115’的结构可根据锁紧装置210’,的功能及应用场景需要进行结构上的调整。本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所述锁紧装置210’,包括第一转轮2111、第一转轴2113、支撑件2300以及机体2500;
所述第一转轮2111连接于所述第一转轴2113第一端,所述第一转轴2113上设置有第一功能盘2115’;所述支撑件2300设置在所述锁紧装置210’的机体2500内,支撑件2300主体为支撑框架,所述第一转轴2113被所述支撑框架支撑;
通过所述支撑框架的摆动,带动所述第一转轴2113摆动,并使第一转轴2113由于处于不同的摆动位置而受到特别设置的着力结构的不同程度的挤压,进而使所述第一转轴2113获得不同程度的抱紧力,使第一转轴2113的旋转获得需要的阻尼;所述第一转轴2113的旋转用于旋转第一功能盘2115’,并通过第一功能盘2115’调整第一牵引丝,从而调整所述内窥镜在第一维度的观察角度。
可选的,所述第一转轴2113第二端通过所述机体2500上设置的第一制动孔2510与所述机体2500嵌合并获得支撑,所述第一制动孔2510的尺寸能够使所述第一转轴2113在其中具有摆动的空间;所述特别设置的着力结构,具体是所述第一制动孔2510在摆动方向上变化的孔径,该变化的孔径使所述第一转轴2113在位于第一制动孔2510的不同的摆动位置受到不同程度的挤压。
使用上述第四实施例提供的锁紧装置210’,还可以包括其他必要的结构,例如用于与锁紧装置配合的检测设备、显示设备等。需要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锁紧装置工作过程与实施例三类似,请参考实施例三,本实施例不作过多赘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方式对本申请已经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实施方式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9)

1.一种用于内窥镜调整的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转轮、第一转轴、支撑件以及机体;
所述第一转轮连接于所述第一转轴的第一端,所述第一转轴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一牵引盘;
所述支撑件设置在所述锁紧装置的机体内,支撑件主体为支撑框架,所述第一转轴被所述支撑框架支撑;
通过所述支撑框架的摆动,带动所述第一转轴摆动,并使第一转轴由于处于不同的摆动位置而受到特别设置的着力结构的不同程度的挤压,进而使所述第一转轴获得不同程度的抱紧力,使第一转轴的旋转获得需要的阻尼;
所述第一转轴的旋转用于调整第一牵引盘,并通过第一牵引盘调整第一牵引丝,从而调整所述内窥镜在第一维度的观察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内窥镜调整的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装置还包括支撑驱动件,所述支撑驱动件用于为所述支撑件的摆动提供操控位置,所述支撑件具有与所述第一转轴轴线相交的定位轴,通过所述支撑驱动件能够以所述定位轴为转动轴,操控所述支撑框架的摆动;
所述着力结构具体为:所述支撑框架摆动到不同位置时与所述机体之间形成的不同程度的干涉关系,以及,所述支撑框架具有弹性变形特性;所述干涉关系使所述支撑框架在不同的摆动位置受到不同程度的挤压,所述支撑框架发生弹性变形,进而通过所述支撑框架,使所述第一转轴获得不同程度的抱紧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内窥镜调整的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在垂直于第一转轴的横截面上为C型,所述C型的开口为所述支撑框架提供弹性变形空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内窥镜调整的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的C型的横截面的结合部位设置有增加弹性变形空间的缝隙。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内窥镜调整的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撑框架上设置有径向伸出的凸出部,所述凸出部的端部与所述支撑驱动件结合,用于传递所述支撑驱动件对所述支撑框架提供的作用力。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内窥镜调整的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驱动件包括滑钮,所述滑钮的操作部设置在所述机体的外表面,其位于所述机体内的部分包括与所述支撑框架的凸出部结合的楔形面,并且所述滑钮能够沿着所述机体上设置的滑钮导轨滑动,在滑动过程中,通过所述楔形面并经过所述支撑框架的凸出部,向所述支撑件传递使所述支撑件旋转的作用力。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内窥镜调整的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轴包括对称设置在所述支撑框架两侧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其提供的轴线与所述第一转轴垂直,所述第一端的端头和第二端的端头均以可旋转的方式枢接于所述机体内设置的支撑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内窥镜调整的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摆动到不同位置时与所述机体之间形成的不同程度的干涉关系,其中,所述干涉关系通过设置在机体上并位于机体内的干涉面获得;所述干涉面设置在靠所述定位轴的第一端的位置,在上述支撑件旋转到设定角度时,所述干涉面通过位于所述支撑框架一侧的受挤压面向所述支撑框架提供挤压力,从而使所述支撑框架受到挤压;通过对所述干涉面的形位设置,使所述支撑框架摆动到不同位置时,与所述干涉面之间形成所述不同程度的干涉关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内窥镜调整的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与定位轴的第二端结合的位置设置有限位面,所述支撑框架的靠定位轴第二端一侧具有配合所述挤压力的抵靠面。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内窥镜调整的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装置还包括:第二转轮、第二转轴;
所述第二转轮连接于所述第二转轴的第一端,并且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同轴,所述第二转轴套设在所述第一转轴外周面上;所述第二转轴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牵引盘;
所述第二转轴同样被所述支撑框架支撑,操控所述支撑框架的摆动时,所述第二转轴、第二牵引盘整体随之摆动;
在所述第一转轴获得不同程度的抱紧力的同时,所述第二转轴也通过所述支撑框架获得不同程度的抱紧力,使所述第二转轴的旋转获得需要的阻尼;
所述第二转轴的旋转用于调整第二牵引盘,并通过第二牵引盘调整第二牵引丝,从而调整所述内窥镜在第二维度的观察角度,所述第二维度与所述第一维度处于不同的方向维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于内窥镜调整的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包括第一支撑框架、第二支撑框架,所述第一支撑框架用于对所述第一转轴提供不同程度的抱紧力;所述第二支撑框架用于对所述第二转轴提供不同程度的抱紧力。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内窥镜调整的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第二端通过所述机体上设置的第一制动孔与所述机体嵌合并获得支撑,所述第一制动孔的尺寸能够使所述第一转轴在其中具有摆动的空间;
所述特别设置的着力结构,具体是所述第一制动孔在摆动方向上变化的孔径,该变化的孔径使所述第一转轴在位于第一制动孔的不同的摆动位置受到不同程度的挤压。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用于内窥镜调整的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制动孔具体是通过切割机体壳体获得的弹性卡孔,所述第一转轴第二端进入所述弹性卡孔会导致所述弹性卡孔被撑开,所述弹性卡孔的反作用力使所述第一转轴受到挤压。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用于内窥镜调整的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制动孔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机体壳体上的伸缩缝,所述伸缩缝位于所述弹性卡孔的端部位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用于内窥镜调整的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还具有与所述第一转轴轴线垂直相交的定位轴,所述定位轴设置在所述支撑框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机体可旋转连接。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用于内窥镜调整的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整体为C型,所述C型支撑框架设置在所述机体内。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用于内窥镜调整的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装置还包括:第二转轮、第二转轴;
所述第二转轮连接于所述第二转轴第一端;所述第二转轴靠第二端位置设置有第二牵引盘;所述第二转轴设置在所述第一转轴的外周面上,在所述机体上所述第二转轴第一端与所述机体结合部位,设置有第二制动孔,所述第一转轴、第二转轴通过所述机体上的第二制动孔穿过所述机体壳体;所述第二制动孔与所述第一制动孔作为整体为所述第一转轴、第二转轴提供支撑;
所述支撑件的支撑框架同时为所述第二转轴、第二牵引盘提供浮动支撑;所述第一转轴在摆动的同时,所述第二转轴跟随所述第一转轴摆动;
所述第二制动孔具有摆动方向上变化的孔径,该变化的孔径使所述第二转轴在位于第二制动孔的不同的摆动位置受到不同程度的挤压;
所述第二牵引盘的旋转用于调整第二牵引丝,从而调整所述内窥镜在第二维度的观察角度,所述第二维度与所述第一维度处于不同的方向维度。
18.一种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转轮、第一转轴、支撑件以及机体;
所述第一转轮连接于所述第一转轴的第一端,所述第一转轴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一功能盘;
所述支撑件设置在所述锁紧装置的机体内,支撑件主体为支撑框架,所述第一转轴被所述支撑框架支撑;
通过所述支撑框架的摆动,带动所述第一转轴摆动,并使第一转轴由于处于不同的摆动位置而受到特别设置的着力结构的不同程度的挤压,进而使所述第一转轴获得不同程度的抱紧力,使第一转轴的旋转获得需要的阻尼;
所述第一转轴的旋转用于调整第一功能盘,并通过第一功能盘旋转实现所需要的调整功能。
19.一种内窥镜,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权利要求1到17任意一项所述的锁紧装置。
CN202223224151.4U 2022-12-01 2022-12-01 一种用于内窥镜调整的锁紧装置以及一种锁紧装置 Active CN2192708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24151.4U CN219270845U (zh) 2022-12-01 2022-12-01 一种用于内窥镜调整的锁紧装置以及一种锁紧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24151.4U CN219270845U (zh) 2022-12-01 2022-12-01 一种用于内窥镜调整的锁紧装置以及一种锁紧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70845U true CN219270845U (zh) 2023-06-30

Family

ID=869217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224151.4U Active CN219270845U (zh) 2022-12-01 2022-12-01 一种用于内窥镜调整的锁紧装置以及一种锁紧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7084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216859A (zh) * 2024-05-27 2024-06-21 湖南省华芯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牵引轮锁止机构、内窥镜手柄及内窥镜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216859A (zh) * 2024-05-27 2024-06-21 湖南省华芯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牵引轮锁止机构、内窥镜手柄及内窥镜
CN118216859B (zh) * 2024-05-27 2024-08-09 湖南省华芯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牵引轮锁止机构、内窥镜手柄及内窥镜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270845U (zh) 一种用于内窥镜调整的锁紧装置以及一种锁紧装置
US20120330287A1 (en) Surgical instrument
WO2024098830A1 (zh) 一种用于内窥镜的锁紧装置、内窥镜以及锁紧装置
CN115530722A (zh) 一种用于内窥镜调整的锁紧装置、内窥镜以及锁紧装置
CN115568804A (zh) 一种用于内窥镜调整的锁紧装置、内窥镜以及锁紧装置
CN116195951A (zh) 一种用于内窥镜调整的锁紧装置以及一种锁紧装置
CN218792187U (zh) 一种用于内窥镜调整的锁紧装置、内窥镜以及锁紧装置
CN219680575U (zh) 一种用于内窥镜调整的锁紧装置、内窥镜以及锁紧装置
CN115581427A (zh) 一种用于内窥镜调整的锁紧装置以及锁紧装置
CN218792186U (zh) 一种用于内窥镜调整的锁紧装置、内窥镜以及锁紧装置
JP2021137183A (ja) 内視鏡装置
CN219680577U (zh) 一种用于内窥镜调整的锁紧装置以及一种锁紧装置
CN219982830U (zh) 一种用于内窥镜调整的锁紧装置以及锁紧装置、内窥镜
CN113855115B (zh) 一种角度可变的连杆式腔镜器械
CN116138707A (zh) 一种用于内窥镜调整的锁紧装置以及一种锁紧装置
JPH0482529A (ja) 内視鏡
CN218792188U (zh) 一种用于内窥镜调整的锁紧装置以及锁紧装置
CN219270847U (zh) 一种用于内窥镜调整的锁紧装置、内窥镜及锁紧装置
CN116158717A (zh) 一种用于内窥镜调整的锁紧装置以及锁紧装置、内窥镜
CN212037836U (zh) 支架植入器驱动机构及医疗支架置入器
CN221242820U (zh) 转向锁止装置及探查镜
CN116473485A (zh) 一种用于内窥镜调整的锁紧装置、内窥镜及锁紧装置
CN117695057B (zh) 一种用于输送介入装置的控制系统
JP3490135B2 (ja) 外科用器具
CN218899392U (zh) 一种转动组件、内窥镜手柄以及内窥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