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63704U - 警报器底座总成和警报器 - Google Patents

警报器底座总成和警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63704U
CN219263704U CN202320501593.4U CN202320501593U CN219263704U CN 219263704 U CN219263704 U CN 219263704U CN 202320501593 U CN202320501593 U CN 202320501593U CN 219263704 U CN219263704 U CN 2192637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larm
locking mechanism
base assembly
air cavity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50159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汝胜
卢文博
孙长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ner Mongolia Mengdong Energy Co ltd
National Energy Group Guoyuan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ner Mongolia Mengdong Energy Co ltd
National Energy Group Guoyuan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ner Mongolia Mengdong Energy Co ltd, National Energy Group Guoyuan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ner Mongolia Mengdong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50159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637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637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637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mergency Alarm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警报器底座总成和警报器,警报器底座总成包括:安装基座;第一固定筒,固定在安装基座上,侧壁开设第一气腔,第一气腔的腔壁开设通孔;运动件,容纳在第一气腔中;锁止机构,设置在通孔中;调节机构,用于调节第一气腔内的气压;复位机构,运动件一侧具有斜面,以在运动时挤压或者释放锁止机构,锁止机构在被运动件挤压时,朝向警报器本体运动并锁止警报器本体,复位机构在运动件释放锁止机构时,驱动锁止机构脱离警报器本体。在需要固定时,通过调节机构驱动运动件运动并挤压锁止机构以将实现锁止;在需要维修更换时,通过调节机构配合复位机构使锁止机构脱离警报器本体,即可将警报器本体拆卸。

Description

警报器底座总成和警报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监测报警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警报器底座总成和警报器。
背景技术
监控警报装置是一种能够发放警报信号的器具,用于发放预报﹑警报和解除警报的信号。在生产实践中,警报装置通常能够自动监测作业环境的安全状态或者各项生产指标,并能够出现异常时自动进行警报,以保障生产的正常安全运行。
传统的警报装置在使用时,通常需要通过多个螺钉固定安装在指定使用地点,这种安装方式虽然能够保障警报装置在使用过程的稳定性,但在需要对警报装置进行定期检修维护或者更换时,则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对螺钉进行依次拆除,费时费力,极大的提升了检修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大幅度提升了检修所需时长,降低了警报装置的检修维护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警报器底座总成和警报器,以至少部分地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警报器底座总成,用于锁定警报器本体,所述警报器底座总成包括:安装基座;第一固定筒,所述第一固定筒沿第一方向延伸且一端固定在所述安装基座上,所述第一固定筒的侧壁开设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气腔,所述第一气腔的腔壁开设有通孔;运动件,所述运动件容纳在所述第一气腔中,且所述运动件的至少部分位置的外周面与所述第一气腔的内壁相互贴合;锁止机构,所述锁止机构设置在所述通孔中且靠近所述运动件的一端伸出所述通孔;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所述第一气腔内的气压,以驱动所述运动件在所述第一气腔内运动;以及复位机构,其中,所述运动件的与所述锁止机构对应的一侧具有斜面,以在沿所述第一方向运动时挤压或者释放所述锁止机构,并且其中,所述锁止机构配置为在被所述运动件挤压时,朝向所述警报器本体运动并锁止所述警报器本体,所述复位机构配置为在所述运动件释放所述锁止机构时,驱动所述锁止机构脱离所述警报器本体。
可选地,所述锁止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通孔中的卡止轴和套设在所述卡止轴上的与所述通孔的内壁接触的防磨垫。
可选地,所述复位机构包括套设在所述卡止轴的靠近所述运动件的位置的限位环,以及套设在所述卡止轴上的第一复位弹簧,其中,所述第一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限位环和所述第一气腔的内壁。
可选地,所述运动件包括形状匹配地容纳在所述第一气腔内的柱体段和设置在所述柱体段的端部的圆锥段,所述圆锥段用于挤压和释放所述锁止机构,所述圆锥段的外周形成所述斜面。
可选地,所述安装基座中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气腔连通的第二气腔,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一端与所述第二气腔连通的缸体,设置在所述缸体内的活塞头,以及一端连接所述活塞头、另一端伸出所述缸体的活塞杆,其中,所述活塞杆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缸体设置有与所述外螺纹匹配的螺纹孔。
可选地,所述运动件还包括一端连接在所述柱体段、另一端伸出所述第一气腔并延伸至所述第二气腔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位于所述第二气腔内的端部设置有限位板,其中,所述复位机构还包括套设在所述连接杆上的第二复位弹簧,所述第二复位弹簧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气腔的内壁、另一端连接所述限位板。
可选地,所述第一气腔的数量为多个,且中心对称地形成在所述第一固定筒上。
可选地,所述警报器底座总成还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且一端固定在所述安装基座上的第二固定筒,其中,所述第二固定筒与所述第一固定筒同轴设置,所述第一固定筒和所述第二固定筒之间形成用于所述警报器本体的至少部分位置伸入的安装环槽。
可选地,所述安装基座设置有螺栓孔。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警报器,包括警报器本体和上述的警报器底座总成,其中,所述警报器本体开设有用于所述锁止机构伸入的凹入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将警报器本体固定使用时,首先将其固定在警报器底座总成上,通过调节机构调节第一气腔内的气压以驱动运动件运动并挤压锁止机构,进而使锁止机构朝向警报器本体运动并完成锁止。在需要将警报器本体进行维修更换时,通过调节机构调节第一气腔内的气压,驱动运动件反向运动释放锁止机构,复位机构驱动锁止机构脱离警报器本体,即可将警报器本体从底座总成上拆卸。因此,仅需要将警报器底座总成固定在安装位置即可,警报器本体可以选择性的从底座总成上拆卸或者固定在底座总成上,操作简单方便。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警报器底座总成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3是图1示出的警报器底座总成的运动件和第二复位弹簧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警报器本体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警报器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警报器本体;110-壳体;120-连接套筒;121-凹入部;200-安装基座;210-第二气腔;220-螺栓孔;300-第一固定筒;310-第一气腔;311-通孔;400-运动件;410-柱体段;420-圆锥段;430-连接杆;500-锁止机构;510-卡止轴;520-防磨垫;600-调节机构;610-缸体;620-活塞头;630-活塞杆;700-复位机构;710-限位环;720-第一复位弹簧;730-第二复位弹簧;810-限位板;900-第二固定筒;1000-安装环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内、外”是基于相关零部件的自身结构而言的,例如:第二复位弹簧一端连接第二气腔的“内壁”指的是第二复位弹簧一端连接在第二气腔内部壁面上,即第二复位弹簧的与第二气腔连接的一端位于第二气腔的容纳空间中;运动件的至少部分位置的“外周面”与第一气腔的“内壁”相互贴合指的是运动件设置在第一气腔的容纳空间中,且至少部分位置与第一气腔的内部壁面相互贴合。使用的方位词“上、下”是基于图面方向而言的,例如:运动件整体“向下”运动,指的是在图面方向上的“向下”运动,即指的是沿第一气腔310的轴向作挤压锁止机构的运动。
除此之外,在本公开中,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为了区别一个要素和另一个要素,不具有顺序性和重要性。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
参照图1-图2,根据本公开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警报器底座总成,用于锁定警报器本体100,警报器底座总成包括安装基座200、沿第一方向延伸且一端固定在安装基座200上的第一固定筒300、运动件400、锁止机构500、调节机构600以及复位机构700。安装基座200用于根据使用要求固定在墙体、屋顶等位置。第一固定筒300的侧壁开设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气腔310,这里的第一方向指的是图1中箭头B的方向。第一气腔310的腔壁开设有通孔311,通孔311用于将第一气腔310和外部连通,通孔311的位置配置为锁止机构500可以伸出通孔311并锁止警报器本体100。运动件400容纳在第一气腔310中,且运动件400的至少部分位置的外周面与第一气腔310的内壁相互贴合,以可以将第一气腔310分隔为位于运动件400两侧的第一子空间和第二子空间。锁止机构500设置在通孔311中且靠近运动件400的一端伸出通孔311,即伸入第一气腔310内部,以能够在需要时被运动件400挤压运动。调节机构600用于调节第一气腔310内的气压,以驱动运动件400在第一气腔310内运动。运动件400的与锁止机构500对应的一侧具有斜面,在第一方向上,该斜面的各位置与锁止机构500的距离不同,使得运动件400在沿第一方向运动时斜面能够挤压或者释放锁止机构500。锁止机构500配置为在被运动件400挤压时,朝向警报器本体100运动并锁止警报器本体100,复位机构700配置为在运动件400释放锁止机构500时,驱动锁止机构500脱离警报器本体100。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调节机构600可以与上述的第一子空间连通,需要驱动运动件400运动时,通过调节机构600增加或者减小第一子空间内部气体的压强,进而通过第一子空间和第二子空间的气压差驱动运动件400运动。此外,在其他的一些实施例中,调节机构600也可以与第二子空间连通。或者,为了提升驱动效率,调节机构600也可以同时与第一子空间和第二子空间连通,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制。
本公开不对警报器本体100安装在底座总成上的位置作限制,例如,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警报器本体100可以伸入第一固定筒300的内圈中,即第一固定筒300套设在警报器本体100的外侧。在这种情况下,上述的通孔311则需要开设在第一气腔310的靠近第一固定筒300内侧的位置,以使锁止机构500可以伸出通孔311并与警报器本体100配合。此外,在其他的一些实施例中,警报器本体100也可以套设在第一固定筒300的外圈上,此时,通孔311则需要开设在第一气腔310的靠近第一固定筒300外侧的位置,以使锁止机构500可以伸出通孔311并与警报器本体100配合。
本公开不对上述的调节机构600、锁止机构500、运动件400以及复位机构700的具体形式作限制,其可以是实现上述技术效果的所有结构,具体将在下文的实施例中展开描述。
通过使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将警报器本体100固定使用时,首先将其固定在警报器底座总成上,通过调节机构600调节第一气腔310内的气压以驱动运动件400运动并挤压锁止机构500,使锁止机构500朝向警报器本体100运动并完成锁止。在需要将警报器本体100进行维修更换时,通过调节机构600调节第一气腔310内的气压,驱动运动件400反向运动以释放锁止机构500,此时,复位机构700驱动锁止机构500脱离警报器本体100,即可将警报器本体100从底座总成上拆卸。因此,使用时,仅需要将警报器底座总成固定在安装位置(例如墙体、屋顶等)即可,警报器本体100可以选择性地从底座总成上拆卸或者固定在底座总成上,操作简单方便。
参照图2,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锁止机构500可以包括设置在通孔311中的卡止轴510和套设在卡止轴510上的与通孔311的内壁接触的防磨垫520。如此设计,在卡止轴510的一端受到运动件400的挤压时,卡止轴510在通孔311中运动直至其另一端靠近并锁止警报器本体100。在这种情况下,警报器本体100需要设置有供卡止轴510伸入卡止的凹入部121。在需要运动件400反向运动释放卡止轴510时,复位机构700驱动卡止轴510远离警报器本体100。防磨垫520可以在卡止轴510往复运动时起到耐磨的作用。
参照图2,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复位机构700可以包括套设在卡止轴510的靠近运动件400的位置的限位环710,以及套设在卡止轴510上的第一复位弹簧720。其中,第一复位弹簧720的两端可以分别连接限位环710和第一气腔310的内壁。如此设计,在运动件400挤压锁止机构500时,锁止机构500在通孔311中运动并压缩第一复位弹簧720,以能够在运动件400释放锁止机构500时,第一复位弹簧720可以弹性复位推动锁止机构500脱离警报器本体100。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限位环710可以是焊接在卡止轴510上的。此外,在其他的一些实施例中,限位环710和卡止轴510可以是一体成型的,即卡止轴510配置为阶梯轴。
本公开不限制复位机构700的结构,例如,在其他的一些实施例中,复位机构700也可以是连接在限位环710和第一气腔310内壁之间的橡胶柱等。
参照图3,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运动件400可以包括形状匹配地容纳在第一气腔310内的柱体段410和设置在柱体段410的端部的圆锥段420,圆锥段420用于挤压和释放锁止机构500,圆锥段420的外周形成上述的斜面。此外,在其他的一些实施例中,运动件400也可以构造为靠近锁止机构500一侧的位置具有斜面的楔形。
参照图1,为了能够调整第一气腔310内部的气压,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安装基座200中可以开设有与第一气腔310连通的第二气腔210,调节机构600可以包括一端与第二气腔210连通的缸体610,设置在缸体610内的活塞头620,以及一端连接活塞头620、另一端伸出缸体610的活塞杆630,其中,活塞杆630设置有外螺纹,缸体610设置有与外螺纹匹配的螺纹孔。使用时,通过旋拧活塞杆630驱动活塞头620在缸体610内运动,进而可以改变第二气腔210内部的气压,由于第二气腔210与第一气腔310连通,进而可以间接调整第一气腔310内部的气压。由于第一气腔310的侧壁厚度有限,故将调节机构600设置在安装基座200上更加稳定,强度可以得到保证。此外,在其他的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在第一气腔310的腔壁上开设气孔,并且将气孔与外部空气发生装置连通,进而可以直接对第一气腔310内部的气压进行调整,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制。
参照图1,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运动件400还可以包括一端连接在柱体段410、另一端伸出第一气腔310并延伸至第二气腔210的连接杆430,连接杆430的位于第二气腔210内的端部可以设置有限位板810。其中,复位机构700还可以包括套设在连接杆430上的第二复位弹簧730,第二复位弹簧730可以一端连接第二气腔210的内壁、另一端连接限位板810。如此设计,在运动件400运动并挤压锁止机构500时,限位板810可以压缩第二复位弹簧730。第二复位弹簧730可以配合调节机构600驱动运动件400反向运动并释放锁止机构500。此外,在其他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复位弹簧730的一端也可以连接在限位板810的背离连接杆430的一侧、另一端连接在第二气腔210的腔壁上,以使运动件400运动挤压锁止机构500时,可以拉伸第二复位弹簧730,使其具有复位拉力。
为了使警报器本体100可以更加稳定的固定在警报器底座总成上,参照图1,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第一气腔310的数量可以为多个,且中心对称地形成在第一固定筒300上。如此设计,可以使多个第一气腔310内的锁止机构500同时锁止固定警报器本体100,更稳固可靠。本公开不对第一气腔310的数量作限制,其可以是三个、四个等。
参照图1,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警报器底座总成还可以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且一端固定在安装基座200上的第二固定筒900。其中,第二固定筒900可以与第一固定筒300同轴设置,第一固定筒300和第二固定筒900之间形成用于警报器本体100的至少部分位置伸入的安装环槽1000。具体地,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第二固定筒900的直径可以小于第一固定筒300,即第二固定筒900位于第一固定筒300内圈。此外,在其他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固定筒900的直径也可以大于第一固定筒300的直径,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制。通过设置有两个固定筒,一方面可以使警报器本体100更稳定地固定在底座总成上,另一方面也可以具有更好的防尘性能,避免灰尘进入警报器本体100内。
为了将安装基座200固定安装在墙体、屋顶等位置,参照图1,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安装基座200上可与设置有螺栓孔220,进而可以通过螺栓将安装基座200固定。此外,在其他的一些实施例中,安装基座200也可以用多个螺钉固定在指定的使用位置。
参照图4-图5,根据本公开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警报器,包括警报器本体100和上述的警报器底座总成,其中,警报器本体100可以开设有用于锁止机构500伸入的凹入部121。具体地,警报器本体100可以包括用于伸入上述安装环槽1000内的连接套筒120和外壳110,连接套筒120与外壳110连接,电气部件设置在外壳110内部,凹入部121开设在连接套筒120上,由于该警报器具有上述警报器底座总成的所有有益效果,这里不再赘述。
为了方便对技术方案的理解,下面结合图5对上述的警报器的使用步骤进行描述,具体地:
首先,通过螺栓将安装基座200固定在指定位置(例如墙壁表面),然后将警报器本体100的连接套筒插入第一固定筒300和第二固定筒900之间的安装环槽1000中,直至警报器本体100的外壳110的上表面与第一固定筒300和第二固定筒900的下端面抵接。转动调节机构的活塞杆630,使得活塞头620向上运动,从而使第二气腔210内的气压升高,致使第一气腔310内的运动件400向下运动挤压锁止机构500,最终使得锁止机构500的卡止轴510整体朝向连接套筒运动,直至处于连接套筒外侧的凹入部121中,实现对警报器本体100的安装固定。在该过程中,运动件400整体向下运动,由于运动件400下端的具有斜面,固可以挤压卡止轴510移动伸入凹入部121完成锁止。在该过程中,第二复位弹簧730和第一复位弹簧720逐渐被压缩。在后续需要对警报器本体100的外壳110内的报警零部件进行更换或维修时,反向转动活塞杆630,使得活塞头620向下运动,第一气腔310和第二气腔210内的气压减小,在第一复位弹簧720和第二复位弹簧730的作用下,运动件400向上运动,卡止轴510逐渐远离凹入部121,最终与凹入部121分离,此时即可对警报器本体100进行更换。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警报器底座总成,用于锁定警报器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警报器底座总成包括:
安装基座;
第一固定筒,所述第一固定筒沿第一方向延伸且一端固定在所述安装基座上,所述第一固定筒的侧壁开设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气腔,所述第一气腔的腔壁开设有通孔;
运动件,所述运动件容纳在所述第一气腔中,且所述运动件的至少部分位置的外周面与所述第一气腔的内壁相互贴合;
锁止机构,所述锁止机构设置在所述通孔中且靠近所述运动件的一端伸出所述通孔;
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所述第一气腔内的气压,以驱动所述运动件在所述第一气腔内运动;以及
复位机构,
其中,所述运动件与所述锁止机构对应的一侧具有斜面,以在沿所述第一方向运动时挤压或者释放所述锁止机构,
并且其中,所述锁止机构配置为在被所述运动件挤压时,朝向所述警报器本体运动并锁止所述警报器本体,所述复位机构配置为在所述运动件释放所述锁止机构时,驱动所述锁止机构脱离所述警报器本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警报器底座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通孔中的卡止轴和套设在所述卡止轴上的与所述通孔的内壁接触的防磨垫。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警报器底座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机构包括套设在所述卡止轴的靠近所述运动件的位置的限位环,以及套设在所述卡止轴上的第一复位弹簧,其中,所述第一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限位环和所述第一气腔的内壁。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警报器底座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件包括形状匹配地容纳在所述第一气腔内的柱体段和设置在所述柱体段的端部的圆锥段,所述圆锥段用于挤压和释放所述锁止机构,所述圆锥段的外周形成所述斜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警报器底座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基座中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气腔连通的第二气腔,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一端与所述第二气腔连通的缸体,设置在所述缸体内的活塞头,以及一端连接所述活塞头、另一端伸出所述缸体的活塞杆,其中,所述活塞杆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缸体设置有与所述外螺纹匹配的螺纹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警报器底座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件还包括一端连接在所述柱体段、另一端伸出所述第一气腔并延伸至所述第二气腔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位于所述第二气腔内的端部设置有限位板,其中,所述复位机构还包括套设在所述连接杆上的第二复位弹簧,所述第二复位弹簧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气腔的内壁、另一端连接所述限位板。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警报器底座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腔的数量为多个,且中心对称地形成在所述第一固定筒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警报器底座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警报器底座总成还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且一端固定在所述安装基座上的第二固定筒,其中,所述第二固定筒与所述第一固定筒同轴设置,所述第一固定筒和所述第二固定筒之间形成用于所述警报器本体的至少部分位置伸入的安装环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警报器底座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基座设置有螺栓孔。
10.一种警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警报器本体和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警报器底座总成,其中,所述警报器本体开设有用于所述锁止机构伸入的凹入部。
CN202320501593.4U 2023-03-13 2023-03-13 警报器底座总成和警报器 Active CN2192637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01593.4U CN219263704U (zh) 2023-03-13 2023-03-13 警报器底座总成和警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01593.4U CN219263704U (zh) 2023-03-13 2023-03-13 警报器底座总成和警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63704U true CN219263704U (zh) 2023-06-27

Family

ID=868697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501593.4U Active CN219263704U (zh) 2023-03-13 2023-03-13 警报器底座总成和警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637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263704U (zh) 警报器底座总成和警报器
CN215861239U (zh) 一种带锁止防松功能的连接装置
CN216768051U (zh) 一种用于汽车配件用具有防松动功能的紧固件
CN111502978A (zh) 一种隔膜泵柱塞与动力端连接装置
CN104056679A (zh) 一种新型圆锥破碎机定锥衬板锁紧和快速更换机构
CN219234483U (zh) 轴承压装工装
CN212360154U (zh) 一种隔膜泵柱塞与动力端连接装置
CN220668210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电磁制动器
CN111508757A (zh) 一种微动开关前置装置
CN220668065U (zh) 锁紧组件
KR101376121B1 (ko) 회전 왕복 구동장치
CN218837617U (zh) 一种销钉拆装装置
CN213070641U (zh) 控制棒缓冲器、控制棒水压驱动系统
CN216812431U (zh) 一种便于拆卸的高强度弹性销
CN221086915U (zh) 一种用于汽车冲压件的模具结构
CN219865719U (zh) 活塞防松结构及液压缸
CN220576535U (zh) 一种防松防断裂的注塑机顶出结构
CN112460128B (zh) 一种液压式防松动螺母及液压式防松动螺母、螺栓紧固装置
CN214236131U (zh) 一种锻造模架用顶杆防松结构
CN215299433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换电版电池锁紧机构
CN215762219U (zh) 一种应急泵组油箱的滚轮机构
CN216951196U (zh) 爪子螺栓
CN220705874U (zh) 一种压缩组件及斯特林制冷机
CN212884808U (zh) 挂锁商标铆接装置
US11426846B2 (en) Quick-release screwdriver structur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