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37125U - 一种产品搬运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产品搬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37125U
CN219237125U CN202320026194.7U CN202320026194U CN219237125U CN 219237125 U CN219237125 U CN 219237125U CN 202320026194 U CN202320026194 U CN 202320026194U CN 219237125 U CN219237125 U CN 2192371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sliding block
horizontally
bottom plate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02619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贤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u Yangy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u Yangy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u Yangy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u Yangy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02619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371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371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371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产品搬运装置,底板的一侧竖直固定设置有用于抵靠模具的侧板,位于底板正上方的侧板水平且可升降地设置有可抵靠在模具顶部的顶板,顶板的下表面竖直设置有可朝向侧板移动的固定板,且固定板朝向侧板的一侧水平贯穿设置有至少一根固定杆,固定杆朝向侧板的一端竖直固定设置有用于止挡模具的限位挡板,其另一端竖直固定设置有缓冲板,该产品搬运装置克服现有技术中不便或没有对模具的位置进行限位,从而使得模具在搬运过程中,位置不够稳定,需要工作人员一只手托着模具,另一只手推车,才能保证模具的稳定搬运,使得模具的搬运过程比较繁琐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产品搬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产品搬运装置。
背景技术
模具是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及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素有“工业之母”的称号。
经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922010242.X”公开了一种模具生产搬运装置,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机箱,所述机箱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一侧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驱动轮,所述驱动轮上紧密缠绕有牵引钢索,所述支撑板一端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内部设有导送板,所述连接槽两侧均设有通孔,所述导送板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一端均与通孔滑动相连,所述支撑板顶部活动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一侧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一端均设有固定孔,所述牵引钢索一端均与固定孔活动相连。
发明人在实施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存在如下问题:
一般都是通过推车,推动模具进行位置移动,但是由于推车的底部呈平板状,不便对模具的位置进行限位,从而使得模具在搬运过程中,位置不够稳定,需要工作人员一只手托着模具,另一只手推车,才能保证模具的稳定搬运,使得模具的搬运过程比较繁琐。
因此,提供一种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对模具进行有效且可靠地限位固定,防止模具从装置上掉落下来,也无需工作人员在搬运过程中托着模具,省时省力的一种产品搬运装置是本实用新型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不便或没有对模具的位置进行限位,从而使得模具在搬运过程中,位置不够稳定,需要工作人员一只手托着模具,另一只手推车,才能保证模具的稳定搬运,使得模具的搬运过程比较繁琐的问题,从而提供了一种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对模具进行有效且可靠地限位固定,防止模具从装置上掉落下来,也无需工作人员在搬运过程中托着模具,省时省力的一种产品搬运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产品搬运装置,所述产品搬运装置包括:底板、侧板、顶板、限位挡板和固定板;
呈水平设置的所述底板的一侧竖直固定设置有用于抵靠模具的侧板,位于所述底板正上方的所述侧板水平且可升降地设置有可抵靠在模具顶部的顶板,所述顶板的下表面竖直设置有可朝向所述侧板移动的固定板,且所述固定板朝向所述侧板的一侧水平贯穿设置有至少一根固定杆,所述固定杆朝向所述侧板的一端竖直固定设置有用于止挡模具的限位挡板,其另一端竖直固定设置有缓冲板,位于所述缓冲板和所述固定板之间的所述固定杆的轴身上水平套设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设在固定板和缓冲板上。
优选地,该产品搬运装置还包括用于同步驱动所述顶板在竖直方向上升降和所述固定板在水平方向移动的联动机构,所述联动机构包括:联动丝杆、第一纵向滑块、第二纵向滑块、横向滑块和连杆;其中,
所述侧板的表面部分向内凹陷形成纵向凹槽,该纵向凹槽内竖直且可转动地设置有由两根螺纹方向相反的螺杆组成的联动丝杆,该两根螺杆分别螺纹连接设置有在纵向凹槽内在竖直方向上可相互靠近或远离的第一纵向滑块和第二纵向滑块,所述顶板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纵向滑块上,所述顶板贯穿设置有移动窗口,且所述横向滑块可水平滑动设置在该移动窗口内,所述横向滑块顶部铰接设置有连杆,连杆的另一端铰接设置在第二纵向滑块上,所述固定板竖直固定设置在所述横向滑块的底端。
优选地,所述移动窗口内水平固定设置有导向杆,所述横向滑块上水平贯穿设置有与所述导向杆相适配的导向孔,且所述导向杆穿过该导向孔。
优选地,该产品搬运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联动丝杆转动的第二电机,所述纵向凹槽内的顶部竖直固定设置有第二电机,呈竖直设置的其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所述联动丝杆的顶部连接在一起,所述联动丝杆的底部通过轴承固定设置在该槽内的底部。
优选地,该产品搬运装置还包括方便卸料的卸料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水平且可移动式地设置有与所述侧板平行的卸料板,以将位于底板上的模具从其另一端推出。
优选地,该产品搬运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卸料板移动的卸料动力机构,所述卸料动力机构包括:转轴、链轮、链条和第一电机;其中,
所述底板的两侧分别水平设置有可沿其长度方向水平传动的两条链条,所述卸料板两端的底部通过固定块分别固定在两条链条上,所述底板间隔且水平贯穿设置有可转动的至少两根转轴,且每根所述转轴的两端均固定设置有链轮,任意一根所述转轴的端部通过联轴器与水平固定设置在底板侧壁上的第一电机同轴连接在一起,每条所述链条通过所述链轮分别装配在位于所述底板同一侧的两根所述转轴的端部上。
优选地,所述底板的上表面的两侧边沿分别部分向内凹陷形成两条导向凹槽,所述卸料板两端的底部间隔且竖直固定设置有与所述导向凹槽相适配的导向滑块,且每块导向滑块的底端均部分竖直延伸至与其对应的导向凹槽内并与其滑动连接。
优选地,该产品搬运装置还包括:辊轴,位于两条所述导向凹槽之间的所述底板的上表面部分向内凹陷形成装配凹槽,且该装配凹槽内水平且可转动地设置有一排辊轴。
优选地,所述底板的下表面均匀且水平可转动地设置有多个行走轮。
优选地,所述侧板的侧壁间隔设置有至少两组把手。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产品搬运装置在使用时的有益效果为:使用时,将模具水平放置在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并将模具抵靠在侧板的一侧,并通过移动所述顶板使其抵靠在模具的顶部,并移动所述固定板向所述侧板移动直至所述限位挡板抵靠在模具上,从而对模具进行限位固定,也可以将模具直接放置在底板和顶板之间,然后移动所述固定板向所述侧板移动,所述固定板在移动过程中,靠近模具并推动模具朝侧板靠近直至模具抵靠在侧板上,在侧板和所述固定板上的所述限位挡板的共同配合下将模具进行夹持固定,与此同时,移动所述顶板使其沿着竖直方向下降直至其抵靠在模具的顶部,以对模具进一步地限定,在搬运过程中,防止模具发生移动而可能掉落在地面上,导致搬运失败。
因此,在搬运过程中,能够对模具进行有效且可靠地限位固定,防止模具从装置上掉落下来,也无需工作人员在搬运过程中托着模具,省时省力。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而且本实用新型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提供的产品搬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提供的产品搬运装置的搬运时的某一瞬间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结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提供的产品搬运装置的底板的结构俯视图;
图5是联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底板;2、侧板;3、卸料板;4、顶板;5、限位挡板;6、联动机构;601、联动丝杆;602、第一纵向滑块;603、第二纵向滑块;604、横向滑块;605、连杆;7、导向杆;8、固定板;9、辊轴;10、导向凹槽;11、卸料动力机构;1101、转轴;1102、链轮;1103、链条;1104、第一电机;12、行走轮;13、把手;14、第二电机;15、固定杆;16、缓冲弹簧;17、缓冲板;18、纵向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产品搬运装置,所述产品搬运装置包括:底板1、侧板2、顶板4、限位挡板5和固定板8;
呈水平设置的所述底板1的一侧竖直固定设置有用于抵靠模具的侧板2,位于所述底板1正上方的所述侧板2水平且可升降地设置有可抵靠在模具顶部的顶板4,所述顶板4的下表面竖直设置有可朝向所述侧板2移动的固定板8,且所述固定板8朝向所述侧板2的一侧水平贯穿设置有至少一根固定杆15,所述固定杆15朝向所述侧板2的一端竖直固定设置有用于止挡模具的限位挡板5,其另一端竖直固定设置有缓冲板17,位于所述缓冲板17和所述固定板8之间的所述固定杆15的轴身上水平套设有缓冲弹簧16,所述缓冲弹簧16的两端分别固定设在固定板8和缓冲板17上。
在上述方案中,使用时,将模具水平放置在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并将模具抵靠在侧板2的一侧,并通过移动所述顶板4使其抵靠在模具的顶部,并移动所述固定板8向所述侧板2移动直至所述限位挡板5抵靠在模具上,从而对模具进行限位固定,也可以将模具直接放置在底板1和顶板4之间,然后移动所述固定板8向所述侧板2移动,所述固定板8在移动过程中,靠近模具并推动模具朝侧板2靠近直至模具抵靠在侧板2上,在侧板2和所述固定板8上的所述限位挡板5的共同配合下将模具进行夹持固定,与此同时,移动所述顶板4使其沿着竖直方向下降直至其抵靠在模具的顶部,以对模具进一步地限定,在搬运过程中,防止模具发生移动而可能掉落在地面上,导致搬运失败。
因此,在搬运过程中,防止模具从装置上掉落下来,也无需工作人员在搬运过程中托着模具,省时省力。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该产品搬运装置还包括用于同步驱动所述顶板4在竖直方向上升降和所述固定板8在水平方向移动的联动机构6,所述联动机构6包括:联动丝杆601、第一纵向滑块602、第二纵向滑块603、横向滑块604和连杆605;其中,
所述侧板2的表面部分向内凹陷形成纵向凹槽18,该纵向凹槽18内竖直且可转动地设置有由两根螺纹方向相反的螺杆组成的联动丝杆601,该两根螺杆分别螺纹连接设置有在纵向凹槽18内在竖直方向上可相互靠近或远离的第一纵向滑块602和第二纵向滑块603,所述顶板4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纵向滑块602上,所述顶板4贯穿设置有移动窗口,且所述横向滑块604可水平滑动设置在该移动窗口内,所述横向滑块604顶部铰接设置有连杆605,连杆605的另一端铰接设置在第二纵向滑块603上,所述固定板8竖直固定设置在所述横向滑块604的底端。
在上述方案中,使用时,只需转动所述联动丝杆601转动,而其转动的过程中带动所述第一纵向滑块602和第二纵向滑块603沿其轴身分离(所述第一纵向滑块602沿所述联动丝杆601的轴身上,与此同时,所述第二纵向滑块603沿所述联动丝杆601的轴身上升),而两者在分离的过程中,所述顶板4在所述第一纵向滑块602和所述联动丝杆601的配合下,沿竖直方向下降直至其抵靠在模具的顶部,与此同时,所述第二纵向滑块603在上升的过程中通过所述连杆605拉动所述横向滑块604在水平方向向所述侧板2移动,而所述横向滑块604在向所述侧板2移动的过程中,带动设置在其上的所述固定板8一并向所述侧板2移动直至其上的所述限位挡板5抵靠在模具的侧壁上,在所述顶板4、所述固定板8和所述侧板2的共同配合下,以将模具固定夹持在底板1上,在搬运过程中,防止模具滑落到地面上而导致搬运失败。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顶板4的下表面可固定设置有橡胶垫,一方面,该橡胶垫起到缓冲的作用,当所述顶板4和所述固定板8同步移动以对模具就进行固定限位的过程中,当所述顶板4先接触到模具上,由于橡胶垫起到缓冲的作用,位顶板4提供了一定的位移余量,直至固定板8上的限位挡板5抵靠在模具上;另一方面对模具起到保护的作用,防止模具被损坏。
另外,在所述顶板4和所述固定板8在对模具进行夹持限位的过程中,当所述固定板8上的所述限位挡板5先接触到模具上时,而顶板4还没抵靠在模具的顶部时,继续通过联动机构6使所述顶板4继续下降直至其抵靠在模具的顶部,而与此同时,所述固定板8继续向模具移动并在限位挡板5和固定杆15的配合下,所述限位挡板5始终抵靠在模具上,而固定板8沿固定杆15在向模具移动的过程中,拉伸缓冲弹簧16,使其处于拉伸状态,以使顶板4能够下降并抵靠在模具上的过程中,为固定板8靠近限位挡板5移动提供一定的位移余量,因此,所述顶板4和所述固定板8可以配合使用将模具进行可靠地限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移动窗口内水平固定设置有导向杆7,所述横向滑块604上水平贯穿设置有与所述导向杆7相适配的导向孔,且所述导向杆7穿过该导向孔。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所述导向杆和所述横向滑块604上的导向孔的配合使用下,保证所述横向滑块604在移动窗口内沿水平方向平稳地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该产品搬运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联动丝杆601转动的第二电机14,所述纵向凹槽18内的顶部竖直固定设置有第二电机14,呈竖直设置的其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所述联动丝杆601的顶部连接在一起,所述联动丝杆601的底部通过轴承固定设置在该槽内的底部。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驱动所述第二电机14的输出轴转动,以带动所述联动丝杆601转动,从而可以驱使第一纵向滑块602和第二纵向滑块603在竖直方向相互靠近或远离。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该产品搬运装置还包括方便卸料的卸料板3,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水平且可移动式地设置有与所述侧板2平行的卸料板3,以将位于底板1上的模具从其另一端推出。
在上述方案中,当需要装料时,可将所述卸料板3朝向所述侧板2移动,直至其抵靠在所述侧板2上,随后便可将模具放置在底板1上,当需要卸料时,通过移动所述卸料板3,以推动模具远离侧板2的方向移动,直至卸料板3推动模具从远离侧板2的一端推出,无需工作人员将模具从底板1上搬下来,省时省力,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该产品搬运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卸料板3移动的卸料动力机构11,所述卸料动力机构11包括:转轴1101、链轮1102、链条1103和第一电机1104;其中,
所述底板1的两侧分别水平设置有可沿其长度方向水平传动的两条链条1103,所述卸料板3两端的底部通过固定块分别固定在两条链条1103上,所述底板1间隔且水平贯穿设置有可转动的至少两根转轴1101,且每根所述转轴1101的两端均固定设置有链轮1102,任意一根所述转轴1101的端部通过联轴器与水平固定设置在底板1侧壁上的第一电机1104同轴连接在一起,每条所述链条1103通过所述链轮分别装配在位于所述底板1同一侧的两根所述转轴1101的端部上。
在上述方案中,使用时,通过驱动所述第一电机1104,驱动与其相连的所述转轴1101转动,而由于两根所述转轴1101的两端均分别通过链轮1102装配有链条1103,因此,两根所述转轴1101在转动的过程中通过两条传动的链条1103来带动所述卸料板3在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水平往返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的两侧边沿分别部分向内凹陷形成两条导向凹槽10,所述卸料板3两端的底部间隔且竖直固定设置有与所述导向凹槽10相适配的导向滑块,且每块导向滑块的底端均部分竖直延伸至与其对应的导向凹槽10内并与其滑动连接。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所述导向凹槽10和所述卸料板3两端底部上的导向滑块的配合使用下,保证了所述卸料板3能够稳定且可靠地在底板1的上表面直线往返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该产品搬运装置还包括:辊轴9,位于两条所述导向凹槽10之间的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部分向内凹陷形成装配凹槽,且该装配凹槽内水平且可转动地设置有一排辊轴9。
在上述方案中,在上料和卸料的过程中,方便移动模具。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底板1的下表面均匀且水平可转动地设置有多个行走轮12。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行走轮12方便移动整个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侧板2的侧壁间隔设置有至少两组把手13。
在上述方案中,方便工作人员手握把手13来推动整个装置移动。
综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产品搬运装置克服现有技术中不便或没有对模具的位置进行限位,从而使得模具在搬运过程中,位置不够稳定,需要工作人员一只手托着模具,另一只手推车,才能保证模具的稳定搬运,使得模具的搬运过程比较繁琐的问题。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产品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搬运装置包括:底板(1)、侧板(2)、顶板(4)、限位挡板(5)和固定板(8);
呈水平设置的所述底板(1)的一侧竖直固定设置有用于抵靠模具的侧板(2),位于所述底板(1)正上方的所述侧板(2)水平且可升降地设置有可抵靠在模具顶部的顶板(4),所述顶板(4)的下表面竖直设置有可朝向所述侧板(2)移动的固定板(8),且所述固定板(8)朝向所述侧板(2)的一侧水平贯穿设置有至少一根固定杆(15),所述固定杆(15)朝向所述侧板(2)的一端竖直固定设置有用于止挡模具的限位挡板(5),其另一端竖直固定设置有缓冲板(17),位于所述缓冲板(17)和所述固定板(8)之间的所述固定杆(15)的轴身上水平套设有缓冲弹簧(16),所述缓冲弹簧(16)的两端分别固定设在固定板(8)和缓冲板(17)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产品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产品搬运装置还包括用于同步驱动所述顶板(4)在竖直方向上升降和所述固定板(8)在水平方向移动的联动机构(6),所述联动机构(6)包括:联动丝杆(601)、第一纵向滑块(602)、第二纵向滑块(603)、横向滑块(604)和连杆(605);其中,
所述侧板(2)的表面部分向内凹陷形成纵向凹槽(18),该纵向凹槽(18)内竖直且可转动地设置有由两根螺纹方向相反的螺杆组成的联动丝杆(601),该两根螺杆分别螺纹连接设置有在纵向凹槽(18)内在竖直方向上可相互靠近或远离的第一纵向滑块(602)和第二纵向滑块(603),所述顶板(4)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纵向滑块(602)上,所述顶板(4)贯穿设置有移动窗口,且所述横向滑块(604)可水平滑动设置在该移动窗口内,所述横向滑块(604)顶部铰接设置有连杆(605),连杆(605)的另一端铰接设置在第二纵向滑块(603)上,所述固定板(8)竖直固定设置在所述横向滑块(604)的底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产品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窗口内水平固定设置有导向杆(7),所述横向滑块(604)上水平贯穿设置有与所述导向杆(7)相适配的导向孔,且所述导向杆(7)穿过该导向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产品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产品搬运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联动丝杆(601)转动的第二电机(14),所述纵向凹槽(18)内的顶部竖直固定设置有第二电机(14),呈竖直设置的其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所述联动丝杆(601)的顶部连接在一起,所述联动丝杆(601)的底部通过轴承固定设置在该槽内的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产品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产品搬运装置还包括方便卸料的卸料板(3),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水平且可移动式地设置有与所述侧板(2)平行的卸料板(3),以将位于底板(1)上的模具从其另一端推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产品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产品搬运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卸料板(3)移动的卸料动力机构(11),所述卸料动力机构(11)包括:转轴(1101)、链轮(1102)、链条(1103)和第一电机(1104);其中,
所述底板(1)的两侧分别水平设置有可沿其长度方向水平传动的两条链条(1103),所述卸料板(3)两端的底部通过固定块分别固定在两条链条(1103)上,所述底板(1)间隔且水平贯穿设置有可转动的至少两根转轴(1101),且每根所述转轴(1101)的两端均固定设置有链轮(1102),任意一根所述转轴(1101)的端部通过联轴器与水平固定设置在底板(1)侧壁上的第一电机(1104)同轴连接在一起,每条所述链条(1103)通过所述链轮分别装配在位于所述底板(1)同一侧的两根所述转轴(1101)的端部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产品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的两侧边沿分别部分向内凹陷形成两条导向凹槽(10),所述卸料板(3)两端的底部间隔且竖直固定设置有与所述导向凹槽(10)相适配的导向滑块,且每块导向滑块的底端均部分竖直延伸至与其对应的导向凹槽(10)内并与其滑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产品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产品搬运装置还包括:辊轴(9),位于两条所述导向凹槽(10)之间的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部分向内凹陷形成装配凹槽,且该装配凹槽内水平且可转动地设置有一排辊轴(9)。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产品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下表面均匀且水平可转动地设置有多个行走轮(12)。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产品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2)的侧壁间隔设置有至少两组把手(13)。
CN202320026194.7U 2023-01-05 2023-01-05 一种产品搬运装置 Active CN2192371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26194.7U CN219237125U (zh) 2023-01-05 2023-01-05 一种产品搬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26194.7U CN219237125U (zh) 2023-01-05 2023-01-05 一种产品搬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37125U true CN219237125U (zh) 2023-06-23

Family

ID=868391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026194.7U Active CN219237125U (zh) 2023-01-05 2023-01-05 一种产品搬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371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89433B (zh) 一种具有伸展输送功能的建筑顶升装置
CN219237125U (zh) 一种产品搬运装置
CN113878267B (zh) 一种多模具共用焊接机快速换模系统及换模方法
CN211193855U (zh) 一种模具放置架
CN210260281U (zh) 一种用于石膏模滚压烘干的输送装置
CN217573403U (zh) 铁路轨枕脱模设备
CN116394393A (zh) 一种免拆模板生产用的晾架调度系统
CN108500874B (zh) 一种用于轮胎锥度点匹配的定心总成
CN211619846U (zh) 长条型材物料自动卸料机
CN112478825B (zh) 一种方向可调的砖块输送架
CN212173677U (zh) 钢板翻转机构
CN210392810U (zh) 一种拨杆式糖框自动上架装置
CN218143734U (zh) 一种模具生产线用模具转运装置
CN107379236B (zh) 一种立式一次成型隔墙板生产线
CN220279999U (zh) 攀岩支点浇筑用脱模机构
CN219522753U (zh) 一种轮胎液压硫化机
CN217230129U (zh) 一种塑料制品批发销售用入库搬运装置
CN215095057U (zh) 一种预制型聚氨酯固化道床翻转脱模装置
CN215624933U (zh) 一种用于轮胎输送链的轮胎直放切换平放的上料装置
CN218778148U (zh) 一种陶瓷压砖机系统的托板输送装置
CN216729124U (zh) 异形车用金属件防损伤拉伸模具
CN219258558U (zh) 一种链条爬坡输送机
CN204367155U (zh) 一种集成式预制件脱模机
CN220905029U (zh) 一种螺杆装卸搬运车
CN214238937U (zh) 一种流水作业的工程板切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