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00272U - 狭缝结构开度的测量装置 - Google Patents

狭缝结构开度的测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00272U
CN219200272U CN202223306428.8U CN202223306428U CN219200272U CN 219200272 U CN219200272 U CN 219200272U CN 202223306428 U CN202223306428 U CN 202223306428U CN 219200272 U CN219200272 U CN 2192002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t
opening
connecting rod
measuring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30642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石祥传
吴忠
石雷鸣
刘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Yidian Display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Yidian Display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Yidian Display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Yidian Display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30642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002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002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002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pectrometry And Color Measurement (AREA)

Abstract

一种狭缝结构开度的测量装置。所述狭缝结构包括:第一狭缝主体及第二狭缝主体;所述第一狭缝主体及所述第二狭缝主体被分隔固定,形成狭缝形开口;所述测量装置包括:基座,适于固定在所述第一狭缝主体或所述第二狭缝主体上;连接杆,与所述基座连接;以及开度测量器,与所述连接杆连接;所述开度测量器具有测量端,所述测量端适于伸入至所述狭缝形开口内,以测量所述狭缝形开口的开度。采用上述方案,可以快速调整狭缝结构的开度。

Description

狭缝结构开度的测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狭缝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狭缝结构开度的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涂覆处理,是一种在产品表面上通过浸渍、喷涂或旋涂等方式覆盖一层防护材料,以提高产品性能的工艺。
实际应用中,较为广泛的涂覆设备为狭缝涂覆设备。狭缝涂覆设备具有狭缝喷嘴,涂覆液从狭缝喷嘴的狭缝中喷出,从而涂覆在产品表面。
为了使得涂覆液能够均匀地涂覆在产品表面,狭缝喷嘴的开度需要满足一定的要求,理论上,狭缝喷嘴的开度应当统一。
但是,狭缝喷嘴在组装时,容易发生开度不一致的情况,使用这种狭缝喷嘴对产品表面进行涂覆处理,会导致产品不符合规格要求。
目前,为了测量狭缝喷嘴的开度是否一致,通常是将狭缝喷嘴组装后,安装在涂覆设备上,并利用该涂覆设备对测试产品表面进行涂覆处理,通过对测试产品表面的膜层厚度进行测量,来判断狭缝喷嘴的开度是否一致。
然而,采用上述方法,若判定狭缝喷嘴的开度不一致,需要将狭缝喷嘴从涂覆设备上拆下来,对其进行开度调整,然后再安装在涂覆设备上对测试产品表面进行涂覆处理,直至狭缝喷嘴的开度满足要求,耗费时间较长,且浪费产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快速调整狭缝结构的开度。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狭缝结构开度的测量装置,所述狭缝结构包括:第一狭缝主体及第二狭缝主体;所述第一狭缝主体及所述第二狭缝主体被分隔固定,形成狭缝形开口;所述测量装置包括:
基座,适于固定在所述第一狭缝主体或所述第二狭缝主体上;
连接杆,与所述基座连接;
以及开度测量器,与所述连接杆连接;所述开度测量器具有测量端,所述测量端适于伸入至所述狭缝形开口内,以测量所述狭缝形开口的开度。
可选地,所述基座适于固定在所述第一狭缝主体上,所述基座的内侧壁与所述第一狭缝主体的边缘形状相匹配。
可选地,所述基座适于固定在所述第二狭缝主体上,所述基座的内侧壁与所述第二狭缝主体的边缘形状相匹配。
可选地,所述基座呈L型。
可选地,所述连接杆包括:第一连接杆及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固定在所述基座上,所述第二连接杆与所述第一连接杆连接,且可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杆摇动。
可选地,所述连接杆还包括:夹持部,位于所述第二连接杆靠近所述开度测量器的一端,适于夹持所述开度测量器。
可选地,所述夹持部与所述第二连接杆旋转连接。
可选地,所述开度测量器为千分表。
可选地,所述千分表包括:测量杆,与所述测量杆连接的传动结构以及表头,所述测量杆适于接触所述狭缝形开口。
可选地,所述狭缝结构为涂覆设备的狭缝喷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测量装置包括:基座、连接杆及开度测量器,其中,基座可以固定在第一狭缝主体或第二狭缝主体上,开度测量器通过连接杆与基座连接。这样,通过将测量装置的基座固定在狭缝主体上,利用与基座连接的开度测量器的测量端对狭缝形开口的开度进行测量,线下即能完成对狭缝形开口的开度测量,无需测量与狭缝结构相关产品表面的膜层来确定狭缝形开口的开度,因此可以快速调整狭缝结构的开度,减少狭缝结构开度调整所耗费的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涂覆设备的狭缝喷嘴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狭缝结构开度的测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利用图2中狭缝结构开度的测量装置测量涂覆设备的狭缝喷嘴开度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狭缝结构开度的测量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目前,为了测量狭缝喷嘴的开度是否一致,通常是先将狭缝喷嘴组装后,再将组装好的狭缝喷嘴安装在涂覆设备上,利用该涂覆设备对测试产品表面进行涂覆处理,通过对测试产品表面的膜层厚度进行测量,来判断狭缝喷嘴的开度是否一致。
但是,采用上述方法,若判定狭缝喷嘴的开度不一致,需要将狭缝喷嘴从涂覆设备上拆下来,对其进行开度调整,然后再安装在涂覆设备上对测试产品表面进行涂覆处理,直至狭缝喷嘴的开度满足要求,耗费时间较长,且浪费产品。
针对该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狭缝结构开度的测量装置,所述测量装置包括:基座、连接杆及开度测量器,通过将基座固定在狭缝主体上,利用与基座连接的开度测量器的测量端对狭缝形开口的开度进行测量,线下即能完成对狭缝形开口的开度测量,相对于测量与狭缝结构相关产品表面的膜层来确定狭缝形开口的开度,可以快速调整狭缝结构的开度,减少狭缝结构开度调整所耗费的时间。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作详细地说明。
首先,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方案,首先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涉及的狭缝结构进行简要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狭缝结构可以包括:第一狭缝主体及第二狭缝主体;所述第一狭缝主体及所述第二狭缝主体被分隔固定,形成狭缝形开口。
在具体实施中,第一狭缝主体及第二狭缝主体的形状不作限制。第一狭缝主体及第二狭缝主体的形状不同,所述狭缝结构的功能也会不同。所述狭缝结构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涂覆设备的狭缝喷嘴。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狭缝结构也可以具有其它功能。
可以理解的是,无论所述狭缝结构具体结构如何,只要所述狭缝结构具有两个狭缝主体,且该这两个狭缝主体之间形成的狭缝形开口需要测量开度,即可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测量装置的测量对象。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狭缝形开口是形成在第一狭缝主体及第二狭缝主体12之间的缝隙,且该缝隙的开度可调。通常情况下,所述狭缝形开口的开度在[75um,85um]范围内。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涂覆设备的狭缝喷嘴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以所述狭缝结构为涂覆设备的狭缝喷嘴为例,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狭缝喷嘴包括:第一狭缝主体11及第二狭缝主体12,所述第一狭缝主体11及第二狭缝主体12之间形成狭缝形开口13。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第一狭缝主体11及第二狭缝主体12可以为两块长度相同的不锈钢板,且二者长度均在1100mm左右。所述第一狭缝主体11的一端设置有光滑的第一刀口,第二狭缝主体12的一端设置有光滑的第二刀口,所述第一刀口与所述第二刀口组合后,形成狭缝形开口13。
通过所述涂覆设备的狭缝喷嘴,可以向产品表面涂覆光阻。为了保证光阻涂覆的均一性,需要保证狭缝形开口13的开度保持一致,比如,狭缝形开口13的开度应当在[80um-2um,80um+2um]范围内,否则产品质量就会受到影响。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狭缝结构开度的测量装置100。参照图2,所述测量装置100包括:
基座101,适于固定在狭缝结构的第一狭缝主体或所述第二狭缝主体上;
连接杆102,与所述基座101连接;
以及开度测量器103,与所述连接杆102连接;所述开度测量器103具有测量端103a,所述测量端103a适于伸入至狭缝结构的狭缝形开口内,以测量所述狭缝形开口的开度。
在具体实施中,参照图1,所述第一狭缝主体11与所述第二狭缝主体12的结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此处不作限制。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狭缝主体11可以为长方体,且在长方体的一侧向外延伸,形成第一刀口。所述第二狭缝主体12的主体结构也可以为长方体,且在长方体的一侧向外延伸,形成第二刀口。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基座101可以固定在所述第一狭缝主体上,此时,为了使得基座101具有更高的平坦度,避免因基座不平坦而影响测量结果,基座101的内侧壁与所述第一狭缝主体的边缘形状相匹配,由此基座101的内侧壁可以与第一狭缝主体的边缘有效贴合,不容易从第一狭缝主体上掉落,从而稳定在第一狭缝主体上。
其中,所述第一狭缝主体的边缘,指的是沿第一狭缝主体11的长度方向H上,与所述第一狭缝主体11的第一刀口对称一侧的边缘。所述第一狭缝主体的边缘形状可以为多种曲线形状,比如,圆弧形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及图2,所述第一狭缝主体11的边缘形状呈L型,此时,可以设置所述基座101的内侧壁也呈L型,由此基座101可以贴合在第一狭缝主体11的边缘(如图3所示)。
在具体实施中,沿第一狭缝主体11的长度方向H上,第一狭缝主体11的边缘具有相同的形状,比如沿长度方向H上,第一狭缝主体11的边缘均呈L型。此时,内侧壁也呈L型的基座可以沿长度方向H在第一狭缝主体11的长度方向上行走,由此可以测量狭缝形开口13在不同位置处的开度,而无需将在每次开度测量时,将基座重新安装,从而可以提高开度测量效率。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基座101可以固定在所述第二狭缝主体上,此时,为了使得基座101具有更高的平坦度,避免因基座不平坦而影响测量结果,基座101的内侧壁与所述第二狭缝主体的边缘形状相匹配,由此基座101的内侧壁可以与第二狭缝主体的边缘贴合,不容易从第一狭缝主体上掉落,从而稳定在第二狭缝主体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及图2,所述第二狭缝主体12的边缘形状呈L型,此时,可以设置所述基座101的内侧壁也呈L型,由此基座101可以贴合在第二缝主体12的边缘。
在具体实施中,沿第二狭缝主体12的长度方向H上,第二狭缝主体112的边缘具有相同的形状,比如沿长度方向H上,第一狭缝主体11的边缘均呈L型。此时,内侧壁也呈L型的基座可以沿长度方向H在第二狭缝主体12的长度方向上行走,由此可以测量狭缝形开口13在不同位置处的开度,而无需将在每次开度测量时,将基座重新安装,从而可以提高开度测量效率。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L型基座的长度和宽度可以相同,比如均为100mm,厚度为10mm,由此可以为连接杆及开度测量器提供稳定支撑。
在具体实施中,参照图2,所述连接杆102可以包括:第一连接杆102a及第二连接杆102b;所述第一连接杆102a固定在所述基座101上,所述第二连接杆102b与所述第一连接杆102a连接,且可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杆102摇动。此时,第一连接杆102a及第二连接杆102b共同组成摇杆手臂,由此可以根据开度测量位置不同,改变第一连接杆102a及第二连接杆102b之间的角度,满足测量需求。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第一连接杆102a可以为圆柱杆。所述第一连接杆102a的一端固定在基座101上,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杆102b连接。
在具体实施中,第一连接杆102a及第二连接杆102b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存在多种,此处不作限制。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杆102a及第二连接杆102b之间可以轴承连接,其中,所述轴承的定子与第一连接杆102a连接,所述轴承的转子与第二连接杆102b连接,由此使得第二连接杆102b能够绕所述第一连接杆102a转动,由此可以实现第二连接杆102b在三维空间内绕第一连接杆102a转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杆102a及第二连接杆102b之间也可以铰链连接,由此可以实现第二连接杆102b在二维平面内绕第一连接杆102a转动。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第二连接杆102b靠近所述开度测量器103的一端,还设置有夹持部102c,所述夹持部102c用于夹持所述开度测量器103,使得开度测量器103能够伸入至狭缝形开口内。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夹持部102c可以与所述第二连接杆102b固定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夹持部102c与第二连接杆102b旋转连接。由此,通过第二连接杆102b可以对开度测量位置进行粗定位,通过夹持部102c可以对开度测量位置进行精细定位,这样,开度测量器103能够准确伸入至狭缝形开口内。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开度测量器103可以为多种测量器件,此处不作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开度测量器103可以为千分表。
具体地,所述千分表可以包括:测量杆,与所述测量杆连接的传动结构以及表头,所述测量杆适于接触所述狭缝形开口。使用时,将测量杆伸入至狭缝形开口边缘,从狭缝形开口一侧第一点,移动至另外一侧对称的第二点,测量杆的微小直线移动,经过传动结构放大,会变为指针在表头的刻度盘上的转动,从而读出第一点至第二点之间的位移是否有波动。当第一点至第二点之间的位移超出允许的开度范围时,通过狭缝形开口本身的调节螺丝调整第一点至第二点之间的位移,再次按原来的方式测量,直至第一点至第二点之间的位移位于允许的开度范围内。
在具体实施中,通过螺丝将开度测量器103拧紧在所述夹持部102c内,由此可以更便于将开度测量器103从夹持部102c内拆解。调整夹持部102c与第二连接杆102b之间的角度,使得开度测量器103伸入至狭缝形开口内。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对上述测量装置对应的测量方法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狭缝结构开度的测量方法,所述狭缝结构包括:第一狭缝主体及第二狭缝主体;所述第一狭缝主体及所述第二狭缝主体被分隔固定,形成狭缝形开口。
所述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41,提供所述狭缝结构开度的测量装置。
步骤42,将所述基座固定在相匹配的狭缝主体上,将所述开度测量器的测量端伸入至所述狭缝形开口,测量所伸入位置处的狭缝形开口的开度。
图3是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狭缝结构开度的测量装置安装在第一狭缝主体上的示意图。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参照图3,所述基座101的内侧壁与所述第一狭缝主体11的边缘形状相匹配。此时,可以推动所述基座101在所述第一狭缝主体11的边缘行走,以测量所述狭缝形开口13在多个位置处的开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参照图3,所述基座101的内侧壁与所述第二狭缝主体12的边缘形状相匹配。此时,可以推动所述基座101在所述第二狭缝主体12的边缘行走,以测量所述狭缝形开口13在多个位置处的开度。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多个位置的具体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比如,可以为3除、4处、5处或者更多。
在具体实施中,测量所述狭缝形开口13在多个位置处的开度后,可以确定所述狭缝形开口的开度是否满足预设一致性要求。其中,预设一致性要求可以个具体产品要求进行设定,比如,对于涂覆设备的狭缝喷嘴而言,可以设定所述预设一致性要求,即狭缝形开口13的开度在[80um-2um,80um+2um]范围内。
当测定所述狭缝形开口的开度不满足预设一致性要求时,调整所述狭缝形开口不满足预设一致性要求的位置处的开度,并在调整后重新进行开度测量,直至所述狭缝形开口的开度满足所述预设一致性要求。
比如,对于涂覆设备的狭缝喷嘴而言,通常会设置有调整狭缝喷嘴开度的螺丝,此时,可以调整开度不符合预设一致性要求位置处的螺丝,以增大该位置处的开度,或者减小该位置处的开度。
当测定所述狭缝形开口的开度满足预设一致性要求时,则认为该狭缝结构符合工艺要求,可以使用该狭缝结构进行后续生产制造过程。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狭缝结构开度的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虽然以狭缝结构为涂覆设备的狭缝喷嘴举例所进行的描述,但并不限于涂覆设备的狭缝喷嘴作为狭缝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对于其它需要测量开度的狭缝结构,也可以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狭缝结构开度的测量装置进行开度测量。
由上述内容可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方案,在线下即能完成对狭缝形开口的开度测量,无需通过线上得到与狭缝结构相关产品后,再测量与狭缝结构相关产品表面的膜层,来确定狭缝形开口的开度,因此可以快速测量出开度不良的位置,线下调整狭缝结构的开度,减少狭缝结构开度调整所耗费的时间。
虽然本实用新型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狭缝结构开度的测量装置,所述狭缝结构包括:第一狭缝主体及第二狭缝主体;所述第一狭缝主体及所述第二狭缝主体被分隔固定,形成狭缝形开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装置包括:
基座,适于固定在所述第一狭缝主体或所述第二狭缝主体上;
连接杆,与所述基座连接;
以及开度测量器,与所述连接杆连接;所述开度测量器具有测量端,所述测量端适于伸入至所述狭缝形开口内,以测量所述狭缝形开口的开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适于固定在所述第一狭缝主体上,所述基座的内侧壁与所述第一狭缝主体的边缘形状相匹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适于固定在所述第二狭缝主体上,所述基座的内侧壁与所述第二狭缝主体的边缘形状相匹配。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呈L型。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包括:第一连接杆及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固定在所述基座上,所述第二连接杆与所述第一连接杆连接,且可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杆摇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还包括:夹持部,位于所述第二连接杆靠近所述开度测量器的一端,适于夹持所述开度测量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与所述第二连接杆旋转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度测量器为千分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千分表包括:测量杆,与所述测量杆连接的传动结构以及表头,所述测量杆适于接触所述狭缝形开口。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狭缝结构为涂覆设备的狭缝喷嘴。
CN202223306428.8U 2022-12-09 2022-12-09 狭缝结构开度的测量装置 Active CN2192002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06428.8U CN219200272U (zh) 2022-12-09 2022-12-09 狭缝结构开度的测量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06428.8U CN219200272U (zh) 2022-12-09 2022-12-09 狭缝结构开度的测量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00272U true CN219200272U (zh) 2023-06-16

Family

ID=867057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306428.8U Active CN219200272U (zh) 2022-12-09 2022-12-09 狭缝结构开度的测量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002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200272U (zh) 狭缝结构开度的测量装置
JPH04346417A (ja) レジスト塗布装置
WO2014180132A1 (zh) 薄膜厚度的测试方法和装置
Underwood et al. Dimensional characterization of a quasispherical resonator by microwave and coordinate measurement techniques
WO2016117455A1 (ja) 塗布装置と塗布方法、塗布ユニット
US10886114B2 (en) Sputtering gap measurement apparatus and magnetron sputtering device
JP3584273B2 (ja) 皮膜厚さ測定方法
US6827785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applying coating material
CN100498200C (zh) 用于测定辊与对象物之间距离的卡具和距离测定方法
JP2003080152A (ja) 塗布方法及び装置
CN215676968U (zh) 角度测量装置
JPH097581A (ja) 電池用極板の製造方法
US6776023B2 (e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deformation amplitude of a touch probe
CN2603374Y (zh) 测量涂层厚度用的百分表
JP2009115517A (ja) 隙間ゲージ、その製作方法、およびその固定治具
CN110592537B (zh) 一种光栅膜层的制备方法
CN111141191A (zh) 用于确定产品的边缘部分的高度的方法和装置
CN114107912B (zh) 镀膜装置
CN220270352U (zh) 一种表面平整度检测装置
JPS61129503A (ja) 限界ゲ−ジ
JP7205391B2 (ja) 抵抗率測定装置の管理方法
CN113894006A (zh) 一种可调式涂膜装置
JP2001334190A (ja) 塗布装置
CA2222839A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diameter of a roll
JP2004025004A (ja) ドクター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