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80599U - 换热板、电池包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换热板、电池包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80599U
CN219180599U CN202222906099.4U CN202222906099U CN219180599U CN 219180599 U CN219180599 U CN 219180599U CN 202222906099 U CN202222906099 U CN 202222906099U CN 219180599 U CN219180599 U CN 2191805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
battery
region
sub
ty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90609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廉玉波
凌和平
黄伟
马锐
阙衍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2210554163.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114976350A/zh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805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805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Types of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3Cooling or keeping col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2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H01M10/625Vehic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5Solid structures for heat exchange or heat conduction
    • H01M10/6556Solid parts with flow channel passages or pipes for heat exchang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6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heat-exchange fluid
    • H01M10/6561Gas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6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heat-exchange fluid
    • H01M10/6567Liquid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换热板、电池包和车辆,所述换热板包括第一接口、第二接口以及连通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的流道;所述换热板用于对所述电池换热,所述流道用于流通工质。在所述换热板用于对所述电池进行冷却时,所述工质从所述第一接口流入所述流道并从第二接口流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所述换热板通过工质与电池之间的热量交换,可以对电池起到很好的冷却作用,提高所述换热板对电池的换热效果。

Description

换热板、电池包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电池组件技术领域,具体地,本申请涉及一种换热板、电池包和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电动汽车走进了人们的视野。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主要动力组件,对电动汽车的长期稳定运行起着关键的作用。
现有技术中,采用水通入口琴管后对电池进行冷却,但由于口琴管的换热效率低,容易导致电池的温度过高,降低了电池使用的稳定性和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换热板、电池包和车辆的新技术方案,能够解决传统换热板换热效率低的问题。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换热板,应用于电池,所述换热板包括:
第一接口、第二接口以及连通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的流道;
所述换热板用于对所述电池换热,所述流道用于流通工质,
在所述换热板用于对所述电池进行冷却时,所述工质从所述第一接口流入所述流道并从第二接口流出。
可选地,包括:
在所述换热板用于对所述电池进行冷却时,所述工质从所述第一接口流入,并优先流经第一类区域;
其中,所述第一类区域用于与电池极柱区域对应设置,所述第二类区域用于与电池的非极柱区域对应设置。
可选地,所述流道包括与第一接口连接的第一段流道以及与所述第二接口连接的第二段流道;
在所述换热板用于对所述电池进行冷却时,所述工质从所述第一接口流入,并先后流经所述第一段流道和第二段流道后,从所述第二接口流出,并且所述第一段流道中流经所述第一类区域的流道长度大于流经所述第二类区域的流道长度,所述第二段流道中流经所述第一类区域的流道长度小于流经所述第二类区域的流道长度。
可选地,所述第一段流道长度与所述第二段流道长度的比值的范围为0.5-5。
可选地,所述第二类区域宽度与所述第一类区域宽度的比值范围为1-8。
可选地,所述第一类区域宽度与电池长度的比值范围为0.1-0.4,所述第二类区域宽度与电池长度的比值范围为0.1-0.6。
可选地,所述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位于所述换热板的同侧。
可选地,所述换热板包括进出口总成,所述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位于所述进出口总成。
可选地,所述换热板包括第一类区域和第二类区域,所述流道分布于所述第一类区域和第二类区域;
第一类区域包括第一分区和第二分区;
第二类区域包括第一分域,所述第一分域位于所述第一分区和所述第二分区之间;
所述换热板用于对所述电池换热时,所述工质在所述第一分区、第一分域和第二分区中进行至少1次循环流动;
所述第一类区域用于与电池极柱区域对应设置,所述第二类区域用于与电池的非极柱区域对应设置。
可选地,所述第一类区域包括第四子区;
所述第二类区域包括第二分域;
在所述换热板用于对所述电池进行冷却时,所述工质从所述第一接口流经所述第四子区、第二分域和第四子区,并从所述第四子区流入所述第二接口。
可选地,所述第一类区域包括第四子区和第二子区;
所述第二类区域包括第二分域,所述第二分域位于所述第四子区和第二子区之间;
在所述换热板用于对所述电池进行冷却时,所述工质从所述第一接口流入所述第四子区、第二分域和所述第二子区,并由所述第二子区流回所述第二分域和所述第四子区后流入所述第二接口。
可选地,所述换热板包括第一换热模块和第二换热模块,所述第一换热模块和第二换热模块均包括第一类区域和第二类区域;
所述第一类区域包括第三子区、第一子区、第四子区和第二子区;
所述第二类区域包括第一分域和第二分域;
所述第一分域位于所述第三子区和所述第一子区之间,所述第二分域位于所述第四子区和第二子区之间,所述第一子区与第四子区相邻设置。
可选地,在所述第一换热模块内,在所述换热板用于对所述电池进行换热时,所述工质在所述第三子区、第一分域和第一子区内的流道中进行至少1次循环流动。
可选地,在所述第二换热模块内,
在所述换热板用于对所述电池进行冷却时,所述工质从所述第一接口流入所述第一换热模块内,经所述第一换热模块流入所述第四子区和所述第二子区,并由所述第四子区和所述第二子区流入所述第二分域,后流入所述第二接口。
可选地,包括:
所述流道包括分流结,所述分流结包括一级分流结,至少一个所述一级分流结设于所述第一类区域,所述一级分流结靠近所述第一接口或者第二接口设置,所述分流结将所述流道分流。
可选地,所述换热板包括第一换热模块和第二换热模块,所述第一换热模块和第二换热模块均包括所述第一类区域;
所述第一换热模块的所述第一类区域包括第三子区和第一子区,第二换热模块的所述第一类区域包括第四子区和第二子区;
所述一级分流结设置于所述第三子区,所述分流结还包括二级分流结,所述二级分流结位于所述第一子区、第二子区和第四子区中的至少一者。
可选地,包括:
换热区域和电池区域,换热区域环绕于所述电池区域设置,电池区域为电池在所述换热板上形成电池投影区域,
所述流道包括第一类流道和第二类流道;
所述第一类流道位于所述换热区域,所述第二类流道分布于电池区域。
可选地,所述第一类流道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类流道的长度,和/或,所述第一类流道分流次数小于第二类流道的分流次数。
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包,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换热板。
可选地,包括多个电池芯体,每个所述电池芯体的两端设置有极柱,所述电池芯体沿第一方向分布,所述换热板沿第二方向设置于所述电池芯体的一侧或者两侧。
可选地,所述电池芯体两端极柱连线所在方向为第三方向,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互相垂直。
可选地,所述换热板为底板或上盖。
根据本申请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换热板;或,
包括第二方面所述的电池包。
本申请的一个技术效果在于: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换热板,所述换热板包括第一接口、第二接口以及连通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的流道;所述换热板用于对所述电池换热,所述流道用于流通工质。在所述换热板用于对所述电池进行冷却时,所述工质从所述第一接口流入所述流道并从第二接口流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所述换热板通过工质与电池之间的热量交换,可以对电池起到很好的冷却作用,提高所述换热板对电池的换热效果。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包的拆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包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换热板的流道流向(a)和分区(b)示意图一;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换热板的流道流向(a)和分区(b)示意图二;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换热板的示意图一;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换热板的示意图二;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换热板的流道的流向示意图一;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换热板的流道的流向示意图二;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换热板的换向结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换热板的分汇结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换热板的分区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包的示意图一;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换热板的示意图三;
图14为图13中A处的放大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换热板的示意图四;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换热板的爆炸图。
其中:
1、电池芯体;11、第一电池模组;12、第二电池模组;
2、换热板;21、流道;
211、换向结;2111、第一类换向结;2112、第二类换向结;
212、分流结;2121、一级分流结;2122、二级分流结;
22、进出口总成;221、第一接口;222、第二接口;26、第一类区域;261、第一分区;2611、第一子区;2612、第二子区;262、第二分区;2621、第三子区;2622、第四子区;27、第二类区域;271、第一分域;272、第二分域;
100、干路循环流道;200、第二循环流道;300、第三循环流道;400、第四循环流道;
201、第一换热模块;202、第二换热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申请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申请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本技术方案提供了可以用在电动车辆上的换热板,该换热板可以对电池提供良好的换热作用。在电池需要降温时,其可以反向利用流道,将低温的热交换剂通过流道输送至电池的各个区域,以对电池降温。
本技术方案提供的换热板旨在为新能源电车的电池提供稳定的热交换性能,为电池提供更好的温度环境。
参照图1至图1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换热板,应用于电池,所述换热板包括:
第一接口221、第二接口222以及连通第一接口221和第二接口222的流道21;
所述换热板2用于对所述电池换热,所述流道用于流通工质,所述可以为R123a、R32等冷媒、CO2或者水。
在所述换热板2用于对所述电池进行冷却时,比如在所述换热板2可以通过低温的工质给所述电池冷却的情况下,所述工质从所述第一接口221流入所述流道21并从第二接口222流出;通过工质的相变与电池之间的热量交换,可以对电池起到很好的冷却作用。
在所述换热板2用于对所述电池进行加热时,比如在所述换热板2通过高温的工质给所述电池加热的情况下,所述工质从所述第二接口222流入所述流道21并从第一接口221流出,通过工质的相变与电池之间的热量交换,可以对电池起到很好的加热作用。提高所述换热板2对电池的换热效果,保证所述电池的长期稳定运行。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所述换热板通过工质的相变与电池之间的热量交换,可以提高所述换热板2的换热效率,而且在所述换热板2用于对所述电池进行冷却或者加热时,使得换热板对电池加热时先加热的区域与换热板对电池冷却时先冷却的区域不同,提高了所述换热板的换热均温性。
另外,所述流道21可以是在换热板2中冲压而成,所述电池中可以包括多个电池单体,所述换热板2对电池的正向(流道中工质的流向)冷却和反向(流道中工质的流向)加热,可以改善电池的冷却和加热效果,保证电池的均温性,提高所述换热板2对所述电池的换热能力。
所述换热板2能够切换至冷却模式和加热模式两种状态。在这两种状态下,换热板或者泵装置会驱使工质沿着相反的方向流动,从而实现优先对哪个区域进行换热的目的。
可选地,包括:
在所述换热板2用于对所述电池进行冷却时,所述工质从所述第一接口221流入,并优先流经第一类区域;
在所述换热板2用于对所述电池进行加热时,所述工质从所述第二接口222流入,并优先流经第二类区域;
其中,所述第一类区域26用于与电池极柱区域对应设置,所述第二类区域27用于与电池的非极柱区域对应设置。
具体地,在所述换热板2用于对所述电池换热时,所述第一类区域26可以对应于电池中电芯发热较高的区域,第二类区域27可以对应于电池中电芯发热相对较低的区域。由于电芯上需要设置有极柱用于电连接,所以电芯在运行过程中的极柱区域(极柱附近的区域)的发热相对较大,也就形成了上述的电池极柱区域;而电芯本体的区域发热相对较小,也就形成了上述电池的非极柱区域(远离极柱的区域);所述第一类区域26可以用于与电池上的极柱区域对应设置,所述第二类区域27用于与电池上电芯本体的非极柱区域对应设置,以提高所述换热板2的换热效率。
在所述换热板2用于对所述电池进行冷却时,此时电池的整体温度较高,所述工质可以采用低温的冷媒,低温的工质从所述第一接口221流入后,会优先流经第一类区域,也就可以通过低温的工质优先对电池上发热较大的电池极柱区域进行冷却,以提高所述换热板与电池极柱区域进行换热的效率,然后流道中的工质再流经第二类区域,以对电池上发热较小的电池的非极柱区域进行冷却,保证换热板对电池换热的均衡性,维持电池在运行过程中的均温性。
具体地,在所述换热板2用于对所述电池进行冷却时,工质优先流经第一类区域可以是工质流经所述第一类区域的流道长度大于流经所述第二类区域的流道长度,也可以是工质流经第一类区域的流量大于流经第二类区域的流量,以保证第一类区域提供给电池的冷却量大于第二类区域提供给电池的冷却量,以使第一类区域的温度和第二类区域的温度接近,进而保证所述换热板的均温性。
在所述换热板2用于对所述电池进行加热时,此时电池的整体温度较低,所述工质可以采用高温的冷媒,高温的工质从所述第二接口222流入后,会优先流经第二类区域,也就可以通过高温的工质优先对电池上温度更低的电池的非极柱区域进行加热,以提高所述换热板与电池极柱区域进行换热的效率,然后流道中的工质再流经第一类区域,以对电池上温度较低的电池极柱区域进行加热,保证换热板对电池换热的均衡性,进而可以维持电池在运行过程中的均温性。
具体地,在所述换热板2用于对所述电池进行加热时,工质优先流经第二类区域可以是工质流经所述第二类区域的流道长度大于流经所述第一类区域的流道长度,也可以是工质流经第二类区域的流量大于流经第一类区域的流量,以保证第二类区域提供给电池的加热量大于第一类区域提供给电池的加热量,以使第一类区域的温度和第二类区域的温度接近,进而保证所述换热板的均温性。
值得注意的是,本申请的工质优先流经第一类区域或者第二类区域并不是对流通前后顺序的限定,而是对工质在第一类区域或者第二类区域中与电池之间换热量大小的对应。
可选地,所述流道包括与第一接口221连接的第一段流道以及与所述第二接口连接的第二段流道;
在所述换热板2用于对所述电池进行冷却时,所述工质从所述第一接口221流入,并先后流经所述第一段流道和第二段流道后,从所述第二接口流出,并且所述第一段流道中流经所述第一类区域的流道长度大于流经所述第二类区域的流道长度,所述第二段流道中流经所述第一类区域的流道长度小于流经所述第二类区域的流道长度;
在所述换热板2用于对所述电池进行加热时,所述工质从所述第二接口222流入,并先后流经所述第二段流道和第一段流道后,从所述第一接口221流出,并且所述第二段流道中流经所述第一类区域的流道长度小于流经所述第二类区域的流道长度,所述第一段流道中流经所述第一类区域的流道长度大于流经所述第二类区域的流道长度。
具体地,在所述换热板2用于对所述电池进行冷却时,第一段流道可以为流道的前段,第二段流道可以为流道的后段;所述第一段流道中流经所述第一类区域的流道长度大于流经所述第二类区域的流道长度,便可以借助第一段流道中低温的工质更好地与电池上发热较大的电池极柱区域进行换热;而在工质流入到第二段流道时工质的换热效率有所降低,此时由于所述第二段流道中流经所述第一类区域的流道长度小于流经所述第二类区域的流道长度,也就可以利用第二段流道中的工质实现换热板与电池上发热较小的电池的非极柱区域进行换热,以充分利用换热板不同阶段流道的换热效率,提高所述换热板的换热效果。
在所述换热板2用于对所述电池进行加热时,第二段流道可以为流道的前段,第一段流道可以为流道的后段;所述第二段流道中流经所述第一类区域的流道长度小于流经所述第二类区域的流道长度,便可以借助第二段流道中高温的工质更好地与电池上温度更低的电池的非极柱区域进行换热;而在工质流入到第一段流道时工质的换热效率有所降低,此时由于所述第一段流道中流经所述第一类区域的流道长度大于流经所述第二类区域的流道长度,也就可以利用第一段流道中的工质实现换热板与电池上温度较小的电池极柱区域进行换热,同样可以提高所述换热板的换热效果。
在一种实施例中,参见图5,与第一接口221连接的第一段流道以及与所述第二接口222连接的第二段流道形成循环流道,而图11中黑实线延伸的区域可以对应第一段流道,黑实线末端和第二接口之间的流道可以对应第二段流道;显然,第一段流道的主要延伸和换热阶段处于第一类区域,而第二段流道的主要延伸和换热阶段处于第二类区域。
可选地,所述第一段流道长度与所述第二段流道长度的比值的范围为0.5-5。
具体地,第一段流道主要用于实现换热板与电池极柱区域进行换热,而第二段流道主要用于实现换热板与电池的非极柱区域进行换热;在换热板对极柱区域发热明显的电池进行换热时,可以设置第一段流道的长度大于第二段流道长度,比如设置第一段流道长度与第二段流道长度的比值a,1<a≤3,例如:为1.2、1.6、2.0、2.4、2.6或者2.8。或者设置第一段流道长度与第二段流道长度的比值a,2≤a≤5,例如:为2.2、2.6、3.0、3.4、3.6、3.8、4.0、4.4、4.6或者5。或者设置第一段流道长度与第二段流道长度的比值a,3≤a≤5,3.0、3.4、3.6、3.8、4.0、4.4、4.6或者5;或者设置第一段流道长度与第二段流道长度的比值a,1<a≤2,例如:为1.2、1.6或者2.0。2≤a≤4,例如:为2.2、2.6、3.0、3.4、3.6、3.8或者4.0;以实现根据所述换热板对电池换热模式,可以对不同的区域进行优先换热。
可选地,所述第二类区域宽度与所述第一类区域宽度的比值范围为1-8。
具体地,参见图5,所述第二类区域27可以包括第一分域271,所述第一类区域26包括第三子区2621和第一子区2611,所述第一分域271位于所述第三子区2621和所述第一子区2611之间。第二类区域的宽度可以包括第一分域271的宽度H2,所述第一类区域的宽度可以包括第三子区2621的宽度H1和第一子区2611的宽度H3,而第三子区2621的宽度H1和第一子区2611的宽度H3可以相等,也可以不同。
由于所述第一类区域26用于与电池上的极柱区域对应设置,所述第二类区域27与电池上的非极柱区域对应设置,电池上的极柱区域主要用于电池中电芯与外部设备的连接,而电池上的非极柱区域主要用于设置电芯,为了保证电池的容量,电池上的非极柱区域会大于电池上的极柱区域。为了实现所述换热板上不同区域与电池上高低温区域之间换热的对应性,可以设置第二类区域宽度大于第一类区域宽度,比如第一分域271的宽度H2大于第三子区2621的宽度H1,具体可以是第一分域271的宽度H2与第三子区2621的宽度H1的比值为2、3、4、5或者6,和/或,第一分域271的宽度H2大于第一子区2611的宽度H3,具体可以是第一分域271的宽度H2与第一子区2611的宽度H3的比值为4、5、6、7或者8,以提高所述换热板对电池的换热灵活性。
可选地,所述第一类区域宽度与电池长度的比值范围为0.1-0.4,所述第二类区域宽度与电池长度的比值范围为0.1-0.6。
具体地,电池的极柱可以沿其长度方向位于电池的一端,也可以是电池的极柱沿其长度方向位于电池的两端;由于所述第一类区域26用于与电池极柱区域对应设置,所述第二类区域27用于与电池的非极柱区域对应设置,也就是第一类区域宽度与电池长度的比值对应于极柱区域的宽度与电池长度的比值,而第二类区域宽度与电池长度的比值对应于电池上非极柱区域的宽度与电池长度的比值。为了在保证电池通过极柱与外部连接的基础上,提高非极柱区域设置电芯的尺寸,可以设置第二类区域宽度与电池长度的比值大于第一类区域宽度与电池长度的比值,比如第一类区域宽度与电池长度的比值范围为0.1-0.4,第二类区域宽度与电池长度的比值范围为0.1-0.6。另外,在面对不同尺寸的电池时,电池上的极柱区域宽度和非极柱区域宽度也会随之变化,进而第一类区域宽度与电池长度的比值和第二类区域宽度与电池长度的比值也会随之调整。
在一种实施例中,换热板在对长度为1.2m的电池进行换热时,第一类区域宽度与电池长度的比值范围为0.05-0.3,第二类区域宽度与电池长度的比值范围为0.2-0.6。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换热板在对长度为0.8m的电池进行换热时,第一类区域宽度与电池长度的比值范围为0.3-0.4,第二类区域宽度与电池长度的比值范围为0.1-0.4。
第一类区域可以对应于电池上的高温区域,电池上的强温区域可以为电池上温度变化幅度大的区域,比如强温区域为电池上高于电池正常工作温度5-10℃范围的区域;而第二类区域可以对应于电池上的低温区域,电池上的弱温区域可以为电池上温度变化幅度较小的区域,比如弱温区域为电池上高于电池正常工作温度0-5℃范围的区域。
可选地,参见图3和图4,所述换热板2包括第一类区域26和第二类区域27,所述流道21分布于所述第一类区域26和第二类区域27;
所述换热板2用于对所述电池换热时,所述工质在所述第一类区域26和第二类区域27中进行至少1次循环流动;
在所述换热板2用于对所述电池进行冷却时,所述工质从所述第一接口221流经所述第一类区域26和所述第二类区域27,并从所述第二类区域27流入所述第二接口222;
在所述换热板2用于对所述电池进行加热时,所述工质从所述第二接口222流经所述第二类区域27和所述第一类区域26,并从所述第一类区域26流入所述第一接口221。
具体地,在所述换热板2通过低温的工质给所述电池冷却的情况下,所述工质从所述第一接口221流入所述换热板2,进而从所述第一类区域26的流道21流向所述第二类区域27的流道21,最后从所述第二接口222流出所述换热板2;在所述换热板2通过高温的工质给所述电池加热的情况下,所述工质从所述第二接口222流入所述换热板2,进而从所述第二类区域27的流道21流向所述第一类区域26的流道21,最后从所述第一接口221流出所述换热板2,提高所述换热板2对电池的换热效果,保证所述电池的长期稳定运行。
在所述换热板2处在冷却模式的情况下,所述流道21的设计方式使得工质能够从所述第一类区域26流动到第二类区域27。也即,流道21的设计使得工质先流入位于第一类区域26中的流道,之后再流动到第二类区域27中的流道。这样,工质能够先在第一类区域26中进行换热,工质优先吸收第一类区域26对应的电池产生的热量,之后工质的换热能力会有所下降。工质后续再流动至第二类区域27,对该区域所对应的电池产生的热量进行交换。最后,工质会流通至第二接口222并从换热板2上流出。
相反的,在所述换热板3处在加热模式的情况下,所述流道21的设计方式使得工质能够从所述第二类区域27流动到第一类区域26。也即,流道的设计使得在工质反向流动时,工质能够先流入第二类区域27中的流道,之后再流动到第一类区域26中的流道。工质能够先对第二类区域27进行换热,将热量散发到第二类区域27对应的电池所在的空间。之后,工质的换热能力有所下降,并流入至第一类区域26。工质在第一类区域26中将剩余的热量排除散发到电池所在的空间中,之后流回到第一接口221并从换热板2上流出。
而为了提高所述工质在所述第一类区域26和第二类区域27中流动时与电池之间的换热效率,可以将所述第一类区域26和第二类区域27中的流道21设置成循环流道,比如流道21在所述第一类区域26中经过一次或者多次换向,或者,流道21在所述第二类区域27中经过一次或者多次换向,也可以是流道21在所述第一类区域26和所述第二类区域27中都经过换向后弯折形成一圈或者多圈的循环流道,以实现所述工质在所述第一类区域26和第二类区域27中进行1次循环流动或者多次循环流动,提高所述换热板2的换热效率。
比如第一类区域26和第二类区域27相邻设置,第一接口221靠近第一类区域26设置,第二接口222靠近第二类区域27设置。在所述换热板2用于对所述电池进行冷却时,所述工质从所述第一接口221流经所述第一类区域26和所述第二类区域27,所述工质可以在第一类区域26内弯折换向后形成循环流动,或者所述工质在第二类区域27内弯折换向后形成循环流动,最后从所述第二类区域27流入所述第二接口222,以使得所述工质在所述第一类区域26和第二类区域27中进行至少1次循环流动。
在所述换热板2用于对所述电池进行加热时,所述工质从所述第二接口222流经所述第二类区域27和所述第一类区域26,所述工质可以在第二类区域27内弯折换向后形成循环流动,或者所述工质在第一类区域26内弯折换向后形成循环流动,最后从所述第一类区域26流入所述第一接口221,以使得所述工质在所述第一类区域26和第二类区域27中进行至少1次循环流动。
可选地,至少部分流道21为弯曲流道。
具体地,所述工质在所述换热板2中进行流动时,为了充分利用所述工质在相变时的换热作用,避免所述工质在所述流道21中直进直出,可以将所述第一类区域26和所述第二类区域27中的流道21设置为弯曲流道,比如将第一类区域26和所述第二类区域27中的流道21设置为循环的回字形流道或者圆环形流道,以增加所述换热板2中流道21的长度,进而增加了所述换热板2的有效换热面积,提升了所述换热板2对电池的换热量。
可选地,参见图5,所述第一接口221和第二接口222位于所述换热板2的同侧。
具体地,所述换热板2的形状可以与电池的形状结构(可以指电池大面的形状)相匹配。比如在对方形电池进行换热时,换热板2可以设置为方形,对菱形电池进行换热时,换热板2可以设置为菱形,以保证所述换热板2与电池之间在贴合后的充分换热。而所述第一接口221和第二接口222位于所述换热板2的同侧时,所述工质无论从所述第一接口221进入到所述换热板中,还是从所述第二接口222进入到所述换热板2中,都可以将工质流向换热板2中的其他侧(不同于设置第一接口221和第二接口222的那一侧)以及换热板2的中间区域,便于所述工质在换热板2中形成循环流动,提高所述换热板2对电池的换热量。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换热板2的形状为与长方形电池匹配的长方形,第一接口221和第二接口222位于换热板2的一个短边侧并且相互靠近,可以在工质从所述第一接口221或者第二接口222进入到所述换热板2中时,使得工质流向换热板2中的两个长边侧、另一个短边侧以及换热板2的中间区域,最后从第二接口222或者第一接口221流出所述换热板2,以形成是工质在换热板2中的循环流动。
可选地,参见图13和图14,所述换热板2包括进出口总成22,所述第一接口221和第二接口222位于所述进出口总成22。
具体地,所述进出口总成22具有第一接口221和第二接口222,所述第一接口221和所述第二接口222分别与所述流道21的两端连通。所述第一接口221和第二接口222可以用于所述换热板2与外部提供工质的组件连接,比如外部的泵体可以通过所述第一接口221和第二接口222与所述换热板2连接,保证所述换热板2中工质的流通稳定性。
可选地,参见图3和图4,所述换热板包括第一类区域26和第二类区域27,所述流道分布于所述第一类区域26和第二类区域27;
第一类区域26包括第一分区261和第二分区262;
第二类区域27包括第一分域271,所述第一分域271位于所述第一分区261和所述第二分区262之间;
所述换热板2用于对所述电池换热时,所述工质在所述第一分区261、第一分域271和第二分区262中进行至少1次循环流动;
所述第一类区域26用于与电池极柱区域对应设置,所述第二类区域27用于与电池的非极柱区域对应设置。
具体地,为了提高所述工质在所述第一分区261、第一分域271和第二分区262中流动时与电池之间的换热效率,可以将所述第一分区261、第一分域271和第二分区262中的流道21设置成循环流道,比如流道21在所述第一分区261、第一分域271和第二分区262中经过多次换向后弯折形成一圈或者多圈的循环流道,以实现所述工质在所述第一分区261、第一分域271和第二分区262中进行1次循环流动或者多次循环流动,提高所述换热板2的换热效率。
而在所述换热板2用于对所述电池换热时,第一类区域26对应于电池中电芯发热较高的区域,第二类区域27对应于电池中电芯发热相对较低的区域。在图5和图6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电池的电芯可以并排分布两列。由于电芯的两端通常设置有极柱用于电连接,所以电芯形成的电池上两端的极柱区域的发热较大,而中间电芯本体的区域发热较小,所述第一类区域26可以用于与电池两端的极柱区域对应设置,所述第二类区域27用于与电池中间的非极柱区域对应设置。
进一步地,电池的极柱区域可以包括正极位置和负极位置,正极位置和负极位置分别位于电池的两端,使得所述第一分区261与所述正极位置相对,所述第二分区262与所述负极位置相对.
在一种实施例中,在所述换热板2通过工质给所述电池冷却的情况下,所述工质从相互远离的所述第一分区261和所述第二分区262的流道21同时流向所述第二类区域27的流道21(此时第一分区261和第二分区262的流道21可以分别具有独立的工质入口);此时的工质可以为低温的工质,低温的工质首先给电池上发热较多的正极位置和负极位置进行冷却,然后给电池上的其他区域进行冷却,以保证电池的均温性。
在所述换热板2通过工质给所述电池加热的情况下,所述工质从所述第二类区域27的流道21流向所述第一分区261和所述第二分区262的流道21。此时的工质可以为高温的工质,高温的工质首先给电池上发热较少的除了正极位置和负极位置以外的区域进行加热,然后给电池上的正极位置和负极位置进行加热,以保证电池的均温性。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在所述换热板2通过工质给所述电池冷却的情况下,所述工质可以从所述第一分区261的流道21流向所述第二分区的流道21(此时第一分区261和第二分区262的流道21可以共用一个工质入口),并从所述第二分区262的流道21流向所述第二类区域27的流道21。
具体地,流经所述第一分区261和所述第二分区262的工质都会汇集到第二类区域27的流道21。而在所述第一分区261的换热要求高于所述第二分区262的换热要求时,所述第一分区261中的工质可以先流经所述第二分区262后再流向第二分区262,而第二分区262中的工质可以直接流向第二类区域27的流道21,以提高所述电池中换热板2的换热灵活性。
在一种实施例中,图3中左侧的纵向一条区域属于第一类区域26的第二分区262,中间的纵向一条区域属于第二类区域27的第一分域271,右侧的纵向一条区域也属于第一类区域26的第一分区261,以在所述第一类区域26与电池发热较大的区域对应设置,所述第二类区域27与电池的发热较小的区域对应设置,保证所述换热板2对电池的换热量。
而且,第一接口221和第二接口222设置于所述第一分区261远离所述第二分区262的一侧,使得所述工质可以依次经过所述第一分区261、第一分域271和第二分区262流入所述换热板。而第一分区261和第二分区262都属于对应电池发热较大的区域,所以第一分区261和第二分区262在结构和功能上可以互换,比如将第一接口221和第二接口222设置于所述第二分区262远离所述第一分区261的一侧,同样可以实现所述换热板2对电池的高效换热。而且第二类区域27两侧的第一类区域26的互换也可以适用于有多组第一类区域26和第二类区域27形成的换热板2结构。
另外,电池电芯的发热情况通常是不变的,无论外界环境如何,电池自身是处于放电还是充电状态,电芯上设置有极柱、电连接点的部分始终是发热较高的区域,而如图2所示,电芯的中间区域则发热适中较少,也即电芯上不设置电连接点、极柱的部分不容易发热。在需要加热时,往往是电芯上没有设置极柱的区域较冷,需要更多升温。在需要冷却时,往往是电芯上设置有极柱的区域较热,更需要冷却降温。本部分设计方案的优点在于,利用电池中电芯的工作特点,根据发热不同的结构所在的区域不同布置换热板的流道。而且,加热和冷却模式采用的工质流通方向相反,散热时工质先随流道流动至热量较高的区域,加热时工质先随流道流动至热量较低的区域。使得工质能够保持与电池发热较大区域的高换热效率。
在电池的电芯采用其它排布方式、电芯电连接方式采用其它方式等情况下,所述第一类区域26和第二类区域27的位置、数量都会有所不同。本技术方案以图3和图4所示的情况为例,图3a和图4a为换热板2的流道流向示意图,图3b和图4b为换热板2的区域划分示意图,以对该部分的设计特点进行说明。可选地,参见图3,
所述第一类区域26包括第四子区2622,
所述第二类区域27包括第二分域272;
在所述换热板2用于对所述电池进行冷却时,所述工质从所述第一接口流经所述第四子区2622、第二分域272和第四子区2622,并从所述第四子区2622流入所述第二接口;
在所述换热板2用于对所述电池进行加热时,所述工质从所述第二接口流经所述第四子区2622、第二分域272和第四子区2622,并从所述第四子区2622流入所述第一接口。
具体地,所述换热板2可以包括相邻设置的第四子区2622和第二分域272,并且所述第一接口221和第二接口222可以位于所述第四子区2622远离所述第二分域272的一侧;所述换热板2用于对具有单侧极柱的电池进行换热。
在所述换热板2用于对所述电池进行冷却时,所述工质从所述第一接口221流经所述第四子区2622、第二分域272和第四子区2622,所述第四子区2622中的工质可以对所述电池上发热较大的位置进行快速降温,然后通过第二分域272中的工质对所述电池上发热较小的位置进行降温,最后所述工质从所述第四子区2622流入所述第二接口222;
在所述换热板2用于对所述电池进行加热时,所述工质从所述第二接口流经所述第四子区2622、第二分域272和第四子区2622,并从所述第四子区2622流入所述第一接口。
另外,所述第一接口221和第二接口222也可以分别位于所述第四子区2622和所述第二分域272上,以实现在所述换热板2用于对所述电池进行冷却时,所述工质从所述第一接口221流经所述第四子区2622、第二分域272,而在所述换热板2用于对所述电池进行加热时,所述工质从所述第二接口流经所述第二分域272和第四子区2622,完全实现在对电池进行冷却时,低温工质从与电池高温区域相对的第四子区2622流向与电池低温区域相对的第二分域272,在对电池进行加热时,高温工质从与电池低温区域相对的第二分域272流向与电池高温区域相对的第四子区2622。
可选地,参见图3,所述第一类区域26包括第四子区2622和第二子区2612;
所述第二类区域27包括第二分域272,所述第二分域272位于所述第四子区2622和第二子区2612之间;
在所述换热板2用于对所述电池进行冷却时,所述工质从所述第一接口流入所述第四子区2622、第二分域272和所述第二子区2612,并由所述第二子区2612流回所述第二分域272和所述第四子区2622后流入所述第二接口;
在所述换热板2用于对所述电池进行加热时,所述工质从所述第二接口流入所述第四子区2622、第二分域272和所述第二子区2612,并由所述第二子区2612流回所述第二分域272和所述第四子区2622后流入所述第一接口。
具体地,所述第一接口221和第二接口222可以位于所述第四子区2622远离所述第二分域272的一侧;所述换热板2用于对具有双侧极柱的电池进行换热。
在所述换热板2用于对所述电池进行冷却时,所述工质从所述第一接口221流经所述第四子区2622、第二分域272和所述第二子区2612,所述第四子区2622和所述第二子区2612中的工质可以对所述电池上发热较大的位置进行快速降温,然后通过第二分域272中的工质对所述电池上发热较小的位置进行降温,最后由所述第二子区2612流回所述第二分域272和所述第四子区2622后流入所述第二接口222;
在所述换热板2用于对所述电池进行加热时,所述工质从所述第二接口流入所述第四子区2622、第二分域272和所述第二子区2612,并由所述第二子区2612流回所述第二分域272和所述第四子区2622后流入所述第一接口。
另外,所述第一接口221可以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接口221可以分别位于所述第四子区2622和所述第二子区2612上,所述第二接口222设置于所述第二分域272上。
可选地,所述换热板包括多个换热模块,所述工质在多个所述换热模块之间循环流动,所述工质在每个所述换热模块中进行至少1次循环流动。
具体地,参见图5和图6,所述换热板2包括第一换热模块和第二换热模块,所述第一换热模块和第二换热模块间隔设置,至少部分所述流道21在第一换热模块和第二换热模块中的每换热模块内弯曲设置,使得所述工质在所述第一换热模块中进行至少1次循环流动,所述工质在所述第二换热模块中进行至少1次循环流动。
具体地,所述换热板2在对电池进行换热时,所述换热板2上第一类区域26和第二类区域27的区域分布可以与电池上的发热区域相对应,以保证所述换热板2对电池的换热效果。而所述电池的实际结构可以由一组电芯组成,也可以有多组排列的电芯组成。比如所述换热板2在对由两组电芯组成的电池进行换热时,可以将换热板2分成第一换热模块和第二换热模块,所述第一换热模块与一组电芯相对应,所述第二换热模块与另一组电芯相对应。而至少部分所述流道21在第一换热模块和第二换热模块中的每换热模块内弯曲设置,可以增大所述第一换热模块和第二换热模块中流道21的设置面积,进而增加了所述换热板2的有效换热面积,提升了所述换热板2对电池的换热量。
在一种实施例中,参见图5和图6,所述每换热模块包括第一类区域26和第二类区域27,
所述第一类区域26包括第三子区2621、第一子区2611、第四子区2622和第二子区2612;
所述第二类区域27包括第一分域271和第二分域272;
所述第一分域271位于所述第三子区2621和所述第一子区2611之间,使得第一分域271、第三子区2621和所述第一子区2611形成第一换热模块;同时,所述第二分域272位于所述第四子区2622和第二子区2612之间,使得所述第二分域272、第四子区2622和第二子区2612形成第二换热模块。并且所述第一子区2611与第四子区2622相邻设置,也就实现了所述第一换热模块和第二换热模块的相邻设置,保证了所述换热板2对由多组电芯组成的电池的有效换热。
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流道21包括第一汇流端和第二汇流端,所述第一汇流端为流道21汇聚至第一接口221的连接点,所述第二汇流端为流道21汇聚至第二接口222的连接点。
在换热板2用于对电池进行冷却时,工质能够从第一汇流端流入换热板2。流道21中的工质优先流入对应温度较高电池区域的第一类区域26,对电池的高温区域实现降温。而后再流入第二类区域27中。最后,工质可以汇流后从第二汇流端流出。
在换热板2用于对电池进行加热时,工质能够从第二汇流端流入换热板。流道中的工质优先流入对应温度较低电池区域的第二类区域27,对电池的低温区域实现升温。而后在流入第一类区域26。最后,工质可以汇流后从第一汇流端流出。优先对第二类区域27对应的位置进行加热能够更好的保护电池,为电池提供足够的工作温度。尤其是在电池具备自加热功能的情况下,该换热板能够与自加热功能配合,更好地为电芯上不易发热的中心区域提供温度保障,防止温度过低。
在实际应用中,如图5所示,所述第一汇流端和第二汇流端集中在换热板2的左侧,在对流道21进行排布时,由于面板空间限制,存在流道无法按照上述理想方式排布的情况。在图5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对于位于右侧的第四子区2622、第二分域272和所述第二子区2612三个区域,可以按照优选的流道排布方式,优先对第二分域272进行升温或者优先对第四子区2622和第二子区2612进行降温。而在位于左侧靠近汇流端的第一分域271、第三子区2621和所述第一子区2611三个区域,则由于流道21相对拥挤,可能无法实现上述优选排布。对此,也可以采用流道21从第一汇流端引入后先排布到第一子区2611,之后再延伸至第一分域271和第三子区2621两个区域,最后再回到第二汇流端的实施方式。
可选地,参见图5,在所述第一换热模块内,在所述换热板2用于对所述电池进行换热时,所述工质在所述第三子区2621、第一分域271和第一子区2611内的流道中进行至少1次循环流动。
为了提高所述工质在所述第三子区2621、第一分域271和第一子区2611中流动时与电池之间的换热效率,可以将所述第三子区2621、第一分域271和第一子区2611的流道21设置成循环流道,比如流道21在所述第三子区2621、第一分域271和第一子区2611中延伸的过程中,可以在第三子区2621中进行换向后延伸至第一分域271,然后在从所述第一分域271延伸至所述第三子区2621后再进行换向,流道21在所述第三子区2621、第一分域271和第一子区2611中经过多次换向后弯折形成一圈或者多圈的循环流道,以实现所述工质在所述第三子区2621、第一分域271和第一子区2611中进行1次循环流动或者多次循环流动,提高所述换热板2的换热效率。
可选地,在所述第二换热模块内,所述第一接口221可以连接于所述第四子区2622,所述第二接口222连接于所述第二分域272;
在所述换热板2用于对所述电池进行冷却时,所述工质从所述第一接口221流入所述第一换热模块内,经所述第一换热模块流入所述第四子区2622、第二分域272和所述第二子区2612,并由所述第四子区2622和所述第二子区2612流入所述第二分域272,后流入所述第二接口222;
在所述换热板2用于对所述电池进行加热时,所述工质从所述第二接口222流入所述第二分域272,并由所述第二分域272流入所述第四子区2622和所述第二子区2612,后流入所述第一接口221。
可选地,所述流道21包括分流结212,所述第一接口221设置于所述第三子区2621的一侧,所述第三子区2621内的所述分流结212的数量大于所述第一分域271内的所述分流结212的数量。
具体地,所述第一接口221设置于所述第三子区2621的一侧,在所述换热板2用于对所述电池进行冷却时,所述工质在低温的状态下通过所述第一接口221后可以依次流经所述第三子区2621和所述第一分域271,比如通过所述第一接口221的工质状态为液态。在所述第三子区2621内的所述分流结212的数量大于所述第一分域271内的所述分流结212的数量的情况下,可以在所述第三子区2621内设置更多的分流结212,也就是工质在所述第三子区2621内流动的过程可以通过分流结212来实现流道的增加,而且液态状态下的工质可以在分流时保证分流的分配均衡性,提升所述换热板2在进行换热时的均温性。
需要注意的是,在所述换热板2用于对所述电池进行冷却时,所述分流结212用于分流,而在所述换热板2用于对所述电池进行加热时,由于工质在流道中的反向,所述分流结212可以用于汇流。
可选地,所述第一类区域26内的所述分流结212的数量大于所述第二类区域27内的所述分流结212的数量。
具体地,在所述换热板2用于对所述电池进行冷却时,所述工质在低温的状态下从所述第一接口221流经所述第一类区域26和所述第二类区域27,并从所述第二类区域27流入所述第二接口222,比如工质在从所述第一接口221流经所述第一类区域26时的状态为液态;而所述第一类区域26内的所述分流结212的数量大于所述第二类区域27内的所述分流结212的数量时,可以在所述第一类区域26内设置更多的分流结212,也就是工质在所述第一类区域26内流动的过程可以通过分流结212来实现流道的增加,而且液态状态下的工质可以在分流时保证分流的分配均衡性。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换热板2用于对所述电池换热时,所述流道21在第三子区2621内进行第一次分流。也就是工质在所述第三子区2621内流动的过程可以通过分流结212来实现汇流或者分流,而且第三子区2621中的分流结212在用于分流时,可以将液态状态下的工质通过分流结212进行分流,以保证工质分流时分配的均衡性。
可选地,在所述换热板2用于对所述电池进行冷却时,所述流道在所述第三子区2621内进行一次分流后,在所述第一子区2611内进行第二次分流和第一次汇流;
在所述换热板2用于对所述电池进行加热时,所述流道在所述第一子区2611内分流后在所述第一子区2611区域经过第一次汇流。再在所述第三子区2621内进行第二次汇流。
可选地,在所述换热板2用于对所述电池进行冷却时,所述流道在所述第四子区2622和所述第二子区2612分流,后在所述第二分域272汇流;
在所述换热板2用于对所述电池进行加热时,所述流道在所述第二分域272分流,后在所述第四子区2622和所述第二子区2612汇流。
如图5和6所示,在换热板2位于靠近第一接口221和第二接口222的左侧区域中,也即第一分域271、第三子区2621和所述第一子区2611形成第一换热模块中,由于第一换热模块的空间靠近第一接口221和第二接口222会使得第一换热模块的流道21比较拥挤,本方案可以优选将分流结布置在第三子区2621和第一子区2611的两个区域中,这两个区域对应电池的高发热区域,在此处进行分流和汇流,有助于在狭窄空间内降低工质快速、集中换热的情况,使工质能够更均匀的对这些区域进行换热。
例如,从第一汇流端流入的工质可以集中在第三子区2621的边角位置进行第一次分流,之后在第一子区2611的上部进行第二次分流。此后,有部分流道可以在第一分域271的下部再分流,另一部分流道则无需分流。最后,在流道延伸至第三子区2621的下部时,可以集中进行汇流,进而绕回第二汇流端。通常可以进行一至两次汇流。以上介绍均以冷却时为例,加热时则是完全相反的分流、汇流形式。
进一步地,如图5和6所示,在位于远离第一接口221和第二接口222的右侧区域中,也即第二分域272、第四子区2622和第二子区2612形成第二换热模块中,流道布置的空间相对宽松。本方案优选将分流结均匀的分布在三个区域的上下两端,分汇流的数量也可以相应更多。以冷却方案为例,从左侧的第一汇流端延伸至右侧的流道可以分别分流,并分别延伸进入第四子区2622和第二子区2612。在这两个区域内,流道可以平直延伸,沿纵向延伸过两区的大部分面积。之后,流道可以向位于第四子区2622和第二子区2612之间的第二分域272拐弯,流道通常采用平直延伸的方式穿过第二分域272,最后在第二分域272的下侧对各个平行的流道进行汇流。最后,流道向左延伸回到第二汇流端。
在该方案中,流道可以经过两至三次分流,以实现大面积平行、长距离延伸的布局特点。之后,再经过两至三次汇流,汇聚到主干道上回到汇流端相似的,在加热模式中,工质从第二汇流端流入并直接流动至第二分域272的下侧,进行多次分流,形成多个平行的流路。
可选地,参见图3,至少部分所述流道21在从所述第一分区261延伸进入所述第一分域271的过程中具有至少1次分流,所述流道21在从所述第一分区261延伸进入所述第一分域271的过程中具有至少1次汇流。
特别地,本方案提到的工质优选为能够气液两相切换的冷媒工质。这种冷媒工质能够通过相态转变而有效的实现换热,换热效率相对于传统的水冷、冷却剂等方式更有效。以冷却方案为例,至少部分所述流道21从所述第一分区261延伸进入所述第一分域271的过程中具有至少1次分流时,可以使得流道在所述换热板中的排布数量增加,提高所述换热板的换热效率;而在从所述第一分区261延伸进入所述第一分域271的过程中具有至少1次汇流,可以集中所述换热板中流道的端口,提高所述换热板的结构紧凑性。
相对的,由于冷媒工质存在相态变化,如果其集中在某一区域大量进行相变,就会造成其它区域无法得到良好的热交换效果。对此,本方案尽量采用一分二、二分四这类分流方式,如图15中a、b、c、d区域的分流方式,以提高流道内工质流动的均匀性。进一步地,本方案尽量采用平行的、长度均匀变化的多路流道共同对第一类区域、第二类区域进行热交换,进一步降低工质因流动不均而出现集中相变的情况。
可选地,参见图12,所述流道21包括干路循环流道100,所述干路循环流道100分布于所述换热板的边缘,所述干路循环流道10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接口221连通,所述干路循环流道100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接口222连通,所述干路循环流道100在第一类区域26内至多进行3次分流。
具体地,从第一接口221引出的流道21中,最外圈的干路循环流道100经过一次或者两次分流后,基本不再做分流,而是一直沿着换热板的外边缘环绕一圈,最后于靠近第二接口222的位置再进行汇流。该部分流道用于平衡工质在流通尾端处的温度。尤其是针对采用相变冷媒工质的情况下,这部分流道更能发挥作用。相变后的工质体积变化很大,容易出现堆积、流通不畅、温度集中等问题。该问题在汇流端处更容易凸显。环绕在最外圈的流道中的工质由于分流的次数较少,使得最外圈的流道中的工质相变相对较少,正好可以在整个循环的尾端用于平衡其它流道中的工质的温度和相态。为整体循环的流畅性、均匀性提供保障。
可选地,参见图6,所述换热板包括第一区域,所述第一区域用于对应电池在所述换热板上形成电池投影区域,所述干路循环流道100位于所述电池投影区域的外围。
具体地,所述第一区域可以为图6中示出的电池覆盖区域,所述干路循环流道100位于所述电池投影区域的外围时,不仅可以对电池周围的区域进行换热,还可以保证所述换热板对电池换热的完整性,提高所述换热板的换热效率。
所述干路循环流道100可以作为换热板中的第一循环流道,在换热板的中部,还可以形成第二循环流道200、第三循环流道300和第四循环流道400,如图7和图8所示。
参见图9,所述流道21的换向处形成换向结211,所述换向结包括第一类换向结2111和第二类换向结2112,所述第二类换向结2112一端的流道方向与所述第一类换向结2111另一端的流道方向呈换向夹角。所述流道21在通过第二类换向结2112时可以进行换向夹角的弯折,比如经过90°或者180°的弯折,以实现所述流道21的灵活换向,保证所述流道21在所述换热板中的分布密度。
参见图10,所述分流结212包括一级分流结2121和二级分流结2122,所述支路包括一级支路,所述一级分流结2121连接于所述干路和所述一级支路之间,所述支路包括二级支路,所述二级分流结2122连接于所述一级支路和所述二级支路之间。
可选地,所述换热板包括:
流道21,所述流道布设在所述换热板内,所述流道被配置为供换热工质在其中流动;
第一接口221和第二接口222,所述流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接口221连通,所述流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接口222连通,所述第一接口221和第二接口222被配置为供换热工质通入所述换热板内;
所述换热板包括第一类区域26,所述第一类区域26用于与电池极柱区域对应设置;所述流道包括分流结212,所述分流结包括一级分流结2121,至少一个所述一级分流结设于所述第一类区域,所述一级分流结靠近所述第一接口或者第二接口设置,所述分流结将所述流道分流。
具体地,所述第一类区域26可以对应于电池中电芯发热较高的区域。由于电芯上需要设置有极柱用于电连接,所以电芯在运行过程中的极柱区域的发热相对较大,也就形成了上述的电池极柱区域;所述第一类区域26可以用于与电池上的极柱区域对应设置,而所述换热板上除了第一类区域外的区域可以用于与电池上电芯本体的非极柱区域对应设置,以提高所述换热板2的换热效率。
具体地,所述分流结212两端的流道数量不同;所述分流结212两端的流道可以分别作为工质的进口和出口,而且在面对换热板不同的换热情况下,所述分流结212两端的流道进出口可以相互切换,使得工质在分流结212中可以正向或者反向流动。
在一种实施例中,从所述第一接口221到第二接口222,所述流道具有至少两个分流结212,其中一个所述分流结212靠近第一接口并将所述流道分流,另一个所述分流结212靠近第二接口并将所述流道汇流。
具体地,所述流道21两端分别与第一接口221和第二接口222插接或者螺纹连接。所述流道21在所述换热板中的分布至少经过1次分流和至少1次汇流后从所述第一接口221延伸至所述第二接口222,分流可以为一分二、一分三或者一分更多流道的方式,汇流可以为二合一、三合一或者更多流道合一的方式,以在所述流道21上形成一个或者多个分流结212。
本申请的所述流道包括分流结212,所述分流结包括一级分流结2121,至少一个所述一级分流结设于所述第一类区域,所述一级分流结靠近所述第一接口或者第二接口设置,所述分流结将所述流道分流。由于所述第一类区域为与电池中电芯发热较高的极柱区域相对应的区域,使得所述一级分流结通过流道数量的改变可以提高所述第一类区域的流道分布密度,进而提升所述换热板的换热效果。
可选地,参见图16,所述换热板包括第一换热模块201和第二换热模块202,所述第一换热模块201和第二换热模块202均包括所述第一类区域26;
所述第一换热模块的所述第一类区域26包括第三子区2621和第一子区2611,第二换热模块的所述第一类区域26包括第四子区2622和第二子区2612;
所述一级分流结设置于所述第三子区2621,所述分流结还包括二级分流结2122,所述二级分流结位于所述第一子区2611、第二子区和第四子区中的至少一者。
具体地,所述换热板2在对电池进行换热时,所述换热板2上第一类区域26可以与电池上的极柱区域相对应,以保证所述换热板2对电池的换热效果。而所述电池的实际结构可以由一组电芯组成,也可以有多组排列的电芯组成。比如参见图6,所述换热板2在对由两组电芯组成的电池进行换热时,可以将换热板2分成第一换热模块和第二换热模块,所述第一换热模块与一组电芯相对应,所述第二换热模块与另一组电芯相对应。而至少部分所述流道21在第一换热模块和第二换热模块中的每换热模块内弯曲设置,可以增大所述第一换热模块和第二换热模块中流道21的设置面积,进而增加了所述换热板2的有效换热面积,提升了所述换热板2对电池的换热量。
具体地,第一换热模块可以为图5中的左侧区域,第二换热模块可以为图5中的右侧区域,第一换热模块中的所述第一类区域26包括第三子区2621和第一子区2611,第二换热模块中的所述第一类区域26包括第四子区2622和第二子区2612。第一接口221和第二接口222可以靠近第三子区2621设置。而所述一级分流结为流道中靠近第一接口221和第二接口222的分流结,使得一级分流结设置于所述第三子区2621。
可选地,所述换热板包括:
换热区域和电池区域,换热区域环绕于所述电池区域设置,电池区域为电池在所述换热板上形成电池投影区域,
流道21,所述流道21布设在所述换热板内,所述流道被配置为供换热工质在其中流动,所述流道包括第一类流道和第二类流道;
第一类流道位于所述换热区域,第二类流道分布于电池区域。
具体地,流道21在换热板中延伸时,最外圈的第一类流道经过一次或者两次分流后,基本不再做分流,而是一直沿着换热板的外边缘环绕一圈,最后于靠近流道出口的位置再进行汇流。该部分流道用于平衡工质在流通尾端处的温度。尤其是针对采用相变冷媒工质的情况下,这部分流道更能发挥作用。相变后的工质体积变化很大,容易出现堆积、流通不畅、温度集中等问题。该问题在汇流端处更容易凸显。环绕在最外圈的流道中的工质由于分流的次数较少,使得最外圈的流道中的工质相变相对较少,正好可以在整个循环的尾端用于平衡其它流道中的工质的温度和相态。为整体循环的流畅性、均匀性提供保障。
所述第一类流道环绕于所述电池区域并位于所述电池投影区域的外围时,不仅可以对电池周围的区域进行换热,还可以保证所述换热板对电池换热的完整性,提高所述换热板的换热效率。
所述第一类流道可以作为换热板中的第一循环流道,在换热板的中部,还可以形成包括第二循环流道、第三循环流道和第四循环流道的第二类流道,以提高所述换热板的换热均衡性。
可选地,所述第一类流道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类流道的长度;和/或,
所述第一类流道分流次数小于第二类流道的分流次数。
具体地,虽然第一类流道位于所述换热区域,也就是第一类流道沿着换热板的外边缘环绕一圈,使得第二类流道位于第一类流道的内部;但由于第一类流道经过一次或者两次分流后,基本不再做分流,并且第一类流道的换向次数较少,而第二类流道在换热板中需要进行多次分流和换向,以使得换热板中均衡分布流道,所以第一类流道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类流道的长度,并且第一类流道分流次数小于第二类流道的分流次数,保证了所述换热板中流道分布的均衡性。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池包,包括所述的换热板2和多个电池芯体1,每个所述电池芯体的两端设置有极柱,多个所述电池芯体沿第一方向分布,第一方向可以为图1中的X方向,以增加所述电池包的能量密度;所述换热板沿第二方向设置于所述电池芯体的一侧或者两侧,第二方向可以为图1中的Z方向,沿第二方向的多个所述电池芯体的侧面形成了电池芯体的大面,所述换热板靠近电池芯体的一个或者两个大面设置,可以保证所述换热板对电池芯体的换热效果。
另外,多个所述电池芯体1可以形成第一电池模组11和第二电池模组12。所述第二电池模组12位于所述第一电池模组11远离所述进出口总成22的一侧。具体地,所述第一类区域26的流道可以与所述第一电池模组11相对并且可以靠近进出口总成22,也就是第一类区域26的流道位于换热板的近端;而所述第二类区域27的流道21可以远离进出口总成22,也就是第二类区域27的流道位于换热板的远端;为了保证换热板的近端和远端换热效果的均衡性,可以将远端流道21的流量增加,比如设置所述流道21中与所述第二电池模组12相对的通道的流量为第二流量,所述第一流量小于所述第二流量。
可选地,所述电池芯体两端极柱连线所在方向为第三方向,第三方向可以为图1中的Y方向,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可以分别平行于电池芯体的宽度方向、高度方向和长度方向,在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互相垂直的情况下,多个所述电池芯体可以形成结构紧凑的电池包结构,以保证所述电池包的能量密度。
可选地,所述换热板为底板或上盖。具体地,所述换热板可以沿第二方向设置于所述电池芯体的一侧或者两侧,在所述换热板可以沿第二方向设置于所述电池芯体的一侧时,比如换热板设置于多个电池芯体的底侧时,换热板可以形成电池包的底板,一方面可以在换热板与电池芯体贴合时保证对电池芯体的换热效果,还可以在电池包的底部受到撞击时,给电池包起到很好的防护作用;而换热板设置于多个电池芯体的顶侧时,换热板可以形成电池包的上盖,同样可以在换热板与电池芯体贴合时保证对电池芯体的换热效果,还可以对电池包形成防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所述的换热板;或,
包括所述的电池包。
具体地,所述换热板2可以包括流道板24和基板23,所述流道板上设置有各种流道。流道从第一结构向流道板内部,所述流道经过分流结进行分流,形成更多级别的支管。这些流道也通过换向进行拐弯布置,从而使支管布满整个流道板,对各个区域实现流通换热,保证所述车辆中换热板的换热效果。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申请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申请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申请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23)

1.一种换热板,应用于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板包括:第一接口(221)、第二接口(222)以及连通第一接口(221)和第二接口(222)的流道(21);
所述换热板(2)用于对所述电池冷却,所述流道用于流通工质,
在所述换热板(2)用于对所述电池进行冷却时,所述工质从所述第一接口(221)流入所述流道(21)并从第二接口(222)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所述换热板(2)用于对所述电池进行冷却时,所述工质从所述第一接口(221)流入,并优先流经第一类区域;
其中,所述换热板(2)的第一类区域(26)用于与电池极柱区域对应设置,所述换热板(2)的第二类区域(27)用于与电池的非极柱区域对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包括与第一接口(221)连接的第一段流道以及与所述第二接口(222)连接的第二段流道;
在所述换热板(2)用于对所述电池进行冷却时,所述工质从所述第一接口(221)流入,并先后流经所述第一段流道和第二段流道后,从所述第二接口流出,并且所述第一段流道中流经所述第一类区域的流道长度大于流经所述第二类区域的流道长度,所述第二段流道中流经所述第一类区域的流道长度小于流经所述第二类区域的流道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流道长度与所述第二段流道长度的比值的范围为0.5-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类区域宽度与所述第一类区域宽度的比值范围为1-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换热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类区域宽度与电池长度的比值范围为0.1-0.4,所述第二类区域宽度与电池长度的比值范围为0.1-0.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换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口(221)和第二接口(222)位于所述换热板的同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换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板包括进出口总成(22),所述第一接口(221)和第二接口(222)位于所述进出口总成(22)。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板包括第一类区域(26)和第二类区域(27),所述流道分布于所述第一类区域(26)和第二类区域(27),
第一类区域(26)包括第一分区(261)和第二分区(262);
第二类区域(27)包括第一分域(271),所述第一分域(271)位于所述第一分区(261)和所述第二分区(262)之间;
所述换热板(2)用于对所述电池冷却时,所述工质在所述第一分区(261)、第一分域(271)和第二分区(262)中进行至少1次循环流动;
所述第一类区域(26)用于与电池极柱区域对应设置,所述第二类区域(27)用于与电池的非极柱区域对应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类区域(26)包括第四子区(2622),
所述第二类区域(27)包括第二分域(272);
在所述换热板(2)用于对所述电池进行冷却时,所述工质从所述第一接口(221)流经所述第四子区(2622)、第二分域(272)和第四子区(2622),并从所述第四子区(2622)流入所述第二接口(222)。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区域(26)包括第四子区(2622)和第二子区(2612),
所述第二类区域(27)包括第二分域(272),所述第二分域(272)位于所述第四子区(2622)和第二子区(2612)之间;
在所述换热板(2)用于对所述电池进行冷却时,所述工质从所述第一接口(221)流入所述第四子区(2622)、第二分域(272)和所述第二子区(2612),并由所述第二子区(2612)流回所述第二分域(272)和所述第四子区(2622)后流入所述第二接口(222)。
12.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板包括第一换热模块和第二换热模块,所述第一换热模块和第二换热模块均包括第一类区域(26)和第二类区域(27),
所述第一类区域(26)包括第三子区(2621)、第一子区(2611)、第四子区(2622)和第二子区(2612);
所述第二类区域(27)包括第一分域(271)和第二分域(272);
所述第一分域(271)位于所述第三子区(2621)和所述第一子区(2611)之间,所述第二分域(272)位于所述第四子区(2622)和第二子区(2612)之间,所述第一子区(2611)与第四子区(2622)相邻设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换热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换热模块内,在所述换热板(2)用于对所述电池进行换热时,所述工质在所述第三子区(2621)、第一分域(271)和第一子区(2611)内的流道中进行至少1次循环流动。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换热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换热模块内,
在所述换热板(2)用于对所述电池进行冷却时,所述工质从所述第一接口(221)流入所述第一换热模块内,经所述第一换热模块流入所述第四子区(2622)和所述第二子区(2612),并由所述第四子区(2622)和所述第二子区(2612)流入所述第二分域(272),后流入所述第二接口(222)。
1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流道包括分流结(212),所述分流结包括一级分流结(2121),至少一个所述一级分流结设于所述第一类区域,所述一级分流结靠近所述第一接口或者第二接口设置,所述分流结将所述流道分流。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换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板包括第一换热模块和第二换热模块,所述第一换热模块和第二换热模块均包括所述第一类区域(26);
所述第一换热模块的所述第一类区域(26)包括第三子区(2621)和第一子区(2611),第二换热模块的所述第一类区域(26)包括第四子区(2622)和第二子区(2612);
所述一级分流结设置于所述第三子区(2621),所述分流结还包括二级分流结(2122),所述二级分流结位于所述第一子区(2611)、第二子区和第四子区中的至少一者。
1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换热区域和电池区域,换热区域环绕于所述电池区域设置,电池区域为电池在所述换热板上形成电池投影区域,
所述流道包括第一类流道和第二类流道;
所述第一类流道位于所述换热区域,所述第二类流道分布于电池区域。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换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流道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类流道的长度,和/或,所述第一类流道分流次数小于第二类流道的分流次数。
19.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8任一项所述的换热板(2)。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电池芯体(1),每个所述电池芯体的两端设置有极柱,所述电池芯体沿第一方向分布,所述换热板沿第二方向设置于所述电池芯体的一侧或者两侧。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芯体两端极柱连线所在方向为第三方向,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互相垂直。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板为底板或上盖。
23.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8任一项所述的换热板;或,
包括权利要求19-22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包。
CN202222906099.4U 2022-05-20 2022-10-31 换热板、电池包和车辆 Active CN219180599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54163.9A CN114976350A (zh) 2022-05-20 2022-05-20 一种新能源电池包用直冷直热换热器冲压板结构
CN2022105541639 2022-05-20
CN2022109113423 2022-07-29
CN202210911342 2022-07-2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80599U true CN219180599U (zh) 2023-06-13

Family

ID=86664607

Family Applications (1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352187.2A Pending CN117134019A (zh) 2022-05-20 2022-10-31 换热板、电池包和车辆
CN202211352157.1A Pending CN117134016A (zh) 2022-05-20 2022-10-31 换热板、电池包和车辆
CN202222917211.4U Active CN218827406U (zh) 2022-05-20 2022-10-31 一种换热板、电池包和车辆
CN202222892882.XU Active CN219329297U (zh) 2022-05-20 2022-10-31 换热板、电池包和车辆
CN202222887685.9U Active CN218827404U (zh) 2022-05-20 2022-10-31 换热板、电池包和车辆
CN202211352573.1A Pending CN117096489A (zh) 2022-05-20 2022-10-31 换热板、电池包和车辆
CN202211352186.8A Pending CN117134018A (zh) 2022-05-20 2022-10-31 换热板、电池包和车辆
CN202222893863.9U Active CN219180598U (zh) 2022-05-20 2022-10-31 换热板、电池包和车辆
CN202211352160.3A Pending CN117134017A (zh) 2022-05-20 2022-10-31 一种换热板、电池包和车辆
CN202222906099.4U Active CN219180599U (zh) 2022-05-20 2022-10-31 换热板、电池包和车辆
CN202211366536.6A Pending CN117096490A (zh) 2022-05-20 2022-10-31 一种换热板、电池包和车辆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9)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352187.2A Pending CN117134019A (zh) 2022-05-20 2022-10-31 换热板、电池包和车辆
CN202211352157.1A Pending CN117134016A (zh) 2022-05-20 2022-10-31 换热板、电池包和车辆
CN202222917211.4U Active CN218827406U (zh) 2022-05-20 2022-10-31 一种换热板、电池包和车辆
CN202222892882.XU Active CN219329297U (zh) 2022-05-20 2022-10-31 换热板、电池包和车辆
CN202222887685.9U Active CN218827404U (zh) 2022-05-20 2022-10-31 换热板、电池包和车辆
CN202211352573.1A Pending CN117096489A (zh) 2022-05-20 2022-10-31 换热板、电池包和车辆
CN202211352186.8A Pending CN117134018A (zh) 2022-05-20 2022-10-31 换热板、电池包和车辆
CN202222893863.9U Active CN219180598U (zh) 2022-05-20 2022-10-31 换热板、电池包和车辆
CN202211352160.3A Pending CN117134017A (zh) 2022-05-20 2022-10-31 一种换热板、电池包和车辆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366536.6A Pending CN117096490A (zh) 2022-05-20 2022-10-31 一种换热板、电池包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1) CN11713401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22453A1 (zh) * 2022-07-29 2024-02-01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换热板、电池包和车辆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533202A (zh) * 2023-12-21 2024-02-09 海南安桥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用电池充电控制方法及电池管理系统
CN118040172A (zh) * 2024-02-06 2024-05-14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和具有其的用电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22453A1 (zh) * 2022-07-29 2024-02-01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换热板、电池包和车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96489A (zh) 2023-11-21
CN117134017A (zh) 2023-11-28
CN117096490A (zh) 2023-11-21
CN218827404U (zh) 2023-04-07
CN117134016A (zh) 2023-11-28
CN219329297U (zh) 2023-07-11
CN219180598U (zh) 2023-06-13
CN218827406U (zh) 2023-04-07
CN117134018A (zh) 2023-11-28
CN117134019A (zh) 2023-11-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180599U (zh) 换热板、电池包和车辆
KR20200134492A (ko) 열전모듈이 구비된 열교환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배터리 열관리 시스템
KR102258818B1 (ko) 간접 냉각 방식의 배터리 팩
US20140342211A1 (en) Battery pack of novel air cooling structure
CN217589072U (zh) 一种电芯热管理系统、电芯模组及动力电池
KR101761461B1 (ko) 냉각 기능을 구비하는 전해액 분배블럭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스택 분할형 레독스 흐름 전지
CN216288627U (zh) 液冷电池组件、动力电池及电器设备
WO2024022456A1 (zh) 换热板、电池包和车辆
CN115117514A (zh) 一种交错逆流式一体化冷却系统及电动车
CN219988940U (zh) 一种车辆的热交换回路切换装置
CN218783090U (zh) 储能电池
CN220172227U (zh) 换热板组件、电池包及车辆
CN219892239U (zh) 一种换热板、热管理组件及电池
CN221009042U (zh) 冷板组件和电池包
CN219959136U (zh) 一种电池包
CN220400698U (zh) 一种液冷板及电池模组
CN220420613U (zh) 电池热管理系统、热管理系统、储能系统和用电装置
CN220209066U (zh) 三层式冷却系统
CN220527002U (zh) 换热系统、电池包及车辆
CN217641525U (zh) 一种相变散热器及集成式电池热管理系统
CN221708782U (zh)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冷却装置
CN221352890U (zh) 冷却组件、电池包和车辆
CN220402245U (zh) 液冷散热器
CN221126048U (zh) 一种换热结构及电池包
CN220604786U (zh) 一种冷却系统、电池包箱体和电池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