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02245U - 液冷散热器 - Google Patents

液冷散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402245U
CN220402245U CN202322067447.8U CN202322067447U CN220402245U CN 220402245 U CN220402245 U CN 220402245U CN 202322067447 U CN202322067447 U CN 202322067447U CN 220402245 U CN220402245 U CN 2204022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blocking plate
liquid flow
flow channel
heat dissip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06744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大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Guanta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Guanta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Guanta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bei Guanta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06744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022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4022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4022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Semiconductors Or Solid Stat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液冷散热器,包括散热本体以及分别连接有散热本体两端的第一堵板和第二堵板:散热本体的内部贯穿设有若干组液体流道;第一堵板封堵于液体流道的一端,第一堵板上设有进液嘴和出液嘴;第二堵板位于液体流道的另一端,第二堵板或散热本体上设有换向槽;液体流道的截面为矩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冷散热器,散热本体内部设有供冷却介质流通的液体流道,结合第一堵板和第二堵板的设置形成供冷却介质进入并回流的水道结构,可提高冷却介质流通的顺畅性,通过设置换向槽改变冷却介质的流向,可有效降低散热本体的台面温差,提高散热器的散热性能,矩形截面的液体流道便于进行加工成型,可有效降低散热本体的加工难度。

Description

液冷散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器件散热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液冷散热器。
背景技术
电器设备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热量随着时间的延长会逐渐积聚,进而会影响电器件的正常运行,严重时还会导致电器件的损坏,因此电器件的使用性能与其散热性能息息相关。传统技术中,多通过散热器对电器件进行散热处理,这其中液冷散热器的使用量最多。液冷散热器一般通过机加工的方式加工出水道槽,再在水道槽外部焊接盖板形成供冷却介质流通的水路通道,但是,上述加工方式加工成本高,生产效率低,存在接触热阻,散热器均温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冷散热器,通过在散热本体内部设置液体流道,不仅简化了散热器的自身结构,还有效地提高了其散热性能,节省了散热器的加工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液冷散热器,包括散热本体以及分别连接有散热本体两端的第一堵板和第二堵板:散热本体的内部贯穿设有若干组平行设置的液体流道;第一堵板封堵于液体流道的一端,第一堵板上设有与两组液体流道一一对应连通的进液嘴和出液嘴,进液嘴和出液嘴分别靠近散热本体的两侧边设置;第二堵板位于液体流道的另一端,第二堵板或散热本体上设有用于连通相邻两组液体流道的换向槽;
其中,每组液体流道包括若干个平行设置的液体流道,液体流道的截面为矩形。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液体流道设有两组,换向槽设置于散热本体靠近第二堵板的一端、且换向槽分别与两组液体流道的同一端连通。
一些实施例中,液体流道包括与进液嘴连通的进液流道以及与出液嘴连通的出液流道;第一堵板的内端面上还设有用于连通进液嘴和进液流道的进液汇流槽以及用于连通出液流道和出液嘴的出液汇流槽。
一些实施例中,进液汇流槽、出液汇流槽以及换向槽分别位于散热本体内,第一堵板和第二堵板分别嵌装于散热本体的两端面上。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液体流道在散热本体的板厚方向上间隔布设有至少两层,每层液体流道分别与进液嘴或出液嘴连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堵板和散热本体之间设有第一钎焊板,第二堵板与散热本体之间设有第二钎焊板,第一钎焊板上设有两个分别与进液嘴和出液嘴一一对应的第一连通孔,第二钎焊板上设有与换向槽连通的第二连通孔。
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堵板、第一钎焊板以及散热本体之间通过第一定位销定位,第一定位销贯穿第一钎焊板设置,且第一定位销的两端分别延伸至第一堵板和散热本体内;
第一定位销设有两个,两个第一定位销一一对应位于两个第一连通孔的外侧。
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堵板、第二钎焊板以及散热本体之间通过第二定位销定位,第二定位销贯穿第二钎焊板设置,且第二定位销的两端分别延伸至第二堵板和散热本体内;
第二定位销设有两个,两个第二定位销分别位于第二连通孔的两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进液嘴和出液嘴位于第一堵板的同一侧板面上,进液嘴和出液嘴分别向外凸出于第一堵板的板面设置。
一些实施例中,液体流道设有四组,第一堵板或散热本体上也设有换向槽,换向槽位于进液嘴和出液嘴之间。
本申请实施例所示的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液冷散热器,散热本体内部设有供冷却介质流通的液体流道,结合第一堵板和第二堵板的设置形成供冷却介质进入并回流的水道结构,可提高冷却介质流通的顺畅性,减少其受到的阻力,通过设置换向槽改变冷却介质的流向,可有效降低散热本体的台面温差,提高散热器的散热性能,矩形截面的液体流道便于进行加工成型,可有效降低散热本体的加工难度,提高散热器的散热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散热器的俯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图1中散热器另一个角度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图1中散热器再一个角度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图1中散热本体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散热本体另一个实施例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散热器再一个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图6中散热器另一个角度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图6中散热本体的俯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散热本体;11、进液流道;12、出液流道;13、隔板;14、挡板;2、第一堵板;21、进液嘴;22、出液嘴;23、进液汇流槽;24、出液汇流槽;3、第二堵板;31、换向槽;41、第一钎焊板;411、第一连通孔;42、第二钎焊板;421、第二连通孔;51、第一定位销;52、第二定位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若干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8,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冷散热器进行说明。液冷散热器,包括散热本体1以及分别连接有散热本体1两端的第一堵板2和第二堵板3:散热本体1的内部贯穿设有若干组平行设置的液体流道;第一堵板2封堵于液体流道的一端,第一堵板2上设有与两组液体流道一一对应连通的进液嘴21和出液嘴22,进液嘴21和出液嘴22分别靠近散热本体1的两侧边设置;第二堵板3位于液体流道的另一端,第二堵板3或散热本体1上设有用于连通相邻两组液体流道的换向槽31;
其中,每组液体流道包括若干个平行设置的液体流道,液体流道的截面为矩形。
本实施例提供的液冷散热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提供的液冷散热器,散热本体1内部设有供冷却介质流通的液体流道,结合第一堵板2和第二堵板3的设置形成供冷却介质进入并回流的水道结构,可提高冷却介质流通的顺畅性,减少其受到的阻力,通过设置换向槽31改变冷却介质的流向,可有效降低散热本体1的台面温差,提高散热器的散热性能,矩形截面的液体流道便于进行加工成型,可有效降低散热本体1的加工难度,提高散热器的散热性能。
本实施例中,液体流道在散热本体1内设有至少两组,两组液体流道远离第一堵板2的一端通过换向槽31进行换向,形成近似U型的回流效果。在此基础上,因进液嘴21和出液嘴22均设置于第一堵板2上,所以液体流道应该设置为偶数组,如两组、四组、六组等,相邻两组液体流道通过换向槽31进行换向,以便在散热本体1截面上形成蛇形往复的水道,保证散热本体1表面的散热效果。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请参阅图1至图5,液体流道设有两组,换向槽31设置于散热本体1靠近第二堵板3的一端、且换向槽31分别与两组液体流道的同一端连通。
为了描述方便,以设置有两组液体流道为例进行说明,与进液嘴21连通的液体流道中的冷却介质经换向槽31进行换向后进入与出液嘴22相连的液体流道内。每组液体流道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液体流道,能够实现多路冷却介质的同时输送,便于提高了散热器的散热性能。
散热本体1在加工时,利用挤压成型技术加工型材,液体流道在散热本体1的成型过程中同步成型,省去了后续进行机加工制作的繁琐,避免了传统工艺中在散热本体1表面开设凹槽造成的加工难度大的问题,同时还解决了传统散热器高成本、高流阻、低成材率、占用空间大的问题,有效地减小了冷却介质流动中的阻力、优化了散热器的散热性能、使散热器的结构尺寸更为合理。
供入液体流道内的冷却介质为低温冷却介质,可采用水或其他冷却介质,能够与散热本体1以及电器件之间形成换热作用,进而达到对电器件进行散热降温的效果。
每一组液体流道包括若干个平行设置的液体流道,相邻两个液体流道之间的间距相等,保证液体流道分布的均匀性。多个液体流道的设置便于增大冷却介质的流通面积,降低冷却介质流通的阻力。
本实施例中,采用矩形截面的液体流道,液体流道截面的长边沿散热本体1的宽度方向水平延伸,液体流道的短边沿散热本体1的厚度方向延伸,便于增大散热面积,提高散热效率。
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至图5,液体流道包括与进液嘴21连通的进液流道11以及与出液嘴22连通的出液流道12;第一堵板2的内端面上还设有用于连通进液嘴21和进液流道11的进液汇流槽23以及用于连通出液流道12和出液嘴22的出液汇流槽24。
本实施例中,以液体流道设有两组、且分别为进液流道11和出液流道12为例进行说明。进液流道11平行设有若干个,当冷却介质从进液嘴21流入后,通过进液汇流槽23将冷却介质进行分散,使冷却介质均匀地流入不同的进液流道11内,实现对散热板不同位置的有效降温。
同样的,多个出液回流槽中的冷却介质先流入出液汇流槽24中进行汇集,然后统一流入出液嘴22中,经出液嘴22排出,保证了了冷却介质流动的顺畅性。
进液汇流槽23的设置便于进行进液嘴21和进液流道11的有效连通,出液汇流槽24的设置便于进行出液嘴22和出液流道12的有效连通,避免冷却介质在衔接位置产生较大阻力,造成冷却介质的流速减缓或扰动,保证了冷却介质的有序流动。
作为一个并列的实施例,请参阅图6至图8,进液汇流槽23、出液汇流槽24以及换向槽31分别位于散热本体1内,第一堵板2和第二堵板3分别嵌装于散热本体1的两端面上。
上述结构将第一堵板2和第二堵板3嵌装于散热本体1内部,便于提高结构的外部美观性。上述结构中,进液回流槽和出液汇流槽24以及换向槽31分别位于散热板体的内部,在安装第一堵板2和第二堵板3至散热本体1内后便可形成进液回流槽和出液汇流槽24以及换向槽31。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请参阅图1至图2,液体流道在散热本体1的板厚方向上间隔布设有至少两层,每层液体流道分别与进液嘴21或出液嘴22连通。
本实施例中,设置了两层液体流道,每层液体流道至少包括两组液体流道,位于上层的液体流道可对散热本体1顶面上方的电器件进行降温散热,位于下层的液体流道可对散热本体1底面下方的电器件进行降温散热,可提高散热器的散热效率,还可以提高原材料的成材率。利用散热器的上下两侧板面分别对不同的电器件进行散热,有效地增强了散热器的散热性能,便于保证电器件的正常运行。
需要说明的是,液体流道不仅可以设置为两层,还可以设置为三层或四层。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请参阅图1至图2,第一堵板2和散热本体1之间设有第一钎焊板41,第二堵板3与散热本体1之间设有第二钎焊板42,第一钎焊板41上设有两个分别与进液嘴21和出液嘴22一一对应的第一连通孔411,第二钎焊板42上设有与换向槽31连通的第二连通孔421。
本实施例中,第一堵板2和第二堵板3分别通过第一钎焊板41和第二钎焊板42焊接在散热本体1的两端,第一钎焊板41和第二钎焊板42的两侧板面上设有焊层,便于后续焊接过程中进行焊接连接。
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至图2,第一堵板2、第一钎焊板41以及散热本体1之间通过第一定位销51定位,第一定位销51贯穿第一钎焊板41设置,且第一定位销51的两端分别延伸至第一堵板2和散热本体1内;
第一定位销51设有两个,两个第一定位销51一一对应位于两个第一连通孔411的外侧。
本实施例中,在将第一堵板2、第一钎焊板41以及散热本体1三者相互定位安装使,为了简化装配过程中,保证装配精度,通过第一定位销51对三者进行定位。第一定位销51贯穿钎焊板设置、且两端分别延伸至第一堵板2和散热本体1内,实现三者之间的有效定位。第一定位销51设有两个,且分别靠近散热本体1的两侧设置,以保证多个构件之间相互定位的精准性。
同样的,请参阅图1至图2,第二堵板3、第二钎焊板42以及散热本体1之间通过第二定位销52定位,第二定位销52贯穿第二钎焊板42设置,且第二定位销52的两端分别延伸至第二堵板3和散热本体1内;
第二定位销52设有两个,两个第二定位销52分别位于第二连通孔421的两侧。
同时在第二堵板3、第二钎焊板42以及散热本体1之间设置了第二定位销52,装配时,第二定位销52贯穿第二钎焊板42设置、且两端分别延伸至第二堵板3和散热本体1内,实现三者之间的有效定位。第二定位销52设有两个,保证定位的有效性,上述结构便于提高装配效率,加快焊接操作过程,提高装配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请参阅图1至图2,进液嘴21和出液嘴22位于第一堵板2的同一侧板面上,进液嘴21和出液嘴22分别向外凸出于第一堵板2的板面设置。进液嘴21和出液嘴22均设置在第一堵板2的同一侧壁上,便于减小构件的空间占用,有助于简化构件结构,提高装配效率。
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6至图8,液体流道设有四组,第一堵板2或散热本体1上也设有换向槽31,换向槽31位于进液嘴21和出液嘴22之间。
实际布设中,液体流道可设置有两个、四个或六个等不同数量,具体根据散热本体1的宽度进行其数量的选择布设,保证对电器件的散热性能,提高散热效率。
本实施例中,以设置四组液体流道为例进行说明,四组液体流道相互串联形成近似蛇形的往复换向通道,进液嘴21供入的冷却介质依次流过四个液体流道后经出液嘴22排出散热器。
相比设置两组液体流道而言,相邻两组液体流道之间均需进行换向,同时,在散热本体1的两端均需设置换向槽31,以实现冷却介质在四组液体流道中的逐次换向,保证对散热本体1各个位置的有效散热,便于提高散热效率。
每组液体流道中相邻两个液体流道之间设有隔板13,相邻两组液体流道之间通过挡板14进行分隔,挡板14的其中一端面与第一堵板2或第二堵板3抵接,已形成对冷却介质的换向引导。
具体的,请参见图7,液体流道设有四组时,供设有三个挡板14,位于中部的挡板14靠近第二堵板3的一端卡接在第二堵板3的卡槽内,在上述挡板14的两侧分别形成换向槽31。
位于上述挡板14两侧的两个挡板14靠近第一堵板2的一端卡接在第一堵板2的卡槽内,在这两个挡板14之间形成换向槽31,在上述两个挡板14的外侧分别对应进液嘴21和储液嘴形成进液汇流槽23和出液回流槽,实现冷却介质流向的有效引导。
作为其中一个实施例,请参阅图1至图3,该结构的散热器通过钎焊进行焊接成型,将第一堵板2、第一钎焊板41、散热本体1、第二钎焊板42以及第二堵板3通过第一定位销51和第二定位销52依次定位组装,放入焊接工装内,通过钎焊完成焊接操作。
作为另一个实施例,请参阅图6至图8,该结构的散热器通过钎焊进行焊接成型,将第一堵板2、散热本体1以及第二堵板3依次定位组装,并放入焊接工装内,通过搅拌摩擦焊完成焊接操作。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液冷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本体以及分别连接有所述散热本体两端的第一堵板和第二堵板:所述散热本体的内部贯穿设有若干组平行设置的液体流道;所述第一堵板封堵于所述液体流道的一端,所述第一堵板上设有与两组所述液体流道一一对应连通的进液嘴和出液嘴,所述进液嘴和所述出液嘴分别靠近所述散热本体的两侧边设置;所述第二堵板位于所述液体流道的另一端,所述第二堵板或所述散热本体上设有用于连通相邻两组所述液体流道的换向槽;
其中,每组所述液体流道包括若干个平行设置的液体流道,所述液体流道的截面为矩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流道设有两组,所述换向槽设置于所述散热本体靠近所述第二堵板的一端、且所述换向槽分别与两组所述液体流道的同一端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冷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流道包括与所述进液嘴连通的进液流道以及与所述出液嘴连通的出液流道;所述第一堵板的内端面上还设有用于连通所述进液嘴和所述进液流道的进液汇流槽以及用于连通所述出液流道和所述出液嘴的出液汇流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冷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汇流槽、所述出液汇流槽以及所述换向槽分别位于所述散热本体内,所述第一堵板和所述第二堵板分别嵌装于所述散热本体的两端面上。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冷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流道在所述散热本体的板厚方向上间隔布设有至少两层,每层所述液体流道分别与所述进液嘴或所述出液嘴连通。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堵板和所述散热本体之间设有第一钎焊板,所述第二堵板与所述散热本体之间设有第二钎焊板,所述第一钎焊板上设有两个分别与所述进液嘴和所述出液嘴一一对应的第一连通孔,所述第二钎焊板上设有与所述换向槽连通的第二连通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冷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堵板、所述第一钎焊板以及所述散热本体之间通过第一定位销定位,所述第一定位销贯穿所述第一钎焊板设置,且所述第一定位销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第一堵板和所述散热本体内;
所述第一定位销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定位销一一对应位于两个所述第一连通孔的外侧。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冷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堵板、所述第二钎焊板以及所述散热本体之间通过第二定位销定位,所述第二定位销贯穿所述第二钎焊板设置,且所述第二定位销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第二堵板和所述散热本体内;
所述第二定位销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定位销分别位于所述第二连通孔的两侧。
9.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液冷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嘴和所述出液嘴位于所述第一堵板的同一侧板面上,所述进液嘴和所述出液嘴分别向外凸出于所述第一堵板的板面设置。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流道设有四组,所述第一堵板或所述散热本体上也设有换向槽,所述换向槽位于所述进液嘴和所述出液嘴之间。
CN202322067447.8U 2023-08-02 2023-08-02 液冷散热器 Active CN2204022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67447.8U CN220402245U (zh) 2023-08-02 2023-08-02 液冷散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67447.8U CN220402245U (zh) 2023-08-02 2023-08-02 液冷散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402245U true CN220402245U (zh) 2024-01-26

Family

ID=896116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067447.8U Active CN220402245U (zh) 2023-08-02 2023-08-02 液冷散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40224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797389U (zh) 一种高散热效率的液冷散热器
CN220402245U (zh) 液冷散热器
CN212695143U (zh) 一种具有叶脉形分流结构的微通道热沉
CN111799238B (zh) 一种双面水冷igbt散热器及其散热安装结构
CN217306599U (zh) 一种电池装置及其挤出液冷板
CN215524309U (zh) 板式换热器及车辆
CN117062395B (zh) 散热器及制作方法
CN114615866A (zh) 液冷板及电子设备
CN113365469B (zh) 一种液冷板
CN111447805A (zh) 散热效率高的散热组件、电器盒及空调
CN215500183U (zh) 一种电机控制器结构及汽车
CN116568008B (zh) 液冷散热器、电机控制器及车辆
EP4350274A1 (en) Heat exchanger
CN215261322U (zh) 一种三介质冷却换热器
CN219319129U (zh) 一种内置紊流片的换热器芯片组件及换热芯体
CN214316038U (zh) 一种支架板、散热器与电机控制器
CN213578844U (zh) 散热板
CN220874962U (zh) 一种大截面带翅片流道液冷板
CN220627922U (zh) 一种冷却组件及电池包
CN220138449U (zh) 电池液冷板及电池模组
CN216818455U (zh) 电池均温冷却装置及电池模组
CN209896179U (zh) 一种液冷散热器
CN216600594U (zh) 冷却装置和均温功率组件
CN218783090U (zh) 储能电池
CN115942724B (zh) 一种液冷散热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