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62856U - 一种用于驾驶员突发情况训练的低底盘无人车训载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驾驶员突发情况训练的低底盘无人车训载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162856U CN219162856U CN202222956389.XU CN202222956389U CN219162856U CN 219162856 U CN219162856 U CN 219162856U CN 202222956389 U CN202222956389 U CN 202222956389U CN 219162856 U CN219162856 U CN 21916285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raining
- shell
- bottom plate
- positioning
- arch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驾驶员突发情况训练的低底盘无人车训载装置,包括抗高压力训练外壳和搭载平台车,所述训练外壳为拱形结构,包括一体成形的上壳体、下壳体和拱形蜂窝夹层,拱形蜂窝夹层设置在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所述搭载平台车设置在训练外壳下侧,包括车底板,设置在车底板上的外壳固定机构和驱动机构,其中所述外壳固定机构设置在车底板上侧,且与训练外壳配合使用,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搭载平台车下侧,带动本装置移动,且在所述搭载平台车上还设置有检测机构;本装置通过抗高压力训练外壳和搭载平台车的设置,能够实现多场景且安全性强的驾驶员突发情况训练,来提高驾驶员的反应能力,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适用场景多样的特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驾驶训练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驾驶员突发情况训练的低底盘无人车训载装置。
背景技术
当今社会,随着时代的进步,车辆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和普及;其中汽车作为一种被广泛使用的交通工具不仅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和生活,还拥有便捷高效舒适等优势;但是如今随着汽车广泛的使用和制造,车辆种类繁多,相应驾驶时的不确定性也逐渐增大,每年的各种交通安全事故也发生频繁,这不仅会造成严重的经济财产的损失甚至还会危及到人员的生命;因此,想要更进一步地减少我国安全事故的发生,需要提高驾驶员的驾驶训练能力,提高其驾驶时对突发情况的应对能力。针对突发情况,传统的训练方式是依托人力及需要在特定的场地进行的训练模式,训练过程中需要教练员全程陪同并指导。驾驶员操控方向盘进行驾驶训练,进行车辆驾驶训练时首先依靠眼、耳等感受器官来获得所处情况的信息,经过大脑进行信息加工,进而做出决策,并下达指令给手脚等运动器官来人为操控方向盘控制车辆运动,进而对科目进行训练,而这种训练方式严重依赖人力,同时这种训练方式可以模拟的场景较为单一可靠性不高,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以此亟需设计一种用于驾驶员突发情况训练的低底盘无人车训载装置,当驾驶员来不及反应时可以从车训载装置上碾压过去而不发生安全事故,达到保证训练安全的作用,同时满足驾驶员应对不同突发情况的训练要求。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驾驶员突发情况训练的低底盘无人车训载装置,本装置通过抗高压力训练外壳和搭载平台车的设置,能够实现多场景且安全性强的驾驶员突发情况训练,来提高驾驶员的反应能力,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适用场景多样的特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驾驶员突发情况训练的低底盘无人车训载装置,包括抗高压力训练外壳和搭载平台车,
所述训练外壳为拱形结构,包括一体成形的上壳体、下壳体和拱形蜂窝夹层,其中所述拱形蜂窝夹层设置在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
所述搭载平台车设置在训练外壳下侧,包括车底板,设置在车底板上的外壳固定机构和驱动机构,其中所述外壳固定机构设置在车底板上侧,且与训练外壳配合使用,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搭载平台车下侧,带动本装置移动,且在所述搭载平台车上还设置有检测机构。
优选的,所述的拱形蜂窝夹层由若干相互连接的正六面体网格组成,且所述拱形蜂窝夹层与设置在上壳体和下壳体内部空间的上下表面均完全充分接触。
优选的,所述的训练外壳由TC4铝合金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的外壳固定机构包括相互配合使用的前侧定位组件和后侧定位组件,所述前侧定位组件包括定位板和可调节限位板,其中所述定位板设置在车底板前侧,且通过第一定位栓与车底板连接,所述可调节限位板活动设置在车底板上,且通过第一调节栓与定位板连接;所述后侧定位组件为安装座,所述安装座活动设置在车底板后侧,且通过第二定位栓与车底板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安装座和可调节限位板上均通过第三定位栓和第一弹簧可拆卸的设置有拱形定位件,且在所述拱形定位件上设置有若干定位杆,所述定位杆螺接在拱形定位件上,与训练外壳配合使用。
优选的,所述的车底板前侧还对称的设置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与设置在可调节限位板底部的第四限位栓配合使用。
优选的,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滚轮、电机、第一驱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所述滚轮通过传动轴安装在车底板下侧,且所述传动轴通过轴承安装在车底板下侧;所述第二从动齿轮安装在传动轴上,且与第一驱动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电机设置在车底板下侧,所述第一驱动齿轮设置在电机的驱动端,通过电机带动所述滚轮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驾驶员突发情况训练的低底盘无人车训载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改进之处在于:
(1)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用于驾驶员突发情况训练的低底盘无人车训载装置,包括相互配合使用的抗高压力训练外壳和搭载平台车,其中所述训练外壳为与车辆轮胎相匹配的拱形结构,包括一体成形的上壳体、下壳体和拱形蜂窝夹层,在使用时当驾驶员来不及反应时可以从训练外壳上碾压过去而不发生安全事故,进而保证训练安全的作用,避免司机反应不及时损坏训载装置,从而造成训练中的经济损失,继而提高训练的安全性;
(2)本装置通过在搭载平台车上设置外壳固定机构和驱动机构,在使用时对训练外壳进行固定同时便于通过搭载平台车的移动实现智能化训练,进而有效节省了人力和能够实现多场景突发情况的训练,以此提高驾驶员的反应能力,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适用场景多样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驾驶员突发情况训练的低底盘无人车训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训练外壳的建模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搭载平台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车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前侧定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后侧定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训练外壳,11.上壳体,12.下壳体,13.拱形蜂窝夹层,2.搭载平台车,21.车底板,211.导向槽,212.第一螺接孔,213.第二螺接孔,214.伸缩柱,215.第二弹簧,22.滚轮,221.传动轴,222.安装块,223.伸缩槽,23.定位板,231.第四螺接孔,232.第一调节栓,233.第三螺接孔,234.第二定位栓,24.拱形定位件,241.定位杆,242.第六螺接孔,243.第一弹簧,244.第三定位栓,25.安装座,251.调节槽,26.可调节限位板,261.第五螺接孔,262.第一顶紧孔,27.电机,28.第一驱动齿轮,29.第二从动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参照附图1-6所示的一种用于驾驶员突发情况训练的低底盘无人车训载装置,包括抗高压力训练外壳1和搭载平台车2,
所述训练外壳1为与车辆轮胎相匹配的拱形结构,包括一体成形的上壳体11、下壳体12和拱形蜂窝夹层13,其中所述拱形蜂窝夹层13设置在上壳体11与下壳体12之间;
所述搭载平台车2设置在训练外壳1下侧,包括车底板21,设置在车底板21上的外壳固定机构和驱动机构,其中所述外壳固定机构设置在车底板21上侧,且与训练外壳1配合使用,以实现训练外壳1的可拆卸连接,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搭载平台车2下侧,用于驱动本无人车训载装置进行移动。
优选的,为保证所述训练外壳1在使用时能够避免碾压车辆侧翻和保证其自身能够与地面充分接触,设计所述的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的面板底边总长度为90cm,面板的宽度为14cm,拱形外壳结构的高度为15cm,拱形外壳结构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5°。
优选的,为与上述训练外壳1的结构相适配,设计所述的搭载平台车2的长度约为55cm,宽度约为12cm,高度约为15cm。
优选的,所述的训练外壳1采用3D打印技术一体成形,且所述拱形蜂窝夹层13与设置在其上下两侧的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内部空间的上下表面均完全充分接触,形成封闭的模型结构,且所述拱形蜂窝夹层13由若干相互连接的正六面体网格组成。
优选的,所述的训练外壳1由TC4铝合金材料制成,且所述拱形蜂窝夹层13由若干相互连接的六面体网格组成,其中所述TC4铝合金材料的弹性模量为110000MPa,泊松比为0.34。
优选的,在所述的检测机构包括红外感应器和位置传感器(现有技术未画出),所述红外感应器与位置传感器电性联通,在使用时,利用红外感应器检测车轮是否避让过本车训载装置,所述位置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本车训载装置所在训练位置,实时监测所述搭载平台车2的位置,训练驾驶员的避障能力,以实现对驾驶员智能化训练。
实施例2: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为便于对训练外壳1在试验时进行可拆卸固定,所述的外壳固定机构包括相互配合使用的前侧定位组件和后侧定位组件,所述前侧定位组件包括定位板23和可调节限位板26,其中所述定位板23设置在车底板21前侧,且通过第一定位栓234与车底板21连接,所述可调节限位板26活动设置在车底板21上,且通过第一调节栓232与定位板23连接,在使用时对训练外壳1前侧进行限位;所述后侧定位组件为安装座25,所述安装座25活动设置在车底板21后侧,且安装座25通过第二定位栓234与车底板21连接,在使用时对训练外壳1后侧进行限位。
优选的,为便于在使用时,可调节的对训练外壳1进行固定,在所述的安装座25和可调节限位板26上均通过第三定位栓244和第一弹簧243可拆卸的安装有拱形定位件24,且在所述拱形定位件24上设置有若干定位杆241,所述定位杆241螺接在拱形定位件24上,且与训练外壳1配合使用。
优选的,所述的车底板21前侧还对称的设置有导向槽211,所述导向槽211与设置在可调节限位板26底部的第四限位栓262配合使用。
优选的,所述的车底板21上设置有第一螺接孔212,所述第一螺接孔与第二定位栓234和设置在安装座25上的调节槽251配合使用,即在使用时,使用安装座25依次穿过调节槽251和第二定位栓234,将安装座25安装在车底板21上,且在使用时根据固定要求,可通过调节槽251调节所述安装座25的安装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车底板21上还设置有第二螺接孔213,所述第二螺接孔213和第二定位栓234和设置在定位板23的第三螺接孔233配合使用,在使用时,将所述第二定位栓234依次穿过第三螺接孔233和第二螺接孔213,将所述定位板23安装在车底板21上。
优选的,在所述的定位板23上还设置有第四螺接孔231,所述第四螺接孔231与第一调节栓232和设置在可调节限位板26上的第一顶紧孔262配合使用,在使用时,将所述第一调节栓232穿过第四螺接孔231对第一顶紧孔262进行顶紧作用,对可调节限位板26在车底板21上的位置进行调节。
优选的,所述的第四限位栓262螺接安装在可调节限位板26底部,且沿着导向槽211滑动,对所述可调节限位板26的运动进行导向。
优选的,所述的安装座25和可调节限位板26上还设置有第五螺接孔261,所述第五螺接孔261与第三定位栓244配合使用,将所述拱形定位件24安装在安装座25和可调节限位板26上。
实施例3: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为便于移动本无人车训载装置,以便于对驾驶员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进行训练,设计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滚轮22、电机27、第一驱动齿轮28和第二从动齿轮29,所述滚轮22通过传动轴221转动安装车底板21下侧,且所述传动轴221通过轴承安装在车底板21下侧;所述第二从动齿轮29固定安装在传动轴221上,且与第一驱动齿轮28相互啮合;所述电机27固定设置在车底板21下侧,所述第一驱动齿轮28设置在电机27的驱动端,通过电机27驱动带动所述滚轮22转动,对本无人车训载装置的位置进行调整,以便于对驾驶员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进行训练。
优选的,为了将所述车底板21悬设安装在传动轴221上侧,在所述的传动轴221两端设置有安装块222,所述安装块222上设置有伸缩槽223,所述伸缩槽223与设置在车底板21下侧的伸缩柱214配合使用,且在所述车伸缩柱214上还套设有第二弹簧215,实现将所述车底板21悬设安装在传动轴221上侧。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5)
1.一种用于驾驶员突发情况训练的低底盘无人车训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抗高压力训练外壳和搭载平台车:
所述训练外壳为拱形结构,包括一体成形的上壳体、下壳体和拱形蜂窝夹层,其中所述拱形蜂窝夹层设置在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
所述搭载平台车设置在训练外壳下侧,包括车底板,设置在车底板上的外壳固定机构和驱动机构,其中所述外壳固定机构设置在车底板上侧,且与训练外壳配合使用,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搭载平台车下侧,带动本装置移动,且在所述搭载平台车上还设置有检测机构;
所述的拱形蜂窝夹层由若干相互连接的正六面体网格组成,且所述拱形蜂窝夹层与设置在上壳体和下壳体内部空间的上下表面均完全充分接触;
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滚轮、电机、第一驱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所述滚轮通过传动轴安装车底板下侧,且所述传动轴通过轴承安装在车底板下侧;所述第二从动齿轮安装在传动轴上,且与第一驱动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电机设置在车底板下侧,所述第一驱动齿轮设置在电机的驱动端,通过电机带动所述滚轮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驾驶员突发情况训练的低底盘无人车训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训练外壳由TC4铝合金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驾驶员突发情况训练的低底盘无人车训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固定机构包括相互配合使用的前侧定位组件和后侧定位组件,所述前侧定位组件包括定位板和可调节限位板,其中所述定位板设置在车底板前侧,且通过第一定位栓与车底板连接,所述可调节限位板活动设置在车底板上,且通过第一调节栓与定位板连接;所述后侧定位组件为安装座,所述安装座活动设置在车底板后侧,且通过第二定位栓与车底板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驾驶员突发情况训练的低底盘无人车训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座和可调节限位板上均通过第三定位栓和第一弹簧可拆卸的设置有拱形定位件,且在所述拱形定位件上设置有若干定位杆,所述定位杆螺接在拱形定位件上,与训练外壳配合使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驾驶员突发情况训练的低底盘无人车训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底板前侧还对称的设置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与设置在可调节限位板底部的第四限位栓配合使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956389.XU CN219162856U (zh) | 2022-11-07 | 2022-11-07 | 一种用于驾驶员突发情况训练的低底盘无人车训载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956389.XU CN219162856U (zh) | 2022-11-07 | 2022-11-07 | 一种用于驾驶员突发情况训练的低底盘无人车训载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162856U true CN219162856U (zh) | 2023-06-09 |
Family
ID=866219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956389.XU Active CN219162856U (zh) | 2022-11-07 | 2022-11-07 | 一种用于驾驶员突发情况训练的低底盘无人车训载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162856U (zh) |
-
2022
- 2022-11-07 CN CN202222956389.XU patent/CN21916285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6476703U (zh) | 车底起升移动平台 | |
CN1185120C (zh) | 城市城际高架快速交通系统 | |
CN201635452U (zh) | 停车引导辅助装置 | |
CN219162856U (zh) | 一种用于驾驶员突发情况训练的低底盘无人车训载装置 | |
CN217227284U (zh) | 轻便微型车辆 | |
CN208586014U (zh) | 一种全自动搬运小车 | |
CN110130694A (zh) | 一种弹簧储能式立体停车库 | |
CN211207597U (zh) | 一种教练车辅助转向装置 | |
CN203818926U (zh) | 一种电动汽车后轮距调节装置 | |
CN210132959U (zh) | 公路轨道两用运输车底盘 | |
CN203066546U (zh) | 一种利用道路上空的停车装置的控制系统 | |
CN201703499U (zh) | 一种全封闭流线型两轮车 | |
CN213676446U (zh) | 一种方便调节的汽车移动驾驶舱推动装置 | |
CN203305982U (zh) | 训练用降低汽车轮胎与地面摩擦力的装置 | |
CN2839022Y (zh) | 电动自行两用轿车 | |
CN220928886U (zh) | 一种停车引导装置 | |
CN214336010U (zh) | 一种纯电动汽车助力转向实操平台 | |
CN210243197U (zh) | 一种前轴检测盘 | |
CN215366946U (zh) | 一种市政道路用具有防护结构的限高杆 | |
CN212836979U (zh) | 立体停车系统 | |
CN204775436U (zh) | 超能越野车 | |
CN213933136U (zh) | 可检测前后双向行驶汽车侧滑性能的装置 | |
CN213676581U (zh) | 一种用于移动驾驶舱数据线和车体的连接装置 | |
CN118124536B (zh) | 一种无人驾驶车辆制动装置 | |
CN215663386U (zh) | 一种可控预防误踩刹车或油门的制动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