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53561U - 一种仪表盘壳体注塑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仪表盘壳体注塑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53561U
CN219153561U CN202222649535.4U CN202222649535U CN219153561U CN 219153561 U CN219153561 U CN 219153561U CN 202222649535 U CN202222649535 U CN 202222649535U CN 219153561 U CN219153561 U CN 2191535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jection molding
instrument panel
demolding
injection mold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64953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奇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xing Xurui Huachi Moul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ixing Xurui Huachi Moul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ixing Xurui Huachi Moul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ixing Xurui Huachi Moul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64953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535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535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535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仪表盘壳体注塑模具,应用在仪表盘壳体注塑技术领域,通过设置本体、注塑机构和脱膜组件,在使用时,首先将外部电源与注塑机构连接,然后将液态的物料置于注塑机构的内部,接着通过注塑机构来对物料进行加工处理,此时物料将会成型,接着等待产品冷却完成,在此加工过程中,将不需要人工处于高温状态下工作,防止人员烫伤,具有增加安全性的效果,物品冷却完成后通过脱膜组件,能够使注塑机构内部的成品脱离注塑机构,便于将成品取出,具有减少了人工操作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仪表盘壳体注塑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仪表盘壳体注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仪表盘壳体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汽车仪表盘是反映车辆各系统工作状况的装置,常见的有燃油指示灯、清洗液指示灯、电子油门指示灯、前后雾灯指示灯及报警灯。
目前公告为:CN212653798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汽车仪表盘壳体注塑模具,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顶部固定有定模板,所述定模板的内部固定有注塑口,所述主体的底部固定有液压缸,所述主体的内部下方横向固定有隔板,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设置有活塞,且所述活塞贯穿隔板,且所述活塞的一端连接有推板,所述推板的顶部通过两个顶出机构连接有动模板,所述动模板的内部设置有模型腔,所述模型腔的内部下方固定有型芯,所述主体的两侧开设有滑槽,所述主体的一侧安装有控制面板,此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有动模板、定模板、第一出水口、第二出水口、第一进水口和第二进水口,更好的提供了散热性能。
现有的一种仪表盘壳体注塑模具存在的问题是:现有的注塑装置在使用时一般都是直接等成品冷却后,然后通人工操作将成品取出,这种方法不但费时而且费力,有时还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仪表盘壳体注塑模具,其优点是具有注塑完成后自动脱模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仪表盘壳体注塑模具,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内部设置有注塑机构,所述注塑机构的内部设置有脱膜组件,所述本体的外壁上设置有升降组件,所述本体的内底部设置有冷却组件,所述冷却组件位于注塑机构的下方。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本体、注塑机构和脱膜组件,在使用时,首先将外部电源与注塑机构连接,然后将液态的物料置于注塑机构的内部,接着通过注塑机构来对物料进行加工处理,此时物料将会成型,接着等待产品冷却完成,在此加工过程中,将不需要人工处于高温状态下工作,防止人员烫伤,具有增加安全性的效果,物品冷却完成后通过脱膜组件,能够使注塑机构内部的成品脱离注塑机构,便于将成品取出,具有减少了人工操作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注塑机构包括支撑板、散热槽、密封盖、第一气缸、上模具和下模具,所述支撑板焊接于本体的内壁上,所述散热槽均匀开设于支撑板的顶部,所述密封盖设置于本体的上方,所述第一气缸栓接于密封盖的底部,所述上模具栓接于第一气缸的输出端,所述下模具设置于支撑板的上方,所述密封盖的长和宽均大于本体。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支撑板、散热槽、密封盖、第一气缸、上模具和下模具,在使用时,将物料置于下模具中,然后启动第一气缸,使第一气缸带动上模具与下模具配合使用,从而对物料进行注塑处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脱膜组件包括固定板、第二气缸、脱模槽和脱模柱,所述固定板圆周焊接于下模具的外侧壁上,所述第二气缸栓接于固定板的底部,所述脱模槽圆周开设于下模具的内底壁,所述脱模柱滑动连接于脱模槽的内部,所述脱模柱的底部与支撑板的顶部焊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固定板、第二气缸、脱模槽和脱模柱,在使用时,第二气缸带动下模具移动,使下模具内部的成品被脱模柱支撑,从而脱离下模具,起到了自动脱模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包围环和第三气缸,所述包围环焊接于本体的外壁上,所述第三气缸栓接于包围环的顶部,所述第三气缸的输出端与密封盖的底部栓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包围环和第三气缸,在使用时,能够自动的使密封盖脱离本体,减少了人力,增加了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冷却组件包括制冷机、进气管和钢丝网,所述制冷机设置于本体的外一侧,所述进气管栓接于制冷机的输出端,所述钢丝网栓接于本体的内侧壁上,所述进气管与本体的内部连通。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制冷机、进气管和钢丝网,在使用时制冷机制出的冷气通过进气管进入本体的内部,从而使下模具内部的产品加速冷却,增加了产品的制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模具的外壁上焊接有防溢环,所述防溢环倾斜向上设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防溢环,在使用时上模具下模具配合使用会使下模具内部的物料溢出,防溢环能够有效的防止物料溢出,起到了收集物料的作用,防止物料浪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密封盖的底部粘接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的外壁与本体的内侧壁紧密贴合。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密封垫,能够在注塑的过程中,增加本体内部的密封性,防止外界空气与正在加工的物料接触,防止物料在加工的过程中开裂。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设置本体、注塑机构和脱膜组件,在使用时,首先将外部电源与注塑机构连接,然后将液态的物料置于注塑机构的内部,接着通过注塑机构来对物料进行加工处理,此时物料将会成型,接着等待产品冷却完成,在此加工过程中,将不需要人工处于高温状态下工作,防止人员烫伤,具有增加安全性的效果,物品冷却完成后通过脱膜组件,能够使注塑机构内部的成品脱离注塑机构,便于将成品取出,具有减少了人工操作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2中A-A处的立体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3中A处的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脱膜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本体;2、注塑机构;3、脱膜组件;4、升降组件;5、冷却组件;6、防溢环;7、密封垫;21、支撑板;22、散热槽;23、密封盖;24、第一气缸;25、上模具;26、下模具;31、固定板;32、第二气缸;33、脱模槽;34、脱模柱;41、包围环;42、第三气缸;51、制冷机;52、进气管;53、钢丝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一种仪表盘壳体注塑模具,包括本体1,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注塑机构2,注塑机构2的内部设置有脱膜组件3,本体1的外壁上设置有升降组件4,本体1的内底部设置有冷却组件5,冷却组件5位于注塑机构2的下方,通过设置本体1、注塑机构2和脱膜组件3,在使用时,首先将外部电源与注塑机构2连接,然后将液态的物料置于注塑机构2的内部,接着通过注塑机构2来对物料进行加工处理,此时物料将会成型,接着等待产品冷却完成,在此加工过程中,将不需要人工处于高温状态下工作,防止人员烫伤,具有增加安全性的效果,物品冷却完成后通过脱膜组件3,能够使注塑机构2内部的成品脱离注塑机构2,便于将成品取出,具有减少了人工操作的优点。
参考图3,注塑机构2包括支撑板21、散热槽22、密封盖23、第一气缸24、上模具25和下模具26,支撑板21焊接于本体1的内壁上,散热槽22均匀开设于支撑板21的顶部,密封盖23设置于本体1的上方,第一气缸24栓接于密封盖23的底部,上模具25栓接于第一气缸24的输出端,下模具26设置于支撑板21的上方,密封盖23的长和宽均大于本体1,通过设置支撑板21、散热槽22、密封盖23、第一气缸24、上模具25和下模具26,在使用时,将物料置于下模具26中,然后启动第一气缸24,使第一气缸24带动上模具25与下模具26配合使用,从而对物料进行注塑处理。
参考图3和图4,脱膜组件3包括固定板31、第二气缸32、脱模槽33和脱模柱34,固定板31圆周焊接于下模具26的外侧壁上,第二气缸32栓接于固定板31的底部,脱模槽33圆周开设于下模具26的内底壁,脱模柱34滑动连接于脱模槽33的内部,脱模柱34的底部与支撑板21的顶部焊接,通过设置固定板31、第二气缸32、脱模槽33和脱模柱34,在使用时,第二气缸32带动下模具26移动,使下模具26内部的成品被脱模柱34支撑,从而脱离下模具26,起到了自动脱模的作用。
参考图3,升降组件4包括包围环41和第三气缸42,包围环41焊接于本体1的外壁上,第三气缸42栓接于包围环41的顶部,第三气缸42的输出端与密封盖23的底部栓接,通过设置包围环41和第三气缸42,在使用时,能够自动的使密封盖23脱离本体1,减少了人力,增加了工作效率。
参考图3,冷却组件5包括制冷机51、进气管52和钢丝网53,制冷机51设置于本体1的外一侧,进气管52栓接于制冷机51的输出端,钢丝网53栓接于本体1的内侧壁上,进气管52与本体1的内部连通,通过设置制冷机51、进气管52和钢丝网53,在使用时制冷机51制出的冷气通过进气管52进入本体1的内部,从而使下模具26内部的产品加速冷却,增加了产品的制作效率。
参考图3,下模具26的外壁上焊接有防溢环6,防溢环6倾斜向上设置,通过设置防溢环6,在使用时上模具25下模具26配合使用会使下模具26内部的物料溢出,防溢环6能够有效的防止物料溢出,起到了收集物料的作用,防止物料浪费。
参考图3,密封盖23的底部粘接有密封垫7,密封垫7的外壁与本体1的内侧壁紧密贴合,通过设置密封垫7,能够在注塑的过程中,增加本体1内部的密封性,防止外界空气与正在加工的物料接触,防止物料在加工的过程中开裂。
使用过程简述:在使用的过程中,将第一气缸24、第二气缸32和第三气缸42均与外部的电源连接,接着启动第三气缸42使密封盖23脱离本体1,接着将物料注入至下模具26的内部,接着再次启动第三气缸42使本体1的内部处于密封状态,急着启动第一气缸24,使上模具25与下模具26配合使用,从而对物料进行注塑工作,当物料注塑完成后,即可启动制冷机51,制冷机51制出的冷气经过进气管52进入至本体1的内部,从而对产品进行冷却处理,当产品冷却完成后启动第二气缸32,第二气缸32带动下模具26向下移动,接着脱模柱34的顶部会与产品的底部接触,从而使产品脱离下模具26,从而完成作业。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7)

1.一种仪表盘壳体注塑模具,包括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注塑机构(2),所述注塑机构(2)的内部设置有脱膜组件(3),所述本体(1)的外壁上设置有升降组件(4),所述本体(1)的内底部设置有冷却组件(5),所述冷却组件(5)位于注塑机构(2)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仪表盘壳体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机构(2)包括支撑板(21)、散热槽(22)、密封盖(23)、第一气缸(24)、上模具(25)和下模具(26),所述支撑板(21)焊接于本体(1)的内壁上,所述散热槽(22)均匀开设于支撑板(21)的顶部,所述密封盖(23)设置于本体(1)的上方,所述第一气缸(24)栓接于密封盖(23)的底部,所述上模具(25)栓接于第一气缸(24)的输出端,所述下模具(26)设置于支撑板(21)的上方,所述密封盖(23)的长和宽均大于本体(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仪表盘壳体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脱膜组件(3)包括固定板(31)、第二气缸(32)、脱模槽(33)和脱模柱(34),所述固定板(31)圆周焊接于下模具(26)的外侧壁上,所述第二气缸(32)栓接于固定板(31)的底部,所述脱模槽(33)圆周开设于下模具(26)的内底壁,所述脱模柱(34)滑动连接于脱模槽(33)的内部,所述脱模柱(34)的底部与支撑板(21)的顶部焊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仪表盘壳体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4)包括包围环(41)和第三气缸(42),所述包围环(41)焊接于本体(1)的外壁上,所述第三气缸(42)栓接于包围环(41)的顶部,所述第三气缸(42)的输出端与密封盖(23)的底部栓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仪表盘壳体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组件(5)包括制冷机(51)、进气管(52)和钢丝网(53),所述制冷机(51)设置于本体(1)的外一侧,所述进气管(52)栓接于制冷机(51)的输出端,所述钢丝网(53)栓接于本体(1)的内侧壁上,所述进气管(52)与本体(1)的内部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仪表盘壳体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具(26)的外壁上焊接有防溢环(6),所述防溢环(6)倾斜向上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仪表盘壳体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23)的底部粘接有密封垫(7),所述密封垫(7)的外壁与本体(1)的内侧壁紧密贴合。
CN202222649535.4U 2022-10-09 2022-10-09 一种仪表盘壳体注塑模具 Active CN2191535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49535.4U CN219153561U (zh) 2022-10-09 2022-10-09 一种仪表盘壳体注塑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49535.4U CN219153561U (zh) 2022-10-09 2022-10-09 一种仪表盘壳体注塑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53561U true CN219153561U (zh) 2023-06-09

Family

ID=866445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649535.4U Active CN219153561U (zh) 2022-10-09 2022-10-09 一种仪表盘壳体注塑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535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495320U (zh) 一种散热器制作用压铸机
CN210758943U (zh) 一种易于散热的注塑模具
CN219153561U (zh) 一种仪表盘壳体注塑模具
CN214188310U (zh) 一种汽车空调总成外壳加工生产用注塑料模具
CN213382828U (zh) 一种散热功能的汽车内饰板注塑模具
CN219427324U (zh) 一种高密封性注塑模具
CN216152925U (zh) 一种拉杆箱脚轮高效注塑模具
CN213733103U (zh) 一种单次注塑多个餐盒的注塑模
CN211489397U (zh) 一种汽车散热器支架的成型模具
CN209775610U (zh) 一种用于刹车片热压一次成型装置
CN215242500U (zh) 一种带有快速冷却出料机构的塑胶模具
CN220052512U (zh) 一种冷却模具
CN219311787U (zh) 一种船舶护舷加工用硫化机
CN213766884U (zh) 一种汽车配件生产用注塑装置
CN219443356U (zh) 一种汽车变速箱壳体浇铸模具
CN218083985U (zh) 一种精密塑料注射成型机
CN215040016U (zh) 一种打印机用塑料齿轮加工模具
CN220548557U (zh) 一种挖掘机散热器加工专用模具
CN218227653U (zh) 一种注塑件快速脱模的注塑模具
CN213198570U (zh) 一种高性能脚轮注塑装置
CN214239324U (zh) 一种汽车连接器用具有循环冷却结构的注塑模具
CN215095235U (zh) 一种快速散热的臂式血压计壳体注塑模具
CN217454784U (zh) 一种汽车注塑件的水口自动缩颈扭断装置
CN213412782U (zh) 一种双模仁的急冷急热注塑设备
CN216914697U (zh) 一种便于冷却的高效注塑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