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26051U - 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26051U
CN219126051U CN202320048193.2U CN202320048193U CN219126051U CN 219126051 U CN219126051 U CN 219126051U CN 202320048193 U CN202320048193 U CN 202320048193U CN 219126051 U CN219126051 U CN 2191260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liner
heat conducting
inner container
heat cond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04819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泽春
贾云鹏
谢伟峰
邹凌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oyou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oyou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04819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260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260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260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40/00Technologies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home appliances, e.g. induction cooking or efficient technologies for refrigerators, freezers or dish washer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烹饪器具,包括器具本体和容置于所述器具本体中的内胆,所述内胆具有中空且凸出于内胆外表面的导热脉管,所述导热脉管在内填充有导热介质,所述器具本体内设有用于支撑并加热所述内胆的发热盘,所述发热盘的上表面与所述内胆外表面之间形成间隙,所述内胆与所述发热盘之间设有导热件,所述导热件一侧接触所述发热盘的上表面,另一侧伸入所述间隙并接触所述导热脉管和/或所述内胆外表面。解决目前内胆底面与发热盘存在间隙影响内胆均热效果的问题。减少发热盘和内胆之间的间隙,将发热盘上更多的热量快速传递到内胆上,提高内胆受热的均匀度,内胆放置在发热盘上更加稳定,不易晃动,减少用户对烹饪器具产品质量的疑虑。

Description

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家电领域,尤其涉及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市面上目前的饭煲类型按加热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发热盘式和电磁线圈加热(IH)式饭煲。其中,由于发热盘加热方式的特性,内胆与其直接接触进行升温,因此发热盘的造型往往需要与内胆造型进行相应的调整搭配以确保最佳加热效果。
超导均热内胆作为一种新兴的内胆设计方案,往内胆壁中注入超导液,可以实现加热过程中饭煲内部立体同步升温,加热更加均匀,使得米饭口感更佳。与传统内胆不同,为了将超导液注入内胆壁中,将内胆外观设计成六边形的网状脉络结构,便于超导液在其中流动。超导均热内胆底部平整性相对较差,难以与发热盘完全贴合,导致内胆放置不平,影响使用体验;超导均热内胆底部凹处与发热盘间的空气间隙导致内胆表面产生温度差,影响均热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出烹饪器具,带有导热脉管的内胆和发热盘能尽量贴合增大两者之间接触面积,提高热传导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烹饪器具,包括器具本体和容置于所述器具本体中的内胆,所述内胆具有中空且凸出于内胆外表面的导热脉管,所述导热脉管在内填充有导热介质,所述器具本体内设有用于支撑并加热所述内胆的发热盘,所述发热盘的上表面与所述内胆外表面之间形成间隙,所述内胆与所述发热盘之间设有导热件,所述导热件一侧接触所述发热盘的上表面,另一侧伸入所述间隙并接触所述导热脉管和/或所述内胆外表面。
在上述的烹饪器具中,所述导热脉管在所述内胆的底部外表面上围成数个凹槽,所述导热件伸入至少部分凹槽中。
在上述的烹饪器具中,所述导热件伸入凹槽的部分为圆形、椭圆形、跑道形和圆角多边形中的一种。
在上述的烹饪器具中,所述导热件伸入凹槽的部分与所述凹槽的形状相匹配。
在上述的烹饪器具中,所述导热件一体成型于所述发热盘上。
在上述的烹饪器具中,所述导热件包括凸设于所述发热盘的上表面的数个第一导热凸起。
在上述的烹饪器具中,所述导热件包括导热盘和凸设于所述导热盘一侧面的第二导热凸起,所述第二导热凸起伸入所述间隙并接触所述导热脉管和/或所述内胆外表面,所述导热盘的另一侧面接触所述发热盘的上表面。
在上述的烹饪器具中,所述导热件相对所述内胆可独立取放于所述器具本体。
在上述的烹饪器具中,所述导热件连接在所述内胆上并连同所述内胆取放于所述器具本体。
在上述的烹饪器具中,所述导热盘的另一侧面与所述发热盘的上表面全部贴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通过设置导热件解决目前内胆底面与发热盘存在间隙影响内胆均热效果的问题。利用内胆上设置的导热脉管和填充在导热脉管内的导热介质,可以将内胆局部接受的热量快速的传递到内胆的其他部位,在内胆和发热盘之间设置导热件,并且导热件一侧接触发热盘,另一侧伸入到发热盘与内胆之间的间隙内并接触导热脉管和/或内胆外表面,从而减少发热盘和内胆之间的间隙,将发热盘上更多的热量快速传递到内胆上,提高发热盘与内胆之间的热传导效率,让内胆受热更加均匀,并且由于导热件填补了发热盘和内胆之间的间隙,使得内胆放置在发热盘上更加稳定,不易晃动,减少用户对烹饪器具产品质量的疑虑。
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导热脉管在所述内胆的底部外表面上围成数个凹槽,所述导热件伸入至少部分凹槽中。导热脉管在内胆底部外表面围成数个凹槽可以通过导热脉管内的导热介质将热量更快的向凹槽内传递,提高内胆均热速度,而导热件伸入到部分凹槽中,使得导热件也起到了将发热盘热量直接传递到凹槽内的目的,使得内胆受热更加均匀,而且导热件伸入到凹槽内,也可以防止内胆相对发热盘转动,固定住内胆和发热盘的相对位置。
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导热件伸入凹槽的部分为圆形、椭圆形、跑道形和圆角多边形中的一种。这些伸入凹槽内的导热件的形状比较容易加工,并且不具有棱角,不易划伤内胆,对内胆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
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导热件伸入凹槽的部分与所述凹槽的形状相匹配。完美的贴合整个凹槽,使得导热件能与凹槽完整接触,既能将热量均匀的传递到内胆上,还能让内胆获得最稳定的摆放。
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导热件一体成型于所述发热盘上。防止导热件在清洗或者运输过程中丢失,并且导热件与发热盘一体成型可以减少发热盘和导热件之间的热损失。
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导热件包括凸设于所述发热盘的上表面的数个第一导热凸起。凸出的第一导热凸起用于伸入导热脉管与内胆之间的间隙,对间隙进行填补,只要将内胆底部凹陷部分对准第一导热凸起即可完成内胆的安装,降低用户操作难度。
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导热件包括导热盘和凸设于所述导热盘一侧面的第二导热凸起,所述第二导热凸起伸入所述间隙并接触所述导热脉管和/或所述内胆外表面,所述导热盘的另一侧面接触所述发热盘的上表面。通过设置导热盘为基础并在导热盘上设置第二导热凸起,使导热盘能与发热盘良好的匹配,同时第二导热凸起能与内胆底部凹陷部分匹配,更好的发挥导热件的导热作用。
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导热件相对所述内胆可独立取放于所述器具本体。导热件可以单独取出,可以无需对现有烹饪器具进行的发热盘和内胆进行改造,适用性更广,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导热件连接在所述内胆上并连同所述内胆取放于所述器具本体。导热件连接在内胆上,除了可以让内胆受热更均匀外,还可以对内胆底部的导热脉管进行保护。
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导热盘的另一侧面与所述发热盘的上表面全部贴合。减少导热盘与发热盘之间的热损失,将发热盘产生的热量尽量多的传递到内胆上。
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详细的揭露。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烹饪器具实施例一的剖视图;
图2为图1中A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烹饪器具实施例一的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烹饪器具实施例一中发热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烹饪器具实施例一中发热盘和内胆组合后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烹饪器具实施例二的剖视图;
图7为图6中B处局部放大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烹饪器具实施例二的爆炸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烹饪器具实施例二中导热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烹饪器具实施例二中发热盘和内胆组合后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
器具本体100、发热盘110;
内胆200、导热脉管210、凹槽220;
导热件300、第一导热凸起310、导热盘320、第二导热凸起330。
【具体实施方式】
烹饪器具,包括器具本体和容置于所述器具本体中的内胆,所述内胆具有中空且凸出于内胆外表面的导热脉管,所述导热脉管在内填充有导热介质,所述器具本体内设有用于支撑并加热所述内胆的发热盘,所述发热盘的上表面与所述内胆外表面之间形成间隙,所述内胆与所述发热盘之间设有导热件,所述导热件一侧接触所述发热盘的上表面,另一侧伸入所述间隙并接触所述导热脉管和/或所述内胆外表面。通过设置导热件解决目前内胆底面与发热盘存在间隙影响内胆均热效果的问题。利用内胆上设置的导热脉管和填充在导热脉管内的导热介质,可以将内胆局部接受的热量快速的传递到内胆的其他部位,在内胆和发热盘之间设置导热件,并且导热件一侧接触发热盘,另一侧伸入到发热盘与内胆之间的间隙内并接触导热脉管和/或内胆外表面,从而减少发热盘和内胆之间的间隙,将发热盘上更多的热量快速传递到内胆上,提高发热盘与内胆之间的热传导效率,让内胆受热更加均匀,并且由于导热件填补了发热盘和内胆之间的间隙,使得内胆放置在发热盘上更加稳定,不易晃动,减少用户对烹饪器具产品质量的疑虑。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5所示,烹饪器具,包括器具本体100、盖体和容置于器具本体100中的内胆200,器具本体100底部设有用于支撑并加热内胆200的发热盘110,为了让发热盘110的热量能更均匀传递到内胆200上,在内胆200上具有中空且凸出于内胆200外表面的导热脉管210,并且在导热脉管210内填充有导热介质,通过导热介质将内胆200底部接收的热量快速的传递到内胆200上的其他位置,从而实现对内胆200中食物的均匀加热。而在烹饪过程中盖体与器具本体100扣合,并且将内胆200封口,已获得更加的烹饪效果。
由于内胆200底部设有凸出于内胆200表面的导热脉管210,将内胆200放置在发热盘110上后,发热盘110的上表面与内胆200外表面之间会形成间隙,造成内胆200底面与发热盘110的接触面积减少,使得发热盘110与内胆200之间的热传导效率变低。因此,在内胆200和发热盘110之间设置导热件300,导热件300一侧与发热盘110的上表面接触,导热件300的另一侧伸入间隙并与导热脉管210和/或内胆200外表面接触,从而让导热件300将从发热盘110上吸收的热量传递给内胆200上更大的面积,进而提高发热盘110与内胆200之间的热传导效率,并且由于导热件300伸入间隙后填补了这些间隙,使得内胆200放置在发热盘110上也更加稳定,不易出现晃动的情况,而盖体与内胆200胆口的密封性能也会得以提升。
进一步,导热脉管210在内胆200的底部外表面围成数个凹槽220,使得导热脉管210可以朝尽量多的地方流动,加快热量的均布;导热件300伸入至少部分凹槽220中,就可以使导热件300能尽量靠近或者贴在凹槽220的底部,增加导热件300与内胆200之间的热传导。
而导热件300伸入凹槽220的部分位于圆形、椭圆形、跑道形或者圆角多边形中的一种,这些形状都具有相对圆滑的外形,由于内胆200需要经常取放,而导热件300有要伸入凹槽220内,这样的形状就可以避免导热件300划伤内胆200的外侧壁,延长内胆200的使用寿命。
当然,最好是导热件300伸入凹槽220的部分与凹槽220的形状相匹配,这样不仅导热件300伸入内胆200的部分能与凹槽220的底壁接触,还能与凹槽220的侧壁接触,并且内胆200也不会再相对于导热件300晃动,在获得最佳的导热效果的同时还让内胆200具有最好摆放的稳定位置。
如图4所示,而导热件300将一体成型于发热盘110上,使导热件300和发热盘110成为一个整体,避免了在清洗和运输途中导热件300丢失,更重要的是在采用同等材料的前提下,可以使发热盘110和导热件300之间的热传递效率达到最高,并且一体式的设置也可以减少装配的步骤。
进一步,导热件300包括凸设于发热盘110的上表面的数个第一导热凸起310,第一导热凸起310就可以插入导热脉管210之间,提升发热盘110与内胆200的接触面积,更好的传递热量,让内胆200均热更加均匀。
使用时,只要用户将内胆200放入器具本体100内,保证导热件300的另一侧伸入间隙并与导热脉管210和/或内胆200外表面接触即可,在使用上并不会增加客户操作难度。作为最优选的方案,如图2所示,导热脉管210在内胆200的底部外表面围成数个凹槽220,而导热件300上设有数个第一导热凸起310,则使第一导热凸起310插入到对应的凹槽220内,从而在周向上限制内胆200再相对于发热盘110转动,同时导热件300与内胆200之间还获得了更大的接触面积,第一导热凸起310与内胆200底面上的凹槽220底壁和侧壁都可以形成接触,而导热脉管210也与相邻的第一导热凸起310之间的导热件300接触,进而实现了导热件300与内胆200最大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发热盘110与内胆200的热传递效率。
实施例二
如图6至图9所示,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导热件300包括导热盘320和凸设于所述导热盘320一侧面的第二导热凸起330,第二导热凸起330伸入间隙并接触导热脉管210和/或内胆200外表面,从而通过第二导热凸起330扩大与内胆200的接触面,进一步提高热传导效率,并且导热盘320的另一侧面接触发热盘110的上表面,从而发挥导热件300的热传导功能。
进一步,导热件300相对内胆200可独立取放于器具本体100,也就是导热件300是独立配件,在需要使用时将导热件300放入到器具本体100内,也就可以在无需改动现有烹饪器具结构的前提下,再增加导热件300,进而提高热传导效率也让内胆200摆放更加稳定,具有更广泛的适用性。
优选的,导热盘320的另一侧面与发热盘110的上表面全部贴合,减少导热盘320与发热盘110之间的间隙,并且将发热盘110朝向内胆200散热的热量全都通过导热件300传递给内胆200,进一步提升内胆200的均热性,也让导热效率得以提升。
除了将导热件300单独设置或者将导热件300与发热盘110一体成型外,如图10所示,还可以将导热件300连接在内胆200上并连同内胆200取放于器具本体100,也就是先将导热件300安装在内胆200的底部,再随内胆200一起放入器具本体100中,而导热件300与内胆200的连接方式可以采用卡接或者扣接等方式进行连接。
本实施例未描述的其他内容可以参考实施例一。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熟悉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实用新型包括但不限于附图和上面具体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内容。任何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和结构原理的修改都将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中。

Claims (10)

1.烹饪器具,包括器具本体和容置于所述器具本体中的内胆,所述内胆具有中空且凸出于内胆外表面的导热脉管,所述导热脉管在内填充有导热介质,所述器具本体内设有用于支撑并加热所述内胆的发热盘,所述发热盘的上表面与所述内胆外表面之间形成间隙,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与所述发热盘之间设有导热件,所述导热件一侧接触所述发热盘的上表面,另一侧伸入所述间隙并接触所述导热脉管和/或所述内胆外表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脉管在所述内胆的底部外表面上围成数个凹槽,所述导热件伸入至少部分凹槽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件伸入凹槽的部分为圆形、椭圆形、跑道形和圆角多边形中的一种。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件伸入凹槽的部分与所述凹槽的形状相匹配。
5.如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件一体成型于所述发热盘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件包括凸设于所述发热盘的上表面的数个第一导热凸起。
7.如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件包括导热盘和凸设于所述导热盘一侧面的第二导热凸起,所述第二导热凸起伸入所述间隙并接触所述导热脉管和/或所述内胆外表面,所述导热盘的另一侧面接触所述发热盘的上表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件相对所述内胆可独立取放于所述器具本体。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件连接在所述内胆上并连同所述内胆取放于所述器具本体。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盘的另一侧面与所述发热盘的上表面全部贴合。
CN202320048193.2U 2023-01-04 2023-01-04 烹饪器具 Active CN2191260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48193.2U CN219126051U (zh) 2023-01-04 2023-01-04 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48193.2U CN219126051U (zh) 2023-01-04 2023-01-04 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26051U true CN219126051U (zh) 2023-06-06

Family

ID=865636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048193.2U Active CN219126051U (zh) 2023-01-04 2023-01-04 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260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19914B (zh) 蒸汽内锅双腔式蒸汽锅
CN106943045A (zh) 一种防烫锅柄
CN219126051U (zh) 烹饪器具
CN107510353A (zh) 一种电饭煲及其内胆
CN217696021U (zh) 一种立体加热烹饪器具
CN203341501U (zh) 炖锅
CN110089925A (zh) 一种电饭锅
CN104248332A (zh) 炖锅
CN210810594U (zh) 一种按压式全翻盖宴会餐炉
CN220967071U (zh) 一种多腔电火锅
CN213850001U (zh) 一种烹饪器具
CN209995940U (zh) 内锅及烹饪器具
CN219782236U (zh) 一种加热效率高的炖锅
CN212521555U (zh) 油炸机用内胆及油炸机
CN216907600U (zh) 一种节能蒸锅
CN213028606U (zh) 电磁烹饪器具
CN218515587U (zh) 三味火锅
CN219629393U (zh) 一种电炖锅
CN218105544U (zh) 锅具
CN220554461U (zh) 内锅、煲体及烹饪器具
CN215686648U (zh) 烹饪器具
CN209995941U (zh) 内锅及烹饪器具
CN214048568U (zh) 烹饪器具
CN213850038U (zh) 蒸汽饭煲
CN217066140U (zh) 煎烤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