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15378U - 运输车 - Google Patents

运输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15378U
CN219115378U CN202220623483.0U CN202220623483U CN219115378U CN 219115378 U CN219115378 U CN 219115378U CN 202220623483 U CN202220623483 U CN 202220623483U CN 219115378 U CN219115378 U CN 2191153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panel
cantilever
cab
mounting bracket
vehicl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62348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佳伟
叶显明
王罡
倪进
宋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ultiway Robotics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ultiway Robotics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ultiway Robotics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Multiway Robotics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62348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153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153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153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hicle Waterproofing, Decoration, And Sanita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运输车,包括车体和控制面板,所述车体内形成有驾驶室,所述控制面板可活动地设于所述车体,以使所述控制面板能够进出所述驾驶室。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提高运输车的使用便捷性。

Description

运输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输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运输车。
背景技术
运输车的控制面板通常设于驾驶室内,当用户驾驶运输车时,用户可以通过观察控制面板获取运输车的运行参数和车体状态;但当运输车为自动模式即运输车无人驾驶时,用户也需要在启动运输车前通过控制面板确认运输车的各项参数设置,此时需要用户进入驾驶室观看确认之后,在运输车启动前退出驾驶室,操作较为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控制面板以及运输车,旨在提高运输车的使用便捷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运输车,包括:
车体,所述车体内形成有驾驶室;和
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可活动地设于所述车体,以使所述控制面板能够进出所述驾驶室。
可选地,所述运输车还包括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的一端可转动地设于所述驾驶室内,所述控制面板固定连接于所述安装支架的另一端,所述安装支架转动以带动所述控制面板进出所述驾驶室。
可选地,所述安装支架包括多个悬臂,多个所述悬臂依次铰接,位于首端的所述悬臂可转动地设于所述驾驶室内,所述控制面板固定连接于位于尾端的所述悬臂的自由端。
可选地,相邻的两所述悬臂为第一悬臂和第二悬臂,所述第一悬臂包括并排设置的两个传动臂,两所述传动臂之间形成避让空间,所述第二悬臂的一端夹设于两个所述传动臂之间,且分别与两个所述传动臂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悬臂相对所述第一悬臂转动时可进出所述避让空间。
可选地,所述安装支架还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位于尾端的所述悬臂的自由端连接,所述控制面板贴设于所述安装板的板面。
可选地,所述控制面板与位于尾端的所述悬臂转动连接,以在转动过程中调整所述控制面板的倾角。
可选地,所述车体前侧开设有连通至所述驾驶室的视窗,所述安装支架的一端可转动地设于所述视窗的框体内侧。
可选地,所述运输车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包括:
第一侧板,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框体的内侧壁连接;
第二侧板,所述第二侧板自所述第一侧板向所述驾驶室内延伸;以及
铰接座,所述铰接座凸设于所述第二侧板的板面,所述安装支架的一端与所述铰接座转动连接。
可选地,所述控制面板包括:
电控箱,所述电控箱的一侧表面开设有安装窗口;和
显示屏,所述显示屏设于所述安装窗口内并与所述电控箱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控制面板还包括控制按键,所述控制按键设于所述电控箱的设有所述显示屏的表面,并与所述电控箱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运输车的控制面板可活动地设于车体上,以使控制面板能够依据使用需求设置在驾驶室内或驾驶室外,当运输车为人工驾驶时,将控制面板位于驾驶室内以便驾驶员通过控制面板获取运输车的运行参数和车体状态;当运输车为无人驾驶时,将控制面板移出驾驶室,此时,用户便可在驾驶室外通过控制面板确认运输车的各项参数设置是否正确,从用户便无需进入驾驶室内确认之后再下车。也即,本申请的技术方案,用户可根据实际需求摆放控制面板,以此提高了运输车的使用便捷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运输车一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为图1中运输车移除车体的结构图;
图3为图2所示结构的爆炸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运输车 30 安装支架
10 车体 31 悬臂
11 驾驶室 311 传动臂
12 视窗 32 转轴
20 控制面板 33 安装板
21 电控箱 40 固定件
211 安装窗口 41 第一侧板
22 显示屏 42 第二侧板
23 控制按键 43 铰接座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运输车100。
请参照图1,在本实用新型运输车100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运输车100包括:
车体10,所述车体10内形成有驾驶室11;和
控制面板20,所述控制面板20可活动地设于所述车体10,以使所述控制面板20能够进出所述驾驶室11。
本申请提出的运输车100可人工驾驶也可无人驾驶,运输车100的车体10内形成有供驾驶员乘坐的驾驶室11,运输车100还包括用于反馈运输车100的运行参数、车体10状态的控制面板20,其中,控制面板20可活动地设于车体10,以使用户可活动控制面板20使其进出驾驶室11,从而适应不同运行模式的需求;具体地,当运输车100由人工驾驶时,将控制面板20安置于驾驶室11内以便驾驶员通过控制面板20获取运输车100的运行参数和车体10状态,当运输车100为无人驾驶模式时,用户可将控制面板20移动至驾驶室11外,使得用户可在车体10外部观察运输车100的设置参数和车体10状态,无需进入驾驶室11内确认后再在运输车100启动前下车,以此提高了运输车100的使用便捷性。
需要说明的是,控制面板20可活动地设于车体10,可以是与车体10可拆卸连接,例如通过磁吸结构与车体10吸附连接,车体10的运行数据等可通过无线或使用较长的连接线与控制面板20通讯连接进行传输,从而使控制面板20可连接在车体10的不同位置;控制面板20也可以如下述实施例中通过安装支架30连接在车体10上,安装支架30可以是但不限于伸缩结构、连杆结构等,在此不做限定。
因此,可以理解的,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运输车100的控制面板20可活动地设于车体10上,以使控制面板20能够依据使用需求设置在驾驶室11内或驾驶室11外,当运输车100为人工驾驶时,将控制面板20位于驾驶室11内以便驾驶员通过控制面板20获取运输车100的运行参数和车体10状态;当运输车100为无人驾驶时,将控制面板20移出驾驶室11,此时,用户便可在驾驶室11外通过控制面板20确认运输车100的各项参数设置是否正确,从用户便无需进入驾驶室11内确认之后再下车。也即,本申请的技术方案,用户可根据实际需求摆放控制面板20,以此提高了运输车100的使用便捷性。
请参照图2,在本实用新型运输车100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运输车100还包括安装支架30,所述安装支架30的一端可转动地设于所述驾驶室11内,所述控制面板20固定连接于所述安装支架30的另一端,所述安装支架30转动以带动所述控制面板20进出所述驾驶室11。
本实施例中,运输车100还包括安装支架30,安装支架30的一端可转动地设于所述驾驶室11内,控制面板20固定连接于安装支架30的另一端,此时,安装支架30相对车体10转动时便可带动控制面板20进出驾驶室11,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使安装支架30和车体10可转动连接,使控制面板20固定连接安装支架30,用户便能转动控制面板20并控制控制面板20的转动幅度,使控制面板20能够进出驾驶室11并趋近用户所在的方位设置,以便于用户观察和操作控制面板20。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2或图3,在本实用新型运输车100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支架30包括多个悬臂31,多个所述悬臂31依次铰接,位于首端的所述悬臂31可转动地设于所述驾驶室11内,所述控制面板20固定连接于位于尾端的所述悬臂31的自由端。
本实施例中,安装支架30包括多个悬臂31,每个悬臂31首尾依次铰接,首端的悬臂31可转动地连接车体10,控制面板20固定连接于尾端的悬臂31,便能够随安装支架30一起运动。由于每个悬臂31依次铰接,每个悬臂31便能够相对于相邻的悬臂31发生转动,从而,通过改变相邻悬臂31之间的夹角,便可伸展或折叠安装支架30,由此便可增大或减小控制面板20的转动半径。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设置多个首尾依次铰接的悬臂31,用户不仅可以控制控制面板20的转动幅度,还能够自由调节控制面板20的转动半径,由此可以提高安装支架30的机动性,有利于安装支架30带动显示器转动进出驾驶室11。
请参照图2至图3,在本实用新型运输车100的一些实施例中,相邻的两所述悬臂31为第一悬臂31和第二悬臂31,所述第一悬臂31包括并排设置的两个传动臂311,两所述传动臂311之间形成避让空间,所述第二悬臂31的一端夹设于两个所述传动臂311之间,且分别与两个所述传动臂311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悬臂31相对所述第一悬臂31转动时可进出所述避让空间。
如此设置,当显示面板与安装支架30收置于驾驶室11内时,可以有效的减少控制面板20和安装支架30所占空间。
请参照图3,在本实用新型运输车100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支架30还包括安装板33,所述安装板33与位于尾端的所述悬臂31的自由端连接,所述控制面板20贴设于所述安装板33的板面。
本实施例中,安装支架30朝向控制面板20的一端设置有安装板33,安装板33具有背对设置的两板面,其中一板面与位于尾端的所述悬臂31的自由端连接,控制面板20贴合固定于安装板33的背离悬臂31的板面,相较于通过悬臂31直接连接控制面板20,使控制面板20与安装板33的板面固定连接,便能够增大控制面板20与安装支架30的连接面积,从而增强安装支架30对控制面板20的支承效果,以此提高了运输车100的结构稳定性。
请参照图3,在本实用新型运输车100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面板20与位于尾端的所述悬臂31转动连接,所述控制面板20的转动轴线沿水平方向延伸,以在所述控制面板20的转动过程中调整所述控制面板20的倾角。
可以理解的,当用户分别身处驾驶室11和车外,或者针对不同身高的用户,若显示器的高度一直保持同一高度,便可能在用户观看控制面板20时出现反光模糊的问题。本实施例中,使得控制面板20可转动地设于安装支架30上,便可以通过调整控制面板20的倾角使得控制面板20正对用户视线,从而确保用户始终能看清控制面板20的画面。
请参照图1,在本实用新型运输车100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车体10前侧开设有连通至所述驾驶室11的视窗12,所述安装支架30的一端可转动地设于所述视窗12的框体内侧。
本实施例中,车体10的前部开设有视窗12,用户在驾驶运输车100时便可通过视窗12观察外部环境,安装支架30背离控制面板20的一端可活动地设于视窗12的框体内侧;如此设置,驾驶室11内的控制面板20便能够朝向用户设置,使用户在驾驶运输车100的同时能够观察和操作控制面板20,从而能够获取运输车100的运行参数和车体10状态。
请参照图1或图3,在本实用新型运输车100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运输车还包括固定件40,所述固定件40包括:
第一侧板41,所述第一侧板41与所述框体的内侧壁连接;
第二侧板42,所述第二侧板42自所述第一侧板41向所述驾驶室11内延伸;以及
铰接座43,所述铰接座43凸设于所述第二侧板42的板面,所述安装支架30的一端与所述铰接座43转动连接。
本实施例中,安装支架30朝向视窗12的框体的一端设有固定件40,并通过固定件40与框体固定连接,安装支架30的另一端与控制面板20固定连接,其中,固定件40包括第一侧板41和第二侧板42,第一侧板41朝向框体的板面贴合固定于框体的内侧壁,如此设置,能够增大固定件40与框体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固定件40具有较好的固定效果;第二侧板42与第一侧板41呈夹角设置,安装支架30转动连接与第二侧板42的铰接架上,从而使得安装支架30与车体10转动连接,且使得控制面板20便能朝向驾驶室11设置,并且可使安装支架30的运动路径避开框体,以免安装支架30转动进出驾驶室11时受到阻碍。
进一步地,第二侧板42面向所述驾驶室11的端面凸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铰接座43,安装支架30的一端夹设于两个铰接座43之间,且分别通过转轴32与两个铰接座43转动连接,如此设置,便可以对安装支架30起到更好的固定效果,提高安装支架30转动时的稳定性。
请参照图2或图3,在本实用新型运输车100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面板20包括:
电控箱21,所述电控箱21的一侧表面开设有安装窗口211;和
显示屏22,所述显示屏22设于所述安装窗口211内并与所述电控箱21电连接。
本实施例中,控制面板20包括电控箱21和显示屏22,电控箱21内安装有主控板、电源组件等,电控箱21与车体10通讯连接以接收车体10的运行参数以及向车体10输入控制指令,电控箱21的一侧表面开设有安装窗口211,显示屏22嵌设于安装窗口211内并与电控箱21电连接,电控箱21可为显示屏22提供能源,并将运输车100的运行参数等通过显示屏22进行显示。
请参照图2或图3,在本实用新型运输车100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面板20还包括控制按键23,所述控制按键23设于所述电控箱21的设有所述显示屏22的表面,并与所述电控箱21电连接。
本实施例中,控制面板20还包括控制按键23,控制按键23固定连接于电控箱21上,并与显示屏22电连接,控制按键23可用于开启或关闭控制面板20或用于切换运输车100的运行模式;具体的,控制按键23可以设置为多个按钮,控制按钮也可以设置为多挡旋钮,或是设置为按钮和旋钮的组合,并使控制按键23一一对应运输车100和控制面板20的不同功能,具体实施方式可以依照实际需求自行设置,在此不做限定。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屏22可以设置为触控屏,同样可以起到输入控制指令的作用。
同时,本实施例,使得控制按键23与显示屏22设于电控箱21的同一表面,无论用于如何摆放控制面板20,均可使得显示屏22和控制按键23同时朝向用户,便于用户操作,当控制面板20具有多个控制按键23时,可以使得多个控制按键23与显示屏22分列电控箱21的两侧,便于电控箱21内部走线,避免电控箱21内部线材缠绕。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运输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体,所述车体内形成有驾驶室;和
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可活动地设于所述车体,以使所述控制面板能够进出所述驾驶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车还包括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的一端可转动地设于所述驾驶室内,所述控制面板固定连接于所述安装支架的另一端,所述安装支架转动以带动所述控制面板进出所述驾驶室。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包括多个悬臂,多个所述悬臂依次铰接,位于首端的所述悬臂可转动地设于所述驾驶室内,所述控制面板固定连接于位于尾端的所述悬臂的自由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运输车,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所述悬臂为第一悬臂和第二悬臂,所述第一悬臂包括并排设置的两个传动臂,两所述传动臂之间形成避让空间,所述第二悬臂的一端夹设于两个所述传动臂之间,且分别与两个所述传动臂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悬臂相对所述第一悬臂转动时可进出所述避让空间。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还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位于尾端的所述悬臂的自由端连接,所述控制面板贴设于所述安装板的板面。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面板与位于尾端的所述悬臂转动连接,所述控制面板的转动轴线沿水平方向延伸,以在所述控制面板的转动过程中调整所述控制面板的倾角。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前侧开设有连通至所述驾驶室的视窗,所述安装支架的一端可转动地设于所述视窗的框体内侧。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车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包括:
第一侧板,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框体的内侧壁连接;
第二侧板,所述第二侧板自所述第一侧板向所述驾驶室内延伸;以及
铰接座,所述铰接座凸设于所述第二侧板的板面,所述安装支架的一端与所述铰接座转动连接。
9.如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面板包括:
电控箱,所述电控箱的一侧表面开设有安装窗口;和
显示屏,所述显示屏设于所述安装窗口内并与所述电控箱电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面板还包括控制按键,所述控制按键设于所述电控箱的设有所述显示屏的表面,并与所述电控箱电连接。
CN202220623483.0U 2022-03-21 2022-03-21 运输车 Active CN2191153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23483.0U CN219115378U (zh) 2022-03-21 2022-03-21 运输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23483.0U CN219115378U (zh) 2022-03-21 2022-03-21 运输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15378U true CN219115378U (zh) 2023-06-02

Family

ID=865244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623483.0U Active CN219115378U (zh) 2022-03-21 2022-03-21 运输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153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149865A1 (en) Display device
US9545240B2 (en) Portable ultrasound system
WO2006095997A1 (en) Monitor apparatus
CN219115378U (zh) 运输车
US20070210901A1 (en) Device for Operating a Vehicle
JP4055376B2 (ja) 車両用アウターミラー
CN211684663U (zh) 中控屏、汽车中控台及汽车
KR101708419B1 (ko) 차량용 무선 충전 장치
CN111706760B (zh) 便携式智能导游终端
KR20200002174A (ko) 제어모터를 이용한 핸드폰 거치대
CN216114598U (zh) 一种摆动显示器及空调
CN218846223U (zh) 一种吸油烟机及其显示屏控制组件
CN219262114U (zh) 一种可升降的汽车前排副板
CN220535566U (zh) 摄像头装置、显示装置及车辆
CN217728794U (zh) 机器人的头部组件和机器人
CN221090696U (zh) 车载显示屏装置及车辆
KR20230119583A (ko) 차량용 에어 벤트 장치 및 상기 에어 벤트 장치가 장착된 차량
CN219191991U (zh) 一种儿童安全座椅的底座结构及儿童安全座椅
CN213629583U (zh) 一种摄像头固定支架
US12007062B1 (en) Tilting and rotating ceiling display mount
CN214839442U (zh) 一种多功能显示器支架
CN216976302U (zh) 一种视角可调液晶显示屏
CN215883416U (zh) 扶手箱结构和工程机械
CN215529069U (zh) 一种手机支架组件和手机支架
CN220430320U (zh) 一种水稻机驾驶室及水稻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