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09106U - 取料机构及生产线 - Google Patents

取料机构及生产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09106U
CN219009106U CN202223610240.2U CN202223610240U CN219009106U CN 219009106 U CN219009106 U CN 219009106U CN 202223610240 U CN202223610240 U CN 202223610240U CN 219009106 U CN219009106 U CN 2190091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mounting member
preset
take
guide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61024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林
陈立书
刘宏伟
郭登旺
张建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perstar Shenzhen Autom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perstar Shenzhen Autom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perstar Shenzhen Autom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perstar Shenzhen Autom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61024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091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091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091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取料机构及生产线,涉及自动化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安装构件,配置为能够在预设路线上移动;旋转构件用于取料,且可绕预设轴线转动地设置在安装构件上,预设路线任一处的延伸方向与预设轴线之间均具有大于0°且小于180°的夹角;第一引导部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以及第二端,其中,第一端与旋转构件固定,第一端与第二端相对设置的方向与预设轴线之间具有大于0°且小于180°的夹角;第二引导部,位置固定,且被配置为当安装构件在预设路线上移动且带动旋转构件以及第一引导部移动的至少部分过程中,限制第二端移动以使第一端相对于第二端转动。如此,安装构件的一种运动形式,可使得旋转构件获得移动和转动两种运动形式。

Description

取料机构及生产线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自动化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取料机构及生产线。
背景技术
在新能源锂电行业往往对翻转平移机构(例如吸取翻转机构)有较大需求。目前现有的翻转平移机构都是两个动力源带动。例如专利文献CN108188806A公开了一种泛用翻转夹具,该夹具包括直线驱动部分和旋转驱动部分,直线驱动部分采用直线气缸驱动,可以在两个工作位置上停下对工件进行加工;旋转驱动部分采用旋转气缸驱动,在调节液压缓冲器后可以进行180°固定角度的旋转,从而带动夹具和工件进行翻转。又例如专利文献CN211920111U公开了一种抓取并转动翻转物体的机械装置,该装置利用高低翘板滑台控制物体进行上下位移,利用由翻转气缸驱动的翻转板将物体进行翻转。
现有技术中的翻转平移机构分别利用两个动力源控制平移和翻转两个动作,这使得平移和翻转两个动作在执行时需要一定的衔接时间,从而延长了取料时间,导致取料时间降低,难以提升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取料机构及生产线,目的在于,解决以上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取料机构,包括:
安装构件,配置为能够在预设路线上移动;
旋转构件,用于取料,且可绕预设轴线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安装构件上,其中,所述预设路线任一处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预设轴线之间均具有大于0°且小于180°的夹角;
第一引导部,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以及第二端,其中,所述第一端与所述旋转构件固定,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相对设置的方向与所述预设轴线之间具有大于0°且小于180°的夹角;
第二引导部,位置固定,且被配置为:当所述安装构件在所述预设路线上移动且带动所述旋转构件以及所述第一引导部移动的至少部分过程中,限制所述第二端移动以使所述第一端相对于所述第二端转动。
优选地,所述取料机构还包括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设置于预定构件与所述安装构件中的一者,所述定位组件用于对所述预定构件与所述安装构件中的另一者施力,以阻止所述旋转构件相对于所述安装构件的旋转;
其中,所述预定构件为所述第一引导部和所述旋转构件中的一者。
优选地,当所述安装构件在所述预设路线上移动且带动所述旋转构件以及所述第一引导部移动的至少部分过程中,所述第一引导部具有随所述旋转构件旋转而获得的第一位置和/或第二位置;
当所述第一引导部具有所述第一位置或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定位组件对所述预定构件与所述安装构件中的另一者施力,以将所述第一引导部定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或所述第二位置;
当所述第一引导部具有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定位组件对所述预定构件与所述安装构件中的另一者施力,以将所述第一引导部定位于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引导部具有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所述预定构件与所述安装构件中的另一者设置有两个凹槽,所述两个凹槽分别对应所述第一引导部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设置;
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定位构件,当所述第一引导部位于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定位构件分别卡入所述两个凹槽内。
优选地,所述定位组件还包括弹性件和保持构件,所述保持构件设置于所述预定构件与所述安装构件中的一者,所述保持构件包括容纳部,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容纳部的内侧部与所述定位构件之间,所述弹性件对所述定位构件施加朝向所述预定构件与所述安装构件中的另一者的力。
优选地,所述定位构件的用于与所述凹槽配合的表面为类球面或者球面,每一所述凹槽为类球状凹槽或者球状凹槽。
优选地,所述第二端具有滑道;
当所述安装构件在所述预设路线上移动且带动所述旋转构件以及所述第一引导部移动的至少部分过程中,所述第二引导部在所述滑道内滑动。
优选地,所述滑道的一端靠近所述第一端,所述滑动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端远离所述第一端的边缘并形成开口;当所述安装构件在所述预设路线上移动且带动所述旋转构件以及所述第一引导部移动的过程中,所述第二引导部配置为经由所述开口滑入所述滑道、且配置为经由所述开口滑离所述滑道。
优选地,当所述安装构件在所述预设路线上移动且带动所述旋转构件以及所述第一引导部移动的至少部分过程中,所述第一引导部具有随所述旋转构件旋转而获得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所述第一引导部位于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时相对于所述安装构件被定位;其中,所述第二引导部经由所述开口滑入或滑出所述滑道时,所述第一引导部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或所述第二位置。
优选地,所述第二引导部包括滚动体,当所述第二引导部位于所述滑道内时,所述滚动体沿着所述滑道的内侧部滚动。
优选地,安装构件,配置为能够在沿预设方向上移动,所述预设方向与所述预设轴线垂直;
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相对设置的方向与所述预设轴线垂直;
所述预设路线位于预设平面内,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相对设置的方向位于所述预设平面内或与所述预设平面平行。
优选地,还包括滑轨,滑轨沿预设路线延伸;安装构件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滑轨上;
第二引导部与所述滑轨固定;
所述取料机构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安装构件连接,以驱动所述安装构件沿着所述滑轨运动。
优选地,所述旋转构件包括转轴以及用于取料并设置在所述转轴上的取料构件,所述转轴沿所述预设轴线延伸,所述转轴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安装构件上,其中,所述第一端与所述转轴固定;
所述取料构件与所述第一引导部相对设置在所述安装构件的两侧、且分别与所述转轴两端固定;
所述取料构件还包括:
吸取构件,与所述旋转构件连接,所述吸取构件包括多个吸取孔以及与吸取孔连通的吸取腔,所述旋转构件包括与所述吸取腔连通的第一吸取通道,所述第一引导部包括与所述第一吸取通道连通的第二吸取通道;
接口构件,与所述第一引导部连接,所述接口构件与所述第二吸取通道连通,以将所述第二吸取通道与外部连通。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生产线,所述生产线包括如上所述的取料机构。
根据本申请提供的取料机构,在取料机构工作时,利用安装构件的运动,既能够使得可转动地设置在安装构件上的旋转构件与安装构件共同运动,又能够利用第二引导部对第一引导部的限制而使得旋转构件相对于安装构件转动,从而在第一引导部和旋转构件随着安装构件移动的过程中又相对于安装构件转动。这样,安装构件的一种运动形式,使得旋转构件获得两种运动形式,这允许只利用一个动力源驱动安装构件即可。因此,利用旋转构件与安装构件联动、利用旋转构件与第一引导部联动,相对于采用两个动力源分别获得两种运动形式的现有技术来说,动作效率更高,有利于提高取料的效率,从而提高产能。此外,只利用一个动力源有利于简化取料机构的结构,降低取料机构的成本。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取料机构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取料机构的第一引导部和定位组件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取料机构的第一引导部和定位组件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10-伺服电机;12-丝杠模组;14-第一安装座;142-第一板件;144-第二板件;16-第二安装座;162-第一凹槽;164-第二凹槽;18-滚轮;
20-第一引导部;202-滑道;204-本体;22-直线轴承;24-顶柱;242-柱体;244-球面部;26-弹簧;28-气嘴;30-连接杆;32-吸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5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
“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
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0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
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
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5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
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0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
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取料机构,以下将结合图1至图3具体描述取料机构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在实施例中,取料机构包括安装构件、旋转构件、第一引导部20以及第二引导部。其中,安装构件配置为能够在预设路线上移动。旋转构件用于取料,且可绕预设轴线转动地设置在安装构件上。预设路线任一处的延伸方向与预设轴线之间均具有大于0°且小于180°的夹角。第一引导部2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以及第二端,其中,第一端与旋转构件固定,第一端与第二端相对设置的方向与预设轴线之间具有大于0°且小于180°的夹角。第二引导部,位置固定,且被配置为:当安装构件在预设路线上移动且带动旋转构件以及第一引导部20移动的至少部分过程中,限制第二端移动以使第一端相对于第二端转动。
如此,在取料机构工作时,利用安装构件的运动,既能够使得可转动地设置在安装构件上的旋转构件与安装构件共同运动,又能够利用第二引导部对第一引导部20的限制而使得旋转构件相对于安装构件转动,从而在第一引导部20和旋转构件随着安装构件移动的过程中又相对于安装构件转动。这样,安装构件的一种运动形式,使得旋转构件获得两种运动形式,这允许只利用一个动力源驱动安装构件即可。因此,利用旋转构件与安装构件联动、利用旋转构件与第一引导部20联动,相对于采用两个动力源分别获得两种运动形式的现有技术来说,动作效率更高,有利于提高取料的效率,从而提高产能。此外,只利用一个动力源有利于简化取料机构的结构,降低取料机构的成本。
在实施例中,第二引导部可以在安装构件在预设路线上移动且带动旋转构件以及第一引导部20移动的部分过程中,限制第二引导部的第二端的移动,这种情况下,旋转构件以及第一引导部20可以首先随着安装构件移动一段行程,随后在第二引导部的限制下,旋转构件以及第一引导部20继续移动并发生转动。在另一示例中,第二引导部可以在安装构件在预设路线上移动且带动旋转构件以及第一引导部20移动的全部过程中,限制第二引导部的第二端的移动,在该示例中,不同于前一示例,没有旋转构件以及第一引导部20可以首先随着安装构件移动一段行程这一过程,而是直接在第二引导部的限制下,旋转构件以及第一引导部20移动并同步转动。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两示例。
如图1所示,在实施例中,旋转构件可以例如包括连接杆30,安装构件可以例如为第二安装座16。作为示例,第二安装座16可以包括板状的主体以及设置于主体的凸台。在实施例中,第二安装座16可以包括贯穿主体和凸台的孔部,该孔部可以供连接杆30贯穿。为了确保连接杆30能够相对于第二安装座16顺畅地旋转,取料机构还可以包括轴承,第二安装座16的孔部内可以设置该轴承,该轴承再套设于连接杆30的外侧部。
在实施例中,第一引导部20的第一端与第二端相对设置的方向(也就是第一引导部20的延伸方向)与预设轴线之间具有大于0°且小于180°的夹角。由于这种设置方式,第一引导部20的延伸方向具有在旋转构件的径向上的分量(除夹角90°之外的情况)或者第一引导部20的延伸方向就是旋转构件的旋转轨迹的径向(夹角为90°的情况),第一引导部20的具体设置形式将在随后的描述中说明。这使得第二引导部对第一引导部20施力时,能够为旋转构件施加以旋转构件的预设轴线为矩心的力矩,进而促使旋转构件旋转。
作为示例,由于连接杆30可以为圆柱形杆,或者由圆柱形杆经由机加工处理后(例如去除材料加工)获得的杆件,由此上述预设轴线可以为连接杆30的轴线,上述旋转轨迹的径向即连接杆30的径向。
在实施例中,第一引导部20相对于连接杆30可以具有多种设置形式。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引导部20可以从连接杆的外侧部沿着连接杆的径向向外延伸,即第一引导部20的延伸方向与连接杆的轴线垂直。还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引导部20也可以从连接杆的外侧部沿着与连接杆的径向相倾斜的方向向外延伸,在这些示例中,第一引导部20的延伸方向具有在连接杆30的轴向上的分量,这是第一引导部20的延伸方向与连接杆的轴线的夹角可以在0°与90°之间,或者在90°与180°之间。
在实施例中,第一引导部20可以设置于连接杆30的端部。例如连接杆30的一端贯穿第二安装座16的主体的孔部,并使得连接杆30的这端暴露于第二安装座16的主体的外部,第一引导部20可以连接于连接杆30的这端的端面。在此基础上,作为示例,第一引导部20的部分可以沿着与连接杆30的径向相平行的方向延伸,这一示例在图1中示出。
在实施例中,取料机构还可以包括定位组件,定位组件可以设置于预定构件与安装构件中的一者,定位组件用于对预定构件与安装构件中的另一者施力,以阻止旋转构件相对于安装构件的旋转。其中,预定构件为第一引导部20和所述旋转构件中的一者。如此,取料机构能够利用定位组件将预定构件定位,进而将旋转构件定位,从而允许旋转构件在定位后能够稳定地进行取料操作。
因此,在实施例中,定位组件可以设置于预定构件,并用于对安装构件施力,或者定位组件可以设置于安装构件,并用于对预定构件施力。在定位组件设置于预定构件的情况下,定位组件可以设置于第一引导部20,或者定位组件可以设置于旋转构件。在以下的描述中,本实施例将以定位组件设置于第一引导部20为例进行进一步地说明。
在实施例中,作为示例,定位组件可以设置于第一引导部20,在另一些未示出的示例中,定位组件可以设置于安装构件。以下将结合图2和图3以定位组件设置于第一引导部20作为示例进行描述说明。
在实施例中,当安装构件在预设路线上移动且带动旋转构件以及第一引导部20移动的至少部分过程中,第一引导部20具有随旋转构件旋转而获得的第一位置和/或第二位置;当第一引导部20具有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时,定位组件对第一引导部20与安装构件中的另一者(在图2和图3的示例中,另一者为安装构件,下同)施力,以将第一引导部20定位于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当第一引导部20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时,定位组件对预定构件与安装构件中的另一者施力,以将第一引导部20定位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具体来说,在一示例中,第一引导部20可以具有随旋转构件旋转而获得的第一位置,当第一引导部20位于第一位置时,定位组件对第一引导部20与安装构件中的另一者施力,以将第一引导部20定位于第一位置。在另一示例中,第一引导部20可以具有随旋转构件旋转而获得的第二位置,当第一引导部20位于第二位置时,定位组件对第一引导部20与安装构件中的另一者施力,以将第一引导部20定位于第二位置。在图3给出的又一示例中,第一引导部20可以具有随旋转构件旋转而获得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当第一引导部20位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时,定位组件对第一引导部20与安装构件中的另一者施力,以将第一引导部20定位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如图3所示,第一引导部20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第一引导部20与安装构件中的另一者设置有两个凹槽,两个凹槽分别对应第一引导部20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设置;定位组件包括定位构件,当第一引导部20位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时,定位构件分别卡入两个凹槽内。如此,利用定位构件卡入到凹槽内,能够对第一引导部20的旋转造成更大的阻碍,从而使得对第一引导部20的定位更为稳定,定位精度更高,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取料时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在实施例中,定位组件还包括弹性件和保持构件,保持构件设置于第一引导部20与安装构件中的一者,保持构件包括容纳部,弹性件设置于容纳部的内侧部与定位构件之间,弹性件对定位构件施加朝向第一引导部20与安装构件中的另一者的力。由此,设置弹性件确保定位构件始终具有向着第二安装座运动的趋势,一旦定位构件到达凹槽的位置,即可卡入到凹槽中,从而提高了定位构件的响应速度。
在实施例中,定位构件的用于与凹槽配合的表面为类球面或者球面,每一凹槽为类球状凹槽或者球状凹槽。如此,定位构件的类球面或球面设置,配合类球状凹槽或者球状凹槽,允许对第一引导部20施加更大的力从而将定位构件从凹槽中移出,而无需再额外设置将定位构件收回的驱动件。
在实施例中,作为示例,定位构件的用于与凹槽配合的表面可以为类球面,凹槽可以为类球状凹槽。作为另一示例,定位构件的用于与凹槽配合的表面可以为球面,凹槽可以为球状凹槽。此外,在实施例中,这里所说的类球面应该理解为呈凸出形状的曲面,同理,类球状的凹槽应该理解为呈凹陷形状的曲面。具体的,类球面/类球状凹槽可理解为形状类似于球面(如椭球面、其他不规则但大体上成球状的表面等等)的表面/槽面。
在实施例中,保持构件可以设置于第一引导部20,定位构件用于对安装构件(在一些例子中为第二安装座16)施力,并用于对安装构件解除施力。在实施例中,结合图2和图3,并尤其参见图3,保持构件可以呈筒状,容纳部可以为设置于保持构件的内部可以设置有呈圆柱形状的腔体。
在实施例中,定位构件可以为顶柱24,顶柱24可以包括柱体242。在图3中,柱体242被容纳于圆柱形状的腔体内。进一步地,顶柱24还可以包括球面部244(球面部244的用于与凹槽配合的表面可以为球面),球面部244可以设置于柱体242的端部,球面部244能够在顶柱24沿着圆柱形状的腔体运动时暴露于圆柱形状的腔体的外部,从而抵接安装构件。此外,在实施例中,柱体242的另一端还可以设置有直径较小的定位部,其中,定位部可以贯穿保持构件的底部,从而确保为柱体242的运动提供导向作用。
作为示例,保持构件可以为直线轴承22,轴线轴承可以利用一端的法兰设置于第一引导部20。直线轴承22可以与顶柱24的柱体242配合,使得顶柱24的运动更为顺畅,减少顶柱24的磨损。
作为示例,在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弹性件可以为弹簧26,弹簧26可以套设于顶柱24的柱体242,并且弹簧26的一端可以与柱体242连接,弹簧26的另一端可以抵接于圆柱形状的腔体的底部。此外,在一些未示出的示例中,弹性件还可以是由弹性材料例如橡胶形成的垫体。
由两个凹槽以及连接杆30的轴线所共同确定的圆心角可以为90度。也就是说,当沿着连接杆30的轴线观察连接杆30时,连接杆30的轴线(在该视角下为一点)分别与两个凹槽的两条连线的夹角为90度。因此,其中一个凹槽可以作为连接杆30和第一引导部20的旋转的起始位置,即第一位置,该凹槽为第一凹槽162。其中另一个凹槽可以作为连接杆30和第一引导部20的旋转的终止位置,即第二位置,该凹槽为第二凹槽164。
在实施例中,第一引导部20的第二端具有滑道。当安装构件在预设路线上移动且带动旋转构件以及第一引导部20移动的至少部分过程中,第二引导部在滑道内滑动。在实施例中,滑道能够确保第二引导部被可靠地引导,从而能够避免第二引导部脱离第一引导部20的引导。
在实施例中,滑道可以沿着上述延伸方向延伸,当第二引导部位于滑道内时,滑道引导第二引导部沿着滑道的延伸方向(也就是第一引导部20的延伸方向)运动。
在实施例中,滑道的一端靠近第一引导部20的第一端,滑道的另一端延伸至第一引导部20的第二端的远离第一端的边缘并形成开口。当安装构件在预设路线上移动且带动旋转构件以及第一引导部20移动的过程中,第二引导部配置为经由开口滑入滑道、且配置为经由开口滑离滑道。如此,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取料机构允许第一引导部20和第二引导部之间具有更长的距离,这意味着第一引导部20在随着第二安装座16运动之初不会被第二引导部限制运动而旋转,如此使得连接杆30、第二安装座16和第一引导部20可以沿着预设路线运动更长的距离。
此外,在实施例中,滑道可以为图3所示出的设置于第一引导部20的本体204的滑道202。在实施例中,作为示例,第二引导部经由开口滑入或滑出滑道时,第一引导部20位于上述第一位置或上述第二位置。如此,有利于利用第一引导部20对第二引导部的引导准确地控制第一引导部20的位置。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此实施方式中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可与上述实施例中的两个凹槽对应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相同。
具体的,当第二引导部经由开口滑出滑道、且第一引导部20位于上述第一位置时,与第一位置对应的凹槽可以将第一引导部20固定在第一位置,从而可便于在后续运动中使得第二引导部经由开口滑入滑道。相应的,当第二引导部经由开口滑出滑道、且第一引导部20位于上述第二位置时,与第二位置对应的凹槽可以将第一引导部20固定在第二位置,从而可便于在后续运动中使得第二引导部经由开口滑入滑道。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是第一引导部20相对于安装构件所处的位置。
在实施例中,第二引导部可以包括滚动体,当第二引导部位于滑道内时,滚动体可以沿着滑道的内侧部滚动。利用滚动体,能够减小第二引导部被滑道引导时的摩擦,在使得第一引导部20的旋转更为顺畅的同时,减少了第一引导部20和第二引导部二者的摩擦损耗。在实施例中,作为示例,滚动体可以为滚轮18,优选地,滚轮18可以由轴承充当。
在实施例中,安装构件,配置为能够在沿预设方向上移动,预设方向与预设轴线垂直。也就是说,在实施例中,安装构件沿着直线移动,即预设路线为直线。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预设路线也可为曲线。
作为示例,第一端与第二端相对设置的方向与预设轴线垂直。在实施例中,第一引导部20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相对设置的方向为第一引导部20的延伸方向,也就是说,第一引导部20的延伸方向可以与预设轴线垂直。
作为又一示例,预设路线位于预设平面内,第一端与第二端相对设置的方向位于预设平面内或与预设平面平行。也就是说,第一引导部20的延伸方向位于前面所说的预设平面内,或者第一引导部20的延伸方向可以与前面所说的预设平面平行。在实施例中,第二安装座的预设路线可以为垂直于预设轴线的沿着竖直方向延伸的直线,预设平面可以为经过预设路线并与预设轴线垂直的平面。
在实施例中,第一引导部20的延伸方向位于预设平面内,意味中第一引导部20位于第二安装座的横向上的侧部,这里的横向是与预设轴线以及竖直方向均垂直的水平方向。而第一引导部20的延伸方向可以与前面所说的预设平面平行正如图1所示,这种情况下,第一引导部20设置于第二安装座的在预设轴线的延伸方向上的外侧。
在实施例中,作为示例,取料机构还包括滑轨,滑轨沿预设路线延伸。安装构件可滑动地设置在滑轨上。通过设置滑轨,可以确保第二安装座稳定地沿着预设路线移动。
作为又一示例,在实施例中,第二引导部可以与滑轨固定,从而实现第二引导部位置固定的目的。
作为另一示例,在实施例中,取料机构还包括驱动机构,驱动机构与安装构件连接,以驱动安装构件沿着滑轨运动。如此,使得驱动构件能够沿着滑轨驱动第二安装座。
在实施例中,预设路线可以为沿着竖直方向延伸的直线,第二安装座可以进行升降运动。在实施例中,驱动组件可以包括丝杠模组12和驱动丝杠模组12的伺服电机10,第二安装座16可以与丝杠模组12的螺母连接,以被丝杠模组12驱动进行升降运动。不限于此的是,驱动组件还可以包括例如气缸或者直线电机,由气缸和直线电机来驱动第二安装座升降。
在实施例中,取料机构还可以包括机架。其中,上述丝杠模组12可以设置于该机架,滚轮18也可以与上述滑轨连接。具体来说,取料机构还可以包括第一安装座14,第一安装座14可以包括彼此连接的第一板件142和第二板件144。其中,第一板件142用于与滑轨连接,第二板件144用于可旋转地设置滚轮18,例如在第二板件144上设置转轴,将滚轮18套设于转轴。优选地,第二板件144和第一板件142可以成角度设置,这里作为示例,第二板件144和第一板件142彼此垂直。
此外,在实施例中,定位组件还可以设置于旋转构件与安装构件中的一者,定位组件用于对旋转构件与安装构件中的另一者施力,以阻止旋转构件相对于安装构件的旋转。在该示例中,定位组件可以采用与以上描述中提到的定位组件具有相同的结构,定位组件可以例如设置在额外设置的板件上,该板件相当于上述第一引导部20,该板件可以套设于连接杆。由于定位组件的工作原理已经在以上描述中提及,在此便不再赘述。
作为示例,旋转构件包括转轴以及用于取料并设置在转轴上的取料构件,转轴沿预设轴线延伸,转轴可转动地设置在安装构件上,其中,第一引导部20的第一端与转轴固定。在实施例中,转轴可以为连接杆30,连接杆可以为圆柱形杆件。
作为又一示例,取料构件与第一引导部20相对设置在安装构件的两侧、且分别与转轴两端固定。如此,有利于合理分配由连接杆30提供的安装位置。
在实施例中,作为另一示例,取料构件还可以包括吸取构件和接口构件。吸取构件可以与旋转构件连接,吸取构件可以包括多个吸取孔以及与吸取孔连通的吸取腔,旋转构件可以包括与吸取腔连通的第一吸取通道,第一引导部20可以括与第一吸取通道连通的第二吸取通道。接口构件可以与第一引导部20连接,接口构件可以与第二吸取通道连通,以将第二吸取通道与外部连通。如此,将第一吸取通道和第二吸取通道分别内藏于连接杆30和第一引导部20,能够满足吸取构件在接口构件接通真空吸附设备例如真空泵时具有吸附功能,也能够避免吸取构件、连接杆30和第一引导部20的旋转不对气路造成干涉。
在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吸取构件可以例如为吸板32,其中,吸板32可以与连接杆30连接。连接杆30可以沿着轴向去除一部分材料从而想成可供与吸板32连接的平面。在连接杆30的用于与吸板32连接的平面上可以开设有与连接杆30内的第一吸取通道连通的气孔,该气孔用于与吸板32内的吸取腔连通。作为示例,当第一引导部20和连接杆30位于起始位置时,吸板32可以保持水平,当第一引导部20和连接杆30位于终止位置时,吸板32可以保持竖直。此外,如图2所示,接口构件可以例如为气嘴28,气嘴28可以对外连接气路。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生产线,生产线例如可以应用于新能源锂电领域中的取料操作,生产线包括如上的取料机构,也包括如上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是在本申请的创新构思下,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4)

1.一种取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构件,配置为能够在预设路线上移动;
旋转构件,用于取料,且可绕预设轴线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安装构件上,其中,所述预设路线任一处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预设轴线之间均具有大于0°且小于180°的夹角;
第一引导部,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以及第二端,其中,所述第一端与所述旋转构件固定,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相对设置的方向与所述预设轴线之间具有大于0°且小于180°的夹角;
第二引导部,位置固定,且被配置为:当所述安装构件在所述预设路线上移动且带动所述旋转构件以及所述第一引导部移动的至少部分过程中,限制所述第二端移动以使所述第一端相对于所述第二端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料机构还包括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设置于预定构件与所述安装构件中的一者,所述定位组件用于对所述预定构件与所述安装构件中的另一者施力,以阻止所述旋转构件相对于所述安装构件的旋转;
其中,所述预定构件为所述第一引导部和所述旋转构件中的一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取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安装构件在所述预设路线上移动且带动所述旋转构件以及所述第一引导部移动的至少部分过程中,所述第一引导部具有随所述旋转构件旋转而获得的第一位置和/或第二位置;
当所述第一引导部具有所述第一位置或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定位组件对所述预定构件与所述安装构件中的另一者施力,以将所述第一引导部定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或所述第二位置;
当所述第一引导部具有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定位组件对所述预定构件与所述安装构件中的另一者施力,以将所述第一引导部定位于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取料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引导部具有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所述预定构件与所述安装构件中的另一者设置有两个凹槽,所述两个凹槽分别对应所述第一引导部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设置;
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定位构件,当所述第一引导部位于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定位构件分别卡入所述两个凹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取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还包括弹性件和保持构件,所述保持构件设置于所述预定构件与所述安装构件中的一者,所述保持构件包括容纳部,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容纳部的内侧部与所述定位构件之间,所述弹性件对所述定位构件施加朝向所述预定构件与所述安装构件中的另一者的力。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取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构件的用于与所述凹槽配合的表面为类球面或者球面,每一所述凹槽为类球状凹槽或者球状凹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料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端具有滑道;
当所述安装构件在所述预设路线上移动且带动所述旋转构件以及所述第一引导部移动的至少部分过程中,所述第二引导部在所述滑道内滑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取料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道的一端靠近所述第一端,所述滑动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端远离所述第一端的边缘并形成开口;当所述安装构件在所述预设路线上移动且带动所述旋转构件以及所述第一引导部移动的过程中,所述第二引导部配置为经由所述开口滑入所述滑道、且配置为经由所述开口滑离所述滑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取料机构,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安装构件在所述预设路线上移动且带动所述旋转构件以及所述第一引导部移动的至少部分过程中,所述第一引导部具有随所述旋转构件旋转而获得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所述第一引导部位于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时相对于所述安装构件被定位;其中,所述第二引导部经由所述开口滑入或滑出所述滑道时,所述第一引导部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或所述第二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取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引导部包括滚动体,当所述第二引导部位于所述滑道内时,所述滚动体沿着所述滑道的内侧部滚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料机构,其特征在于,
安装构件,配置为能够在沿预设方向上移动,所述预设方向与所述预设轴线垂直;
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相对设置的方向与所述预设轴线垂直;
所述预设路线位于预设平面内,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相对设置的方向位于所述预设平面内或与所述预设平面平行。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料机构,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滑轨,滑轨沿预设路线延伸;安装构件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滑轨上;
第二引导部与所述滑轨固定;
所述取料机构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安装构件连接,以驱动所述安装构件沿着所述滑轨运动。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取料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构件包括转轴以及用于取料并设置在所述转轴上的取料构件,所述转轴沿所述预设轴线延伸,所述转轴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安装构件上,其中,所述第一端与所述转轴固定;
所述取料构件与所述第一引导部相对设置在所述安装构件的两侧、且分别与所述转轴两端固定;
所述取料构件还包括:
吸取构件,与所述旋转构件连接,所述吸取构件包括多个吸取孔以及与吸取孔连通的吸取腔,所述旋转构件包括与所述吸取腔连通的第一吸取通道,所述第一引导部包括与所述第一吸取通道连通的第二吸取通道;
接口构件,与所述第一引导部连接,所述接口构件与所述第二吸取通道连通,以将所述第二吸取通道与外部连通。
14.一种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线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取料机构。
CN202223610240.2U 2022-12-30 2022-12-30 取料机构及生产线 Active CN2190091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610240.2U CN219009106U (zh) 2022-12-30 2022-12-30 取料机构及生产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610240.2U CN219009106U (zh) 2022-12-30 2022-12-30 取料机构及生产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09106U true CN219009106U (zh) 2023-05-12

Family

ID=862345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610240.2U Active CN219009106U (zh) 2022-12-30 2022-12-30 取料机构及生产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091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50375317A1 (en) Wire saw
CN109648117A (zh) 一种用于通讯设备加工的夹持式钻孔装置
CN201998045U (zh) 一种应用于超精机上的摆头机构
CN111672961B (zh) 一种带推拉机构的开式单点曲柄精密冲床
CN203875440U (zh) 双轴微型电火花线切割机
KR101407897B1 (ko) 유리 절단기용 커터 헤드 장치
CN219009106U (zh) 取料机构及生产线
CN110977505A (zh) 卧式凸轮交换台用升降旋转装置
CN116833439A (zh) 船舶艉轴镗孔装置
CN100479982C (zh) 机床自动托板交换机
CN113370505B (zh) 一种单开模吹瓶机的底模升降机构
CN211615166U (zh) 一种汽车输油管加工装置
CN219169928U (zh) 可调节承载角度的承载装置
CN111673723A (zh) 一种基于双导轨的scara机器人z轴结构及运行方法
CN217143941U (zh) 三轴机械手
CN215846959U (zh) 一种多轴移动的夹具装置
CN212094869U (zh) 一种激光切割头
CN208895605U (zh) 加工中心用自动定位装置
CN110757183B (zh) 一种双层弹片夹钳
CN109433540B (zh) 丝杆固定机构及丝杆涂油装置
CN113682747A (zh) 联动式转盘加工装置及其电池生产线
CN113415773A (zh) 全自动切割开瓶装置
CN220659918U (zh) 一种数控高速单柱立车的主运动导轨轴承及主轴结构
CN220581629U (zh) 一种自带减速比的ppu模组
CN206241096U (zh) 一种型材组角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