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13827U - 阀芯、转换阀、热管理系统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阀芯、转换阀、热管理系统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13827U
CN218913827U CN202222772106.6U CN202222772106U CN218913827U CN 218913827 U CN218913827 U CN 218913827U CN 202222772106 U CN202222772106 U CN 202222772106U CN 218913827 U CN218913827 U CN 2189138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annular groove
hole
interface
communic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77210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范佐
魏广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Chehejia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Chehejia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Chehejia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Chehejia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77210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138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138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138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ultiple-Way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阀芯、转换阀、热管理系统和车辆,阀芯包括本体,本体具有沿本体的轴向延伸的第一通道,本体的一端用于与驱动模块连接,本体的外周面上设有第一环形槽,第一环形槽用于与阀体的内壁形成环形通道,第一环形槽上开设有与第一通道连通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阀芯具有形成的通路的流通面积大、流体在通路内的流阻小的优点。

Description

阀芯、转换阀、热管理系统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阀芯、转换阀、热管理系统和车辆。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转换阀中的阀芯一般包括与阀体上各接口对应的多个通孔和/或环形槽,阀体上的各接口通过与不同通孔连通以实现通路的切换。此时,由于阀芯的直径尺寸的限制,通孔的横截面积较小,转换阀存在在通孔处的流通面积小、流体流阻大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一种阀芯,该阀芯具有形成的通路的流通面积大、流体在通路内的流阻小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出一种转换阀。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又提出一种热管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再提出一种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阀芯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具有沿所述本体的轴向延伸的第一通道,所述本体的一端用于与驱动模块连接,所述本体的外周面上设有第一环形槽,所述第一环形槽用于与阀体的内壁形成环形通道,所述第一环形槽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通道连通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阀芯,在需要通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实现阀体上两个接口的连通时,除了第一通孔、第一通道和第二通孔形成连通两个接口的通路外,第一环形槽可单独形成一个通路来连通该两个接口,由此两个通路的叠加,使得阀芯的通路总流通面积更大,流体在通路内的流阻更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本体的外周面上还设有第二环形槽,所述本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部以及第二端部,所述第二端部用于与所述驱动模块连接,所述第二环形槽和所述第一环形槽沿所述第一端部到第二端部的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第二环形槽用于与阀体的内壁形成环形通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沿所述本体的轴向间隔布置,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沿所述本体的径向贯穿所述本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均为长孔并沿所述本体的径向相对,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本体的轴向一致。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换阀包括阀体和阀芯,所述阀体具有阀腔,所述阀体还具有与所述阀腔连通的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三接口和第四接口;所述阀芯为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阀芯,所述本体的第一端面设有连通所述阀腔和所述第一通道的第一开口,所述本体相对所述阀体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三接口均与所述第一环形槽连通,所述第二接口和所述第四接口均与所述第二环形槽连通,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二接口均与所述第二环形槽连通,所述阀腔中与所述第四接口相对的部分通过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一通道连通,所述第三接口与所述第一环形槽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换阀,本体位于第二位置时,第四接口直接通过与第一开口相对的阀腔与第一通道连通,进而第三接口得以通过第一环形槽、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与第四接口连通,此时第二接口也通过第二环形槽与第一接口连通。即在本体处于第二位置时,本体不需要再设置连通第四接口和第一通道的通孔,本体可以缩短其长度以便于第四接口与本体在本体的轴向错位布置,保证第四接口与阀腔中与第一开口相对的部分的连通,进而实现第四接口与第一通道的连通。由此本体的结构简单、长度更短,转换阀的体积小、重量轻。
此外,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换阀的其余技术优势与上述实施例的阀芯的技术优势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阀体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四接口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接口和所述第三接口设置于所述第二侧壁,所述第四接口、所述第二接口、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三接口沿所述阀体的轴向间隔布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本体的外周面上设有第三环形槽和第四环形槽,所述第三环形槽和所述第四环形槽分设于所述第二环形槽的两侧,所述转换阀还包括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配合在所述第三环形槽内,所述第二密封圈配合在所述第四环形槽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换阀还包括止位块,所述阀体的第二端设有与所述阀腔连通的第二开口,所述止位块与所述阀体相连并封闭所述第二开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阀腔的内壁面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沿所述阀体的轴向延伸,所述限位槽的第二端在所述阀体的第二端面开口设置,所述本体的第二端设有止转件,所述止转件的至少部分凸出于所述本体的外周面,所述止转件的所述至少部分可滑动地配合在所述限位槽内,所述本体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止转件的所述至少部分止抵所述限位槽的第一端面,所述本体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止转件止抵所述止位块。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热管理系统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阀芯或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转换阀。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热管理系统的技术优势与上述实施例的阀芯和转换阀的技术优势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包括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热管理系统。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技术优势与上述实施例的热管理系统的技术优势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换阀的示意图。
图2是图2中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换阀的另一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换阀中阀芯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换阀中阀芯的另一示意图。
附图标记:
1、阀体;13、第一接口;12、第二接口;14、第三接口;11、第四接口;15、阀腔;16、限位槽;2、本体;21、第一通道;211、第一开口;22、第一环形槽;23、第一通孔;24、第二通孔;25、第二环形槽;26、第三环形槽;27、第四环形槽;28、止转件;3、止位块;4、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相关技术中,阀芯具有沿阀芯的轴向延伸的第一通道,阀芯的外周面设有与第一通道连通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阀芯装配在阀体内时,能够通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分别与阀体上的两个接口相对来实现该两个接口的连通。即流体可由其中一个接口依次经过第一通孔、第一流道和第二通孔,并最终由另一者接口流出阀体外,此时,由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横截面积的限制,其流通面积较小,流体经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时的流阻大。为了解决上述缺陷,下面结合图1-图6提供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阀芯。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阀芯包括本体2,本体2具有沿本体2的轴向延伸的第一通道21,本体2的一端用于与驱动模块连接,本体2的外周面上设有第一环形槽25,第一环形槽25用于与阀体1的内壁形成环形通道,第一环形槽25上开设有与第一通道21连通的第一通孔23和第二通孔24。其中,本体2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板在本体2的轴向相对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阀芯,在需要通过第一通孔23和第二通孔24实现阀体1上两个接口的连通时,除了第一通孔23、第一通道21和第二通孔24形成连通两个接口的通路外,第一环形槽25可单独形成一个通路来连通该两个接口,由此两个通路的叠加,使得阀芯的通路总流通面积更大,流体在通路内的流阻更小。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体2的外周面上还设有第二环形槽22,本体2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部以及第二端部,第二端部用于与驱动模块连接,第二环形槽22和第一环形槽25沿第一端部到第二端部的方向上间隔设置,第二环形槽22用于与阀体1的内壁形成环形通道。
本体2适于滑动配合在阀体1的阀腔15内,阀体1具有与阀腔15连通的第一接口13、第二接口12和第三接口14,第一接口13适于通过第二环形槽22与第二接口12连通,第一接口13还适于通过第一环形槽25、第一通孔23、第二通孔24和第一通道21与第三接口14连通。
在阀体1上的第一接口13与第三接口14连通时,相比相关技术中的阀芯仅通过由第一通孔23、第一通道21和第二通孔24组成的通路来连通第一接口13和第三接口14,本实施例中的本体2除了通过由第一通孔23、第一通道21和第二通孔24组成的通路连通第一接口13和第三接口14外,第一环形槽25可单独形成一个通路来连通第一接口13和第三接口14,由此两个通路的叠加,使得阀芯的通路总流通面积更大,流体在通路内的流阻更小。
而且,在阀体1上的第一接口13切换为与第二接口12连通时,是由第二环形槽22连通第一接口13和第二接口12,第二环形槽22的横截面积相比于第一通孔23和第二通孔24的横截面积可以被设计地更大,由此阀芯具有通路流通面积大,流体流阻小的优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3和图5所示,第一通孔23和第二通孔24沿本体2的轴向间隔布置,第一通孔23和第二通孔24沿本体2的径向贯穿本体2。
第一通孔23和第二通孔24的贯穿设计,在阀体1上的第一接口13与第三接口14连通时,阀芯可形成三个连通第一接口13和第三接口14的通路,具体为:第一环形槽25形成的第一通路;第一环形槽25、第一通孔23和第一通道21形成的第二通路;第一环形槽25、第二通孔24和第一通道21形成的第三通路。由此,阀芯形成的通路的流通面积大体增加了一个通孔的横截面积,流通面积更大,流体的流阻更小。
具体地,第一通孔23和第二通孔24均为圆孔。
或者,在第一通孔23和第二通孔24沿本体2的轴向间隔布置的同时,第一通孔23和第二通孔24也可以仅贯穿本体2的周壁,具体地,第一通孔23和第二通孔24分设于本体2沿径向相对的周壁上,由此同样可以实现第一通孔23和第二通孔24与第一通道21的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第一通孔23和第二通孔24均为长孔并沿本体2的径向相对,第一通孔23和第二通孔24的长度方向与本体2的轴向一致。
即第一通孔23和第二通孔24分设于本体2相对的两个壁上,也可以说贯穿本体2和第一通道21的一个通孔中,通孔分设于第一通道21径向两侧的两段分别构成了第一通孔23和第二通孔24,此时第一通孔23和第二通孔24的横截面积可设计地更大。在阀体1上的第一接口13与第三接口14连通时,第一通孔23、第一通道21和第二通孔24形成的通路的流通面积更大,由此阀芯组成的通路总流通面积更大,流体流阻更小。
具体地,第一通孔23和第二通孔24的大小形状相同,且均为腰型孔。此时阀体1上的第一接口13和第三接口14分设于本体2径向的两侧。
如图1和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换阀包括阀体1和阀芯。阀体1具有阀腔15,阀体1还具有与阀腔15连通的第一接口13、第二接口12、第三接口14和第四接口11。阀芯为如上述实施例的阀芯,本体2的第一端面设有连通阀腔15和第一通道21的第一开口211。如图1和图3所示,第一环形槽25设置于第二环形槽22远离第一开口211的一侧。
本体2相对阀体1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第一位置,第一接口13和第三接口14均与第一环形槽25连通,第二接口12和第四接口11均与第二环形槽22连通。如图1所示,即第一接口13和第三接口14通过第一环形槽25连通,第二接口12通过第二环形槽22与第四接口11连通。
在第二位置,第一接口13和第二接口12均与第二环形槽22连通,阀腔15中与第四接口11相对的部分通过第一开口211与第一通道21连通,第三接口14与第一环形槽25连通。如图3所示,即第一接口13通过第二环形槽22与第二接口12连通,第三接口14通过阀腔15、第一通道21、第一通孔23、第二通孔24和第一环形槽25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换阀,本体2位于第二位置时,第四接口11直接通过与第一开口211相对的阀腔15与第一通道21连通,进而第三接口14得以通过第一环形槽25、第一通孔23和第二通孔24与第四接口11连通,此时第二接口12也通过第二环形槽22与第一接口13连通。即在本体2处于第二位置时,本体2不需要再设置连通第四接口11和第一通道21的通孔,本体2可以缩短其长度以便于第四接口11与本体2在本体2的轴向错位布置,保证第四接口11与阀腔15中与第一开口211相对的部分的连通,进而实现第四接口11与第一通道21的连通。由此本体2的结构简单、长度更短,转换阀的体积小、重量轻。
此外,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换阀的其余技术优势与上述实施例的阀芯的技术优势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地,如图1和图3所示,第四接口11与室外换热器相连,第一接口13与室内换热器相连,室内换热器和室外换热器通过功能元件相连通,压缩机的排气口与第二接口12相连,压缩机的回气口与第三接口14相连,由此构成循环的热管理系统。本体2位于第一位置时,压缩机的排气口与室外换热器连通,热管理系统为制冷模式,本体2位于第二位置时,压缩机的排气口与室内换热器连通,热管理系统为制热模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阀体1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第一接口13和第四接口11设置于第一侧壁,第二接口12和第三接口14设置于第二侧壁,第四接口11、第二接口12、第一接口13和第三接口14沿阀体1的轴向间隔布置。
由此,本体2在阀腔15内滑动时,各接口与相应第一通孔23、第二通孔24、第二环形槽22或阀腔15的连通、切换方便,转换阀的换向功能方便、可靠。而且,第四接口11、第二接口12、第一接口13和第三接口14两两分设于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使得本体2的长度可以被设计地更小,结构更加紧凑。
具体地,如图1和图3所示,第四接口11、第二接口12、第一接口13和第三接口14由阀体1/本体2的第一端朝第二端的方向依次间隔布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本体2的外周面上设有第三环形槽26和第四环形槽27,第三环形槽26和第四环形槽27分设于第二环形槽22的两侧,转换阀还包括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第一密封圈配合在第三环形槽26内,第二密封圈配合在第四环形槽27内。
本体2滑动配合在阀腔内时,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均压抵阀体1的内壁面。由此本体2与阀体1在相应位置的连接密封性高,有效保证转换阀中构成的两个流道的独立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转换阀还包括止位块3,阀体1的第二端设有与阀腔15连通的第二开口,止位块3与阀体1相连并封闭第二开口。
本体2通过第二开口配合在阀腔15内,止位块3封闭第二开口后,有效避免本体2脱出阀腔15,并保证本体2相对阀体1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滑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6所示,阀腔15的内壁面设有限位槽16,限位槽16沿阀体1的轴向延伸,限位槽16的第二端在阀体1的第二端面开口设置。本体2的第二端设有止转件28,止转件28的至少部分凸出于本体2的外周面,止转件28的至少部分可滑动地配合在限位槽16内,本体2位于第一位置时,止转件28的至少部分止抵限位槽16的第一端面,本体2位于第二位置时,止转件28止抵止位块3。
止转件28的至少部分配合在限位槽16内,有效阻止本体2绕其中心轴线转动,保证第一通孔23和第二通孔24的轴向与第一接口13和第三接口14的轴向保持一致,进而保证转换阀的换向可靠性。且,通过设置限位槽16的长度,能够有效限定本体2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的距离。
具体地,如图5和图6所示,止转件28具有两个凸出于本体2的外周面的止转部,两个止转部沿本体2的周向间隔布置,阀腔15的内壁面相应设有两个限位槽16。
或者,限位槽16的数量还可以为一个、三个或更多数量,止转件28相应设有一个、三个或多个。当止转件28为至少三个时,至少三个止转件28沿本体2的周向等间隔布置。此外,转换阀还可以包括与阀体1相连的转接件,限位槽16设置于转接件上,此时,可以根据需求在阀体1上安装具有不同数量限位槽16的转接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转换阀还包括驱动模块,驱动模块与阀体1相连,驱动模块的驱动端与本体2传动相连。
由此,转换阀通过驱动模块的驱动实现本体2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切换,转换阀的控制自动化高。
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模块包括电机4。
相比于电磁控制件,电机4的移动行程更长,更便于实现对热管理系统中转换阀的长行程自动控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本体2的第二端面设有螺纹孔,电机4的驱动轴与螺纹孔螺纹配合。
止位块3上设有供电机4的驱动轴穿过的通孔,驱动轴穿过通孔并与螺纹孔螺纹配合,即实现与本体2的传动相连,实现对本体2在阀体1的轴向的往复驱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热管理系统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阀芯或如上述任一实施例的转换阀。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热管理系统的技术优势与上述实施例的阀芯和转换阀的技术优势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此外,在车用热泵装置中,压缩机的排出侧与室内侧及室外侧热交换器之间、压缩机的吸入侧与室内侧及室外侧热交换器之间,均通过多个截止阀对制冷剂流路进行切换,此时通过设置转换阀代替多个截止阀,可以减少热管理系统中截止阀的数量,由此热管理系统的装配难度低、重量轻、成本低。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包括如上述实施例的热管理系统。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技术优势与上述实施例的热管理系统的技术优势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上述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上述实施例进行的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阀芯,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所述本体具有沿所述本体的轴向延伸的第一通道,所述本体的外周面上设有第一环形槽,所述第一环形槽用于与阀体的内壁形成环形通道,所述第一环形槽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通道连通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外周面上还设有第二环形槽,所述本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部以及第二端部,所述第二端部用于与驱动模块连接,所述第二环形槽和所述第一环形槽沿所述第一端部到第二端部的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第二环形槽用于与阀体的内壁形成环形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阀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沿所述本体的轴向间隔布置,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沿所述本体的径向贯穿所述本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阀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均为长孔并沿所述本体的径向相对,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本体的轴向一致。
5.一种转换阀,其特征在于,包括:
阀体,所述阀体具有阀腔,所述阀体还具有与所述阀腔连通的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三接口和第四接口;
阀芯,所述阀芯为如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阀芯,所述本体的第一端面设有连通所述阀腔和所述第一通道的第一开口,所述本体相对所述阀体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三接口均与所述第一环形槽连通,所述第二接口和所述第四接口均与所述第二环形槽连通,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二接口均与所述第二环形槽连通,所述阀腔中与所述第四接口相对的部分通过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一通道连通,所述第三接口与所述第一环形槽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换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四接口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接口和所述第三接口设置于所述第二侧壁,所述第四接口、所述第二接口、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三接口沿所述阀体的轴向间隔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换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外周面上设有第三环形槽和第四环形槽,所述第三环形槽和所述第四环形槽分设于所述第二环形槽的两侧,所述转换阀还包括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配合在所述第三环形槽内,所述第二密封圈配合在所述第四环形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换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阀还包括止位块,所述阀体的第二端设有与所述阀腔连通的第二开口,所述止位块与所述阀体相连并封闭所述第二开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转换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腔的内壁面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沿所述阀体的轴向延伸,所述限位槽的第二端在所述阀体的第二端面开口设置,所述本体的第二端设有止转件,所述止转件的至少部分凸出于所述本体的外周面,所述止转件的所述至少部分可滑动地配合在所述限位槽内,所述本体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止转件的所述至少部分止抵所述限位槽的第一端面,所述本体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止转件止抵所述止位块。
10.一种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阀芯或如权利要求5-9任一项所述的转换阀。
11.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热管理系统。
CN202222772106.6U 2022-10-20 2022-10-20 阀芯、转换阀、热管理系统和车辆 Active CN2189138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72106.6U CN218913827U (zh) 2022-10-20 2022-10-20 阀芯、转换阀、热管理系统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72106.6U CN218913827U (zh) 2022-10-20 2022-10-20 阀芯、转换阀、热管理系统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13827U true CN218913827U (zh) 2023-04-25

Family

ID=860482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772106.6U Active CN218913827U (zh) 2022-10-20 2022-10-20 阀芯、转换阀、热管理系统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1382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85781B2 (en) Fluid heat exchange assembly, and heat management system of vehicle
WO2018086553A1 (zh) 流体换热组件及车辆热管理系统
CN109838585B (zh) 流体管理组件及热管理系统
EP3309432B1 (en) Reversing valve and cooling system having same
CN109838586B (zh) 流体管理组件及热管理系统
CN107542948B (zh) 电动阀
CN109838587B (zh) 流体管理组件及热管理系统
JPS5911231Y2 (ja) 可逆冷凍サイクル用逆転弁
CN111173712A (zh) 单向阀、压缩机和制冷装置
CN218913827U (zh) 阀芯、转换阀、热管理系统和车辆
CN109210238A (zh) 流量控制装置
CN113175768B (zh) 流体控制组件
CN115654177B (zh) 一种多通阀
CN111255918B (zh) 换向组件、散热装置及车辆
CN109489313B (zh) 流体控制组件
CN209130257U (zh) 一种四通阀
CN108955313B (zh) 流体换热组件
JPH06185640A (ja) 四方切換弁
JP5144374B2 (ja) 四方切換弁用弁体
CN219623297U (zh) 换向阀、换向系统和车辆
CN219139929U (zh) 四通阀、空调设备及多联机空调设备
CN213685381U (zh) 四通主阀、四通换向阀组件及空调机组
CN111255915B (zh) 换向组件、散热装置及车辆
CN218094442U (zh) 四通阀及空调设备
CN218031510U (zh) 可逆电磁阀及空调机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