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75768B - 流体控制组件 - Google Patents

流体控制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75768B
CN113175768B CN202110178159.2A CN202110178159A CN113175768B CN 113175768 B CN113175768 B CN 113175768B CN 202110178159 A CN202110178159 A CN 202110178159A CN 113175768 B CN113175768 B CN 11317576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port
block
communicated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7815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175768A (zh
Inventor
董军启
董海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hua Hold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hua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hua Hold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hua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17815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75768B/zh
Publication of CN1131757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757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1757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7576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39/00Evaporators; Condensers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流体控制组件,所述流体切换装置包括基部和切换部,切换部设置于基部内,切换部能够切换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三接口、第四接口及第五接口的连通关系,分流部为一体件,分流部与主体部固定安装在一起或分流部与主体部为一体件,分流部的第四孔道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子孔道和第二子孔道,第一子孔道与第四接口连通,第二子孔道与第五接口连通,第四接口与第五接口在基部的外壁面上不连通,流体切换装置的第四孔道能够实现与两个其他零部件的内腔连通,流体切换装置的分流部具备三通部件的功能,可以缩短热管理系统的管路,有利于降低流体流阻。

Description

流体控制组件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流体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流体控制组件。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热管理系统包括若干部件,热管理系统中使用的零部件通过管路连接成系统,当一个零部件的出口同时与其他两个零部件的入口连通,或者两个零部件的出口同时与一个零部件的入口连通时,三个零部件之间需要通过较长的管路和三通部件实现连接,较长管路会相对增加流体流阻。
发明内容
鉴于相关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有利于降低流体流阻的流体控制组件。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流体控制组件,包括:流体切换装置,所述流体切换装置包括基部和切换部,所述基部包括主体部和分流部,所述基部包括第一孔道、第二孔道、第三孔道及第四孔道,所述第二孔道与所述第四孔道在所述基部内不连通,所述分流部与所述主体部固定安装在一起或所述分流部与所述主体部为一体件,所述分流部为一体件,所述第四孔道位于所述分流部内,所述第四孔道包括第一子孔道、第二子孔道及第三子孔道,所述第一子孔道和所述第二子孔道均与所述第三子孔道连通,所述基部具有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三接口、第四接口及第五接口,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一孔道连通,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第二孔道连通,所述第三接口与所述第三孔道连通,所述第四接口与所述第一子孔道连通,所述第五接口与所述第二子孔道连通,所述第四接口与所述第五接口在所述基部的外壁面上不连通;所述基部内具有安装腔,所述切换部可以在安装腔内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所述切换部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孔道与所述第二孔道连通,所述第三孔道与所述第三子孔道连通或者不连通,所述切换部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孔道与所述第三子孔道连通,所述第二孔道与所述第三孔道连通。
本申请中流体切换装置的分流部为一体件,分流部与主体部固定安装在一起或分流部与主体部为一体件,分流部的第四孔道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子孔道和第二子孔道,第一子孔道与第四接口连通,第二子孔道与第五接口连通,流体切换装置的第四孔道能够实现与两个其他零部件的内腔连通,流体切换装置的分流部具备三通部件的功能,可以缩短热管理系统的管路,有利于降低流体流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的流体切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的流体切换装置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的流体切换装置的部分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的流体控制组件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的流体控制组件的一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的流体控制组件的一实施例的立体剖视结构示意图,其中,第一阀芯组件仅示出部分结构;
图7是本申请的流体控制组件的一实施例的立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的流体控制组件的一实施例的立体剖视结构示意图,其中,第二阀芯组件仅示出部分结构;
图9是本申请的流体控制组件的一实施例的立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的气液分离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的热管理系统的一实施例的制冷模式的连接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的热管理系统的一实施例的制热模式的连接示意图;
图13本申请的流体切换装置的第一子孔道、第二子孔道及第三子孔道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应当理解,本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多个”表示两个及两个以上的数量。除非另行指出,“前部”、“后部”、“下部”和/或“上部”等类似词语只是为了便于说明,而并非限于一个位置或者一种空间定向。“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词语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并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示例型实施例的流体控制组件100进行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补充或相互组合。
参照图1至图3,流体控制组件100包括流体切换装置1,流体切换装置1包括基部11、切换部12、座体部13,基部11包括主体部130和分流部140。本实施例中,参照图1,基部11为一体件,主体部11与分流部140为基部11实现不同功能的两个部分。主体部130内具有安装腔110,切换部12和座体部13位于安装腔110内,座体部13与主体部130固定连接,切换部12能够相对座体部13滑动,座体部13与切换部12之间具有连接腔120,连接腔120随切换部12的滑动而改变位置。在主体部130内,安装腔110与连接腔120不连通。可以理解的是,基部11为一体件,即主体部130与分流部140均为一体件,具体地,指的是在一个物体上通过加工艺分别形成主体部130和分流部140,主体部130与分流部140之间无需连接与固定。
本市实施例中,基部11包括第一孔道111、第二孔道112、第三孔道113、第四孔道114、第一接口14、第二接口15、第三接口16、第四接口17及第五接口18,第二孔道112与第四孔道114在基部11内不连通,第四孔道114包括第一子孔道115、第二子孔道116及第三子孔道117,第一子孔道115与第二子孔道116均与第三子孔道117连通。第一孔道111的一端与第一接口14连通,第一孔道111的另一端与安装腔110连通。第二孔道112的一端与第二接口15连通,第二孔道112的另一端与安装腔110或连接腔120连通。第三孔道113的一端与第三接口16连通,第三孔道113的另一端与连接腔120连通。第一子孔道115的一端与第四接口17连通,第一子孔道115的另一端与第三子孔道117连通。第二子孔道116的一端与第五接口18连通,第二子孔道116的另一端与第三子孔道117连通。第三子孔道117的一端与安装腔110或连接腔120连通,第三子孔道117另一端与第一子孔道115和第二子孔道116连通。本实施例中,参照图7,第一子孔道115的延伸方向、第二子孔道116的延伸方向及第三子孔道117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设置,即第一子孔道115、第二子孔道116及第三子孔道117大致呈T字形分布,此时,第四接口17与第五接口18分别位于基部11的不同侧的外壁面。在其他可选的实施例中,参照图13,第一子孔道115的延伸方向、第二子孔道116及第三子孔道117的延伸方向平行或重合,此时,第四接口17与第五接口18能够位于基部11的同一侧的外壁面。在其他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子孔道115的延伸方向和第二子孔道116的延伸方向平行或重合,第一子孔道115的延伸方向和第二子孔道116的延伸方向均与所述第三子孔道117的延伸方向垂直,即第一子孔道115、第二子孔道116及第三子孔道117大致呈T字形分布,此时,第四接口17与第五接口18分别位于基部11的不同侧的外壁面。上述实施例中,为便于理解,第一子孔道115和第二子孔道116均以直孔进行描述,在其他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子孔道115和第二子孔道116也可以为非直孔结构。
本实施例中,切换部12在安装腔110内可以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切换部12处于第一位置时,第一孔道111与第二孔道112通过安装腔110连通,第三孔道113与第三子孔道117通过连接腔120连通,切换部12处于第二位置时,第一孔道111与第三子孔道117通过安装腔110连通,第二孔道112与第三孔道113通过连接腔120连通。在其他可选的实施例中,切换部12处于第一位置时,第一孔道111与第二孔道112通过安装腔110连通,但第三孔道113与第三子孔道117不连通,切换部12处于第二位置时,第一孔道111与第三子孔道117通过安装腔110连通,第二孔道112与第三孔道113通过连接腔120连通。
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主体部130和分流部140分别加工成型,然后固定安装在一起,固定安装的方式包括但不仅限于焊接、粘接和紧固件等。第四孔道114位于分流部140内,第三子孔道117与安装腔110或连接腔120连通,第四接口17和第五接口18形成于分流部的外壁面上。
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孔道111和第一接口14设于单独成型的第一部件,第一部件与主体部130安装固定在一起,第一孔道111与安装腔110连通。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孔道112和第二接口15设于单独成型的第二部件,第二部件与主体部130安装固定在一起,第二孔道112与安装腔110或连接腔120连通。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第三孔道113与第三接口16设于单独成型的第三部件,第三部件与主体部130安装固定在一起第三孔道113与连接腔120连通。本申请中,第一部件、第二部件、第三部件中至少一个与主体部130为一体件,不是一体件的部件可以与主体部安装固定在一起。
根据热管理系统的设计,制热模式下,从换向阀的一个接口流出的制冷剂会分成两路,一路流向与乘客舱空气热交换的第一换热器,实现乘客舱的热管理,另一路流向第二换热器,实现电池或电机等发热部件的热管理;制冷模式下,从第一换热器流出的制冷剂与从第二换热器流出的制冷剂均流向换向阀的一个接口。相关技术中,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及换向阀之间通过三通部件实现分流的功能,且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及换向阀与三通部件之间分别通过管路实现连接和连通,较长的管路会增加制冷剂的流阻。本申请中,通过流体切换装置1的分流部140实现三通部件的功能,具体地,第四孔道114由相互连通的第一子孔道115、第二子孔道116及第三子孔道117组成,第四接口17和第五接口18一个与第一换热器连通,另一个与第二换热器连通,相较于相关技术,省略单独成型的三通部件和省略三通部件与换向阀之间的管路,可以缩短热管理系统的管路长度和省略零部件,简化热管理系统的结构,还可以降低成本。
需要理解的是,上述说明中仅以换向阀、第一换热器及第二换热器为例进行说明,但根据热管理系统的设计的不同,从换向阀的一个接口可以分流后连通两个分别实现乘客舱热管理的第一换热器,也可以连通两个分别实现电池或电机等发热部件的热管理第二换热器,本申请不予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4至图9,流体控制组件100包括第一换热器2。可选的,第一换热器2可以为单流道换热器,可用于制冷剂与空气换热。可选的,第一换热器2也可以为双流道换热器,可用于制冷剂与冷却液换热,例如,双流道换热器可以为管壳式换热器或板式换热器,可根据热管理系统的需求进行选择。
以第一换热器2为管壳式换热器为例,第一换热器2包括换热芯体21和外壳22,换热芯体21至少有部分位于外壳22的内腔中,外壳22的内腔与第一换热器2的外部能够连通,换热芯体21的内腔与外壳22的内腔不连通。换热芯体21与外壳22之间形成流道,可用于流通冷却液,外壳22上具有用于使冷却液流入的进口和用于冷却液流出的出口。
换热芯体21包括第一集流件211、第二集流件212及若干第一扁管213,第一集流件211与第一扁管213长度方向的一端部连接,第二集流件212与第一扁管213长度方向的另一端部连接。本实施例中,换热芯体21的进口和出口位于第一换热器2的长度方向上的同侧,第一集流件211包括第一集流腔214和第二集流腔215,第一集流腔214和第二集流腔215在第一集流件211中不连通,第一集流腔214与一部分第一扁管213的管腔连通,第二集流腔215与另一部分第一扁管213的管腔连通,第二集流件212的内腔与所有第一扁管213的管腔连通,从而形成U形流道设计,增长了换热路径,提高了换热效率。
换热芯体21包括第一连接口216和第二连接口217,第一连接口216与第一集流腔214连通,第二连接口217与第二集流腔215连通,第一连接口216和第二连接口217中的一个为换热芯体21的扁管内腔对应制冷剂流道的出口,另一个为换热芯体21扁管内腔对应制冷剂流道的入口。换热芯体21的内腔内能够流动制冷剂,当制冷剂和冷却液同时在第一换热器2内流动时,可实现制冷剂与冷却液的换热。双流道换热器的换热原理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本申请不再赘述。
流体切换装置1与第一换热器2可以直接安装在一起,实现各自内部通道的连通,从而节省连接管路,减小占用空间,或者通过连接部件(例如下文中的第一连接块81)间接安装在一起,同样可以节省连接管路,减小占用空间。基部11与第一换热器2固定连接,第一连接口216与第四孔道114连通,第一连接口216与第四接口17或第五接口18连通。可选的,当换热芯体21全部位于外壳22内时,基部11与外壳22固定连接;当第一集流件211位于外壳22外时,基部11可以与外壳22和/或第一集流件211固定连接。固定连接可以采用焊接、粘接、紧固件等方式实现。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4至图7、图9,流体控制组件100包括第一连接块81,第一连接块81大致呈块状,第一连接块81一侧与基部11凹凸配合连接且固定,第一连接块81的另一侧与第一集流件211凹凸配合连接且固定,第一连接块81的内腔连通第一连接口216与第四孔道114,流体切换装置1通过第一连接块81与第一换热器2固定安装在一起。第一集流件211可以直接与第一连接块81焊接固定且于连接处密封连接;也可以第一集流件211和第一连接块81中的一个设有向外凸出的凸起,另一个设有向内凹陷的凹槽,凸起至少有部分容纳于凹槽中,凸起的侧面与凹槽的侧面贴合实现密封,进一步的,还可以在凸起的端面和凹槽的底面之间放置密封件,加强密封性,第一集流件211与第一连接块81通过胶粘、紧固件等方式进行固定。同样地,基部11和第一连接块81可以直接钎焊固定且于连接处密封连接,也可以通过凹槽、凸台及密封件的配合实现密封,然后通过胶粘、紧固件等方式进行固定。可选的,第一连接块81可以与块体部为一体件,也可以与第一集流件211为一体件。
通过第一连接块81同时实现第一换热器2与流体切换装置1之间的安装固定,以及第一换热器2的内腔与流体切换装置1的第四孔道114的连通,使用一个结构相对较为简单且体积相对较小的部件实现上述功能,使第一换热器2与流体切换装置1相对靠近且不影响两者间的连通关系,可减少热管理系统的管路的长度,利于降低成本,减小流阻,还有利于热管理系统小型化。
需要理解的是,流体切换装置1与第一换热器2固定安装在一起,可以是流体切换装置1安装于第一换热器2上,也可以表达为第一换热器2安装于流体切换装置1上。流体切换装置1与第一换热器2相互靠近设置,基部11与第一集流件211直接固定连接或者间接固定连接,两者之间直接接触或者仅间隔有垫片、密封件等部件;或者基部11与第一集流件211通过第一连接块81固定连接。相较于相关技术,流体切换装置1与第一换热器2之间较长的管路被取消或被缩短。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4至图6,流体控制组件100包括第一阀件3,第一阀件3包括第一阀块32和第一阀芯组件31,第一阀芯组件31有部分位于第一阀块32内,第一阀芯组件31与第一阀块32连接,第一阀块32包括第一阀口33与第二阀口34,第一阀芯组件31控制第一阀口33与第二阀口34的通断。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阀件3为节流阀,第一阀件3具有关闭、全通和节流状态。在关闭状态下,第一阀口33与第二阀口34不连通;在全通状态下,第一阀件3打开,第一阀口33与第二阀口34完全连通;在节流状态下,通过第一阀件3的制冷剂被节流。可选的,第一阀件3为双向节流阀,即在节流状态下,制冷剂从第一阀口33流向第二阀口34能够被节流,制冷剂从第二阀口34流向第一阀口33也能够被节流。第一阀块32安装于第一换热器2,第一阀块32与第一换热器2固定连接,第二连接口217与第二阀口34连通。可选的,第一阀件3为电子膨胀阀。可选的,第一阀件3为热力膨胀阀。同样地,第一阀块32安装于第一换热器2,也可以表达为第一换热器2安装于第一阀块32,第一换热器2与第一阀件3相互靠近设置,相较于相关技术,两者之间较长的管路被取消或被缩短。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4至图6、图9,流体控制组件100包括第二连接块82,第二连接块82大致呈块状,第二连接块82的结构与第一连接块81的结构大致相同。参照第一连接块81与第一集流件211和基部11的配合结构,第二连接块82一侧与第一阀块32凹凸配合连接且固定,第一阀块32和第二连接块82可以直接钎焊固定且于连接处密封连接,也可以通过凹槽、凸台及密封件的配合实现密封,然后通过胶粘、紧固件等方式进行固定。第二连接块82的另一侧与第一集流件211凹凸配合连接且固定,第一集流件211和第二连接块82可以直接钎焊固定且于连接处密封连接,也可以通过凹槽、凸台及密封件的配合实现密封,然后通过胶粘、紧固件等方式进行固定。第二连接块82的内腔连通第二连接口217与第二阀口34。固定连接可以采用焊接、粘接、紧固件等方式实现。
同样地,通过第二连接块82同时实现第一换热器2与第一阀件3之间的安装固定,以及第一换热器2的内腔与第一阀件3的内腔的连通,使用一个结构相对较为简单且体积相对较小的部件实现上述功能,使第一换热器2与第一阀件3相对靠近且不影响两者间的连通关系,可减少热管理系统的管路的长度,利于降低成本,减小流阻,还有利于热管理系统小型化。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4至图10,流体控制组件100包括气液分离装置4,气液分离装置4包括第一块体部41、第二块体部42、第一筒体43、第二筒体44、换热组件46、气液分配组件45及内盖47。
第一块体部41盖设于第一筒体43长度方向的一端部,第二块体部42盖设于第一筒体43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部。第一块体部41与第一筒体43固定连接,第二块体部42与第一筒体43固定连接。第一块体部41与第一筒体43的连接处,以及第二块体部42与第一筒体43的连接处密封设置。第一块体部41与第一筒体43可以通过焊接或者粘接等方式实现固定且密封连接,第二块体部42与第一筒体43可以通过焊接或者粘接等方式实现固定且密封连接。
第二筒体44位于第一筒体43的内侧,气液分离装置4具有流体性连通的第一腔10(图中未标示)和第二腔20(图中未标示),第一腔10位于第一筒体43内,第一腔10位于第二筒体44外,第二腔20至少包括位于第二筒体44内的空间,换热组件46至少有部分位于第一腔10,气液分配组件45至少有部分位于第二腔20。
内盖47盖设于第二筒体44靠近第一块体部41的一侧,第二筒体44远离第一块体部41的一端自封闭设置,内盖47与第二筒体44的连接处密封设置。内盖47包括凸伸部471和第五通孔472,凸伸部471与第一块体部41固定连接,凸伸部471内部中空,凸伸部471的内腔与第二腔20连通。内盖47与第一块体部41之间间隔一定距离,第五通孔472连通气液分配组件45的内腔和第一腔10,具体地,从第五通孔472流出的流体,流经内盖47与第一块体部41之间的间隙流入第一腔10。
流体切换装置1的基部11安装于第一块体部41,基部11与第一块体部41固定连接。固定连接可以采用焊接、粘接、紧固件等方式实现。流体切换装置1与气液分离装置4相互靠近设置,基部11与第一块体部41直接固定连接或者间接固定连接,基部11与第一块体部41可以直接钎焊固定且于连接处密封连接,也可以通过凹槽、凸台及密封件的配合实现密封,然后通过胶粘、紧固件等方式进行固定。基部11与第一块体部41之间可以间隔有垫片或密封件从而间接固定连接。同样地,基部11安装于第一块体部41,也可以表达为第一块体部41安装于基部11,基部11与第一块体部41相互靠近设置,相较于相关技术,两者之间较长的管路被取消或被缩短。
第一阀件3的第一阀块32安装于第一块体部41,第一阀块32与第一块体部41固定连接。固定连接可以采用焊接、粘接、紧固件等方式实现。第一阀件3与气液分离装置4相互靠近设置,第一阀块32与第一块体部41直接固定连接或间接固定连接,第一阀块32与第一块体部41可以直接钎焊固定且于连接处密封连接,也可以通过凹槽、凸台及密封件的配合实现密封,然后通过胶粘、紧固件等方式进行固定。第一阀块32与第一块体部41之间可以间隔有垫片或密封件从而间接固定连接。同样地,第一阀块32安装于第一块体部41,也可以表达为第一块体部41安装于第一阀块32,第一阀块32与第一块体部41相互靠近设置,相较于相关技术,两者之间较长的管路被取消或被缩短。
参照图10,第一块体部41具有第一通孔411和第二通孔412,第一通孔411连通凸伸部471的内腔和第三孔道113,第二通孔412连通换热组件46的内腔和第一阀口33。第二块体部42具有第三通孔421与第四通孔422,第三通孔421与第一腔10连通,第四通孔422与换热组件46的内腔连通。
换热组件46包括第一集流管461、第二集流管462及第二扁管463,第二扁管463一端与第一集流管461连接,第二扁管463的另一端与第二集流管462连接,第二扁管463的内腔连通第一集流管461的内腔和第二集流管462的内腔。第二扁管463为内部具有一排多个微通道的微通道扁管,可以加强第二扁管463内制冷剂与外界的换热。第一集流管461一端封闭,另一端与第一块体部41固定连接,第一集流管461的内腔与第二通孔412连通。第二集流管462一端封闭,另一端与第二块体部42固定连接,第二集流管462的内腔与第四通孔422连通。第二扁管463至少部分位于第一筒体43和第二筒体44之间,即第二扁管463至少部分位于第一腔10内。可选的,第二扁管463的管件数量为一个,一个管件螺旋盘绕第二筒体44设置或者一个管件环绕第二筒体44设置,成型后的第二扁管463大致呈筒状。可选的,第二扁管463的管件数量为两个及以上,每个管件连接于第一集流管461和第二集流管462之间,每个管件均连通第一集流管461的内腔和第二集流管462的内腔,每个管件环绕第二筒体44设置,两个及以上的管件沿气液分离装置4的长度方向并排设置,成型后的第二扁管463大致呈筒状。
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换热组件46还包括换热件464,换热件464螺旋盘绕设置或环绕设置,成型后的换热件464大致呈筒状或者换热件464为呈锯齿形状的翅片,换热件464位于第二扁管463与第一筒体43之间,和/或,换热件464位于第二扁管463与第二筒体44之间,以增加扰动和增加换热面积,提升第一腔10内的流体与第二扁管463内的流体的换热效果。可选的,换热组件46也可以不设置换热件464。
气液分配组件45包括导流管451、套管452及第一板453。套管452套设于导流管451的外侧,第一板453具有一个通孔,导流管451一端容纳于该通孔使第一板453套设于导流管451上部,第一板453位于套管452的上方,内盖47与第一板453和导流管451固定连接。套管452靠近第一板453的一端敞开,以使第二腔20与套管452的管腔连通,套管452远离第一板453的一端密封,以使套管452的内腔在远离第一板453的一端与第二腔20隔离。套管452的内壁面与导流管451的外壁面之间间隔预设距离,以使套管452的内壁面和导流管451的外壁面之间形成流通通道。导流管451的下端的内壁面与套管452的下端面之间留有空隙,以使流通通道与导流管451的管腔连通,导流管451的管腔与第五通孔472连通。
气液分离装置4能够实现第一制冷剂气液分离的功能以及第一制冷剂和第二制冷剂的热交换的功能,气液分离装置4的工作原理如下:第一制冷剂自第一块体部41的第一通孔411通过内盖47的凸伸部471的内腔进入第二腔20,并自第一板453与第二筒体44的内壁面之间的空隙继续向下流动,之后依次流经第一板453的内壁面与套管452的外壁面之间的空隙、第一板453的下表面与套管452的上端面之间的空隙,然后自套管452的上端进入套管452的内壁面和导流管451的外壁面之间的流通通道,并在流通通道中继续向下流动。之后第一制冷剂自导流管451的下端进入导流管451的管腔,并在导流管451中继续向上流动。之后第一制冷剂自第五通孔472流出后通过内盖47与第一块体部41之间的空隙进入第一腔10,并继续向下流动。最终第一制冷剂经第二块体部42的第三通孔421流出气液分离装置4。至此,第一制冷剂完成气液分离及换热的整个流程。其中,第一制冷剂在第一腔10内流动的过程中,通过与换热组件46中的第二制冷剂进行换热。根据热管理系统的工况的不同,第二制冷剂从第二通孔412和第四通孔422中的一个流入,另一个流出,第二制冷剂在换热组件46的第二扁管463中流动时,与第一腔10中的第一制冷剂进行换热。
需要理解的是,第一制冷剂和第二制冷剂为同一制冷剂,第一制冷剂和第二制冷剂只是分别处于热管理系统制冷剂回路的不同位置,拥有不同状态(高低压)而已。
参照图4至图7,流体控制组件100包括固定组件6,固定组件6包括第一部分61、第二部分62及连接第一部分61与第二部分62的第三部分63。第一部分61呈圆环状,第一部分61的内径与第一筒体43的外径适配,第一部分61套设于第一筒体43的外围,第一部分61与第一筒体43可拆卸连接。第二部分62呈方框状,第一换热器2部分位于第二部分62内,第二部分62具有四个固定槽,四个固定槽分布于第二部分62的四角,第一换热器2下端四个边角分别位于四个第二固定槽内,第二部分62与第一换热器2可拆卸连接。第一部分61与第二部分62通过第三部分63固定连接,第一部分61与第一筒体43紧密贴合,以实现第二部分62上的固定槽对第一换热器2在第一换热器2长度方向的限位。
参照图4至图8,流体控制组件100包括第二阀件5,第二阀件5包括第二阀块52和第二阀芯组件51,第二阀芯组件51有部分位于第二阀块52内,第二阀芯组件51与第二阀块52连接,第二阀块52包括第三阀口53与第四阀口54,第二阀芯组件51控制第三阀口53与第四阀口54的通断。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阀件5为节流阀,第二阀件5具有关闭、全通和节流状态。在关闭状态下,第三阀口53与第四阀口54不连通;在全通状态下,第二阀件5打开,第三阀口53与第四阀口54完全连通;在节流状态下,通过第二阀件5的制冷剂被节流。可选的,第二阀件5为双向节流阀,即在节流状态下,制冷剂从第三阀口53流向第四阀口54能够被节流,制冷剂从第四阀口54流向第三阀口53也能够被节流。
第二阀块52安装于第一块体部41,第二阀块52与第一块体部41固定连接。可选的,第二阀件5为电子膨胀阀。可选的,第二阀件5为热力膨胀阀。固定连接可以采用焊接、粘接、紧固件等方式实现。第二阀件5与气液分离装置4相互靠近设置,第二阀块52与第一块体部41直接固定连接,第二阀块52与第一块体部41可以直接钎焊固定且于连接处密封连接,也可以通过凹槽、凸台及密封件的配合实现密封,然后通过胶粘、紧固件等方式进行固定。第二阀块52与第一块体部41之间直接接触或者仅间隔有垫片或密封件。同样地,第二阀块52安装于第一块体部41,也可以表达为第一块体部41安装于第二阀块52,第二阀块52与第一块体部41相互靠近设置,相较于相关技术,两者之间较长的管路被取消或被缩短。
第二通孔412包括第一子通孔413和第二子通孔414,第一子通孔413的延伸方向与第二子通孔414的延伸方向相交且连通,第二子通孔414的一端与第一集流管461的管腔连通,第二子通孔414的另一端与第三阀口53连通。第一子通孔413的一端与第一阀口33连通,第一子通孔413的另一端与第二子通孔414连通。本实施例中,第一子通孔413与第二子通孔414垂直设置。在其他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二子通孔414连通第一子通孔414与第三阀口53,第一子通孔413连通第一集流管461的管腔和第一阀口33。本申请中,通过第一块体部41的一部分结构实现三通的功能,省略另外设置的三通和省略三通与气液分离装置4之间的管路,可以缩短热管理系统的管路长度和省略零部件,简化热管理系统的结构,还可以降低成本。可选的,第一子通孔413的延伸方向和第二子通孔414的延伸方向可以平行或重合,第一子通孔413和第二子通孔414均通过一段共用的通孔实现与第一集流管461的管腔的连通。
参照图4和图5,流体控制组件100包括多个紧固件。例如,流体切换装置1与第一块体部41之间通过第一紧固件71固定安装到一起,第一紧固件71有一部分容纳于基部11的安装孔道中,另有一部分容纳于第一块体部41的安装孔道中。第一连接块81与流体切换装置1之间通过第二紧固件72固定安装到一起,第二紧固件72有一部分容纳于第一连接块81的安装孔道中,另有一部分容纳于基部11的安装孔道中。第二连接块82与第一阀件3之间通过第三紧固件73固定安装到一起,第三紧固件73有一部分容纳于第二连接块82的安装孔道中,另有一部分容纳于第一阀块32的安装孔道中。第一块体部41与第一阀件3之间通过第四紧固件74固定安装到一起,第四紧固件74有一部分容纳于第一块体部41的安装孔道中,另有一部分容纳于第一阀块32的安装孔道中。第一块体部41与第二阀件5之间通过第五紧固件75固定安装到一起,第五紧固件75有一部分容纳于第一块体部41的安装孔道中,另有一部分容纳于第二阀块52的安装孔道中。固定组件6还包括第六紧固件76,可选的,第一部分61与第二部分62单独成型,然后通过第六紧固件76固定安装到一起;可选的,第一部分61和第二部分62为一体件,第一部分61和第二部分62的中间部分设有紧固件加强安装效果。
参照图1至图5,流体切换装置1的基部11为一体件,基部11大致呈块状,基部11包括第一表面a、第二表面b、第一侧面c、第二侧面d及第三侧面e,第一表面a与第二表面b分别位于基部11长度方向的相反两侧,第一侧面c位于基部11高度方向的一侧,第二侧面d和第三侧面e分别位于基部11厚度方向的相反两侧,第二侧面d连接于第一表面a与第二表面b之间,第三侧面e连接于第一表面a与第二表面b之间。第一接口14位于第一侧面c,第二接口15位于第一表面a,第三接口16位于第二侧面d,第四接口17位于第二表面b,第五接口18位于第三侧面e,如此设置,使得第一接口14、第二接口15、第三接口16、第四接口17及第五接口18分别位于基部11周侧的不同方位,以便于其他零部件与流体切换装置1连接。
本实施例中,第一表面a、第二表面b、第一侧面c、第二侧面d及第三侧面e均为平面,如此设置,相较于弧面及异形面等形状,使得第一接口14、第二接口15、第三接口16、第四接口17及第五接口18的加工难度降低。另一方面,第一接口14、第二接口15、第三接口16、第四接口17及第五接口18各自所在的表面均需要与其他零部件安装固定,可能还需要与其他部件靠近贴合,第一表面a、第二表面b、第一侧面c、第二侧面d及第三侧面e均为平面,有利于降低流体切换装置1与其他部件的安装固定的难度。且第一表面a和第二表面b平行设置,第二侧面d和第三侧面e平行设置,第一表面a与第二侧面d垂直设置,第一侧面c与第一表面a和第二侧面d均垂直设置,如此设置,以使得基部11的结构较为规整,以便于流体切换装置1与其他零部件的装配,有利于降低安装难度,还可以会使得装配后的结构较为美观。
上述实施例中的流体控制组件100可应用于热管理系统中,如车辆热管理系统、家用热管理系统或商用热管理系统。
以流体控制组件100包括流体切换装置1、第一换热器2、第一阀件3、气液分离装置4及第二阀件5为例,流体切换装置1、第一换热器2、第一阀件3及第二阀件5分别安装于气液分离装置4的第一块体部41。在可选实施例中,气液分离装置4的第一块体部41与流体切换装置1的基部11、第一阀件3的第一阀块32及第二阀件5的第二阀块52中至少一个为成型为一体的一体件
参照图11和图12,热管理系统包括压缩机200、流体控制组件100、室内换热器300、室外换热器400及发热部件冷却器500。热管理系统包括制冷剂系统和冷却液系统,制冷剂系统内流通制冷剂,冷却液系统内流通冷却液。第一换热器2包括能够进行热交换的第一换热部2A和第二换热部2B,第一换热部2A连接于制冷剂系统且内部通道流通制冷剂,第二换热部2B连接于冷却液系统且内部通道流通冷却液,第一换热部2A的内部通道和第二换热部2B的内部通道不连通。第二换热部2B与发热部件冷却器500连通形成冷却液系统。
压缩机200的出口与流体切换装置1的第一接口14连通,流体切换装置1的第二接口15与室外换热器400的第一端口连通,室外换热器400的第二端口与第四通孔422连通,流体切换装置1的第五接口18与室内换热器300的第一端口连通,室内换热器300的第二端口与第二阀件5的第四阀口54连通,所述气液分离装置4的第三通孔421与所述压缩机200的入口连通。
热管理系统包括制热模式和制冷模式。
具体地,参照图11,在制冷模式下,流体切换装置1的切换部12处于第一位置,第一接口14与第二接口15连通,第三接口16与第四接口17和第五接口18连通。第二阀件5处于节流状态。第一阀件3处于节流状态或截止状态,当冷却液需要与制冷剂热交换时,第一阀件3处于节流状态,冷却液不需要与制冷剂热交换时,第一阀件3处于截止状态。本实施例以第一阀件3为节流状态为例进行说明。
制冷模式的工作过程为:被压缩机200压缩后的高温高压制冷剂从压缩机200排出,从第一接口14进入流体控制组件100,从第二接口15流出流体控制组件100,接着制冷剂流向室外换热器400,在室外换热器400中制冷剂向环境放热,流出室外换热器400的制冷剂从第四通孔422再次进入流体控制组件100,从第四阀口54流出的节流后的制冷剂流向室内换热器300,在室内换热器300中吸收车厢中的空气的热量,达到制冷效果。流出室内换热器300的制冷剂从第五接口18流入流体控制组件100,然后从第三通孔421流向压缩机200,至此完成一次循环。
在制冷模式下,制冷剂共三次流经流体控制组件100,第一次从第一接口14流入,从第二接口15流出,通过流体切换装置1实现流向切换功能;第二次从第四通孔422流入,在换热组件46中与第一腔10内的制冷剂换热,换热组件46中制冷剂温度进一步降低,从换热组件46流出的制冷剂分为两路,一路制冷剂通过第二子通孔414流向第三阀口53,经第二阀件5节流后从第四阀口54流向室内换热器300,另一路制冷剂通过第一子通孔413流向第一阀口33,经第一阀件3节流后,从第二阀口34流入第一换热器2的第一连接口216,在第一换热器2内制冷剂吸收冷却液的热量,从第二连接口217流出的制冷剂流向第四接口17,与上一路制冷剂汇合;第三次从第五接口18流入,与从第一换热器2中流出的制冷剂汇合后,通过流体切换装置1切换流向后,从第一通孔411进入气液分离装置4,依次流经第二腔20、套管452与导流管451之间的流通通道、导流管451的管腔、第一块体部41与内盖47之间的间隙、第一腔10后从第三通孔421流出。
具体地,参考图12,在制热模式下,流体切换装置1的切换部12处于第二位置,第一接口14与第四接口17和第五接口18连通,第二接口15与第三接口16连通。第二阀件5处于节流状态。第一阀件3处于节流状态或截止状态,当冷却液需要与制冷剂热交换时,第一阀件3处于节流状态,冷却液不需要与制冷剂热交换时,第一阀件3处于截止状态。本实施例以第一阀件3为节流状态为例进行说明。
制热模式的工作过程为:被压缩机200压缩后的高温高压制冷剂从压缩机200排出,从第一接口14进入流体控制组件100,然后从第五接口18流出流体控制组件100,接着制冷剂流向室内换热器300,在室内换热器300中制冷剂加热车厢空气,达到制热效果,流出室内换热器300的制冷剂从第四阀口54再次流入流体控制组件100,接着制冷剂从第四通孔422流向室外换热器400,在室外换热器400中制冷剂从环境中吸热,流出室外换热器400的制冷剂从第二接口15流入流体控制组件100,然后从第三通孔421流向压缩机200,至此完成一次循环。
在制热模式下,制冷剂共三次流经流体控制组件100,第一次从第一接口14流入,从流体切换装置1流出的制冷剂分为两路,一路制冷剂从第五接口18流向室内换热器300,通过流体切换装置1实现流向切换功能,另一路制冷剂从第四接口17流出后流经第二连接口217流入第一换热器2,在第一换热器2中制冷剂加热冷却液,从第一连接口216流出后从第二阀口34流入第一阀件3,经第一阀件3节流后流入第一子通孔413与上一路制冷剂汇合;第二次从第四阀口54流入,经第二阀件5节流后,从第三阀口53流入第二子通孔414,与经第一阀件3节流后的制冷剂汇合后流入换热组件46,换热组件46中制冷剂与第一腔10内的制冷剂换热,换热组件46中换热后的制冷剂从第四通孔422流出;第三次从第二接口15流入,通过流体切换装置1切换流向后,从第一通孔411进入气液分离装置4,依次流经第二腔20、套管452与导流管451之间的流通通道、导流管451的管腔、第一块体部41与内盖47之间的间隙、第一腔10后从第三通孔421流出。
流体控制组件100中流体切换装置1、第一换热器2、第二阀件5、气液分离装置4及第一阀件3相互靠近且不影响两者间的连通关系,流体切换装置1、第一换热器2、第二阀件5及第一阀件3安装于气液分离装置4,可减少热管理系统的管路的长度,利于降低成本,减小流阻,还有利于热管理系统小型化。进一步地,还可以直接省略流体切换装置1、第一换热器2、第一阀件3及第二阀件5及气液分离装置4之间的连接管路,可以直接安装在一起内部通道连通,也可以通过连接板等间接安装在一起通过连接板部件连通,但是无连接管路。更进一步地,流体切换装置1的基部11、第一换热器2的第一集流件211、第一阀件3的第一阀块32及第二阀件5的第二阀块52及气液分离装置4的第一块体部41还可以通过内部通道的设计共用为一体件。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申请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申请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申请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流体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流体切换装置(1),所述流体切换装置(1)包括基部(11)和切换部(12),所述基部(11)包括主体部(130)和分流部(140),所述基部(11)包括第一孔道(111)、第二孔道(112)、第三孔道(113)及第四孔道(114),所述第二孔道(112)与所述第四孔道(114)在所述基部(11)内不连通,所述分流部(140)与所述主体部(130)固定安装在一起或所述分流部(140)与所述主体部(130)为一体件,所述分流部(140)为一体件,所述第四孔道(114)位于所述分流部(140)内,所述第四孔道(114)包括第一子孔道(115)、第二子孔道(116)及第三子孔道(117),所述第一子孔道(115)和所述第二子孔道(116)均与所述第三子孔道(117)连通,所述基部(11)具有第一接口(14)、第二接口(15)、第三接口(16)、第四接口(17)及第五接口(18),所述第一接口(14)与所述第一孔道(111)连通,所述第二接口(15)与所述第二孔道(112)连通,所述第三接口(16)与所述第三孔道(113)连通,所述第四接口(17)与所述第一子孔道(115)连通,所述第五接口(18)与所述第二子孔道(116)连通,所述第四接口(17)与所述第五接口(18)在所述基部(11)的外壁面上不连通;
所述基部(11)内具有安装腔(110),所述切换部(12)可以在安装腔(110)内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所述切换部(12)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孔道(111)与所述第二孔道(112)连通,所述第三孔道(113)与所述第三子孔道(117)连通或者不连通,所述切换部(12)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孔道(111)与所述第三子孔道(117)连通,所述第二孔道(112)与所述第三孔道(113)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流体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控制组件还包括第一换热器(2),所述第一换热器(2)包括换热芯体(21),所述换热芯体(21)包括第一连接口(216),所述第一连接口(216)与所述换热芯体(21)的内腔连通,所述流体切换装置(1)与所述第一换热器(2)固定安装在一起,所述基部(11)与所述第一换热器(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口(216)与所述第四孔道(114)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流体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器(2)还包括第二连接口(217),所述第一连接口(216)和所述第二连接口(217)中的一个为换热芯体(21)的内腔的出口,另一个为换热芯体(21)的内腔的入口;
所述流体控制组件包括第一阀件(3),所述第一阀件(3)包括第一阀块(32)和第一阀芯组件(31),所述第一阀芯组件(31)有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阀块(32)内,所述第一阀芯组件(31)与所述第一阀块(3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阀块(32)包括第一阀口(33)与第二阀口(34),所述第一阀芯组件(31)控制所述第一阀口(33)与所述第二阀口(34)的通断,所述第一阀件(3)具有关闭、全通和节流三种工作状态;
所述第一阀块(32)与所述第一换热器(2)固定安装在一起,所述第一阀块(32)与所述第一换热器(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口(217)与所述第二阀口(34)连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流体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控制组件还包括第一块体部(41)、第一筒体(43)、气液分配组件(45),所述第一块体部(41)盖设于所述第一筒体(43)长度方向的一端部,所述第一块体部(41)与所述第一筒体(43)固定连接,所述气液分配组件(45)至少有部分位于所述第一筒体(43)内;
所述基部(11)与所述第一块体部(41)固定安装在一起,所述基部(11)与所述第一块体部(4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块体部(41)具有第一通孔(411),所述第一通孔(411)连通所述气液分配组件(45)的内腔和所述第三孔道(113)。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流体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控制组件还包括第二筒体(44)、换热组件(46)及第一阀件(3);
所述第二筒体(44)位于所述第一筒体(43)的内侧,所述流体控制组件具有流体性连通的第一腔(10)和第二腔(20),所述第一腔(10)位于所述第一筒体(43)内,所述第一腔(10)位于所述第二筒体(44)外,所述第二腔(20)至少包括位于所述第二筒体(44)内的空间,所述换热组件(46)至少有部分位于所述第一腔(10),所述气液分配组件(45)至少有部分位于所述第二腔(20);
所述第一阀件(3)包括第一阀块(32)和第一阀芯组件(31),所述第一阀芯组件(31)有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阀块(32)内,所述第一阀芯组件(31)与所述第一阀块(3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阀块(32)包括第一阀口(33)与第二阀口(34),所述第一阀芯组件(31)控制所述第一阀口(33)与所述第二阀口(34)的通断,所述第一阀件(3)具有关闭、全通和节流三种工作状态;
所述第一阀块(32)与所述第一块体部(41)固定安装在一起,所述第一阀块(32)与所述第一块体部(4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块体部(41)具有第二通孔(412),所述第二通孔(412)连通所述换热组件(46)的内腔和所述第一阀口(33)。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流体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控制组件包括第二阀件(5),所述第二阀件(5)包括第二阀块(52)和第二阀芯组件(51),所述第二阀芯组件(51)有部分位于所述第二阀块(52)内,所述第二阀芯组件(51)与所述第二阀块(5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阀块(52)包括第三阀口(53)与第四阀口(54),所述第二阀芯组件(51)控制所述第三阀口(53)与所述第四阀口(54)的通断,所述第二阀件(5)具有关闭、全通和节流三种工作状态;
所述第二阀块(52)与所述第一块体部(41)固定安装在一起,所述第二阀块(52)与所述第一块体部(4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通孔(412)连通所述换热组件(46)的内腔和所述第三阀口(53)。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流体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控制组件还包括第二块体部(42),所述第二块体部(42)盖设于所述第一筒体(43)长度方向的另一端部,所述第二块体部(42)与所述第一筒体(43)固定连接且于连接处密封设置,所述第二块体部(42)具有第三通孔(421)与第四通孔(422),所述第三通孔(421)与所述第一腔(10)连通,所述第四通孔(422)与所述换热组件(46)的内腔连通。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流体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控制组件包括第一换热器(2),所述第一换热器(2)位于所述第一筒体(43)外,所述流体控制组件还包括固定组件(6),所述固定组件(6)有一部分套设于所述第一筒体(43)的外围,所述固定组件(6)另有一部分套设于所述第一换热器(2)的外围,所述固定组件(6)分别与所述第一筒体(43)和所述第一换热器(2)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换热器(2)包括换热芯体(21)和外壳(22),换热芯体(21)至少有部分位于所述外壳(22)的内腔中,所述外壳(22)的内腔与所述第一换热器(2)的外部能够连通,所述换热芯体(21)的内腔与所述外壳(22)的内腔不连通,所述基部(11)与所述第一换热器(2)固定连接,所述换热芯体(21)包括第一连接口(216)和第二连接口(217),所述第一连接口(216)和所述第二连接口(217)中的一个为换热芯体(21)的内腔的出口,另一个为换热芯体(21)的内腔的入口,所述第一连接口(216)与所述第四孔道(114)连通,所述第二连接口(217)与所述第二阀口(34)连通。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流体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芯体(21)包括第一集流件(211)、第二集流件(212)及若干第一扁管(213),所述第一集流件(211)与所述第一扁管(213)长度方向的一端部连接,所述第二集流件(212)与所述第一扁管(213)长度方向的另一端部连接;
所述第一集流件(211)包括第一集流腔(214)和第二集流腔(215),所述第一集流腔(214)和所述第二集流腔(215)在所述第一集流件(211)中不连通,所述第一集流腔(214)与一部分所述第一扁管(213)的管腔连通,所述第二集流腔(215)与另一部分所述第一扁管(213)的管腔连通,所述第二集流件(212)的内腔与所有所述第一扁管(213)的管腔连通,所述第一连接口(216)与所述第一集流腔(214)连通,所述第二连接口(217)与所述第二集流腔(215)连通;
所述流体控制组件还包括第一连接块(81),所述第一连接块(81)一侧与所述基部(11)凹凸配合连接且固定,所述第一连接块(81)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一集流件(211)凹凸配合连接且固定,所述第一连接块(81)的内腔连通所述第一连接口(216)与所述第四孔道(114);和/或,所述流体控制组件还包括第二连接块(82),所述第二连接块(82)一侧与所述第一阀块(32)凹凸配合连接且固定,所述第二连接块(82)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一集流件(211)凹凸配合连接且固定,所述第二连接块(82)的内腔连通所述第二连接口(217)与所述第二阀口(34)。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流体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部(11)包括第一表面(a)、第二表面(b)、第一侧面(c)、第二侧面(d)及第三侧面(e),所述第一表面(a)与第二表面(b)位于基部(11)长度方向的相反两侧,所述第一侧面(c)位于所述基部(11)高度方向的一侧,所述第二侧面(d)和所述第三侧面(e)位于基部(11)厚度方向的相反两侧,所述第二侧面(d)连接于所述第一表面(a)与所述第二表面(b)之间,所述第三侧面(e)连接于所述第一表面(a)与所述第二表面(b)之间;
所述第一接口(14)位于所述第一侧面(c),所述第二接口(15)位于所述第一表面(a),所述第三接口(16)位于所述第二侧面(d),所述第一块体部(41)位于所述第二侧面(d)的旁侧,所述第四接口(17)位于所述第二表面(b),所述第五接口(18)位于所述第三侧面(e),所述第一换热器(2)位于第二表面(b)或第三侧面(e)旁侧。
CN202110178159.2A 2021-02-09 2021-02-09 流体控制组件 Active CN11317576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78159.2A CN113175768B (zh) 2021-02-09 2021-02-09 流体控制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78159.2A CN113175768B (zh) 2021-02-09 2021-02-09 流体控制组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75768A CN113175768A (zh) 2021-07-27
CN113175768B true CN113175768B (zh) 2023-03-21

Family

ID=769217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78159.2A Active CN113175768B (zh) 2021-02-09 2021-02-09 流体控制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7576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79312A (zh) * 2020-10-22 2022-04-22 法雷奥汽车空调湖北有限公司动力总成热系统分公司 流体引导装置、流体引导装置的制造方法和热管理组件
CN115727166A (zh) * 2021-08-30 2023-03-03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流体控制组件和流体控制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WO2009087733A1 (ja) * 2008-01-07 2011-05-1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および四方弁
CN101769396B (zh) * 2010-02-05 2012-05-30 清华大学 用于自然冷却和制冷及制热模式切换的五通阀
WO2018086553A1 (zh) * 2016-11-09 2018-05-17 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流体换热组件及车辆热管理系统
CN107883552A (zh) * 2017-12-12 2018-04-0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五通阀、空调机组及控制方法
FR3076766B1 (fr) * 2018-01-12 2019-12-13 Valeo Systemes Thermiques Systeme de conditionnement d'air a vannes cinq voies, module et procede correspondan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75768A (zh) 2021-07-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175768B (zh) 流体控制组件
CN109838586B (zh) 流体管理组件及热管理系统
CN109838587B (zh) 流体管理组件及热管理系统
CN112432400A (zh) 气液分离器及热管理系统
CN113968116A (zh) 热管理组件
CN215295918U (zh) 一种换热器
CN115014005A (zh) 流体控制组件及热管理系统
CN217623047U (zh) 歧管及热管理装置
CN214250219U (zh) 换热装置
CN218112294U (zh) 集成模块以及热管理系统
CN218764093U (zh) 流体控制组件及制冷系统
WO2022022410A1 (zh) 一种换热组件及一种车辆热管理系统
CN218827444U (zh) 冷板换热器、电池包、热管理系统和车辆
CN215980946U (zh) 换向阀及制冷系统
CN218661231U (zh) 热管理集成模块、车辆
CN112757863B (zh) 流体管理组件、热管理组件及热管理系统
US20230331063A1 (en) Integrated component
CN114370725A (zh) 集成模块
CN113188272A (zh) 换热组件、换热装置及热管理系统
CN116278580A (zh) 流体控制组件
JP2023546455A (ja) 熱交換器、熱交換アセンブリおよび熱管理システム
JPH0519714Y2 (zh)
CN114593618A (zh) 一种换热组件及热管理系统
CN114608360A (zh) 一种换热器
CN114811103A (zh) 一种电磁换向阀及其主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