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70725A - 集成模块 - Google Patents

集成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70725A
CN114370725A CN202011093332.0A CN202011093332A CN114370725A CN 114370725 A CN114370725 A CN 114370725A CN 202011093332 A CN202011093332 A CN 202011093332A CN 114370725 A CN114370725 A CN 1143707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r
interface
port
body part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9333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anhua Automotive Componen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anhua Automotive Componen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anhua Automotive Componen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anhua Automotive Componen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09333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70725A/zh
Publication of CN1143707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7072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3/00Arrangements for separating or purifying gases or liquids; Arrangements for vaporising the residuum of liquid refrigerant, e.g. by hea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39/00Evaporators; Condens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一种集成模块,包括气液分离部、阀装置、第一节流单元以及第二节流单元,气液分离部包括主体部和盖体部,主体部具有主体部内腔,盖体部具有第一孔道和第二孔道、第三孔道以及第四孔道、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以及第一连通通道,部分第一节流单元位于第一安装孔,部分第二节流单元位于第二安装孔,集成模块还包括换热器,第一节流单元或第二节流单元位于换热器与所述第一连通通道之间,通过调节第一节流单元或第二节流单元能够使得换热器与第一连通通道之间节流;和/或者换热器与第二接口连通;由于孔道形成于盖体部的内部,减少了流道连接的泄露。

Description

集成模块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热管理组件,具体涉及一种集成模块。
背景技术
热管理系统包括多个阀部件、气液分离器以及换热器等零部件,通常是通过多个管路将以上零部件进行连接,这样随着系统复杂性的增加,零部件的数量增加,连接点增加,导致系统在连接点的泄露风险增加,组装也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成模块,能够满足系统至少两个工作模式的需求,同时能够减少连接处的泄露。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集成模块,包括气液分离部、阀装置、第一节流单元以及第二节流单元,所述气液分离部包括主体部和盖体部,所述主体部具有主体部内腔,所述盖体部具有孔道,所述孔道包括第一孔道和第二孔道、第三孔道以及第四孔道,所述阀装置与所述盖体部固定连接,所述阀装置能够控制所述第一孔道、第二孔道、第三孔道以及第四孔道的通断,所述盖体部具有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三接口以及第四接口,所述第一接口为所述第一孔道或第二孔道的进口,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第一孔道或第四孔道连通,所述第三接口与所述第二孔道或所述第三孔道的连通,所述第三孔道的出口或所述第四孔道的出口与所述主体部内腔连通,所述盖体部具有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所述孔道还包括第一连通通道,所述第一连通通道连通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连通通道与所述主体部内腔连通,部分所述第一节流单元位于所述第一安装孔,部分所述第二节流单元位于所述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节流单元位于所述第一连通通道和所述第四接口之间,通过调节所述第一节流单元能够使得所述第四接口与所述第一连通通道连通;所述集成模块还包括换热器,所述换热器与所述盖体部固定连接;在集成模块的第一种工作模式中,所述第一接口为所述第一流道的进口,所述第二接口为所述第一流道的出口,所述第三接口为所述第三流道的进口,所述第三流道的出口与所述主体部内腔连通,在集成模块的第二种工作模式中,所述第一接口为所述第二流道的进口,所述第三接口为所述第二流道的一出口,所述第二接口为所述第四孔道的一进口,所述第四孔道的出口与所述主体部内腔连通;所述第一节流单元或所述第二节流单元位于所述换热器与所述第一连通通道之间,通过调节所述第一节流单元或所述第二节流单元能够使得所述换热器与所述第一连通通道之间节流;和/或者所述换热器与所述第二接口连通。
本申请的集成模块,将气液分离部、阀装置、第一节流单元、第二节流单元以及换热器组装为一个整体,集成模块作为一个整体与系统连接,组装方便,通过设置孔道和阀装置,利用阀装置的开闭控制孔道的通断满足系统至少两个模式的需求,由于孔道形成于盖体部的内部,孔道的连接点位于盖体部的内部,减少了孔道连接的外部泄露。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的集成模块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一个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集成模块的一种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集成模块的盖体部的一个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集成模块的盖体部的部分透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的盖体部的一个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盖体部的B-B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3的集成模块的盖体部的另一部分透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的集成模块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一个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的集成模块的一种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与盖体部组合的一个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1的D-D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1的A-A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1的透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参阅图1至图7,集成模块100包括气液分离部1、阀装置2、第一节流单元25、第二节流单元26以及换热器3,换热器3包括第一换热器31和/或第二换热器32,其中图1中换热器为第一换热器31,图8中的集成模块中的换热器包括第一换热器31和第二换热器32,当然也可以只包括第二换热器32。本实施例中,第一、第二、第三……只适用于对技术特征进行区分说明,没有先后顺序的限定。
气液分离部1包括主体部11和盖体部12,主体部11和盖体部12固定连接,主体部11具有主体部内腔101,盖体部12具有孔道,孔道包括第一孔道121和第二孔道122、第三孔道123以及第四孔道124,阀装置2包括第一阀21、第二阀22、第三阀23以及第四阀24,第一阀21能够控制第一孔道121的通断,第二阀22能够控制第二孔道121的通断,第三阀23能够控制第三孔道123的通断,第四阀24能够控制第四孔道124的通断;本实施例中,第一阀21、第二阀22、第三阀23以及第四阀24为电磁阀,电磁阀可以为常开或常闭电磁阀。
盖体部12具有第一接口10、第二接口20、第三接口30以及第四接口40,第一接口10为第一孔道121或第二孔道122的进口,第二接口20与第一孔道121或第四孔道124连通,第三接口30与第二孔道122或第三孔道123连通,第三孔道123的出口或第四孔道124的出口与主体部内腔101连通;在第一种工作模式中,比如制冷模式,第一接口10为第一孔道121的进口,第二接口20为第一孔道121的出口,第三接口30为第三孔道123的进口,第三孔道123的出口与主体部内腔101连通,在第二种模式中,比如制热模式,第一接口10为第二孔道122的进口,第三接口30为第二孔道122的一出口,第二接口20为第四孔道124的一进口,第四孔道124的出口与主体部内腔101连通。
盖体部12具有第一安装孔13和第二安装孔14,孔道还包括第一连通通道125,第一连通通道125位于第一安装孔13和第二安装孔14之间并连通第一安装孔13和第二安装孔14,第一连通通道125能够与主体部内腔101连通,部分第一节流单元25位于第一安装孔13并与盖体部12固定连接,部分第二节流单元26位于第二安装孔14,第一节流单元25位于第一连通通道125和第四接口40之间,通过调节第一节流单元25能够使得第四接口40与第一连通通道125之间节流;第二节流单元26位于第一连通通道125和第一换热器31的接口之间,通过调节第二节流单元26能够使得第一换热器31与第一连通通道125之间节流;孔道还包括第二连通通道126,第一换热器31能够通过第二连通通道126与第三接口30连通。第一换热器31具有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第一通道通过第一转接部41或第二转接部42与第一连通通道和/或第二连通通道连通,第一通道内的工作介质可以为二氧化碳等制冷剂,第二通道内的工作介质为包括水的冷却液。
第二连通通道126包括第一子段1261和第二子段1262,第一子段1261成形于第一本体部128,第二子段1262成形于第二本体部129,第一子段1261和第二子段1262垂直设置,第一连通通道125的轴向线向第一本体部128的顶部投影形成第一直线,将第一子段1261的轴线向第一本体部128的顶部投影形成第二直线,第一直线和第二直线垂直。
第一接口10位于第二本体部129的顶部,第二接口20位于第二本体部129的第一侧面,第三接口30位于第二本体部129的第二侧面,第二本体部129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平行,第四接口40位于第一本体部128的侧面,第四接口40所在的第一本体部128的侧面与第一本体部128的顶部垂直并与第二本体部129的第一侧面垂直。
本实施例中,集成模块100能够用于热管理系统中,在第一种工作模式中,比如制冷模式中,第一孔道121连通,第三孔道123连通,第三孔道123与主体部内腔101连通,第一阀21和第三阀23处于打开状态;在第二种工作模式中,比如制热模式中,第二孔道122连通,第四孔道124连通,第四孔道124与主体部内腔101连通。这样将气液分离部1、阀装置2以及换热器3组装为一个整体,通过设置孔道和阀装置2,利用阀装置2的开闭控制孔道的通断满足系统至少两个模式的需求。
本实施例中,主体部内腔101具有气液分离腔和中间换热部,中间换热部与第一连通通道125连通,第三孔道123能够与气液分离腔连通,在第一工作模式中,比如制冷模式,气液分离腔流出的流体在中间换热部与中间换热部的流体进行换热,其中第一连通通道125进入中间换热部的流体为高温高压工作介质,气液分离腔流出进入中间换热部的流体为低温低压工作介质,两种流体为逆流模式;在第二种工作模式,比如制热模式,经过第一节流单元25、第二节流单元26节流后的流体汇集于第一连通通道125后进入中间换热部,第三孔道123的流体进入气液分离腔,两种流体为顺流模式。
参阅图2至图7,盖体部12包括第一本体部128和第二本体部129,第一本体部128和第二本体部129呈L形排布,或者说第一本体部128和第二本体部129呈台阶状,第一本体部128凸出于第二本体部129,第一安装孔13和第二安装孔14位于第一本体部128,第一阀21、第二阀22、第三阀23以及第四阀24与第二本体部129固定连接,第一阀21、第二阀22、第三阀23以及第四阀24位于所述第二本体部129的同一侧,并位于相对于第一本体部128的平行侧,定义第一本体部128靠近气液分离部1的一侧为底部,远离气液分离部1的一侧为顶部,第一节流单元25和第二节流单元26位于第一本体部128的顶部,第一安装孔13的轴向与第二安装孔14的轴向平行设置,第一阀21、第二阀22、第三阀23以及第四阀24的轴向平行设置,第一阀21的轴向与第一安装孔13的轴向垂直设置,主体部11的轴向与第一安装13孔的轴向平行。
第一换热器31与盖体部12的连接面与第四接口40均位于盖体部12的同一侧壁,第一转接部41位于盖体部12与第一换热器31的第一端口之间,第二转接部42位于盖体部12与第一换热器31的第二端口之间,第一换热器31通过第一转接部41以及第二转接部42与盖体部12固定连接。
集成模块100还包括第一安装架51,第一安装架51连接第一换热器31和主体部11,第一安装架51包括第一抱箍部52和第一支架53,第一抱箍部52和第一支架53通过螺栓或螺钉连接,第一抱箍部52抱紧主体部11的外周,第一支架53与第一换热器31固定连接,比如可以焊接。
参阅图8-图14,在第二种实施方式中,集成模块200与第一种实施方式集成模块100的主要区别在于:
一、第一节流单元25、第二节流单元26、第一阀21、第二阀22、第三阀23以及第四阀24位于盖体部12的第一端面,主体部11位于盖体部12的第二端面,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朝向不同侧,第一安装孔13的轴向与第二安装孔14的轴向平行设置,第一阀21、第二阀22、第三阀23以及第四阀24的轴向与第一安装孔13的轴向平行设置,主体部11的轴向与第一安装孔13的轴线平行;这样第一节流单元25、第二节流单元26、第一阀21、第二阀22、第三阀23以及第四阀24位于盖体部12的同一面,有利于第一节流单元25、第二节流单元26、第一阀21、第二阀22、第三阀23以及第四阀24的安装定位,还有利于减少集成模块200的径向尺寸。
二、换热器3还包括第二换热器32,第二换热器32与盖体部12的第二接口20连通,集成模块100包括第三转接部43,第三转接43部位于盖体部12与第二换热器32的第一端口之间,第二换热器32与盖体部通过第三转接部43固定连接。集成模块200还包括第二安装架54,第二安装架54连接第二换热器32和主体部11,第二安装架54包括第二抱箍部55和第二支架56,第二抱箍部55和第二支架56通过螺栓或螺钉连接,第二抱箍部55抱紧主体部11的外周,第二支架56与第二换热器32固定连接,比如焊接。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并非限制本发明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仍然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集成模块,包括气液分离部、阀装置、第一节流单元以及第二节流单元,所述气液分离部包括主体部和盖体部,所述主体部具有主体部内腔,所述盖体部具有孔道,所述孔道包括第一孔道和第二孔道、第三孔道以及第四孔道,所述阀装置与所述盖体部固定连接,所述阀装置能够控制所述第一孔道、第二孔道、第三孔道以及第四孔道的通断,所述盖体部具有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三接口以及第四接口,所述第一接口为所述第一孔道或第二孔道的进口,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第一孔道或第四孔道连通,所述第三接口与所述第二孔道或所述第三孔道的连通,所述第三孔道的出口或所述第四孔道的出口与所述主体部内腔连通,所述盖体部具有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所述孔道还包括第一连通通道,所述第一连通通道连通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连通通道与所述主体部内腔连通,部分所述第一节流单元位于所述第一安装孔,部分所述第二节流单元位于所述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节流单元位于所述第一连通通道和所述第四接口之间,通过调节所述第一节流单元能够使得所述第四接口与所述第一连通通道连通;所述集成模块还包括换热器,所述换热器与所述盖体部固定连接;在集成模块的第一种工作模式中,所述第一接口为所述第一流道的进口,所述第二接口为所述第一流道的出口,所述第三接口为所述第三流道的进口,所述第三流道的出口与所述主体部内腔连通,在集成模块的第二种模式中,所述第一接口为所述第二流道的进口,所述第三接口为所述第二流道的一出口,所述第二接口为所述第四孔道的一进口,所述第四孔道的出口与所述主体部内腔连通;
所述第一节流单元或所述第二节流单元位于所述换热器与所述第一连通通道之间,通过调节所述第一节流单元或所述第二节流单元能够使得所述换热器与所述第一连通通道之间节流;和/或者所述换热器与所述第二接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包括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二节流单元位于所述第一连通通道和所述第一换热器的接口之间,通过调节所述第二节流单元能够使得所述第一换热器与所述第一连通通道连通;所述孔道还包括第二连通通道,所述第一换热器能够通过所述第二连通通道与所述第三接口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器与所述盖体部的连接面与所述第四接口均位于所述盖体部的同一侧,所述集成模块还包括第一转接部和第二转接部,所述第一转接部位于所述盖体部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一端口之间,所述第二转接部位于所述盖体部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二端口之间,所述第一换热器通过所述第一转接部以及所述第二转接部与所述盖体部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模块还包括第一安装架,所述第一安装架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主体部,所述第一安装架包括第一抱箍部和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抱箍部和所述第一支架通过螺栓或螺钉连接,所述第一抱箍部抱紧所述主体部的外周,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一换热器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器包括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通过第一转接部或第二转接部与所述第一连通通道和/或第二连通通道连通,所述第一通道内的工作介质为制冷剂,所述第二通道内的工作介质为冷却液。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还包括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与所述盖体部的第二接口连通,所述集成模块包括第三转接部,所述第三转接部位于所述盖体部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一端口之间,所述第二换热器与所述盖体部通过所述第三转接部固定连接;所述集成模块还包括第二安装架,所述第二安装架连接所述第二换热器和所述主体部,所述第二安装架包括第二抱箍部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抱箍和所述第二支架通过螺栓或螺钉连接,所述第二抱箍抱紧所述主体部的外周,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焊接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部包括第一本体部和第二本体部,所述第一本体部和所述第二本体部呈L形排布,所述第一本体部凸出于所述第二本体部,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部位于所述第一本体部,所述第一阀、第二阀、第三阀以及第四阀与所述第二本体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阀、第二阀、第三阀以及第四阀位于所述第二本体部的外侧,所述第一节流单元和所述第二节流单元位于所述第一本体部的顶部,所述第一安装孔的轴向与所述第二安装孔的轴向平行设置,所述第一阀、第二阀、第三阀以及第四阀的轴向与所述第一安装孔的轴向垂直设置,所述主体部的轴向与所述第一安装孔的轴向平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通通道包括第一子段和第二子段,所述第一子段成形于所述第一本体部,所述第二子段成形于所述第二本体部,所述第一子段和所述第二子段垂直设置,所述第一连通通道的轴向线向所述第一本体部的顶部投影形成第一直线,将所述第一子段的轴线向所述第一本体部顶部投影形成第二直线,所述第一直线和所述第二直线垂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口位于所述第二本体部的顶部,所述第二接口位于所述第二本体部的第一侧面,所述第三接口位于所述第二本体部的第二侧面,所述第二本体部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平行,所述第四接口位于所述第一本体部的侧面,所述第四接口所在的所述第一本体部的侧面与所述第一本体部的顶部垂直并与所述第二本体部的第一侧面垂直。
10.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流元件、第二节流元件、第一阀、第二阀、第三阀以及第四阀位于所述盖体部的第一端面,所述主体部位于所述盖体部的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朝向不同侧,所述第一安装孔的轴向与所述第二安装孔的轴向平行设置,所述第一阀、第二阀、第三阀以及第四阀的轴向与所述第一安装孔的轴向平行设置,所述主体部的轴向与所述第一安装孔的轴线平行。
CN202011093332.0A 2020-10-14 2020-10-14 集成模块 Pending CN11437072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93332.0A CN114370725A (zh) 2020-10-14 2020-10-14 集成模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93332.0A CN114370725A (zh) 2020-10-14 2020-10-14 集成模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70725A true CN114370725A (zh) 2022-04-19

Family

ID=811389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93332.0A Pending CN114370725A (zh) 2020-10-14 2020-10-14 集成模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70725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38586B (zh) 流体管理组件及热管理系统
CN109838585B (zh) 流体管理组件及热管理系统
CN112428772B (zh) 流体控制组件及热管理系统
CN109838587B (zh) 流体管理组件及热管理系统
CN113175768B (zh) 流体控制组件
CN113968113A (zh) 热管理组件
CN114370725A (zh) 集成模块
CN101684974B (zh) 应用于空调系统中的带旁路的热力膨胀阀
US12115836B2 (en) Integrated component
CN215295918U (zh) 一种换热器
WO2022022371A1 (zh) 一种节流换热组件
EP4160129A1 (en) Heat management apparatus and heat management system
CN114593618A (zh) 一种换热组件及热管理系统
CN214250219U (zh) 换热装置
CN218764093U (zh) 流体控制组件及制冷系统
CN221824584U (zh) 一种阀装置及集成组件
CN221172637U (zh) 热管理模块、热管理系统和车辆
CN218267383U (zh) 一种整体式冷媒控制部件及热管理组件
CN219687016U (zh) 阀组集成模块、热管理系统和车辆
CN218721892U (zh) 流路管理组件及热管理系统
CN216770291U (zh) 换热机构、换热系统
US20240198757A1 (en) Fluid management apparatus
CN112757863B (zh) 流体管理组件、热管理组件及热管理系统
US11454435B2 (en) Accumulator and heat exchange device having accumulator
EP4434778A1 (en) Fluid control assembly and heat management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