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07387U - 机舱支架总成和电动汽车 - Google Patents

机舱支架总成和电动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07387U
CN218907387U CN202223343111.1U CN202223343111U CN218907387U CN 218907387 U CN218907387 U CN 218907387U CN 202223343111 U CN202223343111 U CN 202223343111U CN 218907387 U CN218907387 U CN 2189073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body
support
mounting
cabin
longitudinal b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34311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荣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Radar New Energy Vehicle Zhejia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Radar New Energy Vehicle Zhejia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Radar New Energy Vehicle Zhejia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34311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073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073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073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机舱支架总成和电动汽车,所述机舱支架总成安装于汽车的两纵梁之间,所述机舱支架总成包括机舱托架和间隔设置的两支座,所述支座包括座本体和支撑部,所述座本体的上端固定于所述纵梁,所述支撑部侧向连接于所述座本体的下端,且朝向另一所述支座延伸,所述机舱托架的端部搭设于所述支撑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能够降低机舱托架的装配高度,进而提高机舱的空间利用率和布置规整性。

Description

机舱支架总成和电动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机舱支架总成和电动汽车。
背景技术
相较于传统的燃油汽车,电动汽车的机舱布置有很大的不同,节省了发动机总成的布置空间,以使机舱这部分空间可以被设计成私密实用的前舱储物箱,且布置着电机动力总成及多种电气零部件总成,而受限于车身纵梁支承面高度,电动汽车机舱布置,尤其是动力总成布置自由度较小,进而造成机舱布置凌乱、空间利用率低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机舱支架总成,旨在降低机舱托架的装配高度,进而提高机舱的空间利用率和布置规整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机舱支架总成,安装于汽车的两纵梁之间,所述机舱支架总成包括:
机舱托架;和
间隔设置的两支座,所述支座包括座本体和支撑部,所述座本体的上端固定于所述纵梁,所述支撑部侧向连接于所述座本体的下端,且朝向另一所述支座延伸,所述机舱托架的端部搭设于所述支撑部。
可选地,所述支座还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侧向连接于所述座本体的上端,且与所述支撑部位于所述座本体同侧,所述连接部用于与储物盒安装横梁的端部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支座还包括搭接部,所述搭接部凸设于所述座本体的侧部,并用于与所述纵梁的上表面搭接固定。
可选地,所述搭接部可设置有多个,多个搭接部沿所述纵梁的长度延伸方向间隔排布,且连接于所述座本体背离另一所述支座的表面;
和/或,所述搭接部可设置有多个,多个搭接部沿所述纵梁的宽度延伸方向间隔排布,且连接于所述座本体沿所述纵梁的长度延伸方向相对设置的两表面中的至少一个;
和/或,所述搭接部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用以通过紧固件与所述纵梁固定连接。
可选地,两所述支座中的其中之一配置为第一支座,所述第一支座设有桥接段,所述桥接段连接于所述搭接部和所述座本体之间,且搭设于所述纵梁的上表面。
可选地,所述桥接段与所述座本体的连接处开设有安装通孔,所述安装通孔用于装配线束支架;
和/或,所述第一支座的座本体开设有多个安装过孔,多个所述安装过孔用于固定冷却管路支架。
可选地,两所述支座中的其中之另一配置为第二支座,所述第二支座的座本体开设有多个连接过孔,多个所述连接过孔沿所述座本体的边沿排布,用于固定线束。
可选地,所述第二支座还设有蓄电池安装部,所述蓄电池安装部包括第一安装子部和第二安装子部,所述第一安装子部和所述第二安装子部沿所述纵梁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并连接于所述座本体面向另一所述支座的一侧。
可选地,所述座本体设有贯通孔,所述贯通孔位于所述座本体的中心区域;
和/或,于所述纵梁至所述支撑部的方向上,所述座本体于其长度方向上的两侧表面呈渐缩设置;
和/或,所述座本体和所述支撑部之间连接有加强筋;
和/或,所述支座为铝合金制件;
和/或,所述支座采用压铸成型工艺制造而成。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电动汽车,该电动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机舱支架总成。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机舱托架的两端设置支座,支座装配至纵梁,实现机舱托架桥接于两纵梁之间,其中,支座包括座本体和支撑部,支撑部侧向连接于座本体的下端,且朝向另一支座延伸,有利于增大与机舱托架端部的有效接触面积,提升连接强度和装配稳固性,而座本体的设置,既能够为支撑部的固定提供安装点,并与支撑部连接形成供机舱托架的固定的装配位,还能够通过座本体的上端和下端之间的间距,即支撑部在座本体上的装配高度,实现机舱托架的装配高度的调节,有效解决机舱布置高度方向空间受限问题,进而能够充分利用机舱内高度方向上的空间,从而提高机舱的空间利用率和布置规整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机舱支架总成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第一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第二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机舱托架 24 搭接部
101 电机控制器 241 安装孔
200 支座 25 加强筋
201 第一支座 26 桥接段
202 第二支座 261 安装通孔
21 座本体 27 蓄电池安装部
211 贯通孔 271 第一安装子部
212 安装过孔 272 第二安装子部
213 连接过孔 300 储物盒安装横梁
22 支撑部 400 蓄电池装置
23 连接部 500 纵梁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机舱支架总成,安装于汽车的两纵梁500之间。
参照图1至3,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机舱支架总成包括机舱托架100和间隔设置的两支座200,支座200包括座本体21和支撑部22,座本体21的上端固定于纵梁500,支撑部22侧向连接于座本体21的下端,且朝向另一支座200延伸,机舱托架100的端部搭设于支撑部22,如此可以降低机舱托架100的装配高度,进而提高机舱的空间利用率和布置规整性。
现有部分电动车机舱托架100直接横跨于车身纵梁500之上,满足控制器、蓄电池等零件装配固定,其中,零部件均装配在机舱托架100中部,致使机舱托架100两端的空间略显冗余,降低了机舱的空间利用率。
本申请机舱托架100通过两支座200桥接于两纵梁500之间,其中,支座200包括座本体21和支撑部22,支座200具有间隔设置的上端和下端,通过上端与纵梁500的支承面固定连接,该支承面可为纵梁500的上表面、侧表面,通过插接、栓接、搭接等方式进行固定,以实现支座200与纵梁500的装配;通过下端与支撑部22固定连接,通过一体成型、焊接、嵌接等方式进行固定,进而为机舱托架100的固定提供装配位,而上端和下端之间的高度差可大于160mm,通过调节机舱托架100的装配高度,有效解决机舱布置高度方向空间受限问题,进而能够充分利用机舱内高度方向上的空间。当然上端和下端之间的高度差也可为大于0且小于160mm。
支撑部22侧向连接于座本体21的下端,且朝向另一支座200延伸,有利于增大与机舱托架100端部的有效接触面积,提升连接强度和装配稳固性,而配合支撑部22与座本体21之间的装配位置,能够通过支撑部22将机舱托架100下放近似一个“座本体21”的高度,此时,机舱内可利用的空间变大,因而方便将动力总成、例如储物盒、蓄电池装置400等零部件装配在机舱托架100以及支座200上,装配便捷,布置规整,且储物盒的大小得以加大,以满足用户的储存需求,即,实现了机舱托架100在高度方向上更大的布置自由度,从而优化机舱的布置效果,提升整体的布置规整性和空间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机舱托架100的两端设置支座200,支座200装配至纵梁500,实现机舱托架100桥接于两纵梁500之间,其中,支座200包括座本体21和支撑部22,支撑部22侧向连接于座本体21的下端,且朝向另一支座200延伸,有利于增大与机舱托架100端部的有效接触面积,提升连接强度和装配稳固性,而座本体21的设置,既能够为支撑部22的固定提供安装点,并与支撑部22连接形成供机舱托架100的固定的装配位,还能够通过座本体21的上端和下端之间的间距,即支撑部22在座本体21上的装配高度,实现机舱托架100的装配高度的调节,有效解决机舱布置高度方向空间受限问题,进而能够充分利用机舱内高度方向上的空间,从而提高机舱的空间利用率和布置规整性。
参照图2至3,在一实施例中,支座200还包括连接部23,连接部23侧向连接于座本体21的上端,且与支撑部22位于座本体21同侧,连接部23用于与储物盒安装横梁300的端部固定连接,可以理解的,支座200上集成有储物盒安装横梁300和机舱托架100,有利于减少安装结构,提升布置规整性,其中,储物盒安装横梁300位于机舱托架100上方,且与机舱托架100间隔设置,此时电机控制器101等不同规格型号或者状态的电气件可装配至机舱托架100,且位于储物盒安装横梁300和机舱托架100,实现机舱托架100的通用化,减少支架数量,且能够通过储物盒安装横梁300分隔开储物盒和电气件,减少电气件受损风险。
具体地,连接部23可设于座本体21的上端面向另一支座200的表面,也可设于与座本体21面向另一支座200的表面邻接的侧表面和/或顶面,此时连接部23包括折弯连接的第一连接子部和第二连接子部,所述第一连接子部与所述座本体21连接,当连接于座本体21的顶面时,有利于加大储物盒安装横梁300与机舱托架100之间的间距,当连接于座本体21的侧表面或靠近座本体21的侧表面时,可与机舱托架100错位设置,有利于避让安装于机舱托架100的电气件的结构;第二连接子部用于与储物盒安装横梁300的端部固定连接,即可以在第二连接子部设置多个固定点,例如焊点、通孔等,通过焊接、栓接、插接等方式固定,以实现储物盒安装横梁300通过支座200跨接于两纵梁500之间。
可选地,在一实施例中,支座200还包括搭接部24,搭接部24凸设于座本体21的侧部,并用于与纵梁500的上表面搭接固定,如此可以提供装配连接点,方便支座200的装配,且能够提升支座200与纵梁500的连接稳固性。其中,搭接部24可设置有多个,既能够提升支座200与纵梁500的连接稳固性,还能够提高支座200的支撑性能。
具体地,在一实施例中,搭接部24可设置有多个,多个搭接部24沿纵梁500的长度延伸方向间隔排布,且连接于座本体21背离另一支座200的表面,能够增加装配连接点,且多个搭接部24与支撑部22分设于座本体21的相对两侧,方便均匀受力,提升支座200的装配稳固性,进而提升机舱托架100的装配稳定性。
具体地,在一实施例中,搭接部24可设置有多个,多个搭接部24沿纵梁500的宽度延伸方向间隔排布,且连接于座本体21沿纵梁500的长度延伸方向相对设置的两表面中的至少一个,可以理解的,纵梁500设有连接耳,该连接耳沿纵梁500的宽度延伸方向凸设,以使搭接部24能够与连接耳固定,实现支座200的装配。
当座本体21沿纵梁500的长度延伸方向相对设置的两表面均设有搭接部24,此时纵梁500设有对应搭接部24的连接耳,方便定位,且提高支座200的受力均匀性,进而提升支座200与纵梁500的连接稳固性。
具体地,在一实施例中,搭接部24可设置有多个,多个搭接部24沿纵梁500的长度延伸方向和宽度延伸方向间隔排布,且连接于座本体21背离另一支座200的表面,以及座本体21沿纵梁500的长度延伸方向相对设置的两表面中的至少一个,通过多个方向的连接,能够增多装配连接点,分散受力,进而提升支座200与纵梁500的连接稳固性,以及提升支座200的支撑性能,实现支座200的可靠装配和集成式装配能力。
具体地,在一实施例中,搭接部24开设有安装孔241,安装孔241用以通过紧固件与纵梁500固定连接,安装孔241可设置有多个,且于搭接部24上间隔排布,进而通过例如螺栓、拉铆螺母等紧固件于纵梁500相互固定,实现支座200的可靠装配。
参照图2,在一实施例中,两支座200中的其中之一配置为第一支座201,第一支座201设有桥接段26,桥接段26连接于搭接部24和座本体21之间,且搭设于纵梁500的上表面,可以理解的,桥接段26一端连接于座本体21背离另一支座200的表面,另一端连接有搭接部24,其中搭接部24可设置有多个,当第一支座201装配至纵梁500时,可通过桥接段26先搭设于纵梁500的上表面,方便快捷,移动第一支座201并使搭接部24上的安装孔241与纵梁500上的通孔对齐设置,如此可以增大第一支座201与纵梁500的接触面积,还能够提高装配便利性和加快装配效率。
此外,座本体21和桥接段26的表面设有槽部,能够轻量化第一支座201,且能够加强第一支座201整体强度。
参照图2,在一实施例中,桥接段26与座本体21的连接处开设有安装通孔261,安装通孔261用于装配线束支架,安装通孔261设置多个,且间隔排布于搭接部24与座本体21的连接处,然于其他实施例中,安装通孔261还可设于桥接段26和/或座本体21。线束支架设有对应安装通孔261的连接结构,例如支架安装孔、插接柱等,进而减少多余支架,各零部件之间结构紧凑有序,实现第一支座201的集成式装配,以及满足机舱内各零部件规整布置需求。
可选地,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支座201的座本体21开设有多个安装过孔212,多个安装过孔212用于固定冷却管路支架,可以理解的,在满足重要零部件装配的同时,即储物盒安装横梁300和机舱托架100之间可以设置多个电气件,通过在座本体21设置安装过孔212以固定可供冷却管路布线的冷却管路支架,既能够对冷却管路走向起到较好的固定和约束作用,方便冷却管路的布置,减少多余冷却管路的数量,也使得冷却管路尽可能靠近电气件,方便对电气件进行冷却,以达到较好的冷却效果,如此能够进一步实现第一支座201的集成式装配,以及机舱内布置更为整洁美观,满足机舱内各零部件规整布置需求。
参照图3,在一实施例中,两支座200中的其中之另一配置为第二支座202,第二支座202的座本体21开设有多个连接过孔213,多个连接过孔213沿座本体21的边沿排布,用于固定线束,由于储物盒安装横梁300和机舱托架100之间可以设置多个电气件,多个电气件需要通过线束来保证正常运行,通过在座本体21设置多个连接过孔213,以配合线束上的连接结构,例如压扣部、卡钩等,其中,多个连接过孔213沿座本体21的边沿排布,以适应线束的数量及走向等,如此能够对线束的走向提供较好的固定和约束作用,有利于减少多余支架,使得机舱内布置更为整洁美观,也方便后期维护,同时,能够实现第二支座202的集成式装配。
可选地,在一实施例中,第二支座202还设有蓄电池安装部27,蓄电池安装部27包括第一安装子部271和第二安装子部272,第一安装子部271和第二安装子部272沿纵梁50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并连接于座本体21面向另一支座200的一侧,其中,第一安装子部271和第二安装子部272均能够通过加强肋与座本体21进一步连接,进而提升蓄电池安装部27对蓄电池装置400的支撑稳定性和支撑可靠性。
第一安装子部271和第二安装子部272均设有与蓄电池装置400连接的蓄电池连接孔,有利于蓄电池装置400与第二支座202的连接牢固性。然于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安装子部271和第二安装子部272为一整体。
参照图2至3,在一实施例中,座本体21设有贯通孔211,贯通孔211位于座本体21的中心区域,如此设置,有利于轻量化支座200;贯通孔211可为三角结构,有利于保证支座200的结构稳定性;贯通孔211可为多边形结构,在保证轻量化的同时,有利于保证支座200的结构稳定性。
可选地,在一实施例中,于纵梁500至支撑部22的方向上,座本体21于其长度方向上的两侧表面呈渐缩设置,即座本体21整体呈梯形结构,在纵梁500的长度延伸方向上,座本体21的上端较下端长,一方面,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使座本体21通过上端与纵梁500牢固连接,另一方面,确保座本体21的结构稳定性,以及在保证支撑部22的作用的前提下,尽量缩小支撑部22的结构,有利于降低制造成本。
可选地,在一实施例中,座本体21和支撑部22之间连接有加强筋25,提高座本体21和支撑部22的连接牢固性,进而保证机舱托架100的装配稳定性。
可选地,在一实施例中,支座200为铝合金制件,铝合金密度低,满足整体轻量化需求,更契合电动汽车轻量化设计要求;
可选地,在一实施例中,支座200采用压铸成型工艺制造而成,即通过铝合金压铸成型,该工艺成熟,材料利用率高,且具有良好的可回收性,能够降低能耗,降低成本。然于其他实施例中,当支座200整体结构规整简单时,可采用挤出成型工艺加工制造,能够大幅降低模具成本及加工周期。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电动汽车,该电动汽车包括机舱支架总成,该机舱支架总成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电动汽车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机舱支架总成,安装于汽车的两纵梁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舱支架总成包括:
机舱托架;和
间隔设置的两支座,所述支座包括座本体和支撑部,所述座本体的上端固定于所述纵梁,所述支撑部侧向连接于所述座本体的下端,且朝向另一所述支座延伸,所述机舱托架的端部搭设于所述支撑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舱支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还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侧向连接于所述座本体的上端,且与所述支撑部位于所述座本体同侧,所述连接部用于与储物盒安装横梁的端部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舱支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还包括搭接部,所述搭接部凸设于所述座本体的侧部,并用于与所述纵梁的上表面搭接固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舱支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搭接部可设置有多个,多个搭接部沿所述纵梁的长度延伸方向间隔排布,且连接于所述座本体背离另一所述支座的表面;
和/或,所述搭接部可设置有多个,多个搭接部沿所述纵梁的宽度延伸方向间隔排布,且连接于所述座本体沿所述纵梁的长度延伸方向相对设置的两表面中的至少一个;
和/或,所述搭接部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用以通过紧固件与所述纵梁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舱支架总成,其特征在于,两所述支座中的其中之一配置为第一支座,所述第一支座设有桥接段,所述桥接段连接于所述搭接部和所述座本体之间,且搭设于所述纵梁的上表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舱支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桥接段与所述座本体的连接处开设有安装通孔,所述安装通孔用于装配线束支架;
和/或,所述第一支座的座本体开设有多个安装过孔,多个所述安装过孔用于固定冷却管路支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舱支架总成,其特征在于,两所述支座中的其中之另一配置为第二支座,所述第二支座的座本体开设有多个连接过孔,多个所述连接过孔沿所述座本体的边沿排布,用于固定线束。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机舱支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座还设有蓄电池安装部,所述蓄电池安装部包括第一安装子部和第二安装子部,所述第一安装子部和所述第二安装子部沿所述纵梁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并连接于所述座本体面向另一所述支座的一侧。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舱支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本体设有贯通孔,所述贯通孔位于所述座本体的中心区域;
和/或,于所述纵梁至所述支撑部的方向上,所述座本体于其长度方向上的两侧表面呈渐缩设置;
和/或,所述座本体和所述支撑部之间连接有加强筋;
和/或,所述支座为铝合金制件;
和/或,所述支座采用压铸成型工艺制造而成。
10.一种电动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机舱支架总成。
CN202223343111.1U 2022-12-12 2022-12-12 机舱支架总成和电动汽车 Active CN2189073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43111.1U CN218907387U (zh) 2022-12-12 2022-12-12 机舱支架总成和电动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43111.1U CN218907387U (zh) 2022-12-12 2022-12-12 机舱支架总成和电动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07387U true CN218907387U (zh) 2023-04-25

Family

ID=860093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343111.1U Active CN218907387U (zh) 2022-12-12 2022-12-12 机舱支架总成和电动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073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907387U (zh) 机舱支架总成和电动汽车
CN213502606U (zh) 一种汽车后地板总成
CN218967018U (zh) 一种电动拖拉机用车架及电动拖拉机
CN209757254U (zh) 前纵梁总成、车身和车辆
CN213892144U (zh) 用于车辆的机舱托架以及车辆
CN211107411U (zh) 一种磁悬浮列车上裙板
CN202911532U (zh) 电动水泵固定支架连接结构
CN218929169U (zh) 横梁总成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12477792A (zh) 一种车辆前进气格栅安装结构
CN220155659U (zh) 一种电动车电池的压条结构
CN214648071U (zh) 一种汽车组合支架结构
CN219838622U (zh) 机舱横梁总成及车辆
CN221049455U (zh) 电池包安装支架和车辆
CN220101390U (zh) 一种发动机附件支架
CN218929192U (zh) 进气系统支架和车辆
CN219790295U (zh) 集成式支架和车辆
CN216468077U (zh) 一种车架前悬结构
CN219154593U (zh) 一种中央通道结构、车身地板、车身及车辆
CN212556137U (zh) 前保防下沉导风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21213844U (zh) 支架装置及车辆
CN220164023U (zh) 一种车箱总成
CN221293349U (zh) 支架及车辆
CN220130063U (zh) 一种新型车身穿线保护支架
CN219312570U (zh) 座椅安装支架和汽车
CN216994556U (zh) 一种车用仪表板横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