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98369U - 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 Google Patents

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98369U
CN218898369U CN202223216990.1U CN202223216990U CN218898369U CN 218898369 U CN218898369 U CN 218898369U CN 202223216990 U CN202223216990 U CN 202223216990U CN 218898369 U CN218898369 U CN 2188983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tomizer
passage
atomizing
air
atomiz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21699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邱伟华
陆小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oyetech Shenzhen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oyetech Shenzhe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oyetech Shenzhen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Joyetech Shenzhe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21699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983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983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983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在雾化弹主体上设有第一接口,通过设置可将雾化器的雾化弹主体转接于电源装置上的转换连接件,转换连接件包括用于配套连接于第一接口中的第一转换连接部和用于配套连接于电源装置的第二接口中的第二转换连接部,则在用户需要将所需的雾化器搭配电源装置使用时,仅需将转换连接件的第一转换连接部配套连接于所需的雾化弹主体的第一接口中,再将转换连接件的第二转换连接部配套连接于电源装置的第二接口中,即可实现所需的雾化器与电源装置的直接搭配使用。并且,由于转换连接件可将各种不同的雾化器与电源装置匹配连接,用户可方便地根据个性化使用需求更换所需的雾化器。

Description

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雾化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背景技术
气溶胶发生装置通常包括雾化器以及与雾化器电性连接的电源装置,雾化器能够在电源装置的电驱动作用下,将雾化液加热并雾化形成气溶胶。当前,不同型号的雾化器或者储存有不同口味雾化液的一次性雾化器,一般无法直接与市面上具有通用接口的电源装置匹配连接,使得用户无法循环利用用户手中现有的电源装置,造成资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雾化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同型号的雾化器或者储存有不同口味雾化液的雾化器,无法直接与市面上具有通用接口的电源装置匹配连接,使得用户不可根据使用需求在电源装置上更换相应雾化器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雾化器,包括:
雾化弹主体,内部设有雾化通道;
雾化芯,用于将雾化液雾化形成气溶胶,所述雾化芯设置于所述雾化通道中;以及
转接组件,包括用于将雾化弹主体转接于电源装置上的转换连接件;
其中,所述雾化弹主体上设有第一接口,所述转换连接件包括用于配套连接于所述第一接口中的第一转换连接部和用于配套连接于所述电源装置的第二接口中的第二转换连接部,所述第一转换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转换连接部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转换连接部的外壁上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二接口的内螺纹螺纹配合的外螺纹;
或者,所述二转换连接部上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二接口中的第一磁吸件磁吸配合的第二磁吸件。
进一步地,所述雾化弹主体包括顶部设有抽吸口的外壳、设于所述外壳中的雾化管和安装于所述外壳的底部敞口上的底座,所述外壳内部于所述雾化管之外的部分界定出用于储存雾化液的储液腔,所述雾化管的管腔形成所述雾化通道,所述抽吸口与所述雾化通道连通,所述雾化管的侧壁上设有导液孔,所述储液腔中的雾化液可经由所述导液孔传输至所述雾化通道中的雾化芯;所述转接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转换连接件中的转气连接件,所述转气连接件上设有用于将外部空气引入所述雾化通道中的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与所述雾化通道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通道包括与所述雾化通道连通的第一竖直气道和与所述第一竖直气道连通的进气孔,所述进气孔设于所述转换连接件和/或所述转气连接件上,所述底座上设有至少一个水平气道,所述进气孔的设置数量与所述水平气道的设置数量相同,各所述水平气道通过相应所述进气孔与所述第一竖直通道衔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转换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转换连接部均呈管状,所述转接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转换连接部和/或所述第二转换连接部中的转气连接件,所述转气连接件上设有用于将外部空气引入所述雾化通道中的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与所述雾化通道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通道包括与所述雾化通道连通的第一竖直气道和与所述第一竖直气道连通的进气孔,所述进气孔设于所述转换连接件和/或所述转气连接件上,所述雾化器还包括可沿所述第一竖直气道的轴向滑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一竖直气道中的封闭件;当所述封闭件滑动至第一位置时,所述封闭件位于所述第一竖直气道中以封闭所述第一竖直气道,且所述封闭件与所述进气孔对位;当所述封闭件滑动至第二位置时,所述封闭件移出所述第一竖直气道中以打开所述第一竖直气道,且所述封闭件与所述进气孔错开。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通道还包括与所述第一竖直气道衔接的第二竖直气道,所述进气孔位于所述第一竖直气道与所述第二竖直气道的衔接处;当所述封闭件滑动至第二位置时,所述封闭件滑动至所述第二竖直气道中,且所述封闭件与所述进气孔错开。
进一步地,所述封闭件包括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竖直气道或所述第二竖直气道中的隔离件和带动所述隔离件移动的推拉件,所述推拉件的第一端与所述隔离件相连,所述转气连接件上对应开设有供所述推拉件的第二端穿过的开孔,所述推拉件的第二端穿过所述雾化弹主体并伸出所述雾化弹主体的外部。
进一步地,所述转换连接件还包括用于配套连接所述雾化芯的第三转换连接部,所述第三转换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转换连接部背离所述第二转换连接部的一端相连,所述雾化芯装配于所述第三转换连接部中。
基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任一方案中的雾化器的气溶胶发生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气溶胶发生装置,包括上述任一方案提供的所述雾化器。
进一步地,所述气溶胶发生装置还包括用于将雾化液雾化形成气溶胶的雾化器、用于向所述雾化器供电的电源装置和用于控制所述雾化器工作的控制器,所述雾化器的开关组件可控制所述控制器通电或断电。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为设置于所述雾化器的固定件上的气动开关。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之一: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在雾化弹主体上设有第一接口,通过设置可将雾化器的雾化弹主体转接于电源装置上的转换连接件,转换连接件包括用于配套连接于第一接口中的第一转换连接部和用于配套连接于电源装置的第二接口中的第二转换连接部,则在用户在需要将所需的雾化器搭配电源装置使用时,仅需将转换连接件的第一转换连接部配套连接于所需的雾化弹主体的第一接口中,再将转换连接件的第二转换连接部配套连接于电源装置的第二接口中,即可实现所需的雾化器与电源装置的直接搭配使用。并且,由于转换连接件可将各种不同型号的雾化器或者储存有各种不同口味雾化液的雾化器与具有通用接口的电源装置匹配连接,用户可方便地根据个性化使用需求更换所需的雾化器,则无需购买多种不同的气溶胶发生装置,使得电池装置的通用性更强,降低用户的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雾化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所示的雾化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雾化器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所示的雾化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封闭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接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底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换连接件与雾化芯的装配图;
图9为图8中所示的转换连接件与雾化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雾化弹主体与转接组件的分解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气溶胶发生装置的分解视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雾化弹主体;11-外壳;12-吸嘴;13-雾化管;14-底座;15-雾化通道;16-储液腔;17-卡槽;18-抵持部;19-抽吸口;2-雾化芯;
3-封闭件;31-隔离件;32-推拉件;33-台阶面;
4-进气通道;41-第一竖直气道;42-第二竖直气道;43-进气孔;44-水平气道;
5-密封塞;6-多孔限流件;
7-转接组件;71-转换连接件;711-第一转换连接部;712-第二转换连接部;713-第三转换连接部;72-转气连接件;721-开孔;73-外螺纹;74-卡持部;
8-第一接口;9-第二接口;10-电源装置;20-密封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连接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多个”的含义是一个或一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专用的方位、以专用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整个说明书中参考“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专用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或“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的短语出现在整个说明书的各个地方,并非所有的指代都是相同的实施例。此外,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组合专用的特征,结构或特性。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10,现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雾化器进行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雾化器适用于气溶胶生成装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及的气溶胶生成装置一般包括雾化器以及与雾化器电性连接的电源装置10。在使用气溶胶生成装置时,电源装置10可向雾化器提供电能,雾化器的雾化芯2在电驱动作用下,将存储在雾化器内的雾化液雾化形成可供用户吸食的气溶胶。
请进一步结合参阅图1、图2和图1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雾化器包括雾化弹主体1、雾化芯2和转接组件7,雾化弹主体1的外廓呈柱状,雾化弹主体1的内部设有雾化通道15,雾化芯2设置于雾化通道15中,雾化芯2可将雾化液雾化形成气溶胶,雾化芯2雾化的气溶胶可释放至雾化通道15中。需要说明的是,雾化芯2可以是但不限于能够将雾化液雾化形成气溶胶的金属雾化芯2或陶瓷雾化芯2。请进一步结合参阅图6、图8和图9,转接组件7包括用于将雾化器的雾化弹主体1转接于电源装置10上的转换连接件71,雾化弹主体1上设有第一接口8,电源装置10上设有第二接口9,转换连接件71包括用于配套连接于第一接口8中的第一转换连接部711和用于配套连接于第二接口9中的第二转换连接部712,第一转换连接部711与第二转换连接部712相连或一体成型。在用户需要将哪种型号的雾化器或者储存有哪种口味雾化液的雾化器搭配电源装置10使用时,仅需将转换连接件71的第一转换连接部711配套连接于相应雾化弹主体1的第一接口8中,再将转换连接件71的第二转换连接部712配套连接于电源装置10的第二接口9中,即可实现相应型号的雾化器或者储存有相应口味雾化液的雾化器与电源装置10搭配使用,使得用户可利用一个电源装置10可直接搭配使用各种不同型号的雾化器或者储存有各种不同口味雾化液的雾化器,极大的方便了用户的选择与使用。并且,由于转换连接件71可将各种不同型号的雾化器或者储存有各种不同口味雾化液的雾化器与具有通用接口的电源装置10匹配连接,用户可方便地根据个性化使用需求更换不同型号的雾化器或者储存有不同口味雾化液的雾化器,无需购买多种不同的气溶胶发生装置,降低用户的使用成本。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雾化器,与现有技术相比,在雾化弹主体1上设有第一接口8,在电源装置10上对应设有第二接口9,通过设置可将雾化器的雾化弹主体1转接于电源装置10上的转换连接件71,转换连接件71包括用于配套连接于第一接口8中的第一转换连接部711和用于配套连接于第二接口9中的第二转换连接部712,则在用户需要将所需的雾化器搭配电源装置10使用时,仅需将转换连接件71的第一转换连接部711配套连接于所需的雾化弹主体1的第一接口8中,再将转换连接件71的第二转换连接部712配套连接于电源装置10的第二接口9中,即可实现所需的雾化器与电源装置10的直接搭配使用。并且,由于转换连接件71可将各种不同型号的雾化器或者储存有各种不同口味雾化液的雾化器与具有通用接口的电源装置10直接匹配连接,用户可方便地根据个性化使用需求更换所需的雾化器,则无需购买多种不同的气溶胶发生装置,降低用户的使用成本。
请进一步结合参阅图3、图10和图11,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电源装置10的第二接口9内设有内螺纹,第二转换连接部712的外壁上设有外螺纹73,外螺纹73用于与内螺纹通过螺纹配合实现可拆卸连接。当第二转换连接部712上的外螺纹73与第二接口9内的内螺纹旋合时,即可方便地利用转换连接件71将所需的雾化器直接匹配连接于电源装置10。外螺纹73可以是但不限于与内螺纹螺纹配合的510螺纹。
可以理解地,在其中另一些实施例中,电源装置10的第二接口9内也可以设置第一磁吸件,第二转换连接部712上设有第二磁吸件,在第二转换连接部712插入第二接口9中时,第二磁吸件与第一磁吸件通过磁吸配合实现可拆卸连接,可方便地利用转换连接件71将所需的雾化器直接匹配连接于电源装置10。
请进一步结合参阅图2、图3和图4,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雾化弹主体1包括顶部设有抽吸口19的外壳11、设于外壳11中的雾化管13和安装于外壳11的底部敞口上的底座14,外壳11内部于雾化管13之外的部分界定出用于储存雾化液的储液腔16,雾化管13的管腔形成雾化通道15,抽吸口19与雾化通道15连通,雾化管13的侧壁上设有导液孔,储液腔16中的雾化液可经由导液孔传输至雾化通道15中的雾化芯2。转接组件7还包括设置于转换连接件71中的转气连接件72,转气连接件72上设有用于将外部空气引入雾化通道15中的进气通道4,进气通道4与雾化通道15连通。该实施例中,储液腔16中的雾化液可经由导液孔传输至雾化通道15中的雾化芯2,用户口通过抽吸口19抽吸气溶胶时,在雾化通道15中形成抽吸负压,外部空气可经由进气通道4引入雾化通道15,雾化通道15中的气溶胶先与引入雾化通道15中的空气混合后,然后与空气气流一起引入抽吸口19,最终经由抽吸口19流出至用户口中。
请进一步结合参阅图2、图3和图4,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进气通道4包括与雾化通道15连通的第一竖直气道41和与第一竖直气道41连通的进气孔43,进气孔43设于转换连接件71和/或转气连接件72上,底座14上设有至少一个水平气道44,进气孔43的设置数量与水平气道44的设置数量相同,各水平气道44通过相应进气孔43与第一竖直通道衔接。该实施例中,通过在转气连接件72上设置第一竖直气道41,并在底座14上对应进气孔43的位置设置有与竖直通道衔接的至少一个水平气道44,使得进气通道4呈弯折状,可以防止雾化通道15中聚集汇流的雾化液和/或冷凝液,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流出,有利于避免雾化器通过进气通道4产生漏液现象,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需要注意的是,水平气道44的设置数量可以是一个、两个、三个或四个以上,进气孔43的设置数量与水平气道44的设置数量相同,保证各水平气道44通过相应进气孔43与竖直通道衔接。当水平气道44的设置数量设置为两个以上时,可减小进气通道4的吸阻和提高进气通道4进气的均匀性。需要注意的是,进气孔43设于转换连接件71和/或转气连接件72上,包括以下三种情形:一是进气孔43可以只设于转换连接件71上,二是进气孔43也可以只设于转气连接件72上,三是进气孔43可以同时设于转换连接件71上和转气连接件72上。进气孔43的具体设置位置可根据实际进气需要而合理设置,在此不作唯一限定。
请进一步结合参阅图2、图3和图4,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转换连接部711与第二转换连接部712均呈管状,第一转换连接部711与第二转换连接部712一体成型。转接组件7还包括设置于第一转换连接部711和/或第二转换连接部712中的转气连接件72,转气连接件72上设有用于将外部空气引入雾化通道15中的进气通道4,进气通道4与雾化通道15连通。该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一转换连接部711和/或第二转换连接部712中设置转气连接件72,并转气连接件72上设有与雾化通道15连通的进气通道4,以在转换连接件71将雾化弹主体1配套连接于电源装置10时,可通过进气通道4将外部空气引入雾化通道15,保证用户抽吸气流的畅通。需要注意的是,转气连接件72设置于第一转换连接部711和/或第二转换连接部712中,包括以下三种情形:一是转气连接件72只位于第一转换连接部711中,二是转气连接件72只位于第二转换连接部712中,三是转气连接件72同时位于第一转换连接部711和第二转换连接部712中。转气连接件72的具体设置位置可根据实际进气需要而合理设置,在此不作唯一限定。
请进一步结合参阅图2和图4,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进气通道4包括与雾化通道15连通的第一竖直气道41和与第一竖直气道41连通的进气孔43,进气孔43设于转换连接件71和/或转气连接件72上,雾化器还包括可沿第一竖直气道41的轴向滑动地安装于第一竖直气道41中的封闭件3;当封闭件3滑动至第一位置时,封闭件3位于第一竖直气道41中以封闭第一竖直气道41,且封闭件3与进气孔43对位;当封闭件3滑动至第二位置时,封闭件3移出第一竖直气道41中以打开第一竖直气道41,且封闭件3与进气孔43错开。当封闭件3滑动至第一位置时,封闭件3位于第一竖直气道41中以封闭第一竖直气道41,且封闭件3与进气孔43对位,利用封闭件3对进气孔43进行封堵,避免雾化器在启用前出现雾化液和/或冷凝液通过进气通道4发生泄漏。在需要启用雾化器时,仅需将封闭件3由第一位置滑动至第二位置,封闭件3移出第一竖直气道41中以打开第一竖直气道41,且封闭件3与进气孔43错开,此时封闭件3解除对进气孔43的封堵作用,外部空气可经由进气孔43、第一竖直气道41引入雾化通道15中。
请进一步结合参阅图2和图4,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进气通道4还包括与第一竖直气道41衔接的第二竖直气道42,进气孔43位于第一竖直气道41与第二竖直气道42的衔接处。当封闭件3滑动至第一位置时,封闭件3位于第一竖直气道41中以封闭第一竖直气道41,且封闭件3与进气孔43对位,利用封闭件3对进气孔43进行封堵,避免雾化器在启用前出现雾化液和/或冷凝液通过进气通道4发生泄漏。仅需将封闭件3由第一位置滑动至第二位置,封闭件3便可滑动至第二竖直气道42中,且封闭件3与进气孔43错开,此时封闭件3解除对进气孔43的封堵作用,外部空气可经由进气孔43、第一竖直气道41引入雾化通道15中。此外,由于封闭件3位于第二竖直气道42,可通过封闭件3封闭第二竖直气道42,可防止雾化通道15中聚集汇流的雾化液和/或冷凝液,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直接通过第二竖直气道42流出,有利于避免雾化器通过进气通道4产生漏液现象,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请进一步结合参阅图2、图4和图5,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封闭件3包括滑动设置于第一竖直气道41或第二竖直气道42中的隔离件31和带动隔离件31移动的推拉件32,推拉件32的第一端与隔离件31相连,转气连接件72上对应开设有供推拉件32的第二端穿过的开孔721,推拉件32的第二端穿过雾化弹主体1并伸出雾化弹主体1的外部。该实施例中,封闭件3包括隔离件31和与隔离件31相连的推拉件32,仅需将隔离件31滑动设置于第一竖直气道41或第二竖直气道42中,便可通过推拉件32带动隔离件31在第一位置至第二位置之间的移动路径上移动,方便用户关闭或打开进气通道4。此外,转气连接件72上对应开设有供推拉件32的第二端穿过的开孔721,推拉件32的第二端穿过雾化弹主体1并伸出雾化弹主体1的外部,一方面方便用户操作推拉件32,另一方面通过第二竖直气道42引导隔离件31移动,并通过开孔721引导推拉件32移动,增强隔离件31在第一位置至第二位置之间的移动路径上移动的稳定可靠性。可以理解地,隔离件31和/或推拉件32可以是但不限于硅胶件或橡胶件。
请进一步结合参阅图2、图4和图5,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隔离件31呈柱状,推拉件32呈长杆状,隔离件31的横截面积大于推拉件32的横截面积,在隔离件31与推拉件32的连接部形成台阶面33,转气连接件72上设有用于配合抵持台阶面33的抵持部18,抵持部18设置于临近开孔721的位置。当推拉件32带动隔离件31移动到第二位置时,雾化弹主体1上的抵持部18与台阶面33相互抵持,可提示用户隔离件31已移动到位,进气通道4已被打开。
请进一步结合参阅图3、图4和图5,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隔离件31呈柱状,推拉件32呈长杆状,隔离件31的横截面积大于推拉件32的横截面积,在隔离件31与推拉件32的连接部形成台阶面33,转气连接件72上设有用于配合抵持台阶面33的抵持部18,推拉件32与隔离件31可扯断分离。当推拉件32带动隔离件31移动到第二位置时,转气连接件72上的抵持部18与台阶面33相互抵持,由于转气连接件72上的抵持部18对隔离件31的阻挡作用,方便用户从隔离件31上将推拉件32快速扯断分离。
请进一步结合参阅图2和图4,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进气通道4还包括两个水平气道44和与第一竖直气道41衔接的第二竖直气道42,两个水平气道44的中心轴线共线,且第一竖直气道41的中心轴线与第二竖直气道42的中心轴线共线,使得两个水平气道44、第一竖直气道41及第二竖直气道42衔接构成十字型的进气气道。该实施例中,两个水平气道44、第一竖直气道41及第二竖直气道42衔接构成十字型的进气气道,一方面有利于防止雾化通道15中聚集汇流的雾化液和/或冷凝液,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经由进气通道4流出,另一方面可减小进气通道4的吸阻和提高进气通道4进气的均匀性,避免用户抽吸时出现憋气。
请进一步结合参阅图6、图8和图9,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转换连接件71还包括用于配套连接雾化芯2的第三转换连接部713,第三转换连接部713与第一转换连接部711背离第二转换连接部712的一端相连,雾化芯2装配于第三转换连接部713中。具体地,第三转换连接部713呈管状,雾化芯2的底部插设于第三转换连接部713中,以在转换连接件71将雾化弹主体1配套连接于电源装置10时,可方便快捷地将雾化芯2转接于雾化弹主体1的雾化通道15中。此外,在雾化芯2失效时,可通过转换连接件71实现快速地更换雾化芯2。
请进一步结合参阅图4、图6和图7,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转换连接件71的第一转换连接部711上设有卡持部74,雾化弹主体1上设有配合卡持卡持部74的卡槽17。在卡持部74卡持于卡槽17中时,可将第一转换连接部711限定于第一接口8中,即可通过转换连接件71将雾化弹主体1稳固地配套连接于电源装置10上,防止雾化弹主体1与电源装置10出现分离脱落。
请进一步结合参阅图4、图6和图7,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雾化器还包括用于将卡持部74抵压于卡槽17中的密封件20,密封件20可拆卸地安装于雾化弹主体1中。在密封件20固定安装于雾化弹主体1中时,通过密封件20将卡持部74抵压于卡槽17中,进一步增强转换连接件71与雾化弹主体1配套连接的稳固性。在雾化弹主体1由外壳11与底座14构成时,第一接口8和卡槽17设置于底座14上,卡槽17位于第一接口8中,密封件20固定安装于底座14上,且密封件20位于外壳11中。可以理解地,密封件20可以是但不限于硅胶件或橡胶件。
请进一步结合参阅图1和图2,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雾化器还包括用于封堵抽吸口19的密封塞5,外壳11上设有具有抽吸口19的吸嘴12,密封塞5可拆卸地装配于吸嘴12上。当密封塞5装配于吸嘴12上时,可通过密封塞5对吸嘴12的抽吸口19进行封堵,有利于进一步降低漏液风险。可以理解地,密封塞5可以是但不限于硅胶件或橡胶件。
请进一步结合参阅图2和图4,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雾化器还包括设于储液腔16中的多孔限流件6。则在使用雾化器时,储液腔16中的雾化液可吸附和/或储存于多孔限流件6中,多孔限流件6中的雾化液经由导液孔传输至雾化通道15中的雾化芯2。由于多孔限流件6的多孔结构具有一定的锁液能力,可将雾化液束缚并储存于多孔限流件6中,且多孔限流件6的毛细结构可缓慢均匀地将吸附和/或储存的雾化液经由导液孔传输至雾化通道15中的雾化芯2,以限定并减缓储液腔16向雾化通道15中的雾化芯2的供液速率,有效防止储液腔16中的雾化液直接通过导液孔流入雾化通道15,从而有利于降低漏液风险。
请进一步结合参阅图2和图4,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多孔限流件6填充储液腔16,多孔限流件6覆盖导液孔,增大了储液腔16中雾化液通过导液孔传输至雾化通道15的流动阻力,从而增强防止防漏液的效果。
请进一步结合参阅图2和图4,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多孔限流件6呈柱状,多孔限流件6沿轴向贯穿设置有套孔,雾化管13插设于多孔限流件6的套孔中,一方面增强多孔限流件6传输雾化液均匀稳定性,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防漏液效果。可以理解地,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多孔限流件6为多孔棉、多孔海绵、多孔玻璃纤维、多孔陶瓷和多孔石墨中的至少一种。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该溶胶发生装置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雾化器和向雾化器供电的电源装置10。由于气溶胶生成装置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提供的雾化器的全部技术特征,故其具有与上述雾化器相同的技术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雾化弹主体,内部设有雾化通道;
雾化芯,用于将雾化液雾化形成气溶胶,所述雾化芯设置于所述雾化通道中;以及
转接组件,包括用于将雾化弹主体转接于电源装置上的转换连接件;
其中,所述雾化弹主体上设有第一接口,所述转换连接件包括用于配套连接于所述第一接口中的第一转换连接部和用于配套连接于所述电源装置的第二接口中的第二转换连接部,所述第一转换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转换连接部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换连接部的外壁上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二接口的内螺纹可拆卸连接的外螺纹;
或者,所述二转换连接部上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二接口中的第一磁吸件可拆卸连接的第二磁吸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弹主体包括顶部设有抽吸口的外壳、设于所述外壳中的雾化管和安装于所述外壳的底部敞口上的底座,所述外壳内部于所述雾化管之外的部分界定出用于储存雾化液的储液腔,所述雾化管的管腔形成所述雾化通道,所述抽吸口与所述雾化通道连通,所述雾化管的侧壁上设有导液孔,所述储液腔中的雾化液可经由所述导液孔传输至所述雾化通道中的雾化芯;所述转接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转换连接件中的转气连接件,所述转气连接件上设有用于将外部空气引入所述雾化通道中的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与所述雾化通道连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通道包括与所述雾化通道连通的第一竖直气道和与所述第一竖直气道连通的进气孔,所述进气孔设于所述转换连接件和/或所述转气连接件上,所述底座上设有至少一个水平气道,所述进气孔的设置数量与所述水平气道的设置数量相同,各所述水平气道通过相应所述进气孔与所述第一竖直气道衔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换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转换连接部均呈管状,所述转接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转换连接部和/或所述第二转换连接部中的转气连接件,所述转气连接件上设有用于将外部空气引入所述雾化通道中的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与所述雾化通道连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通道包括与所述雾化通道连通的第一竖直气道和与所述第一竖直气道连通的进气孔,所述进气孔设于所述转换连接件和/或所述转气连接件上,所述雾化器还包括可沿所述第一竖直气道的轴向滑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一竖直气道中的封闭件;当所述封闭件滑动至第一位置时,所述封闭件位于所述第一竖直气道中以封闭所述第一竖直气道,且所述封闭件与所述进气孔对位;当所述封闭件滑动至第二位置时,所述封闭件移出所述第一竖直气道中以打开所述第一竖直气道,且所述封闭件与所述进气孔错开。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通道还包括与所述第一竖直气道衔接的第二竖直气道,所述进气孔位于所述第一竖直气道与所述第二竖直气道的衔接处;当所述封闭件滑动至第二位置时,所述封闭件滑动至所述第二竖直气道中,且所述封闭件与所述进气孔错开。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件包括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竖直气道或所述第二竖直气道中的隔离件和带动所述隔离件移动的推拉件,所述推拉件的第一端与所述隔离件相连,所述转气连接件上对应开设有供所述推拉件的第二端穿过的开孔,所述推拉件的第二端穿过所述雾化弹主体并伸出所述雾化弹主体的外部。
9.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连接件还包括用于配套连接所述雾化芯的第三转换连接部,所述第三转换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转换连接部背离所述第二转换连接部的一端相连,所述雾化芯装配于所述第三转换连接部中。
10.一种气溶胶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器。
CN202223216990.1U 2022-11-30 2022-11-30 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Active CN2188983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16990.1U CN218898369U (zh) 2022-11-30 2022-11-30 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16990.1U CN218898369U (zh) 2022-11-30 2022-11-30 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98369U true CN218898369U (zh) 2023-04-25

Family

ID=860102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216990.1U Active CN218898369U (zh) 2022-11-30 2022-11-30 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9836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3124739A1 (zh) 储液组件、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6701644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7184862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8898369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8354682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0382615U (zh) 雾化器及应用该种雾化器的电子雾化设备
WO2023142835A1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6701639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9422161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19613073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19146793U (zh) 一种雾化装置及气溶胶生成设备
CN112137180A (zh) 雾化仓和雾化器
CN218605143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7184835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20675131U (zh) 一种一体式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19613039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19762478U (zh) 雾化器及其电子雾化装置
CN220274951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9047350U (zh) 双气道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9645042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20308435U (zh) 雾化装置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19146774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8960067U (zh) 储液组件、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5347011U (zh) 一种雾化器和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14677559U (zh) 雾化仓和雾化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