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60067U - 储液组件、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储液组件、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60067U
CN218960067U CN202223613204.1U CN202223613204U CN218960067U CN 218960067 U CN218960067 U CN 218960067U CN 202223613204 U CN202223613204 U CN 202223613204U CN 218960067 U CN218960067 U CN 2189600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assembly
liquid storage
liquid outlet
storage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61320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乐雷
彭争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Innoki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Innok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Innoki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Innok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61320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600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600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600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pecial Spray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储液组件、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其中,储液组件包括第一壳体和活动阀门,第一壳体内设有用于存储雾化液的储液腔以及与外界相连通的气道,第一壳体沿其轴向的一端具有吸嘴端,吸嘴端与气道相连通,储液腔背离吸嘴端的腔壁上开设有出液孔;活动阀门可活动地密封连接于出液孔处,活动阀门设有出液通道,出液通道与储液腔相互隔绝,当活动阀门受到外物的顶推而沿第一壳体的轴向并往靠近吸嘴端的方向运动时,储液腔与出液通道相连通。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储液组件能够降低运输过程中发生漏液的风险。

Description

储液组件、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雾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储液组件、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烟以及用于雾化保健药物、治疗药物等物质的电子设备可统称电子雾化装置,目前市面上的绝大多数电子雾化装置一般包括用于产生烟雾的雾化器以及用于为所述雾化器供电的电池组件,雾化器作为电子雾化装置的核心部件,一直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研究重点。
目前市面上的雾化器大多为一体式结构,雾化器的内部设有储液腔和雾化芯,储液腔内预装有雾化液(例如烟油),雾化芯与储液腔保持连通。然而此种结构的雾化器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在使用者使用之前,由于储液腔与雾化芯之间始终是保持连通状态的,因此雾化器在运输过程中,容易因外界气压发生变化等因素而导致储液腔中的雾化液从雾化芯中渗漏出来,从而导致雾化器尚未使用便出现漏液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储液组件、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旨在解决现有雾化器在运输过程中容易发生漏液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储液组件,该储液组件包括:
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内设有用于存储雾化液的储液腔以及与外界相连通的气道,所述第一壳体沿其轴向的一端具有吸嘴端,所述吸嘴端与所述气道相连通,所述储液腔背离所述吸嘴端的腔壁上开设有出液孔;以及
活动阀门,可活动地密封连接于所述出液孔处,所述活动阀门设有出液通道,所述出液通道与所述储液腔相互隔绝,其中,当所述活动阀门受到外物的顶推而沿所述第一壳体的轴向并往靠近所述吸嘴端的方向运动时,所述储液腔与所述出液通道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阀门包括具有所述出液通道的阀体,所述储液组件还包括套设于所述阀体上的密封圈,所述阀体穿设于所述出液孔,所述密封圈夹设于所述储液腔的腔壁与所述阀体靠近所述储液腔的一端外侧壁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阀体远离所述储液腔的一端外侧壁凸设有第一轴肩部,所述第一轴肩部沿所述阀体的径向的最大外径大于所述出液孔的孔径。
进一步地,所述储液腔背离所述吸嘴端的腔壁上还开设有与所述出液孔同轴设置的沉孔,所述沉孔相比于所述出液孔更靠近所述储液腔设置,且所述沉孔的孔径大于所述出液孔的孔径,所述阀体靠近所述储液腔的一端外侧壁凸设有第二轴肩部,所述第二轴肩部沿所述阀体的径向的最大外径大于所述出液孔的孔径且小于所述沉孔的孔径,所述密封圈套设于所述阀体上并与所述第二轴肩部靠近所述出液孔的一侧相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出液通道为开口槽,所述开口槽贯穿所述阀体远离所述储液腔的一端侧壁并沿所述阀体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开口槽的最大延伸长度小于所述阀体远离所述储液腔的一端端面与所述密封圈之间的最小垂直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开口槽呈倒“U”字形。
进一步地,所述开口槽露设于所述出液孔之外。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阀门的材料为弹性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壳体包括杯体部、具有所述出液孔的底板部、具有所述气道的管道部以及具有所述吸嘴端的吸嘴部,所述杯体部环绕所述管道部设置,所述底板部连接于杯体部的一端内壁与所述管道部的一端外壁之间,所述吸嘴部同时与所述杯体部远离所述底板部的一端、所述管道部远离所述底板部的一端密封连接,所述杯体部、所述底板部、所述管道部和所述吸嘴部共同围合出所述储液腔。
进一步地,所述出液孔设置有多个,所述活动阀门设置有多个,各个所述活动阀门与各个所述出液孔一一对应设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雾化器,该雾化器包括雾化组件以及前述的储液组件,所述雾化组件包括:
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壳体远离所述吸嘴端的一端可拆卸连接;
雾化芯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二壳体内并与所述气道相连通,用于对雾化液进行加热雾化,以产生供用户吸食的气溶胶;以及
顶推件,安装于所述第二壳体内,用于顶推所述活动阀门,其中,当所述顶推件与所述活动阀门远离所述储液腔的一端相抵接并顶起所述活动阀门时,所述储液腔与所述雾化芯组件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顶推件上开设有至少一个过液孔,其中,当所述顶推件顶起所述活动阀门时,所述储液腔通过所述过液孔与雾化芯组件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顶推件包括中空的顶推部、中空的套筒部以及环绕所述顶推部设置的多个连接筋,所述顶推部的外径小于所述套筒部的内径,每一所述连接筋一端与所述顶推部的外侧壁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套筒部的一端端面相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连接筋之间存在间隔而形成所述过液孔,所述顶推部的一端用于与所述活动阀门相抵接并用于与所述气道远离所述吸嘴端的一端密封连通,所述顶推部的另一端套设于所述雾化芯组件的一端上,且所述套筒部的内壁与所述雾化芯组件的外侧壁之间形成有导液空间,所述过液孔通过所述导液空间与所述雾化芯组件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雾化组件包括连接组件和底座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壳部以及安装于所述第一壳部内的所述顶推件,所述底座组件包括第二壳部以及安装于所述第二壳部内的电极组件,所述第二壳部的外侧壁上设有与外界相连通的进气孔,所述电极组件与所述雾化芯组件电连接,所述第一壳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壳体远离所述吸嘴端的一端相对接,所述第一壳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壳部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壳部与所述第二壳部相连接而形成至少部分所述第二壳体,所述雾化芯组件的一端与所述顶推部可拆卸连接并与所述气道相连通,所述雾化芯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壳部可拆卸连接并与所述进气孔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雾化芯组件包括雾化芯以及中空的支架套,所述雾化芯包括发热体以及中空的导液体,所述支架套的外侧壁上开设有至少一个与所述导液空间相连通的进液孔,所述支架套套设于所述导液体的外部且所述导液体与各个所述进液孔相连通,所述支架套的一端插接于所述顶推部内、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壳部可拆卸连接,所述发热体连接于所述导液体的内壁上或者连接于所述导液体远离所述顶推部的一端端面上,且所述发热体与所述电极组件电连接。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子雾化装置,该电子雾化装置包括电池组件以及前述的雾化器,所述电池组件与所述雾化芯组件电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将雾化器设计成两个相互独立的且相互之间可拆卸连接的储液组件和雾化组件,一方面,储液组件包括第一壳体以及设有出液通道的活动阀门,第一壳体内设有用于存储雾化液的储液腔,储液腔的腔壁上设有出液孔,活动阀门可活动地密封连接于出液孔处,另一方面,雾化组件包括能够与第一壳体可拆卸连接的第二壳体、安装于第二壳体内的雾化芯组件以及安装于第二壳体内的顶推件,顶推件用于顶开活动阀门。如此设置,在进行雾化器的运输时,储液组件和雾化组件可以各自分装运输,而且由于在使用之前储液组件中的出液孔被活动阀门所密封,因此可有效降低在运输过程中因外界气压发生变化等因素而导致储液腔中的雾化液发生泄漏的风险。此外,由于雾化组件中设有用于顶开活动阀门的顶推件,因此使用时只需将储液组件与雾化组件进行连接,利用顶推件将活动阀门顶起而使得储液腔通过活动阀门的出液通道与雾化芯组件相连通即可,使用起来非常方便快捷。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既能降低运输过程中发生漏液问题的风险,又能保证后续的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储液组件的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储液组件的立体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活动阀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一壳体的结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雾化组件的结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顶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将储液组件与雾化组件组合成雾化器的组装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雾化器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雾化器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10为图9的剖视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0-雾化器;
10-储液组件;
20-雾化组件;
1-第一壳体,11-杯体部,12-底板部,121-出液孔,122-沉孔,13-管道部,131-气道,14-吸嘴部,141-吸嘴端,15-储液腔;
2-活动阀门,21-阀体,210-出液通道,211-第一轴肩部,212-第二轴肩部;
3-密封圈;
4-第二壳体;
5-雾化芯组件,51-支架套,511-进液孔,52-发热体,53-导液体;
6-连接组件,61-第一壳部,62-顶推件,621-顶推部,622-套筒部,623-连接筋,624-过液孔;
7-底座组件,71-电极组件,72-第二壳部,721-进气孔;
8-导液空间。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此外,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若全文中出现的“和/或”、“且/或”或者“及/或”,其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参照图1-2和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储液组件10,该储液组件10包括第一壳体1和活动阀门2,其中:
第一壳体1内设有用于存储雾化液的储液腔15以及与外界相连通的气道131,第一壳体1沿其轴向的一端具有吸嘴端141,该吸嘴端141与气道131相连通,储液腔15背离吸嘴端141的腔壁上开设有出液孔121;
活动阀门2可活动地密封连接于储液腔15的出液孔121处,活动阀门2设有出液通道210,该出液通道210与储液腔15相互隔绝,其中,当活动阀门2受到外物的顶推而沿第一壳体1的轴向并往靠近吸嘴端141的方向运动时,储液腔15与出液通道210相连通。
请继续参照图5-8,在一些具体的应用场景中,本实施例提供的储液组件10能够和与之配套的雾化组件20组装形成雾化器进行使用,该雾化组件20包括第二壳体4、用于对雾化液进行加热雾化的雾化芯组件5以及用于顶开活动阀门2的顶推件62,第二壳体4的一端用于与第一壳体1远离吸嘴端141的一端可拆卸连接,雾化芯组件5和顶推件62均安装于所述第二壳体4内。当用户需要使用雾化器进行抽吸使用时,可将储液组件10中第一壳体1远离吸嘴端141的一端与雾化组件20中第二壳体4靠近顶推件62的一端进行连接,也即将第一壳体1的下端与第二壳体4的上端进行连接,使得顶推件62与活动阀门2远离储液腔15的一端相抵接并顶起活动阀门2,此时储液腔15通过活动阀门2的出液通道210与雾化芯组件5相连通,并且,雾化芯组件5与第一壳体1内的气道131的相连通。当将储液组件10与雾化组件20组装形成雾化器后,用户可从第一壳体1的吸嘴端141进行抽吸,雾化芯组件5对从储液腔15传导过来的雾化液进行加热雾化并形成气溶胶,气溶胶经过气道131而流出至吸嘴端141进而被用户所吸食。
在本实施例中,在具体实施时,出液孔121的数量可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设置,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优选地,出液孔121设置有多个,相应地,活动阀门2也设置有多个,且各个活动阀门2与各个出液孔121一一对应设置。如此,在一些将储液组件10与前述的雾化组件20进行组装使用的应用场景中,当活动阀门2被雾化组件20中的顶推件62所顶起而解除对出液孔121的密封时,储液腔15中的雾化液可从多个出液孔121处流出,从而能够提高雾化液的出液效率,能够更好地向雾化芯组件5进行供液。
本实施例提供的储液组件10为独立密封封装的储液结构,由于在使用之前储液组件10中的出液孔121被活动阀门2所密封,因此使得储液腔15能够处于与外界相隔绝的封闭状态,从而能够有效降低在运输过程中因外界气压发生变化等因素而导致储液腔15中的雾化液发生泄漏的风险。而且,由于活动阀门2被设置为当受到外物的顶推时能够沿第一壳体1的轴向并往靠近吸嘴端141的方向移动,因此当用户需要进行使用时,只需将储液组件10中的第一壳体1与雾化组件20中的第二壳体4进行连接,利用雾化组件20中的顶推件62将活动阀门2顶起,使得活动阀门2的出液通道210与储液腔15相连通而解除活动阀门2对储液腔15的出液孔121的密封即可,这样储液组件10中的储液腔15便可处于向雾化芯组件5提供雾化液的供液状态。由此可见,本实施例提供的储液组件10既能降低运输过程中发生漏液的风险,又能保证后续的正常使用。
可选地,参照图1-2,在本实用新型一示例性的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包括杯体部11、具有出液孔121的底板部12、具有气道131的管道部13以及具有吸嘴端141的吸嘴部14,杯体部11环绕管道部13设置,底板部12连接于杯体部11的一端内壁与管道部13的一端外壁之间,吸嘴部14同时与杯体部11远离底板部12的一端、管道部13远离底板部12的一端密封连接,杯体部11、底板部12、管道部13和吸嘴部14共同围合出储液腔15。
在具体实施时,杯体部11、底板部12和管道部13三者可通过注塑等方式一体成型,吸嘴部14与杯体部11之间以及吸嘴部14与管道部13之间可通过夹设密封硅胶等方式实现密封连接。本实施例的第一壳体1为组装式结构,这样在生产储液组件10时可便于将活动阀门2安装于底板部12的出液孔121处以及便于进行注液操作(即,将雾化液注入储液腔15中)。具体地,在生产储液组件10时,可先将活动阀门2密封连接于底板部12的出液孔121处,然后将雾化液注入储液腔15中,最后将吸嘴部14同时与杯体部11的上端、管道部13的上端进行密封连接而实现对储液腔15的封闭即可,操作起来非常方便。
进一步地,参照图1-4以及图7-8,在本实用新型一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活动阀门2包括具有出液通道210的阀体21,阀体21穿设于出液孔121,在具体实施时,阀体21可通过间隙配合、过渡配合等方式穿设于储液腔15的出液孔121处,这样当阀体21受到外物向上的顶推时,阀体21可向上移动。储液组件10还包括套设于阀体21上的密封圈3,密封圈3夹设于储液腔15的腔壁与阀体21靠近储液腔15的一端外侧壁之间,从而使得储液腔15与阀体21上的出液通道210能够相互隔绝,实现对出液孔121的密封,使得储液腔15可处于与外界相隔绝的封闭状态,降低发生漏液现象的风险。当将储液组件10与前述的雾化组件20进行组装使用时,阀体21会被雾化组件20中的顶推件62所顶起,套设于阀体21上的密封圈3会跟随阀体21一起向上移动而解除对出液孔121的密封,使得储液腔15与阀体21上的出液通道210由相互隔绝的状态变为相互连通的状态,这样储液组件10中的储液腔15便可处于向储液组件10中的雾化芯组件5提供雾化液的供液状态,以便用户后续进行抽吸使用。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理解的是,开设于阀体21上的出液通道210的结构形式可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设置,只要能保证当阀体21未被外物(如雾化组件20中的顶推件62)所顶起时,储液腔15与出液通道210之间能够被密封圈3所隔绝,且当阀体21被外物(如雾化组件20中的顶推件62)所顶起时,储液腔15能够与出液通道210相连通即可,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的限定。
可选地,参照图1-4以及图8,在本实用新型一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出液通道210的结构形式可以是开口槽,该开口槽贯穿阀体21远离储液腔15的一端侧壁并沿阀体21的长度方向延伸,且开口槽的最大延伸长度小于阀体21远离储液腔15的一端端面与密封圈3之间的最小垂直距离。示例性地,该结构形式为开口槽的出液通道210露设于出液孔121之外,如此设置,便能保证当阀体21未被外物所顶起时,储液腔15与出液通道210之间能够被密封圈3所隔绝,且当阀体21被外物所顶起时,储液腔15能够与出液通道210相连通。
进一步地,参照图1-3以及图7-8,在本实用新型一示例性的实施例中,阀体21远离储液腔15的一端外侧壁凸设有第一轴肩部211,即,第一轴肩部211设于阀体21的下端外侧壁上,第一轴肩部211沿阀体21的径向的最大外径大于出液孔121的孔径。如此设置,在一些将储液组件10与前述的雾化组件20进行组装使用的应用场景中,在阀体21被雾化组件20中的顶推件62所顶起的过程中,第一轴肩部211会与底板部12的下端面相抵接而起到限位的作用,也即,在阀体21受到雾化组件20中的顶推件62的顶推而向上移动的过程中,当第一轴肩部211与底板部12的下端面相抵接时,阀体21会停止继续向上移动,此时储液腔15与活动阀门2上的出液通道210处于连通状态,这样便能够避免阀体21掉进储液腔15中而漂浮于雾化液的液面上,从而能够避免因阀体21掉进储液腔15中而导致后续使用过程中当雾化液的液面降低时,阀体21会遮挡出液孔121甚至堵塞出液孔121而降低雾化液的利用率。而且,在一些重复利用的应用场景中,当储液腔15的雾化液消耗完毕后,由于阀体21并未掉进储液腔15中,因此可在出液孔121处进行注液操作而实现储液组件10的重复利用,即,将储液组件10与雾化组件20进行分离后,将储液组件10翻转过来,使得出液孔121朝上,然后新的雾化液从出液孔121处充入储液腔15中,最后将阀体21复位至能够密封出液孔121的位置即可,从而有利于提高储液组件10的实用性。
进一步地,参照图1-4,在本实用新型一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储液腔15背离吸嘴端141的腔壁上还开设有与出液孔121同轴设置的沉孔122,具体地,同轴设置的出液孔121和沉孔122均开设于底板部12上,沉孔122相比于出液孔121更靠近储液腔15设置,且沉孔122的孔径大于出液孔121的孔径。阀体21靠近储液腔15的一端外侧壁凸设有第二轴肩部212,即,第二轴肩部212设于阀体21的上端外侧壁上,第二轴肩部212沿阀体21的径向的最大外径大于出液孔121的孔径且小于沉孔122的孔径,密封圈3套设于阀体21上并与第二轴肩部212靠近出液孔121的一侧相抵接。如此设置,在生产储液组件10的过程中,只需将密封圈3套设于阀体21的上端并与第二轴肩部212的下侧相抵接,然后将阀体21的下端穿过出液孔121直至密封圈3的下侧与沉孔122的底壁相抵接,便可将阀体21密封连接于底板部12的出液孔121处,安装起来非常方便。而且由于第二轴肩部212可对密封圈3起到限位的作用,因此密封圈3能够被稳固地夹设于第二轴肩部212的下侧与底板部12的沉孔122之间,实现对出液孔121的可靠密封。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理解的是,当阀体21的下端外侧壁凸设有上述第一轴肩部211时,为了便于阀体21的下端能够顺利穿过出液孔121,底板部12、整个活动阀门2中的至少一个由弹性材料制成,其中,弹性材料可以是硅胶、橡胶等。如此当将阀体21的下端穿过底板部12的出液孔121时,底板部12或者第一轴肩部211可发生弹性形变,使得阀体21的下端即便设有外径比出液孔121的孔径要大的第一轴肩部211仍能够顺利穿过底板部12的出液孔121,以完成阀体21的安装。此外,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整个活动阀门2由弹性材料制成,且阀体21上的出液通道210的结构形式为呈倒“U”字形的开口槽,如此,能够使得阀体21的下端更容易发生形变,从而能够便于阀体21的下端可更加顺利地穿过出液孔121。
对应地,参照图1-1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雾化器,该雾化器包括雾化组件20以及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储液组件10,雾化组件20包括第二壳体4、雾化芯组件5和顶推件62,其中:
第二壳体4的一端与第一壳体1远离吸嘴端141的一端可拆卸连接,即,第二壳体4的上端与第一壳体1的下端可拆卸连接,具体地,第二壳体4的上端与第一壳体1的下端之间可通过螺纹连接、插接、卡接等方式实现可拆卸连接。图示性地,第一壳体1的下端插接于第一壳体1的上端内;
雾化芯组件5安装于第二壳体4内并与气道131相连通,该雾化芯组件5用于对雾化液进行加热雾化,以产生供用户吸食的气溶胶;
顶推件62安装于第二壳体4内,该顶推件62用于顶推活动阀门2,当顶推件62与活动阀门2远离储液腔15的一端相抵接并顶起活动阀门2时,储液腔15与雾化芯组件5相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理解的是,当储液组件10与雾化组件20组装到位时,顶推件62的上端会与活动阀门2的下端相抵接并顶起活动阀门2而使得储液腔15与雾化芯组件5相连通,与此同时,雾化芯组件5的上端会与管道部13的下端相对接而使得雾化芯组件5与管道部13的气道131相连通,此情形下,用户可通过雾化器进行抽吸使用。而当储液组件10与雾化组件20组装不到位而使得顶推件62的上端未与活动阀门2的下端相抵接时,此时的雾化器可适用于运输、长时间放置等应用场景,由于此时的出液孔121仍被活动阀门2所密封,因此储液腔15仍能够处于与外界相隔绝的封闭状态,从而能够有效降低雾化器在运输过程中因外界气压发生变化等因素而发生漏液的风险。
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将雾化器设计成两个相互独立的且相互之间可拆卸连接的储液组件10和雾化组件20,一方面,储液组件10包括第一壳体1以及设有出液通道210的活动阀门2,第一壳体1内设有用于存储雾化液的储液腔15,储液腔15的腔壁上设有出液孔121,活动阀门2可活动地密封连接于出液孔121处,另一方面,雾化组件20包括能够与第一壳体1可拆卸连接的第二壳体4、安装于第二壳体4内的雾化芯组件5以及安装于第二壳体4内的顶推件62,顶推件62用于顶开活动阀门2。如此设置,在进行雾化器的运输时,储液组件10和雾化组件20可以各自分装运输,而且由于在使用之前储液组件10中的出液孔121被活动阀门2所密封,使得储液腔15能够处于与外界相隔绝的封闭状态,因此可有效降低在运输过程中因外界气压发生变化等因素而导致储液腔15中的雾化液发生泄漏的风险。此外,由于雾化组件20中设有用于顶开活动阀门2的顶推件62,因此使用时只需将储液组件10与雾化组件20进行连接,利用顶推件62将活动阀门2顶起而使得储液腔15通过活动阀门2的出液通道210与雾化芯组件5相连通即可,使用起来非常方便快捷。
进一步地,参照图5-8,在本实用新型一示例性的实施例中,顶推件62上开设有至少一个过液孔624,其中,当顶推件62顶起活动阀门2时,储液腔15通过活动阀门2上的出液通道210以及顶推件62上的过液孔624与雾化芯组件5相连通,从而使得储液腔15中的雾化液从出液通道210以及出液孔121流出后,可通过顶推件62上的过液孔624流向至雾化芯组件5,实现对雾化芯组件5的供液。
更为具体地,参照图1至图3,在本实用新型一示例性的实施例中,顶推件62包括中空的顶推部621、中空的套筒部622以及环绕顶推部621设置的多个连接筋623,顶推部621的外径小于套筒部622的内径,每一连接筋623一端与顶推部621的外侧壁相连接、另一端与套筒部622的一端端面相连接,相邻的两个连接筋623之间存在间隔而形成过液孔624;顶推部621的一端用于与活动阀门2相抵接并用于与气道131远离吸嘴端141的一端密封连通。具体地,当储液组件10与雾化组件20组装到位时,顶推部621的上端端面与活动阀门2的下端面相抵接并顶起活动阀门2且管道部13的下端密封配合于顶推部621的上端内,顶推部621的另一端套设于雾化芯组件5的一端上(具体地,雾化芯组件5的上端密封配合于顶推部621的下端内),套筒部622的内壁与雾化芯组件5的外侧壁之间形成有导液空间8,过液孔624通过该导液空间8与雾化芯组件5相连通,从而使得储液腔15中的雾化液从出液孔121流出后,可依次通过位于套筒部622顶部的过液孔624、位于套筒部622的内壁与雾化芯组件5的外侧壁之间的导液空间8而导向雾化芯组件5,实现对雾化芯组件5的供液。
在本实施例中,本实施例的顶推件62的结构设计相当巧妙,当储液组件10与雾化组件20组装到位后,不仅可利用顶推部621将活动阀门2顶起而解除活动阀门2对出液孔121的密封,使得储液腔15中的雾化液可从出液孔121处流出,并使得从出液孔121流出的雾化液可由上自下地依次通过过液孔624和导液空间8而导向雾化芯组件5;而且可利用顶推部621将管道部13的气道131与雾化芯组件5进行连通,使得雾化芯组件5对雾化液进行加热雾化而形成的气溶胶可导出至气道131以供用户吸食。
进一步地,参照图5以及图8-10,在本实用新型一示例性的实施例中,雾化组件20包括连接组件6和底座组件7,连接组件6包括第一壳部61以及安装于第一壳部61内的顶推件62,底座组件7包括第二壳部72以及安装于第二壳部72内的电极组件71,第二壳部72的外侧壁上设有与外界相连通的进气孔721,电极组件71与雾化芯组件5电连接,第一壳部61的一端与第一壳体1远离吸嘴端141的一端相对接,第一壳部61的另一端与第二壳部72可拆卸连接,第一壳部61与第二壳部72相连接而形成至少部分第二壳体4,雾化芯组件5的一端与顶推部621可拆卸连接并与气道131相连通,雾化芯组件5的另一端与第二壳部72可拆卸连接并与进气孔721相连通。
在具体实施时,第一壳部61的下端与第二壳部72的上端之间可通过螺纹连接等方式实现可拆卸连接,雾化芯组件5的上端与顶推件62的顶推部621之间可通过插接等方式实现可拆卸连接,雾化芯组件5的下端与第二壳部72之间可通过螺纹连接等方式实现可拆卸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基于上述结构设计,通过对雾化组件20进行模块化设计,即雾化组件20包括连接组件6、雾化芯组件5和底座组件7三个模块,且各个模块之间的连接为可拆卸连接,如此,可便于对雾化组件20进行拆装和维护,当其中一个模块发生损坏时,可便于将发生损坏的模块拆卸下来进行维修或更换,例如当雾化芯组件5发生损坏时,将雾化芯组件5拆卸下来并更换新的雾化芯组件5,便可使得雾化组件20可继续使用,而无需更换整个雾化组件20,从而有利于降低雾化组件20的使用成本。
进一步地,参照图5和图8,在本实用新型一示例性的实施例中,雾化芯组件5包括雾化芯以及中空的支架套51,雾化芯包括发热体52以及中空的导液体53,支架套51的外侧壁上开设有至少一个与导液空间8相连通的进液孔511,支架套51套设于导液体53的外部且导液体53与各个进液孔511相连通,支架套51的一端插接于顶推部621内、另一端与第二壳部72可拆卸连接,发热体52连接于导液体53的内壁上或者连接于导液体53远离顶推部621的一端端面上,且发热体52与电极组件71电连接。示例性地,发热体52连接于导液体53的下端端面上,发热体52通过导线与电极组件71电连接,在一些将雾化器应用于电子雾化装置的使用场景中,电极组件71的设置可便于将发热体52与电子雾化装置中的电池组件进行电连接,电池组件为发热体52供电后,发热体52便可通电发热。
本实施例的雾化器的使用原理如下:
当储液组件10与雾化组件20组装到位后,储液腔15中的雾化液依次通过出液通道210、出液孔121、导液空间8、进液孔511而导向导液体53,导液体53将自身所吸附的雾化液传导至与发热体52相接触的表面上,发热体52通电发热并将导液体53传导过来的雾化液气化成气溶胶,当用户咬住吸嘴部14的吸嘴端141并进行抽吸时,会在进气孔721与吸嘴端141之间的流通路径上形成气流,气流经过发热体52所在的位置时会带走气溶胶并先后经过导液体53的内部空腔、管道部13的气道131、吸嘴部14的吸嘴端141而流出至用户的口腔而被用户所吸食。
在本实施例中,在具体实施时,本实施例的发热体52可以是由导电发热材料制成的发热丝、发热片、发热网等,例如可以是螺旋金属发热丝、金属发热网、导电陶瓷发热片等,只要能将导液体53与发热体52相连接的位置处所吸附的雾化液雾化成气溶胶即可,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的限制。本实施例的导液体53的材料可以是多孔陶瓷、多孔石英、硅藻土、导油棉等能够吸收和传导雾化液的材料,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的限制。
对应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雾化装置,该电子雾化装置包括电池组件以及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雾化器,电池组件与雾化芯组件5电连接,用于为雾化芯组件5提供电能,使得雾化芯组件5电后能够加热雾化自身所吸附雾化液,以产生供用户吸食的气溶胶。在一些具体的应用场景中,本实施的电池组件可包括供电电源和控制电路板,供电电源可以是锂电池等类型的电源,控制电路板分别与供电电源、雾化芯组件5中的发热体52电连接,使用时,通过控制电路板可控制供电电源为发热体52供电,使得发热体52通电发热而将传导至发热体52所在位置的雾化液雾化成可供用户吸食的气溶胶。
在本实施例中,具体地,该电子雾化装置可为电子烟(此时,上述雾化液可以是烟油等介质),得益于上述储液组件10的改进,本实施例的电子雾化装置具有与上述储液组件10相同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储液组件10、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的其它内容可参见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3)

1.一种储液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内设有用于存储雾化液的储液腔以及与外界相连通的气道,所述第一壳体沿其轴向的一端具有吸嘴端,所述吸嘴端与所述气道相连通,所述储液腔背离所述吸嘴端的腔壁上开设有出液孔;以及
活动阀门,可活动地密封连接于所述出液孔处,所述活动阀门设有出液通道,所述出液通道与所述储液腔相互隔绝,其中,当所述活动阀门受到外物的顶推而沿所述第一壳体的轴向并往靠近所述吸嘴端的方向运动时,所述储液腔与所述出液通道相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阀门包括具有所述出液通道的阀体,所述阀体穿设于所述出液孔,所述储液组件还包括套设于所述阀体上的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夹设于所述储液腔的腔壁与所述阀体靠近所述储液腔的一端外侧壁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远离所述储液腔的一端外侧壁凸设有第一轴肩部,所述第一轴肩部沿所述阀体的径向的最大外径大于所述出液孔的孔径。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腔背离所述吸嘴端的腔壁上还开设有与所述出液孔同轴设置的沉孔,所述沉孔相比于所述出液孔更靠近所述储液腔设置,且所述沉孔的孔径大于所述出液孔的孔径,所述阀体靠近所述储液腔的一端外侧壁凸设有第二轴肩部,所述第二轴肩部沿所述阀体的径向的最大外径大于所述出液孔的孔径且小于所述沉孔的孔径,所述密封圈套设于所述阀体上并与所述第二轴肩部靠近所述出液孔的一侧相抵接。
5.如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储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通道为开口槽,所述开口槽贯穿所述阀体远离所述储液腔的一端侧壁并沿所述阀体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开口槽的最大延伸长度小于所述阀体远离所述储液腔的一端端面与所述密封圈之间的最小垂直距离。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储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槽呈倒“U”字形;
且/或,所述开口槽露设于所述出液孔之外;
且/或,所述活动阀门的材料为弹性材料。
7.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储液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包括杯体部、具有所述出液孔的底板部、具有所述气道的管道部以及具有所述吸嘴端的吸嘴部,所述杯体部环绕所述管道部设置,所述底板部连接于杯体部的一端内壁与所述管道部的一端外壁之间,所述吸嘴部同时与所述杯体部远离所述底板部的一端、所述管道部远离所述底板部的一端密封连接,所述杯体部、所述底板部、所述管道部和所述吸嘴部共同围合出所述储液腔;
且/或,所述出液孔设置有多个,所述活动阀门设置有多个,各个所述活动阀门与各个所述出液孔一一对应设置。
8.一种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雾化组件以及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储液组件,所述雾化组件包括:
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壳体远离所述吸嘴端的一端可拆卸连接;
雾化芯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二壳体内并与所述气道相连通,用于对雾化液进行加热雾化,以产生供用户吸食的气溶胶;以及
顶推件,安装于所述第二壳体内,用于顶推所述活动阀门,其中,当所述顶推件与所述活动阀门远离所述储液腔的一端相抵接并顶起所述活动阀门时,所述储液腔与所述雾化芯组件相连通。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推件上开设有至少一个过液孔,其中,当所述顶推件顶起所述活动阀门时,所述储液腔通过所述过液孔与雾化芯组件相连通。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推件包括中空的顶推部、中空的套筒部以及环绕所述顶推部设置的多个连接筋,所述顶推部的外径小于所述套筒部的内径,每一所述连接筋一端与所述顶推部的外侧壁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套筒部的一端端面相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连接筋之间存在间隔而形成所述过液孔,所述顶推部的一端用于与所述活动阀门相抵接并用于与所述气道远离所述吸嘴端的一端密封连通,所述顶推部的另一端套设于所述雾化芯组件的一端上,且所述套筒部的内壁与所述雾化芯组件的外侧壁之间形成有导液空间,所述过液孔通过所述导液空间与所述雾化芯组件相连通。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组件包括连接组件和底座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壳部以及安装于所述第一壳部内的所述顶推件,所述底座组件包括第二壳部以及安装于所述第二壳部内的电极组件,所述第二壳部的外侧壁上设有与外界相连通的进气孔,所述电极组件与所述雾化芯组件电连接,所述第一壳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壳体远离所述吸嘴端的一端相对接,所述第一壳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壳部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壳部与所述第二壳部相连接而形成至少部分所述第二壳体,所述雾化芯组件的一端与所述顶推部可拆卸连接并与所述气道相连通,所述雾化芯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壳部可拆卸连接并与所述进气孔相连通。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芯组件包括雾化芯以及中空的支架套,所述雾化芯包括发热体以及中空的导液体,所述支架套的外侧壁上开设有至少一个与所述导液空间相连通的进液孔,所述支架套套设于所述导液体的外部且所述导液体与各个所述进液孔相连通,所述支架套的一端插接于所述顶推部内、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壳部可拆卸连接,所述发热体连接于所述导液体的内壁上或者连接于所述导液体远离所述顶推部的一端端面上,且所述发热体与所述电极组件电连接。
13.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雾化装置包括电池组件以及如权利要求8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器,所述电池组件与所述雾化芯组件电连接。
CN202223613204.1U 2022-12-31 2022-12-31 储液组件、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Active CN2189600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613204.1U CN218960067U (zh) 2022-12-31 2022-12-31 储液组件、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613204.1U CN218960067U (zh) 2022-12-31 2022-12-31 储液组件、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60067U true CN218960067U (zh) 2023-05-05

Family

ID=861611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613204.1U Active CN218960067U (zh) 2022-12-31 2022-12-31 储液组件、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6006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0199481A1 (zh) 雾化装置及设有其的电子烟
EP4378332A1 (en) Atomizer and aerosol generating device
CN110881689A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213215348U (zh) 储液组件、雾化器及其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2590244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217184862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5684786U (zh) 易注液的电子雾化设备
CN218960067U (zh) 储液组件、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8354682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0158008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组件和雾化器
CN216983565U (zh)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
CN215684877U (zh) 易注液的雾化器
CN215837089U (zh) 方便组装的雾化装置
CN216651314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和雾化器主体
CN217906298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CN217089584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216568318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主机
CN217658176U (zh) 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6568320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主机和导气架
CN220360088U (zh) 一种雾化器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16651326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和雾化组件
CN220557430U (zh) 一种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20831946U (zh) 一种防漏液的雾化芯及其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19069446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18960066U (zh) 雾化组件、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