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51314U -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和雾化器主体 - Google Patents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和雾化器主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51314U
CN216651314U CN202122585094.1U CN202122585094U CN216651314U CN 216651314 U CN216651314 U CN 216651314U CN 202122585094 U CN202122585094 U CN 202122585094U CN 216651314 U CN216651314 U CN 2166513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tomizing
hole
atomizer
liquid storage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58509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jian Tianhe Beij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z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ina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z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ina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z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ina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58509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513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513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513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和雾化器主体,该雾化器主体包括雾化座组件以及套接于该雾化座组件上的储液壳,所述雾化座组件与所述储液壳之间形成有一个储液腔;所述雾化座组件包括上下贯通的收容孔,该收容孔将所述储液腔与外界相连通,以供一个雾化组件可移动地嵌置于其中;所述雾化座组件包括硬质雾化座以及套接于该雾化座顶部的软质密封盖。本实用新型的雾化座组件包括上下贯通的收容孔,该收容孔将所述储液腔与外界相连通,以供一个雾化组件可移动地嵌置于其中,以在需要使用时让雾化芯与雾化器主体的储液腔导液连接,避免长时间的运输、存储过程中的经由雾化芯处漏液的问题。

Description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和雾化器主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雾化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和雾化器主体。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的电子雾化装置包括雾化器,该电子雾化装置可用于将诸如烟油、药液等液态气溶胶生成基质加热雾化形成气溶胶,并供使用者吸食。雾化器通常包括带有液态气溶胶生成基质的储液腔、与储液腔导液连接的雾化芯以及与雾化芯导气连通的气流通道,该雾化芯包括吸液棉以及与该吸液棉配合的发热体。该雾化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雾化的需求,然而,由于该雾化芯一直与储液腔导液连接,在长时间的运输、存储过程中,液体容易经由雾化芯和储液腔的连接部位泄露至气流通道中,泄露到雾化器外部污染环境或者被使用者吸入口中降低用户使用体验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和雾化器主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雾化器主体,包括雾化座组件以及套接于该雾化座组件上的储液壳,所述雾化座组件与所述储液壳之间形成有一个储液腔;所述雾化座组件包括上下贯通的收容孔,该收容孔将所述储液腔与外界相连通,以供一个雾化组件可移动地嵌置于其中;所述雾化座组件包括硬质雾化座以及套接于该雾化座顶部的软质密封盖。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雾化座包括一个上下贯通的通孔,以供所述雾化组件穿设于其中;所述通孔的内壁面靠近所述雾化座底面处设置一对相邻近的限位环,以形成一道限位槽,将所述雾化组件限制在一个第一位置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孔内远离所述雾化座底面处还设置有一个限位台阶,以将所述雾化组件限制在一个第二位置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雾化座包括一个上下贯通的通孔,以供所述雾化组件穿设于其中;所述雾化座包括腰部以及形成于腰部上、将所述通孔与所述腰部外表面相连通的进气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雾化座包括由底面向上延伸的进气管道,该进气管道经过所述腰部的外壁面和所述储液壳的内壁面之间的间隙与所述进气孔相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雾化器主体包括吸液件,该吸液件设置于所述腰部和所述储液壳内壁面之间的间隙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雾化座包括一个避让孔,所述避让孔与所述进气管道分别设置于所述通孔的两相对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密封盖包括覆盖于所述雾化座顶部顶面的第一密封部以及覆盖于该顶部外壁面的环形第二密封部;该第一密封部还对应所述通孔设置有第一穿孔,所述第一穿孔还朝向下延伸有第三密封部,该第三密封部紧密地覆盖在所述通孔的内壁面上,以封堵所述雾化组件。
提供一种雾化器,包括上述任一项中的雾化器主体。
还提供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包括上述雾化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雾化座组件包括上下贯通的收容孔,该收容孔将所述储液腔与外界相连通,以供一个雾化组件可移动地嵌置于其中,以在需要使用时让雾化芯与雾化器主体的储液腔导液连接,避免长时间的运输、存储过程中的经由雾化芯处漏液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的电子雾化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电子雾化装置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电子雾化装置的雾化器底部朝上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雾化器另一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所示雾化器的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3所示雾化器另一状态下的的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3所示雾化器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3所示雾化器的纵向剖面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3所示雾化器的雾化器主体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3所示雾化器的雾化器主体的纵向剖面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3所示雾化器的雾化组件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3所示雾化器的雾化组件的纵向剖面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图1及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的电子雾化装置1,该电子雾化装置1可用于将诸如烟油、药液等液态气溶胶生成基质加热雾化形成气溶胶,并供使用者吸食。其在一些实施例可呈扁平条状,并包括雾化器10以及主机20,雾化器10在一些实施例中可沿纵向可拆卸地插接于该雾化器10上端。雾化器10用于收容液态气溶胶生成基质以及将该液态气溶胶生成基质进行加热雾化,该主机20用于给雾化器10供电,并用于控制整个电子雾化装置1的运行。雾化器10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为一次性雾化器,以便里面液态气溶胶生成基质消耗完时,可以更换新的雾化器10。
如图3至图8所示,雾化器10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包括扁平柱状雾化器主体11以及细长柱状雾化组件13。雾化器主体11包括用于收容液态气溶胶基质的储液腔110,雾化组件13插设于雾化器主体11中,并可以于一个突出于雾化器主体11的第一位置(图4所示位置)移动到一个完全嵌入雾化器主体11的第二位置(图3所示位置)。当雾化组件13位于第一位置时,雾化器主体11中储液腔110的液态气溶胶生成基质无法流入雾化组件13内部。当雾化组件13位于第二位置时,雾化组件13内部与雾化器主体11的储液腔110导液连接。于此,当雾化组件13位于第一位置时,雾化器10更不容易漏液,特别适合运输。等需要使用时,再将雾化组件13由第一位置推至第二位置。雾化组件13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呈柱状。
一同参阅图8至图10,雾化器主体11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包括一个可供雾化组件13插设的雾化座111、套接于该雾化座111顶部的密封盖112以及套接于该雾化座111和该密封盖112上的储液壳113,密封盖112的顶面和储液壳113的内表面之间形成有一个储液腔110。雾化座111和密封盖112一道形成一个雾化座组合。
雾化座111在一些实施例可呈横截面为跑道型的柱状,其包括底部1111、顶部1113以及连接于底部1111和顶部1113之间的腰部1112,其中,腰部1112的横截面尺寸较小,以便腰部1112的外壁面和储液壳113的内壁面之间以形成气流通道,并可容纳其他的零件。
雾化座111在一些实施例可包括一个上下贯通的通孔1110,以供雾化组件13穿设于其中。通孔1110的内壁面靠近雾化座111底面处设置一对相邻近的限位环1114,以形成一道限位槽,将雾化组件13限制在第一位置上。通孔1110内远离雾化座111底面处还设置有一限位台阶1115,以将雾化组件13限制在第二位置上。
雾化座111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形成于腰部1112上、将通孔1110与腰部1112外表面相连通的进气孔1116。雾化座111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由底面向上延伸的进气管道1117,该进气管道1117经过腰部1112的外壁面和储液壳113的内壁面之间的间隙与进气孔1116相连通。
雾化座111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上下贯通的注液孔1118以及一对由底面向上延伸的安装孔1119,注液孔1118用于往储液腔110内注入液态气溶胶基质,该一对安装孔1119分别设置于该通孔1110的两相对侧,以分别供一对磁吸件115嵌置于其中。雾化座111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包括一个避让孔1110a(如图3及图4所示)。
密封盖112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采用硅胶等软质材料制成,其紧密地覆盖在雾化座111的顶部1113上,并包括覆盖于顶部1113顶面的第一密封部1121以及覆盖于顶部1131外壁面的环形第二密封部1122。第一密封部1121还对应通孔1110和注液孔1118设置有第一穿孔1120和第二穿孔1124,第一穿孔1120还朝向下延伸有第三密封部1123,该第三密封部1123紧密地覆盖在通孔1110的内壁面上,可用于封堵雾化组件13。第一穿孔1120与通孔1110一道形成供雾化组件13嵌置的收容孔。
储液壳113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包括扁平筒状壳体1131、形成于壳体1131上端的吸嘴孔1130以及一体连接于壳体1131内部并与吸嘴孔1130相连通的导气管1132,导气管1132用于与雾化组件13相连通。
雾化器主体11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包括吸液件114、一对磁吸件115、注液塞116、密封筒117以及底盖118。吸液件114可采用棉条制成,其设置于腰部1111和储液壳13内壁面之间的间隙中,以吸取可能的漏液,防止漏液外泄。一对磁吸件115在一些实施例可呈圆柱状,其分别嵌置于雾化座111的一对安装孔1119中,用于与主机20磁吸。密封筒117塞设于储液壳113的导气管1132内,并套设于雾化组件13上,以实现雾化组件13的外壁面和导气管1132内壁面之间的密封。底盖118倒扣在雾化座111的底部,并与储液壳113的下端卡扣,以将雾化座111与储液壳113紧密地连接在一起。再如图10所示,密封筒117的内壁面上下各有一道密封环1171、1172,以便雾化组件13上下移动时,都能够得到很好的密封。底盖118在一些实施例可采用金属材料制成,其上开设有与通孔1110、进气管道1117以及避让孔1110a对应的穿孔。
一同参阅图8、图11及图12,雾化组件13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包括柱状的底座131、安装于底座131上端的雾化芯132、套接于底座131上端并紧密地包覆雾化芯132的通气管133以及相互电绝缘地嵌置于底座131下端的一对电极柱134,该一对电极柱134分别与该雾化芯132电性连接。雾化组件13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包括套接于底座131上的密封圈135。
底座131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采用硬质塑胶等材料一体成型,其可包括横断面呈跑道型的基座1311、圆柱状的安装座1312以及将安装座132安装于基座1311上的一对支腿1313,安装座1312与基座1311之间的形成进气孔1310。
基座1311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包括一对上下贯通的收容孔1314以及形成于上端侧壁面的环形收容槽1315,该一对收容孔1314用于供该一对电极柱134嵌置于其中,该收容槽1315用于供密封圈135收容于其中。该一对支腿1313间隔地立设于基座1311的上端面上,并分别位于该上端面的靠近长边侧。
安装座1312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包括位于中部的上下贯通的通气孔1316以及一对上下贯通的引线孔1317,该一对引线孔1317分别位于该通气孔1316的两相对侧,并分别与基座1311上的一对收容孔1314对应,以便雾化芯132的两个电极引线穿过后分别与该一对电极柱134机械地和电性地连接。安装座1312的下端还突设有环缘1318,以支撑于通气管133的下端。
雾化芯132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包括筒状的吸液体1321以及设置于该吸液体1321内壁面的发热体1322,发热体1322包括两个向下伸出的电极引线。吸液体1321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采用棉片缠绕而成,其具有优良的吸液性能。吸液体1321中部形成一个气流通道1320,以供空气经过。
通气管133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呈圆筒状,其可包括位于下部的第一管段1331以及位于上部的第二管段1332,第二管段1332的内径和外径均小于第一管段1331的内径和外径。第一管段1331的内径与安装座131的直径和雾化芯132的外径相适配,以便第一管段1331的下端能够紧密地套接于安装座131上,与此同时,第一管段1331紧密地包覆雾化芯132的吸液体1321。第一管段1331与吸液体1321对应的位置还开设有一对进液孔1330,以让储液腔110中的液体能够与吸液体1321导液连接。
再如图5、图6及图8所示,当雾化器10组装时,将雾化组件13经由雾化器主体11的通孔1110逐步塞入雾化器主体11。当雾化组件13移动到图6所示位置时,雾化组件13卡合在通孔1110内的两个限位环1114之间,实现了雾化组件13的预定位。此时,雾化组件13的通气管133上端伸入到位于储液壳113的导气管1132中的密封筒117中,并被密封环1172加强密封;通气管133上的进液孔1330则被密封盖112的第三密封部1123封堵,使得雾化芯132与储液腔110隔离。
当对雾化组件13施加一个外力,克服限位环1114对雾化组件13的阻力,让雾化组件13进一步往雾化器主体11移动,直至雾化组件13的基座1311顶面抵靠到台阶1115时,进液孔1330暴露到储液腔110,让雾化芯132与储液腔110导液连接,使得雾化器10进入使用状态。此时,雾化组件13的底面可与雾化器主体11的底面齐平。
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可以对上述术特点进行自由组合,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雾化器主体,包括雾化座组件以及套接于该雾化座组件上的储液壳,所述雾化座组件与所述储液壳之间形成有一个储液腔;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座组件包括上下贯通的收容孔,该收容孔将所述储液腔与外界相连通,以供一个雾化组件可移动地嵌置于其中;所述雾化座组件包括硬质雾化座以及套接于该雾化座顶部的软质密封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座包括一个上下贯通的通孔,以供所述雾化组件穿设于其中;所述通孔的内壁面靠近所述雾化座底面处设置一对相邻近的限位环,以形成一道限位槽,以将所述雾化组件限制在一个第一位置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器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内远离所述雾化座底面处还设置有一个限位台阶,以将所述雾化组件限制在一个第二位置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座包括一个上下贯通的通孔,以供所述雾化组件穿设于其中;所述雾化座包括腰部以及形成于腰部上、将所述通孔与所述腰部外表面相连通的进气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器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座包括由底面向上延伸的进气管道,该进气管道经过所述腰部的外壁面和所述储液壳的内壁面之间的间隙与所述进气孔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器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主体包括吸液件,该吸液件设置于所述腰部和所述储液壳内壁面之间的间隙中。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雾化器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座包括一个避让孔,所述避让孔与所述进气管道分别设置于所述通孔的两相对侧。
8.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雾化器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包括覆盖于所述雾化座顶部顶面的第一密封部以及覆盖于该顶部外壁面的环形第二密封部;该第一密封部还对应所述通孔设置有第一穿孔,所述第一穿孔还朝向下延伸有第三密封部,该第三密封部紧密地覆盖在所述通孔的内壁面上,以封堵所述雾化组件。
9.一种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器主体。
10.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雾化器。
CN202122585094.1U 2021-10-26 2021-10-26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和雾化器主体 Active CN2166513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85094.1U CN216651314U (zh) 2021-10-26 2021-10-26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和雾化器主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85094.1U CN216651314U (zh) 2021-10-26 2021-10-26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和雾化器主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51314U true CN216651314U (zh) 2022-06-03

Family

ID=817883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585094.1U Active CN216651314U (zh) 2021-10-26 2021-10-26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和雾化器主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5131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493546A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111109664A (zh)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215075476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和雾化组件
CN216651314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和雾化器主体
CN216651326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和雾化组件
CN217089584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112120298A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218889278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215684877U (zh) 易注液的雾化器
CN216568320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主机和导气架
CN216568321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主机
CN216568322U (zh) 电子雾化装置
CN214431802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216568319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主机
CN216568318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主机
CN213819852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114794537A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211932564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215775560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WO2023283961A1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和雾化组件
CN218960067U (zh) 储液组件、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20385567U (zh) 雾化器
CN218354585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219719748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8889254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209

Address after: 1003, Unit 2, 10th Floor, Building 13, Yard 18, Xingmao 3rd Street, Tongzhou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Zhongjian Tianhe (Beij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19C Lockhart centre, 301-307 Lockhart Road, Wanchai, Hong Kong, China

Patentee before: Wuz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ina) Development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