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79324U - 升降装置及雷达车 - Google Patents

升降装置及雷达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79324U
CN218879324U CN202223071540.8U CN202223071540U CN218879324U CN 218879324 U CN218879324 U CN 218879324U CN 202223071540 U CN202223071540 U CN 202223071540U CN 218879324 U CN218879324 U CN 2188793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ing
lifting device
shaft
sliding
power inp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07154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章强
周金凡
石小林
刘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a Guide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a Guide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a Guide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sha Guide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07154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793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793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793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rklifts And Lifting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升降装置和雷达车,该升降装置包括基台、滑动组件、升降台、驱动缸、链轮和链条,驱动缸直接与滑动组件的滑块连接,可驱动升降台以恒定的速度平稳升降,同时链轮和链条组成动滑轮机构,当滑块滑动一定距离时,链条一端的升降台的运动距离为滑块运动距离的两倍,其升降效率更高。

Description

升降装置及雷达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产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升降装置及雷达车。
背景技术
雷达,是英文Radar的音译,源于radio detection and ranging的缩写,意思为"无线电探测和测距",即用无线电的方法发现目标并测定它们的空间位置。因此,雷达也被称为“无线电定位”。雷达是利用电磁波探测目标的电子设备。雷达发射电磁波对目标进行照射并接收其回波,由此获得目标至电磁波发射点的距离、距离变化率(径向速度)、方位、高度等信息,传统的雷达大多为固定式结构,但是随着使用的需要,车载式雷达应用而生,其包括运载车和设置在运载车的车厢中的雷达设备。现有技术中一般会采用密闭式的车厢,在未使用时可对雷达设备进行防护和遮蔽。但是在使用时由于车厢侧板的阻挡,会影响雷达的监测角度,一般会在车厢底部设置升降台,现有的升降台一般采用剪叉式机构,此种机构在驱动机构恒定输出时,其升降速度变化率较大,升降不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升降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升降机构升降速度变化率较大,升降不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升降装置,包括:
基台;
滑动组件,设置在所述基台上,包括可沿着竖直方向滑动的滑块;
升降台,与所述滑块连接。
驱动缸,竖直设置在所述基台上,且顶部与所述滑块连接;
链轮,转动设置在所述滑块;
链条,一端与所述升降台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基台固定连接,所述链条与所述链轮配合。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升降装置,包括:
基台;
滑动组件,设置在所述基台上,包括可沿着竖直方向滑动的滑块;
升降台,与所述滑块连接。
驱动缸,竖直设置在所述基台上,且顶部与所述滑块连接;
动滑轮,转动设置在所述滑块上;
绳索,一端与所述升降台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基台固定连接,所述绳索绕设在所述动滑轮上。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升降装置包括两组相对设置的滑动组件,所述滑动组件包括竖直设置在所述基台上的导柱,所述滑块与所述导柱滑动连接,所述滑块设置在升降台相对的两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升降装置包括两组驱动缸,其中一组驱动缸用于驱动其中一个滑块升降,另组驱动缸用于驱动另一个滑块升降。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缸设置在所述基台上的一端为动力输入端,所述动力输入端设置有动力输入轴,所述升降装置还包括与两所述动力输入轴连接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动力输入轴同步转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
传动轴,一端与其中一所述动力输入轴连接,另一端与另一所述动力输入轴连接;
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所述传动轴转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
减速器,设于所述基台,用于连接所述驱动电机和所述传动轴;
两个转向器,设置在所述传动轴的两端,所述转向器包括用于与所述传动轴连接的第一输入轴,以及用于与所述动力输入轴连接的第一输出轴;
传动机构,用于连接所述动力输入轴和所述第一输出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两根传动轴,所述减速器包括一个第三输入轴和三个第三输出轴;所述第三输入轴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转轴连接,另外两个第三输出轴用于与所述传动轴连接,剩下的第三输出轴作为手动调节轴44a。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缸包括多节电动缸。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雷达车,包括上述的升降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包括基台、滑动组件、升降台、驱动缸、链轮和链条的升降装置,驱动缸直接与滑动组件的滑块连接,可驱动升降台以恒定的速度平稳升降(在此不考虑启动阶段和终止阶段的速度的大小变化),同时链轮和链条组成动滑轮机构,当滑块滑动一定距离时,链条一端的升降台的运动距离为滑块运动距离的两倍,其升降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实施例中升降装置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 基板 42 驱动电机
20 滑动组件 43 传动轴
21 导柱 44 减速器
22 滑块 45 转向器
23 连接板 45a 第一输出轴
30 升降台 51 链轮
41 驱动缸 52 链条
41a 动力输入轴  
本实用新型目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若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升降装置,参照图1和图2,升降装置包括:
基台10;
滑动组件20,设置在所述基台10上,包括可沿着竖直方向滑动的滑块22;
升降台30,与所述滑块22连接。
驱动缸41,竖直设置在所述基台10上,且顶部与所述滑块22连接;
链轮51,转动设置在所述滑块22;
链条52,一端与所述升降台30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基台10固定连接,所述链条52与所述链轮51配合。
在本实施例中,基台10可设置成框架结构,其上端设置有基板。滑动组件20包括与滑块22滑动连接的滑轨或者导柱21。具体可设置两个相对设置的滑轨,滑块22的两端分别与两滑轨滑动连接。链轮51设置在两滑轨之间并转动设置在滑块22的上,链轮51的转动轴与两滑轨垂直设置。本实施例中设置两组相对的滑动组件20,使升降台30的两端分别与两滑块22固定连接,由此可实现平稳升降,避免发生水平的晃动。驱动缸41可选气缸或电动缸,驱动缸41的推杆直接与滑块22连接,并匀速伸缩,实现滑块22和升降台30的匀速升降(在此不考虑启动阶段和终止阶段的速度的大小变化)。此外,电动缸还可选多节电动缸,多节电动缸具体可选两节或者三节电动缸。其行程大于收缩状态下的缸体长度,使升降台的升降空间更大。
本实施例可选一个驱动缸41驱动其中一个滑块22升降,另一滑块22随动升降,或者设置两个驱动缸41,以驱动滑块22同步升降,如此滑块22与滑轨,或者滑块22与导杆之间受力均衡,摩擦更小。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包括基台10、滑动组件20、升降台30、驱动缸41、链轮51和链条52的升降装置,驱动缸41直接与滑动组件20的滑块22连接,可驱动升降台30以恒定的速度平稳升降(在此不考虑启动阶段和终止阶段的速度的大小变化),同时链轮51和链条52组成动滑轮机构,当滑块22滑动一定距离时,链条52一端的升降台30的运动距离为滑块22运动距离的两倍,其升降效率更高。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升降装置,参照图1和图2,升降装置包括:
基台10;
滑动组件20,设置在所述基台10上,包括可沿着竖直方向滑动的滑块22;
升降台30,与所述滑块22连接。
驱动缸41,竖直设置在所述基台10上,且顶部与所述滑块22连接;
动滑轮,转动设置在所述滑块22上;
绳索,一端与所述升降台30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基台10固定连接,所述绳索绕设在所述动滑轮上。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点主要是将上述的链轮机构转换成动滑轮机构,属于等同替换,在此不展开描述,其效果与链轮机构相同,主要是使升降台30快速升降。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图2,所述升降装置包括两组相对设置的滑动组件20,所述滑动组件20包括竖直设置在所述基台10上的导柱21,所述滑块22与所述导柱21滑动连接,所述滑块22设置在升降台30相对的两端。在本实施例中,一个滑动组件20至少包括两根相对设置的导柱21,导柱21靠近滑块22的相对的两端边缘设置。此外为了滑块22的滑动更加平稳,也可设置四条导柱21,导柱21设置在滑块22的四角处。导柱21的底部固定安装在基台10上,导柱21的上端通过连接板23固定连接。升降台30设置在两滑块22之间并与滑块22固定连接,实现平稳升降。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图2,所述升降装置包括两组驱动缸41,其中一组驱动缸41用于驱动其中一个滑块22升降,另组驱动缸41用于驱动另一个滑块22升降。在本实施例中,驱动缸41优选电动缸,采用两个电动缸,分别驱动两个滑块22同步升降,使升降过程更加平稳。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图2,所述驱动缸41设置在所述基台10上的一端为动力输入端,所述动力输入端设置有动力输入轴41a,所述升降装置还包括与两所述动力输入轴41a连接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动力输入轴41a同步转动。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
传动轴43,一端与其中一所述动力输入轴41a连接,另一端与另一所述动力输入轴41a连接;
驱动电机42,用于驱动所述传动轴43转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
减速器44,设于所述基台10,用于连接所述驱动电机42和所述传动轴43;
两个转向器45,设置在所述传动轴43的两端,所述转向器45包括用于与所述传动轴43连接的第一输入轴,以及用于与所述动力输入轴41a连接的第一输出轴45a。
在本实施例中,减速器44包括第二输入轴和两第二输出轴,设置两传动轴43且分别与两所述第二输出轴一一对接,在此可将两传动轴43看做成一整根,其两端则与转向器45连接。转向器45的第一输入轴和第一输出轴45a之间的夹角为90度。传动轴43和第一输入轴同轴设置并与导柱21垂直。第一输出轴45a则竖直朝下设置与导柱21平行。所述第一输入轴与所述传动轴43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第一输出轴45a与所述动力输入轴41a相对,且平行设置;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连接所述动力输入轴41a和所述第一输出轴45a的传动机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传动机构包括齿轮传动机构、带轮传动机构、链轮51传动机构和蜗轮蜗杆传动机构。
在本实施例中,如果采用两个电动缸驱动各自连接的滑块22升降,在电动缸存在电路故障,或者外部的控制器存在故障时,两组电动缸的驱动信号发生迟滞或者其中一个驱动信号发生传输故障,两电动缸的驱动不同步会导致滑块22与导柱21卡死。在此通过设置一个驱动电机42和两个转向器45,可确保驱动电机42的输出力矩同步传输至两电动缸,避免两套电动缸单独驱动存在迟滞卡死的现象发生。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两根传动轴43,所述减速器44包括一个第三输入轴和三个第三输出轴;所述第三输入轴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转轴连接,另外两个第三输出轴用于与所述传动轴连接,剩下的第三输出轴作为手动调节轴44a。在本实施例中,减速器44为伺服直角行星减速器。在驱动电机无法输出力矩时,可通过转动手动调节轴44a来驱动驱动缸41伸缩。手动调节轴44a的端部设置有正多边形孔,如方孔,六边形孔等,可用于与摇动把手对接。摇动把手与手动调节轴44a的连方式不限于上述的方案。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雷达车,参照图1和图2,该雷达车包括上述的升降装置。通过升降装置可实现雷达的平稳升降,以克服恶劣的路面条件带来的摇晃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台;
滑动组件,设置在所述基台上,包括可沿着竖直方向滑动的滑块;
升降台,与所述滑块连接;
驱动缸,竖直设置在所述基台上,且顶部与所述滑块连接;
链轮,转动设置在所述滑块;
链条,一端与所述升降台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基台固定连接,所述链条与所述链轮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缸包括多节电动缸。
3.一种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台;
滑动组件,设置在所述基台上,包括可沿着竖直方向滑动的滑块;
升降台,与所述滑块连接;
驱动缸,竖直设置在所述基台上,且顶部与所述滑块连接;
动滑轮,转动设置在所述滑块上;
绳索,一端与所述升降台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基台固定连接,所述绳索绕设在所述动滑轮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包括两组相对设置的滑动组件,所述滑动组件包括竖直设置在所述基台上的导柱,所述滑块与所述导柱滑动连接,所述滑块设置在升降台相对的两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包括两组驱动缸,其中一组驱动缸用于驱动其中一个滑块升降,另一组驱动缸用于驱动另一个滑块升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缸设置在所述基台上的一端为动力输入端,所述动力输入端设置有动力输入轴,所述升降装置还包括与两所述动力输入轴连接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动力输入轴同步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
传动轴,一端与其中一所述动力输入轴连接,另一端与另一所述动力输入轴连接;
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所述传动轴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
减速器,设于所述基台,用于连接所述驱动电机和所述传动轴;
两个转向器,设置在所述传动轴的两端,所述转向器包括用于与所述传动轴连接的第一输入轴,以及用于与所述动力输入轴连接的第一输出轴;
传动机构,用于连接所述动力输入轴和所述第一输出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两根传动轴,所述减速器包括一个第三输入轴和三个第三输出轴;所述第三输入轴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转轴连接,另外两个第三输出轴用于与所述传动轴连接,剩下的一个第三输出轴作为手动调节轴。
10.一种雷达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升降装置。
CN202223071540.8U 2022-11-20 2022-11-20 升降装置及雷达车 Active CN2188793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71540.8U CN218879324U (zh) 2022-11-20 2022-11-20 升降装置及雷达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71540.8U CN218879324U (zh) 2022-11-20 2022-11-20 升降装置及雷达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79324U true CN218879324U (zh) 2023-04-18

Family

ID=859514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071540.8U Active CN218879324U (zh) 2022-11-20 2022-11-20 升降装置及雷达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7932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40176A (zh) 电动全方位移动升降机
CN201900424U (zh) 一种载重调整定位装置
CN112591398B (zh) 穿梭车、货架、货物分拣系统和建筑物
CN106276095A (zh) 特种agv
CN218879324U (zh) 升降装置及雷达车
CN104157953A (zh) 一种双平行四边形连杆升降机构
CN213893929U (zh) 穿梭车、货架、货物分拣系统和建筑物
CN208868847U (zh) 用于四向穿梭车改变向道的升降装置
CN213563238U (zh) 一种新型装配式构件工业化生产用建筑3d打印装置
CN212095127U (zh) 一种长行程大负载同步升降驱动装置
CN213054826U (zh) 一种龙门三轴机械手
EP3995415A1 (en) Storage system
CN204043408U (zh) 带自动推拉车装置的直柱式升降平移摆渡车
CN103276928A (zh) 一种具有油缸行程放大装置的机械式停车库
CN206767399U (zh) 组合式曳引机座
CN202139004U (zh) 电动全方位移动升降机
CN210685321U (zh) 装配式建筑用装配平台
CN211644366U (zh) 双层葫芦起重机
CN203511405U (zh) 一种汽车起重尾板结构
CN210140189U (zh) 一种输送带的重载升降机构
CN206014315U (zh) 一种链条传动式升降装置
CN110626975A (zh) 一种用于agv小车的斜导轨举升装置
CN212953964U (zh) 一种行走提升装置
CN207595519U (zh) 铁路货车托盘及具有其的铁路货车
CN216889656U (zh) 一种摆杆式钢结构箱梁搬运机器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