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77401U - 车辆前舱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辆前舱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77401U
CN218877401U CN202222919147.3U CN202222919147U CN218877401U CN 218877401 U CN218877401 U CN 218877401U CN 202222919147 U CN202222919147 U CN 202222919147U CN 218877401 U CN218877401 U CN 2188774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cabin
heat dissipation
functional components
storage b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91914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航
李柳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Zero Ru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Zero R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Zero Ru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Zero R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91914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774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774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774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车辆前舱及车辆。其应用于车辆,该车辆包括车头和车尾,车辆前舱包括机舱和功能部件。并且,车辆前舱还包括前行李箱,前行李箱包括安装板及与安装板连接的储物仓,安装板连接并盖盒于所述机舱,储物仓容置在机舱内。进一步地,储物仓将机舱分隔成围绕储物仓的多个相互连通的容置腔,功能部件分别按照预设要求分布在容置腔内。通过按照预设要求将功能部件分别设置在围绕储物仓的各个容置腔内,既满足了功能部件的性能要求,也在空间有限的车辆前舱中为前行李箱预留了一定的容置空间,使得车辆前舱中的功能部件能够排布整齐和减少相互之间的干扰,充分利用了车辆前舱有限空间,满足了人们对行李物品放置空间的使用需求。

Description

车辆前舱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辆前舱和采用这种车辆前舱的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动车前舱主要是用来安装各种功能部件,如:膨胀壶、蓄电池、真空助力器、充电机及驱动电机等。受限于供应商零件状态的限制,这些功能部件在前舱中的布局很随意,甚至凌乱,没有根据性能要求做合理布局,导致了电动车前舱的空间布局不合理,不能充分利用车辆前舱中有限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车辆前舱和应用这种车辆前舱的汽车,解决了相关技术中车辆前舱布置凌乱、没有充分利用空间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个车辆前舱,其应用于车辆,所述车辆包括车头和车尾,所述车辆前舱包括机舱及功能部件,所述车辆前舱还包括前行李箱;所述前行李箱包括安装板及与安装板连接的储物仓,所述安装板连接并盖盒于所述机舱,所述储物仓容置在所述机舱内;所述储物仓将所诉机舱分隔成围绕所述储物仓的多个相互连通的容置腔,所述功能部件分别按照预设要求分布在所述容置腔内。
具体地,所述功能部件包括第一膨胀壶、蓄电池及真空助力器;所述容置腔包括环绕所述储物仓并朝向所述车尾方向的第一容置腔;沿着垂直于所述车头到所述车尾的方向,所述第一膨胀壶、蓄电池及真空助力器并排间隔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置腔内。
具体地,所述车辆前舱还包括盖合所述前行李箱的前舱盖板,所述第一膨胀壶、蓄电池及真空助力器面向所述前舱盖板的顶面到所述前舱盖板的底面的距离至少为100mm。
具体地,所述容置腔还包括位于所述储物仓下方的第二容置腔;所述功能部件还包括充电机;所述充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置腔内,且沿着重力方向,所述充电机距离所述地面的高度至少为350mm。
具体地,所述车辆前舱还包括驱动电机,在重力方向上,所述充电机位于所述储物仓和所述驱动电机之间,所述储物仓位于所述充电机上层。
具体地,沿着重力方向,所述充电机距离所述地面的高度为550mm。
具体地,沿着垂直于所述车头到所述车尾的方向,所述容置腔还包括环绕所述储物仓并位于所述储物腔的相对两侧的第三容置腔和第四容置腔;所述功能部件还包括第二膨胀壶和保险盒;所述第二膨胀壶和所述保险盒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三容置腔和所述第四容置腔内。
具体地,沿着垂直于所述车头到所述车尾的方向,所述容置腔还包括环绕所述储物仓并朝向所述车头方向的第五容置腔;所述功能部件还包括散热模块,所述散热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五容置腔内。
具体地,所述散热模块包括散热框及设置在散热框内的散热件,其中,所述散热框包括散热面,所述散热面与重力方向之间的夹角呈锐角。
具体地,所述散热面与重力方向之间的夹角至少呈35。
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其包括上述所述的车辆前舱。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相较于相关技术中的车辆前舱,本申请提出的车辆前舱,其应用于车辆,该车辆包括车头和车尾,车辆前舱包括机舱和功能部件。并且,车辆前舱还包括前行李箱,前行李箱包括安装板及与安装板连接的储物仓,安装板连接并盖盒于所述机舱,储物仓容置在机舱内。进一步地,储物仓将机舱分隔成围绕储物仓的多个相互连通的容置腔,功能部件分别按照预设要求分布在容置腔内。通过按照预设要求将功能部件分别设置在围绕储物仓的各个容置腔内,从而可以根据功能部件的尺寸等将其安装在合理的容置腔内,既满足了功能部件的性能要求,又避免了这些功能部件在机舱中随意安防导致的空间浪费,甚至凌乱等问题,使得车辆前舱中的功能部件能够排布整齐和减少相互之间的干扰。并且,本申请还在空间有限的车辆前舱中为前行李箱预留了一定的容置空间,充分利用了车辆前舱有限空间的同时,还满足了人们对行李物品放置空间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申请的车辆前舱一实施例沿着A方向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实施例的俯视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实施例机舱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实施例的俯视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4中实施例的1俯视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根据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请参照图1、图2及图3,图1是本申请的车辆前舱一实施例沿着A方向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车辆前舱另一个视角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车辆前舱俯视视角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前舱,在一个实施例中,该车辆前舱应用于车辆,该车辆包括车头和车尾。该车辆前舱包括机舱及功能部件。并且,该车辆前舱还包括前行李箱12,前行李箱12包括安装板122及与安装板122连接的储物仓121,安装板122连接并盖合于机舱,储物仓121容置在机舱内。储物仓121将机舱分隔成围绕储物仓121的多个相互连通的容置腔,功能部件分别按照预设要求分布在容置腔内。
本申请提供的车辆前舱,储物仓121将机舱分隔成围绕储物仓121的多个相互连通的容置腔,各个功能部件按照预设要求设置在空间有限的机舱内。由于机舱分隔成多个相互连通的容置腔,即可使各个功能部件设置在相对独立的容置腔内,以便各个功能部件排列整齐且能减少相互之间的干扰;又因为这些容置腔相互连通而使得个功能部件之间相互方便连接及容置连接线路,避免了线路凌乱。进一步地,本申请提供的车辆前舱还包括前行李箱12,并且将储物仓121容置在机舱内,使得车辆前舱的有限空间得到了充分的利用,提升了车辆前舱的空间利用率同时,还极大地满足了人们对行李物品放置空间的使用需求,提升了人们的使用体验。
具体地,车辆前舱还包括承载框梁,承载框梁与车头连接。承载框梁与车头的两侧板15、前板17、后板16、前舱盖板18及底盘19一起围成上述机舱部分围成上述机舱。承载框梁可以给车辆前舱带来良好的支撑性能,提升车辆前舱的局部刚性。并且,承载框梁还能对设置于车辆前舱内的功能部件起到承载、悬置等作用,使得功能部件能够更加牢固地固定在车辆前舱内。具体地,承载框梁包括横梁9、第一悬置梁10、第二悬置梁8、第一纵梁13和第二纵梁14,其中,横梁9的相对两端均与车头的两侧板连接,第一悬置梁10和第二悬置梁8的相对两端均与第一纵梁13和第二纵梁14连接并形成第三容置腔(图未示);第一纵梁13和第二纵梁14与第一悬置梁10相对两端连接的另一端分别与车头前板的相对两端连接,第二悬置梁8与第一纵梁13、第二纵梁14和车头前板围成第五容置腔(图未示);第一悬置梁10与车头两侧板和后板围成第一容置腔(图未示);第一纵梁13与车头的一块侧板之间形成第二容置腔(图未示);第二纵梁14与车头的另一块侧板之间形成第四容置腔(图未示)。此外,且沿着重力方向,横梁9在第一悬置梁10和第二悬置梁8的上方。
具体地,上述功能部件包括第一膨胀壶1、蓄电池2及真空助力器3。并且,容置腔包括环绕储物仓121并朝向车尾方向的第一容置腔(图未示)。沿着垂直于车头到车尾的方向,第一膨胀壶1、蓄电池2及真空助力器3并排间隔地设置在第一容置腔中。其中,车头到车尾的方向参见图中的A。更为具体地,第一膨胀壶1、蓄电池2及真空助力器3均固定在第一悬置梁10上。沿着车头到车尾的方向,蓄电池2设置在朝向车尾一侧的第一容置腔,这样能够满足碰撞安全性能要求,避免车辆发生碰撞时,蓄电池2受到碰撞发生断电,从而导致车门无法开启。
在一些实施例中,车辆前舱还包括盖合前行李箱12的前舱盖板(图未示),第一膨胀壶1、蓄电池2及真空助力器3面向前舱盖板的顶面到前舱盖板的底面的距离至少为100mm。其中,前舱盖板的底面的为前舱盖板朝向地面的一面。这样设置既可以满足行人保护的吸能空间要求,也能使第一膨胀壶1、蓄电池2及真空助力器3的布置更整齐、合理。此外,行人保护是指车辆在碰撞之前或发生过程中对行人实施的保护,在车辆正常运行时、碰撞前、碰撞时等不同的时间段针对车辆设备采取不同的措施,以将对行人的伤害降至最低,提升行人的人身安全。因此,第一膨胀壶1、蓄电池2及真空助力器3与面向前舱盖板的顶面到前舱盖板的底面的距离设置为至少100mm,可以使得在碰撞发生时,对行人的伤害降至最低,能够有效降低恶性交通事故的发生。此外,第一膨胀壶1安装在第一容置腔,位于车辆热管理系统的最高处,用于给蓄电池2冷却和给空调冷却系统(图未示)补水,满足热管理性能的要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车辆前舱中的容置腔还包括位于储物仓121下方的第二容置腔(图未示)。上述功能部件还包括充电机5,充电机5通过第二悬置梁8固定设置在第二容置腔内,并且,沿着重力方向,充电机5距离地面的高度至少为550mm。一般来说,考虑到底盘的高度及道路积水的高度,车辆避免涉水的高度要求为至少350mm,因此,充电机5距离地面的高度至少为550mm,满足了充电机5的防水要求,避免了车辆在行驶通过积水路段时,由于车辆部分涉水而浸泡到充电机5,使得充电机5受到损害而无法进行充电。
更为优选地,沿着重力方向,充电机5距离地面的高度为550mm。此高度下,不仅能提升车辆的涉水性能,还能给前行李箱12预留出较大的空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着垂直于车头到车尾的方向,容置腔还包括环绕储物仓121并位于储物仓121的相对两侧的第三容置腔(图未示)和第四容置腔(图未示)。具体地,功能部件还包括第二膨胀壶4和保险盒6。第二膨胀壶4和保险盒6分别通过第一纵梁13和第二纵梁14固定设置在第三容置腔和第四容置腔内。将第二膨胀壶4和保险盒6分别设置于靠近车辆前舱的两侧,能够使得操作员在给车辆更换冷却液和更换保险时,更容易接近第二膨胀壶4和保险盒6,大大提升了操作过程的方便性。并且,沿着重力方向,保险盒6距离地面的高度也为550mm,满足涉水性能,避免车辆涉水导致保险盒6被浸泡而损坏。
因此,保险盒6设置在整车的左侧且与低压线连接,与充电机5连接的高压线走整车的右侧,其中,高压线所走的路径为第一纵梁13,低压线所走的路径为第二纵梁14,这样设置可以使整车的EMC性能更好,即电磁兼容性更好。并且,将第二膨胀壶4和保险盒6分别设置在车辆机舱两侧,结合上述第一膨胀壶1、蓄电池2及真空助力器3设置在机舱朝向车尾的方向,可以得知,这样设置可以预留出机舱中间比较规则的前行李箱12的空间,方便用户放置物品。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沿着垂直于车头到车尾的方向,容置腔还包括环绕储物仓121并朝向车头方向的第五容置腔(图未示)。并且,功能部件还包括散热模块7,散热模块7通过第二悬置梁8固定设置在第五容置腔内。散热模块7设置于车辆前舱的朝向车头的位置,使得迎着车头吹来的风能够直接吹向散热模块7,从而达到更好的散热效果。
更为具体地,散热模块7包括散热框及设置在散热框内的散热件71,其中,散热框包括散热面72,散热面72与重力方向之间的夹角呈锐角。散热面72沿着重力方向呈锐角设置,一方面降低散热模块的安装空间的高度要求,充分利用了机舱空间;另外一方面,使得散热模块7的迎风面增大,提高散热效果。可以理解的,散热面72呈网孔状,设有很多出风口;或散热面72上设有窗口,窗口内安装有格栅。格栅可转动的安装在出风口,通过调节格栅的角度调节出风方向。
更为优选地,散热模块7的散热面72与重力方向之间的夹角至少呈35。
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其包括上述所述的车辆前舱。车辆前舱在上述已做了详细的描述,因此不再赘述。并且,本申请的车辆具有上述车辆前舱,因此,也具有上述车辆前舱的功能及优点,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机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机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车辆前舱,其应用于车辆,所述车辆包括车头和车尾,所述车辆前舱包括机舱及功能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前舱还包括前行李箱;
所述前行李箱包括安装板及与所述安装板连接的储物仓,所述安装板连接并盖合于所述机舱,所述储物仓容置在所述机舱内;
所述储物仓将所述机舱分隔成围绕所述储物仓的多个相互连通的容置腔,所述功能部件分别按照预设要求分布在所述容置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前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部件包括第一膨胀壶、蓄电池及真空助力器;
所述容置腔包括环绕所述储物仓并朝向所述车尾方向的第一容置腔;
沿着垂直于所述车头到所述车尾的方向,所述第一膨胀壶、蓄电池及真空助力器并排间隔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置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前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盖合所述前行李箱的前舱盖板,所述第一膨胀壶、蓄电池及真空助力器面向所述前舱盖板的顶面到所述前舱盖板的底面的距离至少为100m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前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腔还包括位于所述储物仓下方的第二容置腔,所述功能部件还包括充电机;
所述充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置腔内,且沿着重力方向,所述充电机距离地面的高度至少为350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前舱,其特征在于,沿着重力方向,所述充电机距离所述地面的高度为550mm。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前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电机,在重力方向上,所述充电机位于所述储物仓和所述驱动电机之间,所述储物仓位于所述充电机上层。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前舱,其特征在于,沿着垂直于所述车头到所述车尾的方向,所述容置腔还包括环绕所述储物仓并位于所述储物仓的相对两侧的第三容置腔和第四容置腔;
所述功能部件还包括第二膨胀壶和保险盒;
所述第二膨胀壶和所述保险盒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三容置腔和所述第四容置腔内。
8.根据权利要求2-7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前舱,其特征在于,沿着垂直于所述车头到所述车尾的方向,所述容置腔还包括环绕所述储物仓并朝向所述车头方向的第五容置腔;
所述功能部件还包括散热模块,所述散热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五容置腔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前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模块包括散热框及设置在散热框内的散热件,其中,所述散热框包括散热面,所述散热面与重力方向之间的夹角呈锐角。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前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面与重力方向之间的夹角至少呈35°。
11.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前舱。
CN202222919147.3U 2022-10-31 2022-10-31 车辆前舱及车辆 Active CN2188774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19147.3U CN218877401U (zh) 2022-10-31 2022-10-31 车辆前舱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19147.3U CN218877401U (zh) 2022-10-31 2022-10-31 车辆前舱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77401U true CN218877401U (zh) 2023-04-18

Family

ID=859525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919147.3U Active CN218877401U (zh) 2022-10-31 2022-10-31 车辆前舱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774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028111U (zh) 一种底盘集成式动力电池箱
JP5516084B2 (ja) 車載システム回路の充電器搭載構造
CN102555755B (zh) 电动车辆
EP1829724B1 (en) Vehicle mounted structure of high voltage battery unit
US20170088182A1 (en) Onboard battery for vehicle
CN102903875B (zh) 一种增程型电动汽车电池组
CN205752316U (zh) 汽车电池包
CN212047216U (zh) 车辆
CN107776390A (zh) 车辆
CN103895484A (zh) 电动车辆布置结构
CN218877401U (zh) 车辆前舱及车辆
JP3091864B2 (ja) 大容量電気二重層キャパシタを電源とする電気自動車
CN202528831U (zh) 电动汽车车载储能装置固定结构
CN211196374U (zh) 增程式电动汽车机舱布局结构和车辆
CN208760402U (zh) 一种新型公交车高压锂电池布局结构
CN211731549U (zh) 底盘总成及客车
CN210822490U (zh) 一种用于铁路运输大梁小车的司机室
JP2000351329A (ja) 大容量電気二重層キャパシタを電源とする電気自動車
CN208848967U (zh) 电动汽车电池箱盖板单元
CN210168381U (zh) 高压附件装置及电动车
CN218677368U (zh) 重卡电池系统及重型卡车
CN220358261U (zh) 一种轨道车电源模组钣金
CN219499800U (zh) 多合一控制器及电动汽车
CN105416304A (zh) 一种有轨电车牵引车
CN210707165U (zh) 一种纯电动汽车发动机舱储物箱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