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760402U - 一种新型公交车高压锂电池布局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公交车高压锂电池布局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760402U
CN208760402U CN201820888165.0U CN201820888165U CN208760402U CN 208760402 U CN208760402 U CN 208760402U CN 201820888165 U CN201820888165 U CN 201820888165U CN 208760402 U CN208760402 U CN 2087604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cabin
high pressure
layout structure
novel b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88816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振
邓明明
谢小娟
杜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xing Intelligent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xing Intelligent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xing Intelligent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xing Intelligent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88816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7604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7604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7604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并提供了一种结构布局合理、安装方便、减低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和客户的认同度的新型公交车高压锂电池布局结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车体、设置在所述车体的中部下端的第一电池舱体和设置在所述车体的后部下端的第二电池舱体,所述第一电池舱体和所述第二电池舱体内均设置有若干动力电池,位于所述第一电池舱体内的动力电池单层平铺设置,位于所述第二电池舱体内的动力电池成组堆叠设置。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公交车动力电池布局的技术领域。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公交车高压锂电池布局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公交车高压锂电池布局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纯电动公交车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各种纯电公交车型的不断推出,锂电池的布置结构也是五花八门,有顶置加后置电池的、有中部和轮罩上放电池的、有后置电池的,电池安装也有左右朝向放置的、有前后方向放置的。顶置电池布置结构设计,将动力电池安装在公交车的车顶是整车的重心点太高降低了车辆运行的平稳性,车顶安装电池对防水要求极高,且高压线过长导致制造成本增加;轮罩上布置电池结构设计,乘客区空间小、线束走向复杂、高压线束极长成本高;后置电池结构设计,该设计导致整车轴重不平衡,造成整车前轻后重;动力电池前后方向固定方式,造成安装困难、接线困难、不易检修、线束成本高。
整车锂电池的合理布局直接影响到整车的空间利用率、线束的成本的高低、线束走向的美观性、安装方便性、最重要的是影响产品竞争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布局合理、安装方便、减低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和客户的认同度的新型公交车高压锂电池布局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车体、设置在所述车体的中部下端的第一电池舱体和设置在所述车体的后部下端的第二电池舱体,所述第一电池舱体和所述第二电池舱体内均设置有若干动力电池,位于所述第一电池舱体内的动力电池单层平铺设置,位于所述第二电池舱体内的动力电池成组堆叠设置。
在上述方案中,动力电池分布在公交车的乘客区中部和后部,形成双支路双充电的形式,中部和后部各自设置多个动力电池,该布置使整车底盘均匀受重、空间利用率高、并且降低整车重心使车辆在行驶时更加平稳。该布局方式使得两个支路的电池舱体分别独立形成密封舱,密封舱与车外隔离开来起到保护高压电池和电器件作用,密封舱又容易做防火措施增加整车的安全性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池舱体内的若干动力电池分左右两组设置,且所述动力电池的触头均朝向外侧边设置,若干所述动力电池通过电池高压线束逆时针串联相连接。所述第二电池舱体内的若干动力电池分左右两组设置,且所述动力电池的触头均朝向外侧边设置,若干所述动力电池通过电池高压线束逆时针串联相连接。
在上述方案中,动力电池安装的朝向统一是左右放置,电池接线口朝车侧围方向,该布局方式使电池安装方便、线束走向简单减少安装工时、接线空间大易于检修、最大程度降低高压线束的长度从而降低制造成本,又可使整车线束固定起来更加美观。另外,以串联的方式进行两部分动力电池的电连接,布线方式最简单、线束成本最低,线束连接清晰明了,线束走向布置合理。另外,动力电池分两组设计,左侧走高压,右侧走低压,最大程度降低高地压相互干扰的可能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池舱体和所述第二电池舱体内部均分别设置有6个或4个动力电池。
在上述方案中,6个动力电池对应车身较长的车型如12米公交车型,4个动力电池对应车身较长的车型如10米公交车型。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池舱体和所述第二电池舱体的舱门上设置有散热格栅。所述第一电池舱体和所述第二电池舱体的舱门上设置有防火布。
在上述方案中,整个舱体通过舱门的散热格栅来给动力电池散热,减低电池舱体进水的可能性,各自独立成舱也便于安装防火布从而提高整车防火性能。
进一步地,所述车体的后部下端还设置有蓄电池舱、高压打气泵舱、冷却风扇舱和加热器舱,所述蓄电池舱和所述高压打气泵舱靠右边设置且均位于后车轮和所述第二电池舱体之间,所述冷却风扇舱和所述加热器舱靠左边设置且均位于后车轮和所述第二电池舱体之间。
在上述方案中,蓄电池舱、高压打气泵舱、冷却风扇舱和加热器舱分别有自己的独立舱体,互不干扰。
附图说明
图1是车体的侧面示意图;
图2是车体的底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车体1、设置在所述车体1的中部下端的第一电池舱体2和设置在所述车体1的后部下端的第二电池舱体3,所述第一电池舱体2和所述第二电池舱体3内均设置有若干动力电池4,位于所述第一电池舱体2内的动力电池4单层平铺设置,位于所述第二电池舱体3内的动力电池4成组堆叠设置。
在上述方案中,动力电池4分布在公交车的乘客区中部和后部,形成双支路双充电的形式,中部和后部各自设置多个动力电池,该布置使整车底盘均匀受重、空间利用率高、并且降低整车重心使车辆在行驶时更加平稳。该布局方式使得两个支路的电池舱体分别独立形成密封舱,密封舱与车外隔离开来起到保护高压电池和电器件作用,密封舱又容易做防火措施增加整车的安全性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池舱体2内的若干动力电池4分左右两组设置,且所述动力电池4的触头均朝向外侧边设置,若干所述动力电池4通过电池高压线束逆时针串联相连接。所述第二电池舱体3内的若干动力电池4分左右两组设置,且所述动力电池4的触头均朝向外侧边设置,若干所述动力电池4通过电池高压线束逆时针串联相连接。
在上述方案中,动力电池4安装的朝向统一是左右放置,电池接线口朝车侧围方向,该布局方式使电池安装方便、线束走向简单减少安装工时、接线空间大易于检修、最大程度降低高压线束的长度从而降低制造成本,又可使整车线束固定起来更加美观。另外,以串联的方式进行两部分动力电池4的电连接,布线方式最简单、线束成本最低,线束连接清晰明了,线束走向布置合理。另外,动力电池4分两组设计,左侧走高压,右侧走低压,最大程度降低高地压相互干扰的可能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池舱体2和所述第二电池舱体3内部均分别设置有6个或4个动力电池。
在上述方案中,6个动力电池对应车身较长的车型如12米公交车型,4个动力电池对应车身较长的车型如10米公交车型。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池舱体2和所述第二电池舱体3的舱门上设置有散热格栅。所述第一电池舱体2和所述第二电池舱体3的舱门上设置有防火布。
在上述方案中,整个舱体通过舱门的散热格栅来给动力电池4散热,减低电池舱体进水的可能性,各自独立成舱也便于安装防火布从而提高整车防火性能。
进一步地,所述车体1的后部下端还设置有蓄电池舱5、高压打气泵舱6、冷却风扇舱7和加热器舱8,所述蓄电池舱5和所述高压打气泵舱6靠右边设置且均位于后车轮和所述第二电池舱体3之间,所述冷却风扇舱7和所述加热器舱8靠左边设置且均位于后车轮和所述第二电池舱体3之间。
在上述方案中,蓄电池舱5、高压打气泵舱6、冷却风扇舱7和加热器舱8分别有自己的独立舱体,互不干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整车受重均匀、重心低行车平稳;2、减低高压线束长度,便于安装布线,降低线束成本;3、电池安装简便,接线空间大,降低安装工时;4、高压电池舱防尘、防火效果好;5、线束走向美观,增加产品竞争力。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公交车动力电池布局的技术领域。

Claims (7)

1.一种新型公交车高压锂电池布局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车体(1)、设置在所述车体(1)的中部下端的第一电池舱体(2)和设置在所述车体(1)的后部下端的第二电池舱体(3),所述第一电池舱体(2)和所述第二电池舱体(3)内均设置有若干动力电池(4),位于所述第一电池舱体(2)内的动力电池(4)单层平铺设置,位于所述第二电池舱体(3)内的动力电池(4)成组堆叠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公交车高压锂电池布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池舱体(2)内的若干动力电池(4)分左右两组设置,且所述动力电池(4)的触头均朝向外侧边设置,若干所述动力电池(4)通过电池高压线束逆时针串联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公交车高压锂电池布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池舱体(3)内的若干动力电池(4)分左右两组设置,且所述动力电池(4)的触头均朝向外侧边设置,若干所述动力电池(4)通过电池高压线束逆时针串联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公交车高压锂电池布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池舱体(2)和所述第二电池舱体(3)内部均分别设置有6个或4个动力电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公交车高压锂电池布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池舱体(2)和所述第二电池舱体(3)的舱门上设置有散热格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公交车高压锂电池布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池舱体(2)和所述第二电池舱体(3)的舱门上设置有防火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公交车高压锂电池布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的后部下端还设置有蓄电池舱(5)、高压打气泵舱(6)、冷却风扇舱(7)和加热器舱(8),所述蓄电池舱(5)和所述高压打气泵舱(6)靠右边设置且均位于后车轮和所述第二电池舱体(3)之间,所述冷却风扇舱(7)和所述加热器舱(8)靠左边设置且均位于后车轮和所述第二电池舱体(3)之间。
CN201820888165.0U 2018-06-08 2018-06-08 一种新型公交车高压锂电池布局结构 Active CN2087604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88165.0U CN208760402U (zh) 2018-06-08 2018-06-08 一种新型公交车高压锂电池布局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88165.0U CN208760402U (zh) 2018-06-08 2018-06-08 一种新型公交车高压锂电池布局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760402U true CN208760402U (zh) 2019-04-19

Family

ID=661266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888165.0U Active CN208760402U (zh) 2018-06-08 2018-06-08 一种新型公交车高压锂电池布局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76040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226619A1 (pt) * 2021-04-30 2022-11-03 Marcopolo S.A. Magazine de itens de eletrificação, veículo de transporte coletivo e processo de montagem de magazine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226619A1 (pt) * 2021-04-30 2022-11-03 Marcopolo S.A. Magazine de itens de eletrificação, veículo de transporte coletivo e processo de montagem de magazin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03875B (zh) 一种增程型电动汽车电池组
CN207106133U (zh) 电动汽车电驱动系统的集成结构
CN205871956U (zh) 一种封装有dc模块和充电模块的电动车高压配电控制箱
CN205542983U (zh) 一种动力电池箱
CN203600973U (zh) 一种车用动力电池系统的布置结构
CN208760402U (zh) 一种新型公交车高压锂电池布局结构
CN203472502U (zh) 一体化设计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箱体
CN106314451A (zh) 车用动力单元
CN105489809A (zh) 一种可快速更换电池的电动汽车电池箱
CN206307114U (zh) 一种电动汽车底盘结构
CN209441315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五合一控制器
CN205050889U (zh) 一种双层钣金电池箱
CN204257731U (zh) 电动飞机牵引车用电池箱
CN214928923U (zh) 一种客车集成化顶置电池箱的高低压连接结构
CN103025088A (zh) 电动汽车高压电器盒
CN205554186U (zh) 一种有轨电车
CN206589877U (zh) 车用动力单元
CN208741888U (zh) 一种新型电动滑板
CN210338045U (zh) 一种可提高空间利用率、降低质心高度的电动车
CN205853910U (zh) 一种电池包结构及汽车
CN208646692U (zh) 一种轻便型新能源照明车
CN203562811U (zh) 电动车充电器
CN207725400U (zh) 一种低地板有轨电车的超级电容储能系统
CN206558569U (zh) 一种锂电池模块箱
CN206186771U (zh)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9000 No. 2288 West Airport Road, Sanzao Town, Jinwan District, Zhuhai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ongxing Intelligent Automobile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9000 Room 312-24, Third Floor, Planning and Exhibition Hall, Jinwan District, Zhuhai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ongxing Intelligent Automobile Co., Ltd.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Chen Zhen

Inventor after: Deng Mingming

Inventor after: Xie Xiaojuan

Inventor after: Du Zhao

Inventor after: Jiang Daiwei

Inventor before: Chen Zhen

Inventor before: Deng Mingming

Inventor before: Xie Xiaojuan

Inventor before: Du Zhao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