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106133U - 电动汽车电驱动系统的集成结构 - Google Patents

电动汽车电驱动系统的集成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106133U
CN207106133U CN201720892877.5U CN201720892877U CN207106133U CN 207106133 U CN207106133 U CN 207106133U CN 201720892877 U CN201720892877 U CN 201720892877U CN 207106133 U CN207106133 U CN 2071061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machine
face
bearing bracket
motor
electr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89287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易兴初
戴丽娜
毕路
庄朝晖
许力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ran Nanjing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Blue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Blue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Blue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89287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106133U/zh
Priority to TW106214651U priority patent/TWM5540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1061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1061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电驱动系统的集成结构,包括电机、变速箱以及电机控制器。所述电机具有前端盖、电机壳体以及后端盖,所述电机壳体连接于所述前端盖以及所述后端盖之间,所述前端盖包括支架,延伸于所述电机壳体前,所述前端盖、所述电机壳体以及所述后端盖共同围绕形成畸零空间。所述变速箱具有输入轴以及输出半轴,所述输入轴与所述电机的所述后端盖一侧结合,所述输出半轴延伸于所述电机壳体前且由所述支架覆盖。所述电机控制器安装于所述畸零空间且固设在所述电机的所述电机壳体上。其中所述支架固定悬置所述输出半轴,且所述电机控制器同时固定悬置在所述前端盖的所述支架上。

Description

电动汽车电驱动系统的集成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有关一种电动汽车电驱动系统的集成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车用电驱动系统的集成设计,主要有以下两个方向的集成:一种是采用了电机与电机控制器的物理集成,这种集成使电机与电机控制器之间的三相线束从外部走线,集成到系统内部的铜极板,可以有效的降低系统成本;另一种是将电机,电机控制器与变速箱集成到一起,可以提高系统集成化,但是其相当于将电机,变速箱,电机控制器物理集成,没有进行有效的结构变形与设计,在系统体积功率密度上面不具优势。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电驱动系统的集成结构,包括电机、变速箱以及电机控制器。所述电机具有前端盖、电机壳体以及后端盖,所述电机壳体连接于所述前端盖以及所述后端盖之间,所述前端盖包括支架,延伸于所述电机壳体前,所述前端盖、所述电机壳体以及所述后端盖共同围绕形成畸零空间。所述变速箱具有输入轴以及输出半轴,所述输入轴与所述电机的所述后端盖一侧结合,所述输出半轴延伸于所述电机壳体前且由所述支架覆盖。所述电机控制器安装于所述畸零空间且固设于所述电机的所述电机壳体上。其中所述支架固定悬置所述输出半轴,且所述电机控制器同时固定悬置于所述前端盖的所述支架上。
上述用于电动汽车电驱动系统的集成结构,所述电机控制器的箱体具有异型轮廓。
上述用于电动汽车电驱动系统的集成结构,所述电机控制器包括壳体、顶盖以及底盖。所述壳体具有第一面、第二面以及第三面,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面以及所述第三面位于相对两侧,所述第二面与所述第三面未在同一平面上。所述顶盖结合于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一面上,所述底盖结合于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二面上。
上述用于电动汽车电驱动系统的集成结构,所述电机控制器通过三相铜排与所述电机连接,其中所述三相铜排延伸于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三面外,且所述第三面固设于所述电机壳体上。
上述用于电动汽车电驱动系统的集成结构,所述底盖固定悬置于所述支架上。
本实用新型在结构的布置上,利用电机与变速箱固有连接结构之间的畸零空间,重新设计电机控制器的结构,使其为异型结构,以充分利用变速箱输出半轴上方的空间,从而实现电驱动系统的总体体积最优化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集成结构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集成结构的展开示意图;
图3是图1的集成结构的俯视图;
图4是集成结构中具有异型轮廓的电机控制器的侧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集成结构;10-电机;11-前端盖;12-电机壳体;13-后端盖;14-支架;20-变速箱;22-输出半轴;24-输入轴;30-电机控制器;31-顶盖;32-三相铜排;33-底盖;34-壳体;40-畸零空间;341-第一面;342-第二面;343-第三面。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1至图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集成结构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2是图1的集成结构的展开示意图,图3是图1的集成结构的俯视图。作为电动汽车的电机驱动系统的集成结构1,包括了电机10、变速箱20以及电机控制器30三个主要的部件。在图2中,电机10的外壳具有前端盖11、电机壳体12以及后端盖13,前端盖11以及后端盖13彼此相对地位于电机壳体12的两侧,电机壳体12连接在前端盖11以及后端盖13之间,并且前端盖11采用异型设计。电机10另外具有支架14,延伸于电机壳体12前方。变速箱20具有输入轴24以及输出半轴22,输入轴24与电机10的后端盖13一侧结合,而输出半轴22则延伸于电机10的电机壳体12前方并且由支架14所覆盖并固定悬置。当电机10与变速箱20结合后,在电机10上方与变速箱20的固有连接结构之间形成了畸零空间40,具体由前端盖11、电机壳体12以及后端盖13和变速箱20所共同围绕形成。
电机控制器30(逆变器)的箱体优化设计为异型轮廓,以充分利用变速箱20的输出半轴22上部空间,同时缩小电驱动系统在整体上的占用空间。电机控制器30安装于前述的畸零空间40且固设于电机10的电机壳体12上,且电机控制器30的前端同时固定悬置于前端盖11的支架14上,以实现电机控制器30的稳定固定。
请参考图4,图4是集成结构中具有异型轮廓的电机控制器的侧视图。异型轮廓的电机控制器30的外部结构包括了顶盖31、底盖33以及壳体34。由侧面来看,壳体34具有第一面341、第二面342以及第三面343,其中如图所示,第二面342以及第三面343位于同一侧(或底侧),而第一面341则与第二面342以及第三面343位于相对的另一侧(或顶侧)。位于同一侧的第二面342以及第三面343之间具有段差(也就是第二面342与第三面343未在同一平面上),目的是为了使电机控制器30能够充分运用到电机10以及变速箱20之间的畸零空间40,也就是说电机控制器30在第三面343与第一面341之间的部位主要位于电机10的电机壳体12上,因此厚度较薄。而电机控制器30在第二面342与第一面341之间的部位主要位于支架14上,因此可以设计较厚的空间。
顶盖31结合于壳体34的第一面341上,而底盖33结合于壳体34的第二面342上。此外,电机控制器30通过三相铜排32(铜极板)与电机直接连接,减少三相线束的使用,降低发热。在外观上,三相铜排32延伸于壳体34的第三面343外,在电机控制器30的第三面343固设于电机壳体12时,三相铜排32即与电机直接连接。另外,在电机控制器30设置于畸零空间40时,电机控制器30的底盖33固定悬置于支架14上,而在电机10与电机控制器30之间采用了O型圈进行径向密封,在电机控制器30的塑料接线座与电机10的支架14之间也采用O型圈进行径向密封,实现电驱动系统内部的防护需求,防止电机10内部的水汽进入到电机控制器30内部。
当电机10与电机控制器30通过悬置固定的方式连接时,在电机控制器30与电机10的外壳之间可另外设置导热垫,以将电机控制器30的三相极板产生的热能,通过电机10的外壳水道进行散热,也能够确保电驱动系统的散热需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电动汽车电驱动系统的集成结构,包括:
电机,具有前端盖、电机壳体以及后端盖,所述电机壳体连接于所述前端盖以及所述后端盖之间,所述前端盖包括支架,延伸于所述电机壳体前,所述前端盖、所述电机壳体以及所述后端盖共同围绕形成畸零空间;
变速箱,具有输入轴以及输出半轴,所述输入轴与所述电机的所述后端盖一侧结合,所述输出半轴延伸于所述电机壳体前且由所述支架覆盖;以及
电机控制器,安装于所述畸零空间且固设于所述电机的所述电机壳体上;
其中所述支架固定悬置所述输出半轴,且所述电机控制器同时固定悬置于所述前端盖的所述支架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控制器的箱体具有异型轮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控制器包括:
壳体,具有第一面、第二面以及第三面,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面以及所述第三面位于相对两侧,所述第二面与所述第三面未在同一平面上;
顶盖,结合于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一面上;以及
底盖,结合于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二面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控制器通过三相铜排与所述电机连接,其中所述三相铜排延伸于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三面外,且所述第三面固设于所述电机壳体上。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固定悬置于所述支架上。
CN201720892877.5U 2017-07-21 2017-07-21 电动汽车电驱动系统的集成结构 Active CN2071061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892877.5U CN207106133U (zh) 2017-07-21 2017-07-21 电动汽车电驱动系统的集成结构
TW106214651U TWM554061U (zh) 2017-07-21 2017-10-02 電動汽車電驅動系統的總成結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892877.5U CN207106133U (zh) 2017-07-21 2017-07-21 电动汽车电驱动系统的集成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106133U true CN207106133U (zh) 2018-03-16

Family

ID=615852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892877.5U Active CN207106133U (zh) 2017-07-21 2017-07-21 电动汽车电驱动系统的集成结构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07106133U (zh)
TW (1) TWM554061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74107A (zh) * 2018-10-20 2019-03-15 大洋电机新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式电机系统
CN109501564A (zh) * 2018-11-01 2019-03-22 合肥巨动力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三合一电驱动集成系统
CN110682800A (zh) * 2019-10-31 2020-01-14 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式电驱动系统总成及电动汽车
CN111669001A (zh) * 2020-05-08 2020-09-15 智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新能源三合一电驱动总成装配过程的定位方法
CN114103622A (zh) * 2021-12-15 2022-03-01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一种轻型商用车用p2混合动力变速箱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54715B (zh) * 2018-02-12 2021-10-22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动力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74107A (zh) * 2018-10-20 2019-03-15 大洋电机新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式电机系统
CN109474107B (zh) * 2018-10-20 2020-09-18 大洋电机新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式电机系统
CN109501564A (zh) * 2018-11-01 2019-03-22 合肥巨动力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三合一电驱动集成系统
CN110682800A (zh) * 2019-10-31 2020-01-14 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式电驱动系统总成及电动汽车
CN111669001A (zh) * 2020-05-08 2020-09-15 智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新能源三合一电驱动总成装配过程的定位方法
CN111669001B (zh) * 2020-05-08 2021-09-10 智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新能源三合一电驱动总成装配过程的定位方法
CN114103622A (zh) * 2021-12-15 2022-03-01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一种轻型商用车用p2混合动力变速箱
CN114103622B (zh) * 2021-12-15 2023-12-12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一种轻型商用车用p2混合动力变速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54061U (zh) 2018-0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106133U (zh) 电动汽车电驱动系统的集成结构
CN109353201A (zh) 一种集成化电驱动系统总成及电动汽车
CN206422116U (zh) 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风冷防水电池箱
CN206871729U (zh) 一种无空调型锂电储能特种集装箱
CN203632474U (zh) 汽车起停电机
CN204020542U (zh) 一种电动车动力系统
CN207116809U (zh) 一种汽车充电装置的防水结构
CN107554262A (zh) 客车用集成式电机驱动系统
CN211701758U (zh) 电机控制器、电驱动系统及车辆
CN207184371U (zh) 一种紧凑型电机控制器
CN213920648U (zh) 一种集成式电驱动系统及车辆
CN207644146U (zh) 客车用电机电控和变速箱一体化集成驱动装置
CN206856483U (zh) 一种混合动力轿车动力总成悬置及支架布置结构
CN208760402U (zh) 一种新型公交车高压锂电池布局结构
CN207291635U (zh) 客车用集成式电机驱动系统
CN209150904U (zh) 一种电驱动系统集成结构
CN209217900U (zh) 五合一电机驱动系统
CN204323604U (zh) 控制器独立设置式电动自行车
CN207588650U (zh) 一种集成式车用一体化风冷电机控制器
CN207854343U (zh) 一种太阳能电动车控制器
CN207433440U (zh) 一种汽车线束护线盒
CN206077158U (zh) 带有冷却套的水冷发电机
CN202909419U (zh) 一种电动滑板的转向支架走线结构
CN206191997U (zh) 轻量化乘用电动车顶置式冷凝器
CN220108425U (zh) 一种带有防水结构的电动车控制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611

Address after: 210046, two, Gangcheng Road, Longtan Town, Qixia District, Nanjing, Jiangsu

Patentee after: WEIRAN (NANJING) POWER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00000 room 2901, No. 1438, Hongqiao Road, Changning District, Shanghai (nominal thirty-three)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XPT Technology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No. 2 Gangcheng Road,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0046

Patentee after: WEIRAN (NANJING) POWER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No.2 Gangcheng Road, Longtan Town, Qixia District,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0046

Patentee before: WEIRAN (NANJING) POWER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