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44422U - 一种汽车散热器风扇总成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散热器风扇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44422U
CN218844422U CN202223394517.2U CN202223394517U CN218844422U CN 218844422 U CN218844422 U CN 218844422U CN 202223394517 U CN202223394517 U CN 202223394517U CN 218844422 U CN218844422 U CN 2188444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outer ring
wind
reinforcing plate
mount p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39451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洪亮
陈炜杰
陈孝式
马汉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Kewei Auto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Kewei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Kewei Auto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Kewei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39451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444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444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444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80Technologies aiming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ses emissions common to all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 Y02T10/88Optimized components or subsystems, e.g. lighting, actively controlled glass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散热器风扇总成,包括安装架、第一风扇组件以及第二风扇组件,安装架包括有第一风架与第二风架,第一风架与第二风架均包括有外环形框、内安装座、加强筋条以及弧形强化条,第一风架与第二风架的外环形框相连接,内安装座位于外环形框的后侧中心位置上,加强筋条设置有若干条,加强筋条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内安装座上,加强筋条的另一端连接至外环形框的后侧上,并朝着外环形框的外侧壁前侧进行延伸,弧形强化条在外环形框与内安装座之间设置有若干条,弧形强化条固定连接在各个加强筋条上,第一风扇组件与第二风扇组件的外环形框之间还固定连接有上强化板与下强化板,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架结构强度高、体积小,避免进气死区产生。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散热器风扇总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散热技术,特别是一种汽车散热器风扇总成。
背景技术
在汽车内燃机发动机中,水箱的主要作用是为带着发动机工作产生的热量的冷却液进行降温散热,而散热器风扇总成主要作用是加速水箱对冷却液的降温。散热风扇转速高,提供的冷却风量大。其可以根据发动机温度,提供合适的风量进行冷却,保证发动机正常的工作。
传统的散热器风扇总成一般多为单风扇串电阻调速,或者双风扇串并联调速。在现有的双风扇串的散热器结构中,由于需要在安装架上安装两个风扇组件,同时需要保证安装架的结构强度,所以安装架的体积就会较大,较大体积的安装架其上便会存在进气死区,导致风扇的进气效率较低,如申请号为CN201621225524.1的散热器风扇总成,其采用了双风扇结构,并在风架上位于所述副风扇下方的区域设置有可过风的百叶窗,来消除了副风扇下面的进风死区,提升车辆行驶时,整个冷却系统的进风量。而为了能够直接精简安装架的结构,且能够避免进气死区的产生,也为了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有必要直接设计一种结构强度高、体积小,避免进气死区产生的汽车散热器风扇总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汽车散热器风扇总成,其安装架结构强度高、体积小,避免进气死区产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汽车散热器风扇总成,包括安装架、第一风扇组件以及第二风扇组件,所述安装架包括有呈对称设置的第一风架与第二风架,所述第一风架与第二风架均包括有外环形框、内安装座、加强筋条以及弧形强化条,所述第一风架与第二风架的外环形框相连接,所述内安装座位于外环形框的后侧中心位置上,所述加强筋条设置有若干条,所述加强筋条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内安装座上,所述加强筋条的另一端连接至外环形框的后侧上,并朝着外环形框的外侧壁前侧进行延伸,所述弧形强化条在外环形框与内安装座之间设置有若干条,所述弧形强化条固定连接在各个加强筋条上,所述第一风扇组件与第二风扇组件的外环形框之间还固定连接有上强化板与下强化板,所述第一风扇组件与第二风扇组件分别安装在第一风架与第二风架的内安装座上。
优选的,所述上强化板位于两个外环形框相连接的位置上侧,所述上强化板的上端低于外环形框的最上侧,所述上强化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上连接板,所述上连接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外环形框相连接,并朝向外环形框的前侧延伸。
优选的,所述下强化板位于两个外环形框相连接的位置下侧,所述下强化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下连接板,所述下连接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外环形框相连接,并朝向外环形框的前侧延伸,所述下强化板上开设有风口。
优选的,所述上强化板上固定连接有上连体板,所述上连体板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风架及第二风架上延伸至上强化板上的两根加强筋条进行连接,所述下强化板上固定连接有下连体板,所述下连体板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风架及第二风架上延伸至下强化板上的两根加强筋条进行连接。
优选的,所述内安装座内开设有电机口,所述外环形框与内安装座之间具有安装口,所述第一风扇组件与第二风扇组件均包括有控制壳体、线路板、电机以及风扇,所述控制壳体固定连接在内安装座上并延伸进行安装口内,所述控制壳体在位于安装口内的一侧上设有插头,所述线路板位于控制壳体内,所述电机位于电机口内并固定安装在控制壳体的前侧上,所述风扇安装在电机上。
优选的,所述控制壳体的前侧上设有若干散热肋板。
优选的,所述安装架为一体成型结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架由第一风架与第二风架所组成,第一风架与第二风架均包括有外环形框、内安装座、加强筋条以及弧形强化条,通过加强筋条及弧形强化条的设置可以提高第一风架与第二风架的自身强度,另外第一风架与第二风架的外环形框相连接,且第一风扇组件与第二风扇组件的外环形框之间还固定连接有上强化板与下强化板,从而提高了第一风架与第二风架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提高了安装架整体的结构强度,该安装架结构设置合理,相比于现有的设计,在体积上做到了大幅度的精简,避免了进气死区产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风扇组件被爆炸开来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在后侧视角进行观测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去掉一侧的风扇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安装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风架;2、第二风架;3、外环形框;4、内安装座;5、加强筋条;6、弧形强化条;7、上强化板;8、下强化板;9、上连接板;10、下连接板;11、风口;12、上连体板;13、下连体板;14、电机口;15、安装口;16、控制壳体;17、线路板;18、电机;19、风扇;20、插头;21、散热肋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1-5,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散热器风扇总成,其包括有安装架、第一风扇组件以及第二风扇组件,该安装架包括有呈对称设置的第一风架1与第二风架2,第一风架1与第二风架2均包括有外环形框3、内安装座4、加强筋条5以及弧形强化条6,第一风架1与第二风架2上的外环形框3相连接成为一体,其中,内安装座4位于外环形框3的后侧中心位置上,而加强筋条5设置有若干条,该加强筋条5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内安装座4上,而加强筋条5的另一端连接至外环形框3的后侧上,并朝着外环形框3的外侧壁前侧进行延伸,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位于外环形框3与内安装座4之间的加强筋条5可以使内安装座4牢固可靠的连接在外环形框3上,而朝着外环形框3的外侧壁前侧进行延伸的加强筋条5,则可以强化外环形框3的结构强度,使外环形框3不易变形,为了提高各个加强筋条5之间的结构强度,弧形强化条6在外环形框3与内安装座4之间也设置有若干条,弧形强化条6固定连接在各个加强筋条5上,另外,在第一风扇组件与第二风扇组件的外环形框3之间还固定连接有上强化板7与下强化板8,上强化板7与下强化板8用于提高第一风架1与第二风架2之间的连接强度,在本实用新型中,上述的第一风扇组件与第二风扇组件分别安装在第一风架1与第二风架2的内安装座4上。
具体的,上强化板7位于两个外环形框3相连接的位置上侧,且上强化板7的上端低于外环形框3的最上侧,从而可以防止进气死区的产生,另外在上强化板7的上端还固定连接有上连接板9,该上连接板9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外环形框3相连接,并朝向外环形框3的前侧延伸,用于进一步提高两个外环形框3的连接强度。
另外,下强化板8位于两个外环形框3相连接的位置下侧,且下强化板8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下连接板10,下连接板10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外环形框3相连接,并朝向外环形框3的前侧延伸,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两个外环形框3的连接强度,而为了防止进气死区的产生,在下强化板8上开设有风口11。
为了进一步提高两个外环形框3之间的结构强度,在上强化板7上固定连接有上连体板12,上连体板1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风架1及第二风架2上延伸至上强化板7上的两根加强筋条5进行连接,而下强化板8上固定连接有下连体板13,下连体板1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风架1及第二风架2上延伸至下强化板8上的两根加强筋条5进行连接。
第一风扇组件与第二风扇组件安装在安装座上的具体结构为:在内安装座4内开设有电机口14,而外环形框3与内安装座4之间具有安装口15,其中,第一风扇组件与第二风扇组件均包括有控制壳体16、线路板17、电机18以及风扇19,该控制壳体16通过螺杆固定连接在内安装座4上并延伸进行安装口15内,其中控制壳体16在位于安装口15内的一侧上设有插头20,而线路板17位于控制壳体16内,另外,电机18位于电机口14内并固定安装在控制壳体16的前侧上,风扇19安装在电机18上,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风扇19是完全处于外环形框3内的,从而可以对两个风扇19之间气流起到最优的防干扰起效果。此外,为了提高控制壳体16的散热性能,在控制壳体16的前侧上设有若干散热肋板21。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风架1、第二风架2、上强化板7、下强化板8、上连接板9、下连接板10、上连体板12以及下连体板13一起组成安装架,且安装架由高强度的塑料通过注塑一体成型的,整体强度大。
同时需要指出的本实用新型指出的术语,如: “前”、“后”、“竖直”、“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汽车散热器风扇总成,包括安装架、第一风扇组件以及第二风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包括有呈对称设置的第一风架与第二风架,所述第一风架与第二风架均包括有外环形框、内安装座、加强筋条以及弧形强化条,所述第一风架与第二风架的外环形框相连接,所述内安装座位于外环形框的后侧中心位置上,所述加强筋条设置有若干条,所述加强筋条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内安装座上,所述加强筋条的另一端连接至外环形框的后侧上,并朝着外环形框的外侧壁前侧进行延伸,所述弧形强化条在外环形框与内安装座之间设置有若干条,所述弧形强化条固定连接在各个加强筋条上,所述第一风扇组件与第二风扇组件的外环形框之间还固定连接有上强化板与下强化板,所述第一风扇组件与第二风扇组件分别安装在第一风架与第二风架的内安装座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散热器风扇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强化板位于两个外环形框相连接的位置上侧,所述上强化板的上端低于外环形框的最上侧,所述上强化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上连接板,所述上连接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外环形框相连接,并朝向外环形框的前侧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散热器风扇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强化板位于两个外环形框相连接的位置下侧,所述下强化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下连接板,所述下连接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外环形框相连接,并朝向外环形框的前侧延伸,所述下强化板上开设有风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散热器风扇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强化板上固定连接有上连体板,所述上连体板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风架及第二风架上延伸至上强化板上的两根加强筋条进行连接,所述下强化板上固定连接有下连体板,所述下连体板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风架及第二风架上延伸至下强化板上的两根加强筋条进行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散热器风扇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安装座内开设有电机口,所述外环形框与内安装座之间具有安装口,所述第一风扇组件与第二风扇组件均包括有控制壳体、线路板、电机以及风扇,所述控制壳体固定连接在内安装座上并延伸进行安装口内,所述控制壳体在位于安装口内的一侧上设有插头,所述线路板位于控制壳体内,所述电机位于电机口内并固定安装在控制壳体的前侧上,所述风扇安装在电机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汽车散热器风扇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壳体的前侧上设有若干散热肋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散热器风扇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为一体成型结构。
CN202223394517.2U 2022-12-16 2022-12-16 一种汽车散热器风扇总成 Active CN2188444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94517.2U CN218844422U (zh) 2022-12-16 2022-12-16 一种汽车散热器风扇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94517.2U CN218844422U (zh) 2022-12-16 2022-12-16 一种汽车散热器风扇总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44422U true CN218844422U (zh) 2023-04-11

Family

ID=872952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394517.2U Active CN218844422U (zh) 2022-12-16 2022-12-16 一种汽车散热器风扇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444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641521U (zh) 一种新能源动力汽车电池组冷却装置
CN218844422U (zh) 一种汽车散热器风扇总成
CN211089059U (zh) 一种新型智能母线槽
CN201590988U (zh) 电气盒散热结构、电气盒及通风机组
CN210942079U (zh) 风冷式散热水箱安装结构
CN211959903U (zh) 一种外置风扇的电动车控制器结构
CN212667110U (zh) 汽车复合冷却模块
CN113775529A (zh) 一种洗碗机一体化循环热泵动力系统
CN209344963U (zh) 一种新型泵用永磁同步电机与控制器连接的结构
CN207931474U (zh) 一种车辆用机仓导风散热罩
CN215011335U (zh) 一种散热性好的轨道交通空调电源
CN112177747A (zh) 具有液冷辅助散热的汽车冷却风扇
CN218093215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车用散热器及冷却系统
CN212296594U (zh) 一种提升风量的散热器用风扇罩壳结构和摩托车
CN213056683U (zh) 一种汽车用主动进气格栅及汽车
CN220358128U (zh) 一种氢燃料电池车散热器
CN218141029U (zh) 一种横流免框架并列式冷却系统
CN216523228U (zh) 一种智能温控的汽车散热器
CN217770705U (zh) 控制柜
CN214492524U (zh) 集成式散热器、水箱总成
CN218449702U (zh) 一种电机空水冷却器
CN210403973U (zh) 一种车辆电池和车辆
CN215884042U (zh) 带加热导风结构的船用隐藏壁装间接式空调装置
CN214196719U (zh) 一种大风量的散热风扇
CN216490032U (zh) 一种新型水泵变频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