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40125U - 一种带定位凹槽的柔性电路板包装托盘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定位凹槽的柔性电路板包装托盘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40125U
CN218840125U CN202223573721.0U CN202223573721U CN218840125U CN 218840125 U CN218840125 U CN 218840125U CN 202223573721 U CN202223573721 U CN 202223573721U CN 218840125 U CN218840125 U CN 2188401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circuit board
tray
micro
plac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57372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新泓
吴琼
刘绪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Xindahui Flex Circui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Xindahui Flex Circui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Xindahui Flex Circui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Xindahui Flex Circui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57372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401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401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401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80Packaging reuse or recycling, e.g. of multilayer packaging

Landscapes

  • Packaging Frangible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定位凹槽的柔性电路板包装托盘,包括托盘与电路板,托盘本体包括正面与正面相对的背面,正面两侧边缘设置有挡边凸台,还包括:正面的内部设置有对位凹槽;对位凹槽内设置有放置卡槽;电路板卡放于放置卡槽内;正面的内部还设置有手位通槽;手位通槽依次贯穿第一挡边凸台、对位凹槽、放置卡槽、第二挡边凸台,将第一挡边凸台、对位凹槽、放置卡槽、第二挡边凸台一分为二。通过人工将无序摆放的电路板依次摆放到放置卡槽中,通过对位凹槽把去除离型膜的微粘膜进行定位,能快速将电路板和微粘膜进行定位;通过手位通槽按压微粘膜,使微粘膜分别与电路板、离型膜贴合,能快速生产统一规格的产品,提升人工包装柔性电路板的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带定位凹槽的柔性电路板包装托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电路板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带定位凹槽的柔性电路板包装托盘。
背景技术
柔性电路板是以聚酰亚胺或聚酯薄膜为基材制成的一种具有高度可靠性,绝佳的可挠性印刷电路板,简称软板或FPC;具有配线密度高、重量轻、厚度薄的特点;能提供优良的电性能,也能满足更小型和更高密度安装的设计需要,助于减少组装工序和增强可靠性。柔性线路板是满足电子产品小型化和移动要求最好的解决方法。现今,随着柔性电路板的迅速发展,对于柔性电路板的品质、外观、性能等要求也越来越高。柔性电路板的生产过程为直接对整块连版产品的部分进行加工,而柔性电路板连版产品中含有多个均匀间隔分布的单个柔性电路板产品。
柔性电路板在加工和运输过程中需要用到托盘进行转移或包装,传统的托盘结构较为单一,工人手动将柔性电路板逐一摆放到托盘上,依靠人工校准定位,难免出现误差,也存在柔性电路板压伤损坏的风险;同时人工包装柔性电路板工序较为繁琐,导致包装生产效率较低,在生产订单量大、交期急时,开启设备包装柔性电路板则成本偏高,工人往往需要加班来完成任务,增加人力跟时间成本;而在包装或运输过程中搬动或者震荡,柔性电路板容易从托盘上脱离或者移位,而在移位过程中,柔性电路板可能因发生碰撞等情况,导致柔性电路板发生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柔性电路板人工包装效率,提供一种带定位凹槽的柔性电路板包装托盘。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定位凹槽的柔性电路板包装托盘,包括托盘本体,所述托盘本体包括正面与所述正面相对的背面,所述正面的两侧边缘设置有挡边凸台,还包括:
所述正面的内部设置有对位凹槽;所述对位凹槽设置为第一对位凹槽、第二对位凹槽;
所述第一对位凹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放置区;所述第二对位凹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放置区;
所述第一放置区、第二放置区内设置有放置卡槽;所述电路板卡放于放置卡槽内;
所述正面的内部还设置有手位通槽;所述手位通槽依次贯穿第一挡边凸台、对位凹槽、放置卡槽、第二挡边凸台,将第一挡边凸台、对位凹槽、放置卡槽、第二挡边凸台分为若干区域。
优选的,当所述电路板卡放于放置卡槽内时,所述对位凹槽的内部放置有微粘膜;
所述微粘膜卡放于对位凹槽内;所述微粘膜去除表面的离型膜,漏出微粘膜的带胶层;
所述微粘膜的带胶层朝向对位凹槽,贴附于所述对位凹槽与电路板的上表面。
优选的,向所述手位通槽方向按压微粘膜,所述微粘膜的带胶层与电路板的上表面贴合;翻转托盘使得托盘的正面朝下,微粘膜同时翻转带动电路板翻转,使得微粘膜的带胶层朝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放置区的放置卡槽间隔排列;所述第二放置区的放置卡槽间隔排列;所述第一放置区的放置卡槽与第二放置区的放置卡槽互相对应。
优选的,所述放置卡槽的内部设置有若干避让凹槽,所述避让凹槽朝向所述托盘的背面凹陷;所述电路板表面的元器件卡放在所述避让凹槽内。
优选的,所述第一挡边凸台、第二挡边凸台设置于托盘正面的两侧;
所述第一挡边凸台设置于手位通槽的两侧;
所述第二挡边凸台设置于手位通槽的两侧;
所述第一挡边凸台、第二挡边凸台上表面各设置有支撑凹槽;
所述支撑凹槽朝向托盘的背面凸起形成支撑柱;
所述支撑凹槽的侧壁上设置有环形台阶;
所述环形台阶向支撑凹槽的圆心方向形成凸起。
优选的,所述托盘的正面的边缘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检验标记线,用于检验托盘堆叠时托盘卡位的深度。
优选的,所述第一对位凹槽、第二对位凹槽的深度为0.5~1.5mm;所述手位通槽的宽度为68.38~83.52mm,所述手位通槽的深度为4.5~5.5mm。
优选的,所述托盘的一侧设置有防呆倒角缺口。
优选的,所述托盘材质包括防静电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独立放置卡槽可以首尾间隔设置,工人把双面柔性电路板卡放在放置卡槽,无需耗费过多的对准成本,即可将电路板放置到标准的位置上,同时降低了电路板重叠压坏的风险。离型膜放置入放置凹槽上表面,通过手位通槽向托盘方向按压离型膜,使得离型膜与微粘膜贴合,无需对电路板进行摆放与精确对位,即可快速摆放好电路板;
正面的内部设置有对位凹槽,工人在粘贴微粘膜时,可借助对位凹槽进行精准对位,以便包装出统一规格的产品;
手位通槽设置于托盘的中部,其依次贯穿第一挡边凸台、对位凹槽、放置卡槽、第二挡边凸台,将第一挡边凸台、对位凹槽、放置卡槽、第二挡边凸台一分为二;工人通过手位通槽粘附微粘膜时,微粘膜粘附可卡放在放置卡槽上的电路板,工人只需要用手指按压手位通槽上的微粘膜,即可使得微粘膜与电路板贴合。此时只需要翻转托盘,与微粘膜贴附的电路板也随托盘翻转,工人只需在微粘膜的带胶层上贴附离型膜,即可完成电路板的包装,使得工人能同时快速生产统一规格的产品,提高了人工包装软性电路板的效率。
手位通槽长度与人的手指的宽度贴合,每个手位通槽能容纳人的1~5只手指放入,使得工人能放置手指于手位通槽进行离型膜贴合,符合工人粘贴离型膜的习惯。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和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做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带定位凹槽的柔性电路板包装托盘的托盘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带定位凹槽的柔性电路板包装托盘的贴微粘膜后放置电路板的托盘正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识说明:
1-托盘;11-挡边凸台;111-第一挡边凸台;112-第二挡边凸台;113-支撑凹槽;1131-支撑柱;1132-环形台阶;12-对位凹槽;121-第一对位凹槽;122-第二对位凹槽;13-放置卡槽;131-第一放置区;132-第二放置区;133-避让凹槽;14-手位通槽;15-检验标记线;16-防呆倒角缺口;2-电路板;21-电路板元器件;3-微粘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模板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实施例1
一种带定位凹槽的柔性电路板包装托盘,整体尺寸为300*220mm,包括托盘1本体与电路板2,托盘1本体包括正面与正面相对的背面,正面的两侧边缘设置有挡边凸台11,还包括:
正面的内部设置有对位凹槽;对位凹槽槽深为1mm;对位凹槽设置为第一对位凹槽121、第二对位凹槽122;
第一对位凹槽12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放置区131;第二对位凹槽122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放置区132;
第一放置区131、第二放置区132内设置有放置卡槽13;放置卡槽13槽深为5mm;
电路板2卡放于放置卡槽13内,此时电路板2的金手指面朝放置凹槽设置;
正面的内部还设置有手位通槽14;手位通槽14槽深与放置卡槽13槽深一致,即5mm;手位通槽14依次贯穿第一挡边凸台111、对位凹槽12、放置卡槽13、第二挡边凸台112,将第一挡边凸台111、对位凹槽12、放置卡槽13、第二挡边凸台112一分为二,可以方便工人贴膜时对位。工人通过手位通槽14粘附微粘膜3时,微粘膜3粘附可卡放在放置卡槽13上的电路板2,工人只需要用手指按压手位通槽14上的微粘膜3,即可使得微粘膜3与电路板2贴合。
当电路板2卡放于放置卡槽13内时,对位凹槽12内部放置有微粘膜3;
微粘膜3卡放于对位凹槽12内;微粘膜3去除表面的离型膜,漏出微粘膜3的带胶层;微粘膜3的带胶层朝向对位凹槽12,贴附于对位凹槽12与电路板2的上表面。
向手位通槽14方向按压微粘膜3,微粘膜3的带胶层与电路板2的上表面贴合;翻转托盘1使得托盘1的正面朝下,微粘膜3同时翻转带动电路板2翻转,使得微粘膜3的带胶层朝上,工人只需在微粘膜3的带胶层上贴附离型膜,即可完成电路板2的包装,使得工人能同时快速生产统一规格的产品,提高了人工包装软性电路板2的效率。
第一放置区131的放置卡槽13间隔排列;第二放置区132的放置卡槽13间隔排列;第一放置区131的放置卡槽13与第二放置区132的放置卡槽13互相对应。本实施例中,独立放置卡槽13可以首尾间隔设置,工人把双面柔性电路板2卡放在放置卡槽13,无需耗费过多的对准成本,即可将电路板2放置到标准的位置上,同时降低了电路板2重叠压坏的风险。
放置卡槽13的内部设置有若干避让凹槽133,避让凹槽133槽深1.5mm避让凹槽133朝向托盘1的背面凹陷;电路板2表面的元器件21卡放在避让凹槽133内,防止电路板2压伤,以及使得电路板2易分离。
第一挡边凸台111、第二挡边凸台112设置于托盘1正面的两侧;
第一挡边凸台111设置于手位通槽14的两侧;
第二挡边凸台112设置于手位通槽14的两侧;
第一挡边凸台111、第二挡边凸台112上表面各设置有支撑凹槽113;
支撑凹槽113朝向托盘1的背面凸起形成支撑柱1131;
支撑凹槽113的侧壁上设置有环形台阶1132;
环形台阶1132向支撑凹槽113的圆心方向形成凸起。
托盘1的正面的边缘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检验标记线15,用于检验托盘1堆叠时托盘1卡位的深度。
第一对位凹槽121、第二对位凹槽122的深度为1mm;手位通槽14的宽度为76mm,手位通槽14的深度为5mm。
托盘1的一侧设置有防呆倒角缺口16,便于识别托盘1的方向。
托盘1为白色ps材质,能起到防静电,易清洁的作用。
在这里示出和描述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他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带定位凹槽的柔性电路板包装托盘,包括托盘(1)本体,所述托盘(1)本体包括正面与所述正面相对的背面,所述正面的两侧边缘设置有挡边凸台(1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正面的内部设置有对位凹槽(12);所述对位凹槽(12)设置为第一对位凹槽(121)、第二对位凹槽(122);
所述第一对位凹槽(12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放置区(131);所述第二对位凹槽(122)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放置区(132);
所述第一放置区(131)、第二放置区(132)内设置有放置卡槽(13);所述电路板(2)卡放于放置卡槽(13)内;
所述正面的内部还设置有手位通槽(14);所述手位通槽(14)依次贯穿第一挡边凸台(111)、对位凹槽(12)、放置卡槽(13)、第二挡边凸台(112),将第一挡边凸台(111)、对位凹槽(12)、放置卡槽(13)、第二挡边凸台(112)分为若干区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带定位凹槽的柔性电路板包装托盘,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电路板(2)卡放于放置卡槽(13)内时,所述对位凹槽(12)的内部放置有微粘膜(3);
所述微粘膜(3)卡放于对位凹槽(12)内;所述微粘膜(3)去除表面的离型膜,漏出微粘膜的带胶层;
所述微粘膜(3)的带胶层朝向对位凹槽(12),贴附于所述对位凹槽(12)与电路板(2)的上表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带定位凹槽的柔性电路板包装托盘,其特征在于,向所述手位通槽(14)方向按压微粘膜(3),所述微粘膜(3)的带胶层与电路板(2)的上表面贴合;翻转托盘(1)使得托盘(1)的正面朝下,微粘膜(3)同时翻转带动电路板(2)翻转,使得微粘膜(3)的带胶层朝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带定位凹槽的柔性电路板包装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放置区(131)的放置卡槽(13)间隔排列;所述第二放置区(132)的放置卡槽(13)间隔排列;所述第一放置区(131)的放置卡槽(13)与第二放置区(132)的放置卡槽(13)互相对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带定位凹槽的柔性电路板包装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卡槽(13)的内部设置有若干避让凹槽(133),所述避让凹槽(133)朝向所述托盘(1)的背面凹陷;所述电路板(2)表面的元器件(21)卡放在所述避让凹槽(133)内。
6.如权利要求1所述带定位凹槽的柔性电路板包装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边凸台(111)、第二挡边凸台(112)设置于托盘(1)正面的两侧;
所述第一挡边凸台(111)设置于手位通槽(14)的两侧;
所述第二挡边凸台(112)设置于手位通槽(14)的两侧;
所述第一挡边凸台(111)、第二挡边凸台(112)上表面各设置有支撑凹槽(113);
所述支撑凹槽(113)朝向托盘(1)的背面凸起形成支撑柱(1131);
所述支撑凹槽(113)的侧壁上设置有环形台阶(1132);
所述环形台阶(1132)向支撑凹槽(113)的圆心方向形成凸起。
7.如权利要求1所述带定位凹槽的柔性电路板包装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1)的正面的边缘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检验标记线(15),用于检验托盘(1)堆叠时托盘(1)卡位的深度。
8.如权利要求1所述带定位凹槽的柔性电路板包装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位凹槽(121)、第二对位凹槽(122)的深度为0.5~1.5mm;所述手位通槽(14)的宽度为68.38~83.52mm,所述手位通槽(14)的深度为4.5~5.5mm。
9.如权利要求1所述带定位凹槽的柔性电路板包装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1)的一侧设置有防呆倒角缺口(16)。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带定位凹槽的柔性电路板包装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1)材质包括防静电材料。
CN202223573721.0U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带定位凹槽的柔性电路板包装托盘 Active CN2188401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73721.0U CN218840125U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带定位凹槽的柔性电路板包装托盘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73721.0U CN218840125U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带定位凹槽的柔性电路板包装托盘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40125U true CN218840125U (zh) 2023-04-11

Family

ID=873119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573721.0U Active CN218840125U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带定位凹槽的柔性电路板包装托盘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401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035047B1 (ko) 칩 카드 및 칩 카드 생성 방법
JPH04226043A (ja) 集積回路キャリヤ用パッケージとその方法
US5597074A (en) Packing tray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and a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KR100986793B1 (ko) 연성회로기판 고정용 지그
CN218840125U (zh) 一种带定位凹槽的柔性电路板包装托盘
WO2022022573A1 (en) Identification card
JP3528045B2 (ja) 積層セラミック電子部品の製造装置
CN212076918U (zh) 一种用于柔性电路板的双面胶整版片料
JPH07276870A (ja) 板状枠体付きicキャリア、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icキャリアケース
TW200300990A (en) Low cost electronic modul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uch module
CN218243993U (zh) 一种印刷伺服底座
CN201400401Y (zh) Pcb板的真空包装袋
KR890001893B1 (ko) 소형전자기기의 제조방법
CN216401893U (zh) 一种防止fpc反离型的压合治具
JP2007281128A (ja) キャリア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0531838B2 (zh)
CN220407520U (zh) 用于镭射打印机的工装治具
JP2002037380A (ja) 電子部品用トレイ、電子部品収納方法及び電子部品用トレイ積み重ね方法。
CN220106484U (zh) 一种电子芯片与层状封装体的烧结夹具
CN215010838U (zh) 晶体阵列贴片基板
KR101511362B1 (ko) 연성회로기판용 플레이트 조립체의 제조방법 및 연성회로기판용 플레이트 조립체
CN219577422U (zh) 一种微显示屏基板贴盖装置
CN215187608U (zh) 后压金属基板对位夹具
CN216576354U (zh) Fpc焊接用组合载具
TWM338527U (en) Pressing-type carrying fixture structur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