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35761U - 冲切模具 - Google Patents

冲切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35761U
CN218835761U CN202222582507.5U CN202222582507U CN218835761U CN 218835761 U CN218835761 U CN 218835761U CN 202222582507 U CN202222582507 U CN 202222582507U CN 218835761 U CN218835761 U CN 2188357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e
plate
punching
edge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58250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Iste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Iste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Iste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Iste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58250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357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357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357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erforating, Stamping-Out Or Severing By Means Other Than Cut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冲切模具,包括上模组件和相对应设置的下模组件,所述上模组件包括冲压板,所述冲压板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凹模,所述凹模为圆环状,所述凹模底部边缘设置有上刀,所述上刀刀口为环形冲切面,所述环形冲切面与所述下模组件的距离在沿着所述上刀的径向方向,从两端向中间逐步增大。上刀刀口为从两端向中间向上凹陷的弧形曲面,向下冲切时,弧形曲面刀口的两端为最低点最先接触工件表面,减少上刀刀口与工件表面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弱冲击力,降低噪音,营造良好的生产环境,同时在冲切的过程中,下模组件容易受到上模组件的冲击力,通过缓冲装置可以减小下模组件受到的冲击力,有效延长冲切模具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冲切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冲切技术领域,具体为冲切模具。
背景技术
冲切模具是在冷冲压加工中,将材料(金属或非金属)加工成零件(或半成品)的一种特殊工艺装备,称为冷冲切模具(俗称冷冲模),冲切,是在室温下,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
现有的冲切模具上模切刀为平面,在冲切过程中,冲切面与工件表面直接相接触,冲切力较大,存在噪音大的缺点,营造嘈杂的生产环境,这大大影响了生产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冲切模具。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冲切模具,包括上模组件和相对应设置的下模组件,所述上模组件包括冲压板,所述冲压板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凹模,所述凹模为圆环状,所述凹模底部边缘设置有上刀,所述上刀刀口为环形冲切面,所述环形冲切面与所述下模组件的距离在沿着所述上刀的径向方向,从两端向中间逐步增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环形冲切面为从两端向中间向上凹陷的弧形曲面。
本实用新型的冲切模具将上刀刀口由现有的平面冲切面变成从两端向中间向上凹陷的弧形曲面,向下冲切时,弧形曲面刀口的两端为最低点最先接触工件表面,从而减少上刀刀口与工件表面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弱冲击力,降低噪音,从而营造良好的生产环境。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上模组件还包括上模板,所述上模板内部开设有与凹模相对应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大小与凹模相适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下模组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下模板,所述下模板表面设置有与凹模一一对应的凸模。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座的内部开设有位于凸模下方的腔体,所述腔体的大小与凸模相适配,所述腔体的环状边缘处设置有下刀,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位于腔体内部的压缩弹簧和定位杆,所述压缩弹簧与定位杆呈环形均匀分布,所述凸模上设置有与定位杆相适配的定位孔。压缩弹簧的设置是为了在冲切时减小冲击力,起到缓冲的作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座的底部两侧均设置有支撑座,两个所述支撑座之间设置有若干个支撑块。进一步增加冲切时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上模板的两侧均设置有至少三个呈等距离分布的导向柱,所述下模板开设有与导向柱一一对应的导向孔,所述导向孔大小与导向柱相匹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导向柱的外侧套设有位于上模板下方的缓冲板,所述上模板与缓冲板之间连接有若干个连接端和缓冲弹簧,所述缓冲板的内部开设有与凹模相适配的穿孔。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冲压板底部且位于上模板的两侧均设置有至少两个套筒,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位于下模板两侧且与套筒一一对应的缓冲装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缓冲装置包括壳体;
活动杆,所述活动杆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
弹簧,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活动杆的外侧,并伸入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活动杆和壳体之间通过弹簧活动连接;
压块,所述压块设置在所述活动杆的上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上刀刀口由现有的平面冲切面变成从两端向中间向上凹陷的弧形曲面,向下冲切时,弧形曲面刀口的两端为最低点最先接触工件表面,从而减少上刀刀口与工件表面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弱冲击力,降低噪音,从而营造良好的生产环境,同时在冲切的过程中,下模组件很容易受到上模组件的冲击力,通过下模具底部的缓冲装置可以减小下模组件受到的冲击力,有效的延长冲切模具的使用寿命,进一步提高工件生产时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图2中A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三;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缓冲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上刀嵌入下刀内部的剖视图。
图中:1、上模组件;2、冲压板;21、套筒;3、凹模;31、上刀;4、上模板;41、导向柱;5、缓冲板;6、连接端;7、缓冲弹簧;8、下模组件;9、底座;10、下模板;101、导向孔;11、凸模;12、缓冲装置;121、壳体;122、活动杆;123、弹簧;124、压块;13、安装柱;14、支撑座;15、支撑块;16、下刀;17、压缩弹簧;18、定位杆;19、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参见附图1-6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冲切模具,包括上模组件1和相对应设置的下模组件8,上模组件1包括冲压板2,冲压板2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凹模3,凹模3为圆环状,凹模3底部边缘设置有上刀31,上刀31刀口为环形冲切面,环形冲切面为从两端向中间向上凹陷的弧形曲面,环形冲切面与下模组件8的距离在沿着上刀31的径向方向,从两端向中间逐步增大。
本实用新型的冲切模具将上刀31刀口由现有的平面冲切面变成从两端向中间向上凹陷的弧形曲面,具体结合图6所示,向下冲切时,弧形曲面刀口的两端为最低点最先接触工件表面,从而减少上刀31刀口与工件表面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弱冲击力,降低噪音,从而营造良好的生产环境。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上模组件1还包括上模板4,上模板4内部开设有与凹模3相对应的通孔,通孔的大小与凹模3相适配。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下模组件8包括底座9,底座9上设置有下模板10,下模板10表面设置有与凹模3一一对应的凸模11。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结合图4所示,底座9的内部开设有位于凸模11下方的腔体,腔体的大小与凸模11相适配,腔体的环状边缘处设置有下刀16,底座9上设置有位于腔体内部的压缩弹簧17和定位杆18,压缩弹簧17与定位杆18呈环形均匀分布,凸模11上设置有与定位杆18相适配的定位孔19。压缩弹簧17的设置是为了在冲切时减小冲击力,起到缓冲的作用。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上模板4的两侧均设置有至少三个呈等距离分布的导向柱41,下模板10开设有与导向柱41一一对应的导向孔101,导向孔101大小与导向柱41相匹配。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结合图3所示,导向柱41的外侧套设有位于上模板4下方的缓冲板5,上模板4与缓冲板5之间连接有若干个连接端6和缓冲弹簧7,缓冲板5的内部开设有与凹模3相适配的穿孔。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冲压板2底部且位于上模板4的两侧均设置有至少两个套筒21,底座9上还设置有位于下模板10两侧且与套筒21一一对应的缓冲装置12。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结合图5所示,缓冲装置12包括壳体121、活动杆122和弹簧123,活动杆122设置在壳体121的内部,弹簧123套设在活动杆122的外侧,并伸入壳体121的内部,活动杆122和壳体121之间通过弹簧123活动连接,还包括压块124,压块124设置在活动杆122的上端。通过设置缓冲装置12减少下模组件8的冲击力,有效的延长冲切模具的使用寿命,提高工件生产时的安全性。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底座9的底部两侧均设置有支撑座14,两个支撑座14之间设置有若干个支撑块15。进一步增加冲切时的稳定性。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冲压板2的顶部设置有安装柱13。便于与冲压机连接。
使用时,将安装柱13与冲压机相连接,将需要冲切的工件放置在凸模11上,冲压机向下移动推动冲压板2、上模板4和缓冲板5向下移动,带动其中部凹模3上的上刀31向下移动,上刀31向下移动配合下模板10上的下刀16对工件进行冲切,由于上刀31刀口为弧形曲面,冲切时与工件表面接触面少,从而减弱冲击力,降低噪音,营造良好的生产环境,同时在冲切的过程中,下模组件8很容易受到上模组件1的冲击力,通过下模组件8底部的缓冲装置12可以减小下模组件8受到的冲击力,有效的延长冲切模具的使用寿命,进一步提高工件生产时的安全性。
以上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冲切模具,包括上模组件(1)和相对应设置的下模组件(8),所述上模组件(1)包括冲压板(2),所述冲压板(2)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凹模(3),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模(3)为圆环状,所述凹模(3)底部边缘设置有上刀(31),所述上刀(31)刀口为环形冲切面,所述环形冲切面与所述下模组件(8)的距离在沿着所述上刀(31)的径向方向,从两端向中间逐步增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切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冲切面为从两端向中间向上凹陷的弧形曲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切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组件(1)还包括上模板(4),所述上模板(4)内部开设有与凹模(3)相对应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大小与凹模(3)相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冲切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组件(8)包括底座(9),所述底座(9)上设置有下模板(10),所述下模板(10)的表面设置有与凹模(3)一一对应的凸模(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冲切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9)的内部开设有位于凸模(11)下方的腔体,所述腔体的大小与凸模(11)相适配,所述腔体的环状边缘处设置有下刀(16),所述底座(9)上设置有位于腔体内部的压缩弹簧(17)和定位杆(18),所述凸模(11)上设置有与定位杆(18)相适配的定位孔(19)。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冲切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9)的底部两侧均设置有支撑座(14),两个所述支撑座(14)之间设置有若干个支撑块(15)。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冲切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板(4)的两侧均设置有至少三个呈等距离分布的导向柱(41),所述下模板(10)开设有与导向柱(41)一一对应的导向孔(101),所述导向孔(101)大小与导向柱(41)相匹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冲切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柱(41)的外侧套设有位于上模板(4)下方的缓冲板(5),所述上模板(4)与缓冲板(5)之间连接有若干个连接端(6)和缓冲弹簧(7),所述缓冲板(5)的内部开设有与凹模(3)相适配的穿孔。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冲切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压板(2)底部且位于上模板(4)的两侧均设置有至少两个套筒(21),所述底座(9)上还设置有位于下模板(10)两侧且与套筒(21)一一对应的缓冲装置(12)。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冲切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装置(12)包括:
壳体(121);
活动杆(122),所述活动杆(122)设置在所述壳体(121)的内部;
弹簧(123),所述弹簧(123)套设在所述活动杆(122)的外侧,并伸入所述壳体(121)的内部,所述活动杆(122)和壳体(121)之间通过弹簧(123)活动连接;
压块(124),所述压块(124)设置在所述活动杆(122)的上端。
CN202222582507.5U 2022-09-27 2022-09-27 冲切模具 Active CN2188357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82507.5U CN218835761U (zh) 2022-09-27 2022-09-27 冲切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82507.5U CN218835761U (zh) 2022-09-27 2022-09-27 冲切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35761U true CN218835761U (zh) 2023-04-11

Family

ID=873032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582507.5U Active CN218835761U (zh) 2022-09-27 2022-09-27 冲切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357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860024U (zh) 电气插座用插片加工专用模具
CN101958500B (zh) 电气插座用插脚的加工方法及专用模具
CN201860023U (zh) 电气插座用插脚加工专用模具
CN218835761U (zh) 冲切模具
CN114273525A (zh) 一种车轮轮辐模具及车轮轮辐加工方法
CN217941555U (zh) 一种铝箔容器加工的冲压模具
CN101958501B (zh) 电气插座用插片的加工方法及专用模具
CN216324431U (zh) 一种双离合变速箱连接器部件生产用多工位冲压装置
CN202667435U (zh) 一种腹板连续模
CN215786034U (zh) 环形废料脱料装置及模具
CN210847981U (zh) 一种切断折弯一步成形的复合模具
CN214639470U (zh) 一种摆动剪切装置
CN212822219U (zh) 用于汽车安全气囊网孔零件的上下成型加工装置
CN207357897U (zh) 高效薄板压形冲斜孔边缘裁切模具组件
CN207288532U (zh) 一种制动器防尘罩侧切模具
CN112742973A (zh) 助力器壳体后道加工成型模组
KR20170140046A (ko) 천공작업 예방장치 및 시스템
CN101954427B (zh) 空调温度控制器上盖的加工方法及其加工专用模具
CN216729041U (zh) 一种新型拉伸端面侧切冲压模具结构
CN215467431U (zh) 一种通风孔用的冲压模及其冲压机
CN219899915U (zh) 一种壳体成型摄像机模具
CN213410158U (zh) 一种凸点卡簧成型装置
CN110919769A (zh) 一种纸托刀模及其制作方法
CN213495903U (zh) 一种汽车加强件成型模具
CN214321513U (zh) 一种缸头盖呼吸片冲压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