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05442U - 一种皮卡车货箱门以及皮卡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皮卡车货箱门以及皮卡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05442U
CN218805442U CN202223339773.1U CN202223339773U CN218805442U CN 218805442 U CN218805442 U CN 218805442U CN 202223339773 U CN202223339773 U CN 202223339773U CN 218805442 U CN218805442 U CN 2188054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ck
plate
truck
door
cargo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33977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武盼厚
赵友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Radar New Energy Vehicle Zhejia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Radar New Energy Vehicle Zhejia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Radar New Energy Vehicle Zhejia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33977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054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054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054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80Technologies aiming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ses emissions common to all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 Y02T10/82Elements for improving aerodynamics

Landscapes

  • Wing Frames And Configur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皮卡车货箱门以及皮卡车,所述皮卡车货箱门包括门主体、转动基座和坡度板;所述门主体用以铰接安装在皮卡车的车体后端上;所述转动基座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轴线转动安装于所述门主体;以及,所述坡度板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轴线转动安装于所述转动基座;其中,转动所述转动基座,使得所述坡度板能够自横置状态切换为纵置状态,并自所述门主体向后伸出,转动所述坡度板,所述坡度板的自由端用以抵接在卸货地面。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皮卡车缺少卸货装置,导致卸载货物不方便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皮卡车货箱门以及皮卡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皮卡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货箱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皮卡车货箱门以及皮卡车。
背景技术
现在随着国内针对皮卡车的政策调整,取消进城限制等,由于皮卡车不仅可以作为拉货使用,还可以作为家用车进行使用,因此,越来越多的皮卡车在生活中被人们所使用。
现有的皮卡车,通常包括驾驶舱、乘员舱和货箱三部分,驾驶舱与乘员舱连在一起,货箱位于乘员舱的后面,货箱与乘员舱完全隔离,在运送、摆放较长的货物时,因货箱前部是乘员舱后围,货箱尾门关闭,实现货物运输;随着科技的发展,皮卡车从货车属性向乘用化进行升级,越来越重视美观度、轻量化和多功能应用场景,而传统皮卡车型对货箱门主要是设计功能简单的货箱门,实现对货箱内货物进行保护、防止掉落的功能,通常传统的皮卡车在卸载或者装载货物的时候,需要搭接额外搭接卸货装置进行卸货,在没有合适的卸货装置时,只能怪靠人力进行搬运,十分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皮卡车货箱门以及皮卡车,旨在解决现有皮卡车缺少卸货装置,导致卸载货物不方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皮卡车货箱门,包括:
门主体,用以铰接安装在皮卡车的车体后端上;
转动基座,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轴线转动安装于所述门主体;以及,
坡度板,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轴线转动安装于所述转动基座;
其中,转动所述转动基座,使得所述坡度板能够自横置状态切换为纵置状态,并自所述门主体向后伸出,转动所述坡度板,所述坡度板的自由端用以抵接在卸货地面。
可选地,所述皮卡车货箱门还包括转动连接结构,其中:
所述转动连接结构包括相互转动配合的连接轴和安装孔,所述连接轴和所述安装孔中,其中一个设于所述转动基座,另一个设于所述门主体上。
可选地,所述门主体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长边侧部以及两个相对的短边侧部,其中一个所述长边侧部用以铰接安装在皮卡车的车体后端上,所述转动连接结构设于另一所述长边侧部与其中一个所述短边侧部的交界处。
可选地,所述坡度板与所述转动基座之间设有合页铰链连接结构。
可选地,所述坡度板的上端面设有多个第一防滑筋部,多个所述第一防滑筋部横向延伸,且沿纵向间隔设置。
可选地,所述坡度板能够叠设在所述门主体上;或者,
所述门主体上形成有开口朝向后端的容纳腔,所述坡度板能够活动收纳至所述容纳腔内。
可选地,所述坡度板的宽度可调整。
可选地,所述坡度板包括至少两个连接板,所述至少两个连接板包括相邻的第一连接板,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横向上相对滑动安装,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之间重叠的长度可调整。
可选地,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侧端设有安装槽,在所述安装槽的两个侧壁上设有滑槽体,所述滑槽体形成有沿所述安装槽的深度方向的滑槽;
另一所述第一连接板在纵向上的两端分别对应滑动安装于两个所述滑槽内。
可选地,所述滑槽体的两相对的侧壁的自由端部相向弯折,以使得所述滑槽的槽口宽度小于所述滑槽的截面宽度;
所述第一连接板包括板主体、连接在所述板主体端部的过渡板以及连接在所述过渡板上的滑块,所述过渡板穿设在所述滑槽的槽口处,以使得所述滑块限位滑动安装于所述滑槽内。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皮卡车,包括上述的皮卡车货箱门,所述皮卡车货箱门包括:
门主体,用以铰接安装在皮卡车的车体后端上;
转动基座,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轴线转动安装于所述门主体;以及,
坡度板,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轴线转动安装于所述转动基座;
其中,转动所述转动基座,使得所述坡度板能够自横置状态切换为纵置状态,并自所述门主体向后伸出,转动所述坡度板,所述坡度板的自由端用以抵接在卸货地面。
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所述门本体具有开启状态和关闭状态,在所述门本体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转动基座沿着上下方向的轴线进行转动,直至自所述横置状态切换至所述纵置状态,由于所述坡度板与所述转动基座铰接,因此所述转动基座在旋转时,所述坡度板也随着所述转动基座,自所述横置状态切换至所述纵置状态,此时所述转动基座和所述坡度板之间的连接部位位于所述门本体的边缘,再将所述坡度板沿上下方向(即沿着所述左右方向延伸的轴线)翻转,直至所述坡度板的自由端与地面抵接,此时所述坡度板形成卸货板,操作工可以凭借所述坡度板在货箱和地面上走动,装卸货物,也可以利用所述坡度板将自行车、摩托车、小推车等货物直接推上货箱内,同时,还可以凭借所述坡度板卸载圆柱状货物,如此设置解决了现有皮卡车上下货物和存取货物困难的问题,无需凭借其他工具即可轻松装卸货物,功能灵巧,结构简单,大大提高了顾客的满意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皮卡车货箱门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包含皮卡车车厢);
图2为图1的A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皮卡车货箱门的另外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包含皮卡车车厢);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皮卡车货箱门的再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包含皮卡车车厢);
图5为图1中坡度板的结构示意图(包含门主体和转动基座)。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皮卡车货箱门 322 过渡板
1 门主体 323 滑块
11 长边侧部 33 安装槽
12 短边侧部 331 滑槽
2 转动基座 4 转动连接结构
3 坡度板 41 连接轴
31 第一防滑筋部 42 安装孔
32 第一连接板 5 合页铰链连接结构
321 板主体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现有的皮卡车,通常包括驾驶舱、乘员舱和货箱三部分,驾驶舱与乘员舱连在一起,货箱位于乘员舱的后面,货箱与乘员舱完全隔离,在运送、摆放较长的货物时,因货箱前部是乘员舱后围,货箱尾门关闭,实现货物运输;随着科技的发展,皮卡车从货车属性向乘用化进行升级,越来越重视美观度、轻量化和多功能应用场景,而传统皮卡车型对货箱门主要是设计功能简单的货箱门,实现对货箱内货物进行保护、防止掉落的功能,通常传统的皮卡车在卸载或者装载货物的时候,需要搭接额外搭接卸货装置进行卸货,在没有合适的卸货装置时,只能怪靠人力进行搬运,十分麻烦。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皮卡车货箱门100,图1至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皮卡车货箱门100的一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皮卡车货箱门100功能灵活,提升了皮卡车上下货物以及存取互殴的方便性,提升了客户的满意度;以下结合具体的附图主要对所述皮卡车货箱门100进行说明。
请参阅图1和图2,所述皮卡车货箱门100包括门主体1、转动基座2和坡度板3;所述门主体1用以铰接安装在皮卡车的车体后端上;所述转动基座2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轴线转动安装于所述门主体1;所述坡度板3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轴线转动安装于所述转动基座2;其中,转动所述转动基座2,使得所述坡度板3能够自横置状态切换为纵置状态,并自所述门主体1向后伸出,转动所述坡度板3,所述坡度板3的自由端用以抵接在卸货地面。
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所述门主体1具有开启状态和关闭状态,在所述门主体1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转动基座2沿着上下方向的轴线进行转动,直至自所述横置状态切换至所述纵置状态,由于所述坡度板3与所述转动基座2铰接,因此所述转动基座2在旋转时,所述坡度板3也随着所述转动基座2,自所述横置状态切换至所述纵置状态,此时所述转动基座2和所述坡度板3之间的连接部位位于所述门主体1的边缘,再将所述坡度板3沿上下方向(即沿着所述左右方向延伸的轴线)翻转,直至所述坡度板3的自由端与地面抵接,此时所述坡度板3形成卸货板,操作工可以凭借所述坡度板3在货箱和地面上走动,装卸货物,也可以利用所述坡度板3将自行车、摩托车、小推车等货物直接推上货箱内,同时,还可以凭借所述坡度板3卸载圆柱状货物,如此设置解决了现有皮卡车上下货物和存取货物困难的问题,无需凭借其他工具即可轻松装卸货物,功能灵巧,结构简单,大大提高了顾客的满意度。
请参阅图3,所述皮卡车货箱门100还包括转动连接结构4,所述转动连接结构4的具体类型不做限定,只要能够实现所述转动基座2的转动即可,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转动连接结构4包括相互转动配合的连接轴41和安装孔42,所述连接轴41和所述安装孔42中,其中一个设于所述转动基座2,另一个设于所述门主体1上。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孔42设于所述门主体1上,所述连接轴41形成在所述转动基座2上,所述连接轴41转动安装在所述安装孔42内,以使得所述转动基座2可绕着所述连接轴41在所述门主体1上转动,需要说明是,所述连接轴41和所述安装孔42的具体位置不做限定,只要能够不影响所述转动基座2转动即可。
请参阅图1和图3,需要说明是,所述转动连接结构4的具体位置不做限定,只要能够不影响所述转动基座2和所述坡度板3转动即可,具体地,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门主体1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长边侧部11以及两个相对的短边侧部12,其中一个所述长边侧部11用以铰接安装在皮卡车的车体后端上,所述转动连接结构4设于另一所述长边侧部11与其中一个所述短边侧部12的交界处;为了便于描述其中一个所述长边侧部11用以铰接安装在皮卡车的车体后端上为第一侧,另一所述长边侧部11为第二侧,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孔42形成在所述第二侧与所述短边部的交界处;如此设置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节省空间,另外一方面在操作工旋转所述转动基座2时能够节省一定力气,更加容易旋转所述转动基座2。
进一步地,所述皮卡车货箱门100还包括转动固定结构,所述转动固定结构包括相互配合的固定轴和固定槽,所述固定轴形成所述转动基座2上远离所述连接轴41的一端,所述固定槽形成在所述门主体1上,且与所述固定轴对应,在所述转动基座2自所述横置状态切换至所述纵置状态时,所述固定轴与所述固定槽配合将所述转动基座2固定在所述门主体1上,避免所述转动基座2随意转动,导致坡度板3偏离影响装卸货物。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皮卡车货箱门100还包括两个连杆结构,各所述连杆结构的一端与所述门主体1的短边侧部12连接,另外一端安装在皮卡车的车体后端,两个所述连杆结构用于支撑所述门主体1,以使得所述门主体1在打开状态时,在水平面内,与皮卡车的车厢底板呈基本水平状态,如此设置的目的是方便操作工装卸货物,避免所述门主体1对其造成干涉;具体地,各所述连杆结构包括固定座和伸缩杆,所述固定座铰接在所述皮卡车的车体后端,所述伸缩杆活动安装在所述固定座上,且与所述门主体1的短边侧部12连接,在所述门主体1打开的过程中,所述固定座先绕着铰接位置转动,当转动到合适位置时,所述伸缩杆往远离所述固定座的方向移动直至所述门主体1与所述皮卡车的车厢底板呈基本水平状态,将所述门主体1固定在此位置,避免所述门主体1随意晃动,导致所述坡度板3发生偏移。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坡度板3和所述转动基座2之间的连接方式并不做限定,只要能够实现转动即可;具体地,在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和2,所述坡度板3与所述转动基座2之间设有合页铰链连接结构5。所述合页铰链连接结构5的具体结构参考本领域常规设置即可,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坡度板3卸载圆柱状货物,由于所述坡度板3呈倾斜设置,所述圆柱状货物因其特殊性形状,采用坡度板3卸载所述圆柱状货物时,所述圆柱状货物从坡度板3的顶端运输到地面的过程中,速度会不断增加,所述圆柱状货物的冲击力会越来越大,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坡度板3的上端面设有多个第一防滑筋部31,多个所述第一防滑筋部31横向延伸,且沿纵向间隔设置。如此一来,所述第一防滑筋部31能够对所述圆柱状货物起到阻挡作用,抵消部分冲击力,使得所述圆柱状货物卸货过程更加平稳,避免撞击到操作工,导致操作工受伤;此外,为了保证所述坡度板3具有一定的强度,所述坡度板3的材质一般为金属材质,因此所述坡度板3的表面较为光滑,在利用所述坡度板3将自行车、摩托车、小推车等货物直接推上货箱内时,由于所述坡度板3的表面较为光滑,摩擦力较小,会产生打滑现象,导致自行车、摩托车、小推车等货物装载困难,当所述坡度板3的上端面设有多个第一防滑筋部31时,能够增大所述坡度板3上端面的摩擦力,使得自行车、摩托车、小推车等货物装载更加简单。
具体地,通常传统的皮卡车在卸载或者装载货物的时候,需要搭接额外搭接卸货装置进行卸货,在没有合适的卸货装置时,只能够靠人力进行搬运,为了避免出现此种情况,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坡度板3是安装在所述门主体1上,但是所述门主体1的主要作用是保护车厢内的货物,避免在运输的过程中货物掉落,因此所述坡度板3不能够对所述门主体1造成影响,请参阅图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坡度板3能够叠设在所述门主体1上;在另外一实施例中,所述门主体1上形成有开口朝向后端的容纳腔,所述坡度板3能够活动收纳至所述容纳腔内。
需要说明是,每次装载的货物打大小均不相同,因此为了满足不通体积货物的装载,所述坡度板3的宽度可调整。根据货物的体积调整所述坡度板3的宽度,从而满足不同体积的货物的装卸,如此设置提高所述坡度板3的通用性。
具体地,请参阅图图4和图5,所述坡度板3包括至少两个连接板,所述至少两个连接板包括相邻的第一连接板32,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32横向上相对滑动安装,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32之间重叠的长度可调整。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坡度板3包括两个第一连接板32,在操作工运输宽度较小的货物时,凭借一个所述第一连接板32即可完成货物的装载;当操作工需要运输宽度较大的货物时,将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32展开,拼合成一个体积较大的所述坡度板3,即可运输宽度较大的货物,如此设置提高所述坡度板3的灵活程度,使得所述坡度板3能够运输各种体积的货物,满足日常运输需求。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32的叠加方式不做限定,具体地,请参阅图4,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连接板32的侧端设有安装槽33,在所述安装槽33的两个侧壁上设有滑槽331体,所述滑槽331体形成有沿所述安装槽33的深度方向的滑槽331;另一所述第一连接板32在纵向上的两端分别对应滑动安装于两个所述滑槽331内。在本实施例中,与所述活动基座连接的所述第一连接板32内形成有安装槽33,所述安装槽33的两个侧壁上形成有两个滑槽331,另外一个所述第一连接板32与所述安装槽33对应的两个侧壁上形成有滑块323,各所述滑块323滑动安装在各所述安装槽33内,以使得另外一个所述第一连接板32能够安装在与所述活动基座连接的所述第一连接板32内,如此设置提高所述坡度板3的灵活程度,使得所述坡度板3能够运输各种体积的货物,满足日常运输需求。
所述滑槽331体的两相对的侧壁的自由端部相向弯折,以使得所述滑槽331的槽口宽度小于所述滑槽331的截面宽度;如此设置,避免所述滑块323脱离所述滑槽331,保证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32之间连接的稳固性。
进一步地,请继续参阅图4,所述第一连接板32包括板主体321、连接在所述板主体321端部的过渡板322以及连接在所述过渡板322上的滑块323,所述过渡板322穿设在所述滑槽331的槽口处,以使得所述滑块323限位滑动安装于所述滑槽331内。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皮卡车,所述皮卡车包括上述皮卡车货箱门100;所述皮卡车货箱门100的具体结构参考上述实施例。由于本所述皮卡车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皮卡车货箱门,其特征在于,包括:
门主体,用以铰接安装在皮卡车的车体后端上;
转动基座,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轴线转动安装于所述门主体;以及,
坡度板,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轴线转动安装于所述转动基座;
其中,转动所述转动基座,使得所述坡度板能够自横置状态切换为纵置状态,并自所述门主体向后伸出,转动所述坡度板,所述坡度板的自由端用以抵接在卸货地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卡车货箱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卡车货箱门还包括转动连接结构,其中:
所述转动连接结构包括相互转动配合的连接轴和安装孔,所述连接轴和所述安装孔中,其中一个设于所述转动基座,另一个设于所述门主体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皮卡车货箱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主体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长边侧部以及两个相对的短边侧部,其中一个所述长边侧部用以铰接安装在皮卡车的车体后端上,所述转动连接结构设于另一所述长边侧部与其中一个所述短边侧部的交界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卡车货箱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坡度板与所述转动基座之间设有合页铰链连接结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卡车货箱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坡度板的上端面设有多个第一防滑筋部,多个所述第一防滑筋部横向延伸,且沿纵向间隔设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卡车货箱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坡度板能够叠设在所述门主体上;或者,
所述门主体上形成有开口朝向后端的容纳腔,所述坡度板能够活动收纳至所述容纳腔内。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卡车货箱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坡度板的宽度可调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皮卡车货箱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坡度板包括至少两个连接板,所述至少两个连接板包括相邻的第一连接板,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横向上相对滑动安装,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之间重叠的长度可调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皮卡车货箱门,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侧端设有安装槽,在所述安装槽的两个侧壁上设有滑槽体,所述滑槽体形成有沿所述安装槽的深度方向的滑槽;
另一所述第一连接板在纵向上的两端分别对应滑动安装于两个所述滑槽内。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皮卡车货箱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体的两相对的侧壁的自由端部相向弯折,以使得所述滑槽的槽口宽度小于所述滑槽的截面宽度;
所述第一连接板包括板主体、连接在所述板主体端部的过渡板以及连接在所述过渡板上的滑块,所述过渡板穿设在所述滑槽的槽口处,以使得所述滑块限位滑动安装于所述滑槽内。
11.一种皮卡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0任意一项所述的皮卡车货箱门。
CN202223339773.1U 2022-12-12 2022-12-12 一种皮卡车货箱门以及皮卡车 Active CN2188054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39773.1U CN218805442U (zh) 2022-12-12 2022-12-12 一种皮卡车货箱门以及皮卡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39773.1U CN218805442U (zh) 2022-12-12 2022-12-12 一种皮卡车货箱门以及皮卡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05442U true CN218805442U (zh) 2023-04-07

Family

ID=872699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339773.1U Active CN218805442U (zh) 2022-12-12 2022-12-12 一种皮卡车货箱门以及皮卡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054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82042B (zh) 集装箱拖车
US20060151555A1 (en) Pivotal cargo carrier for vehicles
HU206296B (en) Arrangement for closeable freight tank of container type
US20060091171A1 (en) Tailgate tire carrier
US5468008A (en) Low deck trailer
US5794959A (en) Trailer hitch assembly, and dual purpose trailer utilizing such hitch assembly
US10703295B2 (en) Pickup truck having cargo bed with elevated bicycle rack
US7178848B1 (en) Utility rack arrangement for a vehicle
CN218805442U (zh) 一种皮卡车货箱门以及皮卡车
US6692014B1 (en) Load hauling trailer assembly adapted for on and off road use
US20090245991A1 (en) Transport Trailer and Method
JP3820304B2 (ja) 運搬台車
CN206615133U (zh) 一种便携伸缩式物流货箱快速卸货装置
GB2462919A (en) An extendable load carrying vehicle
JP4197242B2 (ja) 車両運搬車のタイヤストッパ構造
CN212022489U (zh) 一种轿运车上车踏板
CN211195988U (zh) 中置轴车辆运输装置
CN109590962A (zh) 一种客车轮胎储备转运工装
CN218318231U (zh) 自卸货运箱
JPS61226360A (ja) 折り畳み台車
CN112977317B (zh) 车辆及其后下部防护装置
US20230312227A1 (en) Scooter transport container
JP3063987U (ja) 荷物篭
JP3665300B2 (ja) コンテナ荷役装置を備えた軽自動車
CN107521403A (zh) 挂车货台及设有该挂车货台的低平板半挂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