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99038U - 一种微晶锡球加工用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微晶锡球加工用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99038U
CN218799038U CN202223214189.3U CN202223214189U CN218799038U CN 218799038 U CN218799038 U CN 218799038U CN 202223214189 U CN202223214189 U CN 202223214189U CN 218799038 U CN218799038 U CN 2187990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mould
mold
connecting rod
fixed conn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21418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随缘
朱士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Zhongxi Jinchang New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Zhongxi Jinchang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Zhongxi Jinchang New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Zhongxi Jinchang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21418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990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990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990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晶锡球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微晶锡球加工用模具,包括机体、模具管和清洁组件,所述机体上转动设置有注塑装置,所述注塑装置上开设有若干注塑口,所述机体上转动设置有所述模具管,所述模具管的外壁设置有制冷箱,所述制冷箱内部设置有水箱,所述水箱的一侧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上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上设置有冷凝室,所述冷凝室上设置有进水管,所述冷却管的一侧设置有回水管,所述模具管的侧面设置有所述清洁组件,清洁组件中设置了滚轮,将外界的水管通过管道接头相连接,人力推动水管即可完成清洁组件在模具管内部运动,喷头与打磨圈两者的配合可以对模具管内壁上的残留物进行打磨冲洗,实现了对模具管的清理。

Description

一种微晶锡球加工用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晶锡球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晶锡球加工用模具。
背景技术
微晶锡球广泛用于马口铁、助熔剂、有机合成、化工生产、合金制造,以及电子行业中多组集成电路的装配等,还用于测定砷、磷酸盐的试剂、还原剂,镀锡制品等微晶锡球的制作通常需要用到专用的模具进行注塑定型。市场上的微晶锡球模具在注塑时需要将注塑装置倾斜一定角度,将注塑液体精准倒入每个模具的模具口,模具内的液体定型后从模具口中分离开,从而完成脱模。
微晶锡球模具通常为圆管状,并在表面开设多个模具口,便于注塑液体定型后从中分离开,注塑液体定型需要低温加速定型,现有的微晶锡球模具在注塑时管体中的温度较为恒定,导致注塑过程较为缓慢,影响工作效率,同时微晶锡球模具多次使用后内部的注塑液体会有残留,导致凝固后在内部堆积,堵塞微晶锡球模具的模具口。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对于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微晶锡球加工用模具。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设计一种微晶锡球加工用模具,包括机体、模具管和清洁组件,所述机体上转动设置有注塑装置,所述注塑装置上开设有若干注塑口,所述机体上转动设置有所述模具管,所述模具管上开设有模具口,所述模具管位于所述注塑装置的下方,所述模具管的外壁设置有制冷箱,所述制冷箱内部设置有水箱,所述水箱的一侧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与所述水箱之间设置有管道,所述水泵上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上设置有冷凝室,所述冷凝室上设置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远离所述冷凝室的一端设置有冷却管,所述冷却管的一侧设置有回水管,所述模具管的侧面设置有所述清洁组件。
优选的,清洁组件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拐角上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内穿插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端部设置有滚轮,所述套筒外围设置有调节柱,所述支撑架上贯穿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贯穿设置有打磨圈,所述打磨圈的一侧设置有喷头,所述喷头的背部设置有刮板,所述连接杆的端部设置有管道接头。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为三角形,所述套筒与所述支撑架的拐角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滑动设置在所述套筒内,所述调节柱贯穿所述套筒并与所述套筒螺纹连接,所述支撑柱远离所述套筒的一端与所述滚轮固定连接,所述滚轮的位置与所述模具口错开设置。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贯穿所述支撑架且与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打磨圈转动设置在所述连接杆上,所述喷头等间距分布在所述连接杆上且与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刮板与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延伸出所述支撑架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所述管道接头,所述打磨圈与所述刮板均匀所述模具管的内壁相互贴合。
优选的,所述制冷箱与所述模具管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水泵与所述水箱均固定设置在所述制冷箱的内部,所述管道的一端与所述水箱固定连接,所述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水泵固定连接,所述水泵与所述冷凝室通过所述出水管固定连接,所述冷凝室内填充有制冷剂,所述冷凝室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所述进水管,所述进水管远离所述冷凝室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冷却管,所述冷却管远离进水管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回水管,所述回水管与所述水箱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注塑口等间距分布在所述注塑装置上,所述模具口等间距设置在所述模具管上且与所述模具管的内部相互连通,所述注塑口与所述模具口的位置相互对应。
优选的,所述模具管的下方设置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与所述机体固定连接且所述导流板倾斜设置,所述导流板下方固定设置有收集箱。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清洁组件,清洁组件中设置可移动的滚轮,通过转动调节柱来调整支撑柱延伸出套筒的长度,从而使得滚轮可以与模具管内壁相互贴合,将外界的水管通过管道接头相连接,人力推动水管即可完成清洁组件在模具管内部运动,同时在连接杆上设置喷头与打磨圈,两者的配合可以对模具管内壁上的残留物进行打磨冲洗,由于设置了与模具管内壁相匹配的刮板,在清洁组件运动时,将残渣进行推动,直至残渣从多个模具口处掉落,通过导流板进入收集箱统一处理,从而实现了对模具管的清理;
2、通过设置制冷箱,在制冷箱里设置水泵,水泵将常温水通过管道运输到出水管内部,再通过出水管进入冷凝室,由于冷凝室里填充有制冷剂,使得常温水可以在冷凝室内进行降温处理,冷却后的水体从进水管流入冷却管后可以对制冷箱内部的热量进行吸收,进而达到制冷的效果,使得通过制冷箱可以实现对模具管的降温,而水泵又可以将冷却管中的水体通过回水管回收到水箱中,从而实现了循环制冷的效果,加速了注塑液体的定型,提高了注塑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参考所附附图,以更加充分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然而,所附附图仅用于说明和阐述,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微晶锡球加工用模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微晶锡球加工用模具的清洁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微晶锡球加工用模具的制冷箱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微晶锡球加工用模具的支撑架结构示意图。
上述附图标记表示:1、机体;11、注塑装置;12、注塑口;13、模具口;14、导流板;15、收集箱;2、模具管;21、制冷箱;22、水箱;23、水泵;24、管道;25、出水管;26、冷凝室;27、进水管;28、冷却管;29、回水管;3、清洁组件;31、支撑架;32、套筒;33、支撑柱;34、滚轮;35、调节柱;36、连接杆;361、管道接头;37、打磨圈;38、喷头;39、刮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参照图1-4,一种微晶锡球加工用模具,包括机体1、模具管2和清洁组件3,机体1上转动设置有注塑装置11,注塑装置11上开设有若干注塑口12,机体1上转动设置有模具管2,模具管2上开设有模具口13,模具管2位于注塑装置11的下方,模具管2的外壁设置有制冷箱21,制冷箱21内部设置有水箱22,水箱22的一侧设置有水泵23,水泵23与所述水箱22之间设置有管道24,水泵23上设置有出水管25,出水管25上设置有冷凝室26,冷凝室26上设置有进水管27,进水管27远离冷凝室26的一端设置有冷却管28,冷却管28的一侧设置有回水管29,模具管2的侧面设置有清洁组件3,通过设置清洁组件3,清洁组件3中设置可移动的滚轮34,通过转动调节柱35来调整支撑柱33延伸出套筒32的长度,从而使得滚轮34可以与模具管2内壁相互贴合,将外界的水管通过管道24接头相连接,人力推动水管即可完成清洁组件3在模具管2内部运动,同时在连接杆36上设置喷头38与打磨圈37,两者的配合可以对模具管2内壁上的残留物进行打磨冲洗,由于设置了与模具管2内壁相匹配的刮板39,在清洁组件3运动时,将残渣进行推动,直至残渣从多个模具口13处掉落,通过导流板14进入收集箱15统一处理,从而实现了对模具管2的清理。
进一步的,清洁组件3包括支撑架31,支撑架31的拐角上设置有套筒32,套筒32内穿插设置有支撑柱33,支撑柱33的端部设置有滚轮34,套筒32外围设置有调节柱35,支撑架31上贯穿设置有连接杆36,连接杆36上贯穿设置有打磨圈37,打磨圈37的一侧设置有喷头38,喷头38的背部设置有刮板39,连接杆36的端部设置有管道24接头,通过设置清洁组件3,可对模具管2的内部进行清理,防止模具口13出现堵塞。
进一步的,支撑架31为三角形,套筒32与支撑架31的拐角固定连接,支撑柱33滑动设置在套筒32内,调节柱35贯穿套筒32并与套筒32螺纹连接,支撑柱33远离套筒32的一端与滚轮34固定连接,滚轮34的位置与模具口13错开设置,清洁组件3中设置可移动的滚轮34,通过转动调节柱35来调整支撑柱33延伸出套筒32的长度,从而使得滚轮34可以与模具管2内壁相互贴合,将外界的水管通过管道24接头相连接,人力推动水管即可完成清洁组件3在模具管2内部运动,且滚轮34不会陷入模具口13中影响其运动。
进一步的,连接杆36贯穿支撑架31且与支撑架31固定连接,打磨圈37转动设置在连接杆36上,喷头38等间距分布在连接杆36上且与连接杆36固定连接,刮板39与连接杆36固定连接,连接杆36延伸出支撑架31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管道24接头,打磨圈37与刮板39均匀模具管2的内壁相互贴合,在连接杆36上设置喷头38与打磨圈37,两者的配合可以对模具管2内壁上的残留物进行打磨冲洗,由于设置了与模具管2内壁相匹配的刮板39,在清洁组件3运动时,将残渣进行推动,直至残渣从多个模具口13处掉落。
进一步的,制冷箱21与模具管2的外壁固定连接,水泵23与水箱22均固定设置在制冷箱21的内部,管道24的一端与水箱22固定连接,管道24的另一端与水泵23固定连接,水泵23与冷凝室26通过出水管25固定连接,冷凝室26内填充有制冷剂,冷凝室26的一侧固定设置有进水管27,进水管27远离冷凝室26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冷却管28,冷却管28远离进水管27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回水管29,回水管29与水箱22固定连接,水泵23将常温水通过管道24运输到出水管25内部,再通过出水管25进入冷凝室26,由于冷凝室26里填充有制冷剂,使得常温水可以在冷凝室26内进行降温处理,冷却后的水体从进水管27流入冷却管28后可以对制冷箱21内部的热量进行吸收,进而达到制冷的效果,使得通过制冷箱21可以实现对模具管2的降温,而水泵23又可以将冷却管28中的水体通过回水管29回收到水箱22中,从而实现了循环制冷的效果,加速了注塑液体的定型。
进一步的,注塑口12等间距分布在注塑装置11上,模具口13等间距设置在模具管2上且与模具管2的内部相互连通,注塑口12与模具口13的位置相互对应,这样设置使得注塑装置11转动到模具口13上方时,可以将注塑的液体精准倒入模具口13的内部。
进一步的,模具管2的下方设置有导流板14,导流板14与机体1固定连接且导流板14倾斜设置,导流板14下方固定设置有收集箱15,在清洁组件3运动时,将残渣进行推动,直至残渣从多个模具口13处掉落,通过导流板14进入收集箱15统一处理,从而实现了对模具管2的清理。
工作原理:在使用此装置时,首先启动水泵23,水泵23将常温水通过管道24运输到出水管25内部,再通过出水管25进入冷凝室26,由于冷凝室26里填充有制冷剂,使得常温水可以在冷凝室26内进行降温处理,冷却后的水体从进水管27流入冷却管28后可以对制冷箱21内部的热量进行吸收,进而达到制冷的效果,使得通过制冷箱21可以实现对模具管2的降温,而水泵23又可以将冷却管28中的水体通过回水管29回收到水箱22中,从而实现了循环制冷的效果,加速了注塑液体的定型,然后开始注塑;注塑结束后,通过转动调节柱35来调整支撑柱33延伸出套筒32的长度,从而使得滚轮34可以与模具管2内壁相互贴合,将外界的水管通过管道24接头相连接,人力推动水管即可完成清洁组件3在模具管2内部运动,同时在连接杆36上设置喷头38与打磨圈37,两者的配合可以对模具管2内壁上的残留物进行打磨冲洗,由于设置了与模具管2内壁相匹配的刮板39,在清洁组件3运动时,将残渣进行推动,直至残渣从多个模具口13处掉落,通过导流板14进入收集箱15统一处理,从而实现了对模具管2的清理。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微晶锡球加工用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1)、模具管(2)和清洁组件(3),所述机体(1)上转动设置有注塑装置(11),所述注塑装置(11)上开设有若干注塑口(12),所述机体(1)上转动设置有所述模具管(2),所述模具管(2)上开设有模具口(13),所述模具管(2)位于所述注塑装置(11)的下方,所述模具管(2)的外壁设置有制冷箱(21),所述制冷箱(21)内部设置有水箱(22),所述水箱(22)的一侧设置有水泵(23),所述水泵(23)与所述水箱(22)之间设置有管道(24),所述水泵(23)上设置有出水管(25),所述出水管(25)上设置有冷凝室(26),所述冷凝室(26)上设置有进水管(27),所述进水管(27)远离所述冷凝室(26)的一端设置有冷却管(28),所述冷却管(28)的一侧设置有回水管(29),所述模具管(2)的侧面设置有所述清洁组件(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晶锡球加工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组件(3)包括支撑架(31),所述支撑架(31)的拐角上设置有套筒(32),所述套筒(32)内穿插设置有支撑柱(33),所述支撑柱(33)的端部设置有滚轮(34),所述套筒(32)外围设置有调节柱(35),所述支撑架(31)上贯穿设置有连接杆(36),所述连接杆(36)上贯穿设置有打磨圈(37),所述打磨圈(37)的一侧设置有喷头(38),所述喷头(38)的背部设置有刮板(39),所述连接杆(36)的端部设置有管道接头(36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微晶锡球加工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31)为三角形,所述套筒(32)与所述支撑架(31)的拐角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33)滑动设置在所述套筒(32)内,所述调节柱(35)贯穿所述套筒(32)并与所述套筒(32)螺纹连接,所述支撑柱(33)远离所述套筒(32)的一端与所述滚轮(34)固定连接,所述滚轮(34)的位置与所述模具口(13)错开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微晶锡球加工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36)贯穿所述支撑架(31)且与所述支撑架(31)固定连接,所述打磨圈(37)转动设置在所述连接杆(36)上,所述喷头(38)等间距分布在所述连接杆(36)上且与所述连接杆(36)固定连接,所述刮板(39)与所述连接杆(36)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36)延伸出所述支撑架(31)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所述管道接头(361),所述打磨圈(37)与所述刮板(39)均匀所述模具管(2)的内壁相互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微晶锡球加工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箱(21)与所述模具管(2)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水泵(23)与所述水箱(22)均固定设置在所述制冷箱(21)的内部,所述管道(24)的一端与所述水箱(22)固定连接,所述管道(24)的另一端与所述水泵(23)固定连接,所述水泵(23)与所述冷凝室(26)通过所述出水管(25)固定连接,所述冷凝室(26)内填充有制冷剂,所述冷凝室(26)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所述进水管(27),所述进水管(27)远离所述冷凝室(26)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所述冷却管(28),所述冷却管(28)远离进水管(27)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回水管(29),所述回水管(29)与所述水箱(22)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晶锡球加工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口(12)等间距分布在所述注塑装置(11)上,所述模具口(13)等间距设置在所述模具管(2)上且与所述模具管(2)的内部相互连通,所述注塑口(12)与所述模具口(13)的位置相互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微晶锡球加工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管(2)的下方设置有导流板(14),所述导流板(14)与所述机体(1)固定连接且所述导流板(14)倾斜设置,所述导流板(14)下方固定设置有收集箱(15)。
CN202223214189.3U 2022-11-30 2022-11-30 一种微晶锡球加工用模具 Active CN2187990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14189.3U CN218799038U (zh) 2022-11-30 2022-11-30 一种微晶锡球加工用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14189.3U CN218799038U (zh) 2022-11-30 2022-11-30 一种微晶锡球加工用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99038U true CN218799038U (zh) 2023-04-07

Family

ID=870470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214189.3U Active CN218799038U (zh) 2022-11-30 2022-11-30 一种微晶锡球加工用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9903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405968B (zh) 一种模具生产用冷却装置
CN210208601U (zh) 一种压铸锌合金铸造模具
CN218799038U (zh) 一种微晶锡球加工用模具
CN211334340U (zh) 一种等径三通注塑模具
CN214395293U (zh) 一种高强度抗裂变挤压注塑模具
CN213860556U (zh) 一种清洁环保塑料透明管用成型设备
CN212470894U (zh) 一种具有快速降温结构的金属拉丝生产设备
CN211915027U (zh) 一种铝型材生产用快速冷却成型装置
CN210938375U (zh) 一种塑胶用精密铣床自动喷洒冷却液机构
CN114260435A (zh) 一种自动上料的卧式冷室合金压铸机
CN217258042U (zh) 一种用于汽车内门开启手柄的加工模具
CN112692237A (zh) 一种电机端盖制造工艺
CN213291239U (zh) 一种注塑成型模具循环冷却装置
CN216885073U (zh) 一种能提高生产效率节约能耗的辅助设备
CN214982964U (zh) 一种雾化器塑料件成型用冷却设备
CN217834435U (zh) 一种带有余料回收作用的塑料板模具
CN111085712A (zh) 一种模具生产铣床冷却装置
CN220805460U (zh) 一种铸件加工用快速冷却装置
CN216326994U (zh) 一种数控机床加工用切削液循环使用装置
CN217071697U (zh) 一种带有冷却液的模具加工装置
CN220562122U (zh) 一种模具冷却结构
CN213763927U (zh) 一种多功能螺丝模具
CN216540800U (zh) 一种铁水冷却装置
CN214605752U (zh) 一种金属模具加工用冷却机构
CN217668253U (zh) 一种加工中心液压油回油冷却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