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76250U - 一种修枝机刀片研磨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修枝机刀片研磨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76250U
CN218776250U CN202223230692.8U CN202223230692U CN218776250U CN 218776250 U CN218776250 U CN 218776250U CN 202223230692 U CN202223230692 U CN 202223230692U CN 218776250 U CN218776250 U CN 2187762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fixed
blade
column
plac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23069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顾建华
潘云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Zhenyu Too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Zhenyu Too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Zhenyu Too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Zhenyu Too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23069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762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762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762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nish Polishing, Edge Sharpening, And Grinding By Specific Grind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修枝机刀片研磨设备,它包括:底板;刀片放置结构,所述刀片放置结构设置在底板上,它包括固定在所述底板顶部且用于套设修枝机刀片的第一放置柱、第二放置柱和第三放置柱,所述第一放置柱、第二放置柱和第三放置柱呈圆周排布;刀片转移结构以及推齿结构。本实用新型修枝机刀片研磨设备自动化程度高,由刀片转移结构对修枝机刀片进行转移,不需要人工搬运刀片,节省了人工的投入成本,降低了操作工的劳动强度;利用推动气缸做驱动力,推动延伸板摆动,在转板、第一固定板、支撑板和第二固定板的作用下,带动推板同步摆动,进而由顶块推动修枝机刀片的刀齿转动,提高了研磨的效率以及转动后的刀齿位置的准确率,提高了研磨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修枝机刀片研磨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修枝机刀片研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修枝机刀片研磨设备。
背景技术
修枝机刀片是用来切割各种灌木、绿篱的工具,修枝机刀片在长时间的修枝过程中,圆形刀片的刀齿可能会发生钝化,导致修枝不畅的问题,因此需要定期对修枝机刀片的刀齿进行打磨。
而在现有的修枝机刀片研磨过程中,需要操作工手持刀片靠近研磨机的研磨轮,打磨完成一个刀齿之后,操作工转动至下一个刀齿继续完成打磨,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陷:整个过程需要操作工转动修枝机刀片,研磨效率慢;需要操作工搬运刀片,浪费成本,而且增大了操作工的劳动强度;操作工转动修枝机刀片,无法保证转动后的刀齿位置的准确率,影响研磨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由于操作工参与刀片研磨而带来的效率低以及研磨效果不好的问题,而提供一种修枝机刀片研磨设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修枝机刀片研磨设备,它包括:
底板;
刀片放置结构,所述刀片放置结构设置在底板上,它包括固定在所述底板顶部且用于套设修枝机刀片的第一放置柱、第二放置柱和第三放置柱,所述第一放置柱、第二放置柱和第三放置柱呈圆周排布;
刀片转移结构,所述刀片转移结构设置在刀片放置结构一侧,它包括转动安装在所述底板顶部的旋转柱、固定在所述旋转柱顶部的旋转板、可升降地设置在所述旋转板下方的升降板、固定在所述升降板底部的电磁吸盘、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旋转柱一侧的转移板以及固定在所述转移板上的第四放置柱,所述旋转柱设置在由第一放置柱、第二放置柱和第三放置柱形成的圆的圆心处;
推齿结构,所述推齿结构设置在刀片转移结构一侧,用于推动套设在第四放置柱上的修枝机刀片,它包括摆动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方的连接板、竖直方向上枢轴连接在所述连接板一侧的枢轴板、固定在所述枢轴板上的推板以及固定在所述推板靠近第四放置柱一侧的顶块,所述顶块用于推动套设在第四放置柱上的修枝机刀片的刀齿。
优化地,所述刀片放置结构还包括开设在所述底板上的紧固槽、设置在所述紧固槽上的紧固块、一体连接在所述紧固块顶部的卡块、一体连接在所述卡块靠近第一放置柱一侧的卡齿以及开设在所述紧固块上且与紧固槽相配合的紧固孔,所述卡齿卡在刀盘本体的相邻两个刀齿之间。
优化地,所述刀片转移结构还包括固定在所述底板底部且用于带动旋转柱转动的伺服电机、嵌设在所述旋转板上的导向套、贯穿所述导向套的导向柱以及固定在所述旋转板上且用于带动升降板升降的升降气缸。
优化地,所述刀片转移结构还包括贯穿所述升降板的通孔、固定在所述升降板外侧且朝下设置的CCD相机、固定在所述底板上且用于带动转移板移动的直线模组、固定在所述底板上的滑轨以及滑动安装在所述滑轨上的滑块,所述电磁吸盘固定在通孔底部,所述转移板固定在滑块上。
优化地,所述推齿结构还包括固定在所述底板顶部的轴承板、转动安装在所述轴承板上的转板、固定在所述转板上且与转板同步转动的第一固定板、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板一侧的支撑板以及固定在所述支撑板顶部的第二固定板,所述连接板固定在所述第二固定板一侧。
优化地,所述推齿结构还包括一体连接在所述转板上的延伸板、铰接在所述底板上且与延伸板相连的推动气缸、间隔固定在所述支撑板顶部的卡板、开设在所述卡板内侧的卡槽、固定在所述连接板底部的角板以及铰接在所述角板上且与枢轴板一端相连的顶升气缸,所述第二固定板固定在卡槽内。
优化地,所述推齿结构还包括固定在所述底板顶部的固定架、固定在所述固定架上的下压气缸以及与所述下压气缸相连的压头。
优化地,所述推动气缸的缸体铰接在底板上,所述推动气缸的导向杆与延伸板相连。
优化地,所述顶升气缸的缸体铰接在角板上,所述顶升气缸的导向杆与枢轴板的一端相连。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修枝机刀片研磨设备自动化程度高,由刀片转移结构对修枝机刀片进行转移,不需要人工搬运刀片,节省了人工的投入成本,降低了操作工的劳动强度;利用推动气缸做驱动力,推动延伸板摆动,在转板、第一固定板、支撑板和第二固定板的作用下,带动推板同步摆动,进而由顶块推动修枝机刀片的刀齿转动,在复位时,通过顶升气缸带动顶块向下偏移,避免与刀片的刀齿发生干涉,相比于操作工手动旋转刀片,提高了研磨的效率以及转动后的刀齿位置的准确率,提高了研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刀片放置结构和刀片转移结构的位置关系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右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推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推齿结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底板;
2、刀片放置结构;201、第一放置柱;202、第二放置柱;203、第三放置柱;204、紧固槽;205、紧固块;206、紧固孔;207、卡块;208、卡齿;209、第二放置盘;210、第三放置盘;
3、刀片转移结构;301、旋转柱;302、伺服电机;303、旋转板;304、升降气缸;305、导向套;306、导向柱;307、升降板;308、通孔;309、电磁吸盘;310、CCD相机;311、滑轨;312、滑块;313、转移板;314、第四放置柱;315、直线模组;
4、推齿结构;401、轴承板;402、转板;403、延伸板;404、推动气缸;405、第一固定板;406、支撑板;407、卡板;408、卡槽;409、第二固定板;410、连接板;411、角板;412、顶升气缸;413、枢轴板;414、推板;415、顶块;416、固定架;417、下压气缸;418、压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本实用新型修枝机刀片研磨设备通常应用于圆形修枝机刀片的自动研磨领域中,且固定在打磨机的一侧(修枝机刀片包括圆形的刀盘本体以及圆周设置在刀盘本体外周面上的刀齿),将待打磨的修枝机刀片以及打磨好的修枝机刀片进行切换并且推动修枝机刀片转动,从而实现对每个刀齿的打磨工作,它包括底板1、刀片放置结构2、刀片转移结构3和推齿结构4。底板1为矩形状金属板,通过螺栓与螺母配合的方式固定在研磨机台上,且位于研磨机的一侧,底板用于支撑上述各结构。
如图1-4所示,为刀片放置结构2和刀片转移结构3的位置关系图,刀片放置结构2固定在底板1上,用于放置待打磨的修枝机刀片以及打磨好的修枝机刀片。它包括第一放置柱201、第二放置柱202、第三放置柱203、紧固槽204、紧固块205、紧固孔206、卡块207、卡齿208、第二放置盘209和第三放置盘210。第一放置柱201、第二放置柱202和第三放置柱203均固定在底板1上,且第一放置柱201、第二放置柱202和第三放置柱203呈圆周分布,确保后续刀片转移结构3在转动时可以取放第一放置柱201、第二放置柱202和第三放置柱203上的修枝机刀片(待打磨的修枝机刀片层叠套在第一放置柱201上,刀片转移结构3吸取第一放置柱201上的一片修枝机刀片,然后将其放置在第二放置柱202上,后续将其拿取至打磨机处进行打磨,通过设置第二放置柱202,是为了匹配工作时的节拍,第三放置柱203用于放置打磨好的修枝机刀片)。第二放置柱202的高度小于第一放置柱201和第三放置柱203的高度,因为第二放置柱202只需放置一片修枝机刀片即可,因此第二放置柱202的高度较低。
第二放置盘209固定在第二放置柱202上,用于承接刀片转移结构3吸取至此的修枝机刀片,第三放置盘210固定在第三放置柱203上,用于承接打磨好的修枝机刀片。紧固槽204开设在底板1上,紧固槽204具有一定的深度,但并没有贯通底板1,紧固槽204的底部间隔开设有多个圆孔。紧固块205设置在紧固槽204上且可沿着紧固槽204的方向滑动。紧固块205上开设有贯通的紧固孔206,在实际固定时,移动紧固块205至适当位置,然后将紧固螺丝穿过紧固孔206和紧固槽204内的圆孔,另一侧辅以螺母完成紧固,通过调节紧固块205的位置,可以匹配不同直径大小的修枝机刀片。如图5所示,卡块207一体连接在紧固块205的顶部,卡齿208一体连接在紧固块205靠近第一放置柱201的一侧,卡齿208卡在刀盘本体的相邻两个刀齿之间,用于对套设在第一放置柱201上的修枝机刀片进行定位,防止其转动。
刀片转移结构3固定在底板1上,且位于刀片放置结构2的一侧,用于转移第一放置柱201、第二放置柱202和第三放置柱203上的修枝机刀片,它包括旋转柱301、伺服电机302、旋转板303、升降气缸304、导向套305、导向柱306、升降板307、通孔308、电磁吸盘309、CCD相机310、滑轨311、滑块312、转移板313、第四放置柱314和直线模组315。伺服电机302的机壳固定在底板1的下表面,伺服电机302的电机轴穿过底板1而与旋转柱301相连,进而带动旋转柱301转动,旋转柱301位于第一放置柱201、第二放置柱202和第三放置柱203形成的圆的圆心处,方便后续转动时吸取第一放置柱201、第二放置柱202和第三放置柱203上的修枝机刀片。
旋转板303固定在旋转柱301的顶部,且随着旋转柱301同步转动。升降气缸304的缸体固定在旋转板303上,升降气缸304的导向杆贯穿旋转板303而与升降板307相连,用于带动升降板307升降。导向套305有两个,嵌设在旋转板303上,导向柱306贯穿导向套305且与升降板307相连,升降气缸304带动升降板307升降时,会带动导向柱306沿着导向套305同步升降,确保升降板307升降时的平稳。升降板307的一侧开设有通孔308,通孔308的直径大于第一放置柱201、第二放置柱202和第三放置柱203的直径,在吸取修枝机刀片时,避免与其发生干涉。电磁吸盘309固定在通孔308的底部,用于吸取修枝机刀片,电磁吸盘309选用内部中空的电磁吸盘309,向电磁吸盘309供电时,电磁吸盘309产生磁力,进而吸取铁质的修枝机刀片,当断电后,电磁吸盘309消磁。
CCD相机310固定在升降板307的外侧,用于实时检测旋转柱301的旋转位置。直线模组315固定在底板1上,且位于旋转柱301的一侧,滑轨311固定在底板1上且与直线模组315平行设置,滑块312滑动安装在滑轨311上。转移板313固定在直线模组315的滑座上,且与滑块312相固定,直线模组315带动转移板313移动时,转移板313会带动滑块312沿着滑轨311同步移动,滑轨311和滑块312起到辅助支撑转移板313的作用。第四放置柱314固定在转移板313的顶部,用于承接刀片转移结构3转移至此的待打磨的修枝机刀片。
如图6、7所示,为推齿结构4的结构示意图,它固定在底板1上,用于推动第四放置柱314上的修枝机刀片的刀齿,待上一个刀齿打磨完成之后,推齿结构4推动修枝机刀片转动,至下一个刀齿转动至打磨机处进行打磨。它包括轴承板401、转板402、延伸板403、推动气缸404、第一固定板405、支撑板406、卡板407、卡槽408、第二固定板409、连接板410、角板411、顶升气缸412、枢轴板413、推板414、顶块415、固定架416、下压气缸417和压头418。
轴承板401固定在底板1的顶部,转板402转动安装在轴承板401的顶部(转板402与轴承板401之间通过双轴承相连,双轴承的外圈与轴承板401相连,双轴承的内圈与转板402相连,在双轴承的作用下,转板402可沿着轴承板401转动)。延伸板403一体连接在转板402的外侧面上,因此通过在延伸板403一侧施加推力,便可推动转板402转动。推动气缸404的缸体底部铰接在底板1上,推动气缸404的导向杆连接在延伸板403的一侧,在推动气缸404的推力作用下,可带动延伸板403和转板402转动(在本实施例中,延伸板403和转板402并不是做360°转动,而是在一个很小的角度内来回摆动,推动气缸404的导向杆推出时,带动延伸板403和转板402顺时针转,推动气缸404的导向杆复位时,带动延伸板403和转板402逆时针复位,延伸板403和转板402的摆动角度仅仅为修枝机刀片一个刀齿的转动角度)。
第一固定板405固定在转板402的顶部,且随着转板402同步转动。支撑板406固定在第一固定板405远离延伸板403的一侧上,延伸板403、转板402、第一固定板405和支撑板406组成杠杆的结构,轴承板401内的双轴承为轴,延伸板403摆动时,带动支撑板406同步摆动。
卡板407固定在支撑板406的顶部,卡板407的内侧开设有卡槽408,第二固定板409固定在卡槽408内,支撑板406摆动时,第二固定板409同步摆动。连接板410固定在第二固定板409一侧,角板411固定在连接板410的底部,角板411的开口一侧远离第二固定板409。枢轴板413枢轴连接在连接板410的一侧。顶升气缸412的缸体底部铰接在角板411上,顶升气缸412的导向杆连接在枢轴板413的底部,在顶升气缸412的作用下,枢轴板413以枢轴为轴,可以上下摆动。
推板414固定在枢轴板413远离顶升气缸412的一侧,顶块415固定在推板414远离枢轴板413一侧的顶部,第二固定板409摆动时,带动推板414向前摆动,进而顶块415推动圆形修枝机刀片的刀齿,将待打磨的刀齿推至打磨机处进行打磨。固定架416呈“L”形,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底板1上,下压气缸417固定在“L”形的固定架416上,压头418与下压气缸417相连,在下压气缸417的作用下,压合在第四放置柱314上的修枝机刀片上,避免打磨机打磨修枝机刀片时,修枝机刀片发生摆动。
本实用新型修枝机刀片研磨设备的工作原理如下:
操作工先将待打磨的修枝机刀片套在第一放置柱201上,伺服电机302带动旋转柱301转动,升降气缸304带动升降板307下降,由电磁吸盘309吸取第一放置柱201上的最顶层的修枝机刀片,并将其放置在第二放置柱202上,然后将第二放置柱202上的修枝机刀片吸取转移至第四放置柱314上,由直线模组315带动转移板313移动至打磨机处,下压气缸417带动压头418下降,压住第四放置柱314上的修枝机刀片,由研磨机台上的打磨机对一个刀齿进行打磨,打磨完成后,下压气缸417复位,推动气缸404带动延伸板403复位,为避免顶块415与刀片的刀齿发生干涉,顶升气缸412顶起,推板414靠近修枝机刀片的一端下降,以此在复位过程中避开刀片;
然后推动气缸404推动延伸板403再此摆动,第二固定板409与推板414同步摆动,由顶块415将下一个刀齿推至打磨机处,下压气缸417带动压头418下降,压住第四放置柱314上的修枝机刀片,由研磨机台上的打磨机对该刀齿进行打磨,与此同时,电磁吸盘309吸取第一放置柱201上的最顶层的修枝机刀片,并将其放置在第二放置柱202上,供下次吸取,并且将打磨好的修枝机刀片放置在第三放置柱203上,重复上述步骤即可。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修枝机刀片研磨设备,所述修枝机刀片包括刀盘本体以及圆周开设在所述刀盘本体外周面上的刀齿,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底板(1);
刀片放置结构(2),所述刀片放置结构(2)设置在底板(1)上,它包括固定在所述底板(1)顶部且用于套设修枝机刀片的第一放置柱(201)、第二放置柱(202)和第三放置柱(203),所述第一放置柱(201)、第二放置柱(202)和第三放置柱(203)呈圆周排布;
刀片转移结构(3),所述刀片转移结构(3)设置在刀片放置结构(2)一侧,它包括转动安装在所述底板(1)顶部的旋转柱(301)、固定在所述旋转柱(301)顶部的旋转板(303)、可升降地设置在所述旋转板(303)下方的升降板(307)、固定在所述升降板(307)底部的电磁吸盘(309)、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旋转柱(301)一侧的转移板(313)以及固定在所述转移板(313)上的第四放置柱(314),所述旋转柱(301)设置在由第一放置柱(201)、第二放置柱(202)和第三放置柱(203)形成的圆的圆心处;
推齿结构(4),所述推齿结构(4)设置在刀片转移结构(3)一侧,用于推动套设在第四放置柱(314)上的修枝机刀片,它包括摆动设置在所述底板(1)上方的连接板(410)、竖直方向上枢轴连接在所述连接板(410)一侧的枢轴板(413)、固定在所述枢轴板(413)上的推板(414)以及固定在所述推板(414)靠近第四放置柱(314)一侧的顶块(415),所述顶块(415)用于推动套设在第四放置柱(314)上的修枝机刀片的刀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修枝机刀片研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片放置结构(2)还包括开设在所述底板(1)上的紧固槽(204)、设置在所述紧固槽(204)上的紧固块(205)、一体连接在所述紧固块(205)顶部的卡块(207)、一体连接在所述卡块(207)靠近第一放置柱(201)一侧的卡齿(208)以及开设在所述紧固块(205)上且与紧固槽(204)相配合的紧固孔(206),所述卡齿(208)卡在刀盘本体的相邻两个刀齿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修枝机刀片研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片转移结构(3)还包括固定在所述底板(1)底部且用于带动旋转柱(301)转动的伺服电机(302)、嵌设在所述旋转板(303)上的导向套(305)、贯穿所述导向套(305)的导向柱(306)以及固定在所述旋转板(303)上且用于带动升降板(307)升降的升降气缸(30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修枝机刀片研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片转移结构(3)还包括贯穿所述升降板(307)的通孔(308)、固定在所述升降板(307)外侧且朝下设置的CCD相机(310)、固定在所述底板(1)上且用于带动转移板(313)移动的直线模组(315)、固定在所述底板(1)上的滑轨(311)以及滑动安装在所述滑轨(311)上的滑块(312),所述电磁吸盘(309)固定在通孔(308)底部,所述转移板(313)固定在滑块(312)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修枝机刀片研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齿结构(4)还包括固定在所述底板(1)顶部的轴承板(401)、转动安装在所述轴承板(401)上的转板(402)、固定在所述转板(402)上且与转板(402)同步转动的第一固定板(405)、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板(405)一侧的支撑板(406)以及固定在所述支撑板(406)顶部的第二固定板(409),所述连接板(410)固定在所述第二固定板(409)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修枝机刀片研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齿结构(4)还包括一体连接在所述转板(402)上的延伸板(403)、铰接在所述底板(1)上且与延伸板(403)相连的推动气缸(404)、间隔固定在所述支撑板(406)顶部的卡板(407)、开设在所述卡板(407)内侧的卡槽(408)、固定在所述连接板(410)底部的角板(411)以及铰接在所述角板(411)上且与枢轴板(413)一端相连的顶升气缸(412),所述第二固定板(409)固定在卡槽(408)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修枝机刀片研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齿结构(4)还包括固定在所述底板(1)顶部的固定架(416)、固定在所述固定架(416)上的下压气缸(417)以及与所述下压气缸(417)相连的压头(418)。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修枝机刀片研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气缸(404)的缸体铰接在底板(1)上,所述推动气缸(404)的导向杆与延伸板(403)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修枝机刀片研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气缸(412)的缸体铰接在角板(411)上,所述顶升气缸(412)的导向杆与枢轴板(413)的一端相连。
CN202223230692.8U 2022-12-01 2022-12-01 一种修枝机刀片研磨设备 Active CN2187762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30692.8U CN218776250U (zh) 2022-12-01 2022-12-01 一种修枝机刀片研磨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30692.8U CN218776250U (zh) 2022-12-01 2022-12-01 一种修枝机刀片研磨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76250U true CN218776250U (zh) 2023-03-31

Family

ID=857115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230692.8U Active CN218776250U (zh) 2022-12-01 2022-12-01 一种修枝机刀片研磨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762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264946U (zh) 一种便于使用的金属切削用组合机床
CN205166633U (zh) 一种全方位木材抛光装置
CN205166607U (zh) 一种高效全方位抛光机
CN216829867U (zh) 一种高效机械零部件钻孔装置
CN218776250U (zh) 一种修枝机刀片研磨设备
CN2604261Y (zh) 多工位可调多轴钻床
CN218312511U (zh) 一种厨房锅具生产用边缘打磨装置
CN111360654A (zh) 轴端打磨抛光设备及方法
CN217044904U (zh) 一种齿轮加工磨棱设备
CN112847681B (zh) 一种圆形砧板加工用圆块切割设备
CN114473702A (zh) 一种恒流恒压电源的壳体加工设备
CN209737276U (zh) 直线轴承生产用抛光机
CN216542374U (zh) 一种大型伸缩补偿节旋转磨毛边平台
CN210998071U (zh) 一种机械加工抛光装置
CN210209749U (zh) 一种冲压件打磨装置
CN219426362U (zh) 一种塞棒生产用打磨装置
CN209868293U (zh) 一种石油开采用回接筒表面打磨装置
CN213828283U (zh) 一种全自动钢磨片打磨机
CN220660197U (zh) 一种矿用钻杆平端面装置
CN211388134U (zh) 一种球面轴承座自动打磨装置
CN220637263U (zh) 一种金属加工毛边打磨台
CN218592524U (zh) 一种轴类工件加工用端头打磨设备
CN210938679U (zh) 一种人造花定型模具的抛光装置
CN212071372U (zh) 用于阀门加工的刻痕装置
CN220532351U (zh) 一种驱动轴加工用外环磨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