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53951U - 一种极片料卷运输换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极片料卷运输换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53951U
CN218753951U CN202223258338.6U CN202223258338U CN218753951U CN 218753951 U CN218753951 U CN 218753951U CN 202223258338 U CN202223258338 U CN 202223258338U CN 218753951 U CN218753951 U CN 2187539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e piece
transferring
line
transfer
conve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25833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根发
尤恒涛
罗二天
黄家园
谢勇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Yingh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Yingh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Yingh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Yingh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25833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539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539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539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termediate Stations On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极片料卷运输换料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极片料卷运输换料装置包括物流运输线、升降转移机构以及极片搬运机构;所述升降转移机构与所述物流运输线的换料端衔接;所述升降转移机构包括转移座以及与所述转移座传动连接的升降驱动件;所述极片搬运机构包括取料轴,所述取料轴可转移切换至所述换料位处进行取换料。工作时所述物流运输线输送极片料卷,所述升降转移机构进行转移,再由所述极片搬运机构进行搬运转移,且片料卷在使用完成后,空料筒可由所述极片搬运机构再次置放回所述升降转移机构中,而由所述回物流运输线进行回流,实现极片料卷的自动运输换料,减少人工介入,提高稼动率,进而提高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极片料卷运输换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极片料卷运输换料装置。
背景技术
锂电池极片在生产完成后,是长条料带的形式,以卷绕成卷的方式进行转移及存储的,不仅方便极片的转移及存储,节约空间,而且方便进行使用。
但是,目前的锂电池生产过程中,成卷极片料卷通常由人工介入将其从上料线搬运至放卷筒,以及由人工对放卷筒上使用完的空料筒进行回收,人工介入率高,生产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锂电池生产过程中极片料卷的运输换料人工介入率高,而导致生产效率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极片料卷运输换料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极片料卷运输换料装置,包括物流运输线、升降转移机构以及极片搬运机构;
所述升降转移机构与所述物流运输线的换料端衔接;所述升降转移机构包括升降驱动件以及转移座,所述升降驱动件与所述转移座传动连接并驱动所述转移座升降;所述升降转移机构上具有换料位;所述极片搬运机构包括取料轴,所述取料轴可转移切换至所述换料位处进行取换料。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转移座上设置有第一衔接转移输送线;所述第一衔接转移输送线包括输送带及输送带转动驱动件,所述输送带套设在传动轮上,所述输送带转动驱动件与所述传动轮传动连接。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极片料卷采用搬运托盘盛载;且所述升降转移机构的外侧设置有空载盘等待架,所述空载盘等待架上设置具有空载盘置放座。
进一步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空载盘等待架衔接设置在所述升降转移机构外,且所述转移座及所述空载盘置放座上具有转移滚筒,所述转移座升降至与所述空载盘置放座衔接时,所述转移座及所述空载盘置放座上的转移滚筒相互作用衔接。
更进一步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转移座上设置有第一衔接转移输送线;所述第一衔接转移输送线配置有第一顶升驱动件,且所述第一衔接转移输送线由所述第一顶升驱动件驱动而升出高于所述转移座上的转移滚筒,或下降低于所述转移座上的转移滚筒。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极片料卷运输换料装置,所述升降转移机构包括升降转移架,所述升降转移架上设置有升降线轨,所述转移座滑动设置在所述升降线轨上。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极片料卷运输换料装置,所述物流运输线包括正极片运输线、负极片运输线以及回流运输线;
所述升降转移机构与所述回流运输线衔接;且所述正极片运输线、所述负极片运输线及所述回流运输线上设置有第二衔接转移输送线,所述正极片运输线上的正极片料卷及所述负极片运输线上的负极片料卷可经所述第二衔接转移输送线转移输送至所述回流运输线上;
所述升降转移机构上的换料位包括分层设置的正极片换料位以及负极片换料位,所述极片搬运机构包括与所述正极片换料位及所述负极片换料位分别对应设置的正极片极片搬运机构以及负极片搬运机构。
进一步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正极片运输线、所述负极片运输线及所述回流运输线上、对应于所述第二衔接转移输送线的位置处,设置有活动定位件。
进一步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衔接转移输送线包括输送带及输送带转动驱动件,所述输送带套设在传动轮上,所述输送带转动驱动件与所述传动轮传动连接。
进一步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衔接转移输送线配置有第二顶升驱动件,且所述第二衔接转移输送线由所述第二顶升驱动件驱动而升出高于所在的运输线,或下降低于所在的运输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极片料卷运输换料装置,设置物流运输线、升降转移机构及极片搬运机构,工作时可由物流运输线输送极片料卷,而后由衔接的升降转移机构进行转移至换料位,再由极片搬运机构进行搬运转移。并且,极片料卷在使用完成后,空料筒可由极片搬运机构再次置放回升降转移机构中,而由升降转移机构再转移回物流运输线进行回流。从而,实现极片料卷的自动运输换料,减少人工介入,提高稼动率,进而提高生产效率。
而且,物流运输线可分别设置正极片运输线、负极片运输线以及回流运输线,其中正极片运输线、负极片运输线可明确分工进行正极片料卷及负极片料卷的运输上料,而回流运输线可分工进行极片料卷的衔接转移以及空料筒的回流,使极片料卷的自动运输换料效率更高。且升降转移机构分别对应设置正极片换料位以及负极片换料位,极片搬运机构相应设置正极片极片搬运机构以及负极片搬运机构,可提高极片料卷的分类运输换料效率,进一步提高稼动率及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具体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极片料卷运输换料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具体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极片料卷运输换料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具体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极片料卷运输换料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升降转移机构及空载盘等待架的设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升降转移机构及空载盘等待架的设置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和图8为第二衔接转移输送线及第二顶升驱动件的设置沿不同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注:
1-物流运输线,101-换料端,11-正极片运输线,12-负极片运输线,13-回流运输线,14-第二衔接转移输送线,141-输送带,142-输送带转动驱动件,143-传动轮,15-第二顶升驱动件,16-活动定位件,2-升降转移机构,21-升降转移架,211-换料位,211a-正极片换料位,211b-负极片换料位,22-升降线轨,23-升降驱动件,24-丝杆,25-转移座,3-极片搬运机构,301-取料轴,31-正极片极片搬运机构,32-负极片搬运机构,33-滑轨,4-空载盘等待架,401-空载盘置放座,5-转移滚筒,6-搬运托盘,7-正极片料卷,8-负极片料卷。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及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在具体的实施例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及术语“第一”、“第二”等,仅是为了便于区分,以及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结构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更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本实用新型的极片料卷运输换料装置,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包括物流运输线1、升降转移机构2以及极片搬运机构3。工作时,包括正极片料卷7和负极片料卷8的极片料卷由物流运输线1运输至靠近使用工位后,由升降转移机构2进行转移下料,再由极片搬运机构3搬运转移至使用工位使用,极片使用完后的空料筒可由极片搬运机构3搬运转移回升降转移机构2中,再由升降转移机构2转移至物流运输线1,而后由物流运输线1回流至上料端,循环上料。
其中,物流运输线1可选为任意形式的物料输送线,包括履带输送线或者皮带输送线。如示出的具体实施例中,物流运输线1采用为履带输送线,包括套设在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上的坦克链,左右平行的两条坦克链之间连接设置有沿履带移动方向排布的盛载杆,主动齿轮在电机的驱动下即可带动坦克链移动,对盛放在盛载杆上的物料进行输送。并可设置,当电机正转时,坦克链由后向前移动,而将上料的极片料卷运输至靠近使用工位,而当电机反转时,坦克链由前向后移动,可将极片使用完后的空料筒运输回流。从而,实现极片料卷的运输换料。
物流运输线1的靠近使用工位的一端被设置为换料端101,如换料端101具体设置在物流运输线1的最前端,其中,升降转移机构2与物流运输线1的换料端101衔接。升降转移机构2可在物流运输线1的换料端101处,与物流运输线1之间实现换料转移。
具体的,升降转移机构2包括升降驱动件23以及转移座25,该升降驱动件23可选但不限于电机,转移座25上具有可盛载极片料卷的平台,升降驱动件23与转移座25传动连接并可驱动转移座25升降,且升降转移机构2上具有换料位211。
优选的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和图5所示,升降驱动件23以及转移座25具体设置在升降转移架21上,其中升降转移架21上设置有升降线轨22,该升降线轨22具体可以为直线滑轨,转移座25滑动设置在升降线轨22上而可沿升降线轨22滑行升降。升降驱动件23固定在升降移动架21上,并通过丝杆24与转移座25传动连接,以稳定带动转移座25升降。而换料位211为升降转移架21上的固定位点。
换料转移时,转移座25与物流输送线1衔接后,极片料卷被转移盛放至转移座25上,升降驱动件23驱动转移座25升降移动到换料位211,由极片搬运机构3对位于换料位211的极片料卷进行搬运转移。极片使用完的空料筒则由极片搬运机构3搬运转移至位于换料位211处的转移座25上,由升降驱动件23驱动转移座25升降移动至与物流运输线1衔接,再将转移座25上的空料筒回流转移至物流输送线1上。
进一步的,转移座25上设置有第一衔接转移输送线,在转移座25与物流运输线1衔接时,由该第一衔接转移输送线将极片料卷从物流运输线1上衔接输送至转移座25上,或者将空料筒从转移座25上衔接输送至物流运输线1上以实现回流。
具体的,该第一衔接转移输送线包括由输送带、传动轮及输送带转动驱动件组成的输送带组件。其中输送带的两端分别套设在两个传动轮上,输送带转动驱动件可选但不限于电机并与其中的一个传动轮传动连接,输送带转动驱动件带动连接的传动轮转动时即可带动输送带移动进行传输作业。
使用时,输送带的前后移动方向具体对应于升降转移机构2和物流运输线1,即使得输送带的前后移动即对应于由升降转移机构2向物流运输线1的方向或者物流运输线1向升降转移机构2的方向,从而可实现极片料卷、空料筒在物流运输线1与升降转移机构2之间的换料转移。
且可选的,输送带组件具体包括左右平行布置的两组,可实现对极片料卷、空料筒的平稳转移输送,两组输送带组件由同一输送带转动驱动件带动。
极片搬运机构3包括滑动设置在滑轨33上的取料轴301,该取料轴301可以为气涨轴或其他涨轴,且极片搬运机构3上设置有驱动取料轴301在轴向上移动的驱动件。工作取料时,取料轴301可沿滑轨33滑行转移切换至换料位211处,并与转移座25上的极片料卷轴芯对应后,轴向驱动移动穿过料卷轴芯后,通过气涨夹紧极片料卷而实现取料;而工作换料时,取料轴301气涨夹紧空料筒沿滑轨33滑行转移切换至换料位211处,轴向驱动移动与转移座25对应后,可泄压而将空料筒置放于转移座25上。
在另外优选的实施例中,在物流运输线1、升降转移机构2上的运输换料过程中,极片料卷可采用搬运托盘6盛载。其中,搬运托盘6可在物流运输线1上进行流动,并可在转移座25上进行置放。搬运托盘6包括前后平行设置的两块托板,托板上具有承托槽,料筒的两端可稳定盛放在两个托板的承托槽上。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的极片料卷运输换料装置与实施例一相近,请再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极片料卷运输换料装置中,极片料卷采用搬运托盘6盛载,相应的,空料筒的回流采用搬运托盘6盛载,极片料卷及空料筒在物流运输线1、升降转移机构2与物流运输线1之间的转移、升降转移机构2上的转移为盛载在搬运托盘6进行运输。
进一步的,在升降转移机构2的外侧设置有空载盘等待架4,可对升降转移机构2中被取走极片料卷后的空载的搬运托盘6进行暂放缓存。具体的,空载盘等待架4上设置具有空载盘置放座401,被取走极片料卷后的空载的搬运托盘6可被从转移座25转移放置在该空载盘置放座401上,而待使用完极片的空料筒回流换料时,则可从空载盘置放座401被转移回升降转移机构2的转移座25上。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空载盘等待架4为相对升降转移架21固定设置,并衔接设置在升降转移机构2的升降转移架21外,且请再参阅图4和图5所示,转移座25及空载盘置放座401上具有转移滚筒5。所述的转移滚筒5均为电滚筒,可实现电动滚筒旋转,在旋转过程中可将位于其上的搬运托盘6进行移动转移。其中,当转移座25升降至与空载盘置放座401衔接时,转移座25及空载盘置放座401上的转移滚筒5相互作用衔接,通过转移座25及空载盘置放座401上的转移滚筒5沿同一方向滚动旋转,即可将搬运托盘6从转移座25转移至衔接的空载盘置放座401上,以实现搬运托盘6的暂放缓存,或者从空载盘置放座401转移至衔接的转移座25上,以进行回流换料使用。
进一步的,转移座25上设置有第一衔接转移输送线还配置有第一顶升驱动件,该第一顶升驱动件可选但不限于气缸,第一衔接转移输送线设置在支撑座上,而第一顶升驱动件的输出端与支撑座作用连接。由该第一顶升驱动件作用,可驱使第一衔接转移输送线从相邻的转移滚筒5之间升出高于转移座25上的转移滚筒5,或下降低于转移座25上的转移滚筒5。如进行极片料卷或空料筒在升降转移机构2与物流运输线1之间的转移时,则第一顶升驱动件可驱动第一衔接转移输送线升出高于转移座25上的转移滚筒5以承托搬运托盘6,并对搬运托盘6及其上的极片料卷或空料筒进行转移输送;而在转移输送完成后,第一顶升驱动件可驱动第一衔接转移输送线下降低于转移座25上的转移滚筒5,避免对转移座25上转移滚筒5的工作实现造成干涉。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的极片料卷运输换料装置与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相近,进一步的,请再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极片料卷运输换料装置中,物流运输线1包括正极片运输线11、负极片运输线12以及回流运输线13。其中,正极片运输线11、负极片运输线12以及回流运输线13分别独立设置,正极片运输线11及负极片运输线12分别独立负责正极片料卷7和负极片料卷8的运输上料,上料的正极片料卷7和负极片料卷8可被转移汇集至回流运输线13上,且物流运输线1的换料端101设置在回流运输线13上,而回流运输线13则与升降转移机构2衔接并进行极片料卷转移运输及单独进行空料筒回流。
如示出的具体实施例中,正极片运输线11、负极片运输线12以及回流运输线13独立依次由左向右并排设置,换料端101位于回流运输线13的前端并与升降转移机构2衔接。且请参阅图6所示,正极片运输线11、负极片运输线12及回流运输线13上设置有第二衔接转移输送线14,正极片运输线11、负极片运输线12及回流运输线13上的第二衔接转移输送线14位于同一横向水平位置处并依次衔接,正极片运输线11上的正极片料卷7及负极片运输线12上的负极片料卷8可经依次布设的第二衔接转移输送线14转移输送至回流运输线13上,从而实现正极片料卷7和负极片料卷8向回流运输线13汇集。
其中,第二衔接转移输送线14为与第一衔接转移输送线类似的转移输送线。请参阅图7和图8所示,第二衔接转移输送线14包括由输送带141、传动轮143及输送带转动驱动件142组成的输送带组件。输送带141的两端分别套设在两个传动轮143上,输送带转动驱动件142可选但不限于电机并与其中的一个传动轮143传动连接,输送带转动驱动件142带动连接的传动轮143转动时即可带动输送带141移动进行传输作业。且可选的,输送带组件具体包括平行布置的两组。
使用时,第二衔接转移输送线14的输送带141为左右移动布置,即使得输送带141的输送作用为朝向回流运输线13所在方向的移动输送作业。
而且,第二衔接转移输送线14在工作时才升出高于所在运输线,而对相应的极片料卷进行转移输送,并在停止工作时下降低于所在运输线以避免对运输线的正常运输作业造成干涉。具体的,请再参阅图7和图8所示,第二衔接转移输送线14配置有第二顶升驱动件15,该第二顶升驱动件15可选但不限于气缸,第二衔接转移输送线14设置在支撑座上,而第二顶升驱动件15的输出端与支撑座作用连接。
由第二顶升驱动件15作用,可驱使第二衔接转移输送线14从相邻的运输线的盛载杆之间升出高于运输线的盛载杆,或下降低运输线的盛载杆。如进行正极片料卷7由正极片运输线11向回流运输线13的转移时,正极片运输线11、负极片运输线12及回流运输线13上的第二衔接转移输送线14由相应的第二顶升驱动件15驱动升出高于所在运输线的盛载杆,依次衔接的第二衔接转移输送线14将正极片料卷7依次转移输送至回流运输线13上;而在转移输送完成后,正极片运输线11、负极片运输线12以及回流运输线13上的第二顶升驱动件15即驱动相应的第二衔接转移输送线14下降低于所在运输线的盛载杆。
可选的实施例中,在正极片运输线11、负极片运输线12以及回流运输线13的多个相同横向水平线上可分别相应设置多组由左向右并排设置的第二衔接转移输送线14,以实现正极片料卷7和负极片料卷8在多个横向水平上的向回流运输线13的汇集转移,以避免运输线的局部故障而导致的待机,增加极片料卷的转移位置的可选择性,提高生产效率。
进一步优选的实施例中,请再参阅图6所示,正极片运输线11、负极片运输线12及回流运输线13上的对应于第二衔接转移输送线14的位置处,设置有活动定位件16,可对运输线上移动至相应设置有第二衔接转移输送线14的位置处的极片料卷进行定位,以进行极片料卷的汇集转移。具体的,活动定位件16可选但不限于气缸,活动定位件16的末端可升出高于所在运输线的盛载杆或下降低运输线的盛载杆。
而且,请再参阅图1至图3所示,升降转移机构2上的换料位211包括分层设置的正极片换料位211a以及负极片换料位211b,极片搬运机构3包括与正极片换料位211a及负极片换料位211b分别对应设置的正极片极片搬运机构31以及负极片搬运机构32。
如示出的具体实施例中,升降转移架21上具有上下分层设置的负极片换料位211b和正极片换料位211a,负极片搬运机构32以及正极片极片搬运机构31对应上下分布设置。
进行极片料卷及空料筒的运输换料时,正极片料筒7随转移座25升降转移至正极片换料位211a处,由正极片极片搬运机构31对应进行取料或空料筒置放;而负极片料卷8随转移座25升降转移至负极片搬运机构32处,由负极片搬运机构32对应进行取料或空料筒置放。从而,实现正极片料卷7和负极片料卷8的有序分类应用及运输换料,提高生产效率。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优实施例,仅在于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及实施方式不限于此,任何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及原理上所做的变更、组合、删除、替换或修改等均将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极片料卷运输换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物流运输线、升降转移机构以及极片搬运机构;
所述升降转移机构与所述物流运输线的换料端衔接;所述升降转移机构包括升降驱动件以及转移座,所述升降驱动件与所述转移座传动连接并驱动所述转移座升降;所述升降转移机构上具有换料位;所述极片搬运机构包括取料轴,所述取料轴可转移切换至所述换料位处进行取换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料卷运输换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移座上设置有第一衔接转移输送线;所述第一衔接转移输送线包括输送带及输送带转动驱动件,所述输送带套设在传动轮上,所述输送带转动驱动件与所述传动轮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料卷运输换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极片料卷采用搬运托盘盛载;且所述升降转移机构的外侧设置有空载盘等待架,所述空载盘等待架上设置具有空载盘置放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极片料卷运输换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载盘等待架衔接设置在所述升降转移机构外,且所述转移座及所述空载盘置放座上具有转移滚筒,所述转移座升降至与所述空载盘置放座衔接时,所述转移座及所述空载盘置放座上的转移滚筒相互作用衔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极片料卷运输换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移座上设置有第一衔接转移输送线;所述第一衔接转移输送线配置有第一顶升驱动件,且所述第一衔接转移输送线由所述第一顶升驱动件驱动而升出高于所述转移座上的转移滚筒,或下降低于所述转移座上的转移滚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料卷运输换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转移机构包括升降转移架,所述升降转移架上设置有升降线轨,所述转移座滑动设置在所述升降线轨上。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极片料卷运输换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流运输线包括正极片运输线、负极片运输线以及回流运输线;
所述升降转移机构与所述回流运输线衔接;且所述正极片运输线、所述负极片运输线及所述回流运输线上设置有第二衔接转移输送线,所述正极片运输线上的正极片料卷及所述负极片运输线上的负极片料卷可经所述第二衔接转移输送线转移输送至所述回流运输线上;
所述升降转移机构上的换料位包括分层设置的正极片换料位以及负极片换料位,所述极片搬运机构包括与所述正极片换料位及所述负极片换料位分别对应设置的正极片极片搬运机构以及负极片搬运机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极片料卷运输换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片运输线、所述负极片运输线及所述回流运输线上、对应于所述第二衔接转移输送线的位置处,设置有活动定位件。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极片料卷运输换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衔接转移输送线包括输送带及输送带转动驱动件,所述输送带套设在传动轮上,所述输送带转动驱动件与所述传动轮传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极片料卷运输换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衔接转移输送线配置有第二顶升驱动件,且所述第二衔接转移输送线由所述第二顶升驱动件驱动而升出高于所在的运输线,或下降低于所在的运输线。
CN202223258338.6U 2022-12-02 2022-12-02 一种极片料卷运输换料装置 Active CN2187539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58338.6U CN218753951U (zh) 2022-12-02 2022-12-02 一种极片料卷运输换料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58338.6U CN218753951U (zh) 2022-12-02 2022-12-02 一种极片料卷运输换料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53951U true CN218753951U (zh) 2023-03-28

Family

ID=856794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258338.6U Active CN218753951U (zh) 2022-12-02 2022-12-02 一种极片料卷运输换料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539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568857U (zh) 一种多料盘自动上料机
CN218753951U (zh) 一种极片料卷运输换料装置
CN215100208U (zh) 伸缩输送装置
CN112811198B (zh) 一种智能堆垛及分离装置
CN212861159U (zh) 一种用于更换电池的暂存组件、暂存支架及换电系统
CN217417463U (zh) 一种锂电池分挡装盘码垛生产线
CN215853496U (zh) 一种碳板搬运提升装置
CN217837066U (zh) 一种板架式收放板机
CN218490603U (zh) 一种移动式皮带接料平台
CN213894213U (zh) 一种集管连续供料设备
CN214988526U (zh) 送料机构、收料机构以及不间断连续砂光生产线
CN212245183U (zh) 一种连接头自动上料专机
CN213199510U (zh) 换电站的周转系统
CN210311992U (zh) 一种配网应急物资智能化储备库
CN114212513A (zh) 光伏接线盒传送装置和输送系统
CN112811078A (zh) 一种输送定位装置及板件自动收取设备
CN111392634A (zh) 一种落地式托盘提升机及其使用方法
CN218560336U (zh) 一种执手人工上料流水线装置
CN214691567U (zh) 一种输送定位装置及板件自动收取设备
CN212798180U (zh) 一种具有栈板拆叠和物料输送功能的穿梭车
CN218260464U (zh) 一种拆垛机托盘自动回收机构
CN114873255B (zh) 一种打印机胶辊烘烤用的自动化上下料工装
CN213678746U (zh) 一种自动动静触头组件装配单元
CN218173461U (zh) 一种充换电站用电池中转装置
CN220200610U (zh) 一种电池柜上料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