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50446U - 一种电动车载枕头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动车载枕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50446U
CN218750446U CN202222443000.1U CN202222443000U CN218750446U CN 218750446 U CN218750446 U CN 218750446U CN 202222443000 U CN202222443000 U CN 202222443000U CN 218750446 U CN218750446 U CN 2187504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llow
motor
base
plate
electric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44300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廖国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244300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504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504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504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车载枕头车载枕头,其包括海绵枕头、壳体、伸缩板、齿轮、电机、电池组件、置停伸缩板卡条、一对卡扣杆以及对应的一对卡扣帽;通过利用伸缩板带动海绵枕头前后伸缩移动,使得枕头可以前后调节距离,更贴合脖子,提高舒适度;枕头后部可以放置物品,观看手机,使用灵活,节省空间。

Description

一种电动车载枕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座椅枕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车载枕头。
背景技术
汽车座椅的头枕又称为靠枕,它是为提高汽车乘坐舒适性和安全性的一种辅助装置。以前的汽车座椅头枕为单一的海绵枕头,一般都是通过布料缝合固定在汽车座椅上,头枕不具备前后伸缩调节的功能。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车载枕头,旨在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汽车座椅上的头沉不具备前后伸缩调节的问题。
为克服上述缺陷,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动车载枕头,所述电动车载枕头包括海绵枕头,所述电动车载枕头还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底座和盖板,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滑槽;
伸缩板,所述伸缩板的一侧面沿其长度方向连续设置有侧齿,所述伸缩板的一端与所述海绵枕头的背面固定相连,所述伸缩板的另一端滑动安装在所述滑槽内,所述伸缩板的前端处设置有齿条;
伸缩板驱动装置,所述伸缩板驱动装置与所述伸缩板相连,用于驱动所述伸缩板伸缩往复移动;
置停伸缩板卡条,所述置停伸缩板卡条的一端与所述侧齿相卡紧配合,用于实现对所述齿条的卡紧或松开,所述置停伸缩板卡条的另一端设置有卡条推动面;
一对卡杆扣,一对所述卡杆扣设置在位于所述底座上远离所述海绵枕头的一侧处;
一对卡杆帽,一对所述卡杆帽分别与一对所述卡杆扣卡紧配合,一对所述卡杆帽通过设置有的锁紧螺丝与一对所述卡杆扣固定相连。
进一步,所述伸缩板驱动装置包括齿轮、电机以及电池组件,所述伸缩板的顶端面固定安装有齿条,所述齿轮设置在所述齿条上方并与所述齿条相啮合,所述电机安装在所述底座内,所述电机与所述齿轮相连,所述电池组件安装在所述底座内,所述电池组件与所述电机电性相连。
进一步,所述伸缩板驱动装置包括螺杆、电机以及电池组件,所述伸缩板的顶端面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内凹的螺纹槽,所述螺杆的一端外端面设置有与所述螺纹槽相配合的外螺纹,所述螺杆转动安装在所述底座内,所述螺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机固定相连,所述电池组件安装在所述底座内,所述电池组件与所述电机电性相连。
进一步,所述车载枕头还包括托盘,所述托盘通过设置有的一对托盘杆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的后下方。
进一步,所述托盘上端面设置有用于放置手机的手机槽,一对所述托盘杆之间安装有用于支撑手机的支撑杆。
进一步,所述电动车载头还包括主板、前进感应开关以及后退感应开关,所述主板与所述电机电性相连,所述前进感应开关和后退感应开关分别与所述主板相连,用于控制所述电机正转或反转。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具有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通过利用伸缩板带动海绵枕头前后伸缩移动,使得枕头可以前后调节距离,更贴合脖子,提高舒适度;
2、枕头后部可以放置物品,观看手机,使用灵活,节省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的电动车载枕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中的电动车载枕头结构示意图(移除盖板后)。
图3为实施例一中的电动车载枕头另一角度方向下的结构示意图(移除盖板后)。
图4为图3中的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的B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3中的C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一中的伸缩板与底座之间的安装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二中的电动车载枕头结构示意图(移除盖板后)。
图9为图8中的D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二中的电机与螺杆相连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附图标记说明:
100-电动车载枕头,1-海绵枕头,2-海绵托架,3-壳体,31-盖板,32-底座,321-滑槽,4-置停伸缩板卡条,41-卡条推动面,42-卡头,5-卡扣杆,51-插销,6-卡扣帽,61-卡槽,62-开口,7-托盘杆,8-托盘,81-手机槽,9-支撑杆,10-螺丝安装孔,11-伸缩板,12-齿条,13-侧齿,14-电池组件,15-齿轮,16-电机,17-主板,18-前进感应开关,19-后退感应开关,20-螺纹槽,21-螺杆,22-外螺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参见附图1至7所示,本实施例一提供一种电动车载枕头100,为安装于汽车座椅上。车载枕头包括海绵枕头1、壳体3、伸缩板11、齿轮15、电机16、电池组件14、置停伸缩板卡条4、一对卡扣杆以及对应的一对卡扣帽。齿轮15、电机16、电池组件14以及安装在伸缩板11顶端面处的齿条12构成本实施例一中的伸缩板驱动装置,伸缩板驱动装置与伸缩板11相连,用于驱动其伸缩往复移动。
本实施例中的壳体3包括底座32和盖板31,盖板31可拆卸的安装在底座32的顶端。底座32内形成有空腔,电机16、电池组件14和置停伸缩板卡条4安装在该底座32的空腔内,同时底座32前侧上设置有滑槽321。
参见附图1至3所示,海绵枕头1的后端安装有海绵托架2,伸缩板的前端与海绵托架2固定相连,伸缩板11的后端则滑动安装在底座32的内腔中,伸缩板11与底座32形成前后方向的滑动连接,即伸缩板11沿着底座32可前后滑动,以实现海绵枕头1的前后移动可调,更好的与汽车座椅的汽车乘客或司机的脖子相贴合,提高乘坐舒适性。
具体的,参照附图1至4以及附图7所示,伸缩板11顶端面固定安装有齿条12,伸缩板11的一侧面沿其长度方向连续设置有侧齿13,伸缩板11的一端与海绵枕头1的背面固定相连,伸缩板11的另一端滑动安装在滑槽321内,沿着滑槽321可前后伸缩移动。
参照附图3至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齿轮15安装在底座32内腔中,齿轮15设置在齿条12上方,齿轮15与齿条12相啮合,电机16与齿轮15相连,用于驱动齿轮15旋转。主板17布置在底座32内腔中,主板17与电机16电性相连,用于控制电机16正转和反转的前进感应开关18以及后退感应开关19对应设置在底座32外端一侧,前进感应开关18以及后退感应开关19分别与主板17相连,用于控制电机16的正转和反转。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前进感应开关18以及后退感应开关19的功能仅在于通过主板17控制电机16的正反转,因此可以采用现有的电机开关电路即可。电池组件14安装在底座32的内腔中,电池组件14与电机16相连,为其提供电源。
参照附图2至4所示,为了对伸缩板11的伸缩位置进行控制,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利用置停伸缩板卡条4与伸缩板11一侧的侧齿13之间的卡紧配合,来实现伸缩板11的伸缩移动。即当置停伸缩板卡条4处于关闭位置时,置停伸缩板卡条4与伸缩板11一侧的侧齿13之间处于啮合状态,伸缩板11无法进行前后方向的移动;而当置停伸缩板卡条4处于打开位置时,置停伸缩板卡条4与伸缩板11一侧的侧齿13之间处于脱离状态,伸缩板11可以进行前后方向的移动。
参照附图4所示,置停伸缩板卡条4的内端设置有卡头42与侧齿13相卡紧配合,用于实现对齿条12的卡紧或松开,置停伸缩板卡条4的外端设置有卡条推动面41,通过推动卡条推动面41沿着底座32进行正反方向的推动时,即卡条推动面41移动至底座32的一端,此时为置停伸缩板卡条4处于关闭位置,置停伸缩板卡条4与伸缩板11一侧的侧齿13之间处于啮合状态;而当卡条推动面41移动至底座32的另一端,置停伸缩板卡条4处于打开位置时,置停伸缩板卡条4与伸缩板11一侧的侧齿13之间处于脱离状态。
参见附图1、附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壳体3为固定在汽车座椅上的头枕杆上。
结合参照附图6所示,具体的,一对卡杆扣设置在底座32后侧的两端,卡杆扣与底座32为一体成型制造而成,卡扣杆5的两端设置有向外水平延伸的插销51,卡扣帽6为方块形的外形机构,在卡扣帽6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半圆形的开口62,该开口62用于汽车座椅上的头枕杆穿过。卡扣帽6的两侧设置有与插销51相配合的卡槽61,同时在卡扣帽6和卡扣杆5的上分别设置有用于安装螺丝的螺丝安装孔10。
安装时,卡扣帽6卡紧在对应的卡扣杆5上,并且使得汽车座椅上的头枕杆竖直穿过卡扣帽6上的开口62,同时通过在卡扣杆5和卡扣帽6上对应的螺丝安装孔10内安装有锁紧螺丝,利用锁紧螺丝对卡扣帽6和卡扣杆5进行锁紧,借助锁紧螺丝的锁紧力,卡扣帽6对位于其开口62内的头枕杆施加朝向卡扣杆5一侧的挤压力,从而将卡扣杆5锁紧在卡扣杆5和卡扣帽6之间,保证了底座32在汽车座椅上头枕杆的固定安装。
参照附图1至附图3所示,车载枕头还包括托盘,托盘通过设置有的一对托盘杆固定安装在底座的后下方。可以理解的是,当车载枕头安装在汽车座椅上时,托盘杆与汽车座椅的后背相贴合,而托盘则由汽车座椅的后背处水平向后延伸。托盘的功能在于可以供乘客放置一些物品。
参见附图1至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托盘的底端面还设置有用于放置手机的手机槽,同时在一对托盘杆之间安装有用于支撑手机的支撑杆9。使用时,手机的底端放置在手机槽内,而手机的背部依靠在支撑杆上,通过利用手机槽和支撑杆可以保证手机在托盘上的稳固放置。
参见附图1、附图2、附图3以及附图5所示,下面对本实施例中的电动车载枕头100的调节工作原理进行说明:
参见附图1和2所示,当需要对海绵枕头1的前后位置进行调节时,首先人工将置停伸缩板卡条4推动至打开位置后,置停伸缩板卡条4与伸缩板11一侧的侧齿13之间处于脱离状态,伸缩板11可以进行前后方向的移动的状态下;随后人工通过操作前进感应开关18以及后退感应开关19,电机16带动齿轮15进行旋转(可正向转动或反向转动),处于旋转状态的齿轮15进而带动与其啮合的齿条12向前或向后移动,处于移动状态的齿条12进而同步带动伸缩板11向前或向后移动,从而实现对海绵枕头1的前后移动调整。
实施例二
参照附图8至10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仅在于,实施例二中用于驱动伸缩板往复移动的伸缩板驱动装置的结构与实施例一不同,具体的,实施例二中的伸缩板驱动装置包括螺杆21、电机16以及电池组件14。伸缩板11的顶端面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内凹的螺纹槽20,螺杆21的一端外端面设置有与螺纹槽20相配合的外螺纹22,螺杆21转动安装在底座32内,螺杆21的另一端与电机16固定相连,电池组件12安装在底座32内,电池组件14与电机16电性相连。
使用时,操作者在将置停伸缩板卡条4推动至打开位置后,置停伸缩板卡条4与伸缩板11一侧的侧齿13之间处于脱离状态,伸缩板11可以进行前后方向的移动的状态下;随后操作者通过操作前进感应开关18以及后退感应开关19,电机16带动螺杆21进行旋转(可正向转动或反向转动),处于旋转状态的螺杆21进而带动与其啮合的螺纹槽20向前或向后移动,进而同步带动伸缩板11向前或向后移动,从而实现对海绵枕头1的前后移动调整。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同等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6)

1.一种电动车载枕头,所述电动车载枕头包括海绵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车载枕头还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底座和盖板,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滑槽;
伸缩板,所述伸缩板的一侧面沿其长度方向连续设置有侧齿,所述伸缩板的一端与所述海绵枕头的背面固定相连,所述伸缩板的另一端滑动安装在所述滑槽内,所述伸缩板的前端处设置有齿条;
伸缩板驱动装置,所述伸缩板驱动装置与所述伸缩板相连,用于驱动所述伸缩板伸缩往复移动;
置停伸缩板卡条,所述置停伸缩板卡条的一端与所述侧齿相卡紧配合,用于实现对所述齿条的卡紧或松开,所述置停伸缩板卡条的另一端设置有卡条推动面;
一对卡杆扣,一对所述卡杆扣设置在位于所述底座上远离所述海绵枕头的一侧处;
一对卡杆帽,一对所述卡杆帽分别与一对所述卡杆扣卡紧配合,一对所述卡杆帽通过设置有的锁紧螺丝与一对所述卡杆扣固定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车载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板驱动装置包括齿轮、电机以及电池组件,所述伸缩板的顶端面固定安装有齿条,所述齿轮设置在所述齿条上方并与所述齿条相啮合,所述电机安装在所述底座内,所述电机与所述齿轮相连,所述电池组件安装在所述底座内,所述电池组件与所述电机电性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车载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板驱动装置包括螺杆、电机以及电池组件,所述伸缩板的顶端面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内凹的螺纹槽,所述螺杆的一端外端面设置有与所述螺纹槽相配合的外螺纹,所述螺杆转动安装在所述底座内,所述螺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机固定相连,所述电池组件安装在所述底座内,所述电池组件与所述电机电性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电动车载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枕头还包括托盘,所述托盘通过设置有的一对托盘杆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的后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动车载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上端面设置有用于放置手机的手机槽,一对所述托盘杆之间安装有用于支撑手机的支撑杆。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电动车载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车载枕头还包括主板、前进感应开关以及后退感应开关,所述主板与所述电机电性相连,所述前进感应开关和后退感应开关分别与所述主板相连,用于控制所述电机正转或反转。
CN202222443000.1U 2022-09-15 2022-09-15 一种电动车载枕头 Active CN2187504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43000.1U CN218750446U (zh) 2022-09-15 2022-09-15 一种电动车载枕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43000.1U CN218750446U (zh) 2022-09-15 2022-09-15 一种电动车载枕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50446U true CN218750446U (zh) 2023-03-28

Family

ID=856944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443000.1U Active CN218750446U (zh) 2022-09-15 2022-09-15 一种电动车载枕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5044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039263B2 (en) Extendible and pivotable bicycle rack
US20160052457A1 (en) Carrier apparatus for vehicle
CN210554111U (zh) 一种皮卡车后车厢盖板
CN218750446U (zh) 一种电动车载枕头
CN113155434A (zh) 一种安全带卷收器的耐久性测试装置
CN210388917U (zh) 车门定位工装治具
CN114988109B (zh) 一种汽车顶棚自动上料装置
US20080258511A1 (en) Convertible Vehicle
CN211335664U (zh) 汽车后排中间座椅前后移动装置
CN212047718U (zh) 一种可旋转的电动车显示仪表
CN211280725U (zh) 一种汽车座椅的滑轨锁止解锁机构
CN112960039A (zh) 一种可电控前后移动的多功能副仪表板
CN112428061A (zh) 一种汽车配件加工用表面打磨装置及打磨方法
CN111940969A (zh) 一种汽车雨刮器轴套快速定位的工装
CN211107179U (zh) 一种用于汽车后视镜总成的镜壳基座
KR100699053B1 (ko) 헤드레스트 전·후진장치
KR19990001460U (ko) 자동차용 리어시트의 각도 가변장치
CN218661597U (zh) 副仪表板总成及车辆
CN212796616U (zh) 一种六向调节汽车前头枕骨架
CN108890663A (zh) 一种汽车大灯更换机器人
CN114906030B (zh) 一种车载桌板组件及其与车载屏幕的控制方法
CN216886363U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汽车座椅滑轨支架
KR200395741Y1 (ko) 헤드레스트 전·후진장치
CN219115295U (zh) 一种分体式汽车座椅
CN220839899U (zh) 一种车灯组装固定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