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49037U - 一种新型双色注塑模具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双色注塑模具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749037U CN218749037U CN202222875389.7U CN202222875389U CN218749037U CN 218749037 U CN218749037 U CN 218749037U CN 202222875389 U CN202222875389 U CN 202222875389U CN 218749037 U CN218749037 U CN 21874903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uld
- lower mould
- injection mold
- deviation
- mold structu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双色注塑模具结构,包括下模和上模,所述下模下端左部和下端右部共同安装有支撑脚,两个所述支撑脚对应的一端共同安装有顶起装置,所述下模右端安装有散热装置,所述下模上端左部和上端右部均开有模腔,所述上模上端左部和上端右部均安装有注塑口,所述上模上端中部安装有连接座,所述下模和上模前端和后端共同安装有防偏装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双色注塑模具结构,通过散热装置将下模内部热量快速进行导出,使成形品能够快速冷却固化进行脱模,进而提高了装置的工作效率,通过顶起装置将模腔内的成形品快速顶出,实现快速脱模,进而提高了装置脱模效率,通过防偏装置使上下模能够有效闭合,防止产生偏移。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双色注塑模具结构。
背景技术
注塑模具是一种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也是赋予塑胶制品完整结构和精确尺寸的工具。注塑成型是批量生产某些形状复杂部件时用到的一种加工方法,具体指将受热融化的塑料由注塑机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形品。而双色注塑模具是将两种塑胶材料在同一台注塑机上注塑,分两次成型,但是产品只出模一次的模具。
现有专利(申请号202021663734.5)公开了一种双色注塑模具,其中提出现有技术中的双色注塑模具在使用时,无法带动顶杆上滑将模型顶起,进而无法实现快速脱模,导致脱模效率大大降低,延长工作时间;另外,模具注塑成型是将受热融化的塑料由注塑机高压射入模腔,然而还需要其冷却固化后才能够得到成形品,等待其自然冷却又较为浪费时间,进而影响装置的工作效率。综上所述,现有的双色注塑模具还存在下列的问题:
1、双色注塑模具往往需要模腔内的塑料冷却固化后才能够得到成形品,不仅较为浪费时间,同时也会影响装置的工作效率;2、双色注塑模具在使用时,成形品往往会卡紧在模腔内,进而无法实现快速脱模,影响脱模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双色注塑模具结构,可以有效解决双色注塑模具往往需要模腔内的塑料冷却固化后才能够得到成形品,不仅较为浪费时间,同时也会影响装置的工作效率;双色注塑模具在使用时,成形品往往会卡紧在模腔内,进而无法实现快速脱模,影响脱模效率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新型双色注塑模具结构,包括下模和上模,所述下模下端左部和下端右部共同安装有支撑脚,两个所述支撑脚对应的一端共同安装有顶起装置,所述下模右端安装有散热装置,所述下模上端左部和上端右部均开有模腔,所述上模上端左部和上端右部均安装有注塑口,所述上模上端中部安装有连接座,所述下模和上模前端和后端共同安装有防偏装置。
优选的,所述散热装置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右端前部和右端后部均开有安装槽,两个所述安装槽内均安装有风扇,所述安装架左端安装有两个连接架,所述下模右端前部和右端后部均开有两个通风孔,所述安装架通过连接架安装在下模右端。通过散热装置上的两个风扇进行转动吹风,风进而通过安装槽和连接架吹入通风孔内,风最终通过通风孔在下模一侧吹出,进而将下模内部热量快速进行导出,使成形品能够快速冷却固化进行脱模。
优选的,所述顶起装置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端左部和上端右部均安装有液压缸,两个所述液压缸输出端均固定安装有活塞杆,两个所述活塞杆上端均安装有顶板,所述支撑座安装在两个支撑脚之间。通过顶起装置上的液压缸带动其输出端的活塞杆进行伸缩,活塞杆进而带动上端的顶板进行上顶,从而将模腔内的成形品快速顶出,实现快速脱模,进而提高了装置脱模效率。
优选的,所述防偏装置包括防偏板和防偏架,所述防偏板和防偏架均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防偏板分别安装在下模前端和后端,两个所述防偏架分别安装在上模前端和后端,所述上模上端左部和上端右部均开有两个导向槽,所述下模上端左部和上端右部均安装有两个导柱。上模通过其上导向槽对准下模上的导柱,接着上模继续向下,此时下模上的防偏板也随之卡入上模上的防偏架内,通过防偏装置双重卡紧,进而使上下模能够有效闭合,防止产生偏移。
优选的,所述连接架与通风孔位置左右对应。
优选的,所述顶板与模腔尺寸一致且顶板位于模腔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当需要使用到注塑模具时,上模首先通过其上导向槽对准下模上的导柱,接着上模继续向下,此时下模上的防偏板也随之卡入上模上的防偏架内,通过防偏装置双重卡紧,进而使上下模能够有效闭合,防止产生偏移,此时再由注塑口将材料注入模腔内进而得到成形品,此时再通过散热装置上的两个风扇进行转动吹风,风进而通过安装槽和连接架吹入通风孔内,风最终通过通风孔在下模一侧吹出,进而将下模内部热量快速进行导出,使成形品能够快速冷却固化进行脱模,进而提高了装置的工作效率。
2、在成形品冷却固化后,通过顶起装置上的液压缸带动其输出端的活塞杆进行伸缩,活塞杆进而带动上端的顶板进行上顶,从而将模腔内的成形品快速顶出,实现快速脱模,进而提高了装置脱模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双色注塑模具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双色注塑模具结构的散热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双色注塑模具结构的顶起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双色注塑模具结构的防偏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下模;2、散热装置;3、顶起装置;4、防偏装置;5、上模;6、模腔;7、注塑口;8、连接座;9、支撑脚;20、安装架;21、安装槽;22、风扇;23、连接架;24、通风孔;30、支撑座;31、液压缸;32、活塞杆;33、顶板;40、防偏板;41、防偏架;42、导柱;43、导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4所示,一种新型双色注塑模具结构,包括下模1和上模5,下模1下端左部和下端右部共同安装有支撑脚9,两个支撑脚9对应的一端共同安装有顶起装置3,下模1右端安装有散热装置2,下模1上端左部和上端右部均开有模腔6,上模5上端左部和上端右部均安装有注塑口7,上模5上端中部安装有连接座8,下模1和上模5前端和后端共同安装有防偏装置4。
散热装置2包括安装架20,安装架20右端前部和右端后部均开有安装槽21,两个安装槽21内均安装有风扇22,安装架20左端安装有两个连接架23,下模1右端前部和右端后部均开有两个通风孔24;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通风孔24贯穿下模1的左右端。安装架20通过连接架23安装在下模1右端;连接架23与通风孔24位置左右对应。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通过散热装置2上的两个风扇22进行转动吹风,风进而通过安装槽21和连接架23吹入通风孔24内,风最终通过通风孔24在下模1一侧吹出,进而将下模1内部热量快速进行导出,使成形品能够快速冷却固化进行脱模。
顶起装置3包括支撑座30,支撑座30上端左部和上端右部均安装有液压缸31,两个液压缸31输出端均固定安装有活塞杆32,两个活塞杆32上端均安装有顶板33,支撑座30安装在两个支撑脚9之间;顶板33与模腔6尺寸一致且顶板33位于模腔6内。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通过顶起装置3上的液压缸31带动其输出端的活塞杆32进行伸缩,活塞杆32进而带动上端的顶板33进行上顶,从而将模腔6内的成形品快速顶出,实现快速脱模,进而提高了装置脱模效率。
防偏装置4包括防偏板40和防偏架41,防偏板40和防偏架41均设置有两个,两个防偏板40分别安装在下模1前端和后端,两个防偏架41分别安装在上模5前端和后端,上模5上端左部和上端右部均开有两个导向槽43,下模1上端左部和上端右部均安装有两个导柱42。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上模5通过其上导向槽43对准下模1上的导柱42,接着上模5继续向下,此时下模1上的防偏板40也随之卡入上模5上的防偏架41内,通过防偏装置4双重卡紧,进而使上下模能够有效闭合,防止产生偏移。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新型双色注塑模具结构,当需要使用到注塑模具时,上模5首先通过其上导向槽43对准下模1上的导柱42,接着上模5继续向下,此时下模1上的防偏板40也随之卡入上模5上的防偏架41内,通过防偏装置4双重卡紧,进而使上下模能够有效闭合,防止产生偏移,此时再由注塑口7将材料注入模腔6内进而得到成形品,此时再通过散热装置2上的两个风扇22进行转动吹风,风进而通过安装槽21和连接架23吹入通风孔24内,风最终通过通风孔24在下模1一侧吹出,进而将下模1内部热量快速进行导出,使成形品能够快速冷却固化进行脱模,进而提高了装置的工作效率,最后通过顶起装置3上的液压缸31带动其输出端的活塞杆32进行伸缩,活塞杆32进而带动上端的顶板33进行上顶,从而将模腔6内的成形品快速顶出,实现快速脱模,进而提高了装置脱模效率。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6)
1.一种新型双色注塑模具结构,包括下模(1)和上模(5),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1)下端左部和下端右部共同安装有支撑脚(9),两个所述支撑脚(9)对应的一端共同安装有顶起装置(3),所述下模(1)右端安装有散热装置(2),所述下模(1)上端左部和上端右部均开有模腔(6),所述上模(5)上端左部和上端右部均安装有注塑口(7),所述上模(5)上端中部安装有连接座(8),所述下模(1)和上模(5)前端和后端共同安装有防偏装置(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双色注塑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2)包括安装架(20),所述安装架(20)右端前部和右端后部均开有安装槽(21),两个所述安装槽(21)内均安装有风扇(22),所述安装架(20)左端安装有两个连接架(23),所述下模(1)右端前部和右端后部均开有两个通风孔(24),所述安装架(20)通过连接架(23)安装在下模(1)右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双色注塑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起装置(3)包括支撑座(30),所述支撑座(30)上端左部和上端右部均安装有液压缸(31),两个所述液压缸(31)输出端均固定安装有活塞杆(32),两个所述活塞杆(32)上端均安装有顶板(33),所述支撑座(30)安装在两个支撑脚(9)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双色注塑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偏装置(4)包括防偏板(40)和防偏架(41),所述防偏板(40)和防偏架(41)均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防偏板(40)分别安装在下模(1)前端和后端,两个所述防偏架(41)分别安装在上模(5)前端和后端,所述上模(5)上端左部和上端右部均开有两个导向槽(43),所述下模(1)上端左部和上端右部均安装有两个导柱(42)。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双色注塑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23)与通风孔(24)位置左右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双色注塑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33)与模腔(6)尺寸一致且顶板(33)位于模腔(6)内。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875389.7U CN218749037U (zh) | 2022-10-28 | 2022-10-28 | 一种新型双色注塑模具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875389.7U CN218749037U (zh) | 2022-10-28 | 2022-10-28 | 一种新型双色注塑模具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749037U true CN218749037U (zh) | 2023-03-28 |
Family
ID=857026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875389.7U Active CN218749037U (zh) | 2022-10-28 | 2022-10-28 | 一种新型双色注塑模具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749037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160626A (zh) * | 2023-04-04 | 2023-05-26 | 江苏惠利隆塑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洗衣机旋钮的注塑模具 |
-
2022
- 2022-10-28 CN CN202222875389.7U patent/CN218749037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160626A (zh) * | 2023-04-04 | 2023-05-26 | 江苏惠利隆塑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洗衣机旋钮的注塑模具 |
CN116160626B (zh) * | 2023-04-04 | 2023-09-26 | 江苏惠利隆塑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洗衣机旋钮的注塑模具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1074518U (zh) | 一种注塑制品生产用注塑模具 | |
CN218749037U (zh) | 一种新型双色注塑模具结构 | |
CN113787667A (zh) | 一种采用气压式脱模的橡胶生产用注塑装置 | |
CN219618407U (zh) | 一种便于脱模的注塑模具结构 | |
CN214820652U (zh) | 一种电子器件的塑胶外壳注塑模具 | |
CN216400338U (zh) | 一种手机数据线生产用立式注塑成型机辅助脱模装置 | |
CN108582694A (zh) | 一种可斜向顶杆脱模的注塑模具及其工作方法 | |
CN208197421U (zh) | 一种快拆式注塑模具 | |
CN116423764A (zh) | 一种易于脱模的模具 | |
CN215039753U (zh) | 便于快速脱模的塑料制品用注塑模具 | |
CN213166569U (zh) | 一种塑胶防尘盖的生产模具 | |
CN216578958U (zh) | 一种便于排气可提高注塑质量的注塑模具 | |
CN216658794U (zh) | 一种塑胶制品生产用注塑模具 | |
CN208359345U (zh) | 一种汽车前灯罩成型模中的斜顶机构 | |
CN208052503U (zh) | 一种注塑模具 | |
CN111152419A (zh) | 一种便于脱模的注塑成型用模具 | |
CN219600298U (zh) | 具有自动取料功能的注塑模具 | |
CN218019833U (zh) | 一种多腔室的按键注塑模具 | |
CN218749032U (zh) | 一种控制器外壳生产的模具 | |
CN219486297U (zh) | 一种便于脱模塑胶件模具 | |
CN216732766U (zh) | 一种方便脱模的模具 | |
CN220826251U (zh) | 一种注塑模具成型装置 | |
CN216609855U (zh) | 一种滑块加工用注塑模具 | |
CN221584301U (zh) | 一种注塑机 | |
CN221417317U (zh) | 一种具有自动剪浇口机构的汽车保险杠注塑模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