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24023U - 一种电芯检测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芯检测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724023U
CN218724023U CN202222758263.1U CN202222758263U CN218724023U CN 218724023 U CN218724023 U CN 218724023U CN 202222758263 U CN202222758263 U CN 202222758263U CN 218724023 U CN218724023 U CN 2187240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tection
rack
height
cell body
need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75826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柯志明
蒋志刚
张远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pak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pak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pak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pak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75826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7240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7240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7240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芯检测设备,包括机架、红外厚度测量仪和高度检测装置:所述机架上设有高度检测工位和厚度检测工位;所述高度检测工位和所述厚度检测工位分别用于置放电芯本体,并且所述电芯本体可从所述厚度检测工位移动至所述高度检测工位;所述红外厚度测量仪连接在所述机架上且用于检测处于所述厚度检测工位上的所述电芯本体的厚度;所述高度检测装置连接在所述机架上;所述高度检测装置上设有高度检测针组件;所述高度检测针组件可从所述机架的第一高度移动至第二高度且与所述电芯本体抵接,以检测所述电芯本体的高度。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提高检测的精准性。

Description

一种电芯检测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芯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电芯指单个含有正、负极的电化学电芯,其中,正极上设有第一极耳,负极上设有第二极耳。目前,市场上存在大量梯次电芯以及拆机电芯,但电芯质量不一,进而电芯上的极耳的高度参差不齐,导致无法直接使用,需要经过二次加工检测筛选才能利用。并且现有的市场上筛选电芯设备检测精准度不高,不利于后续根据检测数据进行筛选步骤有序进行效率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电芯检测设备,旨在提高检测的精准性。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上述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以实现:
一种电芯检测设备,包括:
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高度检测工位和厚度检测工位;所述高度检测工位和所述厚度检测工位分别用于置放电芯本体,并且所述电芯本体可从所述厚度检测工位移动至所述高度检测工位;
红外厚度测量仪,所述红外厚度测量仪连接在所述机架上且用于检测处于所述厚度检测工位上的所述电芯本体的厚度;
高度检测装置,所述高度检测装置连接在所述机架上;所述高度检测装置上设有高度检测针组件;所述高度检测针组件可从所述机架的第一高度移动至第二高度且与所述电芯本体抵接,以检测所述电芯本体的高度。
优选的,所述高度检测针组件包括第一检测针和第二检测针;所述第一检测针和所述第二检测针分别活动连接在所述机架的内顶部;并且所述第一检测针可沿着所述机架的高度方向移动至与所述电芯本体的第一极耳抵接;所述第二检测针可沿着所述机架的高度方向移动至与所述电芯本体的第二极耳抵接。
优选的,所述高度检测装置还包括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活动连接在所述机架上且与所述第一检测针驱动连接,以使所述第一检测针沿着所述机架的高度方向移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活动连接在所述机架上且与所述第二检测针驱动连接,以使所述第二检测针沿着所述机架的高度方向移动。
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竖直驱动部件,所述第一竖直驱动部件的安装端连接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竖直驱动部件的驱动端与所述第一检测针驱动连接,以使所述第一检测针沿着所述机架的高度方向移动至所述电芯本体上。
优选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竖直驱动部件,所述第二竖直驱动部件的安装端连接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二竖直驱动部件的驱动端与所述第二检测针驱动连接,以使所述第二检测针沿着所述机架的高度方向移动至所述电芯本本体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水平驱动部件,所述第一水平驱动部件的安装端连接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水平驱动部件的驱动端与所述第一检测针驱动连接,以使所述第一检测针沿着所述机架的水平方向作横移运动;
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二水平驱动部件,所述第二水平驱动部件的安装端连接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二水平驱动部件的驱动端与所述第二检测针驱动连接,以使所述第二检测针所述机架的水平方向作横移运动。
优选的,所述高度检测装置包括第一检测罩和第二红外检测部件;所述第一检测罩连接在所述机架上,并且所述第一检测罩内设有第一内腔;所述第一检测针穿插过所述第一内腔且可从所述第一内腔的第三位置移动至第四位置;所述第二红外检测部件连接在所述第一内腔中且用于检测所述第三位置至第四位置之间的长度。
优选的,所述高度检测装置还包括第二检测罩和第三红外检测部件;所述第二检测罩连接在所述机架上,并且所述第二检测罩内设有第二内腔;所述第二检测针穿插过所述第二内腔且可从所述第二内腔的第五位置移动至第六位置;所述第三红外检测部件连接在所述第二内腔中且用于检测所述第五位置至第六位置之间的长度。
优选的,所述机架上设有至少两个夹持板,所述夹持板相对设置在所述高度检测工位的两侧方;并且所述夹持板用于夹持所述电芯本体相对设置的两个侧面。
优选的,所述电芯检测设备还包括输送带;所述输送带的上部穿过所述机架的底板的上方,并且所述输送带将所述电芯本体从所述厚度检测工位输送至所述高度检测工位。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采用红外厚度测量仪高度检测装置在厚度检测工位对电芯本体的厚度进行检测,完成对电芯本体的厚度参数的采集,并且检测数据用于间接判断电芯本体厚度是否合格;检测完后,电芯本体移动至高度检测工位,使用高度检测针组件与电芯本体进行抵接检测,通过获取高度检测针组件的移动的高度差以实现对检测电芯本体的高度检测,通过不同工位以及不同时间段分别检测电芯本体的厚度以及高端,从而可以减少厚度检测和高度检测之间的相互影响,提高检测数据的精准性,能够快速地获得电芯本体的合格率,进而有利于后续根据检测数据进行筛选步骤有序进行提高筛选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电芯检测设备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电芯检测设备一实施例的剖视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电芯检测设备一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电芯检测设备一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BDA0003897719200000031
Figure BDA000389771920000004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若全文中出现的“和/或”或者“及/或”,其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芯检测设备。
如图1和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电芯检测设备包括:
机架1,所述机架1上设有高度检测工位11和厚度检测工位12;所述高度检测工位11和所述厚度检测工位12分别用于置放电芯本体4,并且所述电芯本体4可从所述厚度检测工位12移动至所述高度检测工位11;
红外厚度测量仪3,所述红外厚度测量仪3连接在所述机架1上且用于检测处于所述厚度检测工位12上的所述电芯本体4的厚度;
高度检测装置2,所述高度检测装置2连接在所述机架1上;所述高度检测装置2上设有高度检测针组件;所述高度检测针组件可从所述机架1的第一高度移动至第二高度且与所述电芯本体4抵接,以检测所述电芯本体4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采用红外厚度测量仪在厚度检测工位对电芯本体的厚度进行检测,完成对电芯本体的厚度参数的采集,并且检测数据用于间接判断电芯本体厚度是否合格;检测完后,电芯本体移动至高度检测工位,使用高度检测针组件与电芯本体进行抵接检测,通过获取高度检测针组件的移动的高度以实现对电芯本体的高度检测,通过不同工位以及不同时间段分别检测电芯本体的厚度以及高端,从而可以减少厚度检测和高度检测之间的相互影响,提高检测数据的精准性,能够快速地获得电芯本体的合格率,进而有利于后续根据检测数据进行筛选步骤有序进行。
具体地,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高度检测针组件包括第一检测针21和第二检测针22;所述第一检测针21和所述第二检测针22分别活动连接在所述机架1的内顶部;并且所述第一检测针21可沿着所述机架1的高度方向移动至所述电芯本体4上且与所述电芯本体4的第一极耳抵接;所述第二检测针22可沿着所述机架1的高度方向移动至所述电芯本体4上且与所述电芯本体4的第二极耳抵接。通过第一、二检测针的运动性实现对第一、二极耳的高低位置的检测,根据两个针压高度的不同来判断电芯本体的极耳是否高低不平,将数据传输到工业电芯上进行下一步判断合格率的操作。并且,若是电芯本体极耳高度不一致,会导致电芯本体焊接铝片时虚焊,故需要通过外部打磨模块,根据电芯的高度差来将电芯极耳打磨至同一高度。
其中,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1-3所示;高度检测装置2还包括第一安装支架201和第二安装支架202,并且所述第一安装支架201和所述第二安装支架202之间形成第一安装间隙;并且所述第一检测针21活动连接在所述第一安装支架201上;所述第二检测针22活动连接在所述第一安装间隙;该结构减少第一、二检测针在运行过程中相互干扰,从而提高检测精准性。
具体地,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3和4所示,高度检测装置2还包括第一驱动机构23和第二驱动机构24;所述第一驱动机构23活动连接在所述机架1上且与所述第一检测针21驱动连接,以使所述第一检测针21沿着所述机架1的高度方向移动至所述电芯本体4上;所述第二驱动机构24活动连接在所述机架1上且与所述第二检测针22驱动连接,以使所述第二检测针22沿着所述机架1的高度方向移动至所述电芯本体4上。
其中,第一驱动机构23还包括第一竖直驱动部件232,所述第一竖直驱动部件232的安装端连接在所述机架1上;所述第一竖直驱动部件232的驱动端与所述第一检测针21驱动连接,以使所述第一检测针21沿着所述机架1的高度方向移动至所述电芯本体4上;其中,第一竖直驱动部件232选用第一伸缩气缸;通过第一伸缩气缸能够稳定地驱动第一检测针输送至电芯本体上,以实现对该部分极耳的高度的检测;
第二驱动机构24还包括第二竖直驱动部件242,所述第二竖直驱动部件242的安装端连接在所述机架1上;所述第二竖直驱动部件242的驱动端与所述第二检测针22驱动连接,以使所述第二检测针22沿着所述机架1的高度方向移动至所述电芯本体4上。其中,第二竖直驱动部件242选用第二伸缩气缸;通过第二伸缩气缸能够稳定地驱动第二检测针输送至电芯本体上,以实现对该部分极耳的高度的检测。
其中,第一驱动机构23还包括第一水平驱动部件231,所述第一水平驱动部件231的安装端连接在所述机架1上;所述第一水平驱动部件231的驱动端与所述第一检测针21驱动连接,以使所述第一检测针21沿着所述机架1的水平方向作横移运动;其中,第一水平驱动部件231选用第一电动丝杆;通过第一电动丝杆可以微调第一检测针的水平位置,使其尽可能地与电芯本体的极耳中心部对齐,提高检测精准性;
第二驱动机构24还包括第二水平驱动部件241,所述第二水平驱动部件的安装端连接在所述机架1上;所述第二水平驱动部件241的驱动端与所述第二检测针22驱动连接,以使所述第二检测针22所述机架1的水平方向作横移运动;其中,第二水平驱动部件241选用第二电动丝杆;通过第二电动丝杆可以微调第二检测针的水平位置,使其尽可能地与电芯本体的极耳中心部对齐,提高检测精准性。
其中,第二驱动机构24活动连接在所述第一安装间隙中;第一驱动机构23活动连接在所述第一安装支架201上。
其中,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3和4所示,第一竖直驱动部件232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支架201的内顶部;所述第一水平驱动部件231与所述第一竖直驱动部件232的驱动端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水平驱动部件231的驱动端与所述第一检测针活动连接;第二竖直驱动部件242连接在所述第一安装间隙内,所述第二水平驱动部件241与所述第二竖直驱动部件242的驱动端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水平驱动部件241的驱动端与所述第二检测针活动连接。
具体地,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高度检测装置2还包括第一检测罩233和第二红外检测部件234;所述第一检测罩233连接在所述机架1上,并且所述第一检测罩233内设有第一内腔;所述第一检测针21穿插过所述第一内腔且可从所述第一内腔的第三位置移动至第四位置;所述第二红外检测部件234连接在所述第一内腔中且用于检测所述第三位置至第四位置之间的长度;
具体地,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高度检测装置2还包括第二检测罩243和第三红外检测部件244;所述第二检测罩243连接在所述机架1上,并且所述第二检测罩243内设有第二内腔;所述第二检测针22穿插过所述第二内腔且可从所述第二内腔的第五位置移动至第六位置;所述第三红外检测部件244连接在所述第一内腔中且用于检测所述第五位置至第六位置之间的长度;
通过检测第三位置至第四位置之间的长度间接得出第一检测针移动的位置差,并且通过检测第五位置与第六位置之间的长度间接得出第二检测针的移动位置差,从而获取第一、二极耳之间的高度差,若是电芯极耳高度不一致,会导致电芯焊接铝片时虚焊,故需要通过自动打磨模块,根据电芯的高度差来将电芯极耳打磨至同一高度。
其中,第二红外检测部件234和第三红外检测部件244均选用红外线长度测量仪。
具体地,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机架1上设有至少两个夹持板5,所述夹持板5相对设置在所述高度检测工位11的两侧方;并且所述夹持板5用于夹持所述电芯本体4相对设置的两个侧面。通过夹持板5对电芯本体的夹持作用,可以实现电芯本体在高度检测工位的安装稳定性,减少电芯本体在高度检测过程中发生滑移等现象,从而提高高度检测的精准性。
具体地,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电芯检测设备还包括横向输送装置,所述横向输送装置连接在所述机架1上;并且所述横向输送装置用于将所述电芯本体4从所述厚度检测工位12输送至所述高度检测工位11。其中,输送装置可包括电机驱动输送带的驱动形式或者机械手推动的形式;在一实施方式中,输送带的上部穿过机架的底板的上方;通过输送带使得电芯本体输送上料至厚度检测工位,然后再由厚度检测工位输送至高度检测工位;并且在输送至高度检测工位的过程中,通过红外厚度测量仪3扫描电芯本体,以实现电芯本体的厚度检测,从而提供检测厚度效率,将厚度数据传输至工业电脑上进行判断电芯厚度是否合格。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电芯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高度检测工位和厚度检测工位;所述高度检测工位和所述厚度检测工位分别用于置放电芯本体,并且所述电芯本体可从所述厚度检测工位移动至所述高度检测工位;
红外厚度测量仪,所述红外厚度测量仪连接在所述机架上且用于检测处于所述厚度检测工位上的所述电芯本体的厚度;
高度检测装置,所述高度检测装置连接在所述机架上;所述高度检测装置上设有高度检测针组件;所述高度检测针组件可从所述机架的第一高度横移移动至第二高度且与所述电芯本体抵接,以检测所述电芯本体的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芯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检测针组件包括第一检测针和第二检测针;所述第一检测针和所述第二检测针分别活动连接在所述机架的内顶部;并且所述第一检测针可沿着所述机架的高度方向移动至所述电芯本体上且与所述电芯本体的第一极耳抵接;所述第二检测针可沿着所述机架的高度方向移动至所述电芯本体上且与所述电芯本体的第二极耳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芯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检测装置还包括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活动连接在所述机架上且与所述第一检测针驱动连接,以使所述第一检测针沿着所述机架的高度方向移动至所述电芯本体上;所述第二驱动机构活动连接在所述机架上且与所述第二检测针驱动连接,以使所述第二检测针沿着所述机架的高度方向移动至所述电芯本体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芯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一竖直驱动部件,所述第一竖直驱动部件的安装端连接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竖直驱动部件的驱动端与所述第一检测针驱动连接,以使所述第一检测针沿着所述机架的高度方向移动至所述电芯本体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芯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二竖直驱动部件,所述第二竖直驱动部件的安装端连接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二竖直驱动部件的驱动端与所述第二检测针驱动连接,以使所述第二检测针沿着所述机架的高度方向移动至所述电芯本本体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芯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一水平驱动部件,所述第一水平驱动部件的安装端连接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水平驱动部件的驱动端与所述第一检测针驱动连接,以使所述第一检测针沿着所述机架的水平方向作横移运动;
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二水平驱动部件,所述第二水平驱动部件的安装端连接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二水平驱动部件的驱动端与所述第二检测针驱动连接,以使所述第二检测针所述机架的水平方向作横移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芯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检测装置还包括第一检测罩和第二红外检测部件;所述第一检测罩连接在所述机架上,并且所述第一检测罩内设有第一内腔;所述第一检测针穿插过所述第一内腔且可从所述第一内腔的第三位置移动至第四位置;所述第二红外检测部件连接在所述第一内腔中且用于检测所述第三位置至第四位置之间的长度。
8.根据权利要求3或7所述的一种电芯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检测装置还包括第二检测罩和第三红外检测部件;所述第二检测罩连接在所述机架上,并且所述第二检测罩内设有第二内腔;所述第二检测针穿插过所述第二内腔且可从所述第二内腔的第五位置移动至第六位置;所述第三红外检测部件连接在所述第二内腔中且用于检测所述第五位置至第六位置之间的长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芯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设有至少两个夹持板,所述夹持板相对设置在所述高度检测工位的两侧方;并且所述夹持板用于夹持所述电芯本体相对设置的两个侧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芯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检测设备还包括输送带;所述输送带的上部依次穿过所述厚度检测工位和所述高度检测工位机架的底板的上方,并且所述输送带可输送将所述电芯本体从所述厚度检测工位输送至所述高度检测工位。
CN202222758263.1U 2022-10-19 2022-10-19 一种电芯检测设备 Active CN2187240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58263.1U CN218724023U (zh) 2022-10-19 2022-10-19 一种电芯检测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58263.1U CN218724023U (zh) 2022-10-19 2022-10-19 一种电芯检测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724023U true CN218724023U (zh) 2023-03-24

Family

ID=855866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758263.1U Active CN218724023U (zh) 2022-10-19 2022-10-19 一种电芯检测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72402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724023U (zh) 一种电芯检测设备
CN110186385A (zh) 检测治具及检测台
CN201122095Y (zh) 一种用于检测电池放置方向的装置
CN211905618U (zh) 一种检测设备
CN217385704U (zh) 一种电气部件用的绝缘耐压测试机构
CN110986743A (zh) 一种汽车齿轮同轴度检测装置及系统
CN212768219U (zh) 一种电子元器件的金属壳体检测机器
CN115451886A (zh) 包膜刀片电池尺寸测量与绝缘电阻测量机
CN214373828U (zh) 一种操作便捷的面料弹性检测装置
CN212207581U (zh) 电路板测试设备
CN210119198U (zh) 一种软包电池电芯厚度检测机构
CN211652341U (zh) 一种低功耗的压力检测设备
CN209028156U (zh) 一种电芯短路测试机构
CN210375071U (zh) 一种检测复杂锥面零件壁厚的装置
CN210534327U (zh) 一种用于红外测距传感器检测的固定装置
CN210220968U (zh) 一种基于ccd测量电池技术的压力并紧组件
CN111257737A (zh) 电路板测试设备
CN220541898U (zh) 一种尺寸检验装置
CN218511724U (zh) 一种滚针轴承外径检测装置
CN217820748U (zh) 一种电池测量机构
CN214471227U (zh) 一种快速检测药品重量的装置
CN219037947U (zh) 一种蜗杆自动测量机的蜗杆定位结构
CN214670243U (zh) 工控板电气性能测试装置
CN216846175U (zh) 一种电芯极耳检测装置及电芯检测设备
CN212568969U (zh) 一种表贴型射频衰减器测试治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