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78675U - 旋转电机以及泵 - Google Patents

旋转电机以及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78675U
CN218678675U CN202222669151.9U CN202222669151U CN218678675U CN 218678675 U CN218678675 U CN 218678675U CN 202222669151 U CN202222669151 U CN 202222669151U CN 218678675 U CN218678675 U CN 2186786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s bar
cylindrical portion
inclined surface
housing
axial dir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66915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片冈慈裕
小林喜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dec Powertrain System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dec Toso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2203457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23059793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Nidec Tosok Corp filed Critical Nidec Tosok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786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786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旋转电机以及泵,能够降低零件数量。旋转电机包括:转子,能够以沿轴向延伸的中心轴为中心而旋转;定子,具有线圈,且隔着间隙而与转子相向;基板,电连接于线圈;母线组件,具有电连接线圈与基板的母线;以及壳体,具有收容定子的定子收容部以及收容基板且位于定子收容部的径向外侧的基板收容部。壳体具有:连接孔,连接定子收容部的内部与基板收容部的内部;以及盖构件,位于定子的轴向其中一侧。母线组件沿径向穿过连接孔。盖构件具有沿轴向延伸的筒状部。母线组件具有:基部,在筒状部的径向外侧固定于壳体;以及脚部,从基部沿着筒状部的外周面延伸。脚部或筒状部的外周面的其中一者具有凹部,另一者具有与凹部的内侧面接触的凸部。

Description

旋转电机以及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旋转电机以及泵。
背景技术
已知有具有转子以及定子的电动马达。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电动马达以及电动泵。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6251920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
在如上所述的电动马达以及电动泵中,为了防止电动马达以及电动泵发生振动时的、衬环单元(busbar ring unit)的晃动,包括朝向定子侧对衬环单元施力的簧片(springplate)。因此,存在零件数量变多,电动马达以及电动泵的装配工时增加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目的之一在于,鉴于所述情况,提供一种具有能够降低零件数量的结构的旋转电机以及泵。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本实用新型的旋转电机的一个实施例包括:转子,能够以沿轴向延伸的中心轴为中心而旋转;定子,具有线圈,且隔着间隙而与所述转子相向;基板,电连接于所述线圈;母线组件,具有电连接所述线圈与所述基板的母线;以及壳体,具有在内部收容所述定子的定子收容部以及在内部收容所述基板的基板收容部。所述基板收容部位于所述定子收容部的径向外侧。所述壳体具有:连接孔,沿径向连接所述定子收容部的内部与所述基板收容部的内部;以及盖构件,位于所述定子的轴向其中一侧。所述母线组件沿径向穿过所述连接孔。所述盖构件具有沿轴向延伸的筒状部。所述母线组件具有:基部,在所述筒状部的径向外侧固定于所述壳体;以及一对脚部,从所述基部沿着所述筒状部的外周面延伸。一对所述脚部或所述筒状部的外周面的其中任一者具有朝径向凹陷的凹部,另一者具有插入至所述凹部且与所述凹部的内侧面接触的凸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旋转电机的一实施方式,一对所述脚部的至少一部分从所述筒状部的外周面承受应力而朝彼此分离的方向弹性变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旋转电机的一实施方式,所述母线组件包括保持所述母线的母线支架,所述母线支架具有一对所述脚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旋转电机的一实施方式,一对所述脚部各自具有:一对连结部,至少包括朝所述筒状部方向延伸的部分;以及桥部,连接一对所述连结部。在所述桥部设有所述凸部或所述凹部的其中一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旋转电机的一实施方式,一对所述脚部各自包含朝向所述筒状部延伸的爪部,在所述爪部设有所述凸部或所述凹部的其中一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旋转电机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筒状部是以筒状部中心轴为中心而沿轴向延伸的圆筒状,将所述筒状部与所述爪部各自接触的接触部的一部分彼此相连的直线通过所述筒状部中心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旋转电机的一实施方式,所述凸部以及所述凹部沿周向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旋转电机的一实施方式,所述脚部所具有的所述凸部或所述凹部呈直线状延伸,所述筒状部所具有的所述凸部或所述凹部沿周向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旋转电机的一实施方式,所述凹部至少具有:第一倾斜面,随着朝向所述凹部的底方向而位于轴向另一侧;以及第二倾斜面,随着朝向所述凹部的底方向而位于轴向其中一侧。所述凸部至少具有:第三倾斜面,随着朝向所述凸部的前端方向而位于轴向另一侧;以及第四倾斜面,随着朝向所述凸部的前端方向而位于轴向其中一侧,所述第一倾斜面与所述第三倾斜面彼此接触,所述第二倾斜面与所述第四倾斜面彼此接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旋转电机的一实施方式,所述脚部具有所述凸部,所述筒状部具有所述凹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旋转电机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筒状部具有:第一筒状部,在轴向上比起所述凹部位于另一侧;以及第二筒状部,在轴向上比起所述凹部位于其中一侧,所述第一筒状部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二筒状部的外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旋转电机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筒状部具有外周倾斜面,所述外周倾斜面随着朝向轴向另一侧而使径向外周面位于径向内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旋转电机的一实施方式,所述转子具有以中心轴为中心而沿轴向延伸的转轴,所述筒状部对支撑所述转轴的外周面的轴承进行保持。本实用新型的泵的一个实施例包括:所述的旋转电机;以及泵机构,连接于所述转子。
[实用新型的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在旋转电机以及泵中,能够降低零件数量。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泵的一部分的剖面图。
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的一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壳体的一部分以及母线组件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母线组件的一部分以及盖构件的一部分的剖面图。
图5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母线组件的一部分以及定子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6是从轴向另一侧观察第一实施方式的母线支架的一部分与盖构件的图。
图7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母线支架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母线组件的一部分以及盖构件的一部分的剖面图。
图9是从轴向另一侧观察第二实施方式的母线支架的一部分与盖构件的图。
图10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母线支架的立体图。
图11是从轴向另一侧观察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母线支架的一部分与盖构件的图。
图12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母线支架的立体图。
[符号的说明]
10、210、310:旋转电机
20:泵机构
30:壳体
31b:连接孔
33、233:盖构件
33b、233b:筒状部
33e、233e:凹部
33f、233f:第一倾斜面
33g、233g:第二倾斜面
33j、233j:第一筒状部
33k、233k:第二筒状部
33l、233l:外周倾斜面
35:定子收容部
37:基板收容部
41:转子
41a:转轴
42:定子
42c:线圈
43a:轴承(轴承)
50、250:母线组件
51、251、351:母线支架
52、52A、52B、52C:母线
54:基部
55a、55b、255a、255b、355a、355b:脚部
56b、56d、57b、57d:连结部
56e、57e:桥部
56f、57f、256f、257f、356f、357f:凸部
56g、57g、256g、257g:第三倾斜面
56h、57h、256h、257h:第四倾斜面
80:基板
100、200、300:泵
233m、233n、333m、333n:接触部
256b、257b、356b、357b:爪部
J:中心轴
Jc:筒状部中心轴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在以下的说明中,在图中适当地表示了X轴、Y轴以及Z轴。Y轴表示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的中心轴J所延伸的方向。各图中所示的中心轴J为假想轴线。以下的说明中,将与中心轴J所延伸的方向即Y轴平行的方向称作“轴向”。将以中心轴J为中心的径向简称作“径向”。将以中心轴J为中心的周向简称作“周向”。将轴向中的Y轴的箭头所朝向的一侧(+Y侧)称作“轴向其中一侧”。将轴向中的与Y轴的箭头所朝向的一侧为相反侧(-Y侧)称作“轴向另一侧”。
周向在各图中是以箭头θ来表示。将周向中的箭头θ所朝向的一侧称作“周向其中一侧”。将周向中的与箭头θ所朝向的一侧为相反侧称作“周向另一侧”。周向其中一侧是从轴向其中一侧(+Y侧)观察时绕中心轴J朝顺时针方向前进的一侧。周向另一侧是从轴向其中一侧观察时绕中心轴J朝逆时针方向前进的一侧。
将与Z轴平行的方向称作“铅垂方向Z”。将铅垂方向Z中的Z轴的箭头所朝向的一侧(+Z侧)称作“上侧”。将铅垂方向Z中的与Z轴的箭头所朝向的一侧为相反侧(-Z侧)称作“下侧”。将与X轴平行的方向称作“宽度方向X”。将宽度方向X中的X轴的箭头所朝向的一侧(+X侧)称作“宽度方向其中一侧”。将宽度方向X中的与X轴的箭头所朝向的一侧为相反侧(-X侧)称作“宽度方向另一侧”。轴向、铅垂方向Z与宽度方向X为彼此正交的方向。另外,铅垂方向Z、宽度方向X、上侧以及下侧是用于简单地说明各部的配置关系等的名称,实际的配置关系等也可为这些名称所示的配置关系等以外的配置关系等。
图1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泵100是被安装于搭载在车辆中的机器的电动泵。安装泵100的机器既可为自动变速箱,也可为驱动车辆的车轴的驱动装置。泵100例如是对搭载于车辆中的机器供给油的电动油泵。
如图1所示,泵100包括旋转电机10与泵机构20。本实施方式中,旋转电机10为马达。旋转电机10包括壳体30、转子41、定子42、轴承43a、轴承43b、母线组件50以及基板80。
转子41能够以沿轴向延伸的中心轴J为中心而旋转。转子41具有转轴41a与转子本体41b。转轴41a是以中心轴J为中心而沿轴向延伸的圆柱状。转轴41a是由轴承43a以及轴承43b可绕中心轴J旋转地予以支撑。即,轴承43a、轴承43b可旋转地支撑着转子41。本实施方式中,轴承43a以及轴承43b为滚动轴承。轴承43a、轴承43b为滚珠轴承。轴承43a可旋转地支撑着转轴41a中的比起转子本体41b位于轴向其中一侧(+Y侧)的部分。轴承43b可旋转地支撑着转轴41a中的比起转子本体41b位于轴向另一侧(-Y侧)的部分。转子本体41b被固定于转轴41a的外周面。尽管省略图示,但转子本体41b具有转子芯与转子磁铁。
定子42隔着间隙而与转子41相向。定子42位于转子41的径向外侧。定子42具有定子芯42a、绝缘子42b以及多个线圈42c。定子芯42a具有:以中心轴J为中心的圆筒状的芯背(core back)42d;以及从芯背42d朝径向内侧延伸的多个牙部42e。定子芯42a被固定在后述的定子收容部35内。更详细而言,芯背42d的外周面被固定于定子收容部35的内周面。多个线圈42c经由绝缘子42b而安装于多个牙部42e的各牙部。各线圈42c分别具有比起定子芯42a而突出至轴向其中一侧(+Y侧)的线圈末端42g。
壳体30在内部收容有泵机构20、转子41、定子42、轴承43a、轴承43b、母线组件50以及基板80。壳体30具有壳体本体部31、基板罩32、盖构件33以及泵罩34。壳体本体部31、基板罩32、盖构件33与泵罩34为彼此独立的构件。基板罩32被固定在壳体本体部31的上侧。盖构件33被固定在壳体本体部31的轴向其中一侧(+Y侧)。泵罩34被固定在壳体本体部31的轴向另一侧(-Y侧)。
壳体本体部31具有定子收容部35、泵收容部36、基板收容部37以及安装部38。本实施方式中,定子收容部35、泵收容部36、基板收容部37与安装部38为彼此相同的单一构件的一部分。安装部38位于定子收容部35以及泵收容部36的宽度方向另一侧(-X侧)。安装部38是通过螺丝而固定于车辆的机器的部分。
定子收容部35在内部收容有转子本体41b、定子42。本实施方式中,定子收容部35为沿轴向延伸的圆筒状。定子收容部35的轴向其中一侧(+Y侧)的端部为壳体本体部31的轴向其中一侧的端部,为朝轴向其中一侧开设的开口部35a。即,定子收容部35具有朝轴向其中一侧开设的开口部35a。开口部35a为以中心轴J为中心的圆形状。开口部35a是由盖构件33予以封闭。
泵收容部36连接于定子收容部35的轴向另一侧(-Y侧)。泵收容部36在内部收容有泵机构20。泵收容部36朝轴向另一侧开口。泵收容部36的轴向另一侧的开口是由泵罩34予以封闭。
基板收容部37位于定子收容部35的径向外侧。本实施方式中,基板收容部37位于定子收容部35以及泵收容部36的上侧。基板收容部37沿轴向延伸。基板收容部37的轴向另一侧(-Y侧)的端部比起泵收容部36以及泵罩34而突出至轴向另一侧。在基板收容部37的轴向另一侧的端部,设有连接器部90。如图2所示,基板收容部37为朝上侧开口的大致长方形盒状。基板收容部37的上侧的开口是由基板罩32予以封闭。
基板收容部37在内部收容有基板80。基板80具有:板面朝向铅垂方向Z的基板本体81;以及安装于基板本体81的多个电子零件82。电子零件82例如包含构成对定子42供给电力的逆变器电路的晶体管。基板80电连接于线圈42c。
基板收容部37具有多个第一被固定部37a。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被固定部37a为从基板收容部37的下侧的底部朝上侧延伸的圆柱状。沿铅垂方向Z观察时,第一被固定部37a被设在基板收容部37的外缘部。第一被固定部37a具有从第一被固定部37a的上侧的面朝下侧凹陷的母螺纹孔37c。基板80被固定于第一被固定部37a。更详细而言,基板本体81的外缘部利用螺入至母螺纹孔37c内的螺丝而固定于第一被固定部37a。如图3所示,沿铅垂方向Z观察时,多个第一被固定部37a包含在宽度方向X上夹着连接孔31b而配置的一对第一被固定部37a。
基板收容部37具有第二被固定部37b。本实施方式中,第二被固定部37b为从基板收容部37的下侧的底部朝上侧延伸的四棱柱状的柱部37e中的轴向其中一侧(+Y侧)的端部。第二被固定部37b的上侧的面比起柱部37e中的较第二被固定部37b位于轴向另一侧(-Y侧)的部分的上侧的面而朝下侧凹陷。第二被固定部37b具有从第二被固定部37b的上侧的面朝下侧凹陷的母螺纹孔37d。
第二被固定部37b被设在基板收容部37的内部的、轴向其中一侧(+Y侧)的部分。本实施方式中,第二被固定部37b在宽度方向X上隔开间隔而设有一对。如图3所示,在第二被固定部37b,固定有后述的固定构件53。
如图1所示,壳体本体部31具有沿轴向连接定子收容部35的内部与泵收容部36的内部的孔部31a。在孔部31a内,保持有对孔部31a的内周面与转轴41a的外周面之间进行密封的油封44。在孔部31a内,在油封44的轴向其中一侧(+Y侧)保持有轴承43b。
壳体本体部31具有沿径向连接定子收容部35的内部与基板收容部37的内部的连接孔31b。即,壳体30具有连接孔31b。连接孔31b被设在壳体本体部31的轴向其中一侧(+Y侧)的部分。本实施方式中,连接孔31b沿铅垂方向Z贯穿定子收容部35的内部与基板收容部37的内部之间的壁部。连接孔31b的上侧的端部在基板收容部37内部的轴向其中一侧的端部开口。连接孔31b位于线圈末端42g的上侧。沿铅垂方向Z观察时,连接孔31b与定子芯42a的轴向其中一侧的端部重合。如图3所示,定子芯42a的轴向其中一侧的端部露出至连接孔31b内。更详细而言,芯背42d的轴向其中一侧的端部的外周面的上端部露出至连接孔31b内。
盖构件33封闭开口部35a。如图2所示,盖构件33具有盖本体部33a、筒状部33b以及多个固定部33c。盖本体部33a是从轴向其中一侧(+Y侧)封闭开口部35a的部分。盖本体部33a的沿轴向观察的外形是以中心轴J为中心的圆形状。盖本体部33a在径向的中央部具有沿轴向贯穿盖本体部33a的孔部33d。在孔部33d安装有通气管(breather)91。盖构件33例如为铝铸件制。
多个固定部33c从盖本体部33a突出至径向外侧。固定部33c通过螺丝而固定于定子收容部35的轴向其中一侧的面。多个固定部33c是沿着周向,遍及一周而隔开间隔地配置有多个。固定部33c例如设有四个。
筒状部33b是从盖本体部33a朝轴向另一侧延伸的筒状。即,盖构件33具有沿轴向延伸的筒状部33b。筒状部33b是以中心轴J为中心的圆筒状。如图1所示,筒状部33b朝轴向另一侧(-Y侧)开口。在筒状部33b的轴向另一侧的端部的径向内侧,嵌合有轴承43a。由此,筒状部33b对支撑转轴41a的轴承43a进行保持。筒状部33b的内部与孔部33d的内部相连。在沿铅垂方向Z观察时,筒状部33b的轴向另一侧的端部与连接孔31b重合。筒状部33b的轴向另一侧的端部位于连接孔31b的径向内侧。
如图4所示,在筒状部33b的外周面,设有朝径向内侧凹陷的凹部33e。即,筒状部33b具有凹部33e。在沿径向观察时,凹部33e与后述的母线组件50的一部分重合。凹部33e沿周向延伸。本实施方式中,凹部33e遍及一周而设在筒状部33b的外周面。另外,凹部33e只要是后述的母线支架51所包括的桥部56e、桥部57e可稳定地插入者,则不需要遍及一周而设置。凹部33e具有第一倾斜面33f、第二倾斜面33g以及底面33i。
第一倾斜面33f为凹部33e的轴向其中一侧(+Y侧)的内侧面。第一倾斜面33f的径向外侧的端部与筒状部33b的外周面相连。第一倾斜面33f的径向内侧的端部与底面33i相连。第一倾斜面33f是随着朝向凹部33e的径向内侧即底方向而位于轴向另一侧(-Y侧)的倾斜面。第一倾斜面33f是朝向轴向另一侧(-Y侧)与径向外侧之间的倾斜面。即,凹部33e具有随着朝向凹部33e的底方向而位于轴向另一侧(-Y侧)的第一倾斜面33f。
第二倾斜面33g为凹部33e的轴向另一侧(-Y侧)的内侧面。第二倾斜面33g的径向外侧的端部与筒状部33b的外周面相连。第二倾斜面33g的径向内侧的端部与底面33i相连。第二倾斜面33g是随着朝向凹部33e的径向内侧即底方向而位于轴向其中一侧(+Y侧)的倾斜面。第二倾斜面33g是朝向轴向另一侧(+Y侧)与径向外侧之间的倾斜面。即,凹部33e具有随着朝向凹部的底方向而位于轴向其中一侧(+Y侧)的第二倾斜面33g。
底面33i是与第一倾斜面33f以及第二倾斜面33g相连的面。底面33i的轴向其中一侧(+Y侧)的端部与第一倾斜面33f的径向内侧的端部相连。底面33i的轴向另一侧(-Y侧)的端部与第二倾斜面33g的径向内侧的端部相连。底面33i在本实施方式中为朝径向内侧凹陷的圆弧形状。
筒状部33b具有第一筒状部33j与第二筒状部33k。如图4所示,第一筒状部33j是筒状部33b的一部分中的比起凹部33e更靠轴向另一侧(-Y侧)的部分。第二筒状部33k是筒状部33b的一部分中的比起凹部33e更靠轴向其中一侧(+Y侧)的部分。
第一筒状部33j的朝向径向的外周面为外周倾斜面33l。本实施方式中,外周倾斜面33l是随着朝向轴向另一侧(-Y侧)而位于径向内侧的倾斜面。即,第一筒状部33j具有随着朝向轴向另一侧(-Y侧)而位于径向内侧的外周倾斜面33l。第一筒状部33j的轴向其中一侧(+Y侧)的端部的外径小于第二筒状部33k的轴向的任何位置的外径。即,本实施方式中,无论将轴向的哪个位置彼此进行比较,第一筒状部33j的外径均小于第二筒状部33k的外径。
如图1所示,母线组件50沿径向穿过连接孔31b。本实施方式中,母线组件50沿铅垂方向Z穿过连接孔31b。母线组件50经由基板收容部37的上侧的开口而从上侧穿过连接孔31b。母线组件50的上侧部分即径向外侧部分位于连接孔31b内。母线组件50的下侧部分即径向内侧部分位于定子收容部35内。母线组件50的下侧部分的宽度方向X的尺寸小于连接孔31b的宽度方向X的尺寸。母线组件50的下侧部分的轴向尺寸小于连接孔31b的轴向尺寸。母线组件50的下侧部分位于定子42的轴向其中一侧(+Y侧)。即,母线组件50在定子收容部35内位于定子42的轴向其中一侧。母线组件50具有母线支架51、母线52以及固定构件53。
如图2所示,母线支架51是保持母线52的构件。即,母线组件50包括保持母线52的母线支架51。母线支架51为树脂制。本实施方式中,母线支架51是通过将母线52以及固定构件53作为嵌插构件的嵌插成形而制作的嵌插成形构件。如图5所示,母线支架51具有基部54与一对脚部55a、55b。即,母线支架51具有一对脚部55a、55b。基部54为母线支架51的上侧部分。基部54的沿轴向观察的外形为在宽度方向X上长长的大致长方形状。基部54比起定子42而位于上侧即径向外侧。
母线支架51具有一对脚部55a、55b。一对脚部55a、55b从基部54朝下侧延伸。一对脚部55a、55b为彼此在宽度方向X上对称的形状。脚部55a从基部54的宽度方向另一侧(-X侧)的端部朝下侧延伸。脚部55a具有:从基部54朝下侧延伸的第一延伸部55c、从第一延伸部55c的下端部朝下侧且倾斜地朝宽度方向另一侧(-X侧)延伸的第二延伸部55d、以及从第二延伸部55d的下端部朝下侧延伸的第三延伸部55e。脚部55b从基部54的宽度方向其中一侧(+X侧)的端部朝下侧延伸。脚部55b具有:从基部54朝下侧延伸的第一延伸部55f、从第一延伸部55f的下端部朝下侧且倾斜地朝宽度方向其中一侧(+X侧)的第二延伸部55g、以及从第二延伸部55g的下端部朝下侧延伸的第三延伸部55h。第二延伸部55d与第二延伸部55g随着朝向下侧而彼此在宽度方向X上隔开。在沿轴向观察时,一对脚部55a、55b与定子42的上侧部分重合。
如图6所示,第二延伸部55d沿着筒状部33b的外周面,从第一延伸部55c的下端部朝下侧且倾斜地朝宽度方向另一侧(-X侧)延伸。第三延伸部55e沿着筒状部33b的外周面而从第二延伸部55d的下端部朝下侧延伸。第二延伸部55g沿着筒状部33b的外周面而从第一延伸部55f的下端部朝下侧且倾斜地朝宽度方向其中一侧延伸。第三延伸部55h沿着筒状部33b的外周面而从第二延伸部55g的下端部朝下侧延伸。即,母线组件50具有从基部54沿着筒状部33b的外周面而延伸的一对脚部55a、55b。
母线52的一部分被嵌入至母线支架51。母线52设有多个。本实施方式中,母线52设有母线52A、母线52B与母线52C这三个。母线52A、母线52B、母线52C是沿着宽度方向X排列地配置。母线52A与母线52B在宽度方向X上夹着母线52C而配置。母线52A位于母线52C的宽度方向另一侧(-X侧)。母线52B位于母线52C的宽度方向其中一侧(+X侧)。母线52A与母线52C为在宽度方向X上对称的形状。
母线52A具有母线本体部52Am、线圈连接部52Ae以及基板连接部52Af。母线本体部52Am连接线圈连接部52Ae与基板连接部52Af。母线本体部52Am整体上沿铅垂方向Z延伸。母线本体部52Am具有第一部分52Aa、第二部分52Ab、第三部分52Ac以及第四部分52Ad。
第一部分52Aa沿铅垂方向Z延伸。第一部分52Aa是跨及基部54与第一延伸部55c而被嵌入地受到保持。第一部分52Aa的上侧的端部比起基部54突出至上侧,且露出至母线支架51的外部。第二部分52Ab从第一部分52Aa的上侧的端部朝轴向另一侧(-Y侧)延伸。第三部分52Ac从第一部分52Aa的下侧的端部朝下侧且倾斜地朝宽度方向另一侧(-X侧)延伸。第三部分52Ac被嵌入至第二延伸部55d中受到保持。第四部分52Ad从第三部分52Ac的下侧的端部朝下侧延伸。第四部分52Ad的上侧的部分被嵌入至第三延伸部55e中受到保持,下侧的部分比起脚部55a而突出至下侧,且露出至母线支架51的外部。第一部分52Aa的板面、第三部分52Ac的板面以及第四部分52Ad的板面朝向轴向。第二部分52Ab的板面朝向铅垂方向Z。
线圈连接部52Ae连接于第四部分52Ad的下侧的端部。线圈连接部52Ae在定子收容部35内位于定子42的轴向其中一侧(+Y侧)。在从轴向其中一侧(+Y侧)观察时,线圈连接部52Ae与开口部35a重合。线圈连接部52Ae比起母线本体部52Am而朝轴向其中一侧突出。线圈连接部52Ae的板面沿着轴向。本实施方式中,在沿轴向观察时,线圈连接部52Ae为夹着从线圈42c引出至轴向其中一侧的引出线42f的U字形状。在沿轴向观察时,线圈连接部52Ae为朝上侧开口的U字形状。即,母线52A为线圈连接部52Ae朝铅垂方向Z的上侧开口的母线52。
另外,本说明书中,所谓“某对象为U字形状”,除了某对象为严格的U字形状的情况以外,还包括某对象为大致U字形状的情况。所谓“大致U字形状”,包含相向的两边的长度不同的形状、相向的两边彼此倾斜的形状等。所谓“某对象为U字形状”,只要是两个边的一端相互彼此相连,且两个边的另一端彼此隔开间隙而相向的形状即可。
线圈连接部52Ae具有:与母线本体部52Am相连的第一夹持部52g、以及与第一夹持部52g之间夹着引出线42f的第二夹持部52h。第一夹持部52g以及第二夹持部52h相对于铅垂方向Z而稍许倾斜地延伸。第二夹持部52h位于第一夹持部52g的径向内侧。第一夹持部52g的下端部与第二夹持部52h的下端部彼此相连。本实施方式中,在线圈连接部52Ae,抓持有两根引出线42f。引出线42f例如通过熔接等而固定于线圈连接部52Ae。由此,线圈连接部52Ae在定子收容部35内电连接于线圈42c。
基板连接部52Af从第二部分52Ab的轴向另一侧(-Y侧)的端部朝上侧延伸。本实施方式中,基板连接部52Af为细长的四棱柱状。如图1所示,基板连接部52Af位于基板收容部37内。基板连接部52Af从下侧穿过设于基板本体81的贯穿孔81a。基板连接部52Af例如通过焊接等而固定于基板本体81。由此,基板连接部52Af在基板收容部37内电连接于基板80。因此,母线52A电连接线圈42c与基板80。
如图5所示,母线52B除了跨及基部54以及脚部55b而设、以及相对于母线52A为在宽度方向X上对称的形状以外,为与母线52A同样的结构。母线52B具有母线本体部52Bm、线圈连接部52Be以及基板连接部52Bf。母线本体部52Bm具有第一部分52Ba、第二部分52Bb、第三部分52Bc以及第四部分52Bd。母线52B的各部呈相对于母线52A中的具有同样名称的各部而分别在宽度方向X上对称的形状以及配置。
母线52C具有母线本体部52Cm、线圈连接部52Ce以及基板连接部52Cf。母线本体部52Cm具有第一部分52Ca与第二部分52Cb。第一部分52Ca沿铅垂方向Z延伸。第一部分52Ca是由基部54中的位于一对脚部55a、55b彼此的宽度方向X之间的部分予以保持。第一部分52Ca的铅垂方向Z的两端部从基部54朝铅垂方向Z突出。第一部分52Ca中的由基部54予以保持的部分的一部分朝宽度方向其中一侧(+X侧)弯曲。第二部分52Cb从第一部分52Ca的上侧的端部朝轴向另一侧(-Y侧)延伸。基板连接部52Cf从第二部分52Cb的轴向另一侧的端部朝上侧延伸。各母线52A、52B、52C的各基板连接部52Af、52Bf、52Cf在宽度方向X上隔开间隔而排列地配置。
线圈连接部52Ce连接于第一部分52Ca的下侧的端部。本实施方式中,在沿轴向观察时,线圈连接部52Ce为朝宽度方向其中一侧(+X侧)开口的U字形状。线圈连接部52Ce具有:连接于母线本体部52Cm的第一夹持部52i、以及与第一夹持部52i之间夹着引出线42f的第二夹持部52j。第一夹持部52i以及第二夹持部52j沿大致宽度方向X延伸。第一夹持部52i与第二夹持部52j在铅垂方向Z上相向地配置。第二夹持部52j位于第一夹持部52i的径向内侧即下侧。第一夹持部52i的宽度方向另一侧(-X侧)的端部与第二夹持部52j的宽度方向另一侧(-X侧)的端部彼此相连。线圈连接部52Ce的其他结构与线圈连接部52Ae、线圈连接部52Be的其他结构同样。
固定构件53的一部分被嵌入至母线支架51而由母线支架51予以保持。更详细而言,固定构件53的一部分由母线支架51的基部54予以保持。本实施方式中,固定构件53为金属制的板状构件。固定构件53位于多个母线52A、52B、52C的轴向另一侧(-Y侧)。如图5所示,固定构件53具有连结部53g与一对臂部53a、53b。连结部53g沿宽度方向X延伸。连结部53g的板面朝向轴向。连结部53g由基部54予以保持。连结部53g的宽度方向X的两端部比起基部54而朝宽度方向X突出。连结部53g位于第一部分52Aa、第一部分52Ba、第一部分52Ca的轴向另一侧。
一对臂部53a、53b分别连接于连结部53g的宽度方向X的两端部。臂部53a具有:从连结部53g的宽度方向另一侧(-X侧)的端部朝上侧延伸的第一延伸部53c、以及从第一延伸部53c的上侧的端部朝轴向另一侧(-Y侧)延伸的第二延伸部53d。臂部53b具有:从连结部53g的宽度方向其中一侧(+X侧)的端部朝上侧延伸的第一延伸部53e、以及从第一延伸部53e的上侧的端部朝轴向另一侧延伸的第二延伸部53f。第一延伸部53c、第一延伸部53e的板面朝向轴向。第二延伸部53d、第二延伸部53f的板面朝向铅垂方向Z。第二延伸部53d、第二延伸部53f比起第二部分52Ab、第二部分52Bb、第二部分52Cb位于下侧。在第二延伸部53d、第二延伸部53f的轴向另一侧的端部,分别设有沿铅垂方向Z贯穿第二延伸部53d、第二延伸部53f的贯穿孔53k。
如图3所示,一对臂部53a、53b位于基板收容部37的内部。一对臂部53a、53b分别利用螺丝92固定于一对第二被固定部37b。更详细而言,通过将从上侧穿过设于第二延伸部53d、第二延伸部53f的贯穿孔53k的螺丝92螺入至母螺纹孔37d,从而将第二延伸部53d、第二延伸部53f分别固定于第二被固定部37b。即,本实施方式中,固定构件53通过从径向外侧螺入的螺丝92而固定至第二被固定部37b。由此,固定构件53被固定于壳体30。即,母线组件50具有在筒状部33b的径向外侧固定于壳体30的基部54。即,母线组件50的上端侧被固定于壳体30。
如图7所示,母线支架51的脚部55a具有被保持部56。而且,母线支架51的脚部55b具有被保持部57。被保持部56、被保持部57为在宽度方向X上对称的形状。被保持部56具有第一凸肋56a、第一连结部56b、第二凸肋56c、第二连结部56d以及桥部56e。第一凸肋56a从第一延伸部55c与第二延伸部55d的连接部的宽度方向其中一侧(+X侧)的缘部朝轴向其中一侧(+Y侧)延伸。第一连结部56b从第一凸肋56a的轴向其中一侧(+Y侧)的端部朝下侧延伸。第二凸肋56c从第二延伸部55d与第三延伸部55e的连接部的宽度方向其中一侧(+X侧)的缘部朝轴向其中一侧(+Y侧)延伸。第二连结部56d从第二凸肋56c的轴向其中一侧(+Y侧)的端部朝宽度方向其中一侧(+X侧)延伸。即,脚部55a具有朝筒状部33b的方向延伸的一对连结部56b、56d。
桥部56e是连接第一连结部56b与第二连结部56d的构件。更详细而言,桥部56e从第一连结部56b的下侧的端部朝周向其中一侧(+θ侧)延伸,并与第二连结部56d的宽度方向其中一侧(+X侧)的端部相连。即,脚部55a具有连接一对连结部56b、56d的桥部56e。桥部56e是以中心轴J为中心的圆弧状。更详细而言,后述的桥部56e的前端面56i的曲率半径与底面33i的曲率半径相同。另外,在桥部56e的前端面56i的曲率半径与底面33i的曲率半径不完全一致的情况下,为了降低因桥部56e从底面33i承受的应力引起的桥部56e的挠曲,较佳的是,桥部56e的前端面56i的曲率半径小于底面33i的曲率半径。在沿轴向观察时,桥部56e与筒状部33b的凹部33e重合。另外,本实施方式中,被保持部56具有弹性。更详细而言,当从径向内侧对桥部56e施加应力时,第一凸肋56a以及第二凸肋56c朝径向外侧变形。
如图4所示,在桥部56e的朝向径向内侧的面,设有朝径向突出的凸部56f。即,脚部55a具有凸部56f。凸部56f从桥部56e的周向另一侧(-θ侧)的端部朝向桥部56e的周向其中一侧(+θ侧)的端部而沿周向延伸。凸部56f从径向外侧插入至凹部33e。凸部56f具有第三倾斜面56g、第四倾斜面56h以及前端面56i。
第三倾斜面56g是凸部56f的轴向其中一侧(+Y侧)的侧面。第三倾斜面56g的径向外侧的端部与桥部56e的朝向轴向其中一侧(+Y侧)的面的径向内侧的端部相连。第三倾斜面56g的径向内侧的端部与前端面56i相连。第三倾斜面56g是随着朝向凸部56f的径向内侧即前端方向而位于轴向另一侧(-Y侧)的倾斜面。第三倾斜面56g是朝向轴向其中一侧(-Y侧)与径向内侧之间的倾斜面。即,凸部56f具有随着朝向凸部的前端方向而位于轴向另一侧(-Y侧)的第三倾斜面56g。
第四倾斜面56h是凸部56f的轴向另一侧(-Y侧)的侧面。第四倾斜面56h的径向外侧的端部与桥部56e的朝向轴向另一侧(-Y侧)的面的径向内侧的端部相连。第四倾斜面56h的径向内侧的端部与前端面56i相连。第四倾斜面56h是随着朝向凸部56f的径向内侧即前端方向而位于轴向其中一侧(+Y侧)的倾斜面。第四倾斜面56h是朝向轴向另一侧(-Y侧)与径向内侧之间的倾斜面。即,凸部56f具有随着朝向凸部的前端方向而位于轴向其中一侧(+Y侧)的第四倾斜面56h。
前端面56i是与第三倾斜面56g以及第四倾斜面56h相连的朝向径向内侧的圆筒状的面。前端面56i的轴向其中一侧(+Y侧)的端部与第三倾斜面56g的轴向另一侧(-Y侧)的端部相连。前端面56i的轴向另一侧(-Y侧)的端部与第四倾斜面56h的轴向其中一侧(+Y侧)端部相连。
凸部56f从径向外侧插入至凹部33e,且与凹部33e的一部分接触。更详细而言,第三倾斜面56g遍及周向而与凹部33e的内侧面即第一倾斜面33f接触。第四倾斜面56h遍及周向而与凹部33e的内侧面即第二倾斜面33g接触。而且,本实施方式中,前端面56i与底面33i不接触,在前端面56i与底面33i之间设有间隙。即,脚部55a具有插入至凹部33e且与凹部33e的内侧面33f、内侧面33g接触的凸部56f。
而且,凸部56f从凹部33e的第一倾斜面33f以及第二倾斜面33g朝径向外侧方向承受应力。如上所述,被保持部56具有弹性,第一凸肋56a以及第二凸肋56c朝径向外侧弹性变形。因此,凸部56f通过反作用力(回弹(springback))而朝向凹部33e受到加压。因此,本实施方式中,凸部56f被稳定地保持在凹部33e内,桥部56e的轴向位置稳定。即,母线组件50的下端侧被支撑于盖构件33。
如图7所示,被保持部57除了设于脚部55b、以及相对于被保持部56为在宽度方向X上对称的形状以外,与被保持部56为同样的结构。被保持部57具有第一凸肋57a、第一连结部57b、第二凸肋57c、第二连结部57d以及桥部57e。在桥部57e的朝向径向内侧的面,设有朝径向突出的凸部57f。凸部57f从径向外侧插入至凹部33e,且与凹部33e的一部分接触。凸部57f具有随着朝向凸部57f的前端方向而位于轴向另一侧(-Y侧)的未图示的第三倾斜面57g。凸部57f具有随着朝向凸部57f的前端方向而位于轴向其中一侧(+Y侧)的未图示的第四倾斜面57h。凸部57f具有未图示的前端面57i。凸部57f从凹部33e朝径向外侧承受应力,第一凸肋57a以及第二凸肋57c朝径向外侧弹性变形。因此,脚部55a、脚部55b从筒状部33b的外周面承受应力而朝彼此分离的方向弹性变形。凸部57f通过反作用力(回弹)而朝向凹部33e受到加压。因此,本实施方式中,凸部57f被稳定地保持在凹部33e内。桥部57e的轴向位置稳定。被保持部57的各部呈相对于被保持部56中的具有同样名称的各部而分别在宽度方向X上对称的形状以及配置。
本实施方式中,被保持部56、被保持部57分别为树脂制。而且,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凸肋56a、第一连结部56b、第二凸肋56c、第二连结部56d以及桥部56e为同一单个构件的一部分。即,被保持部56为同一单个构件。另外,第一凸肋56a、第一连结部56b、第二凸肋56c、第二连结部56d以及桥部56e也可彼此为独立体。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凸肋57a、第一连结部57b、第二凸肋57c、第二连结部57d以及桥部57e为同一单个构件的一部分。即,被保持部57为同一单个构件。另外,第一凸肋57a、第一连结部57b、第二凸肋57c、第二连结部57d以及桥部57e也可彼此为独立体。
泵机构20被收容在泵收容部36内。泵机构20具有内转子21以及外转子22。内转子21连结于转轴41a中的突出至泵收容部36内的部分。由此,泵机构20连结于转子41。外转子22为包围内转子21的环状。内转子21与外转子22彼此咬合。内转子21通过转轴41a而旋转,由此,外转子22也旋转。
对本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10进行装配的作业者等在从开口部35a将定子42插入配置于定子收容部35内之后,从基板收容部37的上侧的开口,从上侧将母线组件50插入至连接孔31b内。作业者等从基板收容部37的上侧的开口,通过螺丝92将母线组件50的固定构件53固定于第二被固定部37b。接下来,作业者等经由开口部35a,将引出线42f熔接固定于母线组件50的各线圈连接部52Ae、52Be、52Ce。
接下来,作业者等经由开口部35a,将转子41收容至定子收容部35的内部。在收容转子41后,作业者等经由开口部35a,将盖构件33插入至定子收容部35的内部。筒状部33b通过母线组件50的一对脚部55a、55b之间。此时,如图4所示,桥部56e、桥部57e与筒状部33b的外周倾斜面33l接触,桥部56e、桥部57e承受朝向径向外侧的应力。因此,一对被保持部56、被保持部57朝彼此分离的方向弹性变形。随后,外周倾斜面33l与凸部56f、凸部57f相接触,且盖构件33朝向轴向另一侧(-Y侧)而插入。外周倾斜面33l是随着朝向轴向另一侧(-Y侧)而位于径向内侧的倾斜面。即,随着盖构件33朝轴向另一侧(-Y侧)插入,凸部56f、凸部57f与外周倾斜面33l的接触位置朝径向外侧移动,一对被保持部56、57的弹性变形量变大。
当盖构件33进一步朝轴向另一侧(-Y侧)插入时,凸部56f、凸部57f从径向外侧插入至凹部33e。第三倾斜面56g、第三倾斜面57g与第一倾斜面33f接触,第四倾斜面56h、第四倾斜面57h与第二倾斜面33g接触。随后,作业者等将盖构件33固定至定子收容部35而封闭开口部35a。
接下来,作业者等将基板80固定至基板收容部37内。此时,作业者等使各基板连接部52Af、52Bf、52Cf穿过基板80的各贯穿孔81a。作业者等将各基板连接部52Af、52Bf、52Cf通过焊接而固定至基板80上。在将各基板连接部52Af、52Bf、52Cf连接于基板80之后,作业者等将基板罩32固定至基板收容部37的上侧,以封闭基板收容部37的上侧的开口。
另外,本说明书中,所谓“作业者等”,包含进行各作业的作业者以及装配装置等。各作业既可仅由作业者来进行,也可仅由装配装置来进行,还可由作业者与装配装置来进行。
根据本实施方式,壳体30具有沿径向连接定子收容部35的内部与基板收容部37的内部的连接孔31b。具有母线52的母线组件50沿径向穿过连接孔31b。母线52具有:在定子收容部35内电连接于线圈42c的线圈连接部52Ae、线圈连接部52Be、线圈连接部52Ce;以及在基板收容部37内电连接于基板80的基板连接部52Af、基板连接部52Bf、基板连接部52Cf。这样,本实施方式中,具有与线圈42c和基板80分别连接的母线52的母线组件50穿过连接孔31b。即,不需要将多个母线构件彼此利用螺丝予以连结等而将线圈42c与基板80电性连接。因此,不需要由多个母线构件来构成一个母线52,相应地,能够降低旋转电机10的零件数量。而且,能够降低泵100的零件数量。因此,能够降低旋转电机10的装配工时以及泵100的装配工时。
而且,例如在将多个母线构件彼此利用螺丝予以连结而构成连接线圈42c与基板80的母线的情况下,须将从开口部35a配置于定子收容部35内的母线构件与从基板收容部37的上侧的开口配置于基板收容部37内的母线构件予以连接。此时,两个母线构件彼此的位置容易发生偏离,从而有时难以通过螺固等来将母线构件彼此固定。与此相对,根据本实施方式,不需要通过螺固等来将母线构件彼此固定。因此,能够提高旋转电机10的装配作业性。而且,能够提高泵100的装配作业性。
而且,根据本实施方式,母线组件50具有固定构件53,所述固定构件53由母线支架51予以保持且被固定于壳体30。因此,能够将母线组件50位置精度良好且容易地固定至壳体30。由此,能够容易且位置精度良好地配置母线52中的线圈连接部52Ae、线圈连接部52Be、线圈连接部52Ce以及基板连接部52Af、基板连接部52Bf、基板连接部52Cf。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连接线圈42c与线圈连接部52Ae、线圈连接部52Be、线圈连接部52Ce的作业以及连接基板80与基板连接部52Af、基板连接部52Bf、基板连接部52Cf的作业。而且,由于将与母线52为独立体的固定构件53固定于壳体30,因此母线组件50的径向外侧的端部即母线组件50的一端被稳定地固定于壳体30。因此,即便在对母线组件50施加有力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母线52发生变形。由此,容易较佳地维持通过母线52所实现的线圈42c与基板80的连接状态。
本实施方式中,固定构件53从基板收容部37的上侧的开口侧螺固至壳体30。通过采用此种结构,能够简化母线组件50的装配工序,另一方面,母线组件50相对于壳体30而从上侧受到悬挑支撑。但是,根据本实施方式,母线组件50在脚部55a、脚部55b也被支撑于盖构件33。即,母线组件50在上下方向的两端部受到两端支撑,从而能够抑制母线组件50的振动。
而且,根据本实施方式,筒状部33b在外周面具有朝径向凹陷的凹部33e,母线组件50的脚部55a、脚部55b具有插入至凹部33e且与凹部33e的内侧面接触的凸部56f、凸部57f。更详细而言,凸部56f、凸部57f的第三倾斜面56g、第三倾斜面57g分别与凹部33e的其中一个内侧面即第一倾斜面33f接触。凸部56f、凸部57f的第四倾斜面56h、第四倾斜面57h分别与凹部33e的另一个内侧面即第二倾斜面33g接触。因而,凸部56f、凸部57f被稳定地保持于凹部33e,桥部56e、桥部57e的轴向位置稳定。即,母线组件50的径向内侧的端部即母线组件50的另一端被稳定地保持于盖构件33。因此,能够抑制旋转电机10以及泵100发生振动时的母线组件50的晃动,不再需要朝向定子42侧对母线组件50施力的簧片等的构件。因此,能够降低旋转电机10的零件数量。而且,能够降低泵100的零件数量。因此,能够降低旋转电机10的装配工时以及泵100的装配工时。而且,母线组件50的振动得到抑制,因此连接于母线52的线圈42c的断线的发生得到抑制。由此,容易较佳地维持通过母线52所实现的线圈42c与基板80的连接状态。
而且,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将母线组件50的脚部55a、脚部55b所具有的凸部56f、凸部57f插入至筒状部33b的外周面所设的凹部33e的简易结构,母线组件50的另一端被稳定地保持于盖构件33。因此,能够降低旋转电机10的零件数量。而且,能够降低泵100的零件数量。因此,能够降低旋转电机10的装配工时以及泵100的装配工时。
而且,根据本实施方式,脚部55a、脚部55b所具有的被保持部56、被保持部57从筒状部33b的外周面承受应力,朝彼此分离的方向弹性变形。更详细而言,凸部56f、凸部57f从包含凹部33e的筒状部33b的外周面朝径向外侧承受应力,第一凸肋56a、第一凸肋57a以及第二凸肋56c、第二凸肋57c朝径向外侧弹性变形。因此,凸部56f、凸部57f通过反作用力而朝向凹部33e受到加压,因此母线组件50的另一端被更稳定地保持于盖构件33。因此,能够降低旋转电机10的零件数量。而且,能够降低泵100的零件数量。因此,能够降低旋转电机10的装配工时以及泵100的装配工时。
而且,根据本实施方式,脚部55a、脚部55b所具有的被保持部56、被保持部57从筒状部33b的外周面承受应力,朝彼此分离的方向弹性变形。更详细而言,当凸部56f从外周倾斜面33l承受朝向径向外侧的应力时,脚部55a的一对第一凸肋57a与第二凸肋56c朝径向外侧方向弹性变形。当凸部57f从外周倾斜面33l承受朝向径向外侧的应力时,脚部55b的一对第一凸肋57a与第二凸肋57c朝径向外侧方向弹性变形。因此,在旋转电机10以及泵100的装配中,当筒状部33b朝向轴向另一侧(-Y侧)插入至定子收容部35内并通过一对脚部55a、55b之间时,桥部56e、桥部57e从外周倾斜面33l承受朝向径向外侧的应力,一对被保持部56、57朝彼此分离的方向弹性变形。因此,能够将筒状部33b容易地插入至一对脚部55a、55b之间,因此能够将盖构件33容易地固定至壳体30。因此,能够降低旋转电机10的装配工时以及泵100的装配工时。
根据本实施方式,桥部56e、桥部57e所具有的凸部56f、凸部57f分别沿周向延伸。而且,筒状部33b所包括的凹部33e也沿周向延伸。因此,凸部56f、凸部57f遍及周向而插入至凹部33e,因此母线组件50的另一端被更稳定地保持于盖构件33。因此,能够降低旋转电机10的零件数量。而且,能够降低泵100的零件数量。因此,能够降低旋转电机10的装配工时以及泵100的装配工时。
而且,根据本实施方式,凹部33e具有:随着朝向底方向而位于轴向另一侧(-Y侧)的内侧面即第一倾斜面33f;以及随着朝向底方向而位于轴向其中一侧(+Y侧)的内侧面即第二倾斜面33g。另一方面,凸部56f、凸部57f具有:随着朝向前端方向而位于轴向另一侧(-Y侧)的第三倾斜面56g、第三倾斜面57g;以及随着朝向前端方向而位于轴向其中一侧(+Y侧)的第四倾斜面56h、第四倾斜面57h。第一倾斜面33f与第三倾斜面56g、第三倾斜面57g彼此接触,第二倾斜面33g与第四倾斜面56h、第四倾斜面57h彼此接触。凸部56f、凸部57f与凹部33e分别以两个倾斜面相接触,因此凸部56f、凸部57f被稳定地保持于凹部33e内,桥部56e、桥部57e的轴向位置稳定。即,母线组件50的另一端被稳定地保持于盖构件33。因此,能够抑制旋转电机10以及泵100发生振动时的母线组件50的晃动,因此不再需要朝向定子42侧对母线组件50施力的簧片等的构件。因此,能够降低旋转电机10的零件数量。而且,能够降低泵100的零件数量。因此,能够降低旋转电机10的装配工时以及泵100的装配工时。
而且,本实施方式中,树脂制的脚部55a、脚部55b具有凸部56f、凸部57f。更详细而言,在树脂制的桥部56e、桥部57e设有凸部56f、凸部57f。而且,在金属制的筒状部33b设有凹部33e。因此,与在树脂制的桥部56e、桥部57e设置凹部的情况相比较,容易确保桥部56e、桥部57e的强度。而且,与在金属制的筒状部33b设置凸部的情况相比较,能够在树脂制的桥部56e、桥部57e容易地设置凸部56f、凸部57f。因此,能够进一步降低旋转电机10的装配工时以及泵100的装配工时。
而且,本实施方式中,筒状部33b具有在轴向上比起凹部33e位于另一侧(-Y侧)的第一筒状部33j、以及在轴向上比起凹部33e位于其中一侧(+Y侧)的第二筒状部33k,且第一筒状部33j的外径小于第二筒状部33k的外径。因此,在旋转电机10的装配中,当从轴向其中一侧(+Y侧)将盖构件33插入至定子收容部35的内部时,桥部56e、桥部57e从第一筒状部33j的外周面所承受的朝向径向外侧的应力得以降低。另一方面,筒状部33b从桥部56e、桥部57e承受的反作用力也得以降低。因此,能够从轴向其中一侧(+Y侧)容易地插入盖构件33。即,装配性进一步提高。因此,能够进一步降低旋转电机10的装配工时以及泵100的装配工时。除此以外,根据此结构,能够充分加大第二筒状部33k的外径,容易确保筒状部33b整体的刚性,从而能够使筒状部33b对轴承43a的保持稳定。
而且,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筒状部33j具有随着朝向轴向另一侧(-Y侧)而位于径向内侧的倾斜面即外周倾斜面33l。因此,在旋转电机10的装配中,在从轴向其中一侧(+Y侧)将盖构件33插入至定子收容部35的内部时,第一筒状部33j的外径最小的部分最初与桥部56e、桥部57e接触。即,当第一筒状部33j的轴向另一侧(-Y侧)的前端通过一对脚部55a、55b之间时,能够降低桥部56e、桥部57e从外周倾斜面33l承受的朝向径向外侧的应力。因此,在旋转电机10的装配中,当将盖构件33从轴向其中一侧(+Y侧)插入至定子收容部35的内部时,桥部56e、桥部57e从第一筒状部33j的外周面承受的朝向径向外侧的应力得以降低。另一方面,筒状部33b从桥部56e、桥部57e承受的反作用力也得以降低。因此,能够容易地从轴向其中一侧(+Y侧)插入盖构件33。即,装配性进一步提高。因此,能够进一步降低旋转电机10的装配工时以及泵100的装配工时。
<第二实施方式>
如图8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盖构件233中,设在筒状部233b外周面的凹部233e的轴向位置比起第一实施方式的凹部33e的轴向位置(参照图4)而设在轴向另一侧(-Y侧)。而且,如图9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筒状部233b是以筒状部中心轴Jc为中心而沿轴向延伸的圆筒状。筒状部中心轴Jc是与中心轴J平行的假想轴线。本实施方式中,在沿轴向观察时,筒状部中心轴Jc与中心轴J重合。
如图8以及图9所示,后述的母线支架251所包括的被保持部256、被保持部257被插入至凹部233e。凹部233e具有第一倾斜面233f、第二倾斜面233g以及底面233i。第一倾斜面233f、第二倾斜面233g以及底面233i的结构分别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倾斜面33f、第二倾斜面33g以及底面33i的结构同样。
如图8所示,筒状部233b具有第一筒状部233j与第二筒状部233k。第一筒状部233j的轴向其中一侧(+Y侧)的端部比起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筒状部33j的轴向其中一侧(+Y侧)的端部而位于轴向另一侧(-Y侧)。第一筒状部233j的朝向径向的外周面是随着朝向轴向另一侧(-Y侧)而位于径向内侧的外周倾斜面33l。第二筒状部233k的轴向另一侧(-Y侧)的端部比起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筒状部33k的轴向另一侧(-Y侧)的端部而位于轴向另一侧(-Y侧)。本实施方式的盖构件233的其他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盖构件33的其他结构同样。
如图9以及图10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母线支架251的一对脚部255a、255b分别具有被保持部256、被保持部257。而且,被保持部256、被保持部257分别具有爪部256b、爪部257b。本实施方式的母线组件250的其他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母线组件50的其他结构同样。
如图10所示,被保持部256、被保持部257为彼此在宽度方向X上对称的形状。被保持部256具有连接部256a与爪部256b。被保持部257具有连接部257a与爪部257b。即,一对脚部255a、255b各自包含爪部256b、爪部257b。本实施方式中,被保持部256、被保持部257分别为树脂制。另外,本实施方式中,被保持部256、被保持部257除了分别设于脚部255a、脚部255b、以及为在宽度方向X上彼此对称的形状以外,为同一结构。因此,以下的说明中,对于在被保持部256、被保持部257中彼此重复的结构,有时仅对被保持部256进行说明。
连接部256a是从第二延伸部55d以及第三延伸部55e各自的宽度方向其中一侧(+X侧)的缘部朝向宽度方向另一侧(-X侧)突出的板状。连接部256a的板面朝向轴向。如图9所示,连接部256a的径向内侧的缘部是沿着筒状部233b的外周面而沿周向延伸的圆弧状。在径向上,连接部256a与筒状部233b隔开间隔而相向。
如图9以及图10所示,爪部256b是从连接部256a的下侧的端部朝向筒状部233b延伸的板状。即,脚部255a具有朝向筒状部233b延伸的爪部256b。爪部256b的板面朝向轴向。如图9所示,爪部256b被配置在筒状部233b的宽度方向另一侧(-X侧)。如图10所示,爪部256b具有爪本体部256c与爪前端部256d。另外,本实施方式中,被保持部256具有弹性。更详细而言,当从径向内侧对爪部256b施加应力时,爪部256b朝径向外侧弹性变形。
如图10所示,爪本体部256c为爪部256b的上侧的部分。爪本体部256c从连接部256a的下侧的端部朝向大致下侧突出。爪本体部256c的径向内侧的缘部是以中心轴J为中心的圆弧状。如图8所示,在沿轴向观察时,爪本体部256c的径向内侧的部分与筒状部233b的凹部233e重合。在爪本体部256c的朝向径向内侧的面,设有朝径向内侧突出的凸部256f。即,爪部256b具有凸部256f。而且,脚部255a具有凸部256f。
如图10所示,凸部256f是从爪本体部256c的周向另一侧(-θ侧)的端部朝向爪本体部256c的周向其中一侧(+θ侧)的端部而沿周向延伸的圆弧状。本实施方式中,凸部256f的曲率半径与底面233i的曲率半径相同。如图8所示,凸部256f从径向外侧插入至凹部233e。凸部256f具有第三倾斜面256g、第四倾斜面256h以及前端面256i。
第三倾斜面256g是凸部256f的轴向其中一侧(+Y侧)的侧面。第三倾斜面256g的径向外侧的端部与爪本体部256c的朝向轴向其中一侧(+Y侧)的面的径向内侧的端部相连。第三倾斜面256g的径向内侧的端部与前端面256i相连。第三倾斜面256g是朝向轴向其中一侧(-Y侧)与径向内侧之间的倾斜面。
第四倾斜面256h是凸部256f的轴向另一侧(-Y侧)的侧面。第四倾斜面256h的径向外侧的端部与爪本体部256c的朝向轴向另一侧(-Y侧)的面的径向内侧的端部相连。第四倾斜面256h的径向内侧的端部与前端面256i相连。第四倾斜面256h是朝向轴向另一侧(-Y侧)与径向内侧之间的倾斜面。
前端面256i与第三倾斜面256g以及第四倾斜面256h相连。前端面256i朝向径向内侧。前端面256i是以中心轴J为中心的圆弧状的面。前端面256i与底面233i不接触,在前端面256i与底面233i之间设有间隙。
如图8以及图9所示,凸部256f与凹部233e的一部分接触。更详细而言,第三倾斜面256g遍及周向而与第一倾斜面233f接触。第四倾斜面256h遍及周向而与第二倾斜面233g接触。即,筒状部233b的凹部233e遍及周向而与爪部256b的凸部256f形成线接触。本实施方式中,筒状部233b与爪部256b接触的部分为第一接触部233m。如图9所示,在沿轴向观察时,第一接触部233m是凹部233e中的、从比起宽度方向另一侧(-X侧)的端部更靠周向另一侧(-θ侧)直到比起宽度方向另一侧(-X侧)的端部更靠周向其中一侧(+θ侧)的部分。
而且,凸部256f从凹部233e的第一倾斜面233f以及第二倾斜面233g承受朝向径向外侧方向的应力。如上所述,被保持部256具有弹性,爪部256b朝径向外侧弹性变形。因此,凸部256f通过反作用力(回弹)而朝向凹部233e受到加压。因此,凸部256f被稳定地保持于凹部233e内,爪部256b的轴向位置稳定。即,母线组件250的下端侧被支撑于盖构件233。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爪部256b的凸部256f朝径向对筒状部233b的凹部233e加压的反作用力F1朝向宽度方向其中一侧(+X侧)。即,反作用力F1是从筒状部233b的宽度方向另一侧(-X侧)的端部朝向筒状部中心轴Jc的力。
如图10所示,爪前端部256d为爪部256b的下侧的部分。爪前端部256d从爪本体部256c的下侧的端部朝下侧突出。爪前端部256d的径向内侧的缘部随着朝向下侧而位于径向外侧。如图9所示,爪前端部256d与筒状部233b不接触。
如图10所示,连接部257a是从第二延伸部55g以及第三延伸部55h各自的宽度方向另一侧(-X侧)的缘部朝向宽度方向另一侧(-X侧)突出的板状。爪部257b是从连接部257a的下侧的端部朝向筒状部233b突出的板状。即,脚部255b包含朝向筒状部233b延伸的爪部257b。爪部257b具有爪本体部257c与爪前端部257d。爪本体部257c从连接部257a的下侧的端部朝向大致下侧突出。爪本体部257c的径向内侧的缘部是以中心轴J为中心的圆弧状。在爪本体部257c的朝向径向内侧的面,设有朝径向内侧突出的凸部257f。即,爪部257b具有凸部257f。而且,脚部255b具有凸部257f。
如图10所示,凸部257f是从爪本体部257c的周向其中一侧(+θ侧)的端部朝向爪本体部257c的周向另一侧(-θ侧)而沿周向延伸的圆弧状。本实施方式中,凸部257f的曲率半径与底面233i的曲率半径相同。凸部257f从径向外侧插入至凹部233e。凸部257f具有未图示的第三倾斜面257g、第四倾斜面257h以及前端面257i。第三倾斜面257g遍及周向而与凹部233e的第一倾斜面233f接触。第四倾斜面257h遍及周向而与凹部233e的第二倾斜面233g接触。即,筒状部233b的凹部233e遍及周向而与爪部257b的凸部257f形成线接触。前端面257i与底面233i不接触,在前端面257i与底面233i之间设有间隙。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筒状部233b与爪部257b接触的部分为第二接触部233n。如图9所示,在沿轴向观察时,第二接触部233n是凹部233e中的、从比起宽度方向其中一侧(+X侧)的端部更靠周向其中一侧(+θ侧)直到比起宽度方向其中一侧(+X侧)的端部更靠周向另一侧(-θ侧)的部分。因此,将第一接触部233m的一部分与第二接触部233n的一部分彼此相连的直线Lc通过筒状部中心轴Jc。例如,如图9所示,在第一接触部233m的一部分是从筒状部中心轴Jc位于宽度方向另一侧(-X侧)的部分,第二接触部233n的一部分是从筒状部中心轴Jc位于宽度方向另一侧(+X侧)的部分的情况下,直线Lc通过筒状部中心轴Jc。即,将筒状部233b与爪部256b、爪部257b分别接触的接触部233m、接触部233n的一部分彼此相连的直线Lc通过筒状部中心轴Jc。
而且,本实施方式中,爪部257b的凸部257f朝径向对筒状部233b的凹部233e加压的反作用力F2朝向宽度方向另一侧(-X侧)。即,反作用力F2是从筒状部233b的宽度方向其中一侧(+X侧)的端部朝向筒状部中心轴Jc的力。而且,反作用力F1与反作用力F2夹着筒状部中心轴Jc而朝向相反方向。
根据本实施方式,一对脚部255a、255b各自包含朝向筒状部233b延伸的爪部256b、爪部257b,在爪部256b、爪部257b分别设有凸部256f、凸部257f。而且,在筒状部233b的外周面,设有朝径向凹陷的凹部233e,凸部256f、凸部256f分别插入至凹部233e并接触至凹部233e的内侧面。因而,凸部256f、凸部257f被稳定地保持于凹部233e,爪部256b、爪部257b的轴向位置稳定。因此,当旋转电机210以及泵200发生振动时,能够抑制母线组件250的晃动,从而不再需要朝向定子42侧对母线组件250施力的簧片等的构件。因此,能够降低旋转电机210以及泵200的零件数量。因而,能够降低旋转电机210以及泵200的装配工时。而且,母线组件250的振动得到抑制,因此连接于母线52的线圈42c的断线的发生得到抑制。由此,能够较佳地维持通过母线52所实现的线圈42c与基板80的连接状态。
根据本实施方式,筒状部233b是以筒状部中心轴Jc为中心而沿轴向延伸的圆筒状,将筒状部233b与爪部256b、爪部257b分别接触的接触部233m、接触部233n的一部分彼此相连的直线通过筒状部中心轴Jc。因此,爪部256b朝径向对筒状部233b加压的反作用力F1与爪部257b朝径向对筒状部233b加压的反作用力F2夹着筒状部中心轴Jc而彼此朝向相反方向。因而,能够降低将两个爪部256b、257b分别对筒状部233b给予的反作用力相加的合力。因此,在将筒状部233b插入至定子收容部35时,能够降低筒状部233b从母线支架251承受的合力。因此,能够朝向轴向另一侧(-Y侧)容易地插入盖构件233。而且,从母线支架251对筒状部233b赋予的反作用力F1与反作用力F2彼此抵消,因此难以从母线支架251对筒状部233b赋予偏向径向的力。结果,在将盖构件233插入至壳体本体部31的状态下,能够较佳地决定盖构件233相对于壳体本体部31的径向位置。更详细而言,在沿轴向观察时,能够更佳地降低筒状部中心轴Jc的位置与中心轴J的位置的偏离。因此,能够实现旋转电机210以及泵200的装配性的提高。
根据本实施方式,凸部256f、凸部257f以及凹部233e分别沿周向延伸。因而,能够遍及周向而将凸部256f、凸部257f插入至凹部233e,因此能够将母线组件250的另一端更稳定地保持于盖构件233。因此,能够降低旋转电机210以及泵200的零件数量。因此,能够降低旋转电机210的装配工时以及泵200的装配工时。而且,能够较佳地抑制母线组件250的振动,因此能够更佳地抑制连接于母线52的线圈42c的断线的发生。由此,能够更佳地维持通过母线52所实现的线圈42c与基板80的连接状态。
根据本实施方式,转子41具有以中心轴J为中心而沿轴向延伸的转轴41a,筒状部233b保持支撑转轴41a的轴承(bearing)43a。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在朝向轴向另一侧(-Y侧)而将筒状部233b插入至定子收容部35时,能够降低筒状部233b从母线支架251承受的合力,从而能够较佳地决定盖构件233相对于壳体本体部31的径向位置。因此,能够较佳地决定轴承43a相对于壳体本体部31的径向位置。因而,在旋转电机210以及泵200的装配中,能够抑制转轴41a的旋转轴发生倾斜的现象。因此,能够降低旋转电机210以及泵200的装配工时,并且能够使旋转电机210以及泵200稳定地运行。
<变形例>
如图11以及图12所示,本变形例的母线支架351的一对脚部355a、355b分别具有被保持部356、被保持部357。本变形例的母线组件的其他结构与第二实施方式的母线组件250的其他结构同样。
如图12所示,被保持部356、被保持部357是彼此在宽度方向X上对称的形状。被保持部356具有连接部356a与爪部356b。被保持部357具有连接部357a与爪部357b。即,一对脚部355a、355b分别包含爪部356b、爪部357b。本变形例中,被保持部356、被保持部357分别为树脂制。另外,本变形例中,被保持部356、被保持部357除了分别设于脚部355a、脚部355b以及在宽度方向X上为彼此对称的形状以外,为同一结构。因此,以下的说明中,对于在被保持部356、被保持部357中彼此重复的结构,有时仅对被保持部356进行说明。另外,连接部356a、连接部357a的结构分别与第二实施方式的连接部256a、连接部257a的结构同样。
如图12所示,爪部356b是从连接部356a的下侧的端部朝向筒状部233b延伸的板状。即,脚部355a包含朝向筒状部233b延伸的爪部356b。爪部356b的板面朝向轴向。如图11所示,爪部356b被配置在筒状部233b的宽度方向另一侧(-X侧)。另外,本变形例中,被保持部356具有弹性。更详细而言,当从径向内侧对爪部356b施加应力时,爪部356b朝径向外侧弹性变形。
如图12所示,爪部356b的径向内侧的缘部是沿铅垂方向Z延伸的直线状。如图11所示,在沿轴向观察时,爪部356b的宽度方向其中一侧(+X侧)的部分的一部分与筒状部233b的凹部233e重合。如图12所示,在爪部356b的朝向宽度方向其中一侧(+X侧)的面上,设有朝宽度方向其中一侧(+X侧)突出的凸部356f。即,爪部356b具有凸部356f。而且,脚部355a包含凸部356f。本变形例中,凸部356f从爪部356b的上侧的端部朝向爪部356b的下侧的端部而沿铅垂方向Z呈直线状延伸。即,脚部355a所具有的凸部356f呈直线状延伸。如图11所示,凸部356f从径向外侧插入至凹部233e。凸部356f具有未图示的第三倾斜面、第四倾斜面以及前端面。
凸部356f与凹部233e的一部分接触。更详细而言,未图示的第三倾斜面以接近点接触的局部接触状态而与第一倾斜面233f接触。未图示的第四倾斜面以接近点接触的局部接触状态而与第二倾斜面233g接触。本变形例中,筒状部233b与爪部356b接触的部分为第一接触部333m。如图11所示,在沿轴向观察时,第一接触部333m位于凹部233e中的、宽度方向另一侧(-X侧)的端部。本变形例中,爪部356b的凸部356f朝径向对筒状部233b的凹部233e加压的反作用力F31朝向宽度方向其中一侧(+X侧)。即,反作用力F31是从筒状部233b的宽度方向另一侧(-X侧)的端部朝向筒状部中心轴Jc的力。
如图12所示,爪部357b是从连接部357a的下侧的端部朝向筒状部233b突出的板状。即,脚部355b包含朝向筒状部233b延伸的爪部357b。爪部357b的径向内侧的缘部是沿铅垂方向Z延伸的直线状。在爪部357b的朝向宽度方向另一侧(-X侧)的面,设有朝宽度方向另一侧(-X侧)突出的凸部357f。即,爪部357b具有凸部357f。而且,脚部355b具有凸部357f。
如图12所示,凸部357f从爪部357b的上侧的端部朝向爪部357b的下侧的端部而沿铅垂方向Z呈直线状延伸。即,脚部355b所具有的凸部357f呈直线状延伸。如图11所示,凸部357f从径向外侧插入至凹部233e,且与凹部233e的一部分接触。凸部357f以接近点接触的局部接触状态而与凹部233e接触。本变形例中,筒状部233b与爪部357b接触的部分为第二接触部333n。在沿轴向观察时,第二接触部333n位于凹部233e中的、宽度方向其中一侧(+X侧)的端部。因此,将第一接触部333m的一部分与第二接触部333n的一部分彼此相连的直线Lc3通过筒状部中心轴Jc。即,将筒状部233b与爪部356b、爪部357b各自接触的接触部333m、接触部333n的一部分彼此相连的直线Lc通过筒状部中心轴Jc。
而且,本变形例中,爪部357b的凸部357f朝径向对筒状部233b的凹部233e加压的反作用力F32朝向宽度方向其中一侧(+X侧)。即,反作用力F32是从筒状部233b的宽度方向另一侧(-X侧)的端部朝向筒状部中心轴Jc的力。而且,反作用力F31与反作用力F32夹着筒状部中心轴Jc而朝向相反方向。
根据本变形例,脚部355a、脚部355b所具有的凸部356f、凸部357f呈直线状延伸,筒状部233b所具有的凹部233e沿周向延伸。因此,凹部233e与爪部356b、爪部357b分别以接近点接触的局部接触状态而接触。因而,能够降低两个爪部356b、357b分别对筒状部233b给予的反作用力F31、反作用力F32。因而,能够降低将两个爪部356b、357b分别对筒状部233b给予的反作用力相加的合力。因此,在将筒状部233b插入至定子收容部35时,能够进一步降低筒状部233b从母线支架351承受的合力。因此,能够更容易地朝向轴向另一侧(-Y侧)插入盖构件233。而且,从母线支架351对筒状部233b赋予的反作用力F31与反作用力F32彼此抵消,因此难以从母线支架351对筒状部233b赋予偏向径向的力。结果,在将盖构件233插入至壳体本体部31的状态下,能够较佳地决定盖构件233相对于壳体本体部31的径向位置。因此,能够实现旋转电机310以及泵300的装配性的提高。
而且,本变形例中,将筒状部233b与爪部356b、爪部357b分别接触的接触部333m、接触部333n的一部分彼此相连的直线通过筒状部中心轴Jc。因此,爪部356b朝径向对筒状部233b加压的反作用力F31与爪部357b朝径向对筒状部233b加压的反作用力F32夹着筒状部中心轴Jc而彼此朝向相反方向。因而,能够进一步降低将两个爪部356b、357b分别对筒状部233b给予的反作用力相加的合力。因此,能够实现旋转电机310以及泵300的装配性的提高。
另外,本变形例中,在爪部356b、爪部357b,分别设有直线状的凸部356f、凸部357f,但凸部356f、凸部357f的形状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为比筒状部233b的凹部233e的曲率半径大的曲率半径的圆弧状。此时,也能够缩短与凹部233e接触的爪部356b、爪部357b的周向的长度,因此也能够降低两个爪部356b、357b分别对筒状部233b给予的反作用力F31、反作用力F32。
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所述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也能够采用其他结构以及其他方法。母线组件只要具有母线、母线支架与固定构件,且沿径向穿过连接孔,则为任何结构皆可。母线以及固定构件相对于母线支架如何保持皆可。从轴向其中一侧观察时,线圈连接部也可不与定子收容部的开口部重合。线圈连接部的形状并无特别限定。
固定构件只要由母线支架予以保持且被固定于壳体,则为任何结构皆可。固定构件也可被固定于定子收容部。固定构件也可并非为板状的构件。固定构件例如也可通过熔接等螺固以外的方法而固定于壳体。母线组件也可从轴向其中一侧接触至壳体。
被保持部只要凸部被稳定地保持于筒状部的凹部,则为任何形状皆可,也可不具有弹性。例如,凸部也可不具有倾斜面,也可为矩形状。而且,也可不具有前端面。而且,一对被保持部既可为彼此相同的形状,也可为互不相同的形状。
筒状部只要母线组件所具有的凸部被稳定地保持于凹部,则为任何形状皆可。例如,凹部也可不沿着周向而遍及一周地设置。凹部也可不具有倾斜面,例如也可为矩形状。底面的形状也可并非为圆弧形状,也可为朝向轴向的平面。而且,筒状部只要装配性良好,则第一筒状部的外径也可与第二筒状部的外径相同,还可大于第二筒状部的外径。而且,第一筒状部的外周面也可并非为倾斜面。
而且,只要凸部被稳定地插入至凹部且受到保持,即,只要母线组件的另一端被稳定地保持于盖构件,则也可在母线组件设置凹部,在盖构件设置凸部。
适用本实用新型的旋转电机的用途并无特别限定。旋转电机也可被搭载于泵以外的机器。旋转电机并不限于马达,也可为发电机。包括旋转电机的泵的用途并无特别限定。通过泵所输送的流体的种类并无特别限定,也可为水等。旋转电机以及泵也可被搭载于车辆以外的机器。另外,本说明书中所说明的各结构以及各方法可在不彼此矛盾的范围内适当组合。

Claims (14)

1.一种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转子,能够以沿轴向延伸的中心轴为中心而旋转;
定子,具有线圈,且隔着间隙而与所述转子相向;
基板,电连接于所述线圈;
母线组件,具有电连接所述线圈与所述基板的母线;以及
壳体,具有在内部收容所述定子的定子收容部以及在内部收容所述基板的基板收容部,
所述基板收容部位于所述定子收容部的径向外侧,
所述壳体具有:
连接孔,沿径向连接所述定子收容部的内部与所述基板收容部的内部;以及
盖构件,位于所述定子的轴向其中一侧,
所述母线组件沿径向穿过所述连接孔,
所述盖构件具有沿轴向延伸的筒状部,
所述母线组件具有:
基部,在所述筒状部的径向外侧固定于所述壳体;以及
一对脚部,从所述基部沿着所述筒状部的外周面延伸,
一对所述脚部或所述筒状部的外周面的其中任一者具有朝径向凹陷的凹部,另一者具有插入至所述凹部且与所述凹部的内侧面接触的凸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一对所述脚部的至少一部分从所述筒状部的外周面承受应力而朝彼此分离的方向弹性变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母线组件包括保持所述母线的母线支架,
所述母线支架具有一对所述脚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一对所述脚部各自具有:
一对连结部,至少包括朝所述筒状部方向延伸的部分;以及
桥部,连接一对所述连结部,
在所述桥部设有所述凸部或所述凹部的其中一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一对所述脚部各自包含朝向所述筒状部延伸的爪部,
在所述爪部设有所述凸部或所述凹部的其中一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筒状部是以筒状部中心轴为中心而沿轴向延伸的圆筒状,
将所述筒状部与所述爪部各自接触的接触部的一部分彼此相连的直线通过所述筒状部中心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部以及所述凹部沿周向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脚部所具有的所述凸部或所述凹部呈直线状延伸,
所述筒状部所具有的所述凸部或所述凹部沿周向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部至少具有:
第一倾斜面,随着朝向所述凹部的底方向而位于轴向另一侧;以及
第二倾斜面,随着朝向所述凹部的底方向而位于轴向其中一侧,
所述凸部至少具有:
第三倾斜面,随着朝向所述凸部的前端方向而位于轴向另一侧;以及
第四倾斜面,随着朝向所述凸部的前端方向而位于轴向其中一侧,
所述第一倾斜面与所述第三倾斜面彼此接触,所述第二倾斜面与所述第四倾斜面彼此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脚部具有所述凸部,所述筒状部具有所述凹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筒状部具有:
第一筒状部,在轴向上比起所述凹部位于另一侧;以及
第二筒状部,在轴向上比起所述凹部位于其中一侧,
所述第一筒状部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二筒状部的外径。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筒状部具有外周倾斜面,所述外周倾斜面随着朝向轴向另一侧而使径向外周面位于径向内侧。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子具有以中心轴为中心而沿轴向延伸的转轴,
所述筒状部对支撑所述转轴的外周面的轴承进行保持。
14.一种泵,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以及
泵机构,连接于所述转子。
CN202222669151.9U 2021-10-15 2022-10-11 旋转电机以及泵 Active CN218678675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169408 2021-10-15
JP2021-169408 2021-10-15
JP2022034579A JP2023059793A (ja) 2021-10-15 2022-03-07 回転電機、およびポンプ
JP2022-034579 2022-03-0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78675U true CN218678675U (zh) 2023-03-21

Family

ID=855625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669151.9U Active CN218678675U (zh) 2021-10-15 2022-10-11 旋转电机以及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6786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092195B2 (en) Motor and fan apparatus having the motor
US20090121566A1 (en) Brushless motor
WO2011065394A1 (ja) モータ装置、このモータ装置を装備するポンプ及びこのポンプを装備する液体循環装置
JP7155518B2 (ja) 電動オイルポンプ
WO2019044515A1 (ja) 電動オイルポンプ
JP7302234B2 (ja) 電動ポンプ装置および電動ポンプ装置の取付構造
CN218678675U (zh) 旋转电机以及泵
JP2020165409A (ja) 電動ポンプ装置および電動ポンプ装置の取付構造
WO2019044518A1 (ja) 電動オイルポンプ
JP2023059793A (ja) 回転電機、およびポンプ
CN217486343U (zh) 旋转电机和泵
CN217486342U (zh) 旋转电机和泵
CN108886295B (zh) 马达和马达的制造方法
JP5952678B2 (ja) 電動モータ
JP2006242971A (ja) 基板支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218971445U (zh)
JP2008086080A (ja) 集中配電部品
JP3366102B2 (ja) 磁気式回転位置検出器
WO2020080548A1 (ja) モータ
JP7275434B2 (ja) 電動ポンプ装置および電動ポンプ装置の取付構造
JP2019176674A (ja) モータ、およびモータの製造方法
CN219018591U (zh) 旋转电机以及泵
CN116816634A (zh)
CN215292875U (zh) 电动泵
JP7563122B2 (ja) コネク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