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74772U - 一种定位检测组件及其应用的拉头检测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定位检测组件及其应用的拉头检测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74772U
CN218674772U CN202222256541.3U CN202222256541U CN218674772U CN 218674772 U CN218674772 U CN 218674772U CN 202222256541 U CN202222256541 U CN 202222256541U CN 218674772 U CN218674772 U CN 2186747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itioning
puller
assembly
conveying
det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25654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金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nzhou Jinlong Zipper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nzhou Jinlong Zipper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nzhou Jinlong Zipper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nzhou Jinlong Zipper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25654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6747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747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747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定位检测组件及其应用的拉头检测机,定位检测组件包括与输送轨道相分离的支撑板,支撑板连接有定位轴;定位轴连接有带动定位轴移动的驱动件;支撑板与输送轨道之间形成限位对拉头定位固定。拉头检测机,应用了上述定位检测组件。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这种定位检测组件及其拉头检测机能够较好的对拉头进行固定定位,防止拉头振动导致拉头检测精度下降,并且结构简单,便于应用。

Description

一种定位检测组件及其应用的拉头检测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拉头检测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定位检测组件及其应用的拉头检测机。
背景技术
拉头在生产中难免会有缺陷产生,若不经检测直接投入下一工序,会直接影响整个拉链的质量,因此必须对拉头的质量进行检测。而目前的拉头检测均为人工检测,检测强度大,工作效率低,费时费力,且容易出现漏检测和误检测。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公开号为CN206515256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拉链拉头的检测装置,包括下料装置、检测相机。其中下料装置上设置导向轨道与检测通孔,对应的,下料装置上安装有第二定位装置,其中,定位装置包括挡板与驱动挡板横向移动的驱动器。驱动器带动挡板来回移动,从而对拉头进行固定定位检测或者不固定拉头使得拉头进行回收。
上述的检测装置中的第二定位装置,对拉头起到支撑作用,在检测完成后,驱动器带动挡板脱离拉头,使得拉头继续下移。但是,在使用高速振动盘的情况下,拉头可能会在挡板上出现跳动的情况,影响检测精度,造成检测不准的情况。
并且,上述第二定位装置需要通过两个气缸之间的相互配合,在实际测试中,需要对两个气缸进行长时间的校正测试方可使用,与其他气缸进行编程设计时容易出现编程bug,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后端测试校正,测试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定位检测组件。这种定位检测组件能够较好的对拉头进行固定定位,防止拉头振动导致拉头检测精度下降,并且结构简单,便于应用。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定位检测组件,包括与输送轨道相分离的支撑板,支撑板连接有定位轴;定位轴连接有带动定位轴移动的驱动件;支撑板与输送轨道之间形成限位对拉头定位固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组件为定位气缸。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斜面,所述支撑板通过斜面与输送轨道之间形成三角限位提高定位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检测组件应用于使用高速振动盘的情形。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引用了上述定位检测组件的拉头检测机。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拉头检测机,包括定位检测组件,还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输送拉头的输送组件、用于带动拉头移动的运动组件;所述输送组件包括高速振动盘,所述高速振动盘连接有竖直设置的输送轨道;所述运动组件设置于输送轨道的中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运动组件包括定位架,所述定位架连接有支柱,所述支柱与机架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架滑移设置有推移块,所述推移块顶部连接有推拉气缸,所述输送轨道对应推移块设置有至少一个滑槽用于推移块的上下滑动,所述输送轨道于滑槽两侧设置有可横向移动、可回位的限位块。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推移块与限位块相互抵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输送轨道底部设置有回收槽,所述回收槽上设置有回收管,所述回收管下方设置有合格箱与废品箱,所述回收管一侧连接有回收气缸。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这种定位检测组件能够较好的对拉头进行固定定位,防止拉头振动导致拉头检测精度下降,并且结构简单,便于应用。拉头检测机,应用了上述定位检测组件。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去掉部分机架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背侧结构示意图;
图4为输送轨道、推移块、推移气缸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5为图4的另一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3中定位轴、定位气缸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7为图6的仰视图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机架;2、输送组件;3、运动组件;4、定位检测组件;5、输送轨道;6、高速振动盘;7、定位架;8、立柱;9、推移块;10、推拉气缸;11、滑槽;12、限位块;13、定位轴;14、支撑板;15、斜面;16、定位气缸;17、检测装置;18、回收槽;19、回收管;20、合格箱;21、废品箱;22、回收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页”、“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拉头检测机,包括机架1。机架1上设置有用于输送拉头的输送组件2,用于带动拉头移动的运动组件3以及用于对拉头进行定位检测的定位检测组件4。
如图2、图3所示,其中,输送组件2处于运动组件3的上方并包括有与拉头配合的输送轨道5。输送轨道5竖直设置。输送轨道5一侧连接有高速振动盘6。高速振动盘6相比较于通常的振动盘具有高速振动的特点,提高输送效率。高速振动盘6中的拉头在反复的振动下逐渐顺着高速振动盘6的轨道移动,最终在直立状态下依次进入到输送轨道5中。
如图4、图5所示,于输送轨道5的中部,运动组件3包括设置于输送轨道5外的定位架7。定位架7与机架1之间通过立柱8固定。定位架7背侧滑移设置有推移块9。推移块9顶部连接有推拉气缸10。对应的,输送轨道5于推移块9的位置处设有滑槽11以用于推移块9上下滑移,且输送轨道5于滑槽11两侧设置有可回位(弹簧连接或其他复位连接方式均可)的两个限位块12。通过限位块12将顺着输送轨道5滑移到该位置的拉头进行限位,防止拉头支架在自由落体状态下落到输送轨道5底部导致拉头冲击力过大而受损。
其中,推移块9抵接于限位块12的下方。
当推拉气缸10带动滑移块上移时,能够推动推移块9抵接于两个限位块12并推动限位块12向水平位置的两侧移动,从而使得处于限位块12位置被限位的拉头不再被限位块12限位,从而重新顺着输送轨道5下移至输送轨道5末端。
如图6、图7所示,于输送轨道5末端,定位检测组件4包括定位轴13。定位轴13末端设置有支撑板14。支撑板14末端处于输送轨道5的末端下方。当拉头进入到输送轨道5末端时,落到支撑板14上,由支撑板14与输送轨道5配合形成稳定卡接关系,从而使得拉头底部限位固定。
优化的,支撑板14与输送轨道5相分离,便于减少振动,提高限位效果。支撑板14一侧设置有斜面15形成支撑斜板。支撑斜板的设置能够起到引导作用,并且使得拉头末端与斜面15底部形成三角限位,提高限位效果。相对的,上述的高速振动盘6在振动时部分振动状态传导至输送轨道5上,经过较长的输送轨道5后,振动效果逐渐下降,但在输送轨道5最底部时仍然可能存在一定的振动情况,因此,设置上述斜面15能够更好的达到限位效果,防止在进行检测时拉头振动导致检测效果不佳。
定位轴13另一端连接有驱动件,该驱动件可为电机或气缸,本案中为定位气缸16。定位气缸16与定位架7固定连接。定位气缸16驱动定位轴13上下移动,从而使得底部连接的支撑板14上下移动,当支撑板14向下移动时使得支撑板14不再抵接拉头,使得拉头从输送轨道5上通过自身重力落下回收。
当支撑板14处于原位时,能够保证拉头稳定固定,相比较于现有技术而言,本申请针对的高速振动盘6,其振动频率远高于一般的振动盘,使得整体的振动较为剧烈,通过支撑板14的设置,能够无需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添加两侧固定气缸即可保证拉头固定,具有较好的技术效果。
如图1、图2所示,定位轴13一侧设置有检测装置17,该装置为现有技术,故不赘述,用于对拉头进行拍摄并且判断拉头是否符合规格进行判定。
输送轨道5底部设置有回收槽18。回收槽18上滑移设置有回收管19。回收管19下方设置有合格箱20与废品箱21。合格箱20与回收箱置于机架1内侧。回收管19一侧连接有回收气缸22。通过回收气缸22能够将回收管19移动至对准合格箱20或者废品箱21。当检测装置17判断为合格品时,回收管19移动至合格箱20位置对拉头进行回收,当检测装置17判断为不合格品时,回收管19移动至废品箱21位置对拉头进行不合格品回收。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10)

1.一种定位检测组件(4),其特征是:包括
与输送轨道(5)相分离的支撑板(14),
支撑板(14)连接有定位轴(13);
定位轴(13)连接有带动定位轴(13)移动的驱动件;
支撑板(14)与输送轨道(5)之间形成限位对拉头定位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位检测组件(4),其特征是:所述驱动件为定位气缸(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位检测组件(4),其特征是:所述支撑板(14)上设置有斜面(15),所述支撑板(14)通过斜面(15)与输送轨道(5)之间形成三角限位提高定位效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位检测组件(4),其特征是:所述定位检测组件(4)应用于使用高速振动盘(6)的情形。
5.一种拉头检测机,其特征是:包括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定位检测组件(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拉头检测机,其特征是:还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用于输送拉头的输送组件(2)、用于带动拉头移动的运动组件(3);
所述输送组件(2)包括高速振动盘(6),所述高速振动盘(6)连接有竖直设置的输送轨道(5);
所述运动组件(3)设置于输送轨道(5)的中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拉头检测机,其特征是:所述运动组件(3)包括定位架(7),所述定位架(7)连接有支柱,所述支柱与机架(1)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拉头检测机,其特征是:所述定位架(7)滑移设置有推移块(9),所述推移块(9)顶部连接有推拉气缸(10),所述输送轨道(5)对应推移块(9)设置有至少一个滑槽(11)用于推移块(9)的上下滑动,所述输送轨道(5)于滑槽(11)两侧设置有可横向移动、可回位的限位块(1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拉头检测机,其特征是:所述推移块(9)与限位块(12)相互抵接。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拉头检测机,其特征是:所述输送轨道(5)底部设置有回收槽(18),所述回收槽(18)上设置有回收管(19),所述回收管(19)下方设置有合格箱(20)与废品箱(21),所述回收管(19)一侧连接有回收气缸(22)。
CN202222256541.3U 2022-08-23 2022-08-23 一种定位检测组件及其应用的拉头检测机 Active CN2186747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56541.3U CN218674772U (zh) 2022-08-23 2022-08-23 一种定位检测组件及其应用的拉头检测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56541.3U CN218674772U (zh) 2022-08-23 2022-08-23 一种定位检测组件及其应用的拉头检测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74772U true CN218674772U (zh) 2023-03-21

Family

ID=855546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256541.3U Active CN218674772U (zh) 2022-08-23 2022-08-23 一种定位检测组件及其应用的拉头检测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6747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51900B (zh) 一种应用于轴承在线检测的自动化设备
CN111589723A (zh) 一种磁铁点胶效果检测设备
CN212567293U (zh) 管材质量检测设备
CN218674772U (zh) 一种定位检测组件及其应用的拉头检测机
CN114029242A (zh) 一种工件自动化生产输送、上料、检测一体化设备
CN111721778B (zh) 芯片缺陷立式视觉检测设备
CN218517231U (zh) 一种半导体元器件下料机构
CN108917817A (zh) 一种自动导电膜测试机
CN212885722U (zh) 一种自动插芯压制打标机
CN115518886A (zh) 一种水平方向视觉智能检测设备及检测方法
CN212568417U (zh) 一种磁铁点胶效果的测试机构
CN212539005U (zh) 位置度检测治具
CN110186931B (zh) 端子全视角视觉检测装置及其方法
CN217060418U (zh) 一种fpca、pcba双模半自动测试装置设备
CN111701884A (zh) 汇流式吸盘陶瓷瑕疵检测装置
CN113102285B (zh) 全自动粗糙度测定机
CN221041048U (zh) 芯片上料机及固晶设备
CN214052665U (zh) 一种自动分类排列装置
CN218445710U (zh) 一种内阻绝缘检测机
CN111112102A (zh) 轴类零件直径检测装置
CN113441414B (zh) 碳片阻值自动测试分类机
CN219899171U (zh) 晶体管用收料装置及晶体管检测设备
CN220933194U (zh) 一种雷管内药剂高度检测装置
CN219121288U (zh) 一种贴片机机架导轨平行度检测装置
CN114578213A (zh) 一种fpca、pcba双模半自动测试装置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