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33571U - 一种电机固定组件及鼓风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机固定组件及鼓风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33571U
CN218633571U CN202222925498.5U CN202222925498U CN218633571U CN 218633571 U CN218633571 U CN 218633571U CN 202222925498 U CN202222925498 U CN 202222925498U CN 218633571 U CN218633571 U CN 2186335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ffer
motor assembly
motor
axial
rad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92549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明军
刘超
孙啸
王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uxshare Intelligent Manufacture Technology Changsh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uxshare Intelligent Manufacture Technology Changsh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uxshare Intelligent Manufacture Technology Changshu Co Ltd filed Critical Luxshare Intelligent Manufacture Technology Changsh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92549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6335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335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335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机固定组件及鼓风机装置,其属于鼓风机技术领域,电机固定组件包括本体、盖体、顶部缓冲件及底部缓冲件,盖体连接于本体,并与本体形成安装腔,盖体的内壁设有第一定位结构;顶部缓冲件设于安装腔内并与本体接触,顶部缓冲件抵紧于本体及电机总成;底部缓冲件包括呈环状的轴向缓冲部及连接于轴向缓冲部的径向缓冲部,轴向缓冲部抵紧于盖体及电机总成的底端端面,且轴向缓冲部具有与第一定位结构相配合的第二定位结构,径向缓冲部抵紧于盖体及电机总成的底端侧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机固定组件及鼓风机装置具有较好的减震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电机固定组件及鼓风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鼓风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机固定组件及鼓风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普及市场的扩大,用户针对整车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汽车空调系统的舒适性直接影响客户针对整车的评估。鼓风机又属于汽车空调系统的核心零部件。鼓风机中的永磁直流电机总成旋转时的震动会产生噪音,直接影响着汽车空调系统的舒适性。
鼓风机包括安装板、板盖及永磁直流电机总成,安装板与板盖相互连接并形成安装腔体,永磁直流电机总成固定安装在安装腔体中,现有技术中,为了缓解永磁直流电机总成相对于安装板及板盖的震动,在永磁直流电机总成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安装减震结构,更为具体地,一个减震结构位于永磁直流电机总成顶端端面与板盖之间,另一个减震结构位于永磁直流电机总成的底端端面与板盖之间。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减震结构仅能够在永磁直流电机总成的轴向具有较好的减震效果,而在永磁直流电机总成径向上的减震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
因此,亟需一种减震效果较好的电机固定组件及鼓风机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固定组件及鼓风机装置,具有较好的减震效果。
如上构思,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机固定组件,包括:
本体;
盖体,连接于所述本体,并与所述本体形成安装腔,所述盖体的内壁设有第一定位结构;
顶部缓冲件,设于所述安装腔内并与本体接触,所述顶部缓冲件抵紧于所述本体及电机总成;
底部缓冲件,包括呈环状的轴向缓冲部及连接于所述轴向缓冲部的径向缓冲部,所述轴向缓冲部抵紧于所述盖体及所述电机总成的底端端面,且所述轴向缓冲部具有与所述第一定位结构相配合的第二定位结构,所述径向缓冲部抵紧于所述盖体及所述电机总成的底端侧壁。
可选地,所述轴向缓冲部呈环形,所述径向缓冲部连接于所述轴向缓冲部径向上的外侧壁。
可选地,所述径向缓冲部包括至少一个大面缓冲部及至少一个小面缓冲部,所述大面缓冲部及所述小面缓冲部间隔设置并分别连接于所述轴向缓冲部,所述大面缓冲部接触所述电机总成的接触面面积大于所述小面缓冲部接触所述电机总成的接触面面积。
可选地,所述盖体的侧壁设有至少两个第一定位条和至少两个第二定位条,两个所述第一定位条形成容置所述大面缓冲部的槽,两个所述第二定位条形成容置所述小面缓冲部的槽。
可选地,所述轴向缓冲部包括多个支撑块及多个支撑条,多个所述支撑块与多个所述支撑条依次交错连接,所述支撑块在径向上的尺寸大于所述支撑条在所述径向上的尺寸,且所述支撑块凸出于所述支撑条的顶面,所述径向缓冲部固接于所述支撑块和/或所述支撑条,所述第二定位结构设于所述支撑块的底面。
可选地,所述第一定位结构和所述第二定位结构两者中,其中一个为凹槽,另一个为凸块。
可选地,所述顶部缓冲件呈空心柱状,且所述顶部缓冲件包括通过过渡段连接的大径段和小径段,所述大径段和所述小径段分别套设在所述电机总成的外侧壁,所述过渡段抵紧于所述电机总成及所述本体的底壁。
可选地,所述本体包括柱形部及套接于所述柱形部中部的法兰盘部,所述柱形部的一端具有供所述电机总成的输出轴穿过的通孔,所述柱形部的另一端具有第一卡接部,所述盖体具有与所述第一卡接部相匹配的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第二卡接部卡接。
一种鼓风机装置,包括电机总成及上述的电机固定组件,所述电机总成安装于所述安装腔中,所述顶部缓冲件抵紧于所述本体及所述电机总成的输出端,所述轴向缓冲部抵紧于所述盖体及所述电机总成的底端端面,所述径向缓冲部抵紧于所述盖体及所述电机总成的底端侧壁。
可选地,所述电机总成包括位于其底端的电机轴承,所述轴向缓冲部及所述径向缓冲部与所述电机轴承间隔设置。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机固定组件及鼓风机装置的有益效果:在本体和电机总成的顶部之间设置顶部缓冲件,在盖体和电机总成的底部之间设置底部缓冲件,且底部缓冲件包括抵紧在电机总成底端端面与盖体之间的轴向缓冲部及抵紧在电机总成侧壁与盖体之间的径向缓冲部,使得在轴向和径向均具有较好的减震效果,实现了对电机总成的固定,降低电机总成工作时产生的震动,从而降低鼓风机装置整体的抖动,减小了鼓风机装置产生的噪音,提高了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鼓风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鼓风机装置的分解示意图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鼓风机装置的分解示意图二;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顶部缓冲件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顶部缓冲件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底部缓冲件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底部缓冲件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鼓风机装置的分解示意图三;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鼓风机装置的截面示意图一;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鼓风机装置的截面示意图二;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盖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盖体的俯视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有防护罩的鼓风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本体;11、柱形部;12、法兰盘部;13、第一卡接部;14、第一外延部;
2、盖体;20、第一定位结构;21、第一定位条;22、第二定位条;23、第二卡接部;24、第二外延部;
3、顶部缓冲件;31、过渡段;31、大径段;32、小径段;
4、底部缓冲件;41、轴向缓冲部;411、第二定位结构;412、支撑块;413、支撑条;42、径向缓冲部;421、大面缓冲部;422、小面缓冲部;
5、防护罩;
10、电机总成;101、电机轴承;102、凸沿;103、槽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机固定组件,应用于鼓风机装置中,用于固定电机总成10,具有较好的减震效果,使得鼓风机装置能够具有较小的噪音。
如图1和图2所示,电机固定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本体1与盖体2,以及顶部缓冲件3及底部缓冲件4。
其中,盖体2与本体1形成安装腔,电机总成10安装在安装腔内,盖体2的内壁设有第一定位结构20,具体地,盖体2的内底壁设有第一定位结构20,第一定位结构20可以设置有多个,多个第一定位结构20等间距设置。
顶部缓冲件3设于安装腔内并与本体1接触,顶部缓冲件3抵紧于本体1及电机总成10的输出端,以用于电机总成10输出端的减震。需要说明的是,电机总成10的输出端为电机总成10壳体的一端,并不是电机总成10的输出轴。在一些实施例中,顶部缓冲件3呈环状,并套设在电机总成10的壳体的一端。
如图2或图3所示,上述底部缓冲件4包括呈环状的轴向缓冲部41及连接于轴向缓冲部41的径向缓冲部42。其中,轴向缓冲部41抵紧于盖体2及电机总成10的底端端面,电机总成10的底端与输出端相对,且轴向缓冲部41具有与第一定位结构20相配合的第二定位结构411,使得盖体2通过相互配合的第一定位结构20和第二定位结构411对底部缓冲件4进行定位,便于底部缓冲件4的安装定位。轴向缓冲部41抵紧电机总成10的底端端面及盖体2的内底壁,使得电机总成10工作时不会在轴向相对于电机固定组件移动,进而能够具有较小的震动和较小的噪音。径向缓冲部42抵紧于盖体2的侧壁及电机总成10的底端侧壁,使得电机总成10工作时不会在径向相对于电机固定组件移动,进一步地降低了震动和噪音。本实施例中,轴向和径向分别为电机总成10的轴向和纵向。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机固定组件,在本体1和电机总成10的顶部之间设置顶部缓冲件3,在盖体2和电机总成10的底部之间设置底部缓冲件4,且底部缓冲件4包括抵紧在电机总成10底端端面与盖体2之间的轴向缓冲部41及抵紧在电机总成10侧壁与盖体2之间的径向缓冲部42,使得在轴向和径向均具有较好的减震效果,实现了对电机总成10的固定,降低电机总成10工作时产生的震动,从而降低鼓风机装置整体的抖动,减小了鼓风机装置产生的噪音,提高了舒适性。
本实施例中,顶部缓冲件3和底部缓冲件4的材质均为橡胶、硅胶等,且底部缓冲件4为一体形成结构。
可选地,如图6和图7所示,轴向缓冲部41呈环形,具体呈圆环状,径向缓冲部42连接于轴向缓冲部41径向上的外侧壁,也即是,径向缓冲部42位于轴向缓冲部41的外侧,便于径向缓冲部42与电机总成10外壁的接触,还能够避免径向缓冲部42妨碍轴向缓冲部41与电机总成10底端端面的接触。
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径向缓冲部42包括至少一个大面缓冲部421及至少一个小面缓冲部422。大面缓冲部421和小面缓冲部422的个数可以根据电机总成10的具体结构进行确定,本实施例中,大面缓冲部421和小面缓冲部422分别设有两个。大面缓冲部421及小面缓冲部422间隔设置,当大面缓冲部421设置多个时,多个大面缓冲部421相邻设置,小面缓冲部422设置多个,多个小面缓冲部422相邻设置。大面缓冲部421与小面缓冲部422分别连接于轴向缓冲部41。并且,大面缓冲部421接触电机总成10的接触面面积大于小面缓冲部422接触电机总成10的接触面面积,具体根据风机总成10底端端面的槽大小进行选取。可选地,大面缓冲部421和小面缓冲部422均设有倒角。
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径向缓冲部42的减震效果,大面缓冲部421与小面缓冲部422均匀分布。
进一步地,如图8、图11和图12所示,盖体2的侧壁设有至少两个第一定位条21和至少两个第二定位条22。多个第一定位条21中的两个第一定位条21能够形成容置大面缓冲部421的槽,多个第二定位条22中的两个第二定位条22形成容置小面缓冲部422的槽。第一定位条21和第二定位条22的设置便于大面缓冲部421和小面缓冲部422的安装定位,提高了电机固定组件与电机总成10的组装效率。
请继续参见图6和图7,轴向缓冲部41包括多个支撑块412及多个支撑条413。多个支撑块412与多个支撑条413依次交错连接并形成呈环状的周向缓冲部41,相邻的两个支撑块412通过支撑条422连接,相邻两个支撑条422之间存在一个支撑块412。支撑块412在径向上的尺寸大于支撑条413在径向上的尺寸,且支撑块412凸出于支撑条413的顶面,支撑条413的顶面为朝向电机总成10的表面,如图3所示,电机总成10的底端端面具有与支撑块412相匹配的槽结构103,支撑块412位于槽结构103中,以实现对电机总成10进行支撑。支撑条413用于支撑电机总成10的壳体的边缘。通过设置支撑块412和支撑条413,能够提高对电机总成10的支撑效果。径向缓冲部42固接于支撑块412和/或支撑条413,本实施例中,径向缓冲部42固接于支撑条413,第二定位结构411设于支撑块412的底面。
可选地,第一定位结构20和第二定位结构411两者中,其中一个为凹槽,另一个为凸块。本实施例中,第一定位结构20为凸块,如图7所示,第二定位结构411为设置在支撑块412顶面的凹槽。
图4和图5为本实施例提供的顶部缓冲件3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和图5所示,顶部缓冲件3呈空心柱状,且顶部缓冲件3包括通过过渡段31连接的大径段32和小径段33,大径段32的内径大于小径段33的内径,具体尺寸根据电机总成10的壳体设计。大径段32和小径段33分别套设在电机总成10的外侧壁,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大径段32和小径段33分别对应于电机总成10的壳体的大柱体和小柱体,并具有径向减震的效果。过渡段31抵紧于电机总成10及本体1的底壁,具有轴向减震的效果。
可选地,如图3所示,本体1包括柱形部11及套接于柱形部11中部的法兰盘部12。本实施例中国,法兰盘部12与柱形部11为一体成型结构,并且,柱形部11的一端具有供电机总成10的输出轴穿过的通孔,也即是,柱形部11的一端对应电机总成10的输出端,柱形部11的另一端具有第一卡接部13,第一卡接部13位于法兰盘部12的下方,盖体2具有与第一卡接部13相匹配的第二卡接部23,第一卡接部13与第二卡接部23卡接,进而实现本体1与盖体2的卡接。本实施例中,第一卡接部13与第二卡接部23分别对应设置有多个。如图13所示,法兰盘部12上安装有防护罩5。
本实施例中的本体1与盖体2之间通过卡接的方式连接,具有较好的连接效果,摒弃了传统的螺钉固定结构,减少了鼓风机装置的零部件,降低了鼓风机装置的成本,提高鼓风机装置竞争力且便于安装。并且,本实施例中,第一卡接部13为卡块,第二卡接部23为卡环。由于采用卡扣结构,通过专用工装夹具设备可以一次压装到位。无需人工装配,实现鼓风机装置自动化装配,还能够避免因打螺钉影响生产节拍,提升鼓风机装置的生产效率。
另外,本实施例中的本体1与盖体2之间通过卡接的方式连接,将盖板2调整到本体1的后端装配,在冷凝水形成区域保证本体是整体密封结构,进而能够防止冷凝水通过盖板2与本体1之间的间隙流入到电机总成10内部。
可选地,本体1具有第一外延部14,盖体2具有第二外延部24,第一外延部14上也设置有第一卡接部13,第二外延部24上也设置有第二卡接部23,第一外延部14和第二外延部24也通过第一卡接部13和第二卡接部23卡接。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鼓风机装置,如图1至图13所示,鼓风机装置包括电机总成10及上述的电机固定组件,电机总成10安装于安装腔中,且电机总成10的输出轴伸出电机固定组件。顶部缓冲件3抵紧于本体1及电机总成10的输出端,轴向缓冲部41抵紧于盖体2及电机总成10的底端端面,径向缓冲部42抵紧于盖体2及电机总成10的底端侧壁。
本实施例提供的鼓风机装置具有较好的减震效果,使得使用鼓风机装置的空调系统具有较好的舒适性。
可选地,如图3所示,电机总成10底端设有槽结构103和凸沿102,槽结构103用于容置支撑块412,凸沿102抵紧于支撑条413。
本实施例中,如图9和图10所示,电机总成10包括位于其底端的电机轴承101,电机轴承101为电机总成10中的主要振动源,轴向缓冲部41及径向缓冲部42与电机轴承101间隔设置,也即是,轴向缓冲部41及径向缓冲部42均远离电机轴承101设置,相较于靠近电机轴承101的结构,减震效果更好。
本实施例提供的鼓风机装置,底部缓冲件4与电机总成10的固定点远离震动源(及电机轴承处),降低电机总成10的震动,同时防止电机总成10震动时偏摆底部缓冲件4。并且,采用预装筋槽结构(即第一定位结构20、第一定位条21及第二定位条22),实现专用工装一次压装到位。
以上实施方式只是阐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特性,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方式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有各种变化和改变,这些变化和改变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电机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1);
盖体(2),连接于所述本体(1),并与所述本体(1)形成安装腔,所述盖体(2)的内壁设有第一定位结构(20);
顶部缓冲件(3),设于所述安装腔内并与本体(1)接触,所述顶部缓冲件(3)抵紧于所述本体(1)及电机总成(10);
底部缓冲件(4),包括呈环状的轴向缓冲部(41)及连接于所述轴向缓冲部(41)的径向缓冲部(42),所述轴向缓冲部(41)抵紧于所述盖体(2)及所述电机总成(10)的底端端面,且所述轴向缓冲部(41)具有与所述第一定位结构(20)相配合的第二定位结构(411),所述径向缓冲部(42)抵紧于所述盖体(2)及所述电机总成(10)的底端侧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缓冲部(41)呈环形,所述径向缓冲部(42)连接于所述轴向缓冲部(41)径向上的外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缓冲部(42)包括至少一个大面缓冲部(421)及至少一个小面缓冲部(422),所述大面缓冲部(421)及所述小面缓冲部(422)间隔设置并分别连接于所述轴向缓冲部(41),所述大面缓冲部(421)接触所述电机总成(10)的接触面面积大于所述小面缓冲部(422)接触所述电机总成(10)的接触面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2)的侧壁设有至少两个第一定位条(21)和至少两个第二定位条(22),两个所述第一定位条(21)形成容置所述大面缓冲部(421)的槽,两个所述第二定位条(22)形成容置所述小面缓冲部(422)的槽。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电机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缓冲部(41)包括多个支撑块(412)及多个支撑条(413),多个所述支撑块(412)与多个所述支撑条(413)依次交错连接,所述支撑块(412)在径向上的尺寸大于所述支撑条(413)在所述径向上的尺寸,且所述支撑块(412)凸出于所述支撑条(413)的顶面,所述径向缓冲部(42)固接于所述支撑块(412)和/或所述支撑条(413),所述第二定位结构(411)设于所述支撑块(412)的底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机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结构(20)和所述第二定位结构(411)两者中,其中一个为凹槽,另一个为凸块。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电机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缓冲件(3)呈空心柱状,且所述顶部缓冲件(3)包括通过过渡段(31)连接的大径段(32)和小径段(33),所述大径段(32)和所述小径段(33)分别套设在所述电机总成(10)的外侧壁,所述过渡段(31)抵紧于所述电机总成(10)及所述本体(1)的底壁。
8.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电机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包括柱形部(11)及套接于所述柱形部(11)中部的法兰盘部(12),所述柱形部(11)的一端具有供所述电机总成(10)的输出轴穿过的通孔,所述柱形部(11)的另一端具有第一卡接部(13),所述盖体(2)具有与所述第一卡接部(13)相匹配的第二卡接部(23),所述第一卡接部(13)与所述第二卡接部(23)卡接。
9.一种鼓风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总成(10)及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电机固定组件,所述电机总成(10)安装于所述安装腔中,所述顶部缓冲件(3)抵紧于所述本体(1)及所述电机总成(10)的输出端,所述轴向缓冲部(41)抵紧于所述盖体(2)及所述电机总成(10)的底端端面,所述径向缓冲部(42)抵紧于所述盖体(2)及所述电机总成(10)的底端侧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鼓风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总成(10)包括位于其底端的电机轴承(101),所述轴向缓冲部(41)及所述径向缓冲部(42)与所述电机轴承(101)间隔设置。
CN202222925498.5U 2022-11-03 2022-11-03 一种电机固定组件及鼓风机装置 Active CN2186335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25498.5U CN218633571U (zh) 2022-11-03 2022-11-03 一种电机固定组件及鼓风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25498.5U CN218633571U (zh) 2022-11-03 2022-11-03 一种电机固定组件及鼓风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33571U true CN218633571U (zh) 2023-03-14

Family

ID=854225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925498.5U Active CN218633571U (zh) 2022-11-03 2022-11-03 一种电机固定组件及鼓风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63357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662668B2 (en) Miniature motor and fan using the same
US6328274B1 (en) Motor supporting structure
JP3819214B2 (ja) 車両ポンプ用防振装置
US20100133733A1 (en) Vibration damper, particularly for supporting compressors, pumps, electric motors and the like
US9812921B2 (en) Apparatus for oscillation-decoupled mounting of an electric motor, in particular a blower motor
CN218633571U (zh) 一种电机固定组件及鼓风机装置
US9985495B2 (en) Apparatus for mounting a motor such that vibrations are decoupled
RU2770249C1 (ru) Подвеска вентиляторного блока
CN112888864B (zh) 机动载具泵装置和用于机动载具泵装置的安装装置
KR100902629B1 (ko) 펜듈럼 마운트
JPH0751975B2 (ja) 2部材の結合構造
CN212124834U (zh) 悬置结构和车辆
JP4472097B2 (ja) 直流モータのブラシ防振構造
KR100405454B1 (ko) 라디에이터용 방진고무
JP3942854B2 (ja) ブラシホルダの取付構造
US10239495B2 (en) Windshield wiper assembly
JP2005036762A (ja) ポンプの取付部材および取付構造
CN210541132U (zh) 一种减震效果好的食品加工机
CN212436126U (zh) 一种便于将电器件安装于异型构件底部的结构
CN210780367U (zh) 一种带安装支架电机的减震结构
CN217692925U (zh) 用于电机的减振装置
CN214480059U (zh) 电机
CN219242521U (zh) 一种应用于汽车散热器的减振垫以及车辆
CN211127370U (zh) 空调器的电机组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20210136U (zh) 一种用于电机安装的安装件、送风组件及风管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