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25312U - 一种变速差速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变速差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25312U
CN218625312U CN202222489108.4U CN202222489108U CN218625312U CN 218625312 U CN218625312 U CN 218625312U CN 202222489108 U CN202222489108 U CN 202222489108U CN 218625312 U CN218625312 U CN 2186253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fferential
differential mechanism
casing
input shaft
power inp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48910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茹
周军
谢春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Bosn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Bosn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Bosn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Bosn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48910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6253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253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253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tard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变速差速器,属于差速器技术领域,包括差速箱体,以及设置在变速箱体内部的差速器本体,所述差速器本体包括按照动力传递次序依次相连的动力输入轴、差速器外壳、以及设置在差速器外壳内部行星齿轮组,所述差速器外壳包括与动力输入轴固定连接的上壳体、以及与上壳体螺纹连接的下壳体,所述下壳体呈倒着的凸形设计。本实施例中的变速差速器,通过上壳体与下壳体的使用,可以将行星齿轮组稳定地安装在差速器外壳的内部,再通过卡爪与卡槽的配合使用,可以实现对差速器周向力的抑制,使得该差速器内部结构使用更加合理,并且安装更加方便,在安装之后使用时更加稳定。

Description

一种变速差速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差速器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变速差速器。
背景技术
汽车差速器能够使左右(或者前后)驱动轮实现以不同转速转动的机构,主要由左右半轴齿轮、两个行星齿轮及齿轮架组成,功用是当汽车转弯行驶或在不同路面上行驶时,使左右车轮以不同转速转动,即保证两侧驱动车辆作纯滚动运动,差速器是为了调整左右轮的转速差而装置的,在四轮驱动时,为了驱动四个车轮,必须将所有的车轮连接起来,如果将四个车轮机械连接在一起,汽车在曲线行驶的时候就不能以相同的速度旋转,为了能让汽车曲线行驶旋转速度基本一致,这时需要加热中间差速器用以调整前后轮的转速差。
但是目前的变速差速器在使用时,结构复杂,箱体内部的变速差速器在使用时,箱体内部的空间结构利用率差,差速器各个结构之间的固定能力差,在中国专利(专利号:CN206141753U)公开了一种变速差速器,但是并没有公开差速器内部结构之间的具体连接方式,以及变速差速器与箱体之间的连接,因此,现在需要一种变速差速器的连接机构,来解决上述变速差速器在使用时,内部空间利用率高,且整体安装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速差速器,该内部空间利用率高,且整体安装方便等效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变速差速器,包括差速箱体,以及设置在变速箱体内部的差速器本体,所述差速器本体包括按照动力传递次序依次相连的动力输入轴、差速器外壳、以及设置在差速器外壳内部行星齿轮组,所述差速器外壳包括与动力输入轴固定连接的上壳体、以及与上壳体螺纹连接的下壳体,所述下壳体呈倒着的凸形设计。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其中,所述下壳体的两侧开设有供半轴穿出的轴孔,且在下壳体的下方开设有凹槽且所述凹槽向上壳体的方向上延伸形成螺栓固定座,所述螺栓固定座的下表面凸出于下壳体的下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其中,所述上壳体的上方固定安装有向动力输入轴延伸的卡爪,所述卡爪沿着上壳体呈圆周排列,所述动力输入轴在靠近所述卡爪的端面上卡接有与所述卡爪相对应的卡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其中,所述卡块上开设有与所述卡爪相对应的卡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其中,所述行星齿轮组包括竖直方向排列的两个竖齿轮、以及沿水平方向分布的两个横齿轮,所述两个竖齿轮分别与所述两个横齿轮啮合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其中,所述下壳体的下方开设有供下方竖齿轮进入的开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施例中的变速差速器,通过上壳体与下壳体的使用,可以将行星齿轮组稳定地安装在差速器外壳的内部,再通过卡爪与卡槽的配合使用,可以实现对差速器周向力的抑制,使得该差速器内部结构使用更加合理,并且安装更加方便,在安装之后使用时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差速器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行星齿轮组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图1中A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注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
1、动力输入轴;2、差速器外壳;21、上壳体;22、下壳体;3、行星齿轮组;31、两个竖齿轮;32、两个横齿轮;4、螺栓固定座;5、卡爪;6、卡块;61、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3,其为本实施例中变速差速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目前的变速差速器在使用时,通过使用注塑模具生产的差速器外壳2将差速器内部的连接构件进行集成安装,壳体的形状和内部构件整体形状类似,这样既可以保证外壳内部空间的利用率,也可以节省材料,减小差速器的体积,但是在现有技术中的差速器在连接时,虽然也采用螺栓连接,但是通过采用螺帽和螺杆的配合使用,使安装不仅麻烦,且在螺帽与螺栓之间不存在自锁功能,长时间使用后,导致螺帽和螺杆变松,导致差速器的使用受限,采用与下壳体22一体化设计的螺栓固定座4,可以与螺栓具有自锁功能,提高差速器外壳2的固定效果。
其中,优选的实施例为,在所述下壳体22的上方开设有凹槽,螺栓固定座4固定安装在凹槽上,与凹槽一体化设计,因为差速器外壳2的外壁形状为圆柱或者不规则图形设计,直接将螺栓固定座4固定安装在外壁上,会导致螺栓固定座4不稳定,进而导致差速器外壳2连接不稳定,所以采用本实施例中的固定方式,在下壳体22的下方开设凹槽,并且凹槽靠近上壳体21的端面上设置有一体成型的螺栓固定座4,通过螺栓穿过上壳体上开设的螺纹孔与下壳体22中的螺栓固定座4螺纹连接,从而提高了差速器外壳2的稳定固定能力。
现有技术中,在组装动力输入轴1时,需要将动力输入轴1的轴延伸至差速器外壳2的内部,在差速器外壳2的内部通过花键连接竖齿轮,现有技术中通过卡接的方式将差速器外壳2与动力输入轴1连接,这种连接方式依旧存在转动时的周向力(转动力),导致卡接不稳定。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所述动力输入轴1靠近所述卡爪5的端面上卡接有与所述卡爪5相对应的卡块6,采用卡块6上开设的卡槽61与卡爪5对卡接,可以抵消周向力的产生。
并且在下壳体22的下方开设有供竖齿轮插入的开口,可以让两个竖齿轮31在差速器外壳2的内部与两个横齿轮32啮合连接,形成行星齿轮组3,从而实现了差速变速的功能。该差速变速器结构简单,通过上壳体21与下壳体22的使用,可以将行星齿轮组3稳定地安装在差速器外壳2的内部,再通过卡爪5与卡槽61的配合使用,可以实现对差速器周向力的抑制,使得该差速器内部结构使用更加合理,并且安装更加方便,在安装之后使用时更加稳定。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变速差速器,包括差速箱体,以及设置在变速箱体内部的差速器本体,所述差速器本体包括按照动力传递次序依次相连的动力输入轴(1)、差速器外壳(2)、以及设置在差速器外壳(2)内部行星齿轮组(3),其特征在于,所述差速器外壳(2)包括与动力输入轴(1)固定连接的上壳体(21)、以及与上壳体(21)螺纹连接的下壳体(22),所述下壳体(22)呈倒着的凸形设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差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22)的两侧开设有供半轴穿出的轴孔,且在下壳体(22)的下方开设有凹槽且所述凹槽向上壳体(21)的方向上延伸形成螺栓固定座(4),所述螺栓固定座(4)的下表面凸出于下壳体(22)的下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速差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21)的上方固定安装有向动力输入轴(1)延伸的卡爪(5),所述卡爪(5)沿着上壳体(21)呈圆周排列,所述动力输入轴(1)在靠近所述卡爪(5)的端面上卡接有与所述卡爪(5)相对应的卡块(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速差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6)上开设有与所述卡爪(5)相对应的卡槽(6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差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齿轮组(3)包括竖直方向排列的两个竖齿轮(31)、以及沿水平方向分布的两个横齿轮(32),所述两个竖齿轮(31)分别与所述两个横齿轮(32)啮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差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22)的下方开设有供下方竖齿轮进入的开口。
CN202222489108.4U 2022-09-20 2022-09-20 一种变速差速器 Active CN2186253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89108.4U CN218625312U (zh) 2022-09-20 2022-09-20 一种变速差速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89108.4U CN218625312U (zh) 2022-09-20 2022-09-20 一种变速差速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25312U true CN218625312U (zh) 2023-03-14

Family

ID=854662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489108.4U Active CN218625312U (zh) 2022-09-20 2022-09-20 一种变速差速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6253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625312U (zh) 一种变速差速器
CN110873168A (zh) 一种纯电动商用车高性能减速箱
CN210559044U (zh) 一种精密高效电动卷筒
CN204452025U (zh) 一种用于匹配大功率电机电动微型汽车的后驱动桥
CN210135221U (zh) 一种分体式人字齿结构及减速机
CN207661072U (zh) Nn型内摆线针轮行星减速器
CN210034327U (zh) 汽车前驱变速器的差速器结构
CN217683073U (zh) 减速装置、机器人关节和机器人
CN202115344U (zh) 电动三、四轮摩托车后桥的主减速器
CN212455406U (zh) 一种差速器
CN214240293U (zh) 一种拖拉机前桥
CN211343953U (zh) 一种压铸成型的汽车变速器壳体
CN210889816U (zh) 一种用于高速旋转传动的万向节叉
CN2234013Y (zh) 机动三轮运输车差速器整体式壳体
CN219605958U (zh) 一种具有行星齿限位功能的行星齿轮箱
CN220870015U (zh) 减速机输出端模组及摆线式减速机
CN213711784U (zh) 一种十字轴差速器
CN216886096U (zh) 一种带轮边减速驱动桥的端部连接安装机构
CN214994187U (zh) 一种大功率推土机用终传动壳体
CN220534131U (zh) 一种新型粉末冶金轴锁结构
CN210958040U (zh) 一种减速电机
CN220118603U (zh) 一种新型风扇牙箱
CN213332280U (zh) 一种汽车皮带用惰轮
CN216447388U (zh) 一种提升轮的连接轴
CN218829358U (zh) 凹入式电机端盖及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