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20029U - 重型载荷回转支承及工程机械设备 - Google Patents

重型载荷回转支承及工程机械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20029U
CN218620029U CN202222871435.6U CN202222871435U CN218620029U CN 218620029 U CN218620029 U CN 218620029U CN 202222871435 U CN202222871435 U CN 202222871435U CN 218620029 U CN218620029 U CN 2186200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ceway
support ring
ring
slewing bearing
horizontal racew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87143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煜文
刘志刚
丁慧智
杨蜀
杨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Zoomlion Crawler Cra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Zoomlion Crawler Cran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Zoomlion Crawler Cran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Zoomlion Crawler Cran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87143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6200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200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200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lling Contact B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重型载荷回转支承及工程机械设备,重型载荷回转支承包括支撑环、内外圈组件、连接座组件和滚动体组件,支撑环与下车相连,内外圈组件的内圈体与支撑环之间形成有第一下水平滚道和径向滚道,外圈体与支撑环之间形成有第二下水平滚道,与上车连接的连接座组件覆盖于内圈体、支撑环和外圈体的上侧并分别与内圈体和外圈体连接,连接座组件与支撑环之间形成有供至少两排滚动体相邻设置的上水平滚道,上水平滚道靠近支撑环的外侧设置,滚动体组件分别置于上水平滚道、第一下水平滚道、第二下水平滚道和径向滚道内,则在相同尺寸的条件下,可以使得回转支承的承载能力最大,以达到满足超大吨位的工程机械设备的载荷需求的目的。

Description

重型载荷回转支承及工程机械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回转支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重型载荷回转支承及工程机械设备。
背景技术
回转支承是近年逐渐兴起的新型机械零部件,它由内外圈、滚动体等结构构成,在现实工业中应用很广泛,被人们称为:“机器的关节”,是两物体之间需作相对回转运动,又需同时承受轴向力、径向力、倾翻力矩的机械所必需的重要传动部件。
中小吨位履带起重机的回转机构一般采用单排球四点接触式回转支承或三排滚柱式回转支承,单排球四点接触式回转支承由内、外两个座圈组成,滚动体钢球与圆弧轨道四点接触;三排滚柱式回转支承由三个座圈组成,将上下及径向滚道各自分开,滚动体圆柱与轨道线接触,则使得在相同轨道中心直径下,三排滚柱式回转支承比单排球四点接触式回转支撑的尺寸大,重量大,价格高,但能承受较大载荷。单排球四点接触式回转支承结构紧凑、重量轻、转速快、较灵活,一般适用于小吨位履带起重机;中大吨位履带起重机一般使用三排滚柱式回转支承;但是对于超大吨位的履带起重机,即便是三排滚柱式回转支承也无法满足载荷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的缺陷或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重型载荷回转支承及工程机械设备,旨在解决现有的回转支承结构无法满足超大吨位的履带起重机的载荷需求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重型载荷回转支承,其中,重型载荷回转支承包括支撑环、内外圈组件、连接座组件和滚动体组件;支撑环用于与下车连接;内外圈组件包括分设于支撑环的内外两侧的内圈体和外圈体,内圈体与支撑环之间形成有第一下水平滚道和径向滚道,外圈体与支撑环之间形成有第二下水平滚道;连接座组件的下端覆盖于内圈体、支撑环和外圈体的上侧并分别与内圈体和外圈体连接,连接座组件的上端用于与上车连接,并且连接座组件的下端与支撑环之间形成有供至少两排滚动体相邻设置的上水平滚道,上水平滚道靠近支撑环的外侧设置;滚动体组件分别置于上水平滚道、第一下水平滚道、第二下水平滚道和径向滚道内。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支撑环的上端面开设有上滚道槽,连接座组件的下端覆盖于支撑环的上端面上,以使得与上滚道槽配合形成上水平滚道,上滚道槽横跨支撑环的中心线设置,并且上滚道槽的中心线位于支撑环的中心线的外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滚道槽的槽底贯通支撑环的外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滚动体组件包括上滚动体、第一下滚动体、第二下滚动体和侧滚动体,上滚动体、第一下滚动体、第二下滚动体和侧滚动体一一对应地置于上水平滚道、第一下水平滚道、第二下水平滚道和径向滚道内,并且上滚动体可以呈三排并行设置在上水平滚道,其中两排上滚动体位于支撑环的中心线的外侧,另外一排上滚动体位于支撑环的中心线的内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内圈体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叠设的内下圈和内上圈,内下圈与支撑环之间形成第一下水平滚道,内下圈和内上圈之间形成有面向支撑环的内侧设置的径向滚道,重型载荷回转支承还包括第一螺纹连接件,第一螺纹连接件依次穿设于连接座组件、内上圈和内下圈。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内下圈包括第一竖向延伸部以及自第一竖向延伸部的下端朝向外侧横向伸出设置的第一横向延伸部,内上圈叠设于第一竖向延伸部的上端并与第一竖向延伸部的上端配合形成径向滚道,支撑环包括用于与下车连接的连接部以及位于连接部的上端并与连接座组件配合形成上水平滚道的滚动配合部,滚动配合部朝向内侧设置的第一外延端横向伸出于连接部的内侧设置,第一外延端位于第一横向延伸部的上方并与第一横向延伸部相对间隔设置,以形成第一下水平滚道。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外圈体包括第二竖向延伸部以及自第二竖向延伸部的下端朝向内侧横向伸出设置的第二横向延伸部,连接座组件覆盖于第二竖向延伸部的上端并与第二竖向延伸部连接,滚动配合部朝向外侧设置的第二外延端横向伸出于连接部的外侧设置,第二外延端位于第二横向延伸部的上方并与第二横向延伸部相对间隔设置,以形成第二下水平滚道。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连接座组件包括下连接体和上连接体,下连接体覆盖于内圈体、支撑环和外圈体的上侧并分别与内圈体和外圈体连接,上连接体的上端用于与上车连接,上连接体的下端通过连接销轴可拆卸地安装于下连接体上。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内圈体和外圈体上均开设有润滑油孔。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工程机械设备,其中,工程机械设备包括根据以上所述的重型载荷回转支承。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重型载荷回转支承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当使用上述的重型载荷回转支承时,由于包括支撑环、内外圈组件、连接座组件和滚动体组件,内外圈组件的内圈体和外圈体分设于与下车相连的支撑环的内外两侧,并且内圈体与支撑环之间形成有第一下水平滚道和径向滚道,外圈体与支撑环之间形成有第二下水平滚道,同时与上车相连的连接座组件的下端覆盖于内圈体、支撑环和外圈体的上侧,连接座组件的下端与支撑环之间形成有供至少两排滚动体相邻设置的上水平滚道,则上水平滚道位于第一下水平滚道和第二下水平滚道的上方,上水平滚道内的滚动体产生相对回转运动的主推力,第一下水平滚道和第二下水平滚道内的滚动体产生相对回转运动的辅助推力,同时上水平滚道靠近支撑环的外侧设置,至少两排滚动体相邻设置在上水平滚道内,即上水平滚道内的滚动体远离回转中心设置,则在相同尺寸的条件下,可以使得回转支承的承载能力最大,以达到满足超大吨位的工程机械设备的载荷需求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重型载荷回转支承的完整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重型载荷回转支承的半边剖面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重型载荷回转支承的部分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支撑环、内圈体和上滚动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支撑环 11 连接部
12 滚动配合部 121 第一外延端
122 第二外延端 13 上水平滚道
2 内圈体 21 内下圈
211 第一竖向延伸部 212 第一横向延伸部
22 内上圈 23 第一下水平滚道
24 径向滚道 3 外圈体
31 第二竖向延伸部 32 第二横向延伸部
33 第二下水平滚道 4 连接座组件
41 下连接体 411 第一主板部
412 第一立板部 42 上连接体
421 第二主板部 422 第二立板部
423 连接孔 43 连接销轴
5 滚动体组件 51 上滚动体
52 第一下滚动体 53 第二下滚动体
54 侧滚动体 55 润滑油孔
6 第一螺纹连接件 7 第二螺纹连接件
8 下车 9 上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重型载荷回转支承及工程机械设备。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重型载荷回转支承,其中,重型载荷回转支承包括:
支撑环1,用于与下车8连接;
内外圈组件,包括分设于支撑环1的内外两侧的内圈体2和外圈体3,内圈体2与支撑环1之间形成有第一下水平滚道23和径向滚道24,外圈体3与支撑环1之间形成有第二下水平滚道33;
连接座组件4,连接座组件4的下端覆盖于内圈体2、支撑环1和外圈体3的上侧并分别与内圈体2和外圈体3连接,连接座组件4的上端用于与上车9连接,并且连接座组件4的下端与支撑环1之间形成有供至少两排滚动体相邻设置的上水平滚道13,上水平滚道13靠近支撑环1的外侧设置;
滚动体组件5,分别置于上水平滚道13、第一下水平滚道23、第二下水平滚道33和径向滚道24内。
当使用上述的重型载荷回转支承时,由于包括支撑环1、内外圈组件、连接座组件4和滚动体组件5,内外圈组件的内圈体2和外圈体3分设于与下车8相连的支撑环1的内外两侧,并且内圈体2与支撑环1之间形成有第一下水平滚道23和径向滚道24,外圈体3与支撑环1之间形成有第二下水平滚道33,同时与上车9相连的连接座组件4的下端覆盖于内圈体2、支撑环1和外圈体3的上侧,连接座组件4的下端与支撑环1之间形成有供至少两排滚动体相邻设置的上水平滚道13,则上水平滚道13位于第一下水平滚道23和第二下水平滚道33的上方,上水平滚道13内的滚动体产生相对回转运动的主推力,第一下水平滚道23和第二下水平滚道33内的滚动体产生相对回转运动的辅助推力,同时上水平滚道13靠近支撑环1的外侧设置,至少两排滚动体相邻设置在上水平滚道13内,即上水平滚道13内的滚动体远离回转中心设置,则在相同尺寸的条件下,可以使得回转支承的承载能力最大,以达到满足超大吨位的工程机械设备的载荷需求的目的。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上水平滚道13可供至少两排滚动体相邻设置,并且至少两排滚动体之间可以设置有隔离块进行阻隔。此外,本实用新型中的内侧和外侧均是相对与回转中心进行定义,即面向回转中心设置的一侧为内侧,背离回转中心设置的一侧为外侧。
参见图2和图3,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支撑环1的上端面开设有上滚道槽,连接座组件4的下端覆盖于支撑环1的上端面上,以使得与上滚道槽配合形成上水平滚道13,上滚道槽横跨支撑环1的中心线设置,并且上滚道槽的中心线位于支撑环1的中心线的外侧。即上水平滚道13内的至少两排滚动体的放置空间开设于支撑环1的上端面上,而连接座组件4的下端仅仅是对放置空间起到上侧密封的作用,此外,上滚道槽的中心线位于支撑环1的中心线的外侧,即放置于上滚道槽内的至少两排滚动体远离回转中心设置,并且上滚道槽横跨支撑环1的中心线设置,即至少两排滚动体横跨支撑环1的中心线设置,以使得能够进一步提升回转支承的承载能力。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滚道槽的槽底贯通支撑环1的外侧。即上滚道槽可以设置为侧向开口槽,并且侧向开口槽的侧向开口朝向支撑环1的外侧开设,即上滚道槽内的至少两排滚动体完全覆盖于支撑环1的中心线的外侧,从而能够达到进一步提升回转支承的承载能力的目的。
如图2至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滚动体组件5包括上滚动体51、第一下滚动体52、第二下滚动体53和侧滚动体54,上滚动体51、第一下滚动体52、第二下滚动体53和侧滚动体54一一对应地置于上水平滚道13、第一下水平滚道23、第二下水平滚道33和径向滚道24内,并且上滚动体51可以呈三排并行设置在上水平滚道13,其中两排上滚动体51位于支撑环1的中心线的外侧,另外一排上滚动体51位于支撑环1的中心线的内侧。具体地,第一下滚动体52呈一排设置在第一下水平滚道23内,第二下滚动体53呈一排设置在第二下水平滚道33内,侧滚动体54呈一排设置在径向滚道24内承受径向载荷,加上上水平滚道13内的三排上滚动体51,则使得回转支承设置为六排滚柱式,承载能力成倍增加。同时,其中两排上滚动体51位于支撑环1的中心线的外侧,剩下一排上滚动体51位于支撑环1的中心线的内侧,则使得上水平滚道13内的三排上滚动体51的中心线位于支撑环1的中心线的外侧。
请再次参见图2和图3,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内圈体2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叠设的内下圈21和内上圈22,内下圈21与支撑环1之间形成第一下水平滚道23,内下圈21和内上圈22之间形成有面向支撑环1的内侧设置的径向滚道24,重型载荷回转支承还包括第一螺纹连接件6,第一螺纹连接件6依次穿设于连接座组件4、内上圈22和内下圈21。即内圈体2由内下圈21和内上圈22拼装连接而成,便于第一下水平滚道23内的第一下滚动体52以及径向滚道24内的侧滚动体54的安装。此外,连接座组件4、内上圈22和内下圈21通过第一螺纹连接件6进行可拆卸连接,则便于进行更换和维修,具体地,第一螺纹连接件6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一螺纹连接件6呈环状设置,第一螺纹连接件6可以为螺栓。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内下圈21包括第一竖向延伸部211以及自第一竖向延伸部211的下端朝向外侧横向伸出设置的第一横向延伸部212,内上圈22叠设于第一竖向延伸部211的上端并与第一竖向延伸部211的上端配合形成径向滚道24,支撑环1包括用于与下车8连接的连接部11以及位于连接部11的上端并与连接座组件4配合形成上水平滚道13的滚动配合部12,滚动配合部12朝向内侧设置的第一外延端121横向伸出于连接部11的内侧设置,第一外延端121位于第一横向延伸部212的上方并与第一横向延伸部212相对间隔设置,以形成第一下水平滚道23。即内下圈21的第一横向延伸部212朝外横向伸出设置,支撑环1的上端的滚动配合部12的第一外延端121朝内横向伸出设置,第一横向延伸部212伸入第一外延端121的下方空间,并且第一横向延伸部212的上端面与第一外延端121的下端面配合形成第一下水平滚道23,从而可以将支撑环1的内侧卡装于内圈体2和连接座组件4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外圈体3包括第二竖向延伸部31以及自第二竖向延伸部31的下端朝向内侧横向伸出设置的第二横向延伸部32,连接座组件4覆盖于第二竖向延伸部31的上端并与第二竖向延伸部31连接,滚动配合部12朝向外侧设置的第二外延端123横向伸出于连接部11的外侧设置,第二外延端123位于第二横向延伸部32的上方并与第二横向延伸部32相对间隔设置,以形成第二下水平滚道33。即外圈体3的第二横向延伸部32朝内横向伸出设置,支撑环1的上端的滚动配合部12的第二外延端123朝外横向伸出设置,第二横向延伸部32伸入第二外延端123的下方空间,并且第二横向延伸部32的上端面与第二外延端123的下端面配合形成第二下水平滚道33,从而可以将支撑环1的内侧卡装于外圈体3和连接座组件4之间。
具体地,第一横向延伸部212和第二横向延伸部32的上端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即第一下水平滚道23和第二下水平滚道33处于同一水平位置上。此外,外圈体3的第二竖向延伸部31通过第二螺纹连接件7与连接座组件4可拆卸连接,第二螺纹连接件7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二螺纹连接件7呈环状设置,第二螺纹连接件7可以为螺栓。进一步地,外圈体3的外侧还带有齿圈体。
参见图2,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连接座组件4包括下连接体41和上连接体42,下连接体41覆盖于内圈体2、支撑环1和外圈体3的上侧并分别与内圈体2和外圈体3连接,上连接体42的上端用于与上车9连接,上连接体42的下端通过连接销轴43可拆卸地安装于下连接体41上。即下连接体41和上连接体42可以通过连接销轴43实现快速连接和分拆,当需要对工程机械设备进行运动时,可以将卸下连接销轴43则可以实现下车8和上车9的拆分,无需对多个第一螺纹连接件6和第二螺纹连接件7进行拆卸。
具体地,下连接体41包括覆盖于内圈体2、支撑环1和外圈体3的上侧并分别与内圈体2和外圈体3连接的第一主板部411以及相对间隔设置在第一主板部411的上端的两个第一立板部412,上连接体42包括第二主板部421以及相对间隔设置在第二主板部421的下端的两个第二立板部422,两个第二立板部422插入两个第一立板部412之间,并通过连接销轴43进行可拆卸连接,第二主板部421在两个第二立板部422之间开设有用于上车9体进行连接的连接孔423。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内圈体2和外圈体3上均开设有润滑油孔55,以便于对回转支承的内部进行润滑。具体地,内上圈22和/或内下圈21上均可以开设有润滑油孔55。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工程机械设备,其中,工程机械设备包括根据以上所述的重型载荷回转支承。由于工程机械设备采用了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重型载荷回转支承,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型载荷回转支承包括:
支撑环(1),用于与下车(8)连接;
内外圈组件,包括分设于所述支撑环(1)的内外两侧的内圈体(2)和外圈体(3),所述内圈体(2)与所述支撑环(1)之间形成有第一下水平滚道(23)和径向滚道(24),所述外圈体(3)与所述支撑环(1)之间形成有第二下水平滚道(33);
连接座组件(4),所述连接座组件(4)的下端覆盖于所述内圈体(2)、所述支撑环(1)和所述外圈体(3)的上侧并分别与所述内圈体(2)和所述外圈体(3)连接,所述连接座组件(4)的上端用于与上车(9)连接,并且所述连接座组件(4)的下端与所述支撑环(1)之间形成有供至少两排滚动体相邻设置的上水平滚道(13),所述上水平滚道(13)靠近所述支撑环(1)的外侧设置;
滚动体组件(5),分别置于所述上水平滚道(13)、所述第一下水平滚道(23)、所述第二下水平滚道(33)和所述径向滚道(24)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型载荷回转支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环(1)的上端面开设有上滚道槽,所述连接座组件(4)的下端覆盖于所述支撑环(1)的上端面上,以使得与所述上滚道槽配合形成所述上水平滚道(13),所述上滚道槽横跨所述支撑环(1)的中心线设置,并且所述上滚道槽的中心线位于所述支撑环(1)的中心线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重型载荷回转支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滚道槽的槽底贯通所述支撑环(1)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重型载荷回转支承,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体组件(5)包括上滚动体(51)、第一下滚动体(52)、第二下滚动体(53)和侧滚动体(54),所述上滚动体(51)、所述第一下滚动体(52)、所述第二下滚动体(53)和所述侧滚动体(54)一一对应地置于所述上水平滚道(13)、所述第一下水平滚道(23)、所述第二下水平滚道(33)和所述径向滚道(24)内,并且所述上滚动体(51)可以呈三排并行设置在所述上水平滚道(13),其中两排所述上滚动体(51)位于所述支撑环(1)的中心线的外侧,另外一排所述上滚动体(51)位于所述支撑环(1)的中心线的内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型载荷回转支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圈体(2)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叠设的内下圈(21)和内上圈(22),所述内下圈(21)与所述支撑环(1)之间形成所述第一下水平滚道(23),所述内下圈(21)和所述内上圈(22)之间形成有面向所述支撑环(1)的内侧设置的所述径向滚道(24),所述重型载荷回转支承还包括第一螺纹连接件(6),所述第一螺纹连接件(6)依次穿设于所述连接座组件(4)、所述内上圈(22)和所述内下圈(2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重型载荷回转支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下圈(21)包括第一竖向延伸部(211)以及自所述第一竖向延伸部(211)的下端朝向外侧横向伸出设置的第一横向延伸部(212),所述内上圈(22)叠设于所述第一竖向延伸部(211)的上端并与所述第一竖向延伸部(211)的上端配合形成所述径向滚道(24),所述支撑环(1)包括用于与所述下车(8)连接的连接部(11)以及位于所述连接部(11)的上端并与所述连接座组件(4)配合形成所述上水平滚道(13)的滚动配合部(12),所述滚动配合部(12)朝向内侧设置的第一外延端(121)横向伸出于所述连接部(11)的内侧设置,所述第一外延端(121)位于所述第一横向延伸部(212)的上方并与所述第一横向延伸部(212)相对间隔设置,以形成所述第一下水平滚道(2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重型载荷回转支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体(3)包括第二竖向延伸部(31)以及自所述第二竖向延伸部(31)的下端朝向内侧横向伸出设置的第二横向延伸部(32),所述连接座组件(4)覆盖于所述第二竖向延伸部(31)的上端并与所述第二竖向延伸部(31)连接,所述滚动配合部(12)朝向外侧设置的第二外延端(123)横向伸出于所述连接部(11)的外侧设置,所述第二外延端(123)位于所述第二横向延伸部(32)的上方并与所述第二横向延伸部(32)相对间隔设置,以形成所述第二下水平滚道(33)。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重型载荷回转支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组件(4)包括下连接体(41)和上连接体(42),所述下连接体(41)覆盖于所述内圈体(2)、所述支撑环(1)和所述外圈体(3)的上侧并分别与所述内圈体(2)和所述外圈体(3)连接,所述上连接体(42)的上端用于与所述上车(9)连接,所述上连接体(42)的下端通过连接销轴(43)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下连接体(41)上。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重型载荷回转支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圈体(2)和所述外圈体(3)上均开设有润滑油孔(55)。
10.一种工程机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工程机械设备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重型载荷回转支承。
CN202222871435.6U 2022-10-28 2022-10-28 重型载荷回转支承及工程机械设备 Active CN2186200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71435.6U CN218620029U (zh) 2022-10-28 2022-10-28 重型载荷回转支承及工程机械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71435.6U CN218620029U (zh) 2022-10-28 2022-10-28 重型载荷回转支承及工程机械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20029U true CN218620029U (zh) 2023-03-14

Family

ID=854755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871435.6U Active CN218620029U (zh) 2022-10-28 2022-10-28 重型载荷回转支承及工程机械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62002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37423A (zh) 四点接触的球轴承
CN103429914A (zh) 角接触滚动轴承,尤其在风轮机中使用的角接触滚动轴承
CN101700857A (zh) 重载荷大型回转支承
CN101379310B (zh) 多列的滚动轴承
CN104136790A (zh) 环形推力轴承组件
CN218620029U (zh) 重型载荷回转支承及工程机械设备
CN201347963Y (zh) 一种双向推力圆锥滚子轴承
CN201916352U (zh) 弹簧钢骨架双列满装圆柱滚子轴承
CN111946736B (zh) 一种圆锥滚子轴承
CN202280735U (zh) 三联球轴承组及具有其的轴承安装结构
CN201827242U (zh) 一种圆环滚子轴承
CN201258916Y (zh) 双列满装圆柱滚子轴承
CN203604435U (zh) Z型回转支承装置
CN205331214U (zh) 大型平面轴承
CN212455226U (zh) 一种圆柱滚子轴承整体式保持器
CN205350057U (zh) 外齿式三排圆柱滚子回转支承
CN208281357U (zh) 一种模块化调心轴承装置
CN211398271U (zh) 一种双排同径耐高温回转支承
CN101586603A (zh) 轧机用四列圆柱滚子轴承
CN219605846U (zh) 一种双排混合式回转支承
CN219388427U (zh) 一种防尘式双层滚珠回转支承
CN216951286U (zh) 一种可承受大轴向力的回转支承
CN110439923A (zh) 一种三列组合轴承
CN213451336U (zh) 一种三排柱组合式结构回转支承
CN215487239U (zh) 一种滚动体及多向承载高刚性双锥滚子轴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