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16871U - 一种新型车架尾梁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车架尾梁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616871U CN218616871U CN202223139840.5U CN202223139840U CN218616871U CN 218616871 U CN218616871 U CN 218616871U CN 202223139840 U CN202223139840 U CN 202223139840U CN 218616871 U CN218616871 U CN 21861687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necting plate
- crossbeam
- cross beam
- tail boom
- fram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40—Engine management systems
Landscapes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车架尾梁,属于车架尾梁技术领域,包括与车架大梁连接的尾梁本体,所述尾梁本体包括横梁,安装在横梁上翼面两侧的第一连接板,安装在横梁下翼面两侧的第二连接板,以及连接在第一连接板远离横梁一端上的支架,所述横梁呈U型结构设置,且横梁的U型中部开设有多个通孔,其U型中部的两端设有弧形开口,所述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沿横梁长度方向呈上下对称设置,所述车架大梁与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连接固定。本实用新型利用U型横梁、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之间的配合设置,能够避免汽车行驶过程中受到冲击时边梁产生扭曲变形而开裂的情形,大幅提高尾梁的强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架尾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车架尾梁。
背景技术
车架是跨接在汽车前后车桥上的框架式结构,俗称大梁,是汽车的基体,一般由两根纵梁和几根横梁组成,经由悬挂装置﹑前桥﹑后桥支承在车轮上,车架的功用是支撑、连接汽车的各总成,使各总成保持相对正确的位置,并承受汽车内外的各种载荷。而车架尾梁是车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垂直于车架纵梁并设置在车架尾部,车架尾梁通常固定安装在车架纵梁的腹面上,即车架纵梁的内侧面上。现有技术中车架尾梁结构强度较为单一,仅在车架尾梁的侧翼设置翻边,在该翻边上设置螺栓孔,通过螺栓孔将车架尾梁固定在车架纵梁上,该种安装方式使得车架尾梁的腹面侧部与车架纵梁之间没有固定连接关系,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受到冲击、扭转、转弯、制动等不同工况的情况下,车架尾梁无法满足碰撞冲击时需要具备的强度,容易产生扭转变形,应力集中在尾梁侧翼与腹面的连接处,致使此处疲劳开裂,严重影响了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性以及车架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发明人经过实践和总结得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车架尾梁,包括与车架大梁连接的尾梁本体,所述尾梁本体包括横梁,安装在横梁上翼面两侧的第一连接板,安装在横梁下翼面两侧的第二连接板,以及连接在第一连接板远离横梁一端上的支架,所述横梁呈U型结构设置,且横梁的U型中部开设有多个通孔,其U型中部的两端设有弧形开口,所述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沿横梁长度方向呈上下对称设置,所述车架大梁与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连接固定。
在本申请方案中作出如下改进,所述第一连接板的纵截面呈L型结构,其长边上开设有与横梁相配合的连接孔,通过螺栓与横梁连接固定。
在本申请方案中作出如下改进,所述第二连接板呈L型结构设置,其长边上开设有与横梁相配合的连接孔,通过螺栓与横梁连接固定。
在本申请方案中作出如下改进,所述横梁的U型中部上下端面的中间位置设有等腰梯形凹口。
在本申请方案中作出如下改进,所述支架上开设有多个螺栓孔,通过螺栓与车架大梁连接固定。
在本申请方案中作出如下改进,所述横梁、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上均开设有若干圆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车架尾梁,利用U型横梁、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之间的配合设置,能够避免汽车行驶过程中受到冲击时边梁产生扭曲变形而开裂的情形,大幅提高尾梁本体的强度,解决了现有的车架尾梁结构强度不足的问题,具有很好的使用及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与车架大梁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应用原理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图1-2所示,一种新型车架尾梁,包括横梁1、第一连接板2、第二连接板3和支架4组成;其中,横梁1呈U型结构设置,其U型中部开设有三个圆形的通孔11,并且该横梁1U型中部的两端上开设有弧形开口,而U型中部上下端面的中间位置设有等腰梯形凹口;第一连接板2安装在横梁1上翼面的两侧,第二连接板3则安装在横梁1下翼面的两侧,第一连接板2与第二连接板3是沿着横梁1的长度方向呈上下对称设置,车架大梁5与第一连接板2和第二连接板3连接固定,横梁1、第一连接板2、第二连接板3上还开设有若干用于减重的圆孔;支架4连接在第一连接板2上远离横梁1的一端,并且支架4上开设有多个螺栓孔,通过螺栓与车架大梁5连接固定。
该尾梁本体利用U型横梁1、第一连接板2和第二连接板3之间的配合设置,能够避免汽车行驶过程中受到冲击时边梁产生扭曲变形而开裂的情形,大幅提高尾梁的强度,解决了现有的车架尾梁结构强度不足的问题,确保汽车行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第一连接板2的纵截面呈L型结构,其长边上开设有与横梁1相配合的连接孔,第二连接板3也呈L型结构设置,其长边上开设有与横梁1相配合的连接孔,第一连接板2和第二连接板3均通过螺栓与横梁1连接固定,车架大梁5则安装在第一连接板2和第二连接板3的外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新型车架尾梁,包括与车架大梁(5)连接的尾梁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梁本体包括横梁(1),安装在横梁(1)上翼面两侧的第一连接板(2),安装在横梁(1)下翼面两侧的第二连接板(3),以及连接在第一连接板(2)远离横梁(1)一端上的支架(4),所述横梁(1)呈U型结构设置,且横梁(1)的U型中部开设有多个通孔(11),其U型中部的两端设有弧形开口,所述第一连接板(2)与第二连接板(3)沿横梁(1)长度方向呈上下对称设置,所述车架大梁(5)与第一连接板(2)和第二连接板(3)连接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车架尾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2)的纵截面呈L型结构,其长边上开设有与横梁(1)相配合的连接孔,通过螺栓与横梁(1)连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车架尾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板(3)呈L型结构设置,其长边上开设有与横梁(1)相配合的连接孔,通过螺栓与横梁(1)连接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车架尾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1)的U型中部上下端面的中间位置设有等腰梯形凹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车架尾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4)上开设有多个螺栓孔,通过螺栓与车架大梁(5)连接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车架尾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1)、第一连接板(2)、第二连接板(3)上均开设有若干圆孔。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139840.5U CN218616871U (zh) | 2022-11-25 | 2022-11-25 | 一种新型车架尾梁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139840.5U CN218616871U (zh) | 2022-11-25 | 2022-11-25 | 一种新型车架尾梁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616871U true CN218616871U (zh) | 2023-03-14 |
Family
ID=854508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3139840.5U Active CN218616871U (zh) | 2022-11-25 | 2022-11-25 | 一种新型车架尾梁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616871U (zh) |
-
2022
- 2022-11-25 CN CN202223139840.5U patent/CN21861687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5010322U (zh) | 一种汽车前纵梁上安装支架组件 | |
CN109159819A (zh) | 新能源汽车轻型前副车架 | |
CN111791953A (zh) | 一体成型轻量化铸造横梁总成 | |
CN218616871U (zh) | 一种新型车架尾梁 | |
CN213921268U (zh) | 一种备胎升降器支架 | |
CN214028105U (zh) | 一种提升汽车动刚度的拖拽臂安装结构 | |
CN113400884B (zh) | 一种横向稳定杆结构及汽车 | |
CN103847794B (zh) | 一种车架后部结构 | |
CN214451310U (zh) | 一种车架横梁及车辆 | |
CN109080702B (zh) | 一种轻卡车架前横梁与纵梁的加强连接方法 | |
CN205554323U (zh) | 一种重型汽车元宝梁的安装结构 | |
CN218198501U (zh) | 一种重型商用车轻量化组合横梁总成 | |
CN213322547U (zh) | 一种整体式半挂车板簧支架 | |
CN215043105U (zh) | 稳定型弹簧板安装座组件 | |
CN217048167U (zh) | 一种前板簧支架集成横梁总成 | |
CN218703559U (zh) | 一种重型卡车的轻量化驾驶室后悬支架 | |
CN117302351B (zh) | 一种汽车一体化副车架及其成型方法 | |
CN215751774U (zh) | 板簧支座和具有其的车辆 | |
CN211568092U (zh) | 一种后悬架安装横梁的加强结构 | |
CN220349790U (zh) | 摆臂安装支架、副车架以及车辆 | |
CN210391346U (zh) | 一种驾驶室固定支架 | |
CN218858090U (zh) | 气囊连接板及配置气囊连接板的空气悬架 | |
CN215663653U (zh) | 一种多功能前部抗扭横梁装置 | |
CN213619960U (zh) | 一种用于厢式货车的车架 | |
CN212579977U (zh) | 一种重型商用车车架的外伸梁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