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15511U - 热铆装置 - Google Patents

热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15511U
CN218615511U CN202222936462.7U CN202222936462U CN218615511U CN 218615511 U CN218615511 U CN 218615511U CN 202222936462 U CN202222936462 U CN 202222936462U CN 218615511 U CN218615511 U CN 2186155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rier
riveting
rivet
hot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93646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中林
王长锋
聂宗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Chint Electr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Chint Electr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Chint Electr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Chint Electr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93646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6155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155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155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断路器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热铆装置。热铆装置包括罩壳、基座、载具组件和铆具组件,罩壳的一侧设置有开口。基座的一端通过开口伸入罩壳内,基座上设置有安装槽,安装槽由基座的远离罩壳的一端向另一端延伸。载具组件滑动设置于安装槽内,载具组件用于承载待热铆的工件,并能够将工件输送至罩壳内。铆具组件包括铆具驱动件和热铆件,铆具驱动件的固定端设置于罩壳上,热铆件设置于罩壳内,并与铆具驱动件的驱动端相连,铆具驱动件能够驱动热铆件移动,以对载具组件承载的工件进行热铆连接。该热铆装置能够对断路器的透明窗进行自动化铆接,提高了铆接工作效率,同时避免了因人工技术水平限制而导致的铆接质量不稳定问题。

Description

热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断路器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热铆装置。
背景技术
塑壳断路器的中盖上需装透明窗,以便于观察断路器的工作状态。透明窗的安装方法常见为胶水粘或人工手动铆接,其中胶水粘的缺点为经过长时间使用后透明窗容易从中盖上脱落;人工手动铆接的缺点在于人工每次铆接均需要找准铆接点位置,效率低,且容易产生不良品。
因此,亟需热铆装置,以解决以上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热铆装置,解决了现有断路器的透明窗采用人工手动铆接,铆接质量不稳定且效率较低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热铆装置,包括:
罩壳,所述罩壳的一侧设置有开口;
基座,所述基座的一端通过所述开口伸入所述罩壳内,所述基座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由所述基座的远离所述罩壳的一端向另一端延伸;
载具组件,滑动设置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载具组件用于承载待热铆的工件,并能够将所述工件输送至所述罩壳内;以及
铆具组件,包括铆具驱动件和热铆件,所述铆具驱动件的固定端设置于所述罩壳上,所述热铆件设置于所述罩壳内,并与所述铆具驱动件的驱动端相连,所述铆具驱动件能够驱动所述热铆件移动,以对所述载具组件承载的所述工件进行热铆连接。
作为可选方案,所述基座包括:
底板;
两个限位条,分别设置于所述底板的两侧,所述限位条沿所述载具组件的滑动方向延伸;以及
多个限位块,分别设置于所述底板的未设置有所述限位条的两端,所述底板、所述限位条和所述限位块围设成所述安装槽。
作为可选方案,所述载具组件包括:
承载件,滑动设置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承载件上设置有第一限位槽,所述工件放置于所述第一限位槽内;
载具驱动气缸,所述载具驱动气缸的输出轴连接所述承载件,以驱动所述承载件在所述安装槽内移动。
作为可选方案,所述载具驱动气缸的输出轴与所述承载件之间通过第一浮动接头相连接。
作为可选方案,所述载具组件还包括:
载具气缸安装板,所述载具驱动气缸的固定端设置于所述载具气缸安装板上;
载具导杆,沿所述承载件的移动方向延伸,所述载具导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承载件,另一端滑动连接于所述载具气缸安装板,所述载具导杆与所述载具气缸安装板之间设置有第一直线轴承。
作为可选方案,所述承载件包括:
滑板,滑动设置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滑板上设置有第二限位槽,所述载具驱动气缸的输出轴与所述滑板相连接;
承载板,限位于所述第二限位槽内,所述承载板上设置有所述第一限位槽。
作为可选方案,所述载具组件还包括:
两个启动按钮,分别设置于所述承载件的两侧,所述启动按钮与所述载具驱动气缸控制连接,同时按下两个所述启动按钮能够启动所述载具驱动气缸。
作为可选方案,所述热铆件包括:
连接板,所述铆具驱动件的驱动端连接于所述连接板的一侧;
隔热板,所述隔热板连接于所述连接板的另一侧;
铆头安装板,设置于所述隔热板的远离所述连接板的一侧;
导热块,设置于所述铆头安装板的远离所述隔热板的一侧,所述导热块内设置有加热棒,所述加热棒用于对所述导热块进行加热;
铆头,连接于所述导热块上,所述导热块能够对所述铆头进行加热,以使所述铆头能够对所述工件进行热铆。
作为可选方案,所述铆具驱动件包括:
铆头驱动气缸;
铆头气缸安装板,所述铆头气缸安装板设置于所述罩壳上,所述铆头驱动气缸的固定端连接于所述铆头气缸安装板,所述铆头驱动气缸的输出轴通过第二浮动接头连接于所述连接板。
作为可选方案,所述铆具组件还包括:
铆具导杆,所述铆具导杆沿所述铆头的移动方向延伸,所述铆具导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连接板,另一端滑动连接于所述铆头气缸安装板,所述铆具导杆与所述铆头气缸安装板之间设置有第二直线轴承。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热铆装置,进行热铆工作时,对透明窗和塑壳断路器的中盖进行组装形成待热铆的工件,使载具组件滑动至罩壳外,将工件放置到载具组件上,再使载具组件滑动至罩壳内,启动铆具驱动件,使铆具驱动件驱动热铆件向载具组件的方向移动而对载具组件承载的工件进行热铆连接,从而实现对断路器的透明窗的自动化铆接,提高了铆接工作效率,同时避免了因人工技术水平限制而导致的铆接质量不稳定问题。而且,本实施例中设置罩壳对热铆件进行罩设,提高了操作的安全性和清洁度,有利于避免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热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载具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铆具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0、工件;110、中盖;120、透明窗;
1、罩壳;
2、基座;21、安装槽;22、底板;23、限位条;24、限位块;
3、载具组件;31、承载件;311、滑板;312、承载板;32、载具驱动气缸;33、第一浮动接头;34、启动按钮;35、载具气缸安装板;36、载具导杆;37、第一直线轴承;
4、铆具组件;41、铆具驱动件;411、铆头驱动气缸;412、铆头气缸安装板;413、第二浮动接头;414、铆具导杆;415、第二直线轴承;42、热铆件;421、连接板;422、隔热板;423、铆头安装板;424、导热块;4241、加热棒;425、铆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热铆装置,用于将透明窗120热铆安装到塑壳断路器的中盖110上。具体地,热铆装置包括罩壳1、基座2、载具组件3和铆具组件4,罩壳1的前侧设置有开口。基座2的一端通过开口伸入罩壳1内,基座2上设置有安装槽21,安装槽21由基座2的远离罩壳1的一端向另一端延伸。载具组件3滑动设置于安装槽21内,载具组件3用于承载待热铆的工件100,并能够将工件100输送至罩壳1内。参照图4,铆具组件4包括铆具驱动件41和热铆件42,铆具驱动件41的固定端设置于罩壳1上,热铆件42设置于罩壳1内,并与铆具驱动件41的驱动端相连,铆具驱动件41能够驱动热铆件42移动,以对载具组件3承载的工件100进行热铆连接。
进行热铆工作时,对透明窗120和塑壳断路器的中盖110进行组装形成待热铆的工件100,使载具组件3滑动至罩壳1外,将工件100放置到载具组件3上,再使载具组件3滑动至罩壳1内,启动铆具驱动件41,使铆具驱动件41驱动热铆件42向载具组件3的方向移动而对载具组件3承载的工件100进行热铆连接,从而实现对断路器的透明窗120的自动化铆接,提高了铆接工作效率,同时避免了因人工技术水平限制而导致的铆接质量不稳定问题。而且,本实施例中设置罩壳1对热铆件42进行罩设,提高了操作的安全性和清洁度,有利于避免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
可选地,如图3所示,基座2包括底板22、两个限位条23和多个限位块24,两个限位条23分别设置于底板22的两侧,限位条23沿载具组件3的滑动方向延伸,多个限位块24分别设置于底板22的未设置有限位条23的两端,底板22、限位条23和限位块24围设成安装槽21。两个限位条23设置于底板22的左右两侧,载具组件3贴合限位条23滑动,限位条23起到对载具组件3限位和导向的作用。限位块24共设置有四个,底板22的前端和后端各设置两个,处于底板22的前端或后端的两个限位块24间隔设置,对载具组件3前后移动的距离进行限位,以防止载具组件3滑动至底板22外。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载具组件3包括承载件31和载具驱动气缸32,承载件31滑动设置于安装槽21内,承载件31上设置有第一限位槽,工件100放置于第一限位槽内。载具驱动气缸32的输出轴连接承载件31,以驱动承载件31在安装槽21内移动,从而实现对工件100的输送。
为了使承载件31能够适应承载不同尺寸的工件100,对承载件31进行改进。具体地,如图3所示,承载件31包括滑板311和承载板312,滑板311滑动设置于安装槽21内,滑板311上设置有第二限位槽,载具驱动气缸32的输出轴与滑板311相连接,通过载具驱动气缸32驱动滑板311在安装槽21内滑动。承载板312限位于第二限位槽内,承载板312上设置有第一限位槽,工件100放置于承载板312上,改变承载板312上第二限位槽的尺寸可使承载件31承载不同尺寸的工件100。因此,通过对滑板311配备多种具有不同尺寸第二限位槽的承载板312,极大地提高了载具组件3的通用性。
优选地,如图3所示,载具驱动气缸32的输出轴与承载件31之间通过第一浮动接头33相连接,以消除连接误差,提高滑板311滑动的平滑性。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载具组件3还包括载具气缸安装板35和载具导杆36,载具气缸安装板35固定设置,载具驱动气缸32的固定端设置于载具气缸安装板35上。载具导杆36沿承载件31的移动方向延伸,载具导杆36的一端连接于承载件31,另一端滑动连接于载具气缸安装板35,载具导杆36与载具气缸安装板35之间设置有第一直线轴承37。载具驱动气缸32驱动滑板311移动时,载具导杆36相对载具气缸安装板35移动,为滑板311的移动提供导向作用,使滑板311移动更加平稳。本实施例中,载具导杆36设置有两个,两个载具导杆36分别设置于载具驱动气缸32的两侧,以提供更好的导向作用。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热铆件42包括依次连接的连接板421、隔热板422、铆头安装板423、导热块424和铆头425,铆具驱动件41的驱动端连接于连接板421的上侧,隔热板422连接于连接板421的下侧,通过设置隔热板422防止热量传递到铆具驱动件41处,从而对铆具驱动件41形成防护。铆头安装板423设置于隔热板422的远离连接板421的一侧,即铆头安装板423设置于隔热板422的下侧,导热块424设置于铆头安装板423的远离隔热板422的一侧,导热块424内设置有加热棒4241,加热棒4241用于对导热块424进行加热。铆头425连接于导热块424上,导热块424能够对铆头425进行加热,以使铆头425能够对工件100进行热铆。通过对加热棒4241的温度及加热时间进行调节,灵活调节所需的铆头425的温度,以达到理想的热铆效果。本实施例中,铆头425加热的温度可在0℃~300℃内灵活调节。
可选地,如图4所示,铆具驱动件41包括铆头驱动气缸411和铆头气缸安装板412,铆头气缸安装板412设置于罩壳1上,铆头驱动气缸411的固定端连接于铆头气缸安装板412,铆头驱动气缸411的输出轴通过第二浮动接头413连接于连接板421。
优选地,如图4所示,铆具组件4还包括铆具导杆414,铆具导杆414沿铆头425的移动方向延伸,铆具导杆414的一端连接于连接板421,另一端滑动连接于铆头气缸安装板412,铆具导杆414与铆头气缸安装板412之间设置有第二直线轴承415,通过设置第二直线轴承415,使铆具导杆414相对铆头气缸安装板412的滑动较为顺滑。铆头驱动气缸411驱动连接板421移动时,铆具导杆414相对铆头气缸安装板412移动,为连接板421的移动提供导向作用,使连接板421移动更加平稳。本实施例中,铆具导杆414设置有两个,两个铆具导杆414分别设置于铆头驱动气缸411的两侧,以提供更好的导向作用。
进一步地,请返回参阅图2,载具组件3还包括两个启动按钮34,两个启动按钮34分别设置于承载件31的两侧,启动按钮34与载具驱动气缸32控制连接,同时按下两个启动按钮34能够启动载具驱动气缸32。
工作过程:
S1:初始状态时,载具驱动气缸32的输出轴处于伸出状态,承载板312伸出到基座2前侧;
S2:将透明窗120和塑壳断路器的中盖110进行组装形成待热铆的工件100,并将工件100放置到承载板312内;
S3:同时按下两侧的启动按钮34,载具驱动气缸32的输出轴回缩,使滑板311带动承载板312及工件100自动移动至罩壳1内的铆接位置;
S4:工件100到达铆接位置后,铆头驱动气缸411的输出轴伸出,驱动铆头425下压并对工件100进行热铆;
S5:热铆达到设定时间后,热铆结束,铆头驱动气缸411的输出轴回缩,驱动铆头425向上移动回到原点;
S6:载具驱动气缸32的输出轴再次伸出,将滑板311、承载板312及工件100自动移动至基座2前侧;
S7:将热铆后工件100取出,并放入新的待热铆的工件100,重复以上步骤,继续进行热铆。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热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罩壳(1),所述罩壳(1)的一侧设置有开口;
基座(2),所述基座(2)的一端通过所述开口伸入所述罩壳(1)内,所述基座(2)上设置有安装槽(21),所述安装槽(21)由所述基座(2)的远离所述罩壳(1)的一端向另一端延伸;
载具组件(3),滑动设置于所述安装槽(21)内,所述载具组件(3)用于承载待热铆的工件(100),并能够将所述工件(100)输送至所述罩壳(1)内;以及
铆具组件(4),包括铆具驱动件(41)和热铆件(42),所述铆具驱动件(41)的固定端设置于所述罩壳(1)上,所述热铆件(42)设置于所述罩壳(1)内,并与所述铆具驱动件(41)的驱动端相连,所述铆具驱动件(41)能够驱动所述热铆件(42)移动,以对所述载具组件(3)承载的所述工件(100)进行热铆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2)包括:
底板(22);
两个限位条(23),分别设置于所述底板(22)的两侧,所述限位条(23)沿所述载具组件(3)的滑动方向延伸;以及
多个限位块(24),分别设置于所述底板(22)的未设置有所述限位条(23)的两端,所述底板(22)、所述限位条(23)和所述限位块(24)围设成所述安装槽(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具组件(3)包括:
承载件(31),滑动设置于所述安装槽(21)内,所述承载件(31)上设置有第一限位槽,所述工件(100)放置于所述第一限位槽内;
载具驱动气缸(32),所述载具驱动气缸(32)的输出轴连接所述承载件(31),以驱动所述承载件(31)在所述安装槽(21)内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具驱动气缸(32)的输出轴与所述承载件(31)之间通过第一浮动接头(33)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具组件(3)还包括:
载具气缸安装板(35),所述载具驱动气缸(32)的固定端设置于所述载具气缸安装板(35)上;
载具导杆(36),沿所述承载件(31)的移动方向延伸,所述载具导杆(36)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承载件(31),另一端滑动连接于所述载具气缸安装板(35),所述载具导杆(36)与所述载具气缸安装板(35)之间设置有第一直线轴承(37)。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件(31)包括:
滑板(311),滑动设置于所述安装槽(21)内,所述滑板(311)上设置有第二限位槽,所述载具驱动气缸(32)的输出轴与所述滑板(311)相连接;
承载板(312),限位于所述第二限位槽内,所述承载板(312)上设置有所述第一限位槽。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具组件(3)还包括:
两个启动按钮(34),分别设置于所述承载件(31)的两侧,所述启动按钮(34)与所述载具驱动气缸(32)控制连接,同时按下两个所述启动按钮(34)能够启动所述载具驱动气缸(32)。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热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铆件(42)包括:
连接板(421),所述铆具驱动件(41)的驱动端连接于所述连接板(421)的一侧;
隔热板(422),所述隔热板(422)连接于所述连接板(421)的另一侧;
铆头安装板(423),设置于所述隔热板(422)的远离所述连接板(421)的一侧;
导热块(424),设置于所述铆头安装板(423)的远离所述隔热板(422)的一侧,所述导热块(424)内设置有加热棒(4241),所述加热棒(4241)用于对所述导热块(424)进行加热;
铆头(425),连接于所述导热块(424)上,所述导热块(424)能够对所述铆头(425)进行加热,以使所述铆头(425)能够对所述工件(100)进行热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热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铆具驱动件(41)包括:
铆头驱动气缸(411);
铆头气缸安装板(412),所述铆头气缸安装板(412)设置于所述罩壳(1)上,所述铆头驱动气缸(411)的固定端连接于所述铆头气缸安装板(412),所述铆头驱动气缸(411)的输出轴通过第二浮动接头(413)连接于所述连接板(42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热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铆具组件(4)还包括:
铆具导杆(414),所述铆具导杆(414)沿所述铆头(425)的移动方向延伸,所述铆具导杆(414)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连接板(421),另一端滑动连接于所述铆头气缸安装板(412),所述铆具导杆(414)与所述铆头气缸安装板(412)之间设置有第二直线轴承(415)。
CN202222936462.7U 2022-11-04 2022-11-04 热铆装置 Active CN2186155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36462.7U CN218615511U (zh) 2022-11-04 2022-11-04 热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36462.7U CN218615511U (zh) 2022-11-04 2022-11-04 热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15511U true CN218615511U (zh) 2023-03-14

Family

ID=854225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936462.7U Active CN218615511U (zh) 2022-11-04 2022-11-04 热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6155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00015496A (ja) プレス成形型装置とプレス成形方法
CN113478850A (zh) 锂离子动力电池组高效热熔铆接装置
CN210817254U (zh) 伺服铆压平台
CN218615511U (zh) 热铆装置
CN210943854U (zh) 转运系统
CN215697414U (zh) 一种铆压装置
CN214114068U (zh) 一种单动力错位切离装置
CN113909831A (zh) 雷达外壳自动化组装设备
CN211938893U (zh) 一种冲铆机构
CN208157558U (zh) 一种接触式双电芯二次定位机构
CN113732640A (zh) 汽车遮阳板镜组件自动装配设备
CN107336011B (zh) 一种燃油泵自动装配线的第三横移模组拔料装配检测系统
CN212496323U (zh) 雷达外壳自动化组装设备
CN215620301U (zh) 一种折边设备
CN117162115B (zh) 硅胶条组装压合机械手
CN217397824U (zh) 一种适用于电机定子穿钉机的移载机
CN219393459U (zh) 一种电池热压装置
CN211942177U (zh) 热熔机构
CN212043110U (zh) 压针及焊接装置
CN216540470U (zh) 模具结构
CN215616742U (zh) 一种自动输送装置
CN216966795U (zh) 一种自动上料装置及生产线
CN210253784U (zh) 一种从冲模中接取落料的移载机构
CN213137839U (zh) 一种推动型装配用热压设备
CN117154493A (zh) 一种插端子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