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97983U - 手套箱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手套箱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597983U
CN218597983U CN202222505973.3U CN202222505973U CN218597983U CN 218597983 U CN218597983 U CN 218597983U CN 202222505973 U CN202222505973 U CN 202222505973U CN 218597983 U CN218597983 U CN 2185979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love box
plate
box frame
opening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50597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学舟
龙刚启
赵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Zero Ru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Zero R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Zero Ru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Zero R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50597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5979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5979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5979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hicle Step Arrangements And Article Storag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的手套箱及车辆,其中,手套箱包括手套箱框及手套箱内斗,手套箱内斗枢转连接手套箱框,且手套箱内斗转动至容置或脱离手套箱框,手套箱框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开合器,手套箱内斗包括盖板总成及设置在盖板总成上的至少两个第二开合器,第二开合器随手套箱内斗转动至第一开合器卡扣或脱离卡扣。手套箱通过第一开合器和第二开合器之间的相互配合实现手套箱的开启与关闭。其中,盖板总成包括按压板、连接板及加强板,且加强板位于按压板和连接板之间。加强板的存在提升了手套箱的盖板总成的扭转刚度及手套箱内外板的整体按压强度,避免了需要在盖板总成上设置按压字符和必须要按压该特定的按压字符处才能打开手套箱的问题。

Description

手套箱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辆配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手套箱及具有该手套箱的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内饰风格向着简洁的风格发展,相比于传统车辆内饰结构,新能源汽车的内饰结构曲线更加平整圆滑,线条简约。
但传统手套箱通过实体操作件打开,如手扣、推拉板等,与新能源汽车的内饰风格不符;高端新能源汽车采用电动开启,手动关闭,增加了电机驱动,成本略高,价格方面对使用者来讲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已有的按压开启的方式需要按压在指定位置才能将手套箱打开,手套箱外观上有指定的按压字符,也不能完全实现造型简洁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手套箱,解决了传统手套箱只能通过按压固定位置才能打开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的一种手套箱,其包括手套箱框及手套箱内斗,所述手套箱内斗枢转连接所述手套箱框,且所述手套箱内斗转动至容置或脱离所述手套箱框。所述手套箱框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开合器;所述手套箱内斗包括盖板总成及设置在所述盖板总成上的至少两个第二开合器,所述第二开合器随所述手套箱内斗转动至所述第一开合器卡扣或脱离卡扣。
具体地,所述加强板上设有若干加强筋,所述加强筋抵接于所述连接板、所述按压板中的至少一个。
具体地,所述手套箱框上还设有至少一个限位孔,每一所述限位孔位于所述第一开合器的一侧。所述加强板上还凸设有至少一个限位销,所述限位销位于所述第二开合器的一侧,所述限位销与对应所述限位孔卡扣。
具体地,所述第一开合器为一容置结构,其面向所述按压板方向有一凹槽,所述凹槽用于容置所述第二开合器。
具体地,每一所述限位孔与每一所述第一开合器同侧设置。
具体地,每一所述第二开合器为一凸起结构,其一端有按压键,另一端有一销块结构并与所述第一开合器连接;每一所述限位销位于每一所述第二开合器的下部。
具体地,所述第一开合器和所述限位孔均为两个,分别间隔设置在所述手套箱框的相对两端处。所述第二开合器和所述限位销均为两个,分别间隔设置在所述连接板的相对两端处。
具体地,所述手套箱还包括转轴,所述转轴枢转连接所述连接板及所述手套箱框。
具体地,所述手套箱内斗还包括轴销,所述轴销位于转轴两端,将所述转轴枢转连接于所述手套箱框及所述手套箱内斗上。
具体地,所述手套箱内斗还包括连接所述连接板的置物斗,所述手套箱框包括收容腔,所述置物斗能随所述手套箱内斗转动至置容在所述收容腔内。所述手套箱框还包括侧壁的腰形孔,所述置物斗的侧壁设有滑动轴,所述滑动轴在所述腰形孔内进行位移。
具体地,所述手套箱还包括阻尼器,所述阻尼器连接于所述手套箱框及所述置物斗。
本申请提出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手套箱。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相较于现有的手套箱,本申请提出的手套箱包括手套箱框及手套箱内斗,手套箱内斗枢转连接手套箱框,且手套箱内斗转动至容置或脱离手套箱框,手套箱框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开合器,手套箱内斗包括盖板总成及设置在盖板总成上的至少两个第二开合器,第二开合器随手套箱内斗转动至第一开合器卡扣或脱离卡扣。手套箱通过第一开合器和第二开合器之间的相互配合实现手套箱的开启与关闭。其中,盖板总成包括按压板、连接板及加强板,且加强板位于按压板和连接板之间。加强板的存在提升了手套箱的盖板总成的扭转刚度及手套箱内外板的整体按压强度,为实现按压手套箱边缘任意位置都可打开手套箱提供了结构上的支持,避免了需要在盖板总成上设置按压字符和必须要按压该特定的按压字符处才能打开手套箱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手套箱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包括手套箱框、手套箱内斗及开合器;
图2是图1实施例所述手套箱框内连接板与加强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实施例所述手套箱框的结构示意图,手套箱框包括第一开合器、第二开合器、限位孔、限位销及转轴;
图4是图1中实施例所述手套箱内斗的盖板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中所述开合器结构沿C-C方向的剖视图;
图6是图3中实施例所述第一开合器及所述限位孔沿D-D方向的剖视图;
图7是图4中实施例所述第二开合器及所述限位销沿E-E方向的剖视图;
图8是图3中实施例中转轴结构沿A-A方向的局部剖视图;
图9是图1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根据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照图1,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手套箱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包括手套箱框、手套箱内斗及开合器。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手套箱。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手套箱包括手套箱框1及手套箱内斗2,手套箱内斗2枢转连接手套箱框1,且手套箱内斗2转动至容置或脱离手套箱框1。手套箱框1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开合器3,手套箱内斗2包括盖板总成4及设置在盖板总成4上的至少两个第二开合器5,第二开合器5随手套箱内斗2转动至第一开合器3卡扣或脱离卡扣。手套箱通过第一开合器3和第二开合器5之间的相互配合实现手套箱的开启与关闭。其中,盖板总成4包括按压板41、连接板42及加强板43,且加强板43位于按压板41和连接板42之间。进一步地,连接板42上设置有螺钉点61,加强板43通过螺钉点61固定在连接板42上。加强板43的存在提升了手套箱的盖板总成4的扭转刚度及整体按压强度,为实现按压手套箱边缘任意位置都可打开手套箱提供了结构上的支持,避免了需要在盖板总成4上设置按压字符和必须要按压该特定的按压字符处才能打开手套箱的问题。
请继续参照图1和图2,图2是图1实施例所述手套箱框内连接板与加强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加强板43上设有若干加强筋6,加强筋6抵接于连接板42、按压板41中的至少一个。可以理解的,由于加强板43的结构体跨度过大,在一定程度上,加强板43可承载的负荷有限,加强筋6的存在,增加了其之间的结合面面积,增加了结合面的强度,进一步提升了盖板总成4的扭转刚度及整体按压强度的同时,加强筋6的设计也可克服由于材质差异及结构尺寸的差别带来的应力不均所导致的部件歪扭变形的问题。进一步地,加强筋6安装在加强板43上,在达到相同效果的情况下,加强板43的厚度大大减小,节约了材料用量,降低了成本。拥有加强筋6的加强板43也极大地减轻重量及厚度,整个手套箱更加轻便,也更符合新能源汽车内饰结构风格的要求。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加强板43可以由尼龙塑料构成。进一步地,加强板的材质为PA6-GF30(30%玻璃纤维增强的尼龙塑料聚酰胺6)。通过增加玻璃纤维增强PA6的性质,玻璃纤维本身具有耐热性,阻燃性,耐腐蚀性。与PA6结合增强后,PA6-GF30在高温下更加稳定,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且重量更轻,可进一步在达到相同效果的条件下减小加强板43的质量。
请参照图5,图5是图3中所述开合器结构沿C-C方向的剖视图。具体地,手套箱框1上还设有至少一个限位孔11,每一限位孔11位于第一开合器3的一侧。加强板43上还凸设有至少一个限位销431,限位销431位于第二开合器5的一侧,限位销431与对应限位孔11卡扣。可以理解的,在对手套箱进行操作时,由第一开合器3和第二开合器5共同配合实现手套箱的开启与关闭。进一步地,限位孔11和限位销431的尺寸与第一开合器3和第二开合器5进行适应性设置,减少相互干涉而导致手套箱开、合操作的故障和不便现象,进而避免了手套箱在闭合时出现故障。同理地,限位孔11和限位销431的材质应具有一定的刚性,进而为第一开合器3和第二开合器5进行配合操作时提供强度上的保障。因此,限位孔11和限位销431的设置保证了第一开合器3与第二开合器5在相互配合时可实现精准定位。
请结合参照图5和图6,图6是图3中实施例所述第一开合器及所述限位孔沿D-D方向的剖视图。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开合器3为一容置结构,其面向按压板41方向有一凹槽,凹槽用于容置第二开合器5,每一限位孔11与每一第一开合器3同侧设置。
请结合参照图5和图7,图7是图4中实施例所述第二开合器及所述限位销沿E-E方向的剖视图。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每一第二开合器5为一凸起结构,其一端有按压键,另一端有一销块结构并与第一开合器3连接。每一限位销431位于每一第二开合器5的下部。
可以理解的,限位销431可以是一个截面为梯形的销结构,由于其截面为梯形,限位销431的上平面与限位孔11的边缘在卡扣完成前不接触。因此,当手套箱进行关闭时,限位销431与限位孔11进行卡合时,减少了对第一开合器3和第二开合器5的卡扣产生干扰的可能性。同理地,在对手套箱进行开启时,梯形截面的限位销431可以更加容易地从限位孔11中脱离出来,减少了发生卡顿的可能性。
在进一步的一些实施例中,请结合参照图3和图4,图4是图1中实施例所述手套箱内斗的盖板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地,第一开合器3和限位孔11均为两个,分别间隔设置在手套箱框1的相对两端处。第二开合器5和限位销431均为两个,分别间隔设置在连接板42的相对两端处。可以理解的,设置的两对第一开合器3和第二开合器5,在有加强板43提供足够的扭转刚度的条件下,即可实现手套箱能按压在按压区411任意位置皆可实现对手套箱的开启。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手套箱还包括转轴8,转轴8枢转连接于连接板42及手套箱框1。
请结合参照图8,图8是图3中实施例中转轴结构沿A-A方向的局部剖视图。具体地,手套箱内斗2还包括轴销81,轴销81位于转轴8两端,将转轴8枢转连接于手套箱框1及手套箱内斗2上。
可以理解的,手套箱的盖板总成4与手套箱框1的转轴8区域连接采用的轴销81应为钢销结构。转动状态下转轴8与轴销81位置之间刚性连接,手套箱的盖板总成4内外板强度增加,通过设置加强筋6,提升手套箱的盖板总成4的扭转刚度,进而实现手套箱两侧的两对第一开合器3与第二开合器5同步工作,当对手套箱进行关闭操作时,转轴8与轴销81为钢性结构,当推动手套箱的任意位置时,推力与手套箱的重心有一定的偏离。具有一定强度的限位销431和限位孔11的设置可以使得在推动手套箱的任意位置时,避免两侧第一开合器3和第二开合器5中的一对由于推力作用优先插合的问题,进一步保证了手套箱在关闭时也可实现两对第一开合器3和第二开合器5同步工作。更进一步地,保证两侧开合器无论在进行开启还是关闭工作时的提示音都为同步状态,排除了不必要的杂音,增加产品的竞争性和高端感。
具体地,手套箱内斗2还包括连接于连接板42的置物斗9,手套箱框1包括收容腔12,置物斗9能随手套箱内斗2转动至置容在收容腔12内。手套箱框1还包括侧壁的腰形孔13,置物斗9的侧壁设有滑动轴91,滑动轴91在腰形孔13内进行位移。
可以理解的,当手套箱开启时,转轴8转动时,手套箱内斗2带动置物斗9从收容腔12中转出,此时滑动轴91在腰形孔13内进行位移,当滑动轴91运动到腰形孔13外侧的一端,置物斗9停止转出,完成手套箱的开启。同样地,当手套箱关闭时,转轴8进行转动,此时滑动轴91沿腰形孔13反向运动到腰形孔13的另一端,直至第一开合器3和第二开合器5及限位孔11与限位销431相互配合完成卡扣,完成手套箱的关闭。
请继续参照图1,具体地,手套箱还包括阻尼器10,阻尼器10连接于手套箱框1及置物斗9。进一步地,阻尼器10可以为空气阻尼,其阻尼介质为空气,由于空气的压缩性较大,能承受较大位移。将空气盛装在柔性波纹盒内,可以在垂直与水平方向都提供阻尼。相对于液体来说,由于空气粘滞性随温度变化不大,因而性能较稳定,更适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结构设计。
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还提出一种车辆,车辆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手套箱。因此,本申请的车辆也具有上述手套箱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机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机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手套箱,其包括手套箱框及手套箱内斗,所述手套箱内斗枢转连接所述手套箱框,且所述手套箱内斗转动至容置或脱离所述手套箱框,其特征在于:
所述手套箱框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开合器;所述手套箱内斗包括盖板总成及设置在所述盖板总成上的至少两个第二开合器,所述第二开合器随所述手套箱内斗转动至所述第一开合器卡扣或脱离卡扣;
其中,所述盖板总成包括按压板、连接板及加强板,且所述加强板位于所述按压板和所述连接板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套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上设有若干加强筋,所述加强筋抵接于所述连接板、所述按压板中的至少一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套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套箱框上还设有至少一个限位孔;
所述加强板上还凸设有至少一个限位销,所述限位销与对应所述限位孔卡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套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合器为一容置结构,其面向所述按压板方向有一凹槽,所述凹槽用于容置所述第二开合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套箱,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限位孔与每一所述第一开合器同侧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3-5任意一项所述的手套箱,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二开合器为一凸起结构,其一端有按压键,另一端有一销块结构并与所述第一开合器连接;每一所述限位销位于每一所述第二开合器的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手套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合器和所述限位孔均为两个,分别间隔设置在所述手套箱框的相对两端处;
所述第二开合器和所述限位销均为两个,分别间隔设置在所述连接板的相对两端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套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套箱还包括转轴,所述转轴枢转连接所述连接板及所述手套箱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手套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套箱内斗还包括轴销,所述轴销位于转轴两端,将所述转轴枢转连接于所述手套箱框及所述手套箱内斗上。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手套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套箱内斗还包括连接所述连接板的置物斗,所述手套箱框包括收容腔,所述置物斗能随所述手套箱内斗转动至置容在所述收容腔内;
所述手套箱框还包括侧壁的腰形孔,所述置物斗的侧壁设有滑动轴,所述滑动轴在所述腰形孔内进行位移。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手套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套箱还包括阻尼器,所述阻尼器连接于所述手套箱框及所述置物斗。
12.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如上述权利要求1-11任一种所述的手套箱。
CN202222505973.3U 2022-09-19 2022-09-19 手套箱及车辆 Active CN2185979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05973.3U CN218597983U (zh) 2022-09-19 2022-09-19 手套箱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05973.3U CN218597983U (zh) 2022-09-19 2022-09-19 手套箱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597983U true CN218597983U (zh) 2023-03-10

Family

ID=853999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505973.3U Active CN218597983U (zh) 2022-09-19 2022-09-19 手套箱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5979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347554B2 (en) Hinge and door unit
JP2012061957A (ja) 車両のバックドア装置
CN218597983U (zh) 手套箱及车辆
ITMI960752A1 (it) Cerniera di porta o di portellone per autoveicoli a due elementi accoppiati
JP7033154B2 (ja) 衣類処理装置
CN115538869A (zh) 手套箱及车辆
CN211623018U (zh) 一种重型车窗开启支撑装置
CN215883837U (zh) 充电口盖总成和车辆
CN213269409U (zh) 车侧门铰链机构和车辆
CN210284129U (zh) 载重货车专用工具箱
CN210033039U (zh) 一种高强度硬件连接组件
CN211252427U (zh) 用于车辆前机舱的储物盒组件和车辆
CN216043258U (zh) 一种电动汽车前置充电门开闭结构
JP6956441B2 (ja) 車両のバックドア構造
CN219733122U (zh) 合页及t型门
CN217233173U (zh) 一种大承重齿轮结构铰链
CN217151625U (zh) 一种汽车车门铰链
CN218238011U (zh) 一种嵌入式门体以及冰箱
CN217396183U (zh) 检修门结构及作业机械
CN218206286U (zh) 后背门铰链总成、后背门及汽车
CN218206280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罩铰链总成
CN215754324U (zh) 一种高强度集装箱铰链板
CN213442852U (zh) 一种坐垫结构及电动车
CN219431616U (zh) 一种超重型内置门窗铰链
CN208294292U (zh) 一种高强度车门开启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