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94329U - 检修门组件、车底设备舱及轨道车辆 - Google Patents

检修门组件、车底设备舱及轨道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594329U
CN218594329U CN202223378336.0U CN202223378336U CN218594329U CN 218594329 U CN218594329 U CN 218594329U CN 202223378336 U CN202223378336 U CN 202223378336U CN 218594329 U CN218594329 U CN 2185943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cess door
plate
door panel
slideway
sl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37833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树海
蔡茂
禹文敏
田洪雷
蔡军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RC Qingdao Sifa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RRC Qingdao Sifa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RC Qingdao Sifa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RRC Qingdao Sifa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37833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5943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5943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5943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30/00Transportation of goods or passengers via railways, e.g. energy recovery or reducing air resistance

Landscapes

  • Wing Frames And Configur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检修门组件、车底设备舱及轨道车辆,该检修门组件,包括:门框,安装于设备舱底板的开口;滑道机构,包括两个滑道板,分别安装于所述门框的两个相对侧边,所述滑道板具有滑道,所述滑道包括顺次连接的卡槽、竖直上移段和平移段,所述平移段与所述侧边平行;检修门板,搭接于所述门框,所述检修门板的两个相对侧部均设有导柱,所述导柱与所述滑道滑动配合,所述检修门板处于关闭状态,所述导柱位于所述卡槽;锁止结构,用于限定关闭状态下的所述检修门板和所述门框的相对位置。通过在车底设备舱的底板上设置检修门组件,通过可滑动开闭的检修门对车下设备进行日常维护,操作便捷又方便,安全性高。

Description

检修门组件、车底设备舱及轨道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检修门组件、车底设备舱及轨道车辆。
背景技术
动车组等轨道车辆的设备通常放置在车体底部,为改善空气动力学性能,降低车辆阻力,在车体底部需要设置裙板、底板和端板等形成的相对封闭的设备舱,也能对车下设备进行保护。
现有的车底设备舱的底板一般为整体式固定结构或者抽拉结构,在日常检修维护时,需要拆卸整块底板才能对设备舱内的设备进行检修与维护,操作复杂、工作量大,另外,如果拆装恢复作业不到位,也容易产生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检修门组件、车底设备舱及轨道车辆,通过在车底设备舱的底板上设置检修门组件,通过可滑动开闭的检修门对车下设备进行日常维护,操作便捷又方便,安全性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检修门组件,包括:
门框,安装于设备舱底板的开口;
滑道机构,包括两个滑道板,分别安装于所述门框的两个相对侧边,所述滑道板具有滑道,所述滑道包括顺次连接的卡槽、竖直上移段和平移段,所述平移段与所述侧边平行;
检修门板,搭接于所述门框,所述检修门板的两个相对侧部均设有导柱,所述导柱与所述滑道滑动配合,所述检修门板处于关闭状态,所述导柱位于所述卡槽;
锁止结构,用于限定关闭状态下的所述检修门板和所述门框的相对位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检修门组件设于设备舱底板,检修门板与安装在门框的滑道板滑动配合,检修门板可通过沿滑道滑动来启闭,在日常检修维护时,将检修门板沿滑道滑动打开即可,检修维护完毕后,再沿滑道滑动关闭,可实现车下设备日常的快速检修操作与维护;其中,滑道包括顺次连接的卡槽、竖直上移段和平移段,在关闭状态下,检修门板与滑道滑动配合的导柱位于卡槽,可防止检修门板在内外压强的影响下滑出滑道,此时,锁止结构限定检修门板与门框的相对位置,可避免检修门板随车体晃动而自转,确保了检修门板在行车过程中的安全性;另外,检修门板搭接在门框上,由门框作为支撑,即便发生异常脱开,检修门板也不会掉落。
如上所述的检修门组件,所述滑道板设有两个所述滑道,两个所述滑道在竖向上排布;所述检修门板的每个侧部设有两个所述导柱,分别与对应所述滑道板的两个所述滑道滑动配合。
如上所述的检修门组件,两个所述滑道为位于上方的上滑道和位于下方的下滑道,所述下滑道的长度小于所述上滑道的长度,且所述下滑道的起始端与所述上滑道的起始端之间具有设定距离;
所述检修门板的每个侧部的两个所述导柱为第一导柱和第二导柱,所述第一导柱和所述第二导柱分别与所述上滑道和所述下滑道滑动配合,所述第一导柱固设在所述检修门板的上表面,所述第二导柱固设在所述检修门板的侧壁。
如上所述的检修门组件,所述门框设有两个,每个门框安装有一个所述检修门板,两个门框在所述检修门板的滑动方向上排布,所述滑道板用于与两个所述检修门板滑动配合。
如上所述的检修门组件,每个所述滑道包括两个滑道段,每个所述滑道段都包括所述卡槽、所述竖直上移段和所述平移段,同一所述滑道的两个所述平移段连通,两个所述卡槽位于所述滑道的两端。
如上所述的检修门组件,所述滑道板还设有限位导槽和限位挡块,所述限位挡块可滑动地设于所述限位导槽,所述限位导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滑道的平移段的长度方向平行,且所述限位导槽位于所述滑道的中部区域;
所述检修门板的所述导柱能够推动所述限位挡块在所述限位导槽内滑动,以限制所述检修门板的打开位置。
如上所述的检修门组件,所述检修门板和所述门框之间设有弹性密封件,所述检修门板处于关闭状态下,所述检修门板处于挤压所述弹性密封件的状态。
如上所述的检修门组件,所述锁止结构包括固定块和限位板,所述固定块固定于所述检修门板和所述门框中的一者,所述限位板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检修门板和所述门框中的另一者,所述限位板能够转动以在与所述固定块卡抵的锁止位置和脱离所述固定块的解锁位置之间切换。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底设备舱,包括底板,所述底板设有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检修门组件。
由于上述检修门组件具有上述技术效果,所以包括该检修门组件的车底设备舱也具有相同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重复论述。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轨道车辆,包括车体和设于所述车体下方的车底设备舱,所述车底设备舱为上述所述的车底设备舱。
由于上述车底设备舱具有上述技术效果,所以包括该车底设备舱的轨道车辆也具有相同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重复论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检修门组件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检修门组件在锁止结构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所示检修门组件的一个检修门板处于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1中门框和滑道机构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滑道板的滑道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图1所示检修门组件的横向剖面图;
图8为图1中检修门板在一个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1中检修门板在另一个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设备舱底板10,门框20,
滑道板30,滑道31,上滑道31a,下滑道31b,卡槽311,竖直上移段312,平移段313,限位导槽32,限位挡块33;
检修门板40,第一导柱41,第二导柱42,
锁止结构50,固定块51,限位板52;
弹性密封件6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为便于理解和描述简洁,下文结合检修门组件、车底设备舱及轨道车辆一并说明,有益效果部分不再重复论述。
轨道车辆包括车体和位于车体下方的车底设备舱,车底设备舱一般由底板、裙板、端板和车体的底部围合形成,轨道车辆的设备舱安装在车底设备舱内。可以理解的是,轨道车辆一节车厢的长度较长,其底板和裙板都设有多个。
为方便对车底设备舱内的设备进行日常检修和维护,本实用新型在车底设备舱的底板设有检修门组件,通过检修门组件的设置,可以不用拆卸底板,就可检修维护车下设备,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下面就检修门组件做详细说明,轨道车辆的其他结构均可基于现有技术实现,不再详述。
请参考图1和图3、图5和图6,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检修门组件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检修门组件的一个检修门板处于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中门框和滑道机构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滑道板的滑道的局部放大图。
本实施方式中,检修门组件包括门框20、滑道机构、检修门板40和锁止结构50;其中,门框20安装于设备舱底板10的开口,滑道机构包括两个滑道板30,两个滑道板30分别安装于门框20的两个相对侧板,滑道板30具有滑道31,检修门板40搭接于门框20,检修门板40的两个相对侧部均设有导柱,导柱与滑道31滑动配合,可以理解,检修门板40的设有导柱的侧部与同侧的滑道板30配合。这样,检修门板40通过导柱可沿滑道31滑动以打开或关闭设备舱底板10的开口。
前述锁止结构50用于限定关闭状态下检修门板40和门框20的相对位置。
如图6所示,滑道31包括顺次连接的卡槽311、竖直上移段312和平移段313,平移段313与门框20的侧边平行。
检修门板40处于关闭状态下,其导柱位于卡槽311内,在需要打开时,解除锁止结构50的限定,检修门板40的导柱自卡槽311先沿竖直上移段312带动检修门板40上移至平移段313,再沿平移段313滑动以打开设备舱底板10的开口,方便检修人员对车底设备舱内的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检修完毕后,再逆向操作,关闭检修门板40,并使锁止结构50处于锁止位置。
该检修门组件设于设备舱底板10,检修门板40与安装在门框20的滑道板30滑动配合,检修门板40可通过沿滑道31滑动来启闭,在日常检修维护时,将检修门板40沿滑道31滑动打开即可,检修维护完毕后,再沿滑道31滑动关闭,可实现车下设备日常的快速检修操作与维护;其中,滑道31包括顺次连接的卡槽311、竖直上移段312和平移段313,在关闭状态下,检修门板40与滑道31滑动配合的导柱位于卡槽311,可防止检修门板40在内外压强的影响下滑出滑道,此时,锁止结构50限定检修门板40与门框20的相对位置,可避免检修门板40随车体晃动而自转,确保了检修门板40在行车过程中的安全性;另外,检修门板40搭接在门框20上,由门框20作为支撑,即便发生异常脱开,检修门板40也不会掉落。
请一并参考图7和图8,图7为图1所示检修门组件的横向剖面图;图8为图1中检修门板在一个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方式中,滑道板30设有两个滑道31,两个滑道31在竖向上排布,此处称之为上滑道31a和下滑道31b,相应地,检修门板40对应于每个滑道板30的侧部设有两个导柱,分别与两个滑道31滑动配合。这样,有利于检修门板40在滑动启闭过程中的平稳性,可靠性较高。
检修门板40的两个导柱分别为固设在检修门板40上表面的第一导柱41和固设在检修门板40侧壁的第二导柱42,第一导柱41与位于上方的上滑道31a滑动配合,第二导柱42与位于下方的下滑道31b滑动配合。这样,可避免两个导柱之间发生干涉,具体的,位于检修门板40上表面的第一导柱41可通过导柱座固定,显然,第一导柱41伸出检修门板40的侧壁,如图8所示。
如图5和图6所示,具体设置时,上滑道31a的长度大于下滑道31b的长度,且下滑道31b的起始端与上滑道31a的起始端之间具有设定距离,相应地,第一导柱41和第二导柱42在滑动方向上也具有设定距离,如此,检修门板40处于关闭状态时,其两侧部的两个第一导柱41分别位于两个滑道板30的两个上滑道31a的卡槽311内,两个第二导柱42分别位于两个滑道板30的两个下滑道31b的卡槽311内,每侧的导柱之间存在设定距离,相当于检修门板40有四点限位和支撑,安全性更高。
本实施方式中,设备舱底板10上设有两个门框20,每个门框20都安装有一个检修门板40,两个门框20在检修门板40的滑动方向上排布,这样,两个检修门板40可共用一个滑道机构,也就是说,前述滑道板30可以较长设置,其滑道31与两个检修门板40滑动配合,以简化结构。
如图1和图3所示,两个检修门板40共用一个滑道机构时,两个检修门板40在开启时的滑动方向相反设置,有利于相关结构的设置和布置。图1中两个检修门板40均处于关闭状态,图3中,位于左侧的检修门板40向右滑动,处于开启状态,位于右侧的检修门板40仍处于关闭状态。
两个检修门板40可以共用滑道板30的滑道31,简单来说,滑道板30的每个滑道31包括两个滑道段,每个滑道段都包括卡槽311、竖直上移段312和平移段313,同一滑道31的两个平移段313连通,两个卡槽311位于滑道31的两端。位于左侧的检修门板40沿左侧的卡槽311、左侧的竖直上移段312移动至平移段313后向右侧移动以开启,位于右侧的检修门板40沿右侧的卡槽311、右侧的竖直上移段312移动至平移段313后向左侧移动以开启。
由于两个检修门板40共用滑道板30的滑道31,为避免检修门板40在打开时,滑动过渡,滑道板30还设有限位导槽32和限位挡块33,限位挡块33可滑动地设于限位导槽32,限位导槽32的长度方向与滑道31的平移段313的长度方向平行,且限位导槽32位于滑道31的中部区域,检修门板40在滑动过程中,其导柱能够推动限位挡块33在限位导槽32内滑动,以限制检修门板40的打开位置。
在滑道板30设有两个滑道31的情况下,为避免干涉,限位导槽32位于上滑道31a的上方,相应地,能够推动限位挡块33在限位导槽32内滑动的是检修门板40的第一导柱41。
请参考图1、图3和图4,其中,图4为图3的A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以位于左侧的检修门板40的开启为例说明,该检修门板40在开启时,检修门板40的第一导柱41和第二导柱42分别沿两个滑道板30的滑道31向右侧方向移动,当移动至限位挡块33所在位置时,第一导柱41可推动限位挡块33沿限位导槽32向右移动,直至限位挡块33与限位导槽32的右侧的槽侧壁相抵,此时,受限位挡块33和限位导槽32抵接限位,检修门板40无法继续向右移动,从而限制了其打开位置。当检修门板40关闭时,其向左移动,移动至导致与滑道31的卡槽311相抵时,实现关闭限位。
右侧的检修门板40的启闭限位类似。不再重复。
需要指出的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在设有类似的两个检修门板40的情况下,检修门板40也可以不共用滑道31,即每个检修门板40对应设置配合的滑道31,这样无需设置前述限位导槽和限位挡块,检修门板40的开启限位和关闭限位,通过滑道31自身的长度限制,即检修门板40的导柱滑动到滑道31的端部时,与滑道31的抵接限位。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设备舱底板10也可只设置一个检修门板40,此时也可不设置限位导槽和限位挡块,利用滑道31自身长度来限制检修门板40的启闭位置即可。
请一并参考图2,图2为图1中检修门组件在锁止结构处的局部放大图。
检修门板40在处于关闭状态时,其与门框20之间的锁止结构可以有多种形式,一种较为简便的方式为在门框20上固定设置固定块51,在检修门板40上设置与固定块51配合的限位板52,该限位板52可以转动地安装于检修门板40,限位板52能够转动以在与固定块51卡抵的锁止位置(如图2所示)和脱离固定块51的解锁位置(如图3和图4)之间切换。
处于锁止位置时,限位板52与固定块51相抵,且形成对检修门板40向开启方向移动的阻力,如图2所示,固定块51抵在限位板52的右侧,检修门板40若向右侧移动开启时,受到固定块51的阻挡无法移动,只有在限位板52脱离固定块51后,才可动作。
限位板52可转动地外套在固接在检修门板40上的螺栓上,结构简单,方便设置。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将固定块固设在检修门板40上,限位板转动地安装在门框20上。
本实施方式中,还在门框20和检修门板40之间设有弹性密封件60,如图7和图9所示,在检修门板40处于关闭状态下,检修门板40处于挤压弹性密封件60的状态,如此可实现密封,同时,在检修门板40的导柱与卡槽311的配合下,也实现了垂向定位。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检修门组件、车底设备舱及轨道车辆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检修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门框,安装于设备舱底板的开口;
滑道机构,包括两个滑道板,分别安装于所述门框的两个相对侧边,所述滑道板具有滑道,所述滑道包括顺次连接的卡槽、竖直上移段和平移段,所述平移段与所述侧边平行;
检修门板,搭接于所述门框,所述检修门板的两个相对侧部均设有导柱,所述导柱与所述滑道滑动配合,所述检修门板处于关闭状态,所述导柱位于所述卡槽;
锁止结构,用于限定关闭状态下的所述检修门板和所述门框的相对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修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道板设有两个所述滑道,两个所述滑道在竖向上排布;所述检修门板的每个侧部设有两个所述导柱,分别与对应所述滑道板的两个所述滑道滑动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修门组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滑道为位于上方的上滑道和位于下方的下滑道,所述下滑道的长度小于所述上滑道的长度,且所述下滑道的起始端与所述上滑道的起始端之间具有设定距离;
所述检修门板的每个侧部的两个所述导柱为第一导柱和第二导柱,所述第一导柱和所述第二导柱分别与所述上滑道和所述下滑道滑动配合,所述第一导柱固设在所述检修门板的上表面,所述第二导柱固设在所述检修门板的侧壁。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检修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框设有两个,每个门框安装有一个所述检修门板,两个门框在所述检修门板的滑动方向上排布,所述滑道板用于与两个所述检修门板滑动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检修门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滑道包括两个滑道段,每个所述滑道段都包括所述卡槽、所述竖直上移段和所述平移段,同一所述滑道的两个所述平移段连通,两个所述卡槽位于所述滑道的两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检修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道板还设有限位导槽和限位挡块,所述限位挡块可滑动地设于所述限位导槽,所述限位导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滑道的长度方向平行,且所述限位导槽位于所述滑道的中部区域;
所述检修门板的所述导柱能够推动所述限位挡块在所述限位导槽内滑动,以限制所述检修门板的打开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检修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检修门板和所述门框之间设有弹性密封件,所述检修门板处于关闭状态下,所述检修门板处于挤压所述弹性密封件的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检修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结构包括固定块和限位板,所述固定块固定于所述检修门板和所述门框中的一者,所述限位板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检修门板和所述门框中的另一者,所述限位板能够转动以在与所述固定块卡抵的锁止位置和脱离所述固定块的解锁位置之间切换。
9.车底设备舱,包括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设有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检修门组件。
10.轨道车辆,包括车体和设于所述车体下方的车底设备舱,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底设备舱为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底设备舱。
CN202223378336.0U 2022-12-15 2022-12-15 检修门组件、车底设备舱及轨道车辆 Active CN2185943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78336.0U CN218594329U (zh) 2022-12-15 2022-12-15 检修门组件、车底设备舱及轨道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78336.0U CN218594329U (zh) 2022-12-15 2022-12-15 检修门组件、车底设备舱及轨道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594329U true CN218594329U (zh) 2023-03-10

Family

ID=854100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378336.0U Active CN218594329U (zh) 2022-12-15 2022-12-15 检修门组件、车底设备舱及轨道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59432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91315B (zh) 一种铁路站台门安全防护装置
US20240030541A1 (en) Lock mechanism for battery pack, bracket assembly, battery pack, electric vehicle, and lock method for battery pack
US20230242003A1 (en) Battery swap platform, battery swap station, and battery swap method
JP3942346B2 (ja) 扉装置
CN111980541A (zh) 一种基于错位式结构的高铁站台门及其控制方法
WO2018121233A1 (zh) 一种用于货运动车组的塞拉门系统
CN218594329U (zh) 检修门组件、车底设备舱及轨道车辆
JPH11287067A (ja) プラットホーム用可動柵
CN113844466A (zh) 一种行走式移位站台门结构及其组合开门方法
CN208534283U (zh) 一种高速车用内置塞拉门系统
CN209159698U (zh) 地铁风道检修门装置
CN217632049U (zh) 一种站台门
CN211943294U (zh) 一种无人驾驶轨道车辆用安全玻璃隔墙
CN216866359U (zh) 轨道交通门装置
CN115217395A (zh) 一种站台门
CN114174143A (zh) 站台屏蔽
CN218542062U (zh) 一种新型结构的直线电机驱动的外端门系统
CN214325081U (zh) 站台滑动门组
CN220059276U (zh) 一种方舱车顶盖自动展撤装置
CN218759299U (zh) 一种地铁旋转式电磁锁
CN219192179U (zh) 一种轨道交通安全围护装置
CN219007808U (zh) 一种可伸缩延长结构及半高式安全门
CN213323094U (zh) 铁路棚车中柱上的活动门结构及铁路棚车
CN216690763U (zh) 一种双开门机构、无人机机巢以及车辆
CN117755211A (zh) 一种与天窗集成式的显示屏机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