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94262U - 防松式车载支架 - Google Patents

防松式车载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594262U
CN218594262U CN202222793928.2U CN202222793928U CN218594262U CN 218594262 U CN218594262 U CN 218594262U CN 202222793928 U CN202222793928 U CN 202222793928U CN 218594262 U CN218594262 U CN 2185942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damping
piece
driving wheel
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79392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豆振宇
吴小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urious Explor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urious Explor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urious Explor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urious Explor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79392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5942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5942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5942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防松式车载支架,包括壳体、第一夹臂、第二夹臂、承托臂、驱动机构以及阻尼机构,驱动机构包括驱动轮,驱动轮转动可带动第一夹臂、第二夹臂以及承托臂滑动;阻尼机构包括阻尼件和施力件,阻尼件设于壳体内且与驱动轮接触,施力件设于壳体与阻尼件之间使阻尼件压紧驱动轮。该防松式车载支架通过设置与驱动轮配合的阻尼机构,使得驱动轮正向转动和反向转动时,施力件作用于阻尼件形成的止动驱动轮的阻尼力大小不等,利用阻尼较小的转动方向为驱动轮带动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收拢时的转动方向,达到增加夹持稳定性的效果。

Description

防松式车载支架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载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松式车载支架。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功能的日益强大,手机在汽车中的使用也越来越多,为了行车安全以及手机安全一般使用手机支架对手机进行固定,以方便用户用手操作手机导航或者其他用途。市面上存在尺寸大小不一的手机,现有的手机支架一般通过两个能张开和夹拢的夹臂对手机夹持固定以满足不同尺寸手机的固定要求。
中国公告号为CN 209184644 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重力车载手机支架,包括基架、联动齿轮、底夹和两组侧夹。底夹和两组侧夹同时啮合在联动齿轮,手机放置在底夹上之后,底夹在重力帮助下向下移动带动联动齿轮转动,进而带动两个侧夹将向中间移动合拢,进而实现对手机的夹持;当底夹向上移动的时候,弹簧向上带动底夹移动,通过联动齿轮转动进而带动两个侧夹张开。整个过程充分利用重力的帮助自动夹持手机,但是,该方案因设有弹性复位件,当汽车行驶过程中发生颠簸时,手机产生的上下抖动易使底夹上下移动,进而使得两个侧夹不断张开或收拢,手机在此过程中易发生松脱,无法满足用户使用需求。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存在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操作简单、夹持稳固的防松式车载支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防松式车载支架,包括壳体、第一夹臂、第二夹臂、承托件、驱动机构以及阻尼机构,所述第一夹臂和所述第二夹臂相对设于所述壳体宽度方向的两侧且均与所述壳体滑动连接,所述承托件滑动连接于所述壳体的底侧;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设于所述壳体内的驱动轮及与所述驱动轮啮合配合的传动齿轮组,所述传动齿轮组传动连接所述第一夹臂、所述第二夹臂以及所述承托件;
所述阻尼机构包括阻尼件和施力件,所述阻尼件设于所述壳体内且与所述驱动轮接触,所述施力件设于所述壳体与所述阻尼件之间使所述阻尼件压紧所述驱动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阻尼件沿所述壳体的厚度方向可滑动地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驱动轮与所述阻尼件螺纹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轮的中心处设有圆孔,所述阻尼件设于所述圆孔内,所述圆孔的侧壁设有所述螺纹部,所述阻尼件的一侧设有所述螺牙部,所述螺纹部与所述螺牙部螺纹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内设有固定框架,所述驱动轮通过所述圆孔套设于所述固定框架上;所述阻尼件可滑动地设于所述固定框架与所述驱动轮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施力件为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抵顶于所述阻尼件和所述壳体;或,所述施力件包括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所述第一磁铁设于所述阻尼件上,所述第二磁铁设于所述壳体上,所述第一磁铁和所述第二磁铁的同性磁极相对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的顶侧开设有槽口,所述驱动轮的局部穿过所述槽口延伸至所述壳体外。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轮的边缘设有相对的拨动部和卡齿部,所述拨动部穿过所述槽口延伸至所述壳体外,所述卡齿部与所述传动齿轮组啮合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动齿轮组包括啮合配合的联动齿轮和从动齿轮,所述第一夹臂和所述第二夹臂均与所述联动齿轮啮合配合,所述承托件与所述从动齿轮啮合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联动齿轮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夹臂上设有第一齿条部,所述第二夹臂上设有第二齿条部,所述第一齿条部和所述第二齿条部均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连接,所述驱动轮和所述从动齿轮均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承托件包括第一承托臂和第二承托臂,所述第一承托臂和所述第二承托臂沿所述壳体的宽度方向间隔排布;
所述从动齿轮包括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所述第一承托臂上设有第三齿条部,所述第二承托臂上设有第四齿条部,所述第二齿轮和所述第三齿条部均与所述第三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三齿轮和所述第四齿条部均与所述第四齿轮啮合连接。
本申请的防松式车载支架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的防松式车载支架通过设置与驱动轮配合的阻尼机构,使得驱动轮正向转动和反向转动时,施力件作用于阻尼件形成的止动驱动轮的阻尼力大小不等,利用阻尼较小的转动方向为驱动轮带动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收拢时的转动方向,达到增加夹持稳定性的效果。当手机放置于承托件上时,在手机自身重力作用下,承托件滑动带动驱动轮反转,阻尼件与驱动轮之间的阻尼力不断减小,使得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施加于手机的夹持力不断增大快速夹持于手机两侧;因驱动轮正转所需的力大于反转所需的力,在支架发生晃动或抖动时限制了驱动轮的正转,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无法自行张开,手机可稳固连接于支架上不易松脱,增强了防松式车载支架的夹持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防松式车载支架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图1中防松式车载支架一个方向的拆分结构图;
图3为图1中防松式车载支架另一方向的拆分结构图;
图4为图1中防松式车载支架一个方向上进一步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防松式车载支架另一方向上进一步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驱动机构和阻尼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中防松式车载支架的剖视图。
图中各元件标号如下:壳体10;前壳11;限位孔111;后壳12;安装槽121;盖板122;固定框架123;第一框段1231;第二框段1232;收容腔124;槽口125;第一夹臂20;第一齿条部21;第二夹臂30;第二齿条部31;承托件40;第一承托臂41;第三齿条部411;第二承托臂42;第四齿条部421;驱动轮51;螺纹部511;圆孔512;拨动部513;卡齿部514;联动齿轮52;第一齿轮521;第二齿轮522;从动齿轮53;第三齿轮531;第四齿轮532;阻尼件61;螺牙部611;容置槽612;施力件62。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阐述。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防松式车载支架,用于对手机进行夹持并固定于车内。请参阅图1至图5,该防松式车载支架包括壳体10、第一夹臂20、第二夹臂30、承托件40、驱动机构以及阻尼机构。其中,壳体10包括前壳11和与前壳11匹配卡合的后壳12,前壳11与后壳12卡合后形成用于容置第一夹臂20、第二夹臂30、承托件40、驱动机构以及阻尼机构等部件的容腔。手机放置于支架上时,手机的背面与前壳11背向后壳12的一侧相接触,后壳12背向前壳11的一侧固定连接于车内中控台、前挡玻璃、空调出风口等不同位置。为便于理解,以手机竖向放置于防松式车载支架上且手机正面朝向观察者的展示角度为例,定义此时的水平方向为壳体10的宽度方向,定义此时的竖直方向为壳体10的高度方向,定义前壳11与后壳12之间的方向为壳体10的厚度方向。
第一夹臂20和第二夹臂30相对设于壳体10宽度方向的两侧且均与壳体10滑动连接,承托件40滑动连接于壳体10的底侧。第一夹臂20和第二夹臂30可相对运动或背向运动以调节第一夹臂20和第二夹臂30之间的相对距离,使得第一夹臂20、第二夹臂30及承托件40相配合可对不同尺寸的手机进行夹持。
驱动机构包括固设于壳体10内的驱动轮51及与驱动轮51啮合配合的传动齿轮组,传动齿轮组传动连接第一夹臂20、第二夹臂30以及承托件40。具体地,传动齿轮组可以包括啮合配合的联动齿轮52和从动齿轮53。其中,第一夹臂20和第二夹臂30均与联动齿轮52啮合配合,承托件40与从动齿轮53啮合配合。如此,通过操作驱动轮51转动,进而可带动联动齿轮52和从动齿轮53转动,联动齿轮52可带动第一夹臂20和第二夹臂30滑动,从动齿轮53可带动承托件40滑动,以达到第一夹臂20、第二夹臂30以及承托件40的滑动调节目的。
更具体的,为便于联动齿轮52分别与驱动轮51、从动齿轮53以及第一夹臂20、第二夹臂30啮合配合,避免各部件之间错位发生干涉,联动齿轮52优选为双联齿轮,具体包括同轴心设置且同步转动的第一齿轮521和第二齿轮522。请参阅图6,所示实施例中,后壳12上开设有通孔,联动齿轮52穿过通孔设置,使得第一齿轮521位于壳体10内,第二齿轮522位于后壳12背向前壳11的一侧。
第一夹臂20和第二夹臂30均与第一齿轮521啮合连接。第一夹臂20和第二夹臂30的一端均位于壳体10外,以对手机进行夹持,第一夹臂20的另一端可滑动设于壳体10内且设有第一齿条部21,第二夹臂30的另一端可滑动设于壳体10内且设有第二齿条部31,第一齿条部21和第二齿条部31相对位于第一齿轮521的两侧且均与第一齿轮521啮合连接,且第一齿条部21和第二齿条部31的延伸方向平行于壳体10的宽度方向。如此,第一齿轮521转动可驱使第一齿条部21和第二齿条部31同时移动,从而带动第一夹臂20和第二夹臂30在壳体10的宽度方向相对张开或收拢。
后壳12背向前壳11的一侧凹设有安装槽121,安装槽121延伸至后壳12的底侧且贯穿设置,承托件40的一端滑动连接于安装槽121内,另一端延伸至壳体10底侧外以对手机进行承载。安装槽121上覆盖设有盖板122,盖板122与后壳12固定连接,以对承托件40进行遮挡,保持外部美观。所示实施例中,承托件40包括第一承托臂41和第二承托臂42,第一承托臂41和第二承托臂42沿壳体10的宽度方向间隔排布。为使第一承托臂41和第二承托臂42同步移动,从动齿轮53可以包括第三齿轮531和第四齿轮532,第一承托臂41上设有第三齿条部411,第二承托臂42上设有第四齿条部421,第三齿条部411和第四齿条部421的延伸方向平行于壳体10的高度方向,第三齿轮531同时与第二齿轮522和第一齿条部21啮合连接,第四齿轮532同时与第三齿轮531和第四齿条部421啮合连接。如此,第二齿轮522转动可驱使第三齿轮531和第四齿轮532同步转动,第三齿轮531通过第三齿条部411驱使第一承托臂41滑动,第四齿轮532通过第四齿条部421驱使第二承托臂42滑动,使得第一承托臂41和第二承托臂42可同步在壳体10的底侧伸缩。相反地,当手机放置于承托件40上时,承托件40滑动也可带动从动齿轮53、联动齿轮52以及驱动轮51转动。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承托件40还可以是一体式结构,例如仅设置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承托臂41或第二承托臂42,通过增加承托件40延伸至壳体10底侧外的部分的宽度,以将手机稳固承载。
阻尼机构包括阻尼件61和施力件62。请参阅图7,其中,阻尼件61设于壳体10内且与驱动轮51接触,施力件62设于壳体10与阻尼件之间使阻尼件61压紧驱动轮51。如此,当驱使驱动轮51正向或反向转动时,因施力件62施加于阻尼件61的力的大小不同,使得阻尼件61施加于驱动轮51上的阻尼力大小也不同,进而使得驱动轮51在正向或反向转动时难易程度不同。本实施例中,驱动轮51正向转动时第一夹臂20和第二夹臂30张开,驱动轮51反向转动时第一夹臂20和第二夹臂30收拢,驱动轮51正向转动所需克服的阻尼力大于反向转动所述克服的阻尼力。
具体地,阻尼件61沿壳体10的厚度方向可滑动地与壳体10连接,驱动轮51与阻尼件61可以通过螺纹配合的方式接触联动,以使驱动轮51转动可带动阻尼件61移动。所示实施例中,驱动轮51的中心处设有圆孔512,阻尼件61设于圆孔512内,圆孔512的侧壁凹设有螺纹部511,阻尼件61的一侧凸设有螺牙部611。螺纹部511在壳体10的厚度方向上沿圆孔512的周向延伸设置,使得驱动轮51转动可带动阻尼件61在壳体10的厚度方向上滑动。圆孔512与驱动轮51同圆心设置,使得驱动轮51转动时,螺纹部511与螺牙部611连接稳固、滑动顺畅。
更具体地,壳体10内设有固定框架123,驱动轮51通过圆孔512套设于固定框架123上,阻尼件61可滑动地设于固定框架123与驱动轮51之间。固定框架123可以设于后壳12朝向前壳11的一侧,固定框架123包括第一框段1231和第二框段1232,第一框段1231呈与圆孔512相适配的圆弧形且与圆孔512的侧壁相贴合,使得驱动轮51可在第一框段1231上转动。优选地,第一框段1231上可以设有朝第一框段1231外侧延伸的卡扣,以对驱动轮51在壳体10厚度方向上的自由度进行限位,避免驱动轮51脱离固定框架123。第二框段1232可以自固定框架123的边缘向中心方向内凹形成,第二框段1232与圆孔512的侧壁之间形成一收容腔124,阻尼件61可滑动地设于收容腔124内。阻尼件61的一部分与第二框段1232贴合,另一部分与圆孔512的侧壁贴合,螺牙部611设于阻尼件61朝向圆孔512的侧壁的一侧。第二框段1232优选为U形结构且与阻尼件61的形状相适配,避免阻尼件61在收容腔124内转动。阻尼件61优选为硬胶材质,相较于金属材质,硬胶材质的阻尼件61表面的摩擦系数更大,进一步增大阻尼件61与圆孔512的侧壁、螺纹部511与螺牙部611之间的阻尼力。
优选地,为进一步限制阻尼件61的位置及滑动方向,避免阻尼件61在滑动过程中发生偏移,前壳11上开设有限位孔111,阻尼件61的一端可滑动地限位于限位孔111内。
施力件62可以是弹性件,如弹簧、金属弹片等,还可以是磁性件,如两块异性磁极相对的磁铁。本实施例中,施力件62优选为压缩弹簧,阻尼件61朝向后壳12的一端凹设有容置槽612,压缩弹簧设于容置槽612内且两端分别抵顶于阻尼件61和壳体10。压缩弹簧对阻尼件61提供壳体10厚度方向上的弹性力,螺牙部611在施力件62的弹力作用下压紧螺纹部511。施力件62的弹性力作用于阻尼件61形成止动驱动轮51的阻尼力,通过驱动轮51带动阻尼件61滑动使得压缩弹簧进一步压缩或释放,压缩弹簧产生的弹性力增大或减小,阻尼力进而增大或减小。
可以理解地,在其他实施例中,在不影响驱动轮51与联动齿轮52啮合配合的情况下,螺纹部511还可以设于驱动轮51的外侧壁上,阻尼件61设于驱动轮51的一侧且与驱动轮51螺纹配合。或者,施力件62还可以包括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第一磁铁可以设于阻尼件61上,第二磁铁可以设于壳体10上,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同性磁极相对设置,从而达到与压缩弹簧类似的效果。
为便于用户操作驱动轮51转动,壳体10的顶侧开设有槽口125,驱动轮51的局部穿过槽口125延伸至壳体10外。优选地,驱动轮51的边缘设有相对的拨动部513和卡齿部514,拨动部513穿过槽口125延伸至壳体10外,卡齿部514与联动齿轮52啮合配合。拨动部513可以是凸设或凹设的花纹形结构,可增大用户手部与驱动轮51的摩擦力,便于用户通过手指拨动驱动轮51的拨动部513驱使驱动轮51转动。
本申请实施例的防松式车载支架的使用过程及原理为:在放入手机前,可沿正向拨动驱动轮51,驱动轮51带动联动齿轮52及从动齿轮53转动,使第一夹臂20和第二夹臂30背向滑动至最大张开位置、承托件40向上滑动到最小支撑位置,在此过程中,阻尼件61沿朝向后壳12的方向移动,施力件62压缩,阻尼件61与驱动轮51之间的阻尼力持续增加;
将手机放置到承托件40上时,在手机自身重力作用下,承托件40滑动带动从动齿轮53、联动齿轮52及驱动轮51转动,使第一夹臂20和第二夹臂30相对滑动从而夹紧在手机的两侧,在此过程中,驱动轮51反向转动,阻尼件61沿朝向前壳11的方向移动,施力件62释放,阻尼件61与驱动轮51之间的阻尼力持续减小,使得第一夹臂20和第二夹臂30收拢更容易,第一夹臂20和第二夹臂30可快速夹持到手机两侧,手机不易松脱;
将手机从防松式车载支架上取下时,由于没有弹性复位件,第一夹臂20、第二夹臂30和承托件40不会复位到最初状态,从而起到记忆功能,方便用户下次放置手机时快速夹紧(取下手机时夹臂会稍微撑开一点距离,再次放置手机时,夹臂只需移动这一距离即可夹紧)。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的防松式车载支架通过与驱动轮51配合的阻尼结构的特殊设计,使得驱动轮51正向转动和反向转动时需要对抗的阻尼力大小不等,利用阻尼较小的转动方向为驱动轮51带动第一夹臂20和第二夹臂30收拢时的转动方向,达到增加夹持稳定性的效果。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发生颠簸时,因驱动轮51正转所需的力大于反转所需的力,限制了驱动轮51的正转以及第一夹臂20和第二夹臂30的张开,进而使得该防松式车载支架具有较好的防抖动能力,稳定性强。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之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防松式车载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第一夹臂、第二夹臂、承托件、驱动机构以及阻尼机构,所述第一夹臂和所述第二夹臂相对设于所述壳体宽度方向的两侧且均与所述壳体滑动连接,所述承托件滑动连接于所述壳体的底侧;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设于所述壳体内的驱动轮及与所述驱动轮啮合配合的传动齿轮组,所述传动齿轮组传动连接所述第一夹臂、所述第二夹臂以及所述承托件;
所述阻尼机构包括阻尼件和施力件,所述阻尼件设于所述壳体内且与所述驱动轮接触,所述施力件设于所述壳体与所述阻尼件之间使所述阻尼件压紧所述驱动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松式车载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件沿所述壳体的厚度方向可滑动地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驱动轮与所述阻尼件螺纹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松式车载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轮的中心处设有圆孔,所述阻尼件设于所述圆孔内,所述圆孔的侧壁设有螺纹部,所述阻尼件的一侧设有螺牙部,所述螺纹部与所述螺牙部螺纹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松式车载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固定框架,所述驱动轮通过所述圆孔套设于所述固定框架上;所述阻尼件可滑动地设于所述固定框架与所述驱动轮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防松式车载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力件为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抵顶于所述阻尼件和所述壳体;或,所述施力件包括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所述第一磁铁设于所述阻尼件上,所述第二磁铁设于所述壳体上,所述第一磁铁和所述第二磁铁的同性磁极相对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防松式车载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顶侧开设有槽口,所述驱动轮的局部穿过所述槽口延伸至所述壳体外。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松式车载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轮的边缘设有相对的拨动部和卡齿部,所述拨动部穿过所述槽口延伸至所述壳体外,所述卡齿部与所述传动齿轮组啮合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松式车载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齿轮组包括啮合配合的联动齿轮和从动齿轮,所述第一夹臂和所述第二夹臂均与所述联动齿轮啮合配合,所述承托件与所述从动齿轮啮合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松式车载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齿轮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夹臂上设有第一齿条部,所述第二夹臂上设有第二齿条部,所述第一齿条部和所述第二齿条部均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连接,所述驱动轮和所述从动齿轮均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松式车载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件包括第一承托臂和第二承托臂,所述第一承托臂和所述第二承托臂沿所述壳体的宽度方向间隔排布;
所述从动齿轮包括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所述第一承托臂上设有第三齿条部,所述第二承托臂上设有第四齿条部,所述第二齿轮和所述第三齿条部均与所述第三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三齿轮和所述第四齿条部均与所述第四齿轮啮合连接。
CN202222793928.2U 2022-10-21 2022-10-21 防松式车载支架 Active CN2185942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93928.2U CN218594262U (zh) 2022-10-21 2022-10-21 防松式车载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93928.2U CN218594262U (zh) 2022-10-21 2022-10-21 防松式车载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594262U true CN218594262U (zh) 2023-03-10

Family

ID=854028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793928.2U Active CN218594262U (zh) 2022-10-21 2022-10-21 防松式车载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59426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720590U (zh) 一种车载手机支架
WO2021203222A1 (zh) 一种车载手机支架
CN111677988A (zh) 可自动锁固的夹持支架及移动终端支架
CN218257987U (zh) 推压解锁式车载支架
CN218594262U (zh) 防松式车载支架
KR20130125196A (ko) 휴대폰 거치대
CN218830033U (zh) 自锁重力支架
CN209354892U (zh) 移动终端支架
CN111294487A (zh) 一种摄像模组及移动终端
KR101044749B1 (ko) 벽걸이 거치대
CN209767608U (zh) 一种车载手机重力支架
CN108833644B (zh) 手机支架
KR100785193B1 (ko) 차량용 통신 단말기 거치대
CN212691271U (zh) 可自动锁固的夹持支架及移动终端支架
CN220594807U (zh) 车载手机支架、仪表板和车辆
CN214405271U (zh) 夹持装置
CN216969532U (zh) 用于车辆的手机支架组件及车辆
CN218734402U (zh) 一种手机支架
CN218228861U (zh) 姿态调节组件、车载显示终端和车辆
CN218276790U (zh) 手机支架
CN114523895B (zh) 杯托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8473191U (zh) 手机支架
CN213213543U (zh) 车载手机支架
CN214396527U (zh) 车载杯位支架座及电子设备支架
CN219236924U (zh) 支架总成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