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84331U - 一种新型可增大加载距离的抗倒塌试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可增大加载距离的抗倒塌试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584331U
CN218584331U CN202222775207.9U CN202222775207U CN218584331U CN 218584331 U CN218584331 U CN 218584331U CN 202222775207 U CN202222775207 U CN 202222775207U CN 218584331 U CN218584331 U CN 2185843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ading
portal
steel strand
fixed
increa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77520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钟炜辉
孙伟
宋晓燕
赵孟军
吴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22277520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5843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5843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58433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Strength Of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可增大加载距离的抗倒塌试验装置,包括门架横梁、加载装置底座、立式液压千斤顶、钢绞线及加载连接板;两个门架柱相对分布,门架横梁设置于两个门架柱之间,加载装置底座固定于门架横梁上,立式液压千斤顶位于加载装置底座上,立式液压千斤顶上设置有动滑轮装置,加载装置底座的两侧对称放置有相同的钢绞线转向装置,钢绞线的一端固定于一个钢绞线转向装置上,钢绞线的另一端穿过加载装置底座、动滑轮装置、加载装置底座及另一个钢绞线转向装置后自由垂下再穿过加载连接板后通过锚具固定,所述加载连接板与试件相连接,该装置的加载距离较长。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可增大加载距离的抗倒塌试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抗倒塌试验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可增大加载距离的抗倒塌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空间子结构抗倒塌性能试验中,通过千斤顶的伸展来提供拉压力,然而空间子结构抗倒塌性能试验中千斤顶伸展高度不足,加载距离有限,不能满足试验所需的加载距离,从而不能适用于不同跨度和不同高度的子结构的试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新型可增大加载距离的抗倒塌试验装置,该装置的加载距离较长。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可增大加载距离的抗倒塌试验装置包括门架横梁、加载装置底座、立式液压千斤顶、钢绞线及加载连接板;
两个门架柱相对分布,门架横梁设置于两个门架柱之间,加载装置底座固定于门架横梁上,立式液压千斤顶位于加载装置底座上,立式液压千斤顶上设置有动滑轮装置,加载装置底座的两侧对称放置有相同的钢绞线转向装置,钢绞线的一端固定于一个钢绞线转向装置上,钢绞线的另一端穿过加载装置底座、动滑轮装置、加载装置底座及另一个钢绞线转向装置后自由垂下再穿过加载连接板后通过锚具固定,所述加载连接板与试件相连接。
门架柱上设置有上托梁及下托梁,门架横梁固定于上托梁与下托梁之间。
门架横梁与上托梁及下托梁之间通过螺栓相连接。
门架柱与上托梁及下托梁之间通过长螺杆相连接。
还包括十字形地梁;门架柱上设置有固定梁,试件设置于所述十字形地梁上,试件分别与两个门架柱上的固定梁及两个A形侧撑相连接。
固定梁与试件之间以及A形侧撑与试件之间均设置有拉压传感器。
拉压传感器与A形侧撑及固定梁之间均通过耳板相连接。动滑轮装置的顶部固定有封头限位板。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可增大加载距离的抗倒塌试验装置在具体操作时,利用动滑轮装置与钢绞线,将立式液压千斤顶所提供的压力转换为钢绞线的拉力,同时将立式液压千斤顶自身的伸展高度放大一倍,以解决千斤顶伸展高度不满足试验所需加载距离的问题,继而适用于不同跨度和不同高度的子结构的试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其中,1为门架柱、2为门架横梁、3为固定梁、4为十字形地梁、5为A形侧撑、6为下托梁、7为上托梁、8为耳板、9为加载装置底座、10为钢绞线转向装置、11为立式液压千斤顶、12为动滑轮装置、13为钢绞线、14为试件、15为加载连接板、16为拉压传感器、17为封头限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的混淆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概念。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附图中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这些图并非是按比例绘制的,其中为了清楚表达的目的,放大了某些细节,并且可能省略了某些细节。图中所示出的各种区域、层的形状及它们之间的相对大小、位置关系仅是示例性的,实际中可能由于制造公差或技术限制而有所偏差,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所需可以另外设计具有不同形状、大小、相对位置的区域/层。
参考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可增大加载距离的抗倒塌试验装置包括门架横梁2、加载装置底座9、立式液压千斤顶11、钢绞线13、加载连接板15及两个门架柱1;
两个门架柱1及两个A形侧撑5沿周向依次分布,且两个门架柱1相对分布,两个A形侧撑5相对分布,门架横梁2设置于两个门架柱1之间,其中,门架柱1上设置有上托梁7及下托梁6,门架横梁2位于上托梁7与下托梁6之间,且门架横梁2与上托梁7及下托梁6之间通过螺栓相连接,门架柱1与上托梁7及下托梁6之间通过长螺杆相连接;
门架柱1上设置有固定梁3,试件14通过铰接头设置于十字形地梁4上,试件14分别与两个门架柱1上的固定梁3及两个A形侧撑5相连接,其中,固定梁3与试件14之间以及A形侧撑5与试件14之间均设置有拉压传感器16,同时拉压传感器16与A形侧撑5及固定梁3之间均通过耳板8相连接;
加载装置底座9固定于门架横梁2上,立式液压千斤顶11位于加载装置底座9上,立式液压千斤顶11上设置有动滑轮装置12,加载装置底座9的两侧对称放置有相同的钢绞线转向装置10,钢绞线13依次穿过一个钢绞线转向装置10、加载装置底座9、动滑轮装置12、加载装置底座9及另一个钢绞线转向装置10后自由垂下再穿过加载连接板15后通过锚具固定,所述加载连接板15与试件14相连接,封头限位板17固定于动滑轮装置12的顶部,设置封头限位板17的目的有两个,一是约束四根限位角钢的顶部,二是防止动滑轮装置12的滑出,保证装置安全。
动滑轮装置12包括动滑轮、动滑轮底板及加劲板,其中,动滑轮底板上提前开设有钢绞线预留孔,并在四周对应位置开设限位角钢槽道,使动滑轮装置12可以在加载装置底座9内定向滑动。
钢绞线转向装置10是为了使钢绞线13从门架横梁2两侧穿下,不影响已有的门架横梁2,同时约束钢绞线13的位置,保证加载装置受力的均衡。
本实用新型的安装过程为:
根据试验场地布置情况确定门架柱1的位置,并将门架柱1固定于刚性地面;然后根据试件14高度及预估的竖向位移来确定门架横梁2的高度,然后安装固定门架横梁2,确定试件14放置位置,将十字形地梁4与一侧的A形侧撑5固结于地面,根据试件14所需边界条件的高度将固定梁3固定于门架柱1上;根据试验需要在A形侧撑5、十字形地梁4及固定梁3上焊接耳板8;将加载装置底座9置于门架横梁2上,并依次放入立式液压千斤顶11和动滑轮装置12,在加载装置底座9两侧对称放置相同的钢绞线转向装置10,再安装固定钢绞线13,然后将封头限位板17固定于加载装置顶部;将试件14通过吊车移入,将另一侧的A形侧撑5固结于地面,试件14通过铰接头或链杆与A形侧撑5、十字形地梁4和固定梁3上的耳板8销轴连接,以作为试件14的边界条件;将钢绞线13的自由端穿过试件14的加载连接板15并用锚具固定,再安装拉压传感器16,试验装置至此安装完毕,可以准备进行试验。
当需要更换试件14时,只需拆卸一侧的A形侧撑5,并拆卸加载连接板15处的钢绞线13的锚具,即可通过吊车将试件14吊出并更换下一个试件14。当对跨度不同的试件14进行试验时,只需调整十字形地梁4上耳板8的位置和改变链杆长度即可。当对高度较高的试件14进行试验时,只需根据实际情况提高门架横梁2及加载装置的高度即可完成试验装置的安装。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将传统的对抗倒塌试件14施加压力的方式转变为对倒置的试件14施加竖直向上的拉力的方式,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利用加载装置对试件14施加压力时可能发生的试件14的失稳与加载装置的损坏。另外,本实用新型利用试验室已有的门架柱1与门架横梁2,采用自平衡加载装置,只需考虑装置本身刚度要求,对周边条件的要求较低。同时需要说明的是,加载装置固定于门架横梁2上,其总高度较小,可以为较高大的多层试件14提供竖向拉力,加载装置构造简单,易于安装、拆卸与保存,在安装时可根据试验需求自由调整其位置,且在试验过程中仅需安装一次即可。并且利用钢绞线13自身强度高、柔性好的特点,使其作为主要的传力装置,钢绞线13通过锚具与试件14相连,简单灵活,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加载点,同时,钢绞线13结实耐用且价格较低。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新型可增大加载距离的抗倒塌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门架横梁(2)、加载装置底座(9)、立式液压千斤顶(11)、钢绞线(13)、加载连接板(15)及两个门架柱(1);
两个门架柱(1)相对分布,门架横梁(2)设置于两个门架柱(1)之间,加载装置底座(9)固定于门架横梁(2)上,立式液压千斤顶(11)位于加载装置底座(9)上,立式液压千斤顶(11)上设置有动滑轮装置(12),加载装置底座(9)的两侧对称放置有相同的钢绞线转向装置(10),钢绞线(13)的一端固定于一个钢绞线转向装置(10)上,钢绞线(13)的另一端穿过加载装置底座(9)、动滑轮装置(12)、加载装置底座(9)及另一个钢绞线转向装置(10)后自由垂下再穿过加载连接板(15)后通过锚具固定,所述加载连接板(15)与试件(14)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可增大加载距离的抗倒塌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门架柱(1)上设置有上托梁(7)及下托梁(6),门架横梁(2)固定于上托梁(7)与下托梁(6)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可增大加载距离的抗倒塌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门架横梁(2)与上托梁(7)及下托梁(6)之间通过螺栓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可增大加载距离的抗倒塌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门架柱(1)与上托梁(7)及下托梁(6)之间通过长螺杆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可增大加载距离的抗倒塌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十字形地梁(4);门架柱(1)上设置有固定梁(3),试件(14)设置于所述十字形地梁(4)上,试件(14)分别与两个门架柱(1)上的固定梁(3)及两个A形侧撑(5)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可增大加载距离的抗倒塌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梁(3)与试件(14)之间以及A形侧撑(5)与试件(14)之间均设置有拉压传感器(1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可增大加载距离的抗倒塌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拉压传感器(16)与A形侧撑(5)及固定梁(3)之间均通过耳板(8)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可增大加载距离的抗倒塌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动滑轮装置(12)的顶部固定有封头限位板(17)。
CN202222775207.9U 2022-10-20 2022-10-20 一种新型可增大加载距离的抗倒塌试验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85843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75207.9U CN218584331U (zh) 2022-10-20 2022-10-20 一种新型可增大加载距离的抗倒塌试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75207.9U CN218584331U (zh) 2022-10-20 2022-10-20 一种新型可增大加载距离的抗倒塌试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584331U true CN218584331U (zh) 2023-03-07

Family

ID=853753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775207.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8584331U (zh) 2022-10-20 2022-10-20 一种新型可增大加载距离的抗倒塌试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5843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43800B (zh) 屈曲约束支撑构件的提升安装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N114215170B (zh) 一种超高空巨型吊挂多层连体结构提升方法
CN201116267Y (zh) 一种内爬塔吊的外挂支承装置
CN215564736U (zh) 一种用于超重钢梁临时支撑体系
CN218584331U (zh) 一种新型可增大加载距离的抗倒塌试验装置
CN216587766U (zh) 一种大跨度悬挑钢结构构件的吊装设施及吊装结构
CN113136961A (zh) 用于大跨度桁架的提升结构及其提升方法
CN211368423U (zh) 斜拉索塔顶提升牵引操作平台
CN209194364U (zh) 一种连续梁拱桥吊杆桥面张拉装置
CN202689498U (zh) 简易建筑外墙可升降脚手架
CN112412152B (zh) 一种下悬式无井架变截面矩形烟囱支撑体系施工方法
CN211647379U (zh) 一种异形构件安装临时装置
CN211895796U (zh) 核心筒动臂式塔吊安装爬升结构
CN209780229U (zh) 一种集成塔吊的顶升平台系统
CN113756504A (zh) 一种带有阳角的直角网壳及其施工方法
CN218584332U (zh) 一种柔性可换向加载的空间静力试验装置
CN217732445U (zh) 一种依附于不等高混凝土柱的双吊点提升支架
CN221031335U (zh) 一种屋面构架层的爬架附着钢立柱和爬升系统
CN220377315U (zh) 内支撑伺服系统防坠装置
CN220485156U (zh) 狭窄空间的吊篮支架
CN114961289B (zh) 管桁架屋架安装方法
CN216839030U (zh) 一种可调钢箱梁标高用支撑装置
CN103711299A (zh) 建筑外墙可升降脚手架
CN221778638U (zh) 一种异形钢结构
CN217923118U (zh) 支架桅杆式起重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3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