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77908U - 一种浇铸成型的支重轮铸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浇铸成型的支重轮铸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577908U
CN218577908U CN202223010576.5U CN202223010576U CN218577908U CN 218577908 U CN218577908 U CN 218577908U CN 202223010576 U CN202223010576 U CN 202223010576U CN 218577908 U CN218577908 U CN 2185779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tt joint
shell
block
thrust wheel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01057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燕伟
赵勇刚
周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Hairo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Hair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Hairo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Hair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01057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5779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5779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5779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支重轮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浇铸成型的支重轮铸件,包括支重轮,所述支重轮的外侧卡合设有辅助外壳,所述支重轮包括外框,所述外框的外壁卡合设有连接件,所述辅助外壳与连接件卡合,所述外框的内侧卡合设有轮轴。本实用新型在浇铸成型好两个外框的铸件后,分别将连接件的一号对接环卡合到一号对接件,二号对接环卡合到二号对接件上,随后通过将两个体积厚度均比较小的对接件进行焊接,本方案通过在外框上卡合连接件进行焊接固定的方式,拆卸时只需对体积、厚度较小的连接件进行拆除,避免了常规支重轮铸件中直接对轮体外框进行焊接,导致轮体成为一个体积、厚度较大的整体,不方便后期拆卸的情况。

Description

一种浇铸成型的支重轮铸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支重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浇铸成型的支重轮铸件。
背景技术
支重轮是履带式工程机械底盘四轮一带中的一种,它的主要作用是支撑着挖掘机与推土机的重量,让履带沿着轮子前进。支撑轮的轮体即位于内部轴上的外框,在生产制造时一般通过冲压或浇铸成型,通过浇铸模具浇铸两个相同的轮体外框,随后通过电机带动两个相同的浇铸铸件进行旋转摩擦焊接,但是将两个结构相同的轮体焊接到一起后,整个轮体的体积与厚度比较大,使用工具拆卸比较费事,因此在成品支重轮使用损坏时通常不方便对其进行拆卸,将其回收利用后也不方便进行拆卸处理;另外在通过外部驱动设备固定两个轮体进行转动摩擦焊接时,由于转动摩擦时需要进行一定的挤压,因此容易导致焊接后的整个轮体产生形变,降低良品率,因此需要一种便于焊接和拆卸的浇铸成型支重轮铸件。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浇铸成型的支重轮铸件,具有便于焊接、便于拆卸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浇铸成型的支重轮铸件,包括支重轮,所述支重轮的外侧卡合设有辅助外壳,所述支重轮包括外框,所述外框的外壁卡合设有连接件,所述辅助外壳与连接件卡合,所述外框的内侧卡合设有轮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浇铸成型的支重轮铸件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框包括一号对接壳,所述一号对接壳的一侧设有二号对接壳,所述一号对接壳与二号对接壳结构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浇铸成型的支重轮铸件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件包括一号对接环,所述一号对接环的一侧设有二号对接环,所述一号对接环卡合在一号对接壳的外侧,所述二号对接环卡合在二号对接壳的外侧,所述一号对接环与二号对接环结构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浇铸成型的支重轮铸件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一号对接壳的外壁上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一侧开设有限位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浇铸成型的支重轮铸件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一号对接环包括焊接环,所述焊接环的侧壁上开设有操作孔,所述辅助外壳与操作孔卡合,所述焊接环的一端内侧固定设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卡合在卡槽的内侧,所述连接环的一侧固定设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卡合在限位槽的内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浇铸成型的支重轮铸件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辅助外壳包括一号套接壳,所述一号套接壳卡合在一号对接壳的外侧,所述一号套接壳的一侧设有二号套接壳,所述二号套接壳卡合在二号对接壳的外侧,所述一号套接壳与二号套接壳结构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浇铸成型的支重轮铸件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一号套接壳包括外筒,所述外筒卡合在一号对接壳的外侧,所述外筒的一侧固定设有固定筒,所述固定筒上卡合设有螺栓,所述外筒的另一侧固定设有连接筒,所述连接筒的侧壁上固定设有操作块,所述操作块卡合在操作孔的内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设置有连接件,在浇铸成型好两个外框的铸件后,分别将连接件的一号对接环卡合到一号对接件,二号对接环卡合到二号对接件上,随后通过将两个体积厚度均比较小的对接件进行焊接,在焊接时通过对接件与两个外框的卡合进行固定,从而将两个外框固定成一个完整的轮体,方便后续操作,本方案通过在外框上卡合连接件进行焊接固定的方式,拆卸时只需对体积、厚度较小的连接件进行拆除,避免了常规支重轮铸件中直接对轮体外框进行焊接,导致轮体成为一个体积、厚度较大的整体,不方便后期拆卸的情况。
2、本实用新型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设置有辅助外壳,在焊接连接件时,将两个辅助外壳分别卡合在外框的两侧,使得辅助外壳上的操作块卡合进连接件上的操作孔内,随后将辅助外壳的外端通过螺栓与外部驱动设备的驱动端固定,使得外部驱动设备能够通过辅助外壳带动连接件在外框上转动,且不会接触和影响外框,通过转动连接件使得连接件能够转动摩擦进行焊接,避免了直接焊接轮体外框时导致外框受力变形的情况。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支重轮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支重轮局部剖视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号套接壳立体示意图。
图中:1、支重轮;11、外框;111、一号对接壳;1111、卡槽;1112、限位槽;112、二号对接壳;12、连接件;121、一号对接环;1211、焊接环; 1212、操作孔;1213、连接环;1214、限位环;122、二号对接环;13、轮轴; 2、辅助外壳;21、一号套接壳;211、外筒;212、固定筒;213、螺栓;214、连接筒;215、操作块;22、二号套接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参照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浇铸成型的支重轮铸件,包括支重轮1,支重轮1的外侧卡合设有辅助外壳2,支重轮1包括外框11,外框11的外壁卡合设有连接件12,辅助外壳2与连接件12卡合,外框11的内侧卡合设有轮轴13,通过将连接件12卡合在外框11上,通过辅助外壳2 对连接件12卡合后进行转动摩擦焊接,从而通过焊接后的连接件12对外框 11进行固定卡合,从而在方便后期拆卸的同时,避免了直接对外框11进行焊接可能导致的产生形变的情况。
参照图2与图3所示,具体的,外框11包括一号对接壳111,一号对接壳111的一侧设有二号对接壳112,一号对接壳111与二号对接壳112结构相同;连接件12包括一号对接环121,一号对接环121的一侧设有二号对接环 122,一号对接环121卡合在一号对接壳111的外侧,二号对接环122卡合在二号对接壳112的外侧,一号对接环121与二号对接环122结构相同;一号对接壳111的外壁上开设有卡槽1111,卡槽1111的一侧开设有限位槽1112,通过在一号对接壳111上开设卡槽1111与限位槽1112,在方便卡合一号对接壳111的同时,便于一号对接壳111在移动后卡合进行限位槽1112内进行稳定限位。
参照图3与图4所示,具体的,一号对接环121包括焊接环1211,焊接环1211的侧壁上开设有操作孔1212,辅助外壳2与操作孔1212卡合,焊接环1211的一端内侧固定设有连接环1213,连接环1213卡合在卡槽1111的内侧,连接环1213的一侧固定设有限位环1214,限位环1214卡合在限位槽1112 的内侧,通过将一号对接环121与二号对接环122分别卡合到一号对接壳111 与二号对接壳112上,在焊接时只需将一号对接环121与二号对接环122进行旋转摩擦焊接,从而使得在焊接时一号对接环121与二号对接环122对外框11进行卡紧固定,从而使得在后期需要拆卸时,只需拆卸厚度、体积均比较小的连接件12即可,操作方便,便于回收处理。
参照图4与图5所示,具体的,辅助外壳2包括一号套接壳21,一号套接壳21卡合在一号对接壳111的外侧,一号套接壳21的一侧设有二号套接壳22,二号套接壳22卡合在二号对接壳112的外侧,一号套接壳21与二号套接壳22结构相同;一号套接壳21包括外筒211,外筒211卡合在一号对接壳111的外侧,外筒211的一侧固定设有固定筒212,固定筒212上卡合设有螺栓213,外筒211的另一侧固定设有连接筒214,连接筒214的侧壁上固定设有操作块215,操作块215卡合在操作孔1212的内侧;通过辅助外壳2与连接件12的卡合,在焊接时将辅助外壳2套接在外框11的外侧,且不与外框11接触,将辅助外壳2的一端与外部驱动设备连接,使得焊接时能够通过外部驱动设备带动辅助外壳2转动,从而带动连接件12转动进行摩擦焊接,从而避免直接副外框11焊接导致可能产生的形变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流程及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操作人员将浇铸成型的外框11的铸件取出,在卡合前,将连接件12的一号对接环 121卡合到外框11的一号对接壳111上,将二号对接环122卡合到二号对接壳 112上,随后将一号对接壳111与二号对接壳112对应卡合,使得一号对接环121 与二号对接环122一端抵在一起,随后将一号套接壳21卡合在一号对接壳111 的外侧,推动一号套接壳21使得操作块215卡合到一号对接环121上的操作孔 1212内侧,随后将一号套接壳21的另一端卡合到外部驱动设备的驱动端上,通过螺栓213进行固定,同理操作二号套接壳22,随后通过外部驱动设备带动辅助外壳2转动,从而带动连接件12在卡槽1111内转动移动,从而使得一号对接环121与二号对接环122旋转摩擦焊接,直至一号对接环121卡紧在限位槽 1112内侧,二号对接环122同理,从而通过焊接后的一号对接环121与二号对接环122对外框11进行卡紧,在后期拆卸时直接对体积、厚度小于外框11的连接件12进行拆卸即可,且无需直接对外框11进行焊接,避免外框11形变的情况。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浇铸成型的支重轮铸件,包括支重轮(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重轮(1)的外侧卡合设有辅助外壳(2),所述支重轮(1)包括外框(11),所述外框(11)的外壁卡合设有连接件(12),所述辅助外壳(2)与连接件(12)卡合,所述外框(11)的内侧卡合设有轮轴(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浇铸成型的支重轮铸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11)包括一号对接壳(111),所述一号对接壳(111)的一侧设有二号对接壳(112),所述一号对接壳(111)与二号对接壳(112)结构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浇铸成型的支重轮铸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12)包括一号对接环(121),所述一号对接环(121)的一侧设有二号对接环(122),所述一号对接环(121)卡合在一号对接壳(111)的外侧,所述二号对接环(122)卡合在二号对接壳(112)的外侧,所述一号对接环(121)与二号对接环(122)结构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浇铸成型的支重轮铸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对接壳(111)的外壁上开设有卡槽(1111),所述卡槽(1111)的一侧开设有限位槽(11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浇铸成型的支重轮铸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对接环(121)包括焊接环(1211),所述焊接环(1211)的侧壁上开设有操作孔(1212),所述辅助外壳(2)与操作孔(1212)卡合,所述焊接环(1211)的一端内侧固定设有连接环(1213),所述连接环(1213)卡合在卡槽(1111)的内侧,所述连接环(1213)的一侧固定设有限位环(1214),所述限位环(1214)卡合在限位槽(1112)的内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浇铸成型的支重轮铸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外壳(2)包括一号套接壳(21),所述一号套接壳(21)卡合在一号对接壳(111)的外侧,所述一号套接壳(21)的一侧设有二号套接壳(22),所述二号套接壳(22)卡合在二号对接壳(112)的外侧,所述一号套接壳(21)与二号套接壳(22)结构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浇铸成型的支重轮铸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套接壳(21)包括外筒(211),所述外筒(211)卡合在一号对接壳(111)的外侧,所述外筒(211)的一侧固定设有固定筒(212),所述固定筒(212)上卡合设有螺栓(213),所述外筒(211)的另一侧固定设有连接筒(214),所述连接筒(214)的侧壁上固定设有操作块(215),所述操作块(215)卡合在操作孔(1212)的内侧。
CN202223010576.5U 2022-11-12 2022-11-12 一种浇铸成型的支重轮铸件 Active CN2185779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10576.5U CN218577908U (zh) 2022-11-12 2022-11-12 一种浇铸成型的支重轮铸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10576.5U CN218577908U (zh) 2022-11-12 2022-11-12 一种浇铸成型的支重轮铸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577908U true CN218577908U (zh) 2023-03-07

Family

ID=853797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010576.5U Active CN218577908U (zh) 2022-11-12 2022-11-12 一种浇铸成型的支重轮铸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5779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02301B (zh) 铝合金车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4827243A (zh) 一种轮辋制作方法及轮辋
KR20180131771A (ko) 자전거 프레임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CN218577908U (zh) 一种浇铸成型的支重轮铸件
US4260322A (en) Integral box section boom arm
CN201471111U (zh) 搅拌车筒体焊接制作用定位模
JPH08320059A (ja) デファレンシャ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該製法に用いる中子
CN215316722U (zh) 一种转动式凸块轮壳拼焊工装
KR101406498B1 (ko) 자동차용 휠 제조방법 및 이에 의해 제조된 자동차용 휠
KR101690473B1 (ko) 무허브형 투피스 휠 제조방법
CN202301511U (zh) 一种加筋万向节叉
CN214773972U (zh) 一种悬壁梁模具支撑结构
CN219213909U (zh) 一种组合可拆式轮胎模具
CN210254168U (zh) 一种铝合金轮毂液态锻造模具
CN215513854U (zh) 一种轮边减速器总成的转向节壳
CN215312064U (zh) 一种可快速维护的传动装置
CN215552346U (zh) 一种3吨叉车桥壳
CN217197617U (zh) 一种复合材料的新型电动车车轮
CN212019313U (zh) 一种可拆卸铸铜模具
CN216911775U (zh) 一种锻件终压模具
CN213671706U (zh) 一种汽车差速器壳体部件铸造用砂芯
CN2777058Y (zh) 轮式装载机驱动桥壳体
CN216301359U (zh) 一种一体式的电动自行车车架
CN216475318U (zh) 一种滑移装载机的链轮箱结构
CN212202244U (zh) 平衡轴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