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74741U - 一种内外滑块整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内外滑块整型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574741U CN218574741U CN202222371066.4U CN202222371066U CN218574741U CN 218574741 U CN218574741 U CN 218574741U CN 202222371066 U CN202222371066 U CN 202222371066U CN 218574741 U CN218574741 U CN 21857474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unloading
- sliding blocks
- groups
- inclined planes
- di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nting, Exchange, And Manufacturing Of D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外滑块整型装置,上模中设置有脱料镶块,上模中对称设置有两组斜楔,两组斜楔的第一斜面相对设置;下模中设置有导向限位块,导向限位块中对称设置有两组内滑块,内滑块滑动设置在导向限位块中,两组内滑块的外侧对称且相向设置有适配产品内侧边的第二斜面;内滑块的两侧还对称设置有两组外滑块,外滑块水平滑动设置在下模中,两组外滑块的外侧对称且相向设置有第三斜面,第三斜面适配斜楔的第一斜面;两组外滑块的内侧对称且相对设置有第四斜面,第四斜面适配内滑块的第二斜面。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耐磨支撑盖类产品采用传统的机加工工艺,存在加工效率低、加工成本高、安全系数低等缺陷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级进模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外滑块整型装置。
背景技术
级进模是现阶段生产加工中较为先进的模具,其综合了单工序模具将多副模具组合在一起,从而实现多种工序自动化生产,具有加工质量好,生产效率高,操作人员少等优点,是在阶段模具设计发展的一大方向。
如图1所示的耐磨支撑盖产品,是目前一些车型发动机总成的核心零部件。因为零件需要在高温,高耐磨下工作,所以制作材料需选用厚度为1.0mm的430不锈钢。不锈钢的延展率小,硬化指数高,在成型过程中硬化显著,会产生许多硬金属点造成粘附,使工件表面容易划伤、磨损或开裂,而多次折弯成型又会加剧这些现象。鉴于此,如何设计一款用于内外滑块侧冲整型类级进模的内外滑块整型装置,已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内外滑块整型装置,解决耐磨支撑盖类产品采用传统的机加工工艺,存在加工效率低、加工成本高、安全系数低等缺陷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内外滑块整型装置,包括上模、上模卸料结构和下模,所述的上模中设置有脱料镶块,所述的上模中位于脱料镶块两侧的位置对称设置有两组斜楔,两组斜楔的第一斜面相对设置;所述的下模中相对脱料镶块的位置固定设置有导向限位块,所述的导向限位块中对称设置有两组内滑块,所述的内滑块滑动设置在导向限位块中,两组内滑块的外侧对称且相向设置有适配产品内侧边的第二斜面;当脱料镶块下压时,所述的内滑块受力朝两侧斜下方滑动;
所述内滑块的两侧还对称设置有两组外滑块,所述的外滑块水平滑动设置在下模中,两组外滑块的外侧对称且相向设置有第三斜面,所述的第三斜面适配斜楔的第一斜面;两组外滑块的内侧对称且相对设置有第四斜面,所述的第四斜面适配内滑块的第二斜面;当斜楔下压后,两组外滑块相对滑动将产品的外侧边压紧。
进一步地,所述的上模包括上模座,以及依次叠加固定在上模座下方的上垫板、上固定板。
进一步地,所述的上模卸料结构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卸料板背板、卸料板。
进一步地,所述的上模中还设置有用于推开上模卸料结构的上弹性卸料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的上弹性卸料机构包括上卸料弹簧,设置在上卸料弹簧下方的上卸料顶杆,所述上卸料顶杆的下端与上模卸料结构的上端面抵接;所述的上模上还固定设置有用于限位上模卸料结构的限位挂板。
进一步地,所述的下模包括下模座,依次叠加固定在下模座上方的下垫板、凹模板。
进一步地,所述的下模中还设置有用于推开内滑块的下弹性卸料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的下弹性卸料机构包括下卸料弹簧,设置在下卸料弹簧上方的下顶杆;所述的下弹性卸料机构设置有两组,每组内滑块的下方均对应设置有一组下弹性卸料机构。
进一步地,每组外滑块中均设置有外滑块弹簧,所述外滑块弹簧的另一端与导向限位块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下模中还设置有两组限位板,所述的限位板设置在外滑块的外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使用本实用新型装置用于内外滑块侧冲整型类级进模中,相校于传统的通过弯曲成型多次回弹补偿的方式,内外滑块成型装置能使加工效率大大提高,能够满足大批量生产的需求,同时使得人力成本大大降低,操作者也更加轻松,安全;此外还避免了不同批次的胚料的细微差别而带来调模精度误差,因此加工精度更高,质量稳定性也更好。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产品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内外滑块侧冲整型类级进模的设计排样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内外滑块整型装置的打开状态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内外滑块整型装置的闭合状态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装置中内滑块和导向限位块的结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内外滑块侧冲整型类级进模,分为g1至g18共18个主要工位,能自动完成冲压、折弯成形、翻边、侧向整型。按照进料方向从前到后,其中g1为冲孔工位,用于在料带上冲出部分导正孔,为后序各成形工位提供高精度定位;g3为一次冲孔工位,用于在毛坯上冲出后续翻孔所需的预孔,以配合后续的翻孔;g5为二次冲孔工位,用于在毛坯上冲出后续翻孔所需的预孔,以配合后续的翻孔;g7为倒毛刺工位,用于去除冲孔后留下来的毛刺及快口;g10为翻边工位,用于对产品毛坯的两侧进行初步翻边;g11为折弯工位,用于对产品毛坯的两侧进行初步折弯;g13为整型工位,用于对之前成型好的毛坯进行整型;g15为侧成形工位,用于对产品的侧边整型;g17为落产品工位,用于产品出件,使零件从料带上剥离;g18为冲废料工位,用于料带废料截断,使其废料变短以便收集处理。其余的工位设置是为了成型产品所设置的工艺空工位,主要目的在于提高模具零件的强度,保证模具长度,使模具符合冲床受力范围,各成型工步均匀受力,或是辅助定位等在此并不详细一一说明。
本实用新型一种内外滑块整型装置,设置在g15为侧成形工位,包括上模10、上模卸料结构11和下模20,所述的上模10中设置有脱料镶块13,所述的上模10中位于脱料镶块13两侧的位置对称设置有两组斜楔14,两组斜楔14的第一斜面相对设置;所述的下模20中相对脱料镶块13的位置固定设置有导向限位块22,所述的导向限位块22中对称设置有两组内滑块23,所述的内滑块23滑动设置在导向限位块22中,两组内滑块23的外侧对称且相向设置有适配产品内侧边的第二斜面;当脱料镶块13下压时,所述的内滑块23受力朝两侧斜下方滑动;如图5所示,可在导向限位块22的两侧设置燕尾槽221,然后在两组内滑块23的内侧均设置燕尾榫231用于配合滑动,且滑动斜面的角度为5度。
所述内滑块23的两侧还对称设置有两组外滑块24,所述的外滑块24水平滑动设置在下模20中,两组外滑块24的外侧对称且相向设置有第三斜面,所述的第三斜面适配斜楔14的第一斜面;两组外滑块24的内侧对称且相对设置有第四斜面,所述的第四斜面适配内滑块23的第二斜面;当斜楔14下压后,两组外滑块24相对滑动将产品的外侧边压紧。
优选地,为了便于加工,所述的上模10包括上模座101,以及依次叠加固定在上模座101下方的上垫板102、上固定板103。
优选地,为了便于加工,所述的上模卸料结构11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卸料板背板111、卸料板112。
优选地,为了给上模10的向下直线运动提供压紧力,同时在上模10向上直线运动时提供卸料动力,所述的上模10中还设置有用于推开上模卸料结构11的上弹性卸料机构12。
优选地,所述的上弹性卸料机构12包括上卸料弹簧121,上卸料弹簧121的弹性力大于下卸料弹簧212,设置在上卸料弹簧121下方的上卸料顶杆122,所述上卸料顶杆122的下端与上模卸料结构11的上端面抵接;所述的上模10上还固定设置有用于限位上模卸料结构11的限位挂板123。限位挂板123的上端紧固在上模10的侧壁上,限位挂板123的下勾将上模卸料结构11挂住防止掉落。
优选地,为了便于加工,所述的下模20包括下模座203,依次叠加固定在下模座203上方的下垫板202、凹模板201。
优选地,为了便于卸料,为内滑块23的向上浮动提供动力,所述的下模20中还设置有用于推开内滑块23的下弹性卸料机构21。
优选地,所述的下弹性卸料机构21包括下卸料弹簧212,设置在下卸料弹簧212上方的下顶杆211;所述的下弹性卸料机构21设置有两组,每组内滑块23的下方均对应设置有一组下弹性卸料机构21。
优选地,为了给外滑块24提供复位弹性力,每组外滑块24中均设置有外滑块弹簧25,所述外滑块弹簧25的另一端与导向限位块22抵接。
优选地,为了限位外滑块24的滑动,所述的下模20中还设置有两组限位板26,所述的限位板26设置在外滑块24的外侧。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内外滑块整型装置的初始状态如图3所示,当冲床带动上模10向上运动到顶点时,送料机将已经在前工序完成的产品依托料带送至下模20上方,再由冲床带动上模10向下闭合模具,向下闭合的过程中脱料镶块13先与产品毛坯接触并将产品下压,当上模卸料结构11与下模20接触时,料带被压紧,上弹性卸料机构12受力回退,上模10和上模卸料结构11逐渐闭合,此时两组内滑块23也受脱料镶块13的压力朝两侧相向滑动;上模10继续向下运动,斜楔14下压外滑块24,两组外滑块24相对水平滑动,外滑块24内侧的第四斜面配合内滑块23的第二斜面将产品的侧边夹紧,完成侧冲动作;冲床继续向下运动,上模10和上模卸料结构11此时完全闭合,同时对产品完成整型。
如图4所示,当冲床到达死点后向上运动,上模卸料结构11因被上弹性卸料机构12压着并未向上直线运动,而斜楔14随着上模10向上运动,外滑块弹簧25带动外滑块24向侧冲的反方向运动;随着上模的继续向上运动,上模卸料结构11被限位挂板123拉动并向上做直线运动,上弹性卸料机构12逐渐推开上模卸料结构11,将产品向下推;下弹性卸料机构21作用于内滑块23,将产品下模20中推出。如上所述,模具往复打开闭合,每次完成一个产品毛坯的整型。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内外滑块整型装置,包括上模(10)、上模卸料结构(11)和下模(20),其特征是,所述的上模(10)中设置有脱料镶块(13),所述的上模(10)中位于脱料镶块(13)两侧的位置对称设置有两组斜楔(14),两组斜楔(14)的第一斜面相对设置;所述的下模(20)中相对脱料镶块(13)的位置固定设置有导向限位块(22),所述的导向限位块(22)中对称设置有两组内滑块(23),所述的内滑块(23)滑动设置在导向限位块(22)中,两组内滑块(23)的外侧对称且相向设置有适配产品内侧边的第二斜面;当脱料镶块(13)下压时,所述的内滑块(23)受力朝两侧斜下方滑动;
所述内滑块(23)的两侧还对称设置有两组外滑块(24),所述的外滑块(24)水平滑动设置在下模(20)中,两组外滑块(24)的外侧对称且相向设置有第三斜面,所述的第三斜面适配斜楔(14)的第一斜面;两组外滑块(24)的内侧对称且相对设置有第四斜面,所述的第四斜面适配内滑块(23)的第二斜面;当斜楔(14)下压后,两组外滑块(24)相对滑动将产品的外侧边压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外滑块整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上模(10)包括上模座(101),以及依次叠加固定在上模座(101)下方的上垫板(102)、上固定板(1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外滑块整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上模卸料结构(11)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卸料板背板(111)、卸料板(1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外滑块整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上模(10)中还设置有用于推开上模卸料结构(11)的上弹性卸料机构(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外滑块整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上弹性卸料机构(12)包括上卸料弹簧(121),设置在上卸料弹簧(121)下方的上卸料顶杆(122),所述上卸料顶杆(122)的下端与上模卸料结构(11)的上端面抵接;所述的上模(10)上还固定设置有用于限位上模卸料结构(11)的限位挂板(12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外滑块整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下模(20)包括下模座(203),依次叠加固定在下模座(203)上方的下垫板(202)、凹模板(20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外滑块整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下模(20)中还设置有用于推开内滑块(23)的下弹性卸料机构(2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外滑块整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下弹性卸料机构(21)包括下卸料弹簧(212),设置在下卸料弹簧(212)上方的下顶杆(211);所述的下弹性卸料机构(21)设置有两组,每组内滑块(23)的下方均对应设置有一组下弹性卸料机构(2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外滑块整型装置,其特征是,每组外滑块(24)中均设置有外滑块弹簧(25),所述外滑块弹簧(25)的另一端与导向限位块(22)抵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外滑块整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下模(20)中还设置有两组限位板(26),所述的限位板(26)设置在外滑块(24)的外侧。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371066.4U CN218574741U (zh) | 2022-09-07 | 2022-09-07 | 一种内外滑块整型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371066.4U CN218574741U (zh) | 2022-09-07 | 2022-09-07 | 一种内外滑块整型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574741U true CN218574741U (zh) | 2023-03-07 |
Family
ID=853625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371066.4U Active CN218574741U (zh) | 2022-09-07 | 2022-09-07 | 一种内外滑块整型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574741U (zh) |
-
2022
- 2022-09-07 CN CN202222371066.4U patent/CN21857474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1431977B1 (ko) | 금속 판재 성형용 프레스 성형장치 | |
JP3415358B2 (ja) | 複合成形型および複合成形方法 | |
CN111822585A (zh) | 一种精确定位的汽车零部件冲压成型模具 | |
CN101049624A (zh) | 冲压件自动叠铆加工方法 | |
CN106140961A (zh) | 成形修边复合模具 | |
CN212384384U (zh) | 多层鼓状结构零件折弯卷圆冲压连续模 | |
CN210098703U (zh) | 汽车轻量化铝保险杠型材折弯冲孔复合模具 | |
CN209680891U (zh) | 一种凸台零件冲孔模具 | |
JP2002224753A (ja) | プレスの金型装置 | |
CN213288312U (zh) | 一种制动器板精密冲裁模具 | |
CN218574741U (zh) | 一种内外滑块整型装置 | |
CN211386579U (zh) | 一种一步完成上下折弯冲压模具 | |
CN117583470A (zh) | 一种用于平顶链板生产的多工位冲压模具及送料装置 | |
CN111069430A (zh) | 一种驱动块在下压料芯上的复合模具结构 | |
CN215279479U (zh) | 一种高强度钢板双折弯级进模 | |
CN216326440U (zh) | 一种用于制造五金支架的连续模具 | |
CN212598294U (zh) | 一种复杂折弯一次成型类级进模 | |
CN213350437U (zh) | 一种冲压铆合一体化的模具 | |
CN218475874U (zh) | 一种精密折半圆应用级进模 | |
CN207271919U (zh) | 一种接线固定支架一次成形模具 | |
CN217315460U (zh) | 一种针对卡箍类产品的成型模具 | |
CN211990519U (zh) | 一种加工零件的加工装置 | |
CN218475873U (zh) | 一种盖体翻边卸料装置 | |
CN213162704U (zh) | 一种空心盖凸台拉深负角度折弯级进模 | |
CN221065193U (zh) | 一种板料折弯焊接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