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65498U - 烹饪器具的外壳及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烹饪器具的外壳及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565498U
CN218565498U CN202222623893.8U CN202222623893U CN218565498U CN 218565498 U CN218565498 U CN 218565498U CN 202222623893 U CN202222623893 U CN 202222623893U CN 218565498 U CN218565498 U CN 2185654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king appliance
housing
shell
cooking utensil
heat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62389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海平
沈术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62389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5654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5654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5654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烹饪器具的外壳及烹饪器具,其中,所述烹饪器具的外壳的至少一侧边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握持部,所述外壳的至少一具有所述握持部的侧边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第一隔热件,所述第一隔热件位于所述握持部与所述烹饪器具的加热装置之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的外壳及烹饪器具,可避免用户在拿放烹饪器具时烫手的情况发生,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防止安全问题的产生。

Description

烹饪器具的外壳及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烹饪器具的外壳及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加热装置作为电磁炉、远红外炉等烹饪器具的核心部件,起着为烹饪器具提供热能的作用。在一些烹饪器具,例如远红外炉中,加热装置自身发热量极高,导致临近加热装置一侧的壳体上的手柄温度也相应升高,出现烫手的情况,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甚至还会出现烫伤的安全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烹饪器具的外壳及烹饪器具,可避免用户在拿放烹饪器具时烫手的情况发生,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防止安全问题的产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方面提供一种烹饪器具的外壳,所述外壳的至少一侧边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握持部;
所述外壳的至少一具有所述握持部的侧边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第一隔热件,所述第一隔热件位于所述握持部与所述烹饪器具的加热装置之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的外壳,通过第一隔热件可避免加热装置的热量直接传递给握持部,防止用户在拿放烹饪器具时烫手和烫伤的情况发生,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以及烹饪器具的安全性。并且,还可防止靠近加热装置的外壳的一侧受热形变,延长烹饪器具的使用寿命。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隔热件与所述外壳的内侧壁之间具有间隙。间隙中的空气可以充当除第一隔热件之外的第二道隔热屏障,以进一步提高隔热效果。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外壳的顶部径向向内设置有第二隔热件。第二隔热件可防止承载面板上的热量传递到外壳,继而传递到握持部上,一方面可防止外壳受热形变,延长烹饪器具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也可防止烫手和烫伤的情况发生。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隔热件的顶部通过所述第二隔热件与所述外壳相连,所述第一隔热件、所述第二隔热件与所述外壳围合形成底部开口的空气腔。
如此,空气腔中的热量可从底部流出随烹饪器具中的风道一起排出机体外,以进一步提高隔热效果。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烹饪器具包括:两个手柄,两个所述手柄相对设置在所述的外壳的两侧边的外侧壁上,所述手柄为所述握持部。两个手柄可方便用户对烹饪器具的取放。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隔热件设置在所述两个手柄中其中一个与所述烹饪器具的加热装置之间。出于实际考虑,一般靠近加热装置的一侧的手柄会出现烫手现象,所以将第一隔热件设置在两个手柄中的其中一个与加热装置之间可节省烹饪器具的制造成本。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隔热件为两个;
两个所述第一隔热件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手柄与所述烹饪器具的加热装置之间。如此,可以全面杜绝烫手的现象发生。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外壳包括:上盖与下盖,所述上盖与所述下盖相连,所述握持部设置在所述上盖上。如此,可方便烹饪器具的组装。
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烹饪器具,包括:如上所述的烹饪器具的外壳、承载面板以及加热装置;
所述承载面板与所述烹饪器具的外壳围合形成容置腔,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容置腔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通过第一隔热件可避免加热装置的热量直接传递给握持部,防止用户在拿放烹饪器具时烫手和烫伤的情况发生,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以及烹饪器具的安全性。并且,还可防止靠近加热装置的外壳的一侧受热形变,延长烹饪器具的使用寿命。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加热装置为远红外加热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握持部、上盖与第一隔热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握持部、上盖与第一隔热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烹饪器具;
110-外壳;
111-上盖;
112-下盖;
120-承载面板;
130-加热装置;
140-遮挡件;
150-支撑支脚;
160-第一隔热件;
161-连接件;
170-握持部;
171-手柄;
180-第二隔热件;
190-空气腔;
10-主板;
20-显示板;
30-散热装置;
40-电源线;
50-显示板支架;
60-按键板;
70-调节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可以是电磁炉、远红外炉等一系列具有加热装置的烹饪器具,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以烹饪器具为远红外炉为例进行说明。
远红外线是红外线的一种,波长为6000nm-15000nm,是电磁波的一种,它是不可见光,却具备可见光所具有的一切特性。远红外线具有较强的穿透力和辐射力,具有显著的温控效应和共振效应,它易被物体吸收并转化为物体的内能。
产生远红外线的主要方法是选择热交换能力强、能放射特定波长远红外线的材料,然后加工制造成各种形式、各种用途的产品。远红外线产品所采用的材料能有效放射5.6um-15um的远红外线,占整体波长90%以上。常用的产生远红外线的材料和产品包括:生物炭、碳纤维制品、电气石、远红外陶瓷、远红外陶瓷制品、玉石、金属氧化物及碳化硅等。
远红外产品可应用在多种领域中,例如在厨房用具领域,在远红外炉中,可采用碳纤维丝发热,碳纤维丝真空封闭在石英管内,碳纤维丝管通电后发光通过光的折射,并利用远红外射线的穿透能力及共振特性,使锅具从里到外同时被加热,达到快速加热的效果。
但是,碳纤维丝管在工作时发热量极高,温度可达1000℃以上,导致临近碳纤维丝管一侧的壳体上的手柄温度也相应升高,出现烫手的情况,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甚至还会出现烫伤的安全问题。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烹饪器具的外壳及烹饪器具,其中,在烹饪器具的外壳上,握持部与烹饪器具的加热装置之间设置有第一隔热件,第一隔热件可避免加热装置的热量直接传递给外壳以及握持部,防止用户在拿放烹饪器具时烫手和烫伤的情况发生,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以及烹饪器具的安全性,还可防止外壳受热形变,延长烹饪器具的使用寿命。
下面参考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的外壳及烹饪器具作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100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100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100包括:烹饪器具的外壳110、承载面板120以及加热装置130。
具体的,外壳110顶部具有开口,承载面板120架设在外壳110顶部的开口处,承载面板120可采用微晶面板、陶瓷面板等。承载面板120上用于放置锅具,加热装置130可对承载面板120上的锅具进行加热。外壳110与承载面板120围合形成容置腔,容置腔内用于装配烹饪器具100所需的功能器件及配件。
其中,加热装置130设置在容置腔中,加热装置130可采用线圈盘、远红外加热盘等一系列具有加热效果的器件,本实用新型中,以加热装置130为远红外加热盘为例进行说明。加热装置130可与外界电源直接连接,也可通过烹饪器具100内部的主板10间接与外界电源连接。
参考图1所示,为了方便烹饪器具100的组装,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些实施例中,外壳110可以包括:上盖111和下盖112。上盖111与下盖112相连,承载面板120架设在上盖111上,承载面板120、上盖111和下盖112围合形成容纳烹饪器具100所需器件的容置腔。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外壳110可以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外壳110的形状不做限制,例如可以为圆形、三角形、矩形等规则形状,还可以为不规则形状,在本实用新型中,以外壳110呈矩形为例进行说明。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握持部170、上盖111与第一隔热件160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外壳110的上盖111中,上盖111的至少一侧边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握持部170,示例性的,如图3中,上盖111呈矩形,上盖111的相对的两侧边的外侧壁上分别设置有握持部170。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握持部170可以设置在一个、两个、三个或者四个侧边上等等。
其中,握持部170可以形如图3中所示的手柄171结构,也可以是在外壳110的外侧壁上开设凹槽以形成握持部170。本实用新型对握持部170的结构不做限制。
其中,上盖111的至少一具有握持部170的侧边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第一隔热件160,这句话可以理解为,除了在上盖111的一具有握持部170的侧边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第一隔热件160外,第一隔热件160还可以设置在其他具有握持部170的侧边的内侧壁上。第一隔热件160位于握持部170与加热装置130之间。
本实用新型附图3中,以第一隔热件160设置在一具有握持部170的侧边的内侧壁上为例进行说明,该侧为离加热装置130较近的一侧。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100的外壳110,通过第一隔热件160可避免加热装置130的热量直接传递给握持部170,防止用户在拿放烹饪器具100时烫手和烫伤的情况发生,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以及烹饪器具100的安全性。并且,还可防止靠近加热装置130的外壳110的一侧受热形变,延长烹饪器具100的使用寿命。
第一隔热件160可以紧贴外壳110的内侧壁设置,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如图3中所示,第一隔热件160与外壳110的内侧壁之间保持有间隙,例如,第一隔热件160可以通过连接件161与外壳110的内侧壁相连,连接件161也可以由隔热材料制成,当然,第一隔热件160与连接件161也可以为一体件。间隙中的空气可以充当除第一隔热件160之外的第二道隔热屏障,以进一步提高隔热效果。
当然,本实用新型不止于此,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握持部170、上盖111与第一隔热件160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参考图4和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盖111的顶部径向向内设置有第二隔热件180,第二隔热件180可防止承载面板120上的热量传递到外壳110,继而传递到握持部170上,一方面可防止外壳110受热形变,延长烹饪器具100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也可防止烫手和烫伤的情况发生。
继续参考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隔热件160的顶部通过第二隔热件180与上盖111相连,第一隔热件160、第二隔热件180与上盖111围合形成底部开口的空气腔190,如此,空气腔190中的热量可从底部流出随烹饪器具100中的风道一起排出机体外,以进一步提高隔热效果。
继续参考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烹饪器具100包括:两个手柄171,两个手柄171相对设置在外壳110的两侧边的外侧壁上,该手柄171作为上文中提到的握持部170,相对设置的两个手柄171可方便用户对烹饪器具100的取放。
参考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隔热件160设置在两个手柄171中的其中一个与烹饪器具100的加热装置130之间。出于实际考虑,一般靠近加热装置130的一侧的手柄171会出现烫手现象,所以将第一隔热件160设置在两个手柄171中的其中一个与加热装置130之间可节省烹饪器具100的制造成本。
当然,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隔热件160可以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两个手柄171与烹饪器具100的加热装置130之间。以全面杜绝烫手的现象发生。
需要提到的是,第一隔热件160设置在手柄171与加热装置130之间是指,第一隔热件160在外壳110的内侧壁上的正投影需要覆盖手柄171与外壳110的连接处,以防止加热装置130的热量直接传递给手柄171。
在本申请中,“连接”或“电连接”不仅可以表示两者直接连接,也可以表示两者通过一个或者多个中间器件连接。本申请中,“安装”可以包括任何现有的安装方式,例如,可以通过连接件(例如螺栓、铆钉)和/或粘结剂等方式将一个部件固定在另一部件之上、之下或者之中。这些理解均落入本申请实施例的范围内。
继续参考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100还可以设置在容置腔内的主板10、显示板20、散热装置30以及遮挡件140。其中,加热装置130、显示板20以及散热装置30均与主板10电连接。
主板10可为加热装置130、显示板20、散热装置30等提供电能和进行控制,主板10可通过电源线40与外部电源进行连接。
显示板20可显示烹饪器具100的工作状态、功率、时间等参数供用户参考。
散热装置30可以对加热装置130进行散热,防止机体内部高温烧毁烹饪器具100。
当加热装置130与主板10电连接时,遮挡件140可遮挡主板10与加热装置130之间的电连接走线,以达到提升烹饪器具100美观度与用户使用体验的目的。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烹饪器具100还可以包括:显示板支架50,如图2中所示,显示板20可通过显示板支架50架设在散热装置30的上方,一方面,可节省烹饪器具100的内部空间,另一方面,可优化烹饪器具100内部的风道布置。
除此之外,烹饪器具100还可以包括:按键板60、调节件70。调节件70与按键板60连接,按键板60与显示板20或者主板10电连接,通过调节件70可调节烹饪器具100的功能、功率等。外壳110上可开设装配孔,调节件70可穿过装配孔与烹饪器具内部的器件电连接。
调节件70可为如图2中的旋钮,当然也可以为按钮、滑动键等一系列常规触发件。当然,关于烹饪器具100的功能、功率调节方式还可以是触摸式调节。
为了使烹饪器具100能与支撑面保持一定的距离,保证烹饪器具100的通风效果,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支撑支脚150,支撑支脚150可以可拆卸的连接在外壳110的底部,也可以固定连接在外壳110的底部。
示例性的,如图1中所示,支撑支脚150为四个,分别设置在外壳110底部的四个角处,可保证烹饪器具100的平稳性以及通风效果。
可拆卸式支撑支脚150可方便支撑支脚150的更换,烹饪器具100也可根据支撑支脚150的不同型号适应各种使用环境。本实用新型对支撑支脚150的数量不做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烹饪器具100还可以包括温控器(图中未示出),温控器可采用本领域已知的或未知的各种类型的温控器。温控器可通过紧固件连接、焊接等任意合适的方式固定在烹饪器具100的容置腔中。温控器与主板10连接,通过设置温控器,当烹饪器具100内部因工作异常或其他原因导致温度过高超过温控器的预设阈值时,温控器处可以及时感知,并控制切断电路,以防止火灾等危险事故发生,确保烹饪器具100的可靠性。为了提高烹饪器具的可靠性,温控器的数量可以为两个或者更多,以防其中一个发生故障。
烹饪器具100内还可以设置测温元件,以测量加热装置的温度。测温元件可与显示板电连接。测温元件包括但不限于热电偶、热电阻、热敏电阻等。测温元件可实时监控加热装置的温度,并反馈至显示板20,从而用户可根据反馈的温度精准的控制烹饪器具100的温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为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使两个元件内部的相连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烹饪器具的外壳,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110)的至少一侧边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握持部(170);
所述外壳(110)的至少一具有所述握持部(170)的侧边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第一隔热件(160),所述第一隔热件(160)位于所述握持部(170)与所述烹饪器具的加热装置(130)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热件(160)与所述外壳(110)的内侧壁之间具有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的外壳,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110)的顶部径向向内设置有第二隔热件(18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器具的外壳,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隔热件(160)的顶部通过所述第二隔热件(180)与所述外壳(110)相连;
所述第一隔热件(160)、所述第二隔热件(180)与所述外壳(110)围合形成底部开口的空气腔(190)。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的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手柄(171);
两个所述手柄(171)相对设置在所述的外壳(110)的两侧边的外侧壁上,所述手柄(171)为所述握持部(17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烹饪器具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热件(160)设置在所述两个手柄(171)中其中一个与所述烹饪器具的加热装置(130)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烹饪器具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热件(160)为两个;
两个所述第一隔热件(160)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手柄(171)与所述烹饪器具的加热装置(130)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10)包括:上盖(111)与下盖(112);
所述上盖(111)与所述下盖(112)相连,所述握持部(170)设置在所述上盖(111)上。
9.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的外壳(110)、承载面板(120)以及加热装置(130);
所述承载面板(120)与所述烹饪器具的外壳(110)围合形成容置腔,所述加热装置(130)设置在所述容置腔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130)为远红外加热盘。
CN202222623893.8U 2022-09-27 2022-09-27 烹饪器具的外壳及烹饪器具 Active CN2185654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23893.8U CN218565498U (zh) 2022-09-27 2022-09-27 烹饪器具的外壳及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23893.8U CN218565498U (zh) 2022-09-27 2022-09-27 烹饪器具的外壳及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565498U true CN218565498U (zh) 2023-03-03

Family

ID=853143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623893.8U Active CN218565498U (zh) 2022-09-27 2022-09-27 烹饪器具的外壳及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56549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344289B2 (en) Terminal block cooling apparatus for an electric cooking range
KR20150035619A (ko) 조리기기
CN218565498U (zh) 烹饪器具的外壳及烹饪器具
CN211961814U (zh) 一种多功能烤箱
CN218154357U (zh) 加热装置及烹饪器具
CN218154351U (zh) 烹饪器具
JP6607379B2 (ja) 加熱調理器
CN218154356U (zh) 加热装置及烹饪器具
CN212912753U (zh) 底座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20119434U (zh) 烹饪器具
CN218954947U (zh) 一种烹饪器具及烹饪套组
CN210014398U (zh) 一种电陶炉
CN210951417U (zh) 具有立体加热功能的电磁炉
CN218154352U (zh) 一种烹饪器具
CN219934061U (zh) 烹饪器具
CN219756446U (zh) 烹饪装置和烹饪器具
CN214275845U (zh) 一种电磁炉
CN219264380U (zh) 烹饪器具
JP6679850B2 (ja) ピッツア調理器
CN220379745U (zh) 一种加热装置及烹饪器具
CN219206600U (zh) 一种具有防烫功能的商用热油器
CN220546137U (zh) 液体加热容器
CN219103072U (zh) 烹饪器具
CN109931634B (zh) 加热炉具
CN216797384U (zh) 一种电烤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