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51325U -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 Google Patents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551325U
CN218551325U CN202222380637.0U CN202222380637U CN218551325U CN 218551325 U CN218551325 U CN 218551325U CN 202222380637 U CN202222380637 U CN 202222380637U CN 218551325 U CN218551325 U CN 2185513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ce
conductive
main body
end surface
body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38063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欧国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Verdewell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Verdewell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Verdewell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Verdewell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38063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5513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5513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551325U/zh
Priority to CA3210598A priority patent/CA3210598A1/en
Priority to US18/461,230 priority patent/US20240074502A1/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40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connection of cartridges and battery parts
    • A24F40/46Shape or structure of electric heating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10Devices using liquid inhalable precurso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40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connection of cartridges and battery parts
    • A24F40/44Wick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40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connection of cartridges and battery parts
    • A24F40/48Fluid transfer means, e.g. pump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00Ohmic-resistance heating
    • H05B3/02Details
    • H05B3/04Waterproof or air-tight seals for heater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00Ohmic-resistance heating
    • H05B3/20Heating elements having extended surface area substantially in a two-dimensional plane, e.g. plate-heater
    • H05B3/22Heating elements having extended surface area substantially in a two-dimensional plane, e.g. plate-heater non-flexible
    • H05B3/24Heating elements having extended surface area substantially in a two-dimensional plane, e.g. plate-heater non-flexible heating conductor being self-supporting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00Ohmic-resistance heating
    • H05B3/40Heating elements having the shape of rods or tubes
    • H05B3/42Heating elements having the shape of rods or tubes non-flexible
    • H05B3/46Heating elements having the shape of rods or tubes non-flexible heating conductor mounted on insulating base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2203/00Aspects relating to Ohmic resistive heating covered by group H05B3/00
    • H05B2203/002Heaters using a particular layout for the resistive material or resistive elements
    • H05B2203/005Heaters using a particular layout for the resistive material or resistive elements using multiple resistive elements or resistive zones isolated from each other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2203/00Aspects relating to Ohmic resistive heating covered by group H05B3/00
    • H05B2203/013Heaters using resistive films or coating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2203/00Aspects relating to Ohmic resistive heating covered by group H05B3/00
    • H05B2203/016Heaters using particular connect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2203/00Aspects relating to Ohmic resistive heating covered by group H05B3/00
    • H05B2203/021Hea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eating liquid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2203/00Aspects relating to Ohmic resistive heating covered by group H05B3/00
    • H05B2203/022Hea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eating gaseous material

Landscapes

  • Electrostatic Spraying Apparatus (AREA)
  • Filling Or Discharging Of Gas Storage Vessels (AREA)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所述雾化器包括:通气管,所述通气管包括导电端面;收容于所述通气管中的雾化芯,所述雾化芯包括端面电极;以及收容于所述通气管中的弹性导电件。所述弹性导电件设置于所述导电端面和所述端面电极之间,并与所述导电端面和所述端面电极抵接导通。雾化芯的端面电极与通气管的导电端面之间通过弹性导电件连接,一方面可使端面电极与导电端面之间的接触更好,另一方面可保证在产品一致性不好时,端面电极与导电端面之间也能形成可靠的电连接。

Description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雾化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背景技术
电子雾化装置用于将可雾化的液体基质加热雾化,以生成可供吸收的气溶胶。相关技术中的电子雾化装置通常采用多孔陶瓷制造雾化芯,这种多孔陶瓷雾化芯的引线通常需要穿过多孔陶瓷,会导致多孔陶瓷内部结构改变,且容易造成开裂。另外,在给引线电极通电布线时,电路布线较长,增加了电子雾化装置的制造难度和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改进的雾化器及具有该雾化器的电子雾化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雾化器,包括:
通气管,所述通气管包括导电端面;
收容于所述通气管中的雾化芯,所述雾化芯包括端面电极;以及
收容于所述通气管中的弹性导电件;
所述弹性导电件设置于所述导电端面和所述端面电极之间,并与所述导电端面和所述端面电极抵接导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雾化芯包括多孔陶瓷以及与所述多孔陶瓷接触的至少一个发热轨迹;所述端面电极设置于所述多孔陶瓷靠近所述导电端面的一端端面上,并与所述至少一个发热轨迹的一端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孔陶瓷呈筒状,所述至少一个发热轨迹设置于所述多孔陶瓷的内壁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气管包括第一管段以及与所述第一管段的一端连接的第二管段,所述雾化芯收容于所述第二管段,所述第二管段靠近所述第一管段的一端端面形成所述导电端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管段的内径和外径分别大于所述第一管段的内径和外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导电件包括主体部,所述主体部呈环形片状并设置于所述导电端面和所述端面电极之间,所述主体部的两端端面分别与所述导电端面和所述端面电极抵接导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导电件还包括与所述主体部连接的至少两个弹性臂,所述至少两个弹性臂沿所述主体部的周向均匀间隔排布。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两个弹性臂一体连接于所述主体部的外缘。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电端面与所述第二管段的内壁面之间通过圆弧面过渡连接,所述至少两个弹性臂呈圆弧形片状,所述至少两个弹性臂与所述圆弧面弹性抵接并导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导电件包括主体部以及与所述主体部连接的至少一个弹性臂,所述主体部与所述导电端面和所述端面电极中的一个抵接导通,所述至少一个弹性臂与所述导电端面和所述端面电极中的另一个弹性抵接导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雾化器还包括基座,所述通气管的一端嵌置于所述基座中并与所述基座接触导通。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包括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器。
实施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雾化芯的端面电极与通气管的导电端面之间通过弹性导电件连接,一方面可使端面电极与导电端面之间的接触更好,另一方面可保证在产品一致性不好时,端面电极与导电端面之间也能形成可靠的电连接。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电子雾化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电子雾化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雾化器的纵向剖面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雾化器的纵向剖面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储液雾化主体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4中雾化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雾化器的纵向剖面示意图;
图8是图7中雾化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宽度”、“厚度”、“前”、“后”、“上”、“下”、“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方”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下方”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图1-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的电子雾化装置1,该电子雾化装置1包括雾化器100以及与雾化器100配合连接的电源装置200。电源装置200用于给雾化器100供电并可控制整个电子雾化装置1的开启和关闭等操作,雾化器100用于收容液体基质并在通电后加热雾化该液体基质以生成气溶胶。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雾化器100、电源装置200均可大致呈圆柱状,且两者可沿轴向机械地和电性地连接在一起。进一步地,雾化器100、电源装置200可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可以理解地,在其他实施例中,雾化器100与电源装置200之间也可通过磁吸连接、卡扣连接等其他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在一起,或者,雾化器100与电源装置200之间也可通过不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在一起。此外,雾化器100和/或电源装置200的横截面形状也不局限于呈圆形,其也可以呈椭圆形、跑道形或长方形等其他形状。
如图3-6所示,雾化器100可包括储液雾化主体10以及设置于储液雾化主体10上端的吸嘴主体20。储液雾化主体10内形成有用于收容液体基质的储液腔110以及与储液腔110相隔离的用于输送气溶胶的输出通道120。吸嘴主体20封堵于储液腔110的上端,其内形成有与输出通道120相连通的吸气通道210。
具体地,吸嘴主体20可包括吸嘴21,吸气通道210沿纵向形成于吸嘴21内并可与吸嘴21同轴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吸嘴21可采用塑胶等硬质材料制成,利于吸气通道210的结构稳定性。进一步地,吸嘴21可包括位于下部的封堵部211以及位于上部的吸嘴部212。吸嘴部212可具有扁形外形,扁形设计能更好的贴合嘴唇,且能使烟雾更加集中,抽吸体验感更好。封堵部211嵌置于储液雾化主体10的上端开口处,以将储液腔110的上端密封封堵住。在一些实施例中,吸嘴主体20还可包括套设于封堵部211外的密封件22。该密封件22可采用硅胶等弹性材料制成,密封件22密封地设置于封堵部211的外壁面和储液腔110的上端腔壁面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吸嘴主体20可通过可拆卸的方式连接于储液雾化主体10的上端,一方面,可通过将吸嘴主体20从储液雾化主体10拆下的方式向储液腔110添加液体基质,延长雾化器100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还能够对吸嘴主体20和/或储液雾化主体10的零部件单独进行更换,降低成本。在其他实施例中,吸嘴主体20、储液雾化主体10之间也可通过不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在一起。
储液雾化主体10可包括外壳11、通气管12、雾化组件13、电极柱14以及基座16。通气管12沿纵向设置于外壳11中,并可与外壳11同轴设置。通气管12可呈圆管状,通气管12的内壁面界定出输出通道120,通气管12的外壁面与外壳11的内壁面之间界定出环形的储液腔110。通气管12的上端可嵌置于吸嘴主体20中,具体地,通气管12的上端可穿过密封件22并嵌入到吸嘴21中。其中,密封件22用于密封地包裹通气管12,吸嘴21用于确保通气管12与吸嘴主体20之间连接的可靠性。
雾化组件13收容于通气管12中并可与通气管12同轴设置。雾化组件13包括雾化芯130,雾化芯130包括吸液体131以及与吸液体131接触的发热体132。吸液体131与储液腔110导液连通,用于从储液腔110中吸取液体基质,并将该液体基质传导至发热体132。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吸液体131为多孔陶瓷,其能够通过其内部微孔结构的浸润和毛细效应从储液腔110中吸取液体基质。吸液体131可呈圆筒状,其内沿纵向贯穿形成有一雾化腔1310。该雾化腔1310与输出通道120的下端相连通,并可与输出通道120同轴设置。可以理解地,在其他实施例中,吸液体131不局限于多孔陶瓷材料,其也可采用其他多孔材料制成。
发热体132可以为发热膜,其可通过丝印、印刷或喷涂等方式成型于吸液体131的坯体上,再与吸液体131一起烧结成型;或者,发热体132也可以为单独成型的金属发热片或金属发热丝。发热体132包括至少一个发热轨迹1321以及与该至少一个发热轨迹1321的两极连接的两个端面电极1322、1323。该至少一个发热轨迹1321可设置于吸液体131的内壁面,用于在通电后发热,从而将吸液体131吸附的液体基质加热雾化。两个端面电极1322、1323分别设置于吸液体131的上端面、下端面,用于外接外部电源。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发热体132还可包括两个连接电极1324、1325,两个连接电极1324、1325分别设置于吸液体131的内壁面的上下两端,发热轨迹1321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两个连接电极1324、1325与两个端面电极1322、1323连接。可以理解地,在其他实施例中,发热体132也可不包括两个连接电极1324、1325,即,发热轨迹1321的上下两端也可直接与两个端面电极1322、1323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发热体132包括三个并联的发热轨迹1321,该三个发热轨迹1321沿吸液体131的周向均匀间隔排布,利于均匀加热吸液体131吸附的液体基质。每一发热轨迹1321在发热体132的轴向上呈非直线延伸,例如呈曲线形或折线形延伸,利于增加发热轨迹1321的加热面积。两个连接电极1324、1325呈圆筒状,两个端面电极1322、1323呈圆环形片状。连接电极1324的上端与端面电极1322连接,下端与三个发热轨迹1321的上端连接。连接电极1325的下端与端面电极1323连接,上端与三个发热轨迹1321的下端连接。可以理解地,在其他实施例中,发热轨迹1321的数量也可以为一个、两个或三个以上,和/或,发热轨迹1321也可沿直线延伸。
基座16设置于外壳11的下端,并封堵储液腔110的下端。在一些实施例中,基座16、通气管12均可导电。端面电极1322可与通气管12直接或间接电性连接,进而与基座16电性连接。电极柱14沿纵向穿设于基座16中,并与基座16电绝缘。端面电极1323与电极柱14直接或间接电性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座16可采用金属材料一体成型,并可通过铆接等方式固定于外壳11中。基座16可包括基部161、由基部161的上端面向上延伸的嵌置部162以及由基部161的下端面向下延伸的对接部163。基部161可呈圆筒状,基部161的上端面可抵靠于外壳11的下端面上,基部161的外径可与外壳11的下端外径一致。对接部163可呈圆筒状,对接部163的外壁面设置有螺纹结构,用于与电源装置200螺纹连接。对接部163的外径可小于基部161的外径。
嵌置部162可呈圆筒状并嵌置于外壳11的下部,嵌置部162的至少部分外周面与外壳11的内壁面密封配合,以将储液腔110的下端密封封堵住。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嵌置部162可包括本体部1621以及由本体部1621向外延伸的密封凸台1622。本体部1621的外壁面可与外壳11的内壁面间隙配合,且本体部1621在轴向上具有较长的长度,可减小基座16装入到外壳11中时所需的装配力度。密封凸台1622与外壳11的内壁面过盈配合,通过过盈配合增强密封效果。密封凸台1622的轴向长度较短,以在保证密封性的同时,减小基座16装入到外壳11中时所需的装配力度。此外,密封凸台1622可位于本体部1621的顶部或靠近本体部1621的顶部设置,能够使得渗入到嵌置部162的外壁面与外壳11的内壁面之间的液态基质较少,防漏液效果更好。密封凸台1622的上端还可形成有导向斜面1623,导向斜面1623的外径由下往上逐渐减小,且导向斜面1623的上端外径小于外壳11的内径,可便于将密封凸台1622导入到外壳11中。可以理解地,在其他实施例中,本体部1621的外壁面也可与外壳11的内壁面过渡配合。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密封凸台1622也可位于本体部1621的中部或下部。
进一步地,嵌置部162还可包括与本体部1621的下端连接的连接部1624。该连接部1624的外壁面可与外壳11的内壁面过盈配合,一方面能够进一步提高防漏液效果,另一方面还能够使得嵌置部162在外壳11中的固定更加牢靠。此外,由于嵌置部162位于外壳11的开口处,其对基座16装入到外壳11中时所需的装配力度的影响较小。可以理解地,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接部1624的外壁面与外壳11的内壁面之间也可采用过渡配合或间隙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座16上还可形成有隔热空间1610,隔热空间1610能够起到隔热、保温的作用,减少基座16向外传递的热量,减少热量损失。在本实施例中,隔热空间1610呈圆环形槽,其由基部161的外周面沿径向向内凹陷形成。由于基部161的外径尺寸最大,将隔热空间1610设置在基部161上,能够使得隔热空间1610具有较大的体积空间,提高隔热效果,还能减少传递到对接部163的热量,进而减少向电源装置200传递的热量。可以理解地,在其他实施例中,隔热空间1610也可呈其他形状,例如间隔设置的花瓣形。在另一些实施例中,隔热空间1610也可全部或部分形成于嵌置部162或对接部163上。此外,隔热空间1610中还可填充有隔热材料,以进一步提高隔热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储液雾化主体10还可包括固定套17,固定套17呈圆筒状并套设于外壳11的下端以及基部161外,一方面能够增强外壳11与基座16之间的固定,另一方面还能够将隔热空间1610密封住。
通气管12可采用金属材料一体成型,其可包括沿轴向从上往下依次连接的第一管段121、第二管段122、第三管段123。第一管段121、第二管段122、第三管段123的内径和外径均依次递增。第一管段121的外径最小,使得第一管段121的外壁面与外壳11的内壁面之间形成的储液腔110具有较大的储液空间。第三管段123嵌置于基座16中,第三管段123的外壁面与嵌置部162的内壁面接触导通。可以理解地,在其他实施例中,通气管12和/或基座16也可采用导电或绝缘材料制成后,再在其所需的导电部位涂覆导电层来实现导电功能。
雾化组件13收容于第二管段122和至少部分第三管段123中,吸液体131的外径可小于第二管段122的内径,便于吸液体131装入到第二管段122中,避免第二管段122过度挤压吸液体131而造成吸液体131开裂。在其他实施例中,吸液体131的外径也可等于第二管段122的内径。第二管段122的外壁面与嵌置部162的内壁面之间形成有间隔,且第二管段122的侧壁上开设有至少一个进液口1220,使得储液腔110中的液体基质能够依次经由该间隔以及该至少一个进液口1220流入到吸液体131。在本实施例中,进液口1220有多个,该多个进液口1220沿第二管段122的周向均匀间隔排布,利于向吸液体131均匀、充分供液。
第二管段122的上端具有一导电端面1221,该导电端面1221与端面电极1322直接或间接抵接并导通。在本实施例中,雾化组件13还包括弹性导电件133,导电端面1221与端面电极1322之间通过弹性导电件133电连接。弹性导电件133在雾化芯130的轴向方向上能够产生一定的弹性变形,使得雾化芯130在第二管段122的轴向上能够产生一定的弹性浮动,从而使得在产品一致性不好时,导电端面1221与端面电极1322之间依然形成有可靠的电连接。进一步地,雾化组件13还包括设置于导电端面1221与端面电极1322之间的缓冲件134,该缓冲件134可采用硅胶等绝缘弹性材料制成,能够防止在安装时压坏多孔陶瓷吸液体。
具体地,弹性导电件133可采用磷铜或316不锈钢等金属材料一体成型。弹性导电件133的表面还可设置有镀金或镀银等镀层,以提高其导电率。弹性导电件133可包括主体部1331以及与主体部1331连接的至少一个弹性臂1332。主体部1331呈圆环形片状,其可设置于导电端面1221与缓冲件134的上端面之间,与导电端面1221抵接并导通。主体部1331的上端面上还可凸出设置有多个导电凸点1334,该多个导电凸点1334沿主体部1331的周向均匀间隔排布,主体部1331经由该多个导电凸点1334与导电端面1221接触导通。由于片状的主体部1331在制造时容易产生毛刺,从而会影响主体部1331与导电端面1221之间的接触稳定性,通过增加导电凸点1334,能够保证在产品一致性不好时,主体部1331与导电端面1221之间也能实现可靠的电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导电凸点1334的数量可以为2~5个。
弹性臂1332包括用于与端面电极1322弹性抵紧并导通的导通部1335以及连接导通部1335与主体部1331的连接臂1336。较佳地,弹性臂1332有多个,该多个弹性臂1332沿主体部1331的周向均匀间隔排布,多个弹性臂1332与端面电极1322之间的电连接更加可靠。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臂1332的数量可以为2~4个,一方面能够保证弹性臂1332的宽度,使得弹性臂1332更稳定地与端面电极1322接触,另一方面能够符合制造工艺上的要求,方便制造。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弹性臂1332、导电凸点1334的数量均为三个。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臂1336呈条状并具有良好的弹性,其可由主体部1331的下端面中部斜向下延伸一段距离。导通部1335呈片状,其可由连接臂1336远离主体部1331的一端沿横向延伸,便于与端面电极1322之间形成良好的接触。连接臂1336、导通部1335的宽度可相等,便于加工成型;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接臂1336、导通部1335的宽度也可不相等,例如,导通部1335的宽度也可大于连接臂1336的宽度。连接臂1336、导通部1335之间的连接处可采用倒圆角平滑过渡连接,避免该连接处形成尖角,一方面尖角处容易造成应力集中,导致弹性臂1332容易折断,另一方面尖角还容易刮蹭端面电极1322,造成端面电极1322失效开路。进一步地,主体部1331上还可形成有多个切口1333,该多个切口1333沿主体部1331的周向均匀间隔排布,弹性臂1332可由切口1333的周向一侧向下延伸形成,一方面便于弹性导电件133一体加工成型,另一方面切口1333还能够卸去主体部1331上的部分应力,避免主体部1331与弹性臂1332的连接处出现应力过于集中的情况。
弹性导电件133至少部分包裹缓冲件134,缓冲件134还能够起到柔性支撑弹性导电件133的作用。具体地,缓冲件134呈圆环状,缓冲件134上沿纵向形成有一通孔1340,通孔1340连通输出通道120和雾化腔1310。缓冲件134的上端面可下凹形成有一用于容置主体部1331的安装槽1341,便于实现弹性导电件133在缓冲件134上的定位。安装槽1341呈可圆环形,安装槽1341的深度可等于主体部1331的厚度,使得主体部1331收容在安装槽1341中时,主体部1331的上端面与缓冲件134的上端面齐平,在保证主体部1331的上端面与导电端面1221可靠接触的同时,还能够保证缓冲件134的上端面也能够抵靠在导电端面1221上。安装槽1341的槽底面还分别对应多个切口1333凸出设置有多个定位凸起1342,该多个定位凸起1342分别嵌置于多个切口1333中,实现弹性导电件133在缓冲件134上的周向定位。缓冲件134上还贯穿设置有多个穿孔1343,用于分别供多个弹性臂1332穿过。进一步地,多个穿孔1343可分别设置于多个定位凸起1342的周向一侧。缓冲件134的下端面还可上凹形成有多个容置槽1344,分别用于容置多个导通部1335。容置槽1344的深度可等于导通部1335的厚度,使得导通部1335收容在容置槽1344中时,导通部1335的下端面与缓冲件134的下端面齐平,在保证导通部1335的下端面与端面电极1322可靠接触的同时,还能够保证缓冲件134的下端面也能够抵靠在端面电极1322上。可以理解地,在其他实施例中,安装槽1341的深度也可小于或大于主体部1331的厚度,和/或,容置槽1344的深度也可小于或大于导通部1335的厚度。
可以理解地,在其他实施例中,弹性臂1332的固定端也可与主体部1331的内壁面或外壁面连接。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弹性导电件133、缓冲件134也可倒置安装,使得主体部1331与端面电极1322抵接导通,弹性臂1332与导电端面1221弹性抵接并导通。
电极柱14的上端具有一导电端面1411,该导电端面1411与端面电极1323直接或间接抵接并导通。在本实施例中,雾化组件13还包括弹性导电件135,导电端面1411与端面电极1323之间通过弹性导电件135电连接。弹性导电件135在纵向方向上能够产生一定的弹性变形,使得雾化芯130在纵向方向上能够产生一定的弹性浮动,从而使得在产品一致性不好时,导电端面1411与端面电极1323之间依然形成有可靠的电连接。进一步地,雾化组件13还包括缓冲件136,该缓冲件136可采用硅胶等绝缘弹性材料制成。弹性导电件135至少部分包裹缓冲件136,缓冲件136能够起到柔性支撑弹性导电件135的作用。
具体地,弹性导电件135可采用磷铜或316不锈钢等金属材料一体成型。弹性导电件135的表面还可设置有镀金或镀银等镀层,以提高其导电率。弹性导电件135可包括主体部1351以及与主体部1351连接的至少一个弹性臂1352。主体部1351呈圆环形片状,其可设置于端面电极1323与缓冲件136的上端面之间,与端面电极1323抵接并导通。主体部1351的上端面还可凸出设置有多个导电凸点1354,该多个导电凸点1354沿主体部1351的周向均匀间隔排布,主体部1351经由该多个导电凸点1354与端面电极1323接触导通。由于片状的主体部1351在制造时容易产生毛刺,从而会影响主体部1351与端面电极1323之间的接触稳定性,通过增加导电凸点1354,能够保证在产品一致性不好时,主体部1351与端面电极1323之间也能实现可靠的电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导电凸点1354的数量可以为2~5个。
弹性臂1352包括用于与导电端面1411弹性抵紧并导通的导通部1355以及连接导通部1355与主体部1351的连接臂1356。较佳地,弹性臂1352有多个,该多个弹性臂1352沿主体部1351的周向均匀间隔排布,多个弹性臂1352与导电端面1411之间的电连接更加可靠。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臂1352的数量可以为2~4个,一方面能够保证弹性臂1352的宽度,使得弹性臂1352更稳定地与导电端面1411接触,另一方面能够符合制造工艺上的要求,方便制造。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弹性臂1352、导电凸点1354的数量均为三个。
在本实施例中,弹性臂1352大致具有U形片状结构。连接臂1356可由主体部1351的外缘向外侧弯折后再沿主体部1351的径向向内延伸一段距离,导通部1355由连接臂1356远离主体部1351的一端向下弯折后再沿主体部1351的径向向外延伸一段距离。连接臂1356、导通部1355的宽度可相等,便于加工成型;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接臂1356、导通部1355的宽度也可不相等,例如,导通部1355的宽度也可大于连接臂1356的宽度。
缓冲件136可呈圆环形筒状并收容于第三管段123中,其上沿纵向形成有一与雾化腔1310相连通的安装孔1360。吸液体131的下端可嵌置于安装孔1360中,一方面能够柔性夹紧固定吸液体131,另一方面通过吸液体131的外壁面与安装孔1360的孔壁面之间的密封配合以及缓冲件136的外壁面与第三管段123的内壁面之间的密封配合来防止漏液。
安装孔1360的孔壁面可沿横向延伸形成有环状凸缘1361,环状凸缘1361设置于导电端面1411与端面电极1323之间,能够防止在安装时压坏多孔陶瓷吸液体。在本实施例中,主体部1351抵靠于环状凸缘1361的上端面。弹性臂1352卡装于环状凸缘1361上,弹性臂1352的上下两个U形臂可分别抵靠在环状凸缘1361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上。电极柱14的上端通过导通部1355抵靠于环状凸缘1361的下端面。
可以理解地,在其他实施例中,弹性导电件135也可倒置安装,使得主体部1351与导电端面1411抵接导通,弹性臂1352与端面电极1323弹性抵接并导通。
电极柱14与基座16之间可通过绝缘套15绝缘密封连接。具体地,电极柱14可包括第一柱体141以及连接于第一柱体141下端的第二柱体142,第一柱体141的外径大于第二柱体142的外径。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柱体141的外径也可等于或小于第二柱体142的外径。绝缘套15可采用硅胶或塑胶材料制成,绝缘套15沿纵向设置于对接部163中,第二柱体142沿纵向设置于绝缘套15中,第一柱体141的下端面可抵靠于绝缘套15的上端面上。在一些实施例中,绝缘套15可呈一侧带有开口的圆环形,绝缘套15上沿纵向贯穿形成有通孔150,电极柱14穿设于通孔150中。绝缘套15的周向一侧形成有开断槽151,该开断槽151贯穿绝缘套15的上下两侧,便于电极柱14装配到绝缘套15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极柱14的顶面中部可向下延伸形成有一通气孔140,通气孔140的上端与雾化腔1310相连通。通气孔140的下端具有一底壁143,底壁143将通气孔140的下端封堵住,可防止漏液泄漏到外部。第一柱体141的侧壁上还形成有至少一个进气口1412,对接部163的上部未设置有螺纹结构的侧壁上还可开设有至少一个进气孔1630,第一柱体141的外壁面与基座16的内壁面之间形成有环状的通气间隙144,外界空气可依次经由进气孔1630、通气间隙144、进气口1412进入到通气孔140中。在本实施例中,进气口1412、进气孔1630分别有多个,该多个进气口1412沿第一柱体141的周向均匀间隔分布,多个进气孔1630沿对接部163的周向均匀间隔分布。
在一些实施例中,绝缘套15上还可形成有至少一个通气道152,该至少一个通气道152将通气间隙144与外界相连通。在一个实施例中,该通气道152可用于进气,即用于供外界空气进入到通气间隙144中,此时,基座16上可设置或者也可不设置进气孔1630。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该通气道152可用于将通气间隙144与电源装置200中的气流传感器相连通,以在抽吸时能够通过气流传感器启动电源装置200为雾化器100供电。
在本实施例中,通气道152有多个并沿绝缘套15的周向均匀间隔分布。每一通气道152均包括形成于绝缘套15的上端面的通气口1521以及与通气口1521相连通并沿纵向形成于绝缘套15的内壁面的通气槽1522。可以理解地,在其他实施例中,通气道152也可形成于绝缘套15的外壁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缓冲件136上还形成有换气通道,该换气通道分别与通气间隙144和进液口1220相连通,进而将储液腔110与外界相连通,用于平衡储液腔110内的压力,解决因储液腔110内负压过大而不能稳定下液的问题。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缓冲件136的底面上凹形成有贯穿缓冲件136内外侧的至少一个换气入口1362,缓冲件136的外侧壁下部形成有与该至少一个换气入口1362相连通的至少一个第一换气槽1363,缓冲件136的外侧壁上部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二换气槽1365,缓冲件136的外侧壁中部形成有连通至少一个第一换气槽1363和至少一个第二换气槽1365的连通槽1364。换气入口1362、第一换气槽1363、连通槽1364、第二换气槽1365依次连通形成换气通道。换气通道的截面积足够小,以在使用状态下具有毛细力,能够减少漏液。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换气入口1362、第一换气槽1363有多个,并沿缓冲件136的周向均匀间隔分布。多个换气入口1362与多个第一换气槽1363一一对应连通。连通槽1364有一个且呈圆环状。第二换气槽1365有多个,且多个第二换气槽1365与多个第一换气槽1363在周向上错位分布,有利于延长换气通道的路径,一方面能够进一步减缓漏液,另一方面还能够存储较多的漏液。
图7-8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的雾化器100,其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的雾化组件13还包括套设于吸液体131外的导液棉137,此外,本实施例中的雾化组件13不包括缓冲件134。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通气管12仅包括第一管段121以及与第一管段121的下端连接的第二管段122,第一管段121的内径和外径均小于第二管段122的内径和外径。雾化组件13收容于第二管段122。第二管段122的内径可略小于导液棉137的外径,使得第二管段122能够夹紧导液棉137,一方面能够固定雾化组件13,另一方面还能够通过密封减少漏液。可以理解地,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管段122的内径也可等于或大于导液棉137的外径。
弹性导电件133包括主体部1331以及与主体部1331的外缘连接的多个弹性臂1332。主体部1331呈圆环形片状,多个弹性臂1332可由主体部1331的外缘斜向下、向外延伸,并可沿主体部1331的周向均匀间隔排布。主体部1331的上端面、下端面分别与导电端面1221、端面电极1322抵接并导通。导电端面1221与第二管段122的内周面之间通过圆弧面1222过渡连接,多个弹性臂1332可呈圆弧形片状,多个弹性臂1332的上表面还可弹性抵紧于圆弧面1222上。
缓冲件136呈圆环形片状,缓冲件136设置于导电端面1411与端面电极1323之间,弹性臂1352从缓冲件136的内侧卡装在缓冲件136上。本实施例中的弹性导电件135的结构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相同,但采用倒置安装的方式,即主体部1351与导电端面1411抵接导通,弹性臂1352与端面电极1323弹性抵接并导通,能够更好地实现电连接。
可以理解地,上述各技术特征可以任意组合使用而不受限制。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可以对上述技术特点进行自由组合,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凡跟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等同变换与修饰,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涵盖范围。

Claims (12)

1.一种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气管(12),所述通气管(12)包括导电端面(1221);
收容于所述通气管(12)中的雾化芯(130),所述雾化芯(130)包括端面电极(1323);以及
收容于所述通气管(12)中的弹性导电件(133);
所述弹性导电件(133)设置于所述导电端面(1221)和所述端面电极(1323)之间,并与所述导电端面(1221)和所述端面电极(1323)抵接导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芯(130)包括多孔陶瓷以及与所述多孔陶瓷接触的至少一个发热轨迹(1321);所述端面电极(1323)设置于所述多孔陶瓷靠近所述导电端面(1221)的一端端面上,并与所述至少一个发热轨迹(1321)的一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陶瓷呈筒状,所述至少一个发热轨迹(1321)设置于所述多孔陶瓷的内壁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12)包括第一管段(121)以及与所述第一管段(121)的一端连接的第二管段(122),所述雾化芯(130)收容于所述第二管段(122),所述第二管段(122)靠近所述第一管段(121)的一端端面形成所述导电端面(122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段(122)的内径和外径分别大于所述第一管段(121)的内径和外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导电件(133)包括主体部(1331),所述主体部(1331)呈环形片状并设置于所述导电端面(1221)和所述端面电极(1323)之间,所述主体部(1331)的两端端面分别与所述导电端面(1221)和所述端面电极(1323)抵接导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导电件(133)还包括与所述主体部(1331)连接的至少两个弹性臂(1332),所述至少两个弹性臂(1332)沿所述主体部(1331)的周向均匀间隔排布。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弹性臂(1332)一体连接于所述主体部(1331)的外缘。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面(1221)与所述第二管段(122)的内壁面之间通过圆弧面(1222)过渡连接,所述至少两个弹性臂(1332)呈圆弧形片状,所述至少两个弹性臂(1332)与所述圆弧面(1222)弹性抵接并导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导电件(133)包括主体部(1331)以及与所述主体部(1331)连接的至少一个弹性臂(1332),所述主体部(1331)与所述导电端面(1221)和所述端面电极(1323)中的一个抵接导通,所述至少一个弹性臂(1332)与所述导电端面(1221)和所述端面电极(1323)中的另一个弹性抵接导通。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还包括基座(16),所述通气管(12)的一端嵌置于所述基座(16)中并与所述基座(16)接触导通。
12.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器。
CN202222380637.0U 2022-09-07 2022-09-07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Active CN2185513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80637.0U CN218551325U (zh) 2022-09-07 2022-09-07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A3210598A CA3210598A1 (en) 2022-09-07 2023-08-30 Electronic vaporization device and vaporizer thereof
US18/461,230 US20240074502A1 (en) 2022-09-07 2023-09-05 Electronic vaporization device and vaporizer thereof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80637.0U CN218551325U (zh) 2022-09-07 2022-09-07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551325U true CN218551325U (zh) 2023-03-03

Family

ID=853122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380637.0U Active CN218551325U (zh) 2022-09-07 2022-09-07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074502A1 (zh)
CN (1) CN218551325U (zh)
CA (1) CA3210598A1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40074502A1 (en) 2024-03-07
CA3210598A1 (en) 2024-03-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768986U (zh) 电子烟及其雾化装置
CN210929638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1746997U (zh) 本体组件和电子雾化装置
CN112493546A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US20230000154A1 (en) Atomization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cigarette
CN215075476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和雾化组件
CN115804480A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WO2023179257A1 (zh) 横向导液的雾化器
CN214160108U (zh) 一种雾化器
CN114259091A (zh) 雾化结构件、雾化器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18551325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218551327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209825222U (zh) 电子烟及其雾化装置
CN218551329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218551326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218551330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218571409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216568352U (zh) 雾化结构件、雾化装置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14431802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218551331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210275917U (zh) 雾化组件、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9593714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217446702U (zh) 一种雾化组件及雾化器
CN215775559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220109124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