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25222U - 电子烟及其雾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子烟及其雾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25222U
CN209825222U CN201920361149.0U CN201920361149U CN209825222U CN 209825222 U CN209825222 U CN 209825222U CN 201920361149 U CN201920361149 U CN 201920361149U CN 209825222 U CN209825222 U CN 2098252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hell
airflow
housing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36114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惠华
郭美玲
毛爱民
周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hisha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na Automatio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na Automatio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Ona Automatio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36114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8252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252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252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ostatic Spray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子烟及其雾化装置,雾化装置包括壳体、雾化组件、导液体以及底座,所述壳体内设有相隔开的气流通道和储液仓;所述雾化组件包括基体以及发热片,所述基体安装在所述壳体的第一端,所述底座安装在所述基体远离所述壳体的一侧;所述基体上设有与所述储液仓相连通的容置槽,所述发热片横跨所述容置槽设置在所述基体上并位于所述气流通道中;所述导液体设置在所述容置槽内并与所述发热片相接触,以将所述储液仓内的烟液导至所述发热片。本实用新型的电子烟雾化装置,其中雾化组件以发热片作为发热体与导液体大面积接触,实现大面积雾化;该雾化装置构件较少,防漏性好,结构简单,利于自动化生产及提高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电子烟及其雾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烟及其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子烟中,雾化组件包括发热体和导液体,发热体通常通过缠绕、印刷等方式附着在导液体上,这类雾化组件的劣势在于:
1.雾化组件受到发热体圈数和印刷面积的限制,雾化面积小,烟雾量小;
2.发热体需要额外增加两个导体,分别与雾化装置的正负极相连接,再通过雾化装置的正负极与供电装置连接,通常情况下,雾化装置的正负极兼具连接供电装置的功能;雾化装置结构复杂,组装效率低,不利于自动化生产。
3.导液体需要额外增加支撑座、密封件才能组装成雾化装置,否则雾化装置有漏液风险,结构较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雾化面积大、可自动化生产的电子烟的雾化装置及具有该雾化装置的电子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子烟雾化装置,包括壳体、雾化组件、导液体以及底座,所述壳体内设有相隔开的气流通道和储液仓;
所述雾化组件包括基体以及发热片,所述基体安装在所述壳体的第一端,所述底座安装在所述基体远离所述壳体的一侧;所述基体上设有与所述储液仓相连通的容置槽,所述发热片横跨所述容置槽设置在所述基体上并位于所述气流通道中;所述导液体设置在所述容置槽内并与所述发热片相接触,以将所述储液仓内的烟液导至所述发热片。
优选地,所述壳体内设有沿所述壳体轴向延伸的筒体,所述筒体的内部通道形成所述储液仓,所述筒体和所述壳体内壁面之间的空间形成所述气流通道;
所述基体配合在所述筒体的端部上,所述发热片设置在所述基体背向所述筒体的表面上;所述底座支撑所述基体并与所述壳体的第一端紧配合;所述气流通道延伸通过所述基体和所述底座之间。
优选地,所述电子烟雾化装置还包括连通所述气流通道的气流出口和气流进口;
所述气流出口设置在所述壳体的第二端上;
所述气流进口设置在所述壳体的第二端上并与所述气流出口相对;或者,所述气流进口与所述气流出口相对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或者,所述气流进口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侧壁和/或底座的侧板上。
优选地,所述底座包括基座以及连接在所述基座上的侧板;所述基座与所述壳体的第一端相适配以将所述壳体的第一端封闭并支撑在所述基体的一侧;所述侧板与所述壳体的内壁面紧配合。
优选地,所述发热片的两端分别设有用于与电子烟的供电装置电连接的导体;所述基座上设有贯穿其相对两面以露出所述导体的通槽。
优选地,所述壳体内设有沿所述壳体轴向延伸的筒体,所述筒体的内部通道形成所述气流通道,所述筒体和所述壳体内壁面之间的空间形成所述储液仓;
所述基体封堵在所述壳体的第一端并与所述筒体的端部相接,所述导液体在所述容置槽内与所述气流通道正相对,所述发热片位于所述导液体朝向所述筒体的一侧;所述基体上还设有位于所述容置槽外围并与其相连通的导液槽,所述储液仓与所述导液槽相连通,以使得所述储液仓内的烟液进入所述导液槽被所述容置槽内的导液体吸附;
所述壳体的第二端上设有连通所述气流通道的气流口。
优选地,所述基体朝向所述壳体的一侧上设有配合所述储液仓的定位柱,所述定位柱中空以连通所述储液仓和导液槽。
优选地,所述电子烟雾化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基体和所述壳体的第一端之间的密封座。
优选地,所述密封座在所述基体上将所述定位柱套设其中,且所述密封座上设有与所述定位柱相连通的导液口以及设有向所述筒体方向凸出的定位筒部,所述定位筒部插接到与所述筒体的端部内,与该端部紧配合。
优选地,所述发热片的两端分别设有用于与电子烟的供电装置电连接的导体;所述导体露出所述基体外。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子烟,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雾化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电子烟的雾化装置,其中雾化组件以发热片作为发热体与导液体大面积接触,实现大面积雾化;该雾化装置构件较少,防漏性好,结构简单,利于自动化生产及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雾化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雾化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雾化装置中雾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雾化装置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雾化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雾化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雾化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雾化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电子烟雾化装置10,包括壳体11、雾化组件12、导液体13以及底座14。
其中,壳体11内设有相隔开的气流通道101和储液仓102,分别用于烟液雾化后通过排出和储存烟液。壳体11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本实施例中,壳体11为第一端开放、相对的第二端封闭的筒体结构。
雾化组件12安装在壳体11的第一端,底座14安装在基体121远离壳体11的一侧,两者配合将壳体11开放的第一端封闭。雾化组件12包括基体121以及发热片122。雾化组件12以基体121安装在壳体11的第一端,该基体121为多边体结构或柱状结构等,用于固定支撑发热片122,可采用耐高温的塑胶材料制成,具有绝缘性能的同时在发热片122通电发热时不发生熔化等现象。发热片122用于加热雾化烟液,为区别于发热丝的片状结构,可以最大限度与导液体13接触,增大雾化面积。发热片122为实心片体或网片结构,可以是不锈钢、镍、钛、镍铬合金、铝或碳材料等制成。发热片122的外周形状可以是但不限于多边形、椭圆形、圆形等各种形状。作为选择,发热片122通过热压或者模内注塑固定在基体121上。
基体121上设有与储液仓102相连通的容置槽120,发热片122横跨容置槽120设置在基体121上并位于气流通道101中。导液体13设置在容置槽120内并与发热片122相接触,以将储液仓102内的烟液导至发热片122。发热片122将烟液雾化,形成的烟雾沿着气流通道101排出壳体11。导液体13可以是导液棉等多孔结构。
底座14安装在基体121远离壳体11的一侧。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壳体11内设有沿壳体11轴向延伸的筒体15,筒体15的一端连接在壳体11第二端的内端面,另一端开放。筒体15的内部通道形成储液仓102,筒体15和壳体11内壁面之间的空间形成气流通道101。
雾化组件12的基体121通过紧配合方式等配合在筒体15的端部上,将该筒体15的开放端部封堵;基体121的外周形状对应筒体15形状设置。基体121上的容置槽120贯穿基体121的相对两个表面,从而与储液仓102相连通,导液体13与储液仓102导液连通。发热片122设置在基体121背向筒体15的表面上,从而横跨在容置槽120一侧并与导液体13相接触。发热片122的两端分别设有导体123,对应正负极,用于与电子烟的供电装置电连接。
导体123可以覆盖连接在发热片122的端部上,也可以直接与发热片122的端部相接。导体123采用金属材料制成,可以与发热片122相同材料制成,进一步可以通过电镀、刷镀、冲压等方式与发热片122一体制成。
底座14支撑基体121并与壳体11的第一端紧配合;气流通道101延伸通过基体121和底座14之间。底座14的外周形状与壳体11的外周形状对应设置。
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底座14包括基座141以及连接在基座141上的侧板142。侧板142可以如图4所示的两块,也可以是对应基座141外周缘的一个环形板。基座141与壳体11的第一端相适配以将壳11体的第一端封闭并支撑在基体121的一侧;侧板142与壳体11的内壁面紧配合。
作为选择,筒体15的轴向长度小于壳体11的轴向长度,从而筒体15整体是位于壳体11内部。基体121安装到壳体11内部以封堵在筒体15的端部上。底座14整体也可以设置在壳体11内部,基座141靠近支撑在基体121的下方,侧板142与壳体11的内壁面紧配合以使得底座14固定在壳体11上。
底座14的基座141上设有贯穿其相对两面以露出导体123的通槽143。将壳体11的第一端作为底部,从而发热片122两端上的导体123可通过通槽143露出壳体11的底部,即也露出在整个雾化装置的底部,方便直接与电子烟的供电装置的正负极电连接。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电子烟雾化装置还包括连通气流通道101的气流出口103和气流进口104。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气流出口103设置在壳体11的第二端上。气流进口104与气流出口103相对设置在底座14上,具体位于底座14的基座141上,使得本实施例的雾化装置底部进气,便于快速带着发热片122雾化的烟雾。气流的流通方向如图2中箭头所示,从气流进口103进入后,沿着气流通道301依次经过所述基体121和底座14之间、侧板142和筒体15之间以及壳体11内壁面与筒体15之间,从气流出口103流出。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电子烟雾化装置20,包括壳体21、雾化组件22、导液体23以及底座24。
其中,壳体21内设有相隔开的气流通道201和储液仓202,分别用于烟液雾化后通过排出和储存烟液。雾化组件22包括基体221以及发热片222,基体221安装在壳体21的第一端,底座24安装在基体221远离壳体21的一侧。基体221上设有与储液仓202相连通的容置槽,发热片222横跨容置槽设置在基体221上并位于气流通道201中;导液体23设置在容置槽内并与发热片222相接触,以将储液仓202内的烟液导至发热片222。
壳体21、雾化组件22、导液体23以及底座24的具体设置及配合关系等均参考上述第一实施例相关所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连通气流通道201的气流出口203和气流进口204均设置在壳体11的第二端上,两者间隔相对;如图5中箭头所示,气流从气流进口204进入气流通道201并通过发热片222,将发热片222加热雾化的烟雾带到气流出口203。
气流出口203和气流进口204在壳体11上同端的设置,使得两者朝向相同。结合电子烟使用时以气流出口203所在部分作为顶部供给用户抽吸,气流进口204同为处于顶部的设置,较于底部的设置更加有效防止漏液。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为了区分气流进口204和气流出口203,壳体11的第二端端面上设有围接在气流出口203的吸嘴部205,吸嘴部205与气流出口203相连通。
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电子烟雾化装置30,包括壳体31、雾化组件32、导液体33以及底座34。
其中,壳体31内设有相隔开的气流通道301和储液仓302,分别用于烟液雾化后通过排出和储存烟液。雾化组件32包括基体321以及发热片323,基体321安装在壳体31的第一端,底座34安装在基体321远离壳体31的一侧。基体321上设有与储液仓302相连通的容置槽,发热片323横跨容置槽设置在基体321上并位于气流通道301中;导液体33设置在容置槽内并与发热片323相接触,以将储液仓302内的烟液导至发热片323。
壳体31、雾化组件32、导液体33以及底座34的具体设置及配合关系等均参考上述第一实施例相关所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连通气流通道301的气流出口303设置在壳体31的第二端上,气流进口304设置在雾化装置的侧面。具体地,气流进口304设置在壳体31的侧壁和/或底座34的侧板342上,以连通气流通道301,实现雾化装置的中部进气(气流方向如图6中箭头所示),在保证有效防漏液的同时,有效防呆,防止抽烟过程中,用户不小心含住顶部进气的进气孔而憋气或不出烟。
作为选择,如图6所示,底座34的基座341可以位于壳体31第一端的外侧,通过侧板342与壳体31的内壁面紧配合将底座34整体固定在壳体31的第一端处。对于上述的该种方式,气流进口304可以设置在位于壳体31外的侧板342上,也可以设置在壳体31的侧壁上或者贯穿壳体31侧壁和侧板342。
如图7、8所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电子烟雾化装置40,包括壳体41、雾化组件42、导液体43以及底座44。
其中,壳体41内设有相隔开的气流通道401和储液仓402,分别用于烟液雾化后通过排出和储存烟液。雾化组件42包括基体421以及发热片423,基体421安装在壳体41的第一端,底座44安装在基体421远离壳体41的一侧。基体421上设有与储液仓402相连通的容置槽420,发热片423横跨容置槽420设置在基体421上并位于气流通道401中;导液体43设置在容置槽420内并与发热片423相接触,以将储液仓402内的烟液导至发热片423。
本实施例中,壳体41为第一端开放、相对的第二端封闭的筒体结构。
壳体41内设有沿壳体41轴向延伸的筒体45,筒体45的一端连接在壳体41第二端的内端面,另一端开放。筒体45的内部通道形成气流通道401,筒体45和壳体41内壁面之间的空间形成储液仓402。壳体41的第二端上设有连通气流通道401的气流口403,作为气流进出口。
雾化组件42的基体421封堵在壳体41的第一端并与筒体45的端部相接。导液体43在容置槽420内与气流通道401正相对,发热片422位于导液体43朝向筒体45的一侧。以如图8所示雾化装置的放置方向为例,发热片422位于导液体43的上方,气流通道401位于发热片422的上方,有利于发热片422雾化气流通道401内冷凝的烟液,节约资源。
基体421为多边体结构或柱状结构等,用于固定支撑发热片422,可采用耐高温的塑胶材料制成,具有绝缘性能的同时在发热片422通电发热时不发生熔化等现象。发热片422用于加热雾化烟液,为区别于发热丝的片状结构,可以最大限度与导液体43接触,增大雾化面积。发热片422为实心片体或网片结构,可以是不锈钢、镍、钛、镍铬合金、铝或碳材料等制成。发热片422的外周形状可以是但不限于多边形、椭圆形、圆形等各种形状。作为选择,发热片422通过热压或者模内注塑固定在基体421上。
基体421上的容置槽420贯穿基体421的相对两个表面,发热片422设置在基体421朝向筒体45的表面上并横跨容置槽420,底座44配合在基体421的相对另一表面,将位于该表面的容置槽420开口封闭。
发热片422的两端分别设有导体(未图示),对应正负极,用于与电子烟的供电装置电连接。导体露出基体421外,以便于与供电装置电连接;基体421上可设有通槽等结构便于导体露出。导体可以覆盖连接在发热片422的端部上,也可以直接与发热片422的端部相接。导体采用金属材料制成,可以与发热片422相同材料制成,进一步可以通过电镀、刷镀、冲压等方式与发热片422一体制成。
基体421上还设有位于容置槽420外围并与其相连通的导液槽423,储液仓402与导液槽423相连通,以使得储液仓402内的烟液进入导液槽423被容置槽420内的导液体43吸附(如图8中箭头所示),再通过发热片422加热雾化后从气流通道401及气流口403排出。
进一步地,基体421朝向壳体11的一侧上设有配合储液仓402的定位柱424,定位柱424中空以连通储液仓402和导液槽423。本实施例中,定位柱424设有两个,在基体421上间隔相对,容置槽420贯穿基体421朝向筒体45的表面所形成的开口位于两个定位柱424之间,并与气流通道401相对且相连通。筒体45的端部可对应支撑在两个定位柱424之间,抵接在定位柱424的侧壁端面上。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电子烟雾化装置还包括密封座46,设置在基体421和壳体41的第一端之间。
密封座46在基体421上将定位柱424套设其中。密封座46为一端开放、一端封闭的筒状结构,其以开放端套设到基体421上,定位柱424的端部在与密封座46封闭端的内端面抵接,定位柱424的侧面与密封座46的内壁面相抵接。密封座46以其封闭端的端面与筒体46的端部配合,密封座46的外周侧面与壳体41的内壁面相抵接。
密封座46上对应定位柱424的位置设有导液口460,导液口460与定位柱424相连通,从而储液仓402内的烟液通过导液口460、定位柱424流到导液槽423内。密封座46上还设有向筒体45方向凸出的定位筒部461,定位筒部461插接到与筒体45的端部内,与该端部紧配合。基体421、密封座46和壳体41之间依次紧配合,实现三者固定为一体。
本实用新型的雾化装置,在组装时,依次将雾化组件和底座等安装到壳体上即可,操作简单,可自动化生产,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的电子烟,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的雾化装置;还包括供电装置,雾化装置和供电装置相接,雾化装置中导体与供电装置的正负电极通过导线或直接接触连接,实现两者的电连接。该电子烟雾化量大,提高用户的使用感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电子烟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雾化组件、导液体以及底座,所述壳体内设有相隔开的气流通道和储液仓;
所述雾化组件包括基体以及发热片,所述基体安装在所述壳体的第一端,所述底座安装在所述基体远离所述壳体的一侧;所述基体上设有与所述储液仓相连通的容置槽,所述发热片横跨所述容置槽设置在所述基体上并位于所述气流通道中;所述导液体设置在所述容置槽内并与所述发热片相接触,以将所述储液仓内的烟液导至所述发热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沿所述壳体轴向延伸的筒体,所述筒体的内部通道形成所述储液仓,所述筒体和所述壳体内壁面之间的空间形成所述气流通道;
所述基体配合在所述筒体的端部上,所述发热片设置在所述基体背向所述筒体的表面上;所述底座支撑所述基体并与所述壳体的第一端紧配合;所述气流通道延伸通过所述基体和所述底座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烟雾化装置还包括连通所述气流通道的气流出口和气流进口;
所述气流出口设置在所述壳体的第二端上;
所述气流进口设置在所述壳体的第二端上并与所述气流出口相对;或者,所述气流进口与所述气流出口相对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或者,所述气流进口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侧壁和/或底座的侧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基座以及连接在所述基座上的侧板;所述基座与所述壳体的第一端相适配以将所述壳体的第一端封闭并支撑在所述基体的一侧;所述侧板与所述壳体的内壁面紧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片的两端分别设有用于与电子烟的供电装置电连接的导体;所述基座上设有贯穿其相对两面以露出所述导体的通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沿所述壳体轴向延伸的筒体,所述筒体的内部通道形成所述气流通道,所述筒体和所述壳体内壁面之间的空间形成所述储液仓;
所述基体封堵在所述壳体的第一端并与所述筒体的端部相接,所述导液体在所述容置槽内与所述气流通道正相对,所述发热片位于所述导液体朝向所述筒体的一侧;所述基体上还设有位于所述容置槽外围并与其相连通的导液槽,所述储液仓与所述导液槽相连通,以使得所述储液仓内的烟液进入所述导液槽被所述容置槽内的导液体吸附;
所述壳体的第二端上设有连通所述气流通道的气流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朝向所述壳体的一侧上设有配合所述储液仓的定位柱,所述定位柱中空以连通所述储液仓和导液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烟雾化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基体和所述壳体的第一端之间的密封座;
所述密封座在所述基体上将所述定位柱套设其中,且所述密封座上设有与所述定位柱相连通的导液口以及设有向所述筒体方向凸出的定位筒部,所述定位筒部插接到与所述筒体的端部内,与该端部紧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片的两端分别设有用于与电子烟的供电装置电连接的导体;所述导体露出所述基体外。
10.一种电子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雾化装置。
CN201920361149.0U 2019-03-20 2019-03-20 电子烟及其雾化装置 Active CN2098252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61149.0U CN209825222U (zh) 2019-03-20 2019-03-20 电子烟及其雾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61149.0U CN209825222U (zh) 2019-03-20 2019-03-20 电子烟及其雾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25222U true CN209825222U (zh) 2019-12-24

Family

ID=689073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361149.0U Active CN209825222U (zh) 2019-03-20 2019-03-20 电子烟及其雾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2522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75126A (zh) * 2019-03-20 2019-06-14 昂纳自动化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电子烟及其雾化装置
CN110959914A (zh) * 2019-12-27 2020-04-07 昂纳自动化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连体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75126A (zh) * 2019-03-20 2019-06-14 昂纳自动化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电子烟及其雾化装置
CN110959914A (zh) * 2019-12-27 2020-04-07 昂纳自动化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连体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895562B1 (en) Atomizing head, atomizer and electronic cigarette
CN110897200B (zh) 电子烟的雾化装置
US20180317559A1 (en) Atomizing head, atomizer and electronic cigarette thereof
RU2573948C2 (ru) Всасывающая насадка электронной сигареты
WO2020186486A1 (zh) 电子烟及其雾化装置
CN106983177B (zh) 电子烟及其雾化装置
CN210726705U (zh) 雾化组件、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0869884U (zh) 雾化器及电子烟
CN209825222U (zh) 电子烟及其雾化装置
CN109875126A (zh) 电子烟及其雾化装置
CN110959914B (zh) 连体烟
CN209768989U (zh) 雾化装置及电子雾化设备
CN111838771A (zh) 电子烟及其雾化装置
CN210538902U (zh) 一种雾化组件及应用该种雾化组件的雾化器
CN211960909U (zh) 一种电子烟烟弹及使用其的电子烟产品
CN216853795U (zh) 气溶胶生成装置和气溶胶提供系统
CN218185246U (zh) 雾化芯、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4431802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114794537A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116268602A (zh) 雾化器及电子烟
CN210538919U (zh) 电子烟及其气流开关支架、气流开关组件及供电装置
CN218551327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212088084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9920294U (zh) 雾化芯组件以及烟弹、电子烟
CN220571548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721

Address after: Room D, 17th Floor, Xiangming Building, 118 Xinhua Middle Road, Xiaolan, Zhongshan, Guangdong 528400

Patentee after: Zhongshan Shengyufeng Trad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18 7th floor, 35 Cuijing Road, Pingshan New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O-NET AUTOMATION TECHNOLOGY (SHENZHEN)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225

Address after: 518000, Building 207, Phase 2, Fend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Baoyuan Community, Shiyan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Shisha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D, 17th Floor, Xiangming Building, 118 Xinhua Middle Road, Xiaolan, Zhongshan, Guangdong 528400

Patentee before: Zhongshan Shengyufeng Trading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