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44432U - 底座及灶具燃烧器 - Google Patents

底座及灶具燃烧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544432U
CN218544432U CN202222711167.1U CN202222711167U CN218544432U CN 218544432 U CN218544432 U CN 218544432U CN 202222711167 U CN202222711167 U CN 202222711167U CN 218544432 U CN218544432 U CN 2185444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ying
nozzles
outer ring
gas
st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71116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国�
胡杨
梁之博
欧伟成
潘叶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att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att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atti Co Ltd filed Critical Vatt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71116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5444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5444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5444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rying-Pans Or Fry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底座及灶具燃烧器,属于厨电技术领域。底座包括底座本体,安装在其上的一内环喷嘴、两外环喷嘴、两爆炒喷嘴、第一至第三气管接头。两爆炒喷嘴与两外环喷嘴一一对应,并位于对应的外环喷嘴旁。在灶具燃烧器正常工作时,通过第二气管接头、内环气道及一内环喷嘴向内火盖供应燃气,通过第一气管接头、外环气道及两外环喷嘴向外火盖供应燃气。需要爆炒时,在正常工作的基础上,通过第三气管接头、爆炒气道及两爆炒喷嘴向外火盖供应燃气,瞬时将灶具燃烧器的火力加大到高于5.2Kw,满足烹饪对大火力的需求。底座还具有结构紧凑简单,成本较低的优点。

Description

底座及灶具燃烧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底座及灶具燃烧器。
背景技术
灶具燃烧器按照进风方式不同分为上进风燃烧器及下进风燃烧器。以上进风燃烧器为例,上进风燃烧器越来越被广泛地应用在燃气灶、集成灶及集成烹饪中心等相关产品上。
然而受上进风燃烧器结构本身的限制,热负荷往往没下进风燃烧器大。而某些烹饪场景下,如爆炒,需要的火力超过5.2Kw。常规的带有上进风燃烧器的燃气灶满足不了这一需求。如果要做到大热负荷,上进风燃烧器的直径需要做到较大,这样成本较高且热效率也较低。
因此,亟需研制出一种不但瞬时火力超过5.2Kw,且成本低的具有上进风的灶具燃烧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进风的灶具燃烧器,该灶具燃烧器不但常规热负荷可做到5.2Kw,而且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灶具燃烧器的底座。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底座,包括:
底座本体,用作支撑;
一内环喷嘴,安装在所述底座本体处,用于向内火盖喷射燃气;
两外环喷嘴,呈间隔布置,安装在所述底座本体处,用于向外火盖喷射燃气;
两爆炒喷嘴,与所述两外环喷嘴一一对应,安装在所述底座本体处并位于对应的外环喷嘴旁,用于在需要更大的火力时向外火盖喷射燃气;
第一气管接头,经外环气道与所述两外环喷嘴连通;
第二气管接头,经内环气道与所述一内环喷嘴连通;以及
第三气管接头,经爆炒气道与所述两爆炒喷嘴连通;
其中,所述外环气道、所述内环气道及所述爆炒气道为独立气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一内环喷嘴、所述两外环喷嘴及所述两爆炒喷嘴安装在所述底座本体的一表面处,所述第一气管接头至第三气管接头、所述外环气道、所述内环气道及所述爆炒气道安装在所述底座本体中与一表面相对的另一表面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一气管接头至第三气管接头均由所述底座本体向外伸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一内环喷嘴安装在所述底座本体中靠近中心的位置处,所述内环气道呈L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两外环喷嘴安装在所述底座本体的一侧,所述外环气道呈L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外环气道包括:
外环主气道,呈L型,具有呈直角的长边及短边,所述长边与所述第一气管接头相连;以及
两外环分气道,对应设置在所述外环主气道的短边的两个端点位置处,用于连通对应的外环喷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爆炒气道包括:
爆炒主气道,一端与所述第三气管接头相连,靠近中部位置处设有爆炒分气孔,另一端设有一爆炒出气孔,与所述两爆炒喷嘴中的一爆炒喷嘴连通;以及
爆炒分气道,一端与所述爆炒分气孔相连,所述爆炒分气道中设有另一爆炒出气孔,与所述两爆炒喷嘴中的另一爆炒喷嘴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底座还包括安装孔,形成在所述底座本体中,用于容纳点火器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灶具燃烧器,包括内火盖、外火盖及分气盘,还包括上述的底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分气盘中设有与所述两外环喷嘴对应的两外环引射管,每一外环引射管具有吸气口,所述两外环喷嘴及所述两爆炒喷嘴均朝向对应的外环引射管的吸气口,且该吸气口向对应的爆炒喷嘴方向扩大。
本实用新型中的一个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底座的灶具燃烧器,在正常工作时,通过第二气管接头、内环气道及一内环喷嘴向内火盖供应燃气,通过第一气管接头、外环气道及两外环喷嘴向外火盖供应燃气。需要爆炒时,在正常工作的基础上,通过第三气管接头、爆炒气道及两爆炒喷嘴向外火盖供应燃气,瞬时将灶具燃烧器的火力加大到高于5.2Kw,满足烹饪对大火力的需求。此外,底座还具有结构紧凑简单,成本较低的优点。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其示例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特征及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底座的示意性主视图;
图2是图1示出的底座的示意性后视图;
图3是图2示出的底座的沿A-A线剖切后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4是将图2示出的底座的爆炒气道剖开后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灶具燃烧器的示意性立视图;
图6是将图5示出的灶具燃烧器的分气盘剖开后的示意性剖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0灶具燃烧器,
10底座,
101底座本体,102内环喷嘴,103外环喷嘴,1031第一外环喷嘴,1032第二外环喷嘴,104爆炒喷嘴,1041第一爆炒喷嘴,1042第二爆炒喷嘴,105第一气管接头,106第二气管接头,107第三气管接头,108外环气道,1081外环主气道,1082第一外环分气道,1083第二外环分气道,109内环气道,110爆炒气道,1101爆炒主气道,1102爆炒分气孔,1103第一爆炒出气孔,1104爆炒分气道,1105第二爆炒出气孔,111安装孔,112堵盖,
20内火盖,
30外火盖,
40分气盘,41外环引射管,42吸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实用新型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
用语“一个”、“一”、“该”、“所述”用以表示存在一个或多个要素/组成部分/等;用语“包括”和“具有”用以表示开放式的包括在内的意思并且是指除了列出的要素/组成部分/等之外还可存在另外的要素/组成部分/等。
如图1-图6所示,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底座的示意性主视图。图2是图1示出的底座的示意性后视图。图3是图2示出的底座的沿A-A线剖切后的示意性剖视图。图4是将图2示出的底座的爆炒气道剖开后的示意性剖视图。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灶具燃烧器的示意性立视图。图6是将图5示出的灶具燃烧器的分气盘剖开后的示意性剖视图。
如图1所示,还可参见图2-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底座10,包括:底座本体101、一内环喷嘴102、两外环喷嘴103、两爆炒喷嘴104、第一气管接头105、第二气管接头106和第三气管接头107。底座本体101用作支撑及安装基础。一内环喷嘴102安装在底座本体101处,用于向内火盖喷射燃气。两外环喷嘴103既第一外环喷嘴1031和第二外环喷嘴1032,呈间隔布置,均安装在底座本体101处,用于向外火盖喷射燃气。两爆炒喷嘴104既第一爆炒喷嘴1041和第二爆炒喷嘴1042。两爆炒喷嘴104与两外环喷嘴103一一对应。具体实施时,可以是第一爆炒喷嘴1041与第一外环喷嘴1031对应,第二爆炒喷嘴1042与第二外环喷嘴1032对应。两爆炒喷嘴104安装在底座本体101处并位于对应的外环喷嘴103旁,用于在需要更大的火力时向外火盖喷射燃气。如图2所示,第一气管接头105经外环气道108与两外环喷嘴103连通,以将外部燃气通入两外环喷嘴103。第二气管接头106经内环气道109与一内环喷嘴102连通,以将外部燃气通入内环喷嘴102。第三气管接头107,经爆炒气道110与两爆炒喷嘴104连通,以将外部燃气通入两爆炒喷嘴104。其中,外环气道108、内环气道109及爆炒气道110为独立气道。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中,在灶具燃烧器正常工作时这两个爆炒喷嘴104不通燃气,在需要更大的火力时,如爆炒时,这两个爆炒喷嘴104通燃气,分别将燃气射入外环引射管。每个外环喷嘴103旁边都设一个爆炒喷嘴104的好处在于,可以将需要增大的燃气流量平均分配给两根外环引射管,能引射足够的空气进入引射管,且能在引射管内与外环喷嘴103所引射的燃气及空气进行均匀混合,使得燃烧充分,CO排放较低,且火焰更均匀。
此外,如图2所示,两个爆炒喷嘴104共用一个爆炒气道110,气道设置在底座本体101上,结构紧凑简单,成本较低。
综上,如图1及图2,所示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底座10的灶具燃烧器,在正常工作时,通过第二气管接头106、内环气道109及一内环喷嘴102向内火盖供应燃气,通过第一气管接头105、外环气道108及两外环喷嘴103向外火盖供应燃气。需要爆炒时,在正常工作的基础上,通过第三气管接头107、爆炒气道110及两爆炒喷嘴104向外火盖供应燃气,瞬时将灶具燃烧器的火力加大到高于5.2Kw,满足烹饪对大火力的需求。此外,底座10还具有结构紧凑简单,成本较低的优点。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一内环喷嘴102、两外环喷嘴103及两爆炒喷嘴104安装在底座本体101的一表面处。一表面可以是底座本体101的上表面。第一气管接头105至第三气管接头107、外环气道108、内环气道109及爆炒气道110安装在底座本体101中与一表面相对的另一表面处。另一表面可以是底座本体101的下表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气管接头105至第三气管接头107均由底座本体101向外伸出,以便于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还可参见图3,一内环喷嘴102安装在底座本体101中靠近中心的位置处,内环气道109呈L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还可参见图3,两外环喷嘴103安装在底座本体101的一侧,外环气道108呈L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还可参见图3,外环气道108包括:外环主气道1081和两外环分气道。外环主气道1081呈L型,具有呈直角的长边及短边。外环主气道1081的长边的一端与第一气管接头105相连,外环主气道1081长边的另一端连接短边。两外环分气道对应设置在外环主气道1081的短边的两个端点位置处,用于连通对应的外环喷嘴103。本例中,两外环分气道为第一外环分气道1082和第二外环分气道1083。第一外环分气道1082连接第一外环喷嘴1031,第二外环分气道1083连接第二外环喷嘴1032。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还可参见图4,爆炒气道110包括:爆炒主气道1101和爆炒分气道1104。爆炒主气道1101的一端与第三气管接头107相连。爆炒主气道1101靠近中部位置处设有爆炒分气孔1102。爆炒主气道1101的另一端设有第二爆炒出气孔1105。第二爆炒出气孔1105与第二爆炒喷嘴1042连通。爆炒分气道1104的一端与爆炒分气孔1102相连。爆炒分气道1104的另一端端设有第一爆炒出气孔1103。第一爆炒出气孔1103与第一爆炒喷嘴1041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底座10还包括安装孔111,形成在底座本体101中,用于容纳点火器针。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内环气道109中对应内环喷嘴102的位置处设有一个堵盖112。外环气道108中对应两外环喷嘴103的位置处设有两个堵盖112。爆炒气道110中对应两爆炒喷嘴104及爆炒分气孔1102位置处设有三个堵盖112。
如图5所示,还可参见图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灶具燃烧器100,包括内火盖20、外火盖30及分气盘40,还包括如图1-图4所示的底座1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分气盘40中设有与两外环喷嘴103对应的两外环引射管41。每一外环引射管41具有一吸气口42。两外环喷嘴103及两爆炒喷嘴104均朝向对应的外环引射管41的吸气口42,且该吸气口42向对应的爆炒喷嘴104方向扩大。以第一外环喷嘴1031和第一爆炒喷嘴1041为例,它们均朝向对应的外环引射管41的吸气口42。该吸气口42朝向第一爆炒喷嘴1041方向形成扩口。
本实用新型的灶具燃烧器100的两爆炒喷嘴104置于两外环喷嘴103旁边。对应的外环引射管41吸气口42向对应的爆炒喷嘴104方向扩大。在正常工作时这两个爆炒喷嘴104不通燃气,在需要更大的火力时如爆炒时,这两个爆炒喷嘴104通燃气,分别将燃气射入外环引射管41。每个外环喷嘴103旁边都设一个爆炒喷嘴104的好处在于,可以将需要增大的燃气流量平均分配给两根外环引射管41,能引射足够的空气进入引射管且能在引射管内与外环喷嘴103所引射的燃气及空气进行均匀混合,使得燃烧充分,CO排放较低,且火焰更均匀。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的灶具燃烧器100采用上述底座10,使得灶具燃烧器100的直径较小,成本较低,常规热负荷可做到5.2Kw,烟气中CO含量低且热效率高。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个优选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本体(101),用作支撑;
一内环喷嘴(102),安装在所述底座本体(101)处,用于向内火盖喷射燃气;
两外环喷嘴(103),呈间隔布置,安装在所述底座本体(101)处,用于向外火盖喷射燃气;
两爆炒喷嘴(104),与所述两外环喷嘴(103)一一对应,安装在所述底座本体(101)处并位于对应的外环喷嘴(103)旁,用于在需要更大的火力时向外火盖喷射燃气;
第一气管接头(105),经外环气道(108)与所述两外环喷嘴(103)连通;
第二气管接头(106),经内环气道(109)与所述一内环喷嘴(102)连通;以及
第三气管接头(107),经爆炒气道(110)与所述两爆炒喷嘴(104)连通;
其中,所述外环气道(108)、所述内环气道(109)及所述爆炒气道(110)为独立气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内环喷嘴(102)、所述两外环喷嘴(103)及所述两爆炒喷嘴(104)安装在所述底座本体(101)的一表面处,所述第一气管接头(105)至第三气管接头(107)、所述外环气道(108)、所述内环气道(109)及所述爆炒气道(110)安装在所述底座本体(101)中与一表面相对的另一表面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管接头(105)至第三气管接头(107)均由所述底座本体(101)向外伸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内环喷嘴(102)安装在所述底座本体(101)中靠近中心的位置处,所述内环气道(109)呈L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外环喷嘴(103)安装在所述底座本体(101)的一侧,所述外环气道(108)呈L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气道(108)包括:
外环主气道(1081),呈L型,具有呈直角的长边及短边,所述长边与所述第一气管接头(105)相连;以及
两外环分气道,对应设置在所述外环主气道(1081)的短边的两个端点位置处,用于连通对应的外环喷嘴(10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爆炒气道(110)包括:
爆炒主气道(1101),一端与所述第三气管接头(107)相连,靠近中部位置处设有爆炒分气孔(1102),另一端设有一爆炒出气孔,与所述两爆炒喷嘴(104)中的一爆炒喷嘴(104)连通;以及
爆炒分气道(1104),一端与所述爆炒分气孔(1102)相连,所述爆炒分气道(1104)中设有另一爆炒出气孔,与所述两爆炒喷嘴(104)中的另一爆炒喷嘴(104)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底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孔(111),形成在所述底座本体(101)中,用于容纳点火器针。
9.一种灶具燃烧器,包括内火盖(20)、外火盖(30)及分气盘(4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底座(1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灶具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气盘(40)中设有与所述两外环喷嘴(103)对应的两外环引射管(41),每一外环引射管(41)具有吸气口(42),所述两外环喷嘴(103)及所述两爆炒喷嘴(104)均朝向对应的外环引射管(41)的吸气口(42),且该吸气口(42)向对应的爆炒喷嘴(104)方向扩大。
CN202222711167.1U 2022-10-14 2022-10-14 底座及灶具燃烧器 Active CN2185444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11167.1U CN218544432U (zh) 2022-10-14 2022-10-14 底座及灶具燃烧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11167.1U CN218544432U (zh) 2022-10-14 2022-10-14 底座及灶具燃烧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544432U true CN218544432U (zh) 2023-02-28

Family

ID=852764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711167.1U Active CN218544432U (zh) 2022-10-14 2022-10-14 底座及灶具燃烧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54443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936045B2 (ja) ガスバーナ
CN108167829B (zh) 一种防干烧单引射管式灶具燃烧器
CN218544432U (zh) 底座及灶具燃烧器
CN207196491U (zh) 燃烧器及燃气灶具
CN215723201U (zh) 一种燃烧器以及灶具
CN206831492U (zh) 多孔纤维燃烧筒式全预混燃烧器
CN218544433U (zh) 底座及灶具燃烧器
CN211502899U (zh) 燃气灶及其灶具炉头
CN219976427U (zh) 燃烧器及燃气灶
CN212377969U (zh) 一种灶具燃烧器及灶具
CN111219745A (zh) 一种聚能灶具及烟机系统
CN219640249U (zh) 一种燃烧装置及燃气灶
CN219976426U (zh) 燃烧装置及燃气灶
CN217928757U (zh) 上进风燃烧器及燃气灶具
CN221054999U (zh) 燃烧器和灶具
CN212132429U (zh) 一种燃气炉头及灶具燃烧器
CN212339242U (zh) 燃烧器以及集成灶
CN217178513U (zh) 燃烧器及燃气灶具
CN212319710U (zh) 炉头、燃烧器及燃气灶具
CN216619827U (zh) 一种低氮燃烧器
CN109000242A (zh) 燃烧器
CN211695011U (zh) 一种聚能灶具及烟机系统
CN112856414B (zh) 灶具燃烧器和燃气灶具
CN218565486U (zh) 一种燃气灶
CN216384179U (zh) 一种引射器、上进风燃烧器以及燃气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