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40249U - 一种燃烧装置及燃气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燃烧装置及燃气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40249U
CN219640249U CN202320280968.9U CN202320280968U CN219640249U CN 219640249 U CN219640249 U CN 219640249U CN 202320280968 U CN202320280968 U CN 202320280968U CN 219640249 U CN219640249 U CN 2196402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port
outer ring
central
combus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28096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斯曼
谭争鸣
唐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u Midea Smart Kitchen Appliance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u Midea Smart Kitchen Applianc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u Midea Smart Kitchen Appliance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u Midea Smart Kitchen Applianc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28096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402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402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402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as Burn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燃烧装置及燃气灶,属于厨热设备的技术领域,以解决目前的燃气灶的进风效果单一的技术问题。燃烧装置包括燃烧部、中心引射管、外环引射管和混气部,中心引射管和外环引射管与燃烧部连接,中心引射管和外环引射管还与混气部连接,混气部具有中心混气腔和外环混气腔,中心混气腔与中心引射管连通,外环混气腔与外环引射管连通,混气部开设有与中心混气腔连通的第一空气口,以及与外环混气腔连通的第二空气口,第一空气口和第二空气口的开口方向不同。第一空气口和第二空气口的朝向不同,可使得混气部外空间的不同区域内的空气可分别被引射至中心引射管和外环引射管,这样可使得引射至中心引射管和外环引射管的一次空气量均充足。

Description

一种燃烧装置及燃气灶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厨热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燃烧装置及燃气灶。
背景技术
燃气灶是一种燃烧装置,其通过点燃燃气与空气的混合气体生成火焰,以对放置于燃气灶上的待加热件如锅具进行加热。燃气灶可设置两个引射管,分别向燃气灶内的内环气道和外环气道输入混合气体,以使燃气灶可形成内环火焰和外环火焰。
相关技术中,燃气灶为结构紧凑,两个引射管相对靠近设置,使得两个引射管的一次空气口也靠近设置,这样导致两个一次空气口引射一次空气时容易出现“抢气”现象,导致两个引射管所引射的一次空气量受影响。
发明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目前的燃气灶的两个引射管的一次空气引射量不足的技术问题。为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燃烧装置及燃气灶。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燃烧装置,包括:
燃烧部,开设有燃烧气道和火孔,所述火孔与所述燃烧气道连通;
中心引射管,与所述燃烧气道连通;
外环引射管,与所述燃烧气道连通;
混气部,具有中心混气腔和外环混气腔,所述中心混气腔与所述中心引射管连通,所述外环混气腔与所述外环引射管连通,所述混气部开设有与所述中心混气腔连通的第一空气口,以及与所述外环混气腔连通的第二空气口,第一空气口和第二空气口的开口方向不同。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燃烧装置中,混气部内的中心混气腔和外环混气腔分别与中心引射管和外环引射管连通,使得中心混气腔和外环混气腔内的混合气体可分别输入至中心引射管和外环引射管。第一空气口和第二空气口的朝向设置不同,可使得混气部外空间的不同区域内的空气可分别被引射至中心引射管和外环引射管,这样可使得引射至中心引射管和外环引射管的一次空气量均充足,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中心引射管和外环引射管针对一次空气“抢气”,最终可使得本申请的燃烧装置生成的中心火焰和外环火焰的火力更充足。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燃烧气道包括中心气道和外环气道,所述外环气道围设于所述中心气道,所述中心气道与所述中心引射管连通,所述外环气道与所述外环引射管连通,所述火孔包括外环火孔和中心火孔,所述中心火孔与所述中心气道连通,所述外环火孔与所述外环气道连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空气口和所述第二空气口开设于所述混气部的相背两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燃烧部具有出火侧,所述中心引射管、所述外环引射管和所述混气部均位于所述燃烧部背向所述出火侧的一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空气口位于所述混气部朝向所述燃烧部的一侧,所述第二空气口位于所述混气部背向所述燃烧部的一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燃烧装置还包括隔板,所述隔板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混气部内,所述中心混气腔和所述外环混气腔位于所述隔板的相背两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外环混气腔到所述中心混气腔的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混气部朝向所述燃烧部的一侧到所述混气部背向所述燃烧部的一侧为第二方向,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燃烧部还开设有与所述中心混气腔连通且可开闭的第三空气口,以及与所述外环混气腔连通且可开闭的第四空气口,所述第一空气口与所述第三空气口的朝向不同,所述第二空气口与所述第四空气口的朝向不同。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空气口与所述第三空气口位于所述混气部相背的两侧,所述第二空气口和所述第四空气口位于所述混气部的相背两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混气部包括壳体、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中心混气腔和所述外环混气腔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一空气口、所述第二空气口、所述第三空气口和所述第四空气口均开设于所述壳体,所述第一空气口与所述第四空气口相连,所述第二空气口与所述第三空气口相连,所述第一挡板可拆卸地封堵于所述第三空气口,所述第二挡板封可拆卸地堵于所述第四空气口。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挡板包括第一板体和第一弯折部,所述第二挡板包括第二板体和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一板体封堵于所述第三空气口,所述第一弯折部与所述第一板体连接且位于所述混气部内,所述第二板体封堵于所述第四空气口,所述第二弯折部与所述第二板体连接且位于所述混气部内,所述第一弯折部与所述第二弯折部对接以形成所述隔板。
第二方面,基于上文的燃烧装置,本申请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燃气灶,包括上文的燃烧装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燃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燃烧装置的燃烧气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燃烧装置的引射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燃烧装置的混气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燃烧装置的混气部的底部一侧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燃烧装置的混气部的第三开口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燃烧装置的混气部的第四开口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燃烧装置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连接示意图;
图9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燃烧装置的第一挡板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燃烧装置的第二挡板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燃烧部,110-分气盘,111-中心气道,112-外环气道,120-火盖,121-中心火孔,122-外环火孔,
200-中心引射管,
300-外环引射管,
400-混气部,410-壳体,411-中心混气腔,412-外环混气腔,413-第一空气口,414-第二空气口,415-第三空气口,416-第四空气口,420-隔板,430-第一挡板,431-第一板体,432-第一弯折部,440-第二挡板,441-第二板体,442-第二弯折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发明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下面结合附图并参考具体实施例描述本申请:
请参考图1~图5,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燃烧装置,包括燃烧部100、中心引射管200、外环引射管300和混气部400。该燃烧装置可以应用于燃气灶中。
其中,燃烧部100为本申请的燃烧装置的基础构件,燃烧部100可以为本申请的燃烧装置的其它至少部分部件提供安装基础,使得燃烧装置的其它至少部分部件可固定安装。燃烧部100具体可包括分气盘110和火盖120,火盖120可盖设于分气盘110上,火盖120与分气盘110可围设形成燃烧气道,燃料气体可输入至燃烧部100的燃烧气道内,燃烧部100的燃烧气道具体可设置为环形或圆形结构,这样当燃料气体输入至燃烧部100的燃烧气道内可沿燃烧部100的周向均匀分布,相应的,火盖120上的火孔也可沿燃烧部100的周向均匀分布,使得燃料气体被点燃后所形成的火焰可均匀分布。
中心引射管200和外环引射管300均与燃烧部100的燃烧气道连通,具体来说,燃烧部100内的燃烧气道具体包括中心气道111和外环气道112,外环气道112可以为环形结构,且外环气道112将中心气道111围设于内,中心气道111可以为圆形结构或是环形结构。火盖120上可开设与中心气道111相对应且连通的中心火孔121以及与外环气道112相对应且连通的外环火孔122,因此外环火孔122可将中心火孔121围设于内。中心引射管200背离燃烧部100的一端可与燃烧管路连接使得燃气可通过中心引射管200输入至燃烧部100的中心气道111内,并且在此过程中,外部的空气可作为一次空气被中心引射管200吸入,使得燃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可输入至中心气道111内。外环引射管300背离燃烧部100的一端也可与燃烧管路连接使得燃气可通过外环引射管300输入至燃烧部100的外环气道112内,并且在此过程中,外部的空气可作为一次空气被外环引射管300吸入,使得燃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可输入至外环气道112内。
混气部400可设置于引射管与燃气管路之间,混气部400内开设有中心混气腔411和外环混气腔412,其中,中心混气腔411与中心引射管200和燃气管路相连接,使得燃气可通过混气部400的中心混气腔411输入至中心引射管200,混气部400还开设有与中心混气腔411连通的第一空气口413,第一空气口413可开设于混气部400的表面,使得混气部400的中心混气腔411通过第一空气口413与外部连通,外部空气可作为一次空气通过混气部400的第一空气口413被引射至中心混气腔411内,进而使得一次空气可被引射至中心引射管200内,以使燃气可与一次空气在中心引射管200内混合,进而使得输入至燃烧部100的中心气道111内的气体为燃气与一次空气的混合气体。
混气部400的外环混气腔412与外环引射管300和燃气管路相连接,使得燃气可通过混气部400的外环混气腔412输入至外环引射管300,混气部400还开设有与外环混气腔412连通的第二空气口414,第二空气口414可开设于混气部400的表面,使得混气部400的外环混气腔412通过第二空气口414与外部连通,外部空气可作为一次空气通过混气部400的第二空气口414被引射至外环混气腔412内,进而使得一次空气可被引射至外环引射管300内,以使燃气可与一次空气在外环引射管300内混合,进而使得输入至燃烧部100的外环气道112内的气体为燃气与一次空气的混合气体。
混气部400的第一空气口413和第二空气口414可开设于混气部400的不同部位,具体来说,混气部400的第一空气口413和第二空气口414的朝向不同,这样混气部400外部空间的不同区域与混气部400的第一空气口413和第二空气口414相对,使得中心引射管200和外环引射管300可将混气部400外部不同区域的空气引射至内,从而使得中心引射管200和第二空气口414所引射的一次空气不会相互干扰,这样进入至混气部400的中心混气腔411的气流和外环混气腔412的气流可保持稳定,进而使得中心引射管200和外环引射管300所能引射的一次空气量充足,最终可提高混气部400的中心气道111和外环气道112内的混合气体中的空气含量,以使本申请的燃烧装置的燃烧效果更好。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燃烧装置中,混气部400内的中心混气腔411和外环混气腔412分别与中心引射管200和外环引射管300连通,使得中心混气腔411和外环混气腔412内的混合气体可分别输入至中心引射管200和外环引射管300。第一空气口413和第二空气口414的朝向设置不同,可使得混气部400外空间的不同区域内的空气可分别被引射至中心引射管200和外环引射管300,这样可使得引射至中心引射管200和外环引射管300的一次空气量均充足,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中心引射管200和外环引射管300针对一次空气“抢气”,最终可使得本申请的燃烧装置生成的中心火焰和外环火焰的火力更充足。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更进一步地使中心引射管200引射的一次空气和外环引射管300引射的一次空气充足,混气部400的第一空气口413和第二空气口414可相对远离设置,以更进一步地防止第一空气口413和第二空气口414相互干扰。具体来说,混气部400的第一空气口413和第二空气口414可设置于混气部400的相背两侧,这样位于混气部400相背两侧的空气可分别通过通过第一空气口413和第二空气口414输入至中心混气腔411和外环混气腔412,以使混气部400周围的空气可被充分利用。此外,当混气部400的第一空气口413和第二空气口414位于混气部400的相背两侧后,第一空气口413和第二空气口414的朝向可相反设置,以使第一空气口413和第二空气口414的吸气方向相反,从而可更进一步地防止第一空气口413和第二空气口414相互抢气。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考图4和图5,燃烧部100具有出火侧,燃烧部100的出火侧为燃烧部100生成火焰的一侧,即火盖120一侧,待加热件可放置于燃烧部100的出火侧,或是架设于燃烧部100的出火侧上。混气部400可设置于燃烧部100背向燃烧侧的一侧,即当本申请的燃烧装置放置于灶台上时,混气部400位于燃烧部100的下方一侧,使得混气部400的高度低于燃烧部100,这样可使得混气部400的位置相对更为接近灶台,以使燃烧装置的结构布置更为合理紧凑。当然,应理解的是,由于中心引射管200和外环引射管300均与混气部400连接,因此中心引射管200和外环引射管300也可设置于燃烧部100背向燃烧侧的一侧,以使中心引射管200和外环引射管300也位于燃烧部100的下方,进而使燃烧部100与灶台之间的区域可充分利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考图4和图5,在空间内,混气部400的燃烧侧的一侧的空间内具有第一平面,混气部400背向燃烧侧的一侧的空间内具有第二平面,因此,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位于燃烧部100的相背两侧。混气部400的第一空气口413具体可设置为朝向第一平面,即第一空气口413位于燃烧部100的上部一侧,因此,当本申请的燃烧装置安装于灶台上时,燃烧装置具有上进风结构,位于灶台上方的空气可被中心引射管200依次由混气部400的第一空气口413和中心混气腔411引射至中心引射管200内。混气部400的第二空气口414具体可设置为朝向第二平面,即第二空气口414位于燃烧部100的下部一侧,因此,当本申请的燃烧装置安装于灶台上时,可将混气部400的第二空气口414设置于灶台的下方一侧,且位于橱柜内,这样可使得本申请的燃烧装置还具有下进风结构,从而使得燃烧装置既具有上进风结构,又具有下进风结构,从而使得燃烧装置的一次空气引射能力更好。
应理解的是,燃烧装置在实际应用时,当用户开关橱柜门时,可在橱柜内产生气流,气流作用于橱柜内的空气会扰动橱柜内的空气,使得引射管引射的一次空气不稳定,进而可能导致出现熄火现象。而本申请中,由于混气部400的第二空气口414设置于燃烧部100的下部一侧,因此当用户开关橱柜门时,橱柜内扰动的气流会作用于混气部400的第二空气口414。混气部400的第二空气口414对应于外环引射管300以及燃烧部100内的外环气道112,还应理解的是,由于燃烧部100的外环气道112围设于中心气道111,因此外环气道112内的混合气体量相对更大,相应的,通过外环引射管300引射的燃气和一次空气量均更大,因此通过燃气管路输入至外环引射管300的燃气气流相对更为稳定,通过外环引射管300引射的一次空气气流也相对更为稳定,这样即使用户开关橱柜门而产生干扰混气部400的第二空气口414的气流时,该气流对外环引射管300所引射的燃气和一次空气影响相对较小,可使得燃烧装置所产生的外环火焰保持相对稳定。
此外,橱柜内的空间由于相对远离燃烧部100,因此橱柜内的空气受燃烧部100处所散发的热量的影响相对较小,这样橱柜内的空气温度相较于燃烧部100周围的空气温度更低,可使得橱柜内的空气更易被引射至引射管内。因此,外环引射管300引射橱柜内的空气的效果更好,以使充足的一次空气可进入至外环引射管300内,进而使得燃烧装置所产生的外环火焰的焰力更强,最终可提高本申请的燃烧装置的功率。
混气部400的第一空气口413具体位于橱柜外,这样当用户开关橱柜门时所产生的扰动气流对混气部400的第一空气口413处的空气产生影响极小,从而使得混气部400的第一空气口413周围的空气可始终稳定地输入至中心引射管200内。
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本申请的混气部400的第一空气口413和第二空气口414还可设置于混气部400的第三侧和第四侧,具体来说,第一平面可位于混气部400的第一侧,第二平面可位于混气部400的第二侧,第三侧到第四侧的方向与第一侧到第二侧的方向相交,具体相垂直。这样混气部400的第一空气口413和第二空气口414也位于混气部400的相背两侧,可使得混气部400的第一空气口413和第二空气口414可互不干扰。此外,混气部400的第一空气口413可设置于混气部400相对靠近第一平面的位置,混气部400的第二空气口414可设置于混气部400相对靠近第二平面的位置,从而使得本申请的燃烧装置安装于灶台上时,混气部400的第一空气口413可位于灶台的上方,混气部400的第二空气口414可位于灶台的下方。
当然,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当混气部400的第一空气口413设置于混气部400的第一侧时,混气部400的第二空气口414可设置于混气部400的第三侧或第四侧;当混气部400的第二空气口414设置于混气部400的第二侧时,混气部400的第一空气口413可设置于混气部400的第三侧或第四侧。上述的多种针对混气部400的第一空气口413和第二空气口414的设置方式均可使得第一空气口413和第二空气口414互不干扰,且使得本申请的燃烧装置具有上进风结构和下进风结构。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考图4,为了使本申请的混气部400内可形成中心混气腔411和外环混气腔412,本申请的燃烧装置还包括有隔板420,其中隔板420通过可拆卸的方式设置于混气部400内,混气部400内具有腔体,隔板420可将混气部400内的腔体分隔形成中心混气腔411和外环混气腔412,当隔板420由混气部400的混气腔内拆卸后,混气部400内可形成一个由中心混气腔411和外环混气腔412形成的完整腔体,从而可方便用户对混气部400内进行清理,从而使得混气部400维护方便。此外,当本申请的燃烧装置仅需要生成外环火焰或内环火焰时,可将隔板420由混气部400内拆卸,以提高混气部400内的腔体空间,使得引射至中心引射管200或外环引射管300的混气气体量充足。
具体来说,当用户仅需要燃烧装置生成外环火焰时,可控制燃气管路仅向外环引射管300输入燃料,相应的,混气部400内更大的独立腔体可容量的燃气和一次空气量更大,从而使得输入至外环引射管300内的混合气体量更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考图4,为了使本申请的燃烧装置的结构可更为紧凑,以方便安装,混气部400内的中心混气腔411和外环混气腔412可沿第一方向分布设置于混气部400内,混气部400朝向燃烧部100的一侧到背向燃烧部100的一侧为第二方向,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交,具体可相垂直,即混气部400的中心混气腔411和外环混气腔412可沿第四侧到第三侧的方向分布。这样当燃烧装置安装于灶台上时,混气部400内的中心混气腔411和外环混气腔412可沿水平方向分布设置,以使燃烧装置所占用的纵向空间相对较小,燃烧装置的燃烧部100所占用的水平方向的空间远大于混气部400所占用的水平方向空间,使得混气部400在位于燃烧部100的下方一侧时,燃烧装置所占用的水平方向空间不会增大。此外,与混气部400的中心混气腔411和外环混气腔412连通的中心引射管200和外环引射管300也可沿第一方向分布设置,使得中心引射管200和外环引射管300可沿水平方向分布,从而更进一步地降低本申请的燃烧装置所占用的纵向空间,以达到使燃烧装置结构紧凑的目的。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考图6和图7,为了使本申请的燃烧装置的一次空气进气效果更为多样丰富,以适应不同的安装环境和工况,混气部400还可开设第三空气口415和第四空气口416,第三空气口415开设于混气部400的表面,并且与混气部400的中心混气腔411连通,第三空气口415可开闭。混气部400的第三空气口415和第一空气口413的朝向不同,因此当混气部400的第三空气口415打开时,混气部400外不同区域的空气可分别通过第一空气口413和第三空气口415引射至中心混气腔411内,以使可供给于中心引射管200的一次空气来源更加丰富,一次空气量更为充足。第四空气口416也开设于混气部400的表面,并且与混气部400的外环混气腔412连通,第四空气口416可开闭。混气部400的第四空气口416和第二空气口414的朝向不同,因此当混气部400的第四空气口416打开时,混气部400外不同区域的空气可分别通过第二空气口414和第四空气口416引射至外环混气腔412内,以使可供给于外环引射管300的一次空气来源更加丰富,一次空气量更为充足。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混气部400的第三空气口415具体可与第一空气口413相对设置,使得第三空气口415和第一空气口413可分布于混气部400的相背两侧,当混气部400的第一空气口413位于混气部400的上部一侧时,第三空气口415即位于混气部400的下部一侧,使得第三空气口415可位于橱柜内。当混气部400的第三空气口415处于打开状态时,可使得中心引射管200既具有上进风结构,又具有下进风结构,以提升中心引射管200所能引射的一次空气量。混气部400的第四空气口416具体可与第二空气口414相对设置,使得第四空气口416和第二空气口414可分布于混气部400的相背两侧,当混气部400的第二空气口414位于混气部400的下部一侧时,第四空气口416即位于混气部400的上部一侧,使得第四空气口416可位于橱柜外。当混气部400的第四空气口416处于打开状态时,可使得外环引射管300既具有上进风结构,又具有下进风结构,以提升外环引射管300所能引射的一次空气量。当混气部400的第三空气口415和第四空气口416均处于打开状态时,可使得本申请的燃烧装置具有全进风结构,即针对于中心引射管200和外环引射管300均既具有上进风结构,又具有下进风结构。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考图4、图5、图8、图9和图10,本申请的混气部400具体可包括壳体410、第一挡板430和第二挡板440,其中壳体410为混气部400的基础构件,壳体410可以为混气部400的其它至少部分部件提供安装基础,混气部400的中心混气腔411和外环混气腔412位于壳体410内,相应的,隔板420也设置于壳体410内,以将壳体410内的空间分隔形成中心混气腔411和外环混气腔412。混气部400的第一空气口413、第二空气口414、第三空气口415和第四空气口416均开设于壳体410,第一挡板430和第二挡板440均可拆卸地设置于壳体410,其中,第一挡板430可将壳体410的第三空气口415封堵,第二挡板440可将壳体410的第四空气口416封堵。第一挡板430和第二挡板440具体可通过螺纹螺栓配合的方式固定于壳体410,壳体410、第一挡板430和第二挡板440可开设对应的螺孔,通过将螺栓旋入螺孔来固定第一挡板430和第二挡板440。
壳体410的第一空气口413和第四空气口416可相连接设置,第二空气口414和第三空气口415可相连接设置,这样壳体410的相背两侧具有一体的开口结构,第一挡板430和第二挡板440可分别将壳体410相背两侧的开口的部分封堵,以使壳体410两侧开口剩余未被封堵的部分形成第二空气口414和第一空气口413。这样当加工本申请的混气部400时,可在壳体410的两侧加工形成两个开口,以降低混气部400的加工难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减少混气部400的部件数量,以使混气部400制备安装过程简化,第一挡板430具体可设置为包括第一板体431和第一弯折部432,其中第一弯折部432与第一板体431相连接,且第一弯折部432相对第一板体431弯折设置,第一板体431与壳体410的第三空气口415对应,使得第一板体431可封堵第三空气口415,第一弯折部432位于壳体410内,第一弯折部432可构成部分隔板420,使得第一弯折部432可将部分中心混气腔411和外环混气腔412相分隔。第二挡板440具体可设置为包括第二板体441和第二弯折部442,其中第二弯折部442与第二板体441相连接,且第二弯折部442相对第二板体441弯折设置,第二板体441与壳体410的第四空气口416对应,使得第二板体441可封堵第四空气口416,第二弯折部442位于壳体410内,第二弯折部442可构成部分隔板420,使得第一弯折部432可将部分中心混气腔411和外环混气腔412相分隔。第一弯折部432和第二弯折部442可对接以形成一个整体结构,从而可将壳体410内的中心混气腔411和外环混气腔412充分地分隔开。
第一挡板430和第二挡板440可通过钣金工艺弯折形成具体第一弯折部432和第二弯折部442的结构,从而不必单独制备隔板420使混气部400的中心混气腔411和外环混气腔412相分隔,以达到简化混气部400的结构,并降低混气部400的部件数量的目的。此外,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本申请的第一挡板430和第二挡板440可设置为一体成型结构,即第一弯折部432和第二弯折部442为一体,以使第一挡板430和第二挡板440所形成的整体部件安装于壳体410上时,可自然地将壳体410的第三空气口415和第四空气口416封堵,并使中心混气腔411和外环混气腔412相分隔。当然,隔板420也可与第一挡板430或第二挡板440为一体成型结构,这样当第一挡板430或第二挡板440安装于壳体410上时,也可使得中心混气腔411和外环混气腔412相分隔。此外,第一弯折部432和第二弯折部442还可相对贴合设置,使得第一弯折部432和第二弯折部442在两者相背的方向上限位,从而使得第一弯折部432和第二弯折部442还可相互定位,以使第一挡板430和第二挡板440与壳体410的连接安装效果更可靠。
此外,应注意的是,当隔板420为单独部件时,混气部400内可开设与隔板420对应设置的卡槽,使得隔板420可嵌设于卡槽内,以使隔板420可固定于混气部400内。
实施例二
基于上文的燃烧装置,本申请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燃气灶,包括上文的燃烧装置。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Claims (12)

1.一种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燃烧部(100),开设有燃烧气道和火孔,所述火孔与所述燃烧气道连通;
中心引射管(200),与所述燃烧气道连通;
外环引射管(300),与所述燃烧气道连通;
混气部(400),具有中心混气腔(411)和外环混气腔(412),所述中心混气腔(411)与所述中心引射管(200)连通,所述外环混气腔(412)与所述外环引射管(300)连通,所述混气部(400)开设有与所述中心混气腔(411)连通的第一空气口(413),以及与所述外环混气腔(412)连通的第二空气口(414),第一空气口(413)和第二空气口(414)的开口方向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气道包括中心气道(111)和外环气道(112),所述外环气道(112)围设于所述中心气道(111),所述中心气道(111)与所述中心引射管(200)连通,所述外环气道(112)与所述外环引射管(300)连通,所述火孔包括外环火孔(122)和中心火孔(121),所述中心火孔(121)与所述中心气道(111)连通,所述外环火孔(122)与所述外环气道(112)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气口(413)和所述第二空气口(414)开设于所述混气部(400)的相背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部(100)具有出火侧,所述中心引射管(200)、所述外环引射管(300)和所述混气部(400)均位于所述燃烧部(100)背向所述出火侧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气口(413)位于所述混气部(400)朝向所述燃烧部(100)的一侧,所述第二空气口(414)位于所述混气部(400)背向所述燃烧部(100)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装置还包括隔板(420),所述隔板(420)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混气部(400)内,所述中心混气腔(411)和所述外环混气腔(412)位于所述隔板(420)的相背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混气腔(412)到所述中心混气腔(411)的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混气部(400)朝向所述燃烧部(100)的一侧到所述混气部(400)背向所述燃烧部(100)的一侧为第二方向,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部(100)还开设有与所述中心混气腔(411)连通且可开闭的第三空气口(415),以及与所述外环混气腔(412)连通且可开闭的第四空气口(416),所述第一空气口(413)与所述第三空气口(415)的朝向不同,所述第二空气口(414)与所述第四空气口(416)的朝向不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气口(413)与所述第三空气口(415)位于所述混气部(400)相背的两侧,所述第二空气口(414)和所述第四空气口(416)位于所述混气部(400)的相背两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气部(400)包括壳体(410)、第一挡板(430)和第二挡板(440),所述中心混气腔(411)和所述外环混气腔(412)设置于所述壳体(410)内,所述第一空气口(413)、所述第二空气口(414)、所述第三空气口(415)和所述第四空气口(416)均开设于所述壳体(410),所述第一空气口(413)与所述第四空气口(416)相连,所述第二空气口(414)与所述第三空气口(415)相连,所述第一挡板(430)可拆卸地封堵于所述第三空气口(415),所述第二挡板(440)封可拆卸地堵于所述第四空气口(416)。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430)包括第一板体(431)和第一弯折部(432),所述第二挡板(440)包括第二板体(441)和第二弯折部(442),所述第一板体(431)封堵于所述第三空气口(415),所述第一弯折部(432)与所述第一板体(431)连接且位于所述混气部(400)内,所述第二板体(441)封堵于所述第四空气口(416),所述第二弯折部(442)与所述第二板体(441)连接且位于所述混气部(400)内,所述第一弯折部(432)与所述第二弯折部(442)对接以形成所述隔板(420)。
12.一种燃气灶,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燃烧装置。
CN202320280968.9U 2023-02-22 2023-02-22 一种燃烧装置及燃气灶 Active CN2196402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80968.9U CN219640249U (zh) 2023-02-22 2023-02-22 一种燃烧装置及燃气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80968.9U CN219640249U (zh) 2023-02-22 2023-02-22 一种燃烧装置及燃气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40249U true CN219640249U (zh) 2023-09-05

Family

ID=878108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280968.9U Active CN219640249U (zh) 2023-02-22 2023-02-22 一种燃烧装置及燃气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402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6141644A1 (zh) 燃烧器及燃气用具
KR100341252B1 (ko) 동적안정성을개선하기위한확산파일롯을갖는대기가스버너
CN110088529A (zh) 燃气燃烧器以及包括燃气燃烧器的灶具
CN219640249U (zh) 一种燃烧装置及燃气灶
CN109000233B (zh) 燃烧器及燃气灶具
CN215570440U (zh) 一种燃气炉头及燃气灶
CN109000231B (zh) 燃烧器及燃气灶具
CN215570438U (zh) 一种燃气炉头及燃气灶
CN109000245B (zh) 燃烧器及燃气灶具
CN113864825A (zh) 一种引射器、上进风燃烧器以及燃气灶
CN109000238B (zh) 燃烧器及燃气灶具
CN109000237B (zh) 底杯、燃烧器及燃气灶具
CN114060814A (zh) 一种燃烧装置及燃气灶
CN210688216U (zh) 燃烧器的炉头、燃烧器和燃气灶具
CN216047652U (zh) 燃烧器以及燃气灶
CN216047856U (zh) 燃气灶
CN218565486U (zh) 一种燃气灶
CN216047670U (zh) 分气盘、燃烧器以及燃气灶
CN218583210U (zh) 一种燃气灶
CN217928881U (zh) 一种燃气灶
CN216047845U (zh) 一种引射器、上进风燃烧器以及燃气灶
CN220750119U (zh) 一种上进风型灶具燃烧器及集成灶
CN218544432U (zh) 底座及灶具燃烧器
CN218599717U (zh) 上进风燃烧器及燃气灶
CN218583209U (zh) 一种燃气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